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赣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成果汇编

赣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成果汇编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赣州发展定位研究——如何基本确立赣州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纵深发展,城市的发展已呈现群落化、圈层化、结构化趋势,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城市之间的分工分化日益深化,竞争日趋激烈,而且城市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互补作用日益增强。目前,赣州已提出了把赣州建设成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

赣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成果汇编

赣州发展定位研究——如何基本确立赣州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纵深发展,城市的发展已呈现群落化、圈层化、结构化趋势,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城市之间的分工分化日益深化,竞争日趋激烈,而且城市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互补作用日益增强。在这一背景下,城市发展往往被置于城市群落和经济区域范围而加以谋划,因而,城市的发展定位,在城市发展实践中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赣州已提出了把赣州建设成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如何围绕这一发展定位加强系统研究,不断深化认识、丰富内涵、理清思路,强化措施,将事关赣州实现科学和谐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全局。

一、赣州发展定位的基本内涵及重大意义

城市发展定位是城市根据自身发展的条件和水平,确定其在相当时期内城市的地位、作用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城市发展定位的确立,从本质上说属于历史范畴,是以一个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地理的历史演变和历史积累为基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一个城市的性质、功能及其发展前景的阶段性认识和把握的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发展定位既要体现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又要有利于发挥城市功能;既要有战略性,又要体现动态性。

(一)城市发展定位的含义、内容、原则和要求

1.城市发展定位的基本含义

关于城市发展定位,目前经济界、理论界尚无准确的定义。通常,许多学者在谈及城市发展定位时大意是指城市在一个国家、地区或世界城市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传统的城市发展定位理论从静态的角度考虑将城市发展定位局限于城市基本功能定位设计。现代城市发展定位理论则更多地强调城市发展定位的动态变化趋势和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认为城市发展定位主要是以大都市理论和区位理论为基础,从区域分工与协作的角度,探讨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背景下,充分挖掘城市的各种资源,按照客观性、差异性、排他性等原则,在全面深刻分析有关城市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复合效应的基础上,科学地筛选城市地位的基本组成要素,合理地确定城市发展的基调、特色和策略的过程。或者认为城市发展定位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坐标系中综合地确定城市坐标的过程。《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定位:让中国城市共赢》(倪鹏飞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指出:城市发展定位指城市为了实现最大化收益,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消费需求等及其动态变化,确定自身各方面发展的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竞争的位置。这是现在普遍接受、比较权威的关于城市发展定位的定义。

2.城市发展定位的主要内容

城市发展定位由定性、定向、定形和定量四个方面或环节组成。所谓定性是指确定城市的性质,即在详尽分析城市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职能作用的基础上,筛选出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主导性和支配性的城市职能。所谓定向是指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包括城市的发展方针、目标走向、战略模式等,这一工作是以区域分析、城市对比分析和发展战略研究为基础的。所谓定形是指城市形象的确定,这里不仅是指城市的代表性的景观特色,更重要的是指城市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个性化的东西。为此,必须处理好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创新的关系,处理好自然生态潜质和人文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到城市形象与城市灵魂、活力的有机融合。所谓定量是指从数量的角度给城市发展以某种形式的标定,它既包括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的确定,也包括城市经济地位、综合竞争力、发展水平的科学预测和数量分析。因此,城市发展定位主要包括空间定位、产业定位、城市特色、城市功能和性质、城市形象、城市规模、城市发展策略等。

3.城市发展定位的基本原则

城市发展定位是一个主观与客观一体化的过程,必须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一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城市发展定位是以一个城市现实和未来可以达到的基础为前提,不是臆想,也不允许浮夸,客观性原则是城市发展定位的基础。二要遵循主动性原则。城市发展定位既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通过努力在未来有可能达到的,主动性是城市发展定位工作的本质特征,不能贯彻主动性也就无所谓定位。三要遵循层次性原则。城市发展定位既要表达现实,也要预期未来;既要置身国际、国内范围,也要考虑区域之内。四要遵循突出城市特色的原则(如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城市可以不大,但不能不特,更不能大而不特;城市实力可以不强,但不能不优,没有一个方面能够达到优秀的城市不会是一个成功的城市。五要遵循凸现城市比较优势的原则。比较优势是既与其他城市比,也在城市内部比,比别的城市相对更优的方面才是自己的最优,发挥比较优势才能促进城市充分发展。六要遵循表达城市的主要功能的原则。城市功能既有内部功能也有外部功能,内部功能是相似的,外部功能才是城市在区域中所特有的,城市发展定位应该体现城市在区域中所发挥和即将发挥的外部功能。七要遵循突出城市主导产业和潜导产业的原则。主导产业和潜导产业是城市的优势和核心,是城市发挥区域功能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基础。

4.城市发展定位的总体要求

城市发展定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具有鲜明的战略性、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要求。战略性要求定位工作做到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站到未来发展层次把握城市和相关区域的方向和走向,洞悉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演进趋势。综合性要求定位工作全面、系统地分析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各种条件和影响因素,并能够从总体上抓住关键问题和主导因素。地域性要求定位工作突出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特色,把城市放在区域发展中去分析,把能够代表城市自身的内在的东西发掘出来,强化城市自身的个性发展特征。动态性要求定位工作遵循城市发展的历史演进规律和总体趋向,注重城市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赋予其时限性和时效性。因此,城市发展定位既要有理论依托,又要立足现实,还应有战略目光,不仅要考虑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渊源、经济发展基础,还要考虑它未来的潜在发展取向,这就需要充分考虑众多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城市发展定位主要考虑因素包括:(1)城市的历史基础及地位;(2)城市发展的国内背景与国际背景;(3)城市的位置与空间关系;(4)城市的区域基础、区域影响及地位及城市——区域关系;(5)城市自身发展条件与基础;(6)国家或经济区域对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区域分工等。

(二)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1.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内涵

发展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是我国新世纪城市发展定位的主题,当前我国很多城市都把建设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定位的战略目标。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载体,在区域经济范围内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通过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经济效应最大化的城市。它包含两层含义:其一,现代区域性中心城市不是传统经济中心城市,而是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相互作用、互为支撑、协调发展的城市。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带动下的工业化,在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的推动下,一二三次产业在融合渗透中共同发展,新型城市化是在依靠产业聚集和要素配置功能推动下的城市化,在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推动下,城市的产业聚集和要素配置功能相互作用、共同提高。其二,现代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某个区域经济范围内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圈的辐射源和城市带的支撑体。它与联结区域内的若干城市和地区形成互补关系,对中心城市而言,从一个角度看是服务,是支持,是付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是以周边为服务对象、为稳定的市场,获得更快的发展。因此,所谓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承担区域金融、贸易以及生产性服务等多种功能,作为区域经济的控制和决策中心,具有强大吸引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它以经济区域和城市集群为依托,是经济区域生产布局和城市集群功能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根据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活动辐射半径的大小,可以分为世界级区域性中心城市、洲级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级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及地区级区域性中心城市。

2.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

区域性中心城市有其内在的、固有的、有别于其他类型城市的基本特征。关于国际国内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研究表明,现代区域性中心城市普遍体现出开放型、多功能、强辐射、高效益等基本特征。区域中心城市的特征突出表现在:其一,它是现代产业的聚集中心,其综合经济实力强,二三产业结构比例很高,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占主导地位,来此投资兴业的全球性的跨国公司较多;其二,它是现代金融服务中心,要建立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其他多种类型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其三,它是现代商贸服务中心,其布局和设施都是按照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的要求来发展的;其四,它是现代交通信息中心,因其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设施完备,具备高速铁路网、轨道交通网、深水枢纽港、国际航空枢纽港等交通运输设施,形成了海(水)陆空联运立体化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其五,它是现代科技研发中心。具备上述基本及突出特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能通过聚集和扩散两种基本运动形式与其周边城市以及经济腹地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聚集主要源于其自身经济的规模效益、市场效益、人才效益和设施效益等,正是这些效益的吸引,使得区域中的二、三产业,资本、人才、原材料、科学技术和信息不断聚集,极化效应使其生产率不断提高,经济能够保持快速增长,这些又进一步强化其作为区域增长极的地位。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源于其对自身结构的优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方面,因技术进步带动产业升级使传统产业开始不断向腹地转移;另一方面,由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规模效益逐渐丧失,土地价格上涨、生活费用攀升等原因,引起部分人才和资本向周边地区迁移。因此,扩散既表现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向周边城市经济腹地转移,又表现为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高级生产要素的溢出。其结果是在中心城市周边形成了卫星城和城市群,同时带动了周边经济区域和乡村的发展。

3.中心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指标

表1 中外中心城市现代化标准对照

img7

续表:

img8

资料来源:厉有为:《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探讨》,红旗出版社2001年版。

表2 中国城市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img9

说明:1.A为经济结构现代化4指标,权重为36%;B为基础实施现代化5指标,权重为33%;C为人的现代化4指标,权重为31%。2.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3—1994》,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5》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版;《1995年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版。

4.区域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区域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所包括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生活水平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等。所以,区域现代化的内涵也表现出它内容上的广泛性和空间上的动态演化特征。

区域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主要就是一个时空的演变过程。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影响区域现代化过程的各个要素共同作用,推进或限制着区域现代化的进程,并使区域现代化的程度、演变轨迹、实现途径各不相同。同时,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还应该强调推动区域现代化进程的动力和人的素质。我国目前不同的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但基本上都处在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只不过是工业化的程度不同而已。现代化以工业化为推动力,没有工业化,传统农业社会无法向工业社会转变,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共同对区域现代化的进程产生动力作用;科学技术和信息化不但表明了目前现代化进程所处的时代特征,也同时推动着区域的现代化进程。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推动我国不同区域的现代化进程,其动力主要有工业化、城市化、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四大动力共同影响、推动着不同区域的现代化进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现代化发展时期,这种动力所包括的内容是不相同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也反映一个区域的现代化水平。实际上,人的现代化本身也是区域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图直观地显示了区域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img10

图1 区域现代化基本含义的模型示意图

从城市现代化的角度理解区域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城市现代化是区域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化不仅是城市现代化的动力之一,而且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其发展水平又是体现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标志之一,但城市化不等于城市现代化。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化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城市现代化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超前性。城市是经济现代化的主体,现代科技的发源地,整体素质要优于整个社会或周边地区,城市的现代化相对于全社会的现代化具有超前性。②协调性。城市的现代化必须以周边地区的发展为基础,与周围乡村地区及其他城市相互协调,明确职能分工,形成一个有机的城市网络。随着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将成为传统制造业的接收地,从而有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完成工业化过程,使绝大多数地区迈入工业化社会,进而改变我国目前的城乡空间结构和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③体系性。城市体系中不同级别的城市在世界和国家发展水平的地位与作用不同,导致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也有所不同;不同级别、不同区位的城市其承担的职能也会有所差别。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的经济运行必然要融入国际经济大环境中。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面临着如何加快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并将其城市体系与世界城市体系顺利接轨的重要抉择。同时,信息化的发展也为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世界性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使我国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并进而抢占若干技术制高点,形成我国自己的技术扩散源,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若干现代都市区和构成新的城市网络体系。

5.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当今时代,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越来越依托于城市市场来展开。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既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加快发展经济、率先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对于经济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讲:一是有利于聚集和整合经济发展的资源,带动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和结构调整;二是有利于增强城市极化效应,加速区域内的技术创新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三是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的市场化、开放化的程度,在更大区域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四是有利于创造丰富的就业岗位,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充分就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它是带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因为同一般城市相比较,其除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外、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外,更重要的它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另一方面,它的崛起是区域竞争力形成的重要标志。因为它是伴着区域经济重心的到来而崛起,又随着区域经济中心的迁移而经历兴衰起落。由经济中心城市及其所依托的城市集群形成的经济圈成为国家或一定区域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三)赣州发展定位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自1998年12月国务院批准赣州撤地设市以来,江西省及赣州市的有关领导已开始思考赣州的城市发展定位。2002年以前,一般将赣州定位为赣粤闽湘四省边际现代化中心城市;2002年以后,又将其定位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2004年末以来,江西省委和赣州市委市政府将赣州定位为江西南部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对接珠三角的“桥头堡”。近年来,赣州把城市发展定位为“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交通运输便捷、产业经济聚集、辐射带动力强,最适合人们居住和创业发展的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这一发展定位,是在认真分析赣州的区位优势、历史发展状况和现实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市第二次党代会以来,赣州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了6平方公里,人口增加了近10万人,一个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粗具雏形。

1.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内涵

从目前赣州对城市发展定位的表述看,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具体而言,在我们看来,这一定位包含了赣州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的功能目标两个层面的内涵。

(1)总体发展目标——区域性中心城市

即把赣州建设成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而从对“中心城市”所作的一系列限定来看,赣州的“中心城市”发展定位有三个层次的目标诉求。

第一,要把赣州建设成为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地区要素聚集、发展引擎以及辐射源泉,成为该区实力最强的综合性中心城市。这一目标诉求,在我们看来,即契合了这一地区目前的发展格局,同时也符合区域尤其是区域城市群落的发展规律。就前者而言,赣州地处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地区的中心区位,而且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同时其他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只要思路科学,措施得当,完全有可能成为该区域实力最强的城市。就后者而言,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地区同属欠发达地区,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发展阶段,现有的五个城市虽然各有优劣,但整体实力不相上下。而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发展阶段,区域的发展必然形成层次性较强的城市群落,如果赣州不能在这一阶段抓住机遇把自己发展成为综合实力最强的中心城市,则有可能使赣州在这一区域的城市结构体系中处于低端和边缘的地位,这显然与目前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和谐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构想相悖,也是大家所不愿看到的。

第二,要把赣州建设成为承接东西、沟通南北的“四省通衢”枢纽性、节点式中心城市。这一目标诉求,主要突出了赣州的区位优势,也呼应了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对赣州的要求。赣州古代一直是“处江湖之瓯越,居五岭之要冲,北望中州,南抚百越”的战略要地,也是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枢纽,正是这一区位优势,造就了赣州“商如云,货如雨”的历史辉煌。而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放眼中国经济版图,赣州则处于珠三角、闽三角、长株潭和昌九景四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是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广大内陆地区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联系的重要通道,因此,如果把赣州建设成为“四省通衢”的枢纽性、节点式中心城市,赣州将发挥沟通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中枢纽带作用,这样,现代版“商如云,货如雨”的辉煌必将在赣州重现。另外,城市发展理论研究表明,城市和城市群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引擎,其最大辐射半径为300公里,如果以与赣州相邻的珠三角、闽三角、长株潭和昌九景城市群为圆心,以300公里为半径划出这几大城市群的辐射区域,可以发现赣州正好处于这几大城市群辐射末端的交会处,如果把赣州建设成为“四省通衢”的枢纽性、节点式中心城市,使这些城市的辐射能量通过跳跃式的扩散方式在赣州聚集,形成新的城市辐射源,则不仅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这几大城市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力和带动力,而且也通过赣州这个节点使这几大城市群之间的能量交流更加快捷方便,优势互补作用更好地发挥,使赣州在全国的区域经济整合与交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把赣州建设成为现代化的中心城市。对于这一目标诉求,我们认为,首先,包含了对赣州所要建设的中心城市的质的要求,即赣州未来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扩张和经济实力的提升,而是包括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生活水平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内容在内的系统提升。其次,包含了建设中心城市的发展路径设定,即建设中心城市的过程必须是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相互作用、互为支撑、协调发展的过程。必须在工业化、城市化、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四大动力共同影响和推动下,实现一二三次产业在融合渗透中共同发展,城市的靠产业聚集和要素配置功能完善相互作用、共同提高。

(2)功能发展目标——“四大中心”、“两大基地”。如图2所示。

img11

图2 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图

——区域性经济中心:赣州在区域地理位置上毗邻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通达性工程使赣州与长珠闽形成朝发夕至的经济圈,具有得天独厚的承接东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劳动力、土地、水电等生产要素的独特优势,这些优势必将使赣州成为泛珠三角合作区域内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地区的区域性经济中心。

——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近年来,赣州新型商贸迅速发展,商贸设施日趋完善,功能更加齐全,一大批规模较大、档次较高、吸纳力强、辐射面广的商贸企业发展状况良好;对外贸易迅速扩张,带动了与之配套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服务企业;水陆空基础设施体系与周边城市衔接,大幅度降低了物流运营成本;现代物流的服务水平和辐射能力不断提高,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重要中转站。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等优势,形成大商贸、大物流格局,成为泛珠三角合作区域内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是赣州发展定位的必然选择。

——区域性红色旅游休闲中心:赣州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所在地(瑞金),并拥有著名的将军县(兴国),是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红色资源最丰富的城市;赣州气候宜人,山清水秀,拥有众多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景,是现代都市人旅游休闲的绝佳胜地,理应成为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乃至泛珠三角区域的红色旅游休闲中心。

——区域性科技文化教育中心: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具有城市文化的一致性即客家文化,这是带动该区域共同发展的重要精神基础;赣州科技文化教育水平较高,基础较好,拥有三所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和多家科研机构,是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中高等教育学科最齐全、教育规模最大、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城市;赣州汇聚了宋城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兼具开放性文化海纳百川的雍容大度之气和善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善于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优势,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成为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的科技文化教育中心。

——区域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基地:赣州紧邻长珠闽等沿海发达地区,是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地区经济开放度最高的城市,行政区划所辖地域和人口规模之大在全国并不多见,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较好的资源和低成本优势,区位、交通、人文等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被确定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城市”和“中部最佳投资城市”,特别是近年来赣州大力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纵深推进以“十大体系”建设为重点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了一整套有利于承接长珠闽等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制度、政策和环境,必然成为承接长珠闽等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及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

——区域性特色加工基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赣州现有有色冶金及新材料、食品、现代轻纺、机电制造、新型建材和制药业等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尤其是赣州的钨、稀土等矿产资源,不仅在全国举足轻重,而且在世界上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赣州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种植面积最大,年产量世界第三、全国第一的脐橙主产区。因此,赣州完全有基础、有能力、有潜力在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中发展壮大具有赣州特色与优势的产业集群,把赣州打造成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地区乃至全国的有色基地、氟化工基地,建设成为中国第一、世界著名的脐橙主产区及重要加工基地。

2.赣州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重大意义

当前,城市作为国家和区域高质量资源的聚集点和经济的增长极点,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对于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定位引导作为,作为决定地位,地位产生影响。科学确立赣州发展定位,不仅关系到赣州今后发展的方向,而且关系到赣州的发展特色、发展风格和发展气派,关系到赣州新的发展活力。赣州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更好地策应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目前,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地区迫切需要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来发挥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散、辐射作用,以推进这一区域的对外开放和市场机制的形成。赣州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不仅有利于赣州强化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地区交通枢纽地位与中部对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窗口作用,在中部崛起中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在中部崛起中作出更大贡献;江西省委、省政府也对赣州的发展寄予厚望,希望赣州成为江西南部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成为江西对接珠三角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成为江西经济大厦的南部支撑点,成为江西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中部崛起和江西快速发展中发挥对外开放窗口作用。

第二,有利于增强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地区的经济活力。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以赣州市为中心,方圆200公里,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2000多万人口,不仅有相近的历史经历、人文环境、地理位置,而且有同质的自然资源禀赋,经济联系至为紧密,但均为欠发达地区,都面临着如何加速工业化,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艰巨任务。而欠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区域缺乏一个能够带动区域发展的中心城市。赣州作为这一地区最大的地级市,理应成为这一地区发展的龙头。因此,把赣州定位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把赣州建设成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以更好地辐射、带动这一广大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不仅是赣州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包括闽西、湘南、粤北在内的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是基于对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地区的区位、人文、资源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客观科学分析的现实选择。

第三,有利于赣州在参与区域竞争与合作中增强竞争力。“据五岭之要会,扼赣粤闽湘之要冲”,赣州自古就是沟通赣南与闽西、粤北、湘南的江南重镇,是“承南启北、呼东应西、南抚百越、北望中州”的战略要地。宋、元、明、清时期,这里是全国36大城市和44大经济中心之一。赣州处于珠三角、闽三角、长株潭和昌九景四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与四大经济区都恰好处于紧密圈内,是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广大内陆地区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联系的重要通道,也是沟通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作为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地区的交通枢纽城市的重要地位非常突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向纵深发展,资源和要素跨境流动的规模日益膨胀和速度越来越快,以及以城市为核心的区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日趋紧密与激烈的背景下,把赣州定位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从区域竞争与合作的高度明确了赣州城市的性质、功能和发展方向,将有利于赣州迅速扩大区域贸易往来,搭建有利于经济社会快速跟进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对接载体和平台,促进赣州经济活动的区域化,增强赣州的区域影响力、控制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确保赣州在科学和谐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道路上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在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地区乃至“泛珠三角”区域城市群落格局大洗牌的进程中勇立潮头,独领风骚,重振“北望中州,南抚百越”的“岭南大郡”之雄风。

二、赣州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区位优势

区位条件作为区域经济成长的物质条件,在实现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在一个资源自由配置的经济循环圈内,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资源总是向区位条件好的区域聚集,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赣州市地理区位介于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与内陆欠发达地区咽喉之地,具有腹地前沿的经济发展战略地位,下辖有11个县、市,分别与粤、湘、闽接壤,素有“南抚百越,北望中州”之称,历史上“商贾如云,货物如雨”、曾有过全国44大经济中心之一的辉煌。从现代区域经济理论上看,以赣州市为圆心,半径为200公里的赣中南、粤北、闽西、湘东西地域,目前还没有一个四级以上的大城市(按七级城镇划分体系),赣州如果仅仅对接珠三角,区位不如周边的韶关和河源;如果只对接闽三角,区位不如龙岩;就是同时对接珠三角和闽三角,区位也不如梅州。但是,赣州位于珠三角、闽三角、长株潭和昌九景四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并与四大都市区都恰好处于紧密圈内;能同时对接这四大经济区的优势却是周边所有地市望尘莫及的,可以说是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最佳区位。因此,赣州具备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增长极、重铸经济辉煌的潜力。

2.交通优势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可以说,赣州重新恢复并提升到一个新层次的交通枢纽的客观现实条件已经具备。铁路:以京广线、京九线、鹰厦线为纵轴,浙赣线、韶赣龙线(在建)、广汕梅线为横轴的“田”字形铁路网络中,赣州市处于正中心位置,“十”字形铁路网构架已经形成,近日,连通梅汕铁路的向(塘)汕(头)铁路也纳入国家规划。“十一五”期间赣州全市可拥有铁路全长约455公里;赣州将成为中国南部的铁路交通枢纽城市。航空:计划于2007年内建成试航、2008年初正式通航的赣州新机场,将成为继南昌昌北机场之后的江西第二大机场,也将是赣粤闽湘四省边区最大规模的民用机场。随着国家民航总局确立赣州为全国支线航空试点城市工作的推进,赣州可在通达性上大幅度提高,相当于沿海城市,相当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港口城市,届时,赣州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内陆地区四通八达的航空港。高速公路:赣粤高速公路与规划建设中的昆厦高速公路交会于此,在建的赣州至大余高速公路累计完成投资12.16亿元。今年新开工的瑞金至赣州高速公路至目前已完成投资6.35亿元。赣州绕城高速公路预可研已通过评估,工可报告已获省发改委批复,设计方案招标工作已完成;隘岭至瑞金高速公路项目申请报告已获国家发改委核准;鹰潭至瑞金高速公路工可报告已报国家发改委审批,项目初步设计已基本完成,土地预审和环评工作正在开展;赣江公路大桥环评报告的评审已完成,用地许可的土地预审申请报告已报省政府,正在进行桥型和设计方案的招标;石城至吉安高速公路工可研报告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土地预审和环评工作正在开展。至2010年,赣州全市将基本形成以赣州中心城区为中心的“二纵三横二联一环”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建成市域“三纵三横一环”主干线公路,基本改造成“干支匹配,内联外通”的开放型公路网,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油路”。几年后,赣州市域内任何一处的车辆都将做到“30分钟上干道,1小时上高速”,形成“1.2.4.6”交通圈,即从赣州中心城区出发,1小时车程覆盖都市经济区,2小时车程覆盖整个市区,4个小时可抵达南昌、广州、长沙、厦门等周边大城市,6小时可抵达珠三角、闽三角的大中城市及长三角边际城市。赣州即将成为中国南方又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四省通衢的交通地位基本确立。

3.市场潜力巨大

作为中国南方六大汉民系和赣粤闽湘客家聚居区域的几何中心,赣州市场广阔,尤其是潜在市场极具开拓前景,具备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所必需的腹地条件。赣州市的行政区划所辖地域和人口规模之大在全国也不多见,在拉动需求的市场大背景下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更是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市场基础。赣州所辖18个县(市、区),方圆39380平方公里,总人口861万,辖区面积和人口总量均位于赣粤闽湘四省边际五市之首,人口数量排在第二位的梅州仅有500多万人,五市中人口最少的龙岩200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只有287.5万(见表3)。而2006年五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赣州为184.60亿元仅排在第二位,2006年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赣州为2144元(见表4),仅为排在第一的韶关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1%,是排在第四的梅州的69%,其市场之广阔由此可见一斑。特别是作为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很多耐用消费品保有率非常低,犹如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可作为重点开发的潜在消费者群的农村人口在赣州市占总人口的80%以上,在全党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国轰轰烈烈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市场开发前景极其广阔,对周边广大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无疑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带动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这在传统的封闭式经济模式中无疑是一个不足,但在现代的开放式经济模式中,就构成一个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表3 2006年五市辖区面积、辖区人口对比表

img12

表4 2006年五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人均值对比表

img13

4.人文优势

赣州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发祥地和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是客家人口最多的地区。赣州的客家资源优势与周边的梅州和龙岩相当,而大大优于其他地市,这也奠定了带动该区域共同发展的重要精神基础。赣州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所在地(瑞金),并拥有著名的将军县(兴国),这些红色资源在周边地市中除吉安与赣州相当外,其他地市是远不如赣州的;赣州最突出的优势资源还在于高校资源,赣州有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学院、赣南医学院三所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江西理工大学和赣南师院还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周边地市中高等教育学科最齐全、教育规模最大的地市,三所高校为赣州乃至周边省份人力资源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这在全国地级市中是罕见的,也必将是赣州崛起最有力的支点和突破口。赣州的人力资源不但数量多、质量高,而且价格相当便宜,周边地市无法望其项背。据测算,当前江西劳动力平均价格水平只是沿海发达地区的1/2至1/3。仅以高速公路每公里的平均造价为例,江西是2200万人民币,浙江是5000万,广东是6000万,上海是8000万。成本比较优势显而易见。按照经济学理论,某种产业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规模的扩大,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将由开始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地区转移到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这样才能在商品交换中继续获利,这就导致产业转移具有必然性。改革开放以来,赣州市各类人才的“孔雀东南飞”为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腾飞作出过巨大贡献。在今天新的一轮经济发展中,他们又将随着产业带的转移而回归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赣州完全有条件成为闽粤湘赣四省边际地区的科技文化中心,和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上佳基地。

5.自然资源优势

赣州的生态资源特色:赣州地处中国的“阳光地带”,雨水充沛,气候宜人,山川秀美,动植物资源众多,到2006年末有森林公园21个,其中,国家森林公园8个,自然保护区28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森林覆盖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主要河流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87%以上,城区大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以上的标准,为现代都市人休闲疗养呼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绝佳胜景。赣州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24%,绿地率达到37.6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72平方米,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城市绿化体系和四季常青、山清水秀、传统美学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的城市环境格局。

赣州的矿产资源特色:赣州的钨和稀土世界闻名,素有“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的美称,钨已探明的储量占世界第一。稀土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二。被称为江西省矿产资源中的“五朵金花”即钨、铜、铀、稀土、钽铌,除铜之外其余四种主要分部在赣南。经过长期的开采建设,赣州成了全国重点有钯金属基地之一。

赣州的农业资源特色:赣州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以发展橙、柚为主的柑橘生产的自然条件被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考队认为在全国堪称得天优厚,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赣州已经成为全世界种植面积最大,年产量世界第三、全国第一的脐橙主产区。赣州是江西省的一个农业大区和经济作物主产区,现已建成为全国的重点林区和全省的糖业、烟叶、橘生产基地,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命名市内的信丰县为脐橙之乡、南康市为中国甜柚之乡、安远县为中国九龙蜜柚之乡、寻乌县为中国蜜橘之乡、大余县为中国瑞香之乡、石城县为中国白莲之乡、崇义县为中国毛竹之乡、赣县为中国板鸭之乡、会昌县为中国肉兔之乡。

赣州的人文旅游资源特色:赣州著名的自然景观有安远的三百山、龙南县的九连山、大余县梅关古驿道等。章贡区为赣州市政府所在地,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保存着一大批历史古迹,旅游资源分布率达到77%。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赣州市内保存的革命史迹众多,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达203处。以当年中央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红色故都”瑞金为中心,集中了遗址群5处计15个文物单位,属全省、全国范围内有特色的近代革命史迹群落。所有这些独特的自然资源都是周边地市没法相比的。

6.经济开放度较高

现代经济体系中,要作为一个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经济实体。经济开放度,是用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经济开放度越高,说明对外经济联系越紧密,辐射面越大。从总体上看,赣粤闽湘四省边际五市经济开放度都不高,这也是五市经济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比较而言,在五市中,赣州市经济开放度最高。“十五”时期,赣州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9.7亿美元,出口总额约9.2亿美元,年均增幅分别达47%、44.8%,引进市外资金超过500亿元;而同期,梅州外贸出口3.7亿美元(含保税仓出口额),年均增长32.7%;韶关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2.4亿美元;龙岩累计利用外资3.56亿美元,年均增长31.1%,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66亿美元,年均增长28%;郴州200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6214万美元,同比增长57.0%,全市合同利用外资19337万美元,增长136.6%。2006年,赣州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9182.5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27%,增长率大大高出其他四市,外贸依存度为1.2%,略低于梅州(见表5);自1985年江西省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在赣州市设立以来,赣州市已拥有近百家加工贸易企业,加工贸易出口额一直占江西全省的40%以上,连续21年居江西省第一,今年又被商务部授予“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称号;五市实际利用外资情况(见表6),赣州已经连续多年排在第一;五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见表7),赣州近几年来也快速增长;从反映市场化程度的旅游业发展情况来看,赣州2006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数7.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80%;旅游外汇收入2151.35万美元,增长28.71%。全年国内旅游人数701.08万人,增长16.42%;国内旅游收入45.75亿元,增长18.36%。从政策环境上看,2004年以来,赣州首先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大力推进“十大体系”建设,通过搭建政策框架,已基本形成与发达地区生产要素无障碍自由流动的政策环境,投资、发展环境有了一个根本性的改变。所以,综合各项指标,在五市中,赣州的综合经济开放程度最高,对外经济联系最为密切,对周边地区辐射范围最大、带动力更强。

表5 2006年五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贸易依存度对比表      单位:亿美元

img14

表6 2006年五市实际利用外资对比表      单位:亿美元

img15

表7 2006年五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对比表      单位:亿元

img16

(二)劣势

1.现有经济实力不强,人均值低

赣州要成为中心城市面对的最大的困难,是现有经济实力不强,2006年五市人均生产总值(见表8)、人均财政收入(见表9)、农民人均纯收入(见表10)以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见表11)等各项指标赣州都排在最后,也低于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

表8 2006年五市生产总值及人均值对比表

img17

表9 2006年五市财政收入及人均值对比表

img18

表10 2006年五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对比表      单位:元

img19

表11 2006年五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表      单位:元

img20

2.工业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2006年赣粤闽湘五市中,韶关农业产业比重最小,服务业比重最大;郴州工业产业比重最大;龙岩则第三产业比重最小;赣州农业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最大,工业产业比重最小,第二产业增加值仅占生产总值的38.9%,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五市中位列第二,说明赣州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化进程不快(见表12)。

表12 2006年五市三次产业结构对比表

img21

3.中心城区实力弱,辐射带动力不足

赣州中心城区仅有43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0万,而且中心城区的集中度近年来呈缓慢下降趋势,“小马拉大车”的特征明显。2001年,章贡区GDP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7.4%,而2006年为17.11%,中心城区实力太弱,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城市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辐射带动力不足。

(三)机遇

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梯度加速转移带来的机遇

当前,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与互动合作是当今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由此所引发的产业梯度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尤其是由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环渤海经济带等构成的新区域增长力量,对各自周边地区已产生辐射与带动效应,经过多年高速发展,这些地区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已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不少劳动密集型、能耗高的产业出于生产成本考虑,开始向其他地区进行产业扩张和梯次转移,这种产业的梯度转移正如当年港澳企业向珠三角的转移,将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并在泛三角经济区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赣州紧接长珠闽三角,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较好的资源和低成本优势,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必然成为承接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及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在全球产业梯度转移的大潮中,赣州面临着发展区域合作、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历史性机遇。

2.中部崛起战略带来的机遇

在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上,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央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之后,又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的大战略,在财税、金融等多个方面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给予扶持,位处中部地区的赣州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指出,要“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这些都是赣州千载难逢的重要发展机遇。尤其是随着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步伐加快,随着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完成,赣州在全国经济发展梯度中承接东西、沟通南北的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战略地位必将得以强化,赣州将迎来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带来的机遇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制定了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明确了“统筹城乡”的基本方略,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台了许多符合国情、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农村实际的新政策、新举措。在此基础上,顺势而为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指出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对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做了重大调整,9亿农民不仅减轻了负担,而且直接得到了中央财政的有效支持。党的十七大又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对于农业人口占79.67%的农业大区赣州来说,无疑迎来了加快发展、迅速壮大经济实力的难得发展良机。

(四)挑战

1.紧缩型宏观调控措施越来越严厉

从总体上说,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过热的迹象,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央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在2007年12月5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2008年将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与2004年以来实施的“双稳健”政策已有明显变化,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期将有更多更严厉的措施出台。这些措施,有的有利于赣州经济发展,而有些则必将对赣州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形成限制,对欠发达地区来说,速度慢就意味着落后,如何在服从中央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尽可能的加快发展速度,实现经济社会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是摆在赣州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2.周边地区区域竞争愈加激烈

为了抢抓发展先机,赣粤闽湘四省边际五市在城市发展定位上都提出要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福建龙岩提出要“把龙岩建成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广东梅州提出要“把梅州建设成连接粤闽赣三地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韶关提出“韶关要向区域中心城市转变,要将韶关打造成为粤北区域的产业聚集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教育中心及医疗服务中心,在2011年力争把韶关建设成为粤北经济强市、交通枢纽、区域中心、山水名城”,湖南郴州提出要“把郴州建设成为湘粤赣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意味着对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各类资源的争夺将更为激烈。而且,2005年3月,广东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粤府[2005]22号文),15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已经被广东省政府批准认定,目前已初见成效。这对赣州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形成了实际上的屏障。在这样一种竞争态势面前,建设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是赣州应对目前区域竞争态势的紧迫要求。

3.来自发达地区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

一方面,发达地区在自然、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聚集、吸引和利用各种资源和要素的能力对赣州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构成强大压力。另一方面,目前赣州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呈现扩大趋势,如果应对不当,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将使赣州越来越被边缘化(见表13、表14)。

表13 2001年赣州和若干发达地区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img22

注:1.赣州市外贸总额数据为当年外贸出口总额。2.东莞市人均GDP以户籍人口为基数计算。(www.daowen.com)

表14 2006年赣州和若干发达地区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img23

注:1.东莞户籍人口168.31万,常住人口674.88万,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时人口基数是常住人口,如果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高达155940.22元。2.苏州市财政收入为地方财政收入。

以上分析表明,确立赣州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地位,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任重道远。

三、赣州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战略路向

实现赣州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的发展目标,必须紧紧围绕已经确立的发展定位,以区域甚至世界城市和城市体系的发展趋势为导向,以发掘和利用现有及潜在的优势资源为基点,以提升城市竞争力为主线,选择和确定正确的城市发展战略路向,这是基础性、纲领性的工作。

(一)以加速对接融入为发展航标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本质上看都是社会经济资源在特定空间范围聚集的结果。由于资源的不断聚集,形成社会生产力的不断集中,进而促使城市功能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增强,使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并成为一定空间地域的“中心”。因此,一个城市能够在多大的范围内成为“中心”,最为根本的决定因素是其聚集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例如,纽约成为世界性的中心城市,主要是由于其聚集了大量的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控制性地位和作用的资源,目前,纽约不仅拥有大量的银行家、律师、工程师、建筑师、设计师、高级职员,拥有众多跨国公司总部及其他国际机构等,而且是全球重要的财政、通讯、商业和金融中心,控制着全球的制造业、金融交易、生产服务以及无线通讯网络等。而上海之所以成为我国全国性的“中心城市”,也是因为它聚集了其他城市难以与之并论的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因此,赣州要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最为核心的问题是要在这一区域比其他城市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形成资源和要素的聚集。

一般而言,中心城市的形成,是城市利用其优势,如区位、交通条件、经济实力等,吸引周边地区的资源和要素往城市集中,使城市能量积聚,实力增长,进而辐射周边地区,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由此,城市成为区域的“中心”。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资源和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和配置,也使城市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中心城市的形成不再主要依靠聚集域内资源和要素,而是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而迅速聚集域外资源和要素,形成城市发展的巨大动力,并在较短的时间内超越域内其他地方而成为区域中心城市。例如,深圳市利用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和特区的政策优势,积极探索参与全球化的发展道路,由此带来大量的国际国内资源和要素的聚集,城市的实力呈跨越式膨胀,因而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珠三角地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心城市。另外,苏州市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之后,充分利用靠近上海的区位条件,积极接轨上海,抢抓经济全球化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从而迅速积聚了巨额的国际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带动城市的快速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心城市之一。

从目前赣州所处的宏观发展环境、自身的发展条件和基础以及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地区的城市发展格局看,赣州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积聚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所需的资源和要素,无疑必须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参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机遇,创造条件使赣州成为国际资本和技术流动以及沿海产业大转移的目标地为主攻方向,形成域外资源大聚集,域内外资源大整合的发展态势。而能不能抓住这一机遇,我们认为,关键是赣州能否尽快地与珠三角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城市群的对接与融合,实现借道出海,借台唱戏。其主要原因在于,虽然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全球化,都认识到了参与全球化的重要性,但是,客观上参与全球化是需要依托和通道的,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区域,都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国际化企业的往往总部都往国际化的大都市聚集,成功参与全球化的区域基本上都是由国际化大都市带领的城市群落的根本原因。而目前赣州在通往参与全球化道路上最可能依托的是以港穗深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实际上,古代赣州也是依托广州这个“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而成就了“商如云,货如雨”的“岭南大郡”之繁荣。因此,我们认为,要确立赣州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首先必须确立以对接融入“珠三角”城市群为重点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路向和坐标。为此,必须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特点和趋势的基础上,深化和细化“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战略。

(二)以突出城市区域布局为重要依托

经济区位就是人类经济活动所选择的地区或地点,它既具有空间位置的含义,也具有在人的主观行为因素作用下为特定目的而标定的意思。经济区位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形态,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点区位,具有确定的地理位置,可以用地理坐标度量,如企业分布点、交通枢纽、居民点、市场分布点、矿产资源蕴藏点等;线区位,具有确定的走向和长度,如交通线、海岸线、河流等;面区位,具有确定的范围、形状和面积,如城市腹地、产业密集带、作物分布带、畜牧业区、工矿区等。因此,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必须以突出城市区域布局为重要依托。

我们以赣州市18个县(市、区)为样本,选取2006年10项主要经济指标作为系统聚类要素,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其进行区域布局的聚类分区研究。这10项指标是(见表15):X1为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X2为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X3为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X4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X5为人均农业总产值(元);X6为人均工业总产值(元);X7为人均乡镇企业总收入(元);X8为人均粮食产量(千克);X9为人均财政总收入(元);X10为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元/人)。

结果表明,赣州市各县(市、区)的聚类划区特征比较明显。若聚类划分为四类,第一类:以章贡区为代表,它属于城市经济型区域,此类市辖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快,综合经济实力强,第二、三产业比重大,经济基础较好,重要经济指标基本处于全市前列;第二类:以信丰县、南康市、于都县、上犹县、宁都县、赣县、全南县、瑞金市、崇义县为代表,此类属于资源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增长较快的一类;第三类:以大余县、龙南县、定南县为代表,此类县的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大、固定资产比重大,后劲较明显的区域;第四类:以安远县、石城县、会昌县、兴国县、寻乌县为代表,其经济发展速度一般,以农业产业为主体,属总体经济实力较弱的类区。若聚类划分为五类,其结果基本一致,只是崇义县被单独划为一类,属资源类型区,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总收入等经济实力较强。

表15 区域布局聚类分区的聚类要素

img24

资料来源:赣州市统计局。

若聚类划分为六类,其结果基本一致,只是信丰县、南康市、于都县从第二类中被划出成为新的一类,属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快的类区。若继续聚类划分为七类,其结果基本一致,只是兴国县、寻乌县从第四类中被划出成为新的一类,属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固定资产投入大,发展相对较快的类区。上述聚类结果与赣州市各县(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吻合较好。这种区域发展上的差异性,必然带来更多的非均衡性影响,由此形成决策上的分异特征。因此,赣州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系统聚类划分结果可作为政府研究赣州经济发展区域布局的重要决策依据。

(三)以中心扩张带动为基本途径

根据城市磁力理论的描述,一座城市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它通过“磁力线”向外放射出强烈的磁力,吸引着周围众多的人、财、物。这些人、财、物一旦被吸引到城市里来,便会被“磁化”,从而与城市里原来的人、财、物一起放射出更强烈的磁力。而城市“磁场”的“磁力”大小,主要取决于城市聚集资源和要素的“容器”功能。正如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特指出:城市作为一个封闭型容器的本质功能,是将各种社会成分集中起来,并为它们提供一个封闭场所,使之能最大限度地相互作用。在聚集资源和要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超越其他区域的规模效益、市场效益、信息效益、人才效益、设施效益等,提升城市的整体水平和能量,从而辐射和带动周边区域,成为一定区域的“中心”。

确立赣州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提升和完善城市聚集资源和要素的“容器”功能,增强其“磁场”磁力的过程。

第一,从赣州内部目前的发展状况看,虽然行政区划上赣州是一个大市,辖区面积达3.94万平方公里,在全国的地级市中排第八位,但是,迄今为止,赣州实际还没有大市相匹配的城市经济体系,尤其是中心城区实力太弱,而且中心城区的集中度近年来呈缓慢下降趋势,“小马拉大车”的特征明显。2001年,章贡区GDP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7.4%,而2006年为17.11%,与发达地区相比,形成明显反差,例如,广州和深圳作为广东省的主要中心城市,其GDP不仅在全省所占比重大,而且呈上升趋势,2001年,广州和深圳两市的GDP占广东的43.94%,而2006年则为45.26%,即便是单个城市的GDP比重(广州为23.37%,深圳为21.89%),也大大超过章贡区在赣州全市所占的比重。正是由于缺乏发达的城市经济体系,聚集发展要素,增强经济能量,提升城市层次的“磁场”发育缓慢,导致集约型增长方式难以形成,全市经济持续高速的跨越式发展难以实现。而以持续高速的跨越式发展积聚能量,又是赣州突破现有的格局,在赣粤闽湘四省边际这一更大的区域成为更高层级的中心城市所必须经历的阶段。

第二,从赣州的外部发展态势看,随着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中心城市的实力增强,辐射和扩散力大大提升,而且等级式、跳跃式及点轴式扩散逐步成为主要作用形式,即中心城市扩散作用力并非是均衡的,而是优先指向具有较强聚集功能的优势区位。并由此形成次一级中心城市。如在长江三角洲的整体发展中一直居于举足轻重地位的上海市,在其辐射影响下,江苏沿江地区,尤其是苏南地区以及浙北地区,如杭、嘉、湖、宁、绍一带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发展势头良好,并已呈现都市连绵区的雏形。但是在整体带动的背景之下,区域内各个部分所受作用的强弱又有差别,长期以来,苏州、无锡在接收上海的产业配套、技术协作等过程中发展速度均优于上海市域的几个郊县。正是中心城市扩散的优区位指向律的存在,使内陆地区抓住沿海发中心城市能级提升,辐射扩散功能增强这一机遇,建设次级中心城市成为可能。赣州要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也必须与长珠闽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中心城市的辐射与扩散过程中优区位指向相重叠,否则,这一目标很难实现。而两者重叠的关键,是赣州能否成为承接“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中心城市的辐射与扩散的优势区位,而所谓优势区位,不仅仅是自然地理区位优势,更重要的是指以城镇为载体的优势环境和平台,如深圳比邻香港的自然地理区位优势一直存在,但只是在进行特区开发建设之后,发展的软硬环境得到改善,才成为香港乃至国际资本辐射与扩散力的优先指向区位。对于赣州而言,由于处于几大城市群的几何中心,成为赣粤闽湘边际地区承接“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中心城市的辐射与扩散的自然地理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但是以城镇为载体的优势环境和平台的优势则不明显,这也是区域横向竞争的焦点。

以上分析表明,确立赣州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地位,必须以中心扩张带动为战略重点,大力发展以中心城区为龙头的城镇体系,完善城市功能,壮大城市实力,使之成为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地区聚集资源和要素的巨大平台和“磁场”。

(四)以优化城市产业体系为核心支点

城市是社会经济资源和要素聚集的载体,而社会经济资源和要素聚集主要是依靠城市产业的不断集聚壮大和结构优化升级来实现,本质而言,是由生产力变革而形成的城市产业不断壮大与结构优化升级,引起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向城市聚集,并由此促进城市发展能力和城市实力不断增强。考察古今中外城市发展的历史也可以发现,城市的兴衰,与城市产业体系的兴衰直接相关,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衰则城市衰。因此,发展和壮大城市产业体系,形成产业发展与城市扩张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是赣州实现科学和谐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的核心命题。

发展和壮大城市产业体系,关键是要形成具有竞争活力的产业结构。一般而言,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由中心产业、配套产业和一般产业三大类构成。中心产业,又称为支柱产业,是一个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门类,其产品以输出为主。配套产业,也称辅助产业,它是围绕中心产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些产业门类,其产品或劳务主要是为满足中心产业发展的需要。没有这些相应的产业服务,中心产业也不可能顺利地发展。一般产业,则是以满足城市自身居民生活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产业门类,其产品或劳务大都就地消费,这类产业对城市经济生活是不可缺少的。在这一产业结构体系中,中心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是重点,任何成功的城市,并不是在一切产业领域的成功,而是在一些特色的产业领域,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如美国底特律的成功,主要是依托汽车产业发展形成的强大竞争优势,而加州的成功则是主要归功于上世纪60年代出现、80年代成型的“硅谷”IT产业集群。而城市中心产业的选择和发展,主要由其要素状况决定。要素分为自然要素和非自然要素,其中自然要素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而非自然要素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要素,目前影响城市产业选择的非自然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人力资源、资本、技术、制度等。而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在产业选择过程中,各要素的重要性也不相同,并呈依次递进的规律性。即自然要素主导型阶段、资本要素主导型阶段和知识经济阶段。

就目前的情况看,赣州的优势要素主要是自然要素,即以钨和稀土为主的自然资源和靠近珠三角和闽三角的区位优势,因此,中心产业也只能是以这些要素主导的相关产业。从现实的发展状况看也是如此,虽然我们较早地确立了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工业六大支柱产业以及以物流和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但是,这些年来真正发展较为迅速的是那些具有突出资源优势的产业和利用低成本区位优势承接的转移性产业,如脐橙、钨和稀土加工业以及服装针织业等。因此,发展和壮大赣州的城市产业体系,我们认为,首先必须以集群发展战略促进依托优势资源和要素开发的产业,特别是做大做强现在已经具备较好发展态势和前景的脐橙、钨、稀土和氟盐化工四大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中心产业。其次,围绕中心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以物流、金融、技术研发和服务以及信息咨询等为主的配套产业,使中心产业更具根植性和地方特色。再次,大力发展城市一般性产业,尤其是要围绕提升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城市功能大力发展教育、卫生、商贸流通、房地产业等。与此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高层次要素的聚集。主要是大力促进资本、技术、制度在赣州聚集迅速改善赣州的要素优势,为赣州的产业结构由自然要素主导阶段向更高层次的资本要素主导阶段跨越创造条件,为实现赣州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提供持续的产业发展支撑。

(五)以塑造城市品牌为持续动力

城市品牌是品牌概念的泛化,是城市的性质、名称、历史、声誉以及承诺的无形综合,同时也是目标受众对城市产生清晰、明确的印象和美好的联想。城市品牌既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标示,也是城市个性化的表现。比如,罗马——永恒之都,威尼斯——水上之都,巴黎——时尚之都,维也纳——音乐之都,等等。虽然城市品牌表现为文化层面的抽象概念和符号,但是,由于它所体现的却是城市的物质内涵,是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信息概括,实质上是城市实力和竞争力的反映,因而城市品牌对城市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纵深发展的今天,城市品牌已逐步成为城市聚集要素,突出特色,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因素,城市品牌的塑造和提升也逐步成为城市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例如,伦敦为了力挽老工业城市的颓势,应对来自欧洲大陆众多城市对其世界性中心城市,尤其是世界金融中心、欧洲商务中心城市地位的挑战,潜心挖掘城市优势资源,致力于重塑城市品牌,并最终推出以“不断探索”为核心价值的城市品牌系统。正是在这一品牌战略的作用下,使伦敦在欧洲和全球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在与欧洲城市的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成为对国际资本、旅客、留学生及其他高级人才具有强大的持续吸引力的世界级中心城市。在2007年1月初公布的由国家品牌专家西蒙·安霍尔特发起的第二届全球年度城市品牌指数报告中,伦敦再次击败纽约、巴黎等强劲对手,蝉联全球城市国际品牌形象调查第一名。

在我国,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而市场化的全面深入和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又使城市的快速发展同时伴随着日益激烈的竞争,从基础设施到城市形态,再到产业构造等等,物质层面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千城一面,结构趋同的问题日益突出,因而通过物质层面的竞争获取竞争优势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着重于城市属性、包装、名称、历史、声誉、广告风格等的无形组合以突显城市形象的城市品牌塑造成为众多城市寻求城市发展突破的关注焦点。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各个城市几乎都树起了建造城市品牌的旗帜,明星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城市,抢先一步,如北京打首都牌、西安打古都牌、上海打时尚牌、深圳打购物牌等等,不一而足;许多内地城市也开始打造城市品牌,渴望利用和挖掘当地现有的资源,创造出自己城市的特色来。例如以“大红灯笼高高挂”而闻名的山西乔家大院所在地晋中市,则以明清民居建筑为特点建立自己城市的品牌定位。而且,塑造城市品牌的战略也确实给众多城市的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比如,东莞市自1978年以来通过发展制造业打造城市品牌,使该市GDP年均增速超过20%,目前,东莞已成为名副其实的IT大市。又如,云南丽江通过“天雨流芳,梦幻丽江”的城市品牌塑造,迅速成为世界旅游的热土。

因此,推动赣州经济社会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必须顺应这一潮流,从经营城市的高度塑造赣州的城市品牌,使城市品牌成为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增强城市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灵魂经纬,为城市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搞好赣州的城市品牌建设,我们认为,必须抓住两个关键环节,首先是在提炼赣州城市精神和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对城市品牌的标识系统进行精心设计,这是建立城市品牌管理体系的核心。其次,建立城市品牌宣传推广体系。这是城市品牌向社会各个层面渗透,进而转化为城市竞争力的保证。

四、赣州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对策建议

要基本确立赣州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我们认为,目前最为迫切和关键的任务是,依据既定的战略路向,大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因为城市的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城市争夺稀缺资源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前提就是资源稀缺性。各同类市场主体为了获取某种稀缺资源,必然要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否则就只有按照“优胜劣汰”规则被罚出场外。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类或近似同类的利益相关的竞争主体在追求一个或多个竞争对象的过程中必须适应竞争。为了适应竞争的需要,竞争主体必须具备某些竞争优势,努力培育和提升竞争力。国际城市规划大师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明确指出,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和地位不完全取决于它的人口及规模大小,而更取决于它在参与经济社会活动中的发展活力和综合竞争力。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发展定位的前提和基础,是确立城市发展定位的主要途径;科学的城市发展定位是城市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先决条件。这已经成为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赣州要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关键在于提升赣州城市竞争力。

所谓“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以其现有的在自然、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综合比较优势为基础,通过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在资源要素流动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具有更强的聚集、吸引和利用各种资源要素的能力,并最终表现为较其他竞争对手更为持续的发展能力和提高其市民福利水平的能力。城市竞争力的子系统按表现方式的不同可概括为两类:即硬竞争力系统和软竞争力系统。其中,城市竞争力(UC)=F(硬竞争力,软竞争力)。硬竞争力(HC)=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区位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设施竞争力;软竞争力(SC)=秩序竞争力+制度竞争力+文化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开放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主要通过其产业竞争和增长的绩效表现出来。如果把硬竞争力比作弓,把软竞争力比作弦,把城市产业比作箭,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形成城市竞争力(如图3)。对某个城市乃至城市所在的区域而言,城市竞争力不仅直接反映其自然、经济、社会的现状,而且揭示其未来发展所具有的潜力。因此,提升城市竞争力要软硬兼施,双管齐下。

img25

图3 城市竞争力模型

资料来源: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一)以增强自主发展的内生增长能力为目标,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时代,任何城市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与发展,它们或多或少地与外界的宏观经济社会环境相联系,受其影响;同时又反过来或多或少地影响外界环境。国际城市规划大师约翰·弗里德曼在其世界城市体系模型中指出,在世界城市的垂直体系中,各个城市的地位可以跃升或下降。因此,每个城市都在不断地关注其所处的外界环境,不断地根据外界环境的转变相应地改进城市发展的目标与策略。弗里德曼认为,理论上城市发展有两种模型:城市营销型与内生增长型。前者是依靠外来动力的增长模式,后者则靠内在动力推动增长(见表16)。在现实世界中,所有城市均在采用这两者的混合模式指导发展与规划实践,不同之处在于侧重点有所差异。每个城市都需要寻求外界环境与内部条件的最优结合模型。

表16 两种城市发展类型

img26

内生增长理论及其实证研究表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是资本、技术、劳动力、知识、人才等要素通过市场机制得到更合理的配置,进行更有效的运转,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只有具备了这种内在的增长机制,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当前我国改革的中心逐步转向致力于形成和完善能够使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经济有效运行的市场机制,创造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社会整体创新能力的社会环境和制度安排。因此,赣州要提升城市竞争力,进而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必须走内生增长型的城市发展道路,必须大力创新体制机制,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增强自主发展的内生增长能力。

“十大体系”建设充分发掘和发挥后发优势,借鉴先进发达地区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一步到位地创新自身的体制机制,实现与先进发达地区的无缝“对接”。同时按照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经济互补递进的发展规律,采取资源导向型与市场导向型集约发展的战略,采用先进技术,引进重点装备,拓展市场空间,与发达地区建立互补递进的产业对接关系及市场对接关系,从而借助区域一体化的力量,实现经济社会的追赶和跨越。“十大体系”建设从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入手,一方面,力求在体制建设的各个主要环节、主要方面突破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深层次障碍,造就更有利于生产要素合理组合、流动,更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动力和体制环境。另一方面,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加快区域经济规则与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长珠闽乃至国际市场通行规则的接轨,形成一整套既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切合赣州实际,具有较高开放性,能够在参与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中,迅速提高赣州经济发展层次和综合竞争力的规则与制度。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是从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入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从根本上建立起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和自主增长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加速实现与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现实选择,为创造对接条件,创优发展环境,为建设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体制机制保证。近几年来,随着钢铁、采矿、机械制造、冶炼、制糖等传统重工业的衰退,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赣州的传统工业支柱受到沉重打击。在面临全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赣州仍保持着经济平稳上升的增长态势,也反映了赣州已经具备了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具备了一定自主发展的内生增长能力。

当前,要准确把握“十大体系”建设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树立全局观念、责任意识、创新理念,继续围绕产业发展、围绕促进社会和谐、围绕优化发展环境、抓紧物质载体建设,在新起点上坚定不移地把“十大体系”建设推向深入,进一步增强赣州自主发展的内生增长能力。

1.抓紧抓实物质载体建设

完善项目规划,加快建设进度,充分发挥物质载体支撑作用。要以物质载体建设为抓手,强力推进“十大体系”建设。一是统筹运用政府管理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规范已竣工项目运作模式,发挥好物质载体对体制机制运行的保障作用,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有效集聚和优化组合。二是加大政府投资和市场化运作力度,继续抓好在建和未开工项目的跟踪调度。争取赣州铁路东站集装箱货场早日开工,力争国家批准在开发区设立出口加工区,加大“电子口岸”建设力度,加快市劳动保障信息化系统、市劳动力中心市场、社会保险经办大厅、赣州铁路东站海关临时监管点、市卷烟物流中心等项目的建设。三是按照纵深推进“对接”战略、实现追赶与跨越的新要求,结合“十一五”规划,抓紧跟进和启动一批新的物质载体项目,实行滚动建设。加快实施市综合物流园区、市中心城区物流配送中心、赣州检测中心、赣州国际汽车城二期工程、赣州口岸瑞金作业区、龙南县赣州南部中心劳动力市场等项目。

2.切实加快“十大体系”建设成果转化步伐

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形成新机制,加快体制机制优势向现实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优势转化。一是注重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要扎实推进“十大体系”进工业园区、进市场、进社区等工作,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对支柱产业的支持力度,切实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尤其是要围绕如何加大控制和整合资源力度、打造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从高端切入延伸产业链、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问题。二是注重与促进社会和谐紧密结合。结合“十大体系”进城乡社区工作,从就业、社保、教育、卫生、住房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使“十大体系”建设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三是注重与优化发展环境紧密结合。今后招商引资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软环境尤其是体制机制环境的竞争上。建设“十大体系”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破解好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各类投资主体尤其是战略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也是赣州成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必备条件。因此,要坚持标本兼治、分步实施的原则,从投资者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入手,加大整治力度,切实保护各类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各县(市、区)要整合行政服务中心、效能投诉中心、优化办、外商服务中心等机构的信息资源、行政资源,建立起部门联动机制,集中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创优发展环境。四是注重与中心城区建设紧密结合。要通过“十大体系”进市场等工作,促进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同时要抓紧启动市综合物流园区、市中心城区物流配送中心、电子口岸、铁路东站国际集装箱等项目建设,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努力把赣州建设成为辐射能力强的要素集聚中心、物流贸易中心和优质农产品供应中心。五是注重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要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型村落社区、发展公共事业、提高农民素质、建立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更大程度地发挥“十大体系”建设的作用。

3.强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一是围绕提高政府执行力、公信力和群众满意率,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大胆创新,尤其要在建立健全决策机制、责任机制、平行协调机制、公共服务机制、社会保障机制、产业集群建设机制、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机制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二是创新政府服务模式。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改进政府管理,提高行政效率。特别是要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单位联席会议制度,确保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到窗口、授权到窗口、办结在窗口,把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成高效便民的政务“超市”。把“十大体系”建设与机关效能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快推进强县扩权改革。继续抓好龙南、瑞金、大余三县(市)扩权试点,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赋予县级更多更大的经济发展自主权;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把其他县(市)的扩权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四是加大机构运作跟踪问效力度,积极引导新组建和职能调整机构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并协调各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提高运行效率。

4.积极破解好各体系建设中的节点、难点问题

政策法规体系要积极开展政策效应评估,提高政策文件的执行力,同时密切关注国家最新政策动向和长珠闽等沿海发达地区制度创新的新经验,做好政策的完善工作,特别要加强对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研究、落实工作;金融服务体系要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做大做强市商业银行,积极引进外资银行,组建股份制银行,推动企业上市,加快培育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在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上取得较大突破;物流服务体系要树立大物流的观念,加强区域协调和区域合作,提高物流业档次,依托大交通建设一批高层次的物流基地;信息网络体系要加强综合协调,整合网络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要加强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尽快建立网络服务队伍,提高对群众意见的反馈能力,畅通“民声”通道;口岸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口岸协调机制,加强口岸通道建设,提高通关效率,积极引进发展一批大型口岸物流企业,巩固扩大赣州至厦门、赣州至深圳铁海联运业务,降低进出口企业商务成本,要与物流服务体系一道,逐步把赣州打造成为内陆地区的无水港。其他体系也要找准制约体系建设的突出矛盾,从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入手,主攻节点难点,在体系建设上务求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效。

(二)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有竞争力的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提升城市竞争力必须下大力气提升其产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有竞争力的产业支撑。产业竞争力往往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竞争力甚至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而产业集群是培育产业竞争力的摇篮。一般来说,产业集中度越高、规模效益越明显,产业竞争力越强;反之,则产业竞争力越弱。如果一个城市能够有效地将外部的要素和内部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尽快在一个城市形成区域集聚和产业集聚的现象,那么它就赢得了现实的区域优势和竞争优势。据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的调查分析,通过产业集聚后,可以节约土地30%,提高能源利用率40%,节约行政管理费用20%以上。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产业集群发展快的地方,区域经济就壮大;而经济发展快的地区,也都是产业集群发挥作用较大的地区。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至今,在经济最活跃的珠三角、长三角和胶东半岛地区,都已形成了产业集群带,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正围绕产业集群进行着专业化分工和生产,大大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了各地城镇化进程,也促进了社会就业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要更有效的提高赣州的城市竞争力,就必须在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中培植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提升赣州的产业竞争力。

1.以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先导,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当前赣州优势产业集群进展较好,但仍处于成长初期。产业规划是指导产业集群发展的助推器,下一步要以构建和完善产业链、产品链为主线,重新编制赣州钨、稀土、氟盐化工以及脐橙四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的要素环境,重点针对产业链短缺环节、薄弱环节,推出一批深加工项目,引导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要立足自然资源优势来发展资源导向型的产业集群,立足区位优势来发展市场导向型的产业集群,立足劳动力资源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集群。赣州的钨、稀土等矿产资源,不仅在全省、全国举足轻重,而且在世界上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目前,赣州已经成为全世界种植面积最大,年产量世界第三、全国第一的脐橙主产区。因此,发展资源导向型的产业集群是赣州工作中的重点,要依托钨、稀土等优势矿产资源,坚持整合资源、控制开采、集约利用、深度加工,在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中培植壮大资源导向型产业集群,特别是通过引进重点装备和高端技术,推进自主创新,着力生产高端产品,发展高端产业。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把钨、稀土、氟盐化工以及脐橙四大支柱产业培育成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加快把赣州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钨、稀土深加工基地、全省重要的氟盐化工基地和全国最大、世界一流的脐橙主产区。

2.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做大做强赣州的优势产业集群,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以世界眼光引进战略投资者,引进重点装备和技术,依靠强势企业的带动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赣州所要选择的战略投资者,必须是在钨、稀土、氟盐化工、脐橙等领域的深加工和研发能力处于世界或国内一流水平的大企业、大集团,利用他们雄厚的实力、先进的管理和技术、著名的品牌和健全的营销网络,推动产业集群的快速形成。与此同时,要继续强化资源整合工作,有效调控优势资源供给,发展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和税利水平。脐橙产业要紧紧围绕完善市场机制、建立销售网络、扩大市场空间、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目标,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品质,调整结构、深化加工,着力做优品牌、发展关联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把赣州建设成为中国第一、世界著名的脐橙主产区及重要加工基地。

3.以整合资源为主抓手,着力搭建产业整体运作发展的平台

一是进一步整合全市资源形成联合体。在加强矿产资源调控的基础上,采取联合并购重组的办法,鼓励和支持优强企业对矿山、加工领域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有效整合,联合组建集采选冶加贸及科研于一体的股份制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形成产业招商引资平台,吸引国内外一流企业与赣州开展战略合作,在更高层次融入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二是加快做大做强赣州有色基地、氟化工基地。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资源配置,全面建立和实施深加工优先发展机制、资源所在地和加工所在地经济利益共享机制、部门联动审批项目机制,引导和促进各县(市、区)分工协作,共建基地、共谋发展。基地建设要按照“三低两优”即低生产成本、低交易成本、低政策成本和体制优势、配套优势的目标,进一步创新管理运作机制,加快完善环保、物流等硬件基础设施,完善技术研发、产品检测、用工培训等软环境服务体系。三是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加快调整脐橙产业的结构,并从高端切入,采取“政府主导、公司经营、农户参与、规模生产、集约管理、深度加工”的模式,大力发展加工橙产业。四是积极加强国内外业界的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影响,增进发展合作,推动和形成一批高质量的产业投资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项目。

4.以主攻薄弱环节为方向,着力完善和延伸产业深加工链条

产业集群形成的根本关键和竞争优势在于产业链的建立。推进产业集群升级,必须坚持以建立和完善产业链为核心,引导产业集群纵向延伸、横向扩展。目前,赣州钨、稀土产业链主要集中在APT、钨粉和稀土分离、冶炼初加工等前端环节,在高品质硬质合金、刀具、钻具、异型材、涂层、钨钢、稀土发光材料、贮氢材料、稀土节能电机和稀土贮氢电池等高新技术材料及应用领域还很薄弱,有的甚至空白。向上建立原料供应链,搞好物流、仓储服务;横向针对配套环节缺失,建设相应企业或加工小区等;向下发展深加工,引进和开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如钨产业可以开发两条产品链,即:APT—钨粉—钨丝—照明灯具等;APT—钨粉—硬质合金—工具及其他应用产品。稀土产业可以开发三条产业链,即:稀土单一氧化物—钇铕共存物—荧光粉(PDP粉)—发光二极管等;稀土单一氧化物—储氢材料—镍氢电池等;稀土单一氧化物—稀土金属—铷铁硼合金片等—铷铁硼磁性材料及应用产品。氟盐化工产业可以开发两条产品链,即:氯碱+电石—聚氯乙烯及应用产品;氢氟酸—氢里昂—含氟聚合物及含氟精细化工品等。脐橙可以开发三条产品产业服务链,即:初产品—等级果—优质商品果;出口外销、初产品—等外果;残次果—果汁、饮料及深加工产品;加工业—包装业—保鲜业—销售业—服务业—旅游业。通过开发生产依托赣州资源密切结合的产品,形成赣州企业的优势和特色,塑造赣州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

5.以完善配套网络为支撑,着力提升优势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

配套体系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支撑,要适应产业集群深入发展的需要,完善配套体系和产业网络建设,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投入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综合要素环境,形成持久旺盛的综合竞争力。一是积极筹建“三大中心”:国家钨、稀土工程技术中心,国家钨、稀土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全国重要的钨、稀土为主的有色金属原矿、再生金属以及制成品交易物流中心,积极发展专业市场、物流、技术、金融、研发、劳动力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二是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大力发展科技信息服务、技术咨询、项目评估、专利事务、技术孵化等中介机构,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研发深加工、应用产品。三是推进人才强企,积极协助企业与大中专院校联合开设对口专业课程、共建实习基地,培养企业急需实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后劲。四是加强行业协会建设,继续办好赣州市钨业协会,积极筹建稀土协会、氟盐化工协会,加强企业信息互通和技术交流协作,协同利益,规范市场,共同发展。

(三)以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力为目标,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提升

列宁曾经指出:“城市的发展要比乡村迅速得多,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列宁全集》第19卷第262页)当前,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在区域竞争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极层,赣州不仅面临着如何加快自身发展的问题,还肩负着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历史重任。从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的经验看,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力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因此,必须着眼于完善赣州的对接功能和对接平台,坚持完善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

1.发挥规划在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中的指导调控作用

一是必须坚持规划的统一性。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要相互衔接,做到规划一盘棋。二是建立完备的规划体系,科学引导中心城区建设。加紧完成赣州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布局、供水、防洪、环卫、绿化系统、城市夜景景观、户外广告、综合交通及公交等专项规划编制,加强中心城区重要地段、街区的城市设计,突出中心城区在一小时城市经济圈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推进中心城区与南康、赣县的规划协调和衔接。三是严格执行各类规划,强化规划实施与监管。强化对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章贡区沙河工业园区规划的统一管理。建立健全规划执法联动工作机制,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举全市之力加强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

要适度超前,实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项目,大力提升综合承载和对接能力。以成厦高速赣州段、赣韶高速赣州段为重点突出抓好高速公路网建设,全面推进国省道、战备公路、县乡公路的建设和改造;以新机场建设为重点,加快航空网建设,大力实施航空通达性改善计划,着力打造内陆地区四通八达的航空港;以提高赣州火车站编组和始发能力及赣韶铁路为重点,加快铁路运输网建设,加速形成与长珠闽对接的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运输网。要着眼于能源的充足和可持续供应,加快推进华能瑞金电厂建设和风力发电厂的有关工作,促成500KV变电站、居龙滩水利枢纽工程、县城电网改造等重点项目尽快完工投产。要全面推进政府、企业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加快建立灵敏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

3.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和两个次中心城市建设

紧紧围绕把赣州建设成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积极培育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中部经济区、以瑞金为核心的东部经济区和以龙南为核心的南部经济区。中部经济区重点打造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加工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以精深加工为主的有色冶金及新材料业,电子信息业,以烟、酒为主的食品业,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机电制造业,以造纸、服装为主的现代轻纺业和生物制药业。东部经济区要加速成为与“闽三角”地区对接的经济协作区,重点打造氟盐化工、新型建材、食品等产业,形成赣闽边际地区集散、口岸、中转为主的物流中心和红色旅游城市。南部经济区要加速成为与“珠三角”地区对接的经济协作区,重点打造稀土采选深加工、现代纺织服装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赣粤边际地区集散、口岸中心。同时,要严格执行规划,大规模、大气魄地加快展开赣州市中心城区建设,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在区域城镇体系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的内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加快完善中心城区道路、桥梁、管网、学校、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尽快聚集新城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全面增强城市功能。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构建和谐城市人居环境。充分发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塑造城市文化个性。大力推进“一小时城市经济圈”建设,加快形成以“瑞金—于都—中心城区—信丰—龙南”为轴线的城市带,大规模展开以交通、能源、信息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使中心城区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科技教育中心以及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中心的地位更加凸显,加快把中心城区建设成为具有完善对接功能和强大辐射带动能力的核心增长极。大力加强两个次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通过人口集中和产业聚集,加快发展步伐,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中心,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努力塑造城市品牌。以推进工业化为战略核心,促进两个次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增强两个次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产业的带动能力。

4.提升中心城区的服务功能

一是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完成迎宾大道、宋城路等中心城区出入口交通和景观改造,完成河套老城区小街小巷路面及下水道、路灯改造;建成章江浮桥、文峰北路北段、兴国中路、黄金三路等一批市政项目。抓紧建设飞龙岛大桥、污水处理厂,建设章江新区和开发区雨污分流排水工程。二是加快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消防、人防工程建设及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建设安全可靠的城市防灾减灾系统;加快章江新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完成赣州新机场迁建和游泳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三是加快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沙河工业园区发展。完善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沙河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物流配送、劳动用工、信息咨询等配套产业,加快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建设,建设好出口加工区,集中项目、集中客商、集中力量支持产业集群发展,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度加工和应用产业。四是提升城市品位。牢固树立精品意识,重要规划、重大项目要实行招标,注重精心设计,切实提高规划和建设设计水平。同时切实加强建筑风貌管理,结合水体、地形风貌、风土人情等人文自然资源,打造具有鲜明的建筑语言和地方文化特色、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能经受住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促进城市建筑群体和谐统一,形成“山、水、城”融为一体的城市空间布局。五是美化环境,要从源头上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大对废水、废气、烟尘、噪音等污染的防治力度。要加快绿化、夜间景观工程建设。加快实施栎木坑公园、杨梅渡公园建设,启动和实施建成区空间立体绿化工程,大力提升城市夜间景观水平,建设环保、生态、绿色赣州。

5.提高中心城区城市管理水平

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按照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要求,建立条块结合的“市、区(社区)二级管理模式”,建立费随事转、财随事拨的保障机制,建立主次干道管理以市为主和小街小巷以区、街道办事处为主的工作机制,强化市级督导协调,发挥城市区、街道、居委会、社区作用,逐步实现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要纵深推进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标本兼治、疏堵结合,以点带面、分步实施,规范管理、奖惩并举”的思路,对城区市容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综合整治活动,推进城市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同时严格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建立健全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机制,提高市容长效管理水平。

6.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

县城和中心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努力把赣州中心城区建设成为具有完善对接功能和强大辐射带动能力的核心增长极的同时,积极培育发展中小城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构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构筑具有鲜明特色的县域经济板块。要坚持从科学规划入手,着眼于繁荣县域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对外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快县城建设和中心镇建设。尤其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建设,切实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要素集约能力。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村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中心村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要深化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与城镇化相适应的户籍、财税、征地等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制度,把农民建房的积极性引导到新型城镇化上来。

(四)以增强城市现代化推动力为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现代化以工业化为推动力,没有工业化,传统农业社会无法向工业社会转变,现代化也就无从谈起。赣州要顺利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必须在指导思想上牢固地树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依托赣州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劳动力优势,围绕钨、稀土、氟盐化工等优势矿产品和脐橙等优势农产品,不断培育大企业、主攻大项目、建设大园区,大力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以大力实施“四大工程”、构建“四大平台”为载体,增强城市现代化的推动力。

1.大力实施“四大工程”

一是着力发展大产业。赣州工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走产业集群之路。深入推进钨、稀土、氟盐化工以及脐橙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应进一步激活长效机制,在资源整合和限产保价、引进战略投资和实施联合重组、建设标志性企业和制造标志性产品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升级。同时,要全面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进一步在有色金属及新材料、非金属矿及新材料、机械制造业、食品工业、轻纺工业、电子电器业等六大主导产业和县域工业中培植壮大特色产业、块状经济,全面推进产业集群、链式发展。二是着力培育大企业。一要扶持壮大现有重点企业,每年选择100户重点企业,实施分类帮扶和重点支持,争取每年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或利税过千万企业20户以上。二要实施产业龙头企业工程,在各行业中重点培植壮大2~3户核心龙头企业,使其做优、做强、做大,成为行业发展的领导和核心。三要推进企业聚合裂变,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采取合资合作、并购重组等方式,对上下游企业进行有效整合。特别是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争取5年内培植2~3家企业通过上市或发行债券得到快速发展,做出表率和示范。三是着力建设大项目。一要建立健全重大项目推进机制,整合资源,完善政策,优化环境,在企业对接平台、产业比较优势、配套产业和产品三个方面下工夫,达到大项目落户要求的环境和条件。二要实施重点项目调度制度,每年重点调度50~100项投资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按属地管理原则,落实挂点服务责任制;有关部门做到跟踪到位,服务到家。三要集中力量主攻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突出产业集聚和结构调整,积极新上一批带动产业集群的龙头项目、促进产业链延伸的关键项目、推进产业升级的高新项目,以大项目促大发展。四是着力构筑大基地。一要做大做强赣州有色产业基地。坚持优化产业布局,各资源县重点抓好矿山的规范开采及现有冶炼加工企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有色基地集中发展深加工、应用产业。同时,进一步创新基地管理体制,强化市场运作,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环保、物流等配套功能。重点围绕龙头企业建立并延伸产业链,有针对性地发展电镀、精细机加工、包装印刷等配套企业,发展信息、技术、金融、专业市场等生产性服务业,降低综合成本,提高产业集聚的承载力。二要加快建设赣州氟化工产业基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瑞金、兴国、会昌等县市氟盐化工资源整合成效,协调分工,互补优势,共建基地,共谋发展,联合打造全省重要的氟化工生产基地。三要突出各县(市、区)工业园比较优势,以优势骨干企业、主导产品为核心,以提高产业集聚度、关联度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园区,实现区域园区向产业园区转变,争创一批省级产业基地和省级特色园区。

2.大力构建“四大平台”

一是构建产业引资平台,提高工业经济的开放水平。一要加强产业规划和项目策划。按产业集群发展要求,对赣州工业优势产业、主导产业从产业链条、产品品种以及配套产业等方面进行分行业规划,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相关产业技术、产品、市场情况和自身优劣势的基础上,规划和设计产业链条,明确招商方向,策划招商项目。二要改进招商方式。根据赣州规划项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专家引荐、行业推介和“资源整合十基地建设”的招商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链式和企业平台式招商,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国内200强和行业前三强,突破一批重大项目。三要以集群效应整体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突出产业集群,提升对接层次,加快由引进单个企业、单个产品向引进上下游企业、配套产品延伸,由引进单个产业向其他相关产业扩散,由承接初级加工业向中高级制造业转变,促进产业招商与产业集聚良性互动发展。二是构建技术创新平台,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一要建立完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产学研联合,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依托本土大中专院校,并逐步与国内一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组建开放式、市场化运作的技术研发中心和产品测试中心,针对企业需求开展技术咨询、项目攻关、信息服务、产品孵化、市场开发等专业服务。二要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制定完善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积极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加强信息化建设,大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特别是填补国内空白的“四新”开发;要大力推动和支持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建设,争取每年实施市级以上技术创新重点项目30项,开发省级新产品20项以上。三要加强工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倡导“低消耗、低投入、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指导与监察,并将节能降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各县(市、区)工业及企业考评,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和技术推广,力争赣州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5年降低20%以上。三是构建人力培训平台,增强人才智力支撑。围绕提高工业队伍整体素质,着力壮大企业家、技术人才、产业工人和工业管理干部四支队伍。一要建立赣州工业人才培训基地。二要建立工业人才全员培训的长效机制,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等现代培训手段,创办“赣州工业(网络)大学堂”,开展长期培训。三要组织专业讲座,邀请专家围绕工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论坛、讲座、专题研讨班等多种形式,组织“赣州市工业发展高层论坛”等专题讲座。四要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师资、教材等服务,指导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培训,全面创建学习型工业企业。五要加强技术工人队伍建设,针对招工和就业两头难问题,引导大中专院校、行业协会与企业用人需求对接,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和操作工人,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四是构建经济运行调控平台,保障工业经济稳健顺畅运行。一要健全调控网络。按照“分级分类、层层分解、点面结合、梯度推进”的原则,建立县(市、区)工业、主导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工业园区五大运行调度网络。二要完善调控机制。实行工业经济运行月报表、季通报制度和重点企业座谈会、现场办公会、部门协调会、银企洽谈会及企业反映问题限时办结制度,建立健全煤电油运综合协调应急预案机制,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快速反应,及时处理。三要规范市场秩序。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深入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进依法行政,规范管理,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确保工业经济稳定、顺畅运行。

(五)以提升开放竞争力为目标,大力推进大开放主战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今的城市也是开放的城市。城市的有效开放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可以促进城市各种比较优势的发挥,可以促进再生资源的创造和创新。开放不仅使城市得到了外在的竞争和动力,而且由于外力的作用会产生新的内力,提高城市的生产能力,增强城市的经济实力,从而从多方面提高城市竞争力。因此,开放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状态和制度力量,提升赣州的开放竞争力是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衡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重中之重。当前,赣州对外开放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经济区域化程度偏低,原因是赣州城市区域开放度、基础设施区域共享度和产业分工程度不高,特别是经济的国际化程度过低。要针对经济区域化程度偏低、经济的国际化程度过低的问题,围绕提高外贸依存度、外资投入度和外资企业比重,制定对外开放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以开放的思路、开放的视野、开放的胆略、开放的气魄、开放的姿态,毫不动摇地纵深推进“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加快体制机制、发展平台、产业的对接,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扩大开放,实现与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珠三角产业上承接、机制体制上对接、交通上连接,最终实现与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经济的一体化,融入全球化,形成更高阶段和更高效益的开放格局,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提高赣州的开放竞争力,真正把赣州建设成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1.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在大开放中实现资源配置,必须用开放的思路谋求发展,用改革的精神增添动力,用市场的办法解决难题。一是要多层面宽领域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发挥赣州的区位优势,利用开发区和沙河工业园吸引外资的潜力,利用现有企业嫁接改造吸引外资的潜力,利用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吸引外资的潜力,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商贸流通、大市场、大商场、旅游、文化、教育等吸引外资的潜力,全方位招商引资,从城市的内部资源配置转向更大区域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把赣州经济做大做强。二是要建设好开发区和沙河工业园。赣州重点是要打造好开发区和沙河工业园,发挥好出口加工区作用,全面规范完善管理与支撑体系,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努力使开发区和沙河工业园成为境内外投资者的沃土。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区成本,构筑工业园区的竞争优势;要积极寻找有实力有能力的发展商来共同建设,既解决建设资金,又促进以商招商;要注意产业的适当分工,做到各展所长,分工合理,形成产业的特色和聚集优势。

2.加快城市产业聚集步伐

城市经济的主要功能在于聚集与扩散,城市竞争力也集中反映为聚集和扩散能力的强弱。因此,必须打破城市形形色色的封闭性,特别是要打破各种行政性的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纠正城市政策制定指导思想上的偏差,把偏重于各种资源“留”下来的思想转变为使各种资源“流”动起来的思想,“流”中求“留”,使城市成为各种资源要素流动的中心,加快城市产业聚集步伐。一是以规划为先导,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形成“一区一圈两翼两线”的产业发展格局。即以赣州中心城区为核心增长极,带动和辐射“一小时都市经济圈”内各县市,以次中心城市瑞金、龙南为两翼,以赣粤高速公路和赣龙铁路沿线各县市扩展形成的两条工业带为轴线,展开工业布局,实施区域分工,统筹协调,全面发展。二是要做大做强支柱及主导产业,扩大市场占有率。发展工业产业,关键要培育壮大一批有技术含量和比较优势的高新产业群,构筑工业化的重要增长极。当前,从赣州主导产业的发展来看,要集中力量培植壮大以稀土、钨为主的有色冶金工业,以烟、酒为主的食品工业和生物制药业三大支柱产业,同时,不断改造提升以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为主的机电制造业和新型干法水泥为主的建材工业,加大招商引资和沿海产业转移的接替,引进发展以造纸、制鞋和服装纺织为主的现代轻纺业,进一步壮大有色冶金及新材料、食品、现代轻纺、机电制造、新型建材和制药业等六大工业主导产业。三是要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把工业化与信息、生态化结合起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有效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把钨、稀土、氟盐化工、脐橙等优势产业建成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加快把赣州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钨、稀土加工基地,全国重要的钴、锡等有色金属产业区和汽车变速器生产基地,全省重要的氟盐化工基地,以及全国最大、世界著名的脐橙主产区。

3.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是要全力发展旅游业。要通过对内对外开放,深入挖掘、科学整合旅游资源,重点建设通天岩、宋城公园、峰山、五龙客家风情园、宝葫芦农庄、杨仙岭等六大核心旅游区,同时挖掘赣州的文化资源,做优客家文化旅游、做强宋城文化旅游,逐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赣州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二是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深化金融改革,改善金融服务,扩大信贷规模。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争取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赣州设立分支机构。稳步推进农信社改革,加快市商业银行改革步伐,探索发展民间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保险业的服务水平,加强农业保险、出口信用保险、投资保险和组合保险服务。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发行企业债券,发展证券融资,激活民间资本。三是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积极发挥好新世纪组团创新园区的作用,积极与各类高科技企业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重点抓好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沙河工业园的建设。四是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搭建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主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以互联网技术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和以政府引导、协调、扶持为主的物流政策平台。五是要加快高校园区建设,为赣州打造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心奠定基础。政府应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学科研环境,逐步将社会力量和更多激励机制引入高等教育,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良好环境。优化完善高校园区功能布局,强化规划先导作用,确保高校发展用地需求,引导合理开发土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集聚资金投入高校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高校园区发展。

(六)以提升文化竞争力为目标,充分发掘发挥人文资源优势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文化为底蕴的人文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的背后总是有巨大文化力量的支撑。欧洲的文艺复兴,中国先秦的百家争鸣,对本国发展都产生了长时间的积极影响。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明确指出,哪里有文化,哪里早晚就会出现经济繁荣,哪里出现经济繁荣,文化就会向哪里转移。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竞争力作为在经济活动中所产生、蕴涵的以人为主体、通过人的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力与物质力的结合力,日益成为软竞争力的核心。文化软实力不强,经济发展不可能长时间单边上扬。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指出,相对于经济政治的“硬力量”,文化是一种“软力量”,但它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都是持续不断的,它是一种深层软竞争力。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元的复杂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蜂拥而入,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文化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繁重任务,是国家或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对一座城市而言,文化是一个标杆、一种尺度,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构造软实力的重要基础。城市因历史而厚重,因文化而生动,因文化底蕴而有内涵。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没有文化创新的持久推动,就难以保持并不断创新发展竞争的优势。对于经济不太发达的地方和城市,要走出科学和谐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之路,就必须发挥其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注重提升文化竞争力,依靠文化力启动经济力,提升竞争力。中国城市竞争力计量研究表明:文化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基本推动力量,也是其基本约束力量。文化竞争力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贡献弹性系数位居第二,为0.089。而且文化竞争力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多元相关系数位居第四。在利用数据进行的定量检验中,文化竞争力的贡献弹性都是第二贡献力量。这表明文化与资本等其他指标一样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最重要的长期力量。因此,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纷纷提出文化发展战略,把打造文化竞争力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动力。

作为欠发达地区,赣州要在新一轮发展中走得更稳、更远,要有足够的发展后劲,要在激烈的区域竞争、城市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顺利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地位,就必须立足赣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立文化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组织集约化程度,使文化产业成为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强大市场主体;大力传承历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壮大文化产业实力、推进文化创新等方面实现新跨越,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全面增强赣州文化竞争力,这是增强赣州竞争力与综合实力不可或缺的因素。

1.确立“文化兴市”战略

作为一种“软实力”,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先进城市将文化战略作为城市整体发展战略的核心,以文化引发和推动城市的发展。如:2003年伦敦提出了维护和增强伦敦作为“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的声誉,成为世界级文化城市的发展战略;纽约提出了“促进和保持纽约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对经济活力的贡献度”的发展目标;新加坡于2000年提出将新加坡发展成为“21世纪的文艺复兴城市,即国际文化中心城市之一”;韩国自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战略,等等。国内也有不少先进和发达城市都把“文化兴市”、“文化立市”摆上了战略发展的高度。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赣州如不尽快确立实施“文化兴市”发展战略,就有可能在新一轮竞争和角逐中失去机遇。

赣州确立“文化兴市”战略,必须以培育创业文化作为核心内容,要把落实省委省政府“富民兴赣,全民创业”战略与发掘赣州文化积淀中的积极因素结合起来,大力培育赣州特色的创业文化,使创业文化的发展成为提升赣州竞争力的有力杠杆和新型引擎,不断激发群众的创业热情,让想创业者去创业,能创业者创成业,为顺利确立赣州发展定位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首先,要实现创业理念的突破。要冲破自然经济意识的束缚,冲破计划经济意识的束缚,冲破官本位意识的束缚,变安贫为求富、变守摊为开拓、变懒散为拼搏、变依赖为自强、变保守为创新,让创业精神与创业理念在不断的“破”与“立”、“扬”与“弃”中得到升华,使每个人都有创业的冲动和为自己、为社会开辟事业、创造财富的抱负,使创新、创造和创业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生活理念和生存方式,成为人们追求的境界。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务环境,政府各部门、全体公务员都要以支持创业、服务创业为己任,想创业者之所想,帮创业者之所需,解创业者之所忧,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旗帜鲜明地鼓励探索,善待挫折,宽容失败,激励成功,使勇于改革创新、致力创业发展的人得到尊重、得到利益、得到地位;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创业者和尊重纳税人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形成谁创业谁光荣的浓厚氛围。再次,要建立有利于创业的机制。要针对影响创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下大力气进行变革创新,坚决改变一切束缚人们手脚、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创业、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形成引发创业冲动、激励创业热情的机制。

2.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率先发展

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重点发展、率先发展,是改变赣州文化产业层次较低、总量偏小、布局分散、竞争力弱的有效举措。要充分挖掘和开发丰富的红色文化、宋城文化、生态文化、“世界钨都”文化、“稀土王国”文化、东江源头文化、梅国文化、理学文化资源,论证、策划、包装一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投资效益和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项目,建立赣州市文化产业项目库,编制文化产业指导目录对外发布,吸引更多资金向赣州的优势文化产业项目集聚。通过大力培育和发展赣州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比较优势的文化主导产业,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要积极推进报业、广电资源的整合、重组,组建报业集团和广电集团,使之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带动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3.着力构筑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缺乏有效的产业承载平台和操作平台是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赣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赣州当前要着力构建三大文化产业发展平台。一是构建集聚文化产业的物质平台。规划和建设创意产业园、印刷工业园、影视拍摄基地、红色文化园、客家文化园、动漫基地等专业性文化产业园区,以园区为龙头,大力发展印刷、文化旅游、动漫、广播影视等各具特色、不同分工的文化产业集群。二是构建畅通的文化产业发展信息平台。依托中国赣州网,建立赣州文化产业网,全面展示赣州的文化产业资源、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产业活动;及时提供国内外最新的文化产业资讯、各地文化产业成果、专家学者文化产业理论,畅通文化产业的信息交流。三是构建文化艺术生产创新平台。文化产业是以创新为主的产业,文化艺术生产的创新是文化产业创新的灵魂。要改革和完善政府对文化艺术的扶持方式,面向社会、面向全国乃至海外组织艺术资源和创作力量,立足展示赣州独特的文化、独特的资源、独特的历史、独特的风光,创作生产优秀的文艺作品。扶持具有较高水准、体现赣州特色的艺术创作和表演团体,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自主参与各种形式的文艺创作活动,推动文化产品“赣州制造”和“赣州创造”同步发展。

4.以文化资源为导向,实行集约发展

壮大赣州的文化产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开发,彻底改变那种粗放、简单、低效的开发模式,实现集约发展。一是要着力抓好各种资源和优势的整合,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文化要素的集约流动,发挥文化资源的综合效益,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比如,将散布于各地的客家建筑文化、客家民俗文化、客家饮食文化等客家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建设客家风情园;建立中央苏区革命旧址旧居群微缩景观园区,全面展示苏区革命斗争史。再比如,赣州的根雕、奇石、彩灯、剪纸、纸扎、竹编、砚台等民间文化独具特色,工艺精湛,可以组建民间文化工艺品开发公司,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实行规模化生产。二是要实行高点定位、整体联动、整体包装、整体营销的合作发展模式,以龙头文化企业为牵引,以市场运作为基本手段,以互利共赢为基本原则,形成文化企业集约经营的格局,全面提高文化产业的集聚程度。三是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用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改造传统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方式,将科技力转化为文化产业的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力。

5.以文化市场为导向,形成文化产业投资洼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决定生产。因此,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以文化市场为导向,从产品策划到产品投放,都要有明确的主攻方向,做到有的放矢。要准确判断城市市场、农村市场和东部市场、西部市场、中部市场及全球市场的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发展赣州的文化产业。比如,面向城市市场,赣州要重点发展出版发行业、印刷复制业、创意设计业和视听产业,加快组建客家出版社、建设赣州图书大市场和赣南音像大市场等。面向农村市场,要加大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的力度,如赣南采茶戏的剧目创作和演出,就要重点满足农村群众的需求。面向东部市场,要依托赣州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特别是要把观光旅游与文化经历、文化体验、文化传播、文化欣赏结合起来,精心推出体现独特文化品位的精品旅游项目,打造有影响的文化旅游品牌。面向全球市场,要大力开展客属乡亲寻根游,举办客属乡亲朝祖会、客家文化节、客家文化研讨会等活动,以节会为载体,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七)以提高政府管理竞争力为目标,创新政府管理体制

一个城市的现代化,首先是政府管理的现代化。廉洁、高效的政府管理,能促进一个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美国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把城市领导人的素质看作衡量城市竞争力的三个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提高城市竞争力,必须提高领导人和全体公务员的素质,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制定和完善确保公开、公平和公正竞争的法规制度和行为准则;建立科学的管理、决策和咨询系统;改革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城市经济更有活力;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各种侵权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氛围,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1.着力强化政府经济战略发展能力

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是由经济决定因素和战略机制所决定的,其竞争力最根本的表现就在于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脱离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谈城市竞争力只能是一句空话。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首先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在经济区域中居领先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经济区域必须有带动、辐射、影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增强经济实力,就必须着力强化政府经济战略发展能力。战略发展能力是一个地区决定全面发展的特有内在条件。它是一个地区经济、科技、社会等综合发展的重要能力,尤其是对于城市发展而言,更是如此,它不仅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城市竞争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战略发展能力集中体现在区域地位上、在经济发展态势和客观实际基础上。赣州已具备了成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基本条件和能力。因此,要从城市最重要的战略发展能力的高度来认识,并完整地确立起赣州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必须将它作为决策层和政府最主要的任务,作为决策层和政府的最重要的能力体现。

2.着力强化政府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前,赣州的阶段性市情决定了赣州仍然要坚定不移地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但是,要在加快发展中注重可持续发展。要以生态环境作为第一审批,以资源节约利用和长远发展作为第一视角,注重节能减排、增产减污,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要大力发展深加工,充分延长产业链。对优势产业要继续控制、整合资源,走深加工之路。二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处理好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系,特别是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三是要创建绿色生态和环境友好型赣州。要把赣州中心城区建设成为园林式、生态型宜居历史文化名城。要建设园林城市生态体系,开拓现代农业的功能,努力促进农业园艺化。强化城建环保部门的生态建设职能与管理职能。建立多元化的投资经营管理体制,多方筹集资金,逐步向产业化运作;构建城市基础建设与城市生态建设一体化的责任机制,把生态建设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城建项目中。把生态系统建设与旅游景观建设结合,大型生态系统建设必须考虑自身的旅游、观光价值,注重休闲功能。四是要建立人才智力引进机制。要着手组建企业家人才市场。这里的企业家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一要建立企业家测评机构,聘请专家担任顾问;二要建立企业家档案数据库;三要与国内外企业家人才市场建立合作关系;四要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家人才市场。要向高素质劳动者开放户籍。不仅对高学历人才开放户籍,同样要对一批具有较高工作技能、工作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人或其他人员开放户籍。要努力创造宽松的人才环境。全市上下各级党政领导要树立四个第一的观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是第一位的工作,一把手要抓的第一资源。只有把人才工作提到战略高度,摆上重要位置来抓,才能聚集贤才,形成人才高地,有了人才,才能提高赣州的城市竞争力,实现赣州率先发展,才有可靠的保证。为此,要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让人才为提高赣州的城市竞争力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3.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

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规范政府运作,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公平守信的市场环境,大力提高政府执行力、公信力和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率;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要求,纵深推进以“十大体系”建设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政府管理“看得见的手”与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政府管理与市场机制的互动互补与和谐相处,为顺利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衡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具体地说,政府职能要实现以下三个转变:一是从提供经济物品向提供制度环境转变。政府向社会提供的最主要的公共产品就是制度,就是服务,就是一个稳定、统一、公开、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保证各种创新机制有效运转,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作为服务型政府,其主要职能是为各类投资者、消费者提供有效率的市场制度。最为重要的是三个方面:一要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二要提供有效的规则和制度维持市场秩序和提供诚实信用度;三要提供和经营市场无法供给的公共产品。而这几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制度,如果没有政府提供完善的制度环境,那么,正当的竞争就无法得到保护,就会形成扭曲。因此,政府应该改变过去直接配置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主要为社会提供经济物品的做法,转向由市场发挥自组织功能和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集中精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制定规则、执行规则和充当裁判。二是从行政管制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过去,政府管理体制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行政管制型的政府。行政管制的具体形式就是事事需要审批和政府许可。从行政审批向公共服务转变,政府要提供公共产品,服务于社会。包括提供教育、文化、娱乐、公共卫生、交通、通讯、能源、道路、照明、水电等方面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要将服务寓于监督管理之中。三是从集中管理型向依靠市场调控型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味着在组织社会生产的方式上,要实现根本转变。政府要将经济生活“总指挥”的角色让位给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通过自由竞争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发展经济的动力。政府对经济主体的管理是一种间接管理,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和资源的分配,只能以法律和政策来表明政府对经济的期望和态度。政府不是作为竞争性行业的投资主体,直接当“运动员”,也不是直接去干预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而要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和创造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当好“服务员”、“协调员”。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经济和社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而科学发展观为区域发展新模式的探索提供了科学指导思想。区域发展模式的准确定位,是制定发展战略、优化空间布局、明确产业选择的重要前提,是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基础,是事关全局、利及长远的大事。到目前为止,赣州已经成为赣粤闽湘省际区域综合实力最强且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在这个高度竞争、变动迅猛的区域环境里,赣州能否找准位置,科学定位,确立、提升、巩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地位,加强协作,合理分工,对赣州未来发展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我们相信,赣州经过前几年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到了一个厚积薄发效应全面显现的时期,拥有后发优势迸发的强大能量,拥有体制机制创新迸发的强劲动力,拥有优势资源迸发的强大后劲,拥有干事创业迸发的强烈激情,只要坚持既定正确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不动摇,经过十几年或二十几年(到2020或2030年)的追赶与跨越,赣州一定能够建设成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