理论教育 赣州市城市化建设研究及发展趋势分析

赣州市城市化建设研究及发展趋势分析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赣州市城市化建设研究一、导言(一)对城市化建设的几点认识1.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世界范围看,180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3%,1850年上升为6.4%,1900年达到13.4%,1950年是29.2%,2000年升至46.6%,并且预计2010年达51.8%,2020年达57.4%,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并规定“50万人口以上为大城市;20万人口以上50万人口以下为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为一两个厂矿服务所建立的居民点为工人镇。”

赣州市城市化建设研究及发展趋势分析

赣州市城市化建设研究

一、导 言

(一)对城市化建设的几点认识

1.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世界范围看,180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3%,1850年上升为6.4%,1900年达到13.4%,1950年是29.2%,2000年升至46.6%,并且预计2010年达51.8%,2020年达57.4%,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同时,世界特大城市数量也增加较快,1960年世界特大城市数量是114个,1980年有222个,2000年有408个。

从中国现实看,1949年中国城市化水平10.64%,城市数量86个;1979年城市化水平19.72%,城市数量193个;2006年城市化水平43.9%,城市数量656个。

2.城市化是文明与现代的重要标志

西方发达国家早在1950年其城市化水平即达到了53.8%,基本完成了城市化进程,并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1970年城市化水平达66.6%,开始进入现代化国家。据《1989年世界发展报告》显示,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均在80%以上,其中英国已达92%、比利时为97%、澳大利亚为86%、荷兰为88%、丹麦为86%。另据《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显示,在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有78%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

3.城市化是当前国家发展战略

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将“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作为一个专门的部分,认为“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并提出“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己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这是我国首次将城市化战略提高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其中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4.城市化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问题

城市化涉及城市经济、产业、就业、社会制度与政策、土地、资源、空间景观与规划控制等,是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空间结构、文化结构在时间轴线上的变换与转型,这无疑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问题。

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作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地域广阔,东南西北中在社会经济基础、自然赋存条件、区域地理环境等方面都存着巨大的差异,因此,也不可能有统一的城市化模式,加强研究与思考,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动城市化建设,无疑是科学的工作方法。

(二)中国城市化模式的演变

1.“自上而下”的城市化模式(1949—1978年)

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发展完全取决于政府的方针政策,它与城市户口政策、土地政策相结合,并通过城市规划管理、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等机制,影响和控制全国城市化进程。

1955年国家建委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提出:“今后新建的城市原则上以中、小城镇及工人镇为主,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建设少数中等城市,没有特殊原因,不建设大城市。”并规定“50万人口以上为大城市;20万人口以上50万人口以下为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为一两个厂矿服务所建立的居民点为工人镇。”李富春1957年5月在全国设计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后尽量利用中小城市,有些城市考虑只放一两个工厂,这样不仅分布均匀一些,而且可以不必急于进行城市规划和规模大的城市建设。”

1958—1960年“大跃进”期间,随着大批工业项目的盲目上马,城市人口也迅速膨胀,1960年达13073万人,三年间增加了312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上升到19.8%。1961—1963年的三年调整期间,国家动员部分职工及其家属返乡务农,全国精简职工约1887万人,减少城市人口2600万人,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下降到16.84%。此后,由于受“文革”期间的政治动乱、知识青年下乡、机关干部下放和“三线”建设的影响,1966—1978年的13年间,中国城市人口仅增加180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从17.8%上升到17.9%,仅仅提高了0.1个百分点。

1978年召开的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制定的《关于加强城市工作的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的方针。文件中特别提到“大城市的规模一定要控制,今后各城市都要有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控制指标,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今后不要再在市区和近郊安排新的建设项目和大的扩建项目。”“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也要严格控制,切实防止膨胀成新的特大城市,中等城市也要避免发展成大城市。”这一时期,要从农民变成工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唯一的途径就是获得“计划指标”。此时,用行政手段控制城市规模的强度,已经达到一般国家所不可企及的地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在包揽全部工业投资的同时,很难通过计划为城市的发展安排足够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大城市的基础设施短缺现象也就得到有效的解决。

2.以小城镇发展为主的城市化模式(1978—1995年)

在1978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上,制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的城市发展方针,把小城镇发展提上议事日程。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有计划地发展小城镇和加强城市对农村的支援,这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必由之路。”1983年,著名社会学费孝通在江苏省小城镇研讨会上以“小城镇,大问题”为发言题目,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要以小城镇为主,大中小城市为辅”、“加强小城镇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我国关于城镇化和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的大讨论。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1984年11月22日,国务院作了批转《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告》,放宽了建镇的标准促使此后建制镇数量迅速增加。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把小城镇建设从“大问题”提升到“大战略”的高度。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又进一步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城镇建设,都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十五届五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战略目标,指出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3.以大城市和城市群为主导的城市化模式(1996年至今)

在小城镇发展作为城市化的主导战略的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或质问也越来越多,并在学术界分别出现了“大城市论”、“中等城市论”、“大中小城市协调论”等。

从现实情况看,尽管在1984年和1989年国家两次修订的城市发展方针中,都有“严格控制大城市”或“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内容,但在市场机制或利益机制的影响下,大城市却在急剧的扩张。有资料显示,在1997—2003年的6年间,中国30个特大城市中的市区人口,有27个城市的市区人口大幅增加。其中城市新增人口数超百万的有12个城市,它们分别是:上海新增城市人口259.6万、北京159.1万、天津165万、重庆451.7万、武汉257.1万、广州192.6万、西安136.8万、成都130.7万、南京216.5万、大连192.9万、杭州223.9万、唐山132.1万。在1978—1996年间,中国城市化率年均增长速度为0.64%;而1996—2004年则提高到了1.54%。这一方面表明中央政府所制订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与中国城市化的客观规律有一定的偏差;另一方面表明支持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正在消退,而以大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模式已经形成。事实上,针对小城镇“离土不离乡”方式的就地转移农民,乡镇企业分散布置,尤其是乡镇企业度过了辉煌期以后,许多的学者都主张发展大城市,明确指出大城市具有远大于小城镇的规模效益,并通过对世界城市化规律的考察,提出“大城市超前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而指出中国应当走发展大城市的城市化道路。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姚士谋,1992;2001)。与城市群概念相近或相似的有城市带、都市区、都市圈等。城市群现象是城市化进程高级化的表现,城市群的规模、水平被认为国家现代化程度或国家实力、竞争力的象征。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群约出现于20世纪40—50年代,中国目前被公认的城市群有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和辽东半岛城市群,近似的城市群有四川盆地、郑州—洛阳地区、长珠潭地区、哈尔滨附近、江汉平原和厦漳泉地区等。中科院资深院士吴传钧指出:城市群规划、研究在我国20多个省市广泛深入地进行,我国的“十一五”国民经济规划纲要已将城市群视为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全国人大会议2006年3月通过的“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城市群的发展将作为我国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三)研究赣州城市化建设的意义

1.解决四省边际地区中心城市问题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教育中心,城市的现代化或先进程度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认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城市化,他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

赣州的战略定位是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但在四省边际地区并不只有赣州一个城市,还有韶关、郴州、龙岩等城市。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地区,资源赋存条件非常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大,经济结构大致相同,赣州能否从四省边际地区脱颖而出,成为中心城市,其城市化的规模和水平是重要因素。

2.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

世界银行专家估计,当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至少能带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2006年,赣州市城市化水平33.12%,人均GDP为7098元,农业比重23.3%,这样的经济状况,无论是在江西省内,或与周边城市或与我国人均水平相比都是比较落后的。城市化作为现代化的主旋律,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这是不争的事实。

3.解决城市化进程化模式或道路问题

前面说过,城市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问题,加强理论指导、分析现状问题、理清发展思路等,只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4.解决“三农”问题

著名学者牛文元认为:中国“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减少农民的数量。而减少农民的数量,大量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唯有靠实现城市化战略,提高人口的素质和技能,大力创造就业机会才能够最终完成,赣州自然也不能例外

(四)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系统分析方法是本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本研究贯穿始终的研究方法。城市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受到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方方面面的制约,同时也会反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把城市化置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系统,同时把其看作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下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系统,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和唯物辩证法,由浅入深、由一般到个别、由现象到本质、由抽象到具体,以发展、动态的观点进行研究是保证研究体系顺畅,研究结论正确的基本前提。

交叉、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城市是人口、产业、政治、文化、生态甚至军事的聚集地。因此,就决定了城市化建设同时是人口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基于此,本研究运用系统的观点,综合运用多种经济学科如城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社会学、人口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对城市化进行综合化、集成化研究,以期使城市化的研究上升到一个多学科、综合、系统的水平。在研究过程中将根据研究的需要局部采用多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如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归纳与演绎比较研究与理论移植等。

(五)相关数据说明

研究报告中的数据,分别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江西省统计年鉴(2007)》《赣州统计年鉴(2007)》《赣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年报》以及赣州市规划建设局历年报表及赣州市委、市政府领导讲话稿、职能部门相关报告等。

城市化水平分析有两份数据:其一是根据《赣州统计年鉴(2007)》中的总人口、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等相关数据计算得来的。这份数据由于只考虑了城乡的户籍人口,没有考虑在城市的流动人口或暂住人口等,而使得赣州市城市化水平偏低;其二是由赣州市规划建设局提供的相关报表中的数据,是以城市人口为依据得来的,所以城市化水平显得比较高。

由于《赣州统计年鉴(2007)》中的总人口、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等相关数据具有连续性和体系性,在定量分析赣州市经济、人口等与城市化水平的关联性时,则使用了其统计数据。

二、赣州市城市化建设历史与现状分析

准确了解赣州市城市化建设的历史与现状,可以充分认识赣州市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对深入分析赣州市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制约因素,并进行准确的战略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一)市制沿革

1949年7月,赣州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同年8月析赣州镇为赣州市(县级)。1994年5月,国务院批准撤销瑞金县设立瑞金市,1999年2月,将瑞金市设为省辖市,并由赣州市代管。1995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康县设立南康市。1999年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赣州地区设立赣州市,原赣州市(县级)改为章贡区。目前,赣州市市制为地级市1个,县级市2个。

(二)城市化进程(1949—2006年)分析

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由于无法获得历年的城市人口(包括户籍人口与暂住人口)资料,便以非农业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来考量赣州市城市化进程。由于只考虑城市中的户籍人口,因此,计算出来的城市化率比实际城市化率偏低(表1所示)。比如赣州市委政研室与赣州市规划建设局进行的城市化调研得出的赣州市2006年的城市化率为33.12%,而通过非农业人口与总人口比所得出的城市化率仅为20.33%,相差12.8个百分点。因此有学者将这一方法得出的城市化率称为“显性”城市化率。

表1 赣州市城市化进程表(1949—2006)

img27

资料来源:《赣州统计年鉴(2007)》。

img28

图1 赣州市城市化进程图(1949—2006)

img29

图2 赣州市城市化率与非农业人口增长比较图(1980—2006)

几点结论:

①城市化水平偏低。

从表1、图1与图2中可以看出,至2006年,赣州市城市化水平只有20.33%,以此来考量赣州市的城市化水平,尚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

②城市化进程在1977年以前波动比较大,1978年以后发展平稳。

第一次波动:1949年至1954年,赣州市城市水平从8.31%上升为12.09%,年均增长0.76个百分点,到1955年下降至11.98%。

第二次波动:1955年至1960年,赣州市城市化水平从11.98%上升为15.36%,年均增长0.68个百分点;到1968年下降至9.0%,年均下降0.8个百分点,基本回到1950年水平。

第三次波动:从1968年到1971年,赣州市城市化水平从9.0%上升为10.61%,至1978年下降到9.4%,又一次基本回到1950年的水平。

从1978年到2006年,赣州市城市水平从9.49%上升20.33%,年均增长0.39个百分点。

③赣州市的城市化进程,从数据上看,以非农业人口来考量的话,1978年以前符合实际,1978年以后则与实际不符。

1978年以前,由于户籍、就业等制度的严格限制,国内没有人口的自由流动,完全在政策的严控之下,在此期间,“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对城市化进程影响巨大。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人口的流动不再受户籍制度的影响,就业市场也几乎放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从而导致在城市中的人口并非全是城市户籍人口,如2003年,章贡区便有暂住人口1.3万人。赣州市城市建设年报数据,城市率为33.12%(2006年),也许是比较现实的赣州市城市化水平。

三、各县市城市化水平的差异

从表2可见,2005年章贡区城市化水平高达76.3%,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相当;开发区城市化水平最低,只有5%;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县市(城市化水平30%以上)有赣县、南康市、信丰县、大余县、全南县、龙南县、定南县、宁都县、寻乌县等9个县市。

表2 赣州市各县市城市化水平(2005)

img30

续表:

img31

数据来源:赣州市城市建设相关报表。

img32

图3 赣州市各县市区城市化水平图(2005)

(四)城镇体系结构

城镇体系结构指不同等级规模的城镇数目和结构关系。国际上一般采用的划分城市标准为:人口2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20万以上及50万以下人口的城市为中等城市;50万以上100万以下人口的城市为大城市;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为特大城市。我国的小城镇一般指县城镇和建制镇。

表3 赣州市城镇体系情况表(2006年)

img33

从上表可以看出:

①赣州市城镇体系不平衡,地级市、县级市、建制镇的比例为1∶2∶138,突出表现为县级市大少。

②城市首位度2.08,首位城市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4%,显示其中心城市太小。

③小城镇规模小,平均人数只有0.62万。

(五)城镇布局

城镇布局指城市和小城镇在一定地域内的空间分布情况。赣州市的城镇布局(2006年)详见表4。在空间分布中,以沿高等级公路为主,其中沿105国道或赣粤高速有章贡区、南康、信丰、龙南、定南;沿成厦高速有瑞金、于都、赣县、章贡区、上犹、崇义;沿323国道有章贡区、赣县、于都等。空间分布详见图4。

表4 赣州市城镇分布

img34

img35

图4 赣州市城镇分布图

(六)存在的问题

1.实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战略问题

城市化既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也是经济要素和社会文明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既是工业化的推动过程,也是农业、农村的发展过程;既是城市建设的过程,也是城市管理科学化的过程。当前,更多地强调了“工业强市”,甚至把城市化与城市建设等同,将城市建设过程视为城市化的过程。

城市化推进缺乏战略布局、战略体系、战略步骤等发展战略的规划指导,对城市发展的重点认识不足,新农村建设、小城镇战略、做大做强中心城区等难以协调发展。

2.城镇体系呈现出“小、低、散、弱”的特点

赣州市城镇体系的表现是,中心城市辐射力不强、县级城市缺乏、小城镇质量较差。2006年,赣州市中心城区人口只占全市总人口的5.4%,经济总量只占全市的17.1%;18个县市区中只有2个县级市,占11.1%;全市乡镇数283个,其中进入江西省百强的有20个,占乡镇总数的7%,小城镇则规模偏小,特色不明显。

3.城市化管理体制不统一,难以形成合力

多头管理,导致职能分散。如规划建设局管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发改委主要管发展战略规划及项目,民政部门管行政区划调整,公安管户籍和流动人口管理。另外,交通、土地、就业、社会保障等管理职能又分别属于不同的部门。从政策制度上看,由于管理部门分散,针对城市化的相关制度不统一,政策缺乏对接。每个部门都是从自身角度组织安排城市化工作,有些政策存在着互相矛盾的现象。制度差异大、政策不衔接,经常造成重复建设或互相扯皮。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没有一个很好的协调机制。

4.各城镇缺乏特色,相互之间的互补性差

由于各城镇之间没有形成合理分工,导致产业雷同、形成“小而全”、“大而全”的局面,影响了城市化发展要素的聚集。城镇间缺乏有规模效益的分工体系和相互协调机制,各城镇的发展目标缺乏明确的定位,在功能发挥上没有形成突出特点。城市之间互动性差,缺乏城市之间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的沟通,没有突出自己的比较优势。

5.城市化相关政策不配套

户籍制度改革尚没有取得突破。城乡对立的户籍制度,仍是市民与农民的分水岭,也大大限制了农民变市民的希望和可能。

城市土地利用政策和土地流转政策滞后。房地产价格总是居高不下,加大了农民进城定居的成本和困难,也提高了一些有市场基础和潜力的乡镇或农村个体中小企业向城市转移的成本,制约了农村人口和农村产业向城市的迁移,影响了城市经济的产业聚集。农村土地流转也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同时,在耕地占用过程中,政府和用地企业分享了土地用途转换的绝大部分收益,而对农民的补偿十分有限,无法实现国家赋予农民对土地的长期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影响了农民进城的物质保障。

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解决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是加快农民向城市转移的重要手段。目前,尚未形成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就业体系不完善,城市中仍然存在着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而进城农民工劳动力文化和专业技能水平低是农民在城市就业的瓶颈,农民工培训机制滞后,劳动力中介组织缺乏,导致农民向城市转移的盲目和无序,影响了农民进城后就业的稳定性。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使进入城市的农民很难享受到与城市市民同等的社会保障,使他们在市场竞争中成本加大,风险提高,缺乏安全感。在一些城乡结合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土地被占用,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亟需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给予农民一定的补偿,但目前尚未对这个问题出台相关的政策,“土地换社保”仍然没有权威性的政策依据和法律保障,影响了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6.产业基础薄弱,城市化动力不足

工业化对城市化拉动不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化滞后,对城市化推动不足。2006年,三次产业比重为23.3∶38.9∶37.8,表示农业比重偏大,工业经济不强;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比重占76.02%,轻工业比重占23.98%,表示轻重比有些失衡;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占47.15%,第二产业占24.6%,可以看出城市化动力不足。

三、赣州市城市化建设的战略设计

(一)赣州市城市化建设面临的环境与背景

1.国际环境与背景

(1)经济全球化使中国融入了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角逐和经济主体的竞争与合作已经越出了国界,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区域经济集团化迅速发展,国际分工与合作越来越成为一国经济能否保持持续高速健康成长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和基本前提。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如今,中国已被称为“世界工厂”。

(2)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正在进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开始了新一轮产业转移。这既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进行的“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低技术的产业转移,也是为争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而进行转移。而中国是最有条件大规模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中国家(叶裕民,2007)。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3)综合国力提升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口兴起了新一轮向大城市和城市群进一步聚集的浪潮,城市群和大都市地区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载体。当前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群也就在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北美、日本、欧洲等。为了应对新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依据中国国情,培育一批富有国际竞争力和代表性的城市群和城市化地区,是必然选择。

2.国内环境与背景

(1)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1997年,国家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逐步城镇化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城市化战略被认为是提升国家竞争力、解决国内诸多矛盾的有效路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2)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珠三角GDP总量28935亿元,占全国比重的15.8%,人均GDP为2273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692元;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为7.8∶50.3∶41.9;制造业增加值比重60.5%,比全国平均高8.2个百分点;城市化率57.0%,比全国平均高1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就业比34.3∶30.8∶34.9。按工业化评价标准估算,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度。但也应该看到,珠三角地区的先发优势已越来越不明显。一方面是长达近30年的增长使该地区已面临着严重的能源、资源、环境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内部竞争日益激烈,外资正逐步向长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转移,使珠三角这种外向型、粗增长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因此,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迫在眉睫。而这也将导致大量原有企业或产业向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这将给中西地区的工业化带来机会,给城市化带来机会。

(3)海西经济区建设

2004年1月初举行的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海西经济区首次被完整、公开地提出;2006年“两会”期间,“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字样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中;2009年5月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赣州位于其中)3省的部分地区,人口约为6000万~8000万人;总的目标任务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基本要求是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宏观政策统一化、产业高级化、区域城镇化、社会文明化;预计建成后的经济区年经济规模在17000亿元以上。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发展与建设的瓶颈和难点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窗体底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因此,城市化被认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5)城市群发展成为趋势,大城市化成为城市化主导

城市群的发育是社会经济集约发展的产物与标志,是城镇密集区高层次演变的城市区域空间组织形式。“自从21世纪工业化、城市化、信息网络化高度发展以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群现象将会越来越多地在中国大地上涌现”(姚士谋,2006)。目前,除了沪宁杭、京津唐、珠三角等三大城市群之外,辽中、四川盆地、郑州—洛阳、长珠潭、鲁中、江汉平原、厦漳泉及哈尔滨地区等城市群也正在逐步形成。在城市化模式上,以大城市化为主导已成为主流思想和实践,“大北京规划”、“大武汉规划”、“大沈阳规划”、“大成都规划”、“大天津规划”、“大广州规划”等正逐步出炉。

3.赣州市环境与背景

(1)优势条件

赣州市城市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日益增强。据《赣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GDP)70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人均GDP8000元,比上年增加了1233元。全市财政总收入74.52亿元,比上年增长31.5%。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26.03亿元,比年初增加91.96亿元。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3亿元,比上年增长34.65%。其中,城镇投资243.02亿元,增长31.4%;农村投资57.28亿元,增长50.26%。在“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经济总量到2010年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超万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到2010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随着地区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将为城市化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赣州市城市化水平突破了30%,已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2006年赣州市城市化率为33.12%。按照城市化发展内在规律,30%—70%是典型的城市化发展集中性阶段,是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时期。首先是市镇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后,城镇区域范围也相应扩大,城市功能增强,吸纳劳动力增加;其次是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越来越强劲,农村地区工业化进程加快,小城镇不断崛起。另外,赣州市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将有利于城市化发展。从1995年到2006年赣州市人口出生率从19.98‰下降14.11‰;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3.04‰下降到8.11‰。未来人口持续低速增长,降低了乡村人口的增长速度,避免了高出生率条件下劳动力资源的快速膨胀,有利于城乡扩大就业,将降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总量的预期。

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将更加突显赣州市的区位优势。从地理位置上看,赣州紧临珠三角地区和闽东南地区,是东南沿海地区到内地的必经之地。目前赣州境内已竣工和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达到7条,总里程609公里;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和赣韶铁路已开工建设;昌吉赣客专、鹰瑞汕铁路和赣州中心城区铁路枢纽项目的前期工作全面展开。按照规划,至2010年,全市将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全市即将形成“1、2、4、6”交通圈,即从赣州中心城区出发,1小时车程覆盖城市经济区,2小时车程覆盖整个市区,4小时可抵达南昌、广州、长沙、厦门等周边大城市,6小时可抵达珠三角、闽三角的大中城市及长三角边际城市。新赣州机场目前可以起降160座以下机型的飞机,从赣州出发,可在6至8小时内从空中到达各省会城市。

江西省强化南北双核作用,凸现赣州的门户地位。从江西省来看,以南昌市为中心的赣北地区辐射能力无法涵盖全省范围,在赣南地区也需要一个区域中心城市承担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任务,同时作为江西省接受珠三角经济影响的门户城市,地处江西省南大门的赣州市无疑是赣南区域中心的必然选择。

(2)制约条件

体制性障碍的存在。我国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特征,赣州也不例外。虽然经过约30年的改革开放,这种二元特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远未消除。按照郭书田等人的研究,二元社会结构由14种具体制度组成,即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生产资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人才制度、兵役制度、婚姻制度和生育制度等。虽然随着改革的深化一些制度已完全市场化,如粮食供给制度等,但户籍、就业、医疗、养老保险、劳动保护等制度的改革还较困难。

产业结构及经济实力的制约。首先是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脱节。2006年赣州市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比率只有0.67,远没有达到其合理比率,表明赣州的城市化与工业化脱节,即工业化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不明显。其次是产业结构水平偏低。2006年,赣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为23.3∶38.9∶37.8,与全国平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就是在江西省来说,也处于中下游。总体而言,农业比重大、产业结构层次水平低、基础产业不牢固、主导产业不明显、先导产业很弱小。第三是投资不足。由于经济实力不强,2006年财政收入只占到GDP的9.72%,在城市建设巨大的资金需求面前,投入不足。赣州市的城市建设资金,许多是来自于城市土地的出售。最早是以土地换项目;随后是协议卖地,并且卖地的速度远快于建设速度;再者是通过规划且挂牌卖地。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最后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等要求的巨大挑战。随着当前人口、土地、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转变发展与增长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污染友好型社会、清洁生产、打造生态文明型城市等成为一个又一个目标。在赣州市尚未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情况下,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等的目标要求无疑是巨大挑战。

区域发展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地理区位与区域经济布局的制约。

虽然铁路、高等级或高速公路、航空等设施的建设,方便了对外交流,极大地改善了赣州的经济区位条件,但仍难以改变赣州市地理区位的不足。赣州市东有武夷山脉、西有罗霄山脉、南有岭南山脉,三面环山,只向北敞开,导致经济流通不便;赣州市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之称,山地多,平地少,大规模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困难。

从区域经济来看,赣州处于珠三角、闽东南、长三角、长珠潭等城市群经济之中,但由于地理和行政等因素,没有哪一个经济区能将赣州纳入其发展战略的布局中,赣州只能自己寻找机会,主动融入。

其次是周边城市竞争的压力。

赣州市处于赣、粤、湘、闽四省交界之地,与赣州市相邻且处于同一等级的城市有江西的吉安、广东的韶关、湖南的郴州和福建的龙岩。这几个城市地域相连,资源禀赋相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除吉安市以外,大家处于不同的省份,详见表5。因此,在发展战略和城市定位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彼此之间互补性少、竞争力性大,详见图5。

表5 赣州市相关指标与全国、全省及相邻市的比较

img36

资料来源:由2006年统计数据整理。

img37

图5 赣州邻域城市发展定位图

最后是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当前,赣州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来自于引进外资,而外资的落户又主要看这一地区的土地成本,劳动力数量、技能及成本,环保要求等生产成本,《南方周末》2008年7月24日有一篇题为《内迁的烦恼》的文章,讲华坚鞋业落户赣州的情况,文章引用公司人员话说:“2002年决定到赣州时,公司预计15年到20年可以不动了。没想到只过了短短6年,又要考虑向下转了。”这不能不让人担忧和深思。

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主要表现为人口老化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人口素质不高。赣州市人口已进入老龄化阶段,从2005、2006、2007等三年的统计公报显示,赣州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比例分别是10.74%、11.15%、11.46%,年均分别增长0.41个百分点和0.31个百分点。在赣州市经济尚欠发达的时候进入老龄化社会,对经济的发展不能说没有影响。从人口素质来说,据《2006年江西省统计年鉴》显示,2006年赣州市农村住户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7.69%,小学文化程度占27.91%,初中程度占50.29%,可以看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占35.6%,初中以下的占85.89%。这也将间接导致城市化后备人口的素质低下。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赣州市2006年的人口总数是861.15万,约占江西省人口总数的20%,且赣州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8.11‰,比全国平均高2.83‰,比江西省平均高0.32‰。由于人口基数大,且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这必然会增加人口城市化的压力。

(二)赣州市城市化发展目标(以2020年为限)

在城市化的定义中我们知道,一个地区的城市化,基本层面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尤其是农村人口通过迁移转变为城市人口。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城市可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工资待遇、人居环境等;二是能为城市新居民提供住房及日常生活保障的程度。如图6所示。

img38

图6 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图

1.赣州市城市化速度预测

从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城市化水平首先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由此提供的城镇就业机会”(叶裕民,2007)。保罗·贝洛克认为,城市化进程的差异,60%~70%可以由经济发展差异来解释,30%~40%则要归因于其他因素,例如工业化水平、经济类型等。我国学者金剑、张帆(2007)通过研究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指出:“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人均GDP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平均提高0.2284个百分点。”这样看来,如果赣州市人均GDP提高每年保持在10个百分点以上(赣州市人均GDP在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增长了12.8、15.5、16.5、15.7个百分点),理论上讲,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则可以保持在每年2个百分点之上。这应该来说是一个很高的城市化速度。赣州市在未来到2020年的城市化水平预测如表6所示。

表6 赣州市不同城市化速度的城市化发展状况

img39

注:表中2010年总人口数据来自赣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2020年人口按综合增长率按0.83%预测。

img40

图7 2007年赣州市(县)域城市化与人口现状图

(二)赣州市城市体系预测

赣州市人口和土地面积分别占江西省的1/4和1/5,但这一地区却是城市规模、数量和质量都处于塌陷的地区,具体人口分布现状和城市化分布如图7。因此,这一地区城市供给严重不足。赣州市目前拥有1个地级市、2个县级市,而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金华市,面积10918平方公里,下辖县级市有4个;绍兴市面积8256平方公里,下辖县级市有3个。赣州市中心城区已进入人口大于50万的大城市行列,而20万~50万的中等城市缺乏。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敏锐的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探索这个原因,为什么城市有大有小?我们相信,城市一定有什么安排它的原则在支配着,仅仅是我们仍然不知道而已!”由此,他开始探索城市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德国南部城镇的调查,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发表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系统地阐明了中心地的数量、规模和分布模式,建立了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塔勒认为,城市体系的形成是由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共同决定的。依据克里斯塔勒的理论及赣州市的自然地理、交通状况以及城镇分布,赣州市城市体系预测为1∶4∶8,即大城市或特大城市1个(包括章贡区、南康城区、赣县城区、开发区),中等城市4个(包括龙南、瑞金、于都、信丰),小城市9个(包括大余、安远、上犹、崇义、定南、全南、寻乌、兴国、宁都);县级市由2个增加到7个,增加的5个县级市分别是龙南市、信丰市、于都市、兴国市和宁都市。

(三)赣州市城市化战略设计

1.城市化战略设计所考虑的几个因素

(1)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的过程,也是农民追求和要求分享城市文明的过程

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考虑满足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的意愿、需求和目的。其主要有,一是在经济上获得比农村较高的经济收入,获得比农村更有发挥个人才能的“各尽所能”的条件和机会;二是在政治上能获得同城市居民一样的平等地位,解决实际上存在的低人一等的身份问题,能成为自由竞争、自由择业、自由流动的“自由劳动者”;三是在生活上能享有城市丰富多彩的生活,能享用齐备的公共设施,能享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教育,能享有较好的卫生医疗,能享有较安全的社会保险。

(2)要考虑赣州人口基数大,乡村人口多的因素

赣州市2006年总人口为861.15万,其中农业人口686.04万,占总人口的79.67%;全市有283个乡镇、3467个村委会,由于地处山区,乡村和乡镇不仅分散而且规模都很小,平均每个乡镇的人口规模不到5000人。

3.要考虑赣州人均耕地极为稀缺的因素

按照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测算,养活一个人需0.7亩耕地,也就是说人均耕地不能少于0.7亩,所以联合国制订的人均耕地警戒线为0.8亩。然而赣州市2006年人均耕地只有0.51亩。因此,在进行城市化建设时,应考虑如何减少、节约居民居住用地和工矿、交通用地。

(4)要考虑农村人口迁移成本的因素

由于我国长期控制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形成了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整套制度和政策,这就加大了农村人口的迁移成本。时至今日,这一政策变化不大,目前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要付出较高的迁移成本。所以,我们在选择城市化道路时,必须要考虑降低迁移成本,便于农村人口在迁入城市时,尽量减少个人和社会的付出。

2.城市化指导思想设计

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来看,海西经济建设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赣州市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从江西省域来看,赣州是江西省未来的副省域中心城市,担负着江西在中部崛起的重任;从赣州市域来看,赣州市定位于四省通衢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应该具有最大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势能;赣州市提出了“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发展战略,必须要衔接上它们的产业发展、思想观念、营造好发展环境;赣州市提出2020年中心城区“双百”目标、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出构建特大城市等,则必须要城市化的整体推进。从现实来看,赣州市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上述目标有着相当大的差距。着眼于赣州市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赣州市城市化指导思想为:确保核心、打造重点;产业收缩、轻装上阵;制度先行、保障优先。

——确保核心:确保中心城区(包括南康、赣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各项城乡统筹建设;

——打造重点:打造瑞金、龙南、信丰、于都等四个重点城市,尤其是瑞金和龙南;

——产业收缩:优化产业布局、突出产业特色、形成产业集群、精确工业园区规模;

——轻装上阵:使产业轻型化,轻重工业相对均衡;

——制度先行:进行城市化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如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制度等。

——保障优先:优先保障城市人口的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

3.城市化模式设计

(1)城市化模式的构成

城市化模式是通过城市化过程而体现出来的相对静态的结构或形态。它的构成,首先应反映出城市化过程的本质;其次能反映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第三能关注到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第四能表达出所要解决的复杂问题。综合以上因素,城市化模式,应包含动力机制、空间发展和制度政策。

(2)城市化模式设计原则

以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为前提的原则,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城市化是城市和乡村互动的过程,没有以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为基础,在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多大改进、劳动生产率没有多少提高、农民素质低下的情况下,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并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反还会造成严重的“城市病”。

城市化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适度同步原则。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内容,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过度城市化既不能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又不能带来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还会产生严重的“城市病”。滞后城市化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实现。只有同步城市化,才有可能实现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与良性循环,避免或缓解“城市病”。

大城市优先发展,中小城市快速跟进,小城镇优化布局的原则。正是基于大城市的规模效益、集聚功能、配套能力、辐射作用和领导力,大城市优先发展无疑是一个当然的选择,也是一条被证明了的正确决策。但大城市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城镇基础,以便在产业、人口或人才、市场、空间等方面进行互补或协调。

政府调控、市场推进,形成合理有效的城市化力量。

(3)城市化模式设计

首先是城市化发展动力模式,它是指:

①以农业产业化为推力。重点地区:宁都、于都、兴国、南康、瑞金、赣县、信丰、章贡区(包括开发区)。

②以城市工业化为拉力。重点地区:章贡区、龙南、瑞金、兴国、信丰、南康、大余。

③以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为提升力。重点地区:章贡区、龙南、瑞金

④以城市人居环境为吸引力。重点地区:章贡区、龙南、瑞金、上犹、崇义

⑤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力。重点地区:章贡区、龙南、瑞金

⑥以资源环境建设为可持续力。重点地区:章贡区、龙南、瑞金(www.daowen.com)

其次是城市化空间模式,它包括:

①构筑中心都市区。北起赣县县城经中心城区、谭东、谭口、至南康市区;东以京九铁路为界、西以新机场为边。面积约300~500平方公里,以此构筑赣州中心都市区。

②培育三个城市圈以实现城市功能的强势联合。以龙南为龙头,包括全南、定南、安远、寻乌城市圈;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包括于都、信丰、大余、上犹、兴国、万安、遂川城市圈;以瑞金为核心,包括宁都、石城、会昌城市圈。

③打造城市带以实现城镇产业的特色集聚。三大城市带:瑞金—于都—赣县—章贡区—南康—大余;石城—瑞金—会昌—寻乌;兴国—赣县—章贡区—南康—信丰—龙南—定南

4.城市化重要措施设计

(1)着力于“一个”制高点

要重点把赣州市中心城区做大做强,着力推进中心城区都市化,即将赣县城区、南康城区和现中心城区进行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都市化建设。

(2)抓好“一加一减”工程

“一加一减”工程,是指加强劳动力就业工程和降低农村人口进城定居成本工程。

就业是社会的稳定器,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要使农民变市民,在城镇稳定就业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就业工程,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和制度。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进城劳动力素质不高、户籍的限制、信息的不畅、缺乏社会保障、“农民工”就业缺乏组织等。就业工程,尤其是“农民工”进城就业,首先要提高它的组织化程度;其次,要加强培训和教育;第三是要有社会保障;第四是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及其他相关户口之别,根据居住地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要淡化户籍制度的作用,将户籍与就业、住房、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制度脱钩。

现在的城市房地产价格,恐怕是农村人口定居城市的最高门槛或最大障碍。就目前赣州市的房价来说(假设房子100平方米,价格3000元/平方米),与城镇家庭的收入比是11∶1,与乡村家庭的收入比是25∶1,即乡村家庭要25年的收入,不吃不喝才能买得起一套100平方米的房。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住房问题解决不了,农村人口城市化只能是一句空话。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土地制度的改革、有待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

(3)处理好“三大”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城市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农村、农民、农业的健康发展,稳定农业的战略基础地位;是为了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率;是为了提高农民素质和他们的组织化程度,改变小农经济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也是为了优化农村聚居地,减少农村居民点,减少农村人口,而不是把农民一直留在农村或将城市人口吸引到农村去。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没有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拿什么去支持农村、反辅农业呢?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也是无法实现的;而没有“三农”问题的真正解决,也就没有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处理好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其次要处理好农业产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在城市化发展中,历史经验证明,农业产业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工业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而城市化又能反过来促进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因此,农业产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必须处理好农业产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促进农业、工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其相互关系如下图8。

img41

图8 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关系图

最后要处理好开发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城市更多的是体现了与自然环境相对的人工化环境,因此城市建设不可避免地对生态、资源与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过去所实施的“先生产,后生活”、“重经济效益,轻生态保护”所留下的后遗症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的最大障碍。美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城市“精明增长”的理念,利用区划、细分等土地利用规划工具以及制定城市增长边界的方式引导城市紧凑型发展。以现代工业技术和环保手段,采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降低能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另外,过去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环境极大的恶化,严重威胁到了农村甚至整个区域的生态安全,必须要求乡镇企业进园,并禁止新的乡镇企业散点式布局,进而形成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建设同步互动发展。城市化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互动机制如图9所示。

img42

图9 城市化和生态与环境良性循环互动机制的框架图

(4)加强“四大”能力建设

如上所述,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的客观要求和综合表现。因此,要促进城市化发展,仅仅着眼于农民进城或城市人口的增加是不行的,而是需要去构建城市的四个方面的整体能力,以支撑城市化的健康和谐发展。这四大能力是指城市发展能力、城市承载能力、城市运行能力以及城市社会保障能力,它们与城市化的关系如图10所示。

img43

图10 城市健康和谐发展的四大能力

城市发展能力。在当前,没有人会怀疑“发展是硬道理”的正确性和真理性。如何发展或发展得更好、更快呢?美国著名记者弗里德曼在其《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一书中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指出:“当世界变得平坦时,一个国家的发展依赖于做好三件基础工作:基础设施——从便宜的网络宽带和手机到现代机场和道路,因为正是这些基础设施将本国人民与平坦世界平台联系起来了;正确的教育——将更多具有创造力和合作精神的人民带入平坦世界平台;正确的监管——从财政政策到法律法规——以可获得的最有效的方式来管理你的人民与世界平台间的互动。”而要提升城市发展能力,首先是要提升城市经济发展能力,因为这是其他发展能力如社会、文化、科技等发展能力的基础。同样是弗里德曼,他说:“经济成功的基本公式是:经济成功=批发型改革+零售型改革+良好的管理+良好的教育+完善的基础设施+把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能力。”从这里可以看出,城市发展能力的打造,关键在于发展的环境,而发展环境的打造,关键又在于城市政府的执政能力。“改造政府”作为执政者来说尽管困难重重,但却是世界各国政治发展的潮流。

城市承载能力,可分为资源(水、土地、能源等)承载力、环境容量能力等。

①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城市资源承载能力的核心取决于目前以及未来可预见的可供开发利用的城市资源量的多少。从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看,尽管赣州是丰水地区,城市用水在量上也无须限制。但也应该看到,水资源是全流域地区的,赣州是赣江、东江等水系的上游。另外,也必须从全局来看待水资源问题。我国目前约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00多座严重缺水,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是世界人均的30%左右。这些都表明我国水资源承载能力十分有限,人口与社会经济规模已经超越了水资源承载力。

②土地资源承载能力。众所周知,任何城市的发展都要占用一定的地表空间,土地资源为城市提供了生产布局的场所和发展的舞台,是城市赖以存在的基础。赣州市是典型的山区市,人口多、可耕地少、可建设用地少是基本现实,如何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是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难题。

③城市能源承载能力。能源是城市化建设的基本保障之一。目前,赣州市的动力燃油、电力、煤炭、煤气、天然气等能源都需要从外地调入,可见赣州是一个缺乏能源资源的地区,这将是赣州市在未来城市化、工业化的瓶颈之一。

④城市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城市环境或环境要素对污染物质的最大承受量或负荷量。这种承受量以人类和生物能忍受、适应和不发生危害为准则。在目前,赣州市尚未遇到大的环境问题,是因为现在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还不高。但国家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战略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提出,将是对赣州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重大考验。

城市社会保障能力,可分为就业保障能力、医疗保障能力、失业救济能力等。城市社会保障是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主要包括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等。城市社会保障能力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城市运行能力,可分为城市管理能力、内外交通能力、危机应对能力、灾害处理能力等。城市如同一架结构复杂、精密无比的机械,任何一个部件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机械停滞或者损坏。在一个城市中,职工上班、小孩上学、生活购物、外出办事;住房、就业、文化娱乐、对外联系;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垃圾处理、防灾等等都必须是有条不紊、健康正常,否则就可能出现混乱甚至于灾难。

四、赣州市城市化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布局与城市化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空间布局有利于城市发展,有利于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赣州城市空间布局雏形已经初步显现,如何更好地按照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城市空间布局,是我们应当认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及演变模式

从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看,城市空间布局有着一定的规律性,但不同的地区往往出现不同的空间发展模式。世界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为我国城市空间构造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1.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

城市空间结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城市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城市建成区之内(通常指市区)土地的功能分区结构,即城市地域结构。广义的城市空间结构,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由城市自身的城镇体系所组成的空间体系;第二层次是由一个城市及其所在的区域内其他城市共同构成的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本研究所指的是广义的城市空间结构。

2.空间结构演变模式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主要发生在区域内部主要的经济活动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上,因此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式是不相同的。

(1)低级均衡的空间结构模式

这一模式产生于低级的、以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区域内部的要素分布比较均衡,零星的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的基础和资源的丰度。就区域而言,城市分布以点状为主,少而分散,区域城市的等级规模尚未成形。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下的城市各具特色,聚集效益低,规模小,功能单一,彼此或与外部之间的联系比较差。

(2)极核式的空间结构模式

这一模式产生于区域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工业在区域内部的地位超过了农业的发展阶段。由于工业化刚刚开始,原始积累较少,区域不能把有限的资金在区域内部平均分配使用,只能投在资源富集程度高、区位条件好的地方,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就形成了区域的增长极——城市。这时区域处于以极核城镇为主的非均衡发展状态下。

(3)点轴式的空间结构模式

这一模式产生于区域经济处于工业化、工业在区域中占有主导地位的阶段。工业化进程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社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整个区域的投资环境大大改善,促进了极核城镇的快速发展,在交通走廊的“廊道效应”及地形的均质效应的作用下,沿河、江、路形成条带状城市链,随着城市链的不断强化,其辐射范围产生叠加,产生次级中心。极核城镇的技术、产业等不断向条件相对较好的次级中心扩散,次级中心开始加速发展,出现了新的发展极核。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个过程不断循环,新的极核不断出现和加强。区域处于多核心(中心和次级中心)、点轴式的发展状态下。

(4)网络化、高级均衡的空间结构模式

这一模式产生于区域经济发展到后工业化时期,第三产业地位超过工业的阶段,交通网络体系和通讯网络体系的迅速形成使各种要素在城市之间次级中心城市、小城市以及边缘地带被“轴线”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网络。区域处于高级的均衡化、网络化和多中心的发展态势下。

(二)赣州市城市化空间结构设计

1.赣州市产业空间布局

根据世界各地及我国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看,产业集群模式是一种强竞争力、强适应性且可扩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推动城市优化空间布局的原动力之一。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等产业聚集区。这些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高人口密度的城市化区域,其城市体系发育完善,生产要素流动量大、频率快。这些产业聚集区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产业集群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城市交通、宾馆、展览、商业等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各级政府的钱袋子,而且还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报告中把“产业集群”作为2005年度主题,并做出最重要的结论:“全国内地280多个城市的160个城市拥有不同程度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导致的经济集群、城镇集群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已产生一个万里绵延、若隐若现的经济隆起带,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发动机。”

如图11所示,赣州市产业空间布局分为三个片区,分别为东部片区、南部片区和中西部片区。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及赣州市产业布局战略,东部建材、食品、机械等为主;南部以加工业、服装等为主;中西部以有色、家具、机电等为主。

2.赣州市城市化空间结构

赣州市是未来江西省的副中心城市,在江西省城市群布局中,是江西省南部(包括吉安市)的核心。因此,从省域范围和空间距离来看,吉安的遂川、万安都可以纳入到赣州城市的经济圈之中。另外,从赣州未来的交通网络来看,赣州未来的城市空间结构应是“三心、三圈、五轴”。如图12所示。

“三心”是一个主中心,两个次中心。分别是主中心—赣州中心城市、次中心—瑞金市、龙南市(未来称呼);

“三圈”是一个主圈,两个次圈。分别是以赣州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于都、信丰、大余、崇义、上犹、遂川、万安等县市形成的主城市圈;以瑞金市为核心,由宁都、石城、会昌等县形成的次城市圈;以龙南为核心,由定南、全南、寻乌、安远等县形成的次城市圈。

“五轴”是:中部的瑞金—于都—赣县—中心城区—南康—大余;南部的石城—宁都—兴国—万安—遂川;北部的寻乌—安远—定南—龙南—全南;东部的宁都—瑞金—会昌—寻乌;西部的兴国—赣县—中心城区—南康—信丰—龙南。

img44

图11 赣州市产业空间布局图

img45

图12 赣州城市空间布局图

五、赣州市城市化经济建设

(一)城市化经济建设目标

赣州市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但从2006年的GDP增长速度看,分别比全国高2.1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5个百分点。这说明,赣州市的后发优势逐渐显现。对于城市化建设的经济目标,如果以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作为目标,那么到2020年人均GDP3000美元,即达到人均22320元人民币(按2007年底预计美元汇率),是2007年人均GDP的2.79倍。如果赣州GDP增长率能保持12%的年均增长,达到这一目标是完全能做到的。

(二)农业经济建设

1.总体构想

发展赣州市农业经济的基本思路是:以农业产业化、商品化为主线,在绝不放松粮食、果业、商品蔬菜、苗木花卉、生猪生产经营的基础上,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和产品构成;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增加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增加资源产出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抗灾能力;防止污染,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培养新型农民,通过农民自身的生产、加工、经营等增加农民收入,把赣州农业逐步建设成一个科技含量高,商品化、产业化经营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集约型农业。

2.农业主导产业与产业布置

(1)农业主导产业与布局

从赣州市现有的产业基础、气候条件及产业的比较优势来看,主导产业是以粮食、脐橙、生猪、蔬菜、烟叶、花卉苗木等为主,兼有白莲、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为辅。如表7所示。

表7 赣州市农业产业及布局表

img46

资料来源:《关于江西现代农业产业科学布局的构想》(戴天放、王海、许晖,江西省农业科学院,2005)。

(2)农业产业化路径

打好农业产业化基础。农业产业化是建立在规模生产与经营基础上,其基础设施占比很重,如水利设施、电力设施、道路设施等,但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不是一家农户或一家企业所能解决的,必须由政府牵头或主导。

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农业企业化,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因此,农业产业化企业无疑是龙头。

继续主抓两个“不动摇”。即主抓“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不动摇;主抓脐橙、生猪、蔬菜、烟叶、苗木花卉等主导产业以及工业原料、林业、草食畜禽、特种水产、竹业、黄鸡等区域特色产业不动摇。要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打造产业链。如脐橙产业的品种开发、种植、加工、销售、冷藏;生猪产业的饲料、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产业体系,加强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料安全、科技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集约化养殖技术、污染治理技术、信息服务技术水平。可首先在城郊或产业基础比较好的地方进行农业园区建设。

引进农业生产经营的“能人”,扶持和留住农村“能人”,抓好普通农民的农业技能以及管理和经营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现在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都是老人、妇女、儿童,缺乏青壮年和有知识文化的人才。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发展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或让农民富裕只能是一句空话。

建立灵活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现有的“公司+农户”等模式只是解决了农民生产什么和农产品市场销售问题,但不可能带动农民致富。一是没有改变“小”、“散”等的小农经营模式;二是农民只得到了农业生产的利润,而加工、销售、运输、包括农资经营等利润都不是农民的,因此有文章指出,“别指望资本家带动农民致富”。要建立灵活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由农民自己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工商综合经营。

(二)工业经济建设

工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经济建设的重点在于:促进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转型,增强城市经济的竞争力;立足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新型、高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率先发展重点区域和优势行业。率先发展的重点区域:中心城区、南康、龙南、兴国、瑞金;率先发展的优势行业:有色冶金及新材料,机电制造,饮料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企业自主、政府推动,促使高能耗产业的技术升级,加快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和生产能力,节能降耗,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建设产业集群,发展生态工业。如钨产业集群,有钨基触头材料、钨电极材料、钨铜合金、高比重合金等新产品;稀土产业集群,以荧光材料、永磁材料、储氢材料加工及应用为重点,延伸并拉紧产业链,研究开发储氢合金、钕铁硼永磁合金、永磁电机、电动蓄电池、常温超导材料等系列产品;开发生产彩色等离子显示屏(PDP)用荧光粉、白光LCD荧光粉、彩色投影电视荧光粉及红色蓄光型自发荧光粉等;继续加大稀土复合肥、稀土钢、稀土铝等传统领域应用项目的开发;推广大型电解槽新工艺。

培植龙头企业,走集团化道路,扩大主导产业规模。龙头企业是确定主导产业的基础之一,也是行业发展的主力。要进一步强化扶优扶强措施,对市重点企业采取滚动管理的制度,即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及时新增、更换重点企业名单;优中选优,从重点企业行列中培植龙头企业,始终保持骨干和带动作用,引领行业发展趋向。要把培植龙头企业与走集团化道路结合起来,特别是矿产资源型产业,走集团化道路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加上几十年来存在的无序竞争、掠夺性开采现象,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赣州的矿产资源优势会在转化为经济优势之前就丧失殆尽。以龙头企业为依托,走集团化道路,是不断扩大主导产业规模的必由之路。

调整产品结构,培育拳头产品,提高主导产业竞争力。产品结构是产业结构的具体体现,优化、发展主导产业,就是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来实现。赣州市还没有获中国名牌产品或驰名品牌称号的工业产品,获江西省名牌产品称号的也不多。赣州市工业产品可以说是“四多四少”,即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低科技含量产品多、高科技含量产品少,再加上缺乏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其结果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极大地制约着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要以培育拳头产品为突破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应学习先进地区的做法,尽快出台培育拳头产品的有关政策,将主导产业优先发展的产品纳入拳头产品培育体系中,通过政策的扶持、企业的努力,提高主导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加快城市化建设,尤其是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将会快速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聚,为工业化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因为从工业化的经验看,在从工业化初期进入工业化中期这个发展阶段,城市化对工业化进程的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

(三)服务业经济建设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放宽市场准入,拓宽服务业开放领域,在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重点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首先是大力发展物流业。积极搭建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主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以互联网技术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和以政府引导、协调、扶持为主的物流政策平台。重点建设“一个园区”(即赣州市综合物流园区)、“三个中心”(即中心城区物流中心、龙南物流中心、瑞金物流中心)、“三个集散地”(即赣州铁路东站工业品物流集散地、赣江新货运码头大宗产品集散地、赣南贸易广场日用品集散地)。其次是建立健全各类市场体系。包括产权市场、证券市场、资金市场、人才劳务市场、技术市场、保险市场、房地产市场等,为各种生产经营要素的自由、高效流动提供支持。第三是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要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重点发展信息咨询服务(包括科技、统计、会计、审计、法律等)、租赁、旅游、社会公共服务、社区服务和个人服务等新兴产业。第四是着力发展文化产业、创意产业、虚拟经济等。加快发展新闻出版、体育健身等文化产业;支持软件及计算机服务、传媒广告、动漫电玩、公关策划等创意产业的发展;积极开发金融衍生品和服务,发展虚拟经济,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良性互动(文武,2007)。

六、赣州市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其本身就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和历史积淀。城市文化建设即将这些有价值的文化和历史积淀融入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之中,为城市化的推进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赣州城市文化概况

赣州这片热土,早在远古时期即得到开发和利用,如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湖边罗边村新岗窝遗址、通天岩广福禅林山顶遗址等,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在赣州的城市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赣州市中心城区,即老赣州市,她于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东晋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太守高琰于章贡二水筑城,并将郡治所从于都迁至赣县,遂为赣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之中心,也掀开了赣州城市的发展史。

在赣州老城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赣州人民凭借着自己的聪明与才智、勤劳与刚强创造了独特而又灿烂的城市文化。这其中既有有形的建筑文化(或称宋城文化),也有无形的民俗文化(或称客家文化)。

1.宋城文化

宋城是指宋朝时期的赣州城,宋城文化是指以宋朝时期所遗留下来宋城墙、水窗及福寿沟、八境台、虔州八景等为代表的城市建筑文化。在历朝历代中所遗留下来历史文化建筑还有郁孤台、浮桥、文庙、玉虹塔、舍利塔、寿量寺等以及南市街、皂儿巷等历史街区。

2.红色文化

赣南是红色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红色资源最为丰富的县市有瑞金市、兴国县、会昌县、大余县、宁都县、于都县等,在赣州市老城区也有许多红色资源,如赣州市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陈赞贤殉难处、楼梯岭会议遗址、国共抗日赣州谈判旧址、“东南工合”办事处暨中共赣州市委旧址等。

3.客家文化

客家是汉民族三大民系之一,赣闽粤是客家的发祥地和大本营。目前,在赣州生活、居住的客家人,为全世界最多。客家人在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中,创造了丰富而优秀的客家文化,如民俗文化、戏曲文化、宗教文化等。

(二)赣州城市文化建设

1.城市文化建设的原则

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既要弘扬革命传统,又要与现代化进程紧密结合,同时应通过政策、法律、法规上给予的相应的保障,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中体现城市文化。从我国近年来的实践来看,城市文化建设应遵循如下原则:

(1)形神兼备原则

城市是社会文化的综合成果,它反映着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科技、生活等众多方面。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不单要研究城市的外貌、建筑特征以及文物古迹等外部的视觉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城市的精神和特质感受,要深入到城市发展形成的因素中去认识它,将发掘城市的特色内涵与城市建设进行有机的融合。

(2)兼容并蓄原则

城市是一个活的机体,始终处于新陈代谢的状态。而城市文化又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它既包含精神文化又包含物质文化,既包含现代文化又包含传统文化,既包含本地文化又包含外来文化。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要把城市文化的地域特点与古今中外文化相融合,构架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风貌,在兼容并蓄中使自己的特色更“特”,在对比中使自己的优势更“优”。

(3)与时俱进原则

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要根据其历史特点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加以确定。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既要考虑到如何逐步实现城市的现代化,又要考虑到如何保护和发扬城市固有的历史文化特点,即城市的历史文脉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有机融合。

2.城市文化建设的措施

城市作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结晶,承载和凝聚着大量的民族和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历史的见证,是多民族文化共同繁荣的体现,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延续中华民族文化,开创富有时代精神的城市文化建设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1)加强公众和政府的城市文化保护意识

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城市中的历史文化古迹和遗产,是城市人民共同的财富和资源。保护这些遗产,保护城市的文明史,是城市政府和人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在目前城市快速发展,而精神文明相对落后的状况下,更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保护城市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并动员他们积极参与。例如,政府可以鼓励集体和个人创办不同形式的博物馆、展览馆、收藏室等文物保护设施,针对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民间收藏和保护。同时,政府也应该提高自身对保护城市文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大管理和投入的力度,将城市保护问题提到日程上来,并纳入城市经济发展计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之中。

(2)保护城市风貌,创造城市特色

城市特色与风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城市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城市特色和风貌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凝结而成的,保护城市风貌,创造城市特色,特别是城市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了不可再生的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

在城市风貌保护与城市特色创造的过程中,要注意合理组织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和结构,保护好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延续人文景观,强调地方与民族特色,充分利用地形地貌,营造适应自然环境的城市特色风貌,保护现存的、有特点的景观风貌和标志性建筑物,创造新的城市标志。同时,规划设计好城市的主要街道和建筑物,确立和谐统一的建筑风格,营造城市地域文化环境,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3)促进保护、利用与发展三者协调发展

现代化与历史文化,相互对立统一。我们不能因为搞现代化建设而去破坏文物古迹,应协调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保护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保护的必然要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在文化遗产的利用上,也要坚持以保护为前提,反对急功近利式的过度开发等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行为。发展旅游业是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主要方式,在处理保护与开发、保护与居民生活等矛盾关系时,要以历史保护为基础,旅游开发为手段,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市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为最终目的。在制定城市规划时,应加强研究,把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古迹纳入统一规划,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划定保护范围,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严加控制,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监督,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工作,通过建章立制,明确保护职责。

七、赣州市城市化资源与环境建设

当前,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

(一)赣州市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

1.自然资源状况

(1)土地资源

赣州市土地总面积39.3万公顷,约占江西省土地面积的1/4,2006年赣州市总人口有861.15万,约占江西省总人口的1/5,但由于赣州地处山区(其林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6%),因此,其可供建设的用地很小,除林地高于全国人均占有数外,其余均低于全国人均占有量。其土地资源的总体状况是人多地少。自1980年以来,人均耕地面积从0.06公顷(折0.9亩)下降到2006年的0.034(折0.51亩),只相当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34%,全省人均耕地面积的69%。详见表8。

表8 赣州市2004年土地资源表

img47

(2)水资源

赣州境内有大小河流1270条,河流面积14.49万公顷,总长度为16626.6千米,河流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42千米。年均水资源量为335.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3900立方米,略大于全省人均量,比全国人均2300立方米高出70%。在水资源中,地表水资源为327.5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动量为79.13亿立方米,占河川总流量的24.46%。境内温泉53处,除章贡区、赣县、南康外,其余15县(市)均有分布,以寻乌最多,达14处。温泉水已有一部分开发用来养鱼、育秧、养殖、洗涤、旅游等。

(3)森林资源

赣州是我国商品林基地和重点开发的林区之一。植物区系具有种类繁多,成分复杂,起源古老等特点。保留了大量的第三纪植物区系,是古老植物种属的“避难所”,是东亚植物区系的发源地之一,还是我国特有植物珍贵树种较多的地区。西南部的九连山,是我国中亚热带南缘东端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段,保存了一些野生动植物的“活化石”和珍贵树种。境内林区约有乔、灌木树种1500多种,属于乡土树种的有1000余种,外地引进树种有100余种。有森林活立木蓄积7900万立方米,疏林地蓄积3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130万立方米,四旁树蓄积64万立方米,毛竹2.10亿株,森林覆盖率为74.20%。

(4)矿藏资源资源

赣州是全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美誉。已发现矿产62种,其中有色金属10种、稀有金属10种、贵重金属4种、黑色金属4种、放射性金属2种、非金属25种、燃料5种。以上矿产中经勘查探明有工业储量的为钨、锡、稀土、铌、钽、铍、钼、铋、锂、钅加、锆、铪、钪、铜、锌、铁、钛、煤、岩盐、萤石、硫、白云岩、石灰岩等20余种。全市有大小矿床80余处,矿点1060余处,矿化点80余处。全市保有矿产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达3000多亿元。境内发现的砷钇矿、黄钇钽矿为我国首次发现的矿物。

2.环境状况分析

(1)自然环境保护与生态示范

赣州市目前有自然保护区28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市级1个、县级23个;保护面积177213.7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5%,分布于龙南、崇义、石城、上犹、宁都、大余、安远、定南、章贡、信丰、寻乌、瑞金等12个县市区。有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经营面积111380公顷;有省级森林公园13个,经营面积20300公顷,森林公园总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3.3%,分布于安远、宁都、大余、崇义、上犹、龙南、会昌、赣县、瑞金、兴国、石城、南康、于都、寻乌、信丰、章贡等16个县市区。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8个,分别是信丰、上犹、宁都、兴国、石城、大余、安远、崇义等占全省的24%。

二十多年来,全市开展小流域水保综合治理395条,小流域总面积11338.32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8%;治理水土流失总面积943.69万亩,占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6.3%。

(2)城市环境及市政设施

赣州市中心城区于1994年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赣州市古城墙保护与利用项目被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6年获“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目前,中心城区和大余、南康、崇义被江西省评为“省级园林城市”。

2006年,赣州市城市废污水排放量28369万吨(列江西省第二,南昌市第一,61560万吨),其中工业废污水17529万吨(列江西省第三)、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8720万吨(列江西省第二);垃圾产生量,若按人均年204.4公斤估算,则有17.34万吨。

(3)工业企业环境

在2007年《赣州环保信息》统计资料反映的数据中发现,赣州工业企业环境存在以下问题:

未经环保审批问题突出。检查的156家企业中,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55家,占35%。这些企业环保设施普遍不完善,即使有环保设施也非常简陋,运行不正常,废水直接外排,严重污染水体。

超标排放现象严重。有些企业擅自停运废水处理设施,废水偷排、漏排和直排现象突出。企业生产未实行“三同时”,存在生产设施与环保设施脱节现象。生产过程中的污水未能全部进入污水处理设施,部分污水直接外排。大部分稀土加工企业废水处理设施简陋,废水虽经处理,但无法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信访投诉大量增加。环境信访投诉近年来大量增加,且呈逐年增加趋势。市环保局受理群众环境信访投诉2005年386件次,比2004年增长15.76%;2006年受理473件次,比2005年增长22.53%;2007年上半年受理326件次,比2006年同期增长30.83%,相当于2004年全年信访投诉的总数。这些信访投诉件中,大部分是因为水体、大气、油烟、噪声等污染问题而引发的。

(二)赣州市城市化对资源与环境的需求

1.对资源的需求

(1)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赣州市2007年城市化率为35.2%,城市人口308.72万。按上述城市化进度的预测,如果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则所需建设用地如表9所示。

表9 赣州市不同城市化速度的新增用地表

img48

从上表中可以得知,城市化进程新增城市建设用地,到2010年在2744~5384公顷之间;到2020年在15545~28064公顷之间,这些用地是2006年赣州市城市建成区面积的13%~26%(到2010年)和75%~135%(到2020年),赣州市2006年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为20769公顷。

(2)对水资源的需求

如果取人均综合用水量600L/(人·天),则新增城市用水,2010年在16.5万立方米/天~32.3万立方米/天,是赣州市目前城市综合供水能力的47%~92%;2020年在93.3万立方米/天~168.4万立方米/天,是赣州市目前城市综合供水能力的267%~481%。

(3)对能源的需求

2006年,赣州市全社会用电47.74亿千瓦时,比2005年同期增长18.0%,其中工业用电32.22亿千瓦时,增长20.7%,人均年消耗电能551.8千瓦时,只相当于全国人均用电量的25.6%。如果到2020年,赣州市人均用电量达到全国2006年的水平,则用电将达到206.9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1%。

对于能源的需求,我们必须看到这样一个事实:目前,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费是中国的8倍左右。可以肯定,如果中国人均能源消费达到目前西方国家的水平,那全世界的能源资源都不够中国所用(邵益生等,2006)。就江西省来说,江西是一个能源资源贫乏的省份,常规一次能源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50吨标准煤,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7%。常规一次能源也只有煤炭和水电,缺油、少气,煤炭探明的可采储量也仅为17.5亿吨,在全国居23位,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占70%以上,后备储量严重不足。

2.对环境的需求

进入21世纪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先后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崛起的江西要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建设达到“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一流的生态环境、一流的人居环境、一流的绿色生态保护和建设机制”的目标,率先在全国建设绿色生态大省。

赣州市位于赣江和东江的源头,是下游水源涵养与水质保护生态功能区和水土保持与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功能区。赣州市已经提出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和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要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要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区等目标,这不仅是对赣州本身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全省及全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赣州市城市化建设的资源与环境建设设计

1.指导思想

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为主线,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标,走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基本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主张经济过程与自然过程的协调,强调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合理利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先地位,并以此来引导社会经济活动,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

(2)减量化原则

以资源和环境投入最小化为目标,旨在减小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能量、环境的消耗。尤其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最大限度地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利用量和废物排放量。

(3)再利用原则

在生产和生活中,要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的使用方式和次数,以避免产品过早地成为垃圾,从而节约生产这些产品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的投入。

(4)再循环原则

要通过回收和综合利用,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既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发展重点

(1)依托产业集群和清洁生产,建立生态工业产业体系

生态工业体系是“资源—产品—再资源化”的物质反复循环的封闭产业体系,以实现“零排放”。这是当代工业化发展的主要趋势。2001年8月,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由国家环保总局授牌建设。之后,辽宁、江苏、山东、天津、新疆、内蒙古、浙江、广东等省区市分别开展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试点,试点不仅覆盖制糖、造纸、化工、水泥、冶金等传统行业,也有电子、环保、汽车、生物化工等高科技行业。到2006年8月,环保总局已论证通过了19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

赣州市尚没有哪一个行业实现了“生态化”,也没有开展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但据《龙南园区工业循环经济初显魅力》(《赣南日报》2007年6月18日):龙南县积极打造企业内部资源利用小循环圈,每年拿出工业税收的2%作为企业技术改造基金,鼓励支持企业将“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生产链条延长成为“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生产循环链条。龙南县京利公司通过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每年可从自己产生的1000多吨稀土富集物中提炼出200多吨有用元素,仅此一项,每年可为该企业增加效益100多万元。据悉,至2007年6月,该县工业园区内80%以上的企业实现了内部小循环链,90%以上的企业实现了无“三废”排放,园区内已入驻160多家企业均为无烟工厂。赣州市尤其应在稀土、钨等资源性产业较多的市县,如开发区、龙南、大余、兴国、崇义、全南、于都等开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工业园建设。力争2010年实现2~3个省级生态工业园建设,2015年实现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建设。

(2)依托科技进步和绿色消费,建立生态农业产业体系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赣州农村的“猪—沼—果”模式就是很好的生态农业模式。除此之外,赣州还应在粮食蔬菜生产、都市农业、林农产业等方面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3)依托经济发展和科学规划,建立生态文明城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要求全党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一个指标性的问题,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某些区域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利于长远发展的错误执政理念。当前,赣州中心城区新城区已开始进行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与建设,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主要参考文献

[1]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姚士谋等:《中国城市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张鸿雁等:《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刘君德、汪宇明:《制度与创新——中国城市制度的发展与改革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谷荣:《中国城市化公共政策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刘传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胡杉:《区域城市化的演进机制与组织模式》,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刘濯彬:《中部崛起背景下的江西省城市群培育及其协控路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9]左玉辉等:《土地资源调控》,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苗建军:《城市发展路径——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曾宪明:《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

[12]宋丽敏:《中国人口城市化与城镇就业问题研究》,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13]宋嘉革:《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人口城市化转移》,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12月。

[14]周英:《城市化模式研究:以河南为例》,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

[15]何念如:《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1979—2005)》,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16]江西省赣州市统计局编:《赣州统计年鉴(2007)》。

[17]《江西省赣州市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