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寫本“九想觀”詩歌新探
一、前 言
“九想觀”又作“九想”,是指對人屍體醜惡形像作九種觀想,是佛教不浄觀的一種,用來斷除人們對肉體的執着與情執。唐代文學作品中保存有許多歌詠九想觀的詩歌。
二十五年前,我曾對日本入唐求法高僧空海《遍照發揮性靈集》中的《九想詩》十首感興趣,以爲此《九想詩》當是空海入唐求法時受到中土盛行“九想觀”影響而撰作的佛理詩篇。惜當時囿於學力,未能有進一步的鑽研。後因浸淫於敦煌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得有機緣獲睹大批唐人寫本,發現其中多種有關“九想觀”的詩歌,同時也對唐人詩篇及日本漢籍中所流傳的有關“九想觀”的資料多所觸及。
回顧學界對此課題的關切,1964年日本川口久雄發表《敦煌本百歲詩、九想觀と詩日本文學について》,①1979年旅法敦煌學前輩陳祚龍發表《關於敦煌古鈔〈九想觀詩〉兩種》。② 近年來學者亦多有所論述,如林聰明《敦煌俗文學研究》第五章“敦煌通俗詩考述”之“伍、佛家思想歌詠”;③ 張錫厚《敦煌文學》“詩歌”部分;④ 項楚《敦煌詩歌導論》第二章“釋道詩歌”之“第一節佛教詩歌”⑤ 以及汪泛舟《敦煌僧詩校輯》第三部分“修道禪觀”⑥ 等,多有論及。諸家論文,或概述大端,或簡論要旨,或校録寫卷,咸有所得。唯新近公布之敦煌寫本,尚有未論及者,如上海博物館48(41379)《九想觀》一卷、俄藏Дx.3018《九想觀》殘卷,其中尤以上博本最爲突出。此本與其他英、法藏本五言、七言的詩體不同,全篇九首,每首句數不一,首句作“三字句”,其他基本上以七言爲主,間有“三、三”句式,與《十二時》等聯章體頗爲相似,且各本“九相”名目亦不盡相同,又盛行於唐五代,其中或容有可探論者。筆者乃不揣淺陋,撰成《敦煌本佛教詩歌〈九想觀〉探論》⑦一文,高搴前修,亦竭缾管。
1998年,余休假赴日,在東京大學進行短期研究。其間,對日本流傳的“九想觀”相關資料,多所留心,如署名“東坡居士”的《九相詩並序》、《九相詩繪卷》以及日本正倉院藏《聖武天皇宸翰雜集》中真觀法師《奉王居士請題九想即事依經總篇》一首等,均爲探究九想觀詩的寶貴資料。因之更撰新探,就教方家。
二、寫卷概述與校録
敦煌文書中有關“九想觀”的詩歌藝文,余所知見,計有六件,現分别庋藏於倫敦英國國家圖書館(British Library)、巴黎法國國家圖書館(Bibiotheque Nationale)、聖彼得堡(原列寧格勒)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以及上海博物館。依其内容而論,可大别爲五種,兹分别敍録、校訂迻録如下,以資參考。
(一)S.6631
S.6631爲卷子本,黄紙,長581.2厘米。正背書。正面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首缺尾完,字體工整。卷背爲不同人所抄,《辭父母讚》之前爲一人所抄,《辭父母讚》之後爲另一人所抄,字蹟較拙。計抄有:《歸極樂去讚》、《蘭若〔空〕讚》、《香讚文》、《遊五臺讚文》、《辭父母讚》、《義浄三藏讚》、《唐三藏讚》、《羅什法師讚》、《四威儀〔讚〕》、《卧輪禪師偈》、《九相觀詩》、《和菩薩戒文》、《維摩五更轉十二時》等釋門讚歌藝文。其中,《九相觀詩》係五言詩形式,首尾俱完,計50行。全篇計9首,每首12句,六韻。前有序。首題:“九相觀序”,尾題:“九相觀詩一本。”兹依縮微膠卷影本原文迻録,並校訂如下:
九相觀序
夫夫(大)雄演教,普拯濟於含靈;開闡玄門,示蒼生於覺路。然則法體絶寂,名言顯其幽微;會相歸真,止觀源於妙有。無量壽覺,權開十六之宗;釋迦牟尼,爰敷九相之要。因兹妙觀,知煩想之虚生;察念正懃,識緣心之妄起。三界迷俗,處夢宅而長眠;六賊競馳,入無明之暗室。詐相親附,渴名色之無厭;役使身心,遍五道而爲業。往來生死,長沉没於愛河;胞胎受形,永漂淪於苦海。何有智者,不返斯源;傷哉痛哉,爲害兹甚。普勸有識,歸心解脱之門,憑此勝因,同證涅槃之路。詩陳九相,列在後文。
嬰孩相第一
色醉明神闇,貪迷達識昏。情塵交觸境,冥陰託靈魂。孕氣成珠貌,欣生路(露)報(胞)分。寵憐膝下育,嬌愛掌中存。肝膽非爲比,珍財豈足敦。寧知是虚幻,聚散等浮雲。
童子相第二
狀貌隨年盛,形軀逐日紅。三周離膝下,七載育成童。竹馬遊閭巷,紙鶴戲雲中。花容豔陽日,綺服弄春風。寵愛量難比,恩憐靡與同。那堪百年後,長奄夜臺空。
盛年相第三
狀(壯)年非久駐,盛色豈長留。羣迷曾未覺,結伴恣歡遊。林間施鳥網,水由(曲)下魚鉤。享(烹)鮮充美饌,酌醴獻交酬。堂館笙歌合,庭臺舞伎流。永言同此賞,誰悟闇泉幽。
衰老相第四
修(倏)忽紅顔謝,須臾緑鬢移。肌膚隨日咸(減),容髮逐年衰。境(憶)昔望歌處,□遊謳期。形消魂屢怯,氣弱魄增微。伏(仗)策身難舉,心行足不隨。煩宛(怨)坐空室,悲嘆淚沾衣。
病患相第五
傷嘆老將至,悲病忽假〔□〕。力羸魂悄悄,氣弱識沉沉。幽卧無人問,梵居羨鳥音。神遊形不及,伏枕日哀吟。始悔平生罪,懸愁業鏡臨。信知秤善惡,何不早歸心。
死相第六
逝水無還滴,流水豈再追。景馳難蹔止,侍命亦如斯。氣逐風燈化,神從朝露晞。短晨鋅(辭)日城(域),長夜掩泉扉。行路興哀歎,堂庭起慟悲。古今生死地,傷歎欲何爲。
脹相第七
生涯哀有極,死路去何充(匆)。傷哉百年内,俄奄九泉中。魄散形瘤黑,魂離體脹彤。親鄰咸懼見,朋處畏相逢。名與身俱滅,人將我共終。昔時歌笑地,今日盡成空。
爛壞相第八
感歎軀摧壞,傷嗟命靡存。迎宵羣獸囓,淩曙衆禽奔。肢節一離散,形骸幾斷分。泉臺遊闇魄。蒿里止幽魂,可患無常境,浮生若電雲。何貪此火宅,不向涅般(槃)門。
白骨相第九
冥寞形神古,摧殘白骨新。支離散荒野,零落瘞沙塵。永與庭臺别,長爲螻蟻親。百齡終莫紹,千載止幽神。禪慧由兹覺,知令(今)離我人。心逾解脱境,起度涅槃津。
《九相觀詩》一本
(二)P.3892及P.4597
P.3892爲卷子本,高21.9—29.5厘米,長80.7厘米。正背書。正面抄有:《出家讚》、《佛母讚》、《無相法身禮》、《高聲念佛讚》、《九想觀詩》。卷背抄有:《阿彌陀讚》,字蹟拙劣,與正面不同。其中《九想觀詩》首尾俱完,計17行。首題:“九想觀詩。”全篇9首,每首4句,爲七言絶句形式。
P.4597爲卷子本,高28.3厘米,長533.5厘米。正背書。正面抄有:《和菩薩戒文》、《西方樂讚文》、《般舟梵讚文》、《香湯讚文》、《四威儀讚文》、《卧輪禪師偈》、《受吉祥草偈》、《大乘中宗見解要義别行本》、《香讚文》、《花讚文》、《遊五臺讚文》、《辭父母出家讚文》、《義浄三藏讚》、《羅什法師讚》、《唐三藏讚》、《稠禪師解虎讚》、《菩薩十無盡戒》、《金剛五禮文》、《五臺山讚文》、《寅朝禮》、《九想觀詩》、《佛母讚》、《出家讚文》、《菩薩安居息解夏法》、《辭道場讚》、《請十方賢聖讚》、《送師讚》、《勸善文》、《受水説偈文》、《聲聞布薩文》、《布薩文》、《十二光禮》、《法身禮》等35篇釋門讚文。卷背則有:《和菩薩戒文》及“光化四年九月十五日靈圖寺法聖”等雜寫。其中《九想觀詩》首尾俱完,計14行。首題:“九想觀詩;”尾題:“九想觀詩一本。”内容與P.3892同,以下則據縮微膠卷影本以P.4597爲底本,校以P.3892,迻録如下:
九想觀詩
初生想
初生滿月字嬰孩,内外親羅送喜來。男號明珠女百疋,車馬門前擘不開。
童子想
日月相摧(催)成幼童,五五三三作一叢。雖解聚沙爲佛塔,心中仍未辯(辨)西東。
盛年想
卅紅顔盛少年,意氣英雄文武全。榮華衣冠車馬足,妻妾縱横滿目前。
衰老想
年侵蒲柳競桑榆,骨竭筋枯皮肉疏。面上紅顔千道皺,欲行十步九長噓。
病苦想
四支沉重染纏痾(疴),日夜尪羸苦漸多,百味目前俱不入,業合如斯知奈何。
死想
妻妾平生多捧擁,及至死時誰不恐。冤家苦哭三五聲,獲時送出填丘冢。
胞脹想
送至荒田丘冢間,親戚⑧ 妾奴各自還。唯見一槌(堆)膿血聚,何曾更有舊紅顔。
爛壞想
日炙風吹皮肉爛,見者誰不懷嗟嘆。蟲銜獸曳當頭分,筋骨分離支節散。
白骨想
縱横白骨色如銀,盡是門家豪族人,莫言即日埋荒草,亦曾意氣驅風雲。
《九想觀詩》一本
(三)P.3022
P.3022爲卷子本,高25厘米,長277厘米。正背書。正面分抄:《佛説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及《佛説七千佛神符經》。卷背分抄:《九想觀詩》及《太上洞玄靈寶真文度人本行妙經第八》,二者字體不同,《九想觀詩》爲行書,計8行。全篇爲五言十六句八韻。首題:“九想觀詩。”世字避唐太宗諱,缺筆作“ㄝ”。通篇檃括“九想觀”的全程要旨,與S.6631、P.3892、P.4597、上博48等以九首分詠九相不同。兹依寫卷縮微膠卷影本迻録如下:
九想觀詩
榮盛寧堪久,紅顔俄已遷。早懷白首恨,更苦病來纏。
枕蓆霄難度,傷吟齯齒年。蓋期無避處,含怨赴黄泉。
神氣軀壞,烏啗兩目穿。肉從狼虎口,月照骨荒筳。
萬化皆歸盡,霑生咸逝川。終須風野散,世事總徒然。
(四)上海博物館48(41379)號
上博48(41379)爲包背裝册子本。高10.4厘米,寬30.5厘米。厚白麻紙,計101葉,每半葉多爲6行。分别抄有:《高聲念佛讚》、《念佛之時得見佛讚》、《校量坐禪念佛讚》、《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廿五》、《大隨求啓請》、《尊勝真言啓請》、《佛説加句靈驗佛頂尊勝陀羅尼神妙章句真言》、《佛説除蓋障真言》、《佛説佛頂尊勝陀羅尼經》、《金光明最勝王經大辯才天女品第十五之一》、《藥師經心咒》、《佛説八陽經心咒》、《發願文》、《佛母經一卷》、《佛説父母恩重經》、《佛説地藏菩薩經》、《佛説閻羅王受記令四衆逆脩生七齋往生浄土經》、《佛説大威德熾盛光如來吉祥陀羅尼經》、《摩利支天經》、《八大人覺經一卷》、《妙法蓮華經·度量天地品第二十八》、《佛説北方大聖毘沙門天王經》、《護身真言》、《毘沙門天王真言》、《吉祥天女真言》、《佛説普賢菩薩滅罪陀羅尼咒》、《大般若經難信解品第四十四之廿五》、《十二時普勸四衆依教修行》、《勸善文》、《雜言詩》(石女無夫主)、《每月十齋》、《開元皇帝勸十齋讚》、《十二月禮佛名》、《上皇勸善斷肉文》、《九想觀一卷》、《白侍郎十二時行孝文》、《清泰四年曹元深祭神文》、《受戒文》、《沙彌五得十數文》、《八戒文》、《沙彌十戒》、《沙彌六念》、《佛説閻羅王阿孃住》等43種釋門讚文。其中第83葉上半葉第5行起,至87葉下半葉第2行止,爲《九想觀》一卷,計51行。世字避唐太宗諱,缺筆作“ㄝ”。
首題:“《九想觀》一卷并序(象)敬念。”據:第六觀中“路逢狂象來相趁”,“象”正作“”,可證。通篇九首,各首首句爲“三字句”,其他各句主要爲七言,間有“三、三”句式,其形式頗似定格聯章“十二時”。按:敦煌寫卷中定格聯章“十二時”,綜合析之,其體制句式,可分别爲四式,除五言外,其他三式分别爲:(一)“三。七。七,七。三。三。七。七。七。七。”(二)“三。七。七,七。”(三)“三。七。七,七。七,七。七,七。”⑨ 只是《九想觀》的各首句數不一,其句數、韻脚(有“。”者代表韻脚)與音節句式,分别如下:
第一首十句:“三。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
第二首十二句:“三。三、三。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
第三首十二句:“三。七。七,七。七,七。七,七。三、三。七。七,七。”
第四首二十句:“三。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三、三,七。七,七。”
第五首十八句:“三。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
第六首二十二句:“三。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三、三。七,七。七,三、三。”
第七首二十四句:“三。七。七,七。三、三,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五,七。七,七。七,七。七,七。”
第八首十六句:“三。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三、三。七。七,七。七,七。”
第九首二十二句:“三。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
兹據《上海博物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所載,校録如下:
《九想觀》一卷 并序 (象)敬念
如來妙法大慈悲,廣度衆生無盡其(期)。地水火風成四大,觀心阿那是無爲。世人每思九想觀,即知變太化來非;識姓(性)了心須覺悟,從生至死綴成詞。
第一觀
作嬰孩。忘(妄)想元從空裏來。綾綵羅畫迎三日,瑞錦箱成滿月裁。羅烈(列)珍羞命親族,共飲同歡長命杯。孫子抱來呈可喜,車馬争牽玉碗推。父母憐之猶未足,縱使朝參驟馬迴。
第二觀
作朣朦(童蒙)。騎竹馬,逐遊從。或聚砂來作米粜,或時覺走趁遊風。争能鸚鵡牽猧子,築城弄士(土)一叢叢。行來失伴窺門覓,歸家喫飯亦無容。追朋日日過庠序,鬥詠詩書阿那聰。路上逢人唤父父,不知自是白頭翁。
第三觀
盛少年。整是初成氣力全。拓石翹關唯鬥壯,彎弓遥射五陵前。各驅英雄兵吏部,論詩説賦定華篇。三軍不肯隨旌節,久竟争遊車馬前。求作樂,愛管弦,覺走貪杯趁酒泉。呼朋日日追於賞,結伴朝朝花果園。
第四觀
賞猶歡。紅顔美貌畫時難。朝將玉管堂前弄,夜取鳴琴月下彈。南莊北宅多修造,東閣西閣命朝官。亭牽起而連雲合,能將白馬夜遊盤。香車繡帳未(朱)童引,金鞍鏤鐙月彫殘。留情引客前堂置,寵愛閨人後院安。一過富貴多妻妾,袍褲資莊爾許般。每將鷹體散雲外,或將歌舞借人看。奇異哉,奇異哉,紅顔欲老阿誰催。忽捻明鏡堂前照,一莖白髮送愁來。
第五觀
衰老時。鬢邊白髮亂如絲。起坐唯聞腰裏痛,目下尋常冷淚垂。只見堂前孫子鬧,誰知門外往還希。皮寬肉盡無筋力,眼暗逢人問始知。盤中美食看便飽,糟中駿馬不能騎。西山日暮無光影,陌上多饒枯樹枝。紅顔能不存始終,白髮偏能善改移。昔時少年興八樂,如今聞曲轉生悲。不離黄泉寸步地,猶存活計勸妻兒。
第六觀
病在床。想中困苦斷人腸。百骨節頭一時痛,黄昏魂魄膽飛颺。左隨右轉如山重,昔時氣力阿誰將。百味飲食將來吃,口苦嫌甘不肯嘗。丈夫今日到如此,黄金白玉用何將。縱使神農多本莫(草),唯遺老病斷承望。路逢狂象來相趁,怕急將身入井藏。井下四蛇催命促,攀枝二鼠咬藤傷。此是衆生命盡處,君知者,審思量。吾我只今何處在,千金究竟是無常。如來上床靴履别,況凡夫,得久長。
第七觀
守魂空。骨肉歸於地水風。眼看四大還蒿里,妻兒哽噎氣填胸。憂悲惱,號咷哭,永别摧殘一老翁。恰到黄昏男女怕,將知生死路何同。東家西舍懸桃板,北户南鄰問吉凶。非但亡人身奄化,孝家借索不相容。權時未得歸泉壞,誰知門外絶行蹤。高枕華堂不得卧,終歸荒野守荆叢。曠野舊來閑,只是亡人鎮此間。親情眷屬永長别,送來只是到荒山。荒山寂寂多墳墓,墓門無鎖亦無關。莫怪孤墳人不守,古往今來無在還。
第八觀
壞爛時。行人見者斂雙眉。一切虎狼分噉食,鴉鵲争食體上飛。昔時妻妾多憐愛,今日摧殘阿那知。蠅蛆臭穢令人怕,螻蟻無親强守屍。到頭虚化無人我,何不驚心覺悟思。可笑奇,可笑奇,行人灑淚徹心悲。空寂還空須臾⑩ 見,悟空真性自然知。地水火風歸本位,衆生知覺達無爲。
第九觀
停孤墳。髑髏白骨惣離分。只見終冬霜雪變,何曾白骨永長存。冬月草裏白如粉,春夏草生骨不新。縱使黄天日日照,終歸變化作灰塵。世人每思九想觀,不知何處是我身。若也世間合有我,在生富貴惣由人。十二因緣輪迴轉,但是無常莫共親。智者若能悟此事,聽取西方浄土因。西方有佛號彌陀,國名極樂遍娑羅。百鳥靈禽皆念善,樹葉風吹擊法螺。六趣輪迴争路入,彼方極樂少經過。
(五)俄藏Дx.3018
根據《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聖彼得堡分所藏敦煌文獻》第10册,第165頁著録,Дx.3018擬題作“九想觀”。原卷爲殘片,上部、尾部殘,存六行,前四行即此詩。後兩行,僅存“五言”、“轉觀”四字可辨,爲另一首詩之殘文。
全文如下:
〔上缺〕□□□喪,未及氣斷以(已)膨脹。安然〔上缺〕□□身地獄裏,千劫沉淪卧鐵床。
今日誓斷惡,誓修善,誓度一切衆生早
〔上缺〕□身所有涎唾,大小便痢〔下缺〕
三、敦煌本“九想觀”詩的時代與地域
上述六件中,有題記可資考察的爲P.4597及上博本兩件,其中P.4597卷背有“光化四年九月十五日靈圖寺法聖”,按:“光化”係唐昭宗年號,僅三年,第四年即改年號爲“天復”,光化四年當即天復元年(901);上博48有“清泰四年曹元深祭神文”,按:“清泰”係後唐廢帝年號,亦僅三年,清泰四年當即後晉天福二年(937)。又上海博物館藏本“九想觀”第三觀,寫盛年英雄文武全才時説:“第三觀,盛少年。整是初成氣力全。拓石翹關唯鬥壯,彎弓遥射五陵前。各驅英雄兵吏部,論詩説賦定華篇。”按:“翹關”爲武舉的名目,唐武則天時始設置。《新唐書·選舉志上》:“長安二年,始置武舉。其制,有長垛、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馬槍、翹關、負重、身材之選。翹關,長丈七尺,徑三寸半,凡十舉後,手持關距,出處無過一尺。”雖爲用典,然亦必爲唐武氏置武舉之後,據此可知其流傳與抄寫年代多在晚唐、五代。
至於作品創作的地點,以今所知見的六件而言,則有屬於敦煌當地的,也有中原地區流傳到敦煌的,如P.3892及P.4597“九想觀”詩“童子想”:“雖解聚沙爲佛塔,心中仍未辨西東。”按:佛教印佛是修行祈福的方法之一,一般以木刻或銅鑄的佛、塔形像印於紙上或浄沙上。敦煌地區多沙灘、沙丘,因此印沙佛會蔚爲風尚。今所得見的敦煌文書中即存有十幾篇所謂的《印沙佛文》,這些是印沙佛會中與會者祈願、祝福而行之於文的文書。其時代有吐蕃時期、晚唐、五代及宋初,而主要多爲晚唐五代。根據内容得知,印沙佛會包括印沙、脱佛、脱塔,如S.6417:“各各率心,脱佛印沙……脱塔則迎新送故,印沙乃九横離身。”P.3276V2:“共發精心,脱佛印沙……脱諸佛之真容,印如來之妙相。”可見P.3892及P.4597的《九想觀》詩當是出自晚唐、五代敦煌地區的僧侣之手。
又S.6631《童子相第二》:“三周離膝下,七載育成童。竹馬遊閭巷,紙鶴戲雲中。”《盛年相第三》:“林間施鳥網,水曲下魚鉤。烹鮮充美饌,酌醴獻交酬。”按:敦煌地區氣候與中原迥異,中原四季分明,敦煌四周沙漠戈壁,四季多强風,甚至沙漠風暴;此外則是風雪交加,或天氣酷熱。因此“紙鶴戲雲中”的兒童嬉戲情景當非敦煌地區所有。又敦煌雖爲著名的緑洲,但其水利實賴祁連山雪水,因此水寒而難有游魚,故“水曲下魚鉤”亦當非敦煌地區的情景,凡此應是中原地區的生活寫照。
四、“九想觀”的源流與變異
“九想觀”爲佛教觀想法門之一,又作“九相觀”,也作“九想”、“九相”。相,指屍相;想,即觀想的省略,也就是對人屍體之醜惡形像,作九種觀想,以斷我執,得解脱。有關“九想”一詞,在佛教早期的典籍中已可得見,如《長阿含經》卷九:“云何九生法?謂九想。不浄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盡想、無欲想。”内容爲三法印中的“無常”、“苦空”、“無我”及四聖諦中的“苦”,與後來通用的“屍觀”有些差異。然而“屍觀”的九相内容,在《雜阿含經》卷二七中也已出現,只是没有明確地冠以“九想”而已,如:“如無常想、如是無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盡想、斷想、無欲想、滅想、患想、不浄想、青瘀想、膿潰想、膨脹想、壞想、食不盡想、血想、分離想、骨想、空想。”可見在最初原始佛教時期,九想的内容是較爲廣泛的。
佛教傳入中國,在魏晉以後,“九想觀”一直是禪門的修行方法之一,尤其針對屍體作觀想,如無羅叉譯《放光般若經》,龍樹菩薩造、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慧遠《大乘義章》、智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摩訶止觀》、玄奘譯《瑜伽師地論》等經典中多所論及。
《大乘義章》云:“不浄觀中略有二種,一厭他身觀不浄,二厭自身觀自不浄,觀他身中有其九相。”由觀想他人屍體的腐化過程,來斷除衆生對於情欲的染濁。或者不能直接修“白骨觀”者,可由“九想觀”入手,因“九想觀”將屍體從腫脹青瘀到變成骸骨的過程描述得較爲詳盡,對於初學者較容易起觀想。因此“九想觀”爲修學禪法入門的初步,爲不浄觀的方便法門之一,其作用在於離淫欲、斷煩惱。如《妙法蓮華經玄義》卷四上:“能修九想,除此六賊。死想,破威儀、言語兩欲;脹想、壞想、噉想,破形貌欲;血塗想、青瘀想、膿爛想,破色欲;骨想、燒想,破細滑欲。九想通除所著人欲,又噉想、散想,除著意人。此九既除於欲,亦薄嗔癡。”而最終目的仍是要趣入無常觀的空性。所以《大智度論》卷六九云:“無常空觀是入佛法門。能厭離三界,塚間常有悲啼哭聲,死屍狼藉,眼見無常。後或火燒,鳥獸所食,不久滅盡。因是屍觀,一切法中易得無常相、空相。又塚間住,若見死屍臭爛不浄,易得‘九想觀’。是離欲初門,是故應受塚間住法。”後劉宋求那跋陀羅譯《佛説十二頭陀經》也有同樣的内容。
至於“九想觀”成爲不浄觀修行法門的轉變過程,經典上並没有詳實的記載。在中國的發展情形,主要由於天台宗之祖智顗大師(538—597)在禪法中極力倡導採九想不浄觀的修持,而使“止觀”法門在天台教義中居重要地位。智顗大師更將“止觀”從原來傳統的修持法門之一,改造成一種學説,在宣説《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時,着重從假觀入空觀的觀想法門。其論著《摩訶止觀》(又名《大止觀》)、《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又名《童蒙止觀》或《小止觀》)、《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中,更於修不浄觀法門中不憚其煩地説明、引證“九想觀”的觀法及作用。如《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行者若於欲界未到地定,於此定中身心虚寂,忽然見他男女身死,死已膨脹爛壞,蟲膿流出,見白骨狼藉,其心悲喜厭患所愛,此爲九想善根發相。”從對屍體的假想入手,修習止觀坐禪工夫,透過此清浄戒行,得定、慧,進而斷煩惱,得解脱。
至於九想觀的名目與次第,歷代佛典與詩歌藝文則不盡相同,以下謹將主要幾種列表如下,以供比較:
另有《般若波羅蜜經》與《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所列的九想名稱,除了後者將脹想作膨脹想、血塗想作血塗漫想外,與《大智度論》大致相同。又《大智度論》與《大乘義章》的最大差别在於“燒相”及“死相”的不同,其用意在於“欲顯觀行清浄義,捨死相加燒相”。
儘管具體名目、次序稍有變異,但“九想觀”的要義則是大體一致的,正由於人多不願意面對死亡,以及死亡後人身與環境變化的種種事實,因此大多數的人對於死亡都帶有恐懼感,並對身體、欲愛産生難以割捨的貪執,因此歷來法師每每極力渲染屍相之種種穢惡可怖之狀,引起人們生理上之厭惡,以破除對人身的種種欲望和貪執,進而加入切身現實的生相四苦。
五、敦煌寫本外的“九想觀”詩
以“九想觀”作爲詠歎題材而創作的詩歌,至少在東晉時已經出現。根據唐釋法琳《辯正論》所載,與慧遠、僧肇同時的廬山隱士劉遺民即撰有《九想詩》。《辯正論》云:
晉彭城侯劉遺民(撰《五時教》,著《九想詩》);晉豫章太守雷次宗(精心慕法,造棲靈寺);晉臨淮令周續之(服道日新);晉新蔡侯畢穎之(心期浄域);晉南陽長宗炳之(如事懇苦)。右五賢。謝職遺榮,策名神府。從遠師遊憩,意志隱淪。等布一心,俱履幽極。藉芙蓉於中流,蔭瓊柯以詠言;飄雲氣於八極,汎香風於百年。體忘安以彌穆,心超樂以自然。
按:劉遺民即劉程之。程之字仲思,東晉彭城人,漢楚元王交之後。初爲府參軍,歷宜昌柴桑令,去職。與周續之、陶潛皆不應徵命,號“尋陽三隱”。劉裕之以其不屈,旌其號曰“遺民”。有《玄譜》一卷,集五卷。嚴可均《全上古三代兩漢三國六朝文》之《全晉文》輯有遺文。是以詩歌歌詠九想,早在東晉時已有之。惜劉遺民之作今不可見。
又僧祐《出三藏記集》所録《齊竟陵王世子撫軍巴陵王法集序》中也提及《禪圖九相詠》十首,詩今已佚。《齊竟陵王世子撫軍巴陵王法集序》云:
蓋聞世諦善論,法海所總,嚴飾文辭,初位是攝。自大化東漸,沿世詠歌,魏來雜製,間出羣集。至於才中含章,思入精理,固法門之羽纛,梵聲之金石也。齊竟陵文宣王世子故撫軍巴陵王……甫在志學,固已總括墳典矣。雅好辭賦。……觀其摛賦經聲,述頌繡像,千佛願文,捨身弘誓,四城、九相之詩,釋迦十聖之讚,並英華自凝,新聲間出。……今撰録法詠,以繼文宣内集。使千祀之外,知蘭菊之無絶焉。
巴陵雜集目録
造千佛願
繡佛頌
……
釋迦讚
十弟子讚十首
爲會稽西方寺作禪圖九相詠十首
又日本奈良東大寺正倉院寶物中,有一被稱爲《聖武天皇宸翰雜集》的詩文長卷。其内容大體與佛教有關,一般文學研究者或歷史學家罕有留意。1998年池田温《關於聖武天皇宸翰〈雜集〉》一文,曾略論1921年佐佐木信綱複製此長卷以來學界研究的概況,並闡述“本卷之價值於保存中土古佚之詩文諸篇甚爲明顯,如南朝學僧僧亮吟詠、北朝宗室趙王碑文或隋僧真觀頌讚、王居士連作,各存特色,其多樣外型與變化句法,對於六朝隋唐文學研究裨益處不少”。文後並附録有《雜集》内容略目,其中第七十四首第256—264行有《奉王居士請題九想即字依經總爲一首》,當是陳、隋時真觀法師的作品。承池田先生寄贈《書道藝術》第十一卷《聖德太子·聖武天皇·光明皇后》,因得睹原卷影本。兹將其詩迻録如下:
奉王居士請題九想即事依經總爲一首:(www.daowen.com)
遊童歡竹馬(此是第一童子時),艷體愛春光(此是第二壯年時)。老壓方扶杖(此是第三老時),違和遂痿床(此是第四病時,以上四句贈生身時)。神移横朽貌(此是第一初死想),血染鬧狐狼(此是第二青癡想)。肉殘驚鳥鷲(此是第三啖殘肉想),色痿改紅壯(此是第四癡想)。連骨青如鴿(此是第五筋骨相連想),離骸白似霜(此是第六白骨離散想)。年遥隨土散,世久逐風揚(此是第七成塵想)。(以下詩人見意以勸勉)。
嗟矣含生界,悲哉輪轉鄉。四時何有樂,九變好無常。始悟形名假,終知人我亡。徒然重冠蓋,空爾媚芬芳。魚臭秦皇輦,蟲縫齊后堂。顧瞻榮利族,併是倒戈房。唯貴千金厚,寧哀五痛長。綺羅纏穢篋,珠玉佩蟲囊。海水真難浄,山巖實未藏。悽悽頹日下,索索逝川傍。古人皆已没,今余誠可量。聊開甘露藥,冀得瑩心王。倩(請)語沉迷者,悕君思道場。
按:真觀法師,生於蕭梁之世,活動於陳、隋之間,吴郡錢塘人。俗姓范,字聖達。父祖累世任官。幼通儒學,兼能碁琴。既請出家,梁帝賜以衣。先後從華林園、興皇等咨受大小乘法。曾赴北齊講經,後歸陳。朝議括僧,四衆驚擾,法師乃寄書執正止之。後住杭州靈隱南天竺寺,吴越仰視法師如神。隋大業七年應請入衆善寺講《涅槃經》,於獅子座上端坐而逝,壽七十四。所著《諸導文》二十餘卷、《詩賦碑集》三十餘卷,其遺文散見於《廣弘明集》、《續高僧傳》中,嚴可均《全上古三代兩漢魏晉六朝文》輯有五篇。《續高僧傳》卷三《雜科聲德篇》有傳。
唐代“九想觀”盛行,除敦煌寫卷外,亦有與“九想觀”有關的詩歌藝文,以余所知見,唐代詩人包佶(727—792)即有《觀壁畫九想圖詩》七言絶句一首,其詩云:
一世榮枯無異同,百年哀樂又歸空。
夜闌烏鵲相争處,林下真僧在定中。
從此詩可見中唐以前已有將“九想”的具體形像圖畫於寺壁,其功用猶如經變圖、變相,一般用以教化世人。在釋道宣所撰的《續高僧傳》中也記載有北周、益州多寶寺猷禪師房後院壁圖畫有九想變。《續高僧傳》云:
益州多寶寺猷禪師者,道人。姓楊氏。勤讀誦四十餘年,日夕不捨。房後院壁圖九想變。露置繩床,棕被覆上。晝依僧例,夜則寢中。亘一日方出一食。如是漸增,七日方食。僧以爲常,弗之怪也。
此外,日本入唐求法高僧空海(774—835)《性靈集》中也有《九想詩》十首,兹抄録如下:
新死相第一
世上日月短,泉裏年歲長;速疾如蜉蝣,暫爾同落崩。
風雲辭貪庫,火捋罷欲城;生期既盈數,死籍方注名。
諸壽命若霞,忉利非匠堂;救贖未解所,詠吟而懷傷。
肪脹相第二
虎狼争食所,丘陵虚且廣;人蹟隔猶斷,皎潔明月度。
蕭瑟秋葉滿,含悲起四望;但睹屍一人,裸衣卧松丘。
被髮長夜眠,唯以四相遷;昔時萬牲廚,今更百獸膳。
青瘀相第三
鬼吏永無脱,死坑深無底;滿月已掩光,寶鏡轉白皎。
既如被飄燈,復同落花枝;日往轉增爛,月來更自黛。
白蠕孔裏蠢,青蠅骴上飛;欲尋昔日愛,一悲一可愧。
方塵相第四
四大良可厭,五陰理難恃;風火去不還,火土將朽敗。
青黑且寬滿,膿猶瘀爛莠;九孔所流汁,一界甚臭穢。
猛獸踞其側,禍鳥鳴一提;體留此野塵,魂爲何處歸。
方亂相第五
見縛難超網,分段非横報;命速如飛箭,身空如朝露。
玉顔且膿血,芳體徒敗腐;臭氣逐風遠,膏腹炎隨流。
錦衣羞其爛,光枕非人睹;悲歎無所及,拭淚還移路。
璅骨猶連相第六
畏影不知陰,如蝶居世雲;命短電光急,作松下塵埃。
平生市朝花,今則白骨人;黄鵠非呼子,青柳復非田。
春花徒自香,明月空照山;呼嗚永寂寞,終獨不知春。
白骨連相第七
寂寞希人蹟,蕭散遠聚落;見有朽敗髏,倏然在中澤。
松柏作良陰,荒茨蓋濕席;風雲所恒曝,霜露更自瀝。
日來隨日枯,年去逐年白;雖殖青柳根,豈能招鶣鵲。
白骨離相第八
永無如夢虚,塵境如泡體;娑婆可厭所,閻浮非樂寐。
膚血異夜月,骨柳非復花;爪髮各塵草,頭頸散東西。
落葉半覆體,秋菊時可愛;垂淚弗能禁,空是爲人啼。
成灰相第九
山川長萬世,人事短百年;髏膝已盡滅,棺槨猶成塵。
魂屍依無所,神魄豈守墳;碑上聊題名,隴底寧斂君。
日月黄白土,終歸黑風山;唯有三乘寶,不修八苦人。
六識今何在,四大劣餘名;寒苔緣壤緑,夏草鑽墳生。
囊中糧尚在,松下髮猶青;蒼蒼隴雲合,瑟瑟夜松聲。
北周益州多寶寺猷禪師房後院壁所畫的九想變,具體内容如何,已無資料,難以察考。而唐包佶的《觀壁畫九想觀詩》爲觀畫有感之作,並未分詠“九相”,因此“九相圖”的内容、名目、次第如何不得而知,然空海《九想詩》所詠的則爲人死後的九種屍相,其内容、名目、次第與敦煌本各種九想觀詩歌明顯有所不同,而大致合於佛典所列。當是空海入唐時所見之“九想”均作“死相”,並無敦煌寫本生相、死相兼糅之情形。
另外日本尚流傳有署名“東坡居士”或“蘇東坡”的《九相詩並序》。小松茂美氏藏本的“底頁記事”有“慶長十年(1605)二月七日此一册爲越中城尾西勝寺所擁有,無理所望仕也”。東京國立博物館藏的“刻本”則是寬永八年(1631)。另外,室町後期有“九相詩繪卷”一卷的流傳。繪卷附詩、序與署名“東坡居士”的《九相詩並序》同。考《蘇東坡全集》、《蘇軾集》、《蘇軾詩集》、《蘇軾資料彙編》、《東坡禪喜集》等有關資料均爲未見載録,疑爲依托之作。兹迻録其全文如下,以資參考。
九相詩並序 東坡居士
紅粉翠黛,唯綵白皮,男女婬樂,互抱臭骸。身冷魂去,棄之荒原,雨灌日曝,須臾爛壞。即爲灰焉,見昔質理亦爲土,誰知汩交,爲之惜名,其名冷於谷響,爲之求利,其利空於春夢。順我以爲恩愛,逆己忽作雔敵,順逆二門,豈不忘緣,皆是執無我之我,計無常之常。四種顛倒,眼前迷亂,世人猶可恥,況於釋氏乎。
第一新死相
平生顔色病中衰,芳體如眠新死姿。恩愛昔朋留猶有,飛揚夕魂去何之。顔花忽盡春三月,命葉易零秋一時。老少元來無定境,後前難遁速與遲。
第二肪脹相
肪脹新死名叵言,既經七日貌纔存。紅顔暗變失花麗,玄鬢先衰纏草根。六腑爛壞餘棺槨,四肢洪直卧郊原。郊原寂寞無隨者,獨趣冥途中有魂。
第三血塗相
骨碎筋壞在北郡,色相變異難思量。腐皮悉解青黛貌,膿血忽流爛壞腸。世上無常追日現,身中不浄此時顯。從斯親友棄空去,蕭颯冷風似問喪。
第四肪亂相
縱傾海水雖爲洗,肪亂相時豈得清。白蠕身中青蠢蠢,青蠅肉上幾營營。風傳臭氣二三里,月映裸屍四五更。悲哉墓邊新舊骨,年年相積不知名。
第五青瘀相
可憐累累古墳邊,顔色遂消筋節連。餘肉半青春草上,殘皮空瘀晚風前。秋霖洗處骨漸露,朝旦照時首欲穿。此質任他爲野物,傷哉多劫溺黄泉。
第六噉食相
外野人稀何物有,争屍猛獸不能禁。朝看肪脹爛壞貌,夕聽虎狼噉食音。飢犬吠嘷喪斂地,貪鳥羣集棄捐林。今生榮望夢中夢,對是豈無慚愧心。
第七白骨連相
一基未建爛壞盡,五體相連殘此身。飲器空壞留在枕,弊衣纔掛化爲塵。昔斯朝帝紅顔士,今則郊原白骨人。雲雨朦朧原上月,終宵啼哭守屍神。
第八骨散相
蕭疏蔓草遂纏骨,散彼捨斯求得難。爪髮分離盈野外,頭顱腐敗在叢端。西陵雨夕年年朽,東岱嵐時處處殘。忽化龍門原上土,枯榮不識昔誰棺。
第九古墳相
五藴自本可皆空,緣底平生愛此身。守塚幽魂飛夜月,失屍魄嘯秋風。名留無貌松岳下,骨化爲灰草澤中。石上碑文消不見故人塚際淚先紅。
除序文外,全篇九首,每首各八句,每句七字。從“新死相”到“古墳相”,九首所詠均作死相,其名目、次第大抵與《大智度論》較近,而“第九古墳相”則與各家不同。此詩雖或係依托,然其在日本之廣爲流傳,正可窺見“九想觀”的勸化之功及《九想觀詩》的深遠影響。
六、敦煌本“九想觀”詩歌流行原因試探
佛教典籍中的九想,自原始佛教經典《四阿含》到倡導大乘的《大智度論》、《大乘義章》,到隋智顗大師的天台三大部《法華文句》、《法華玄義》及《摩訶止觀》大量論説,其中名目、次第容有差異,然大抵是相同的,指的都是人死的屍相。中唐空海所作的《九想詩》也與經典旨趣一致。唯獨敦煌寫本各種“九想觀”詩歌藝文則是明顯有所不同。敦煌本的“九想”主要歌詠人的一生從孩提到壯年、衰老、病死、一直到死後屍體腐爛化爲白骨的過程,兼融了四苦,而有五生相、四死相的組合。關於此點,項楚曾依據敦煌其他佛教藝文作了相當好的解釋,他説:
初生想、衰老想、病苦想、死想爲一組,則是歌詠“生老病死”等“四相”。按佛教認爲人生的本質是苦,佛經載釋迦牟尼爲太子時,就是由於在四門遊觀時看到了生、老、病、死等四種痛苦,而厭棄人生、發誓出家的。因而佛經經常渲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等四相之苦(也有增爲八苦的),《廣弘明集》卷三十載有周釋亡名《五苦詩》,即生、老、病、死,再加上“愛離”,成爲“五苦”。《五燈會元》卷二也載有傅大士《四相詩》四首。敦煌變文描寫太子成道故事,也有許多渲染“四相”之苦的唱詞,這和《九想觀》詩中的初生、衰老、病苦、死等想,又是相似的。死想、胞脹想、爛壞想、白骨想是描寫屍相,這纔真正屬於佛教的“九想觀”,但作者盡量避免直接描寫那些令人嘔吐的醜惡形象。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初生想、衰老想、死想等三想兼有“百歲篇”和“四相”兩者的性質,而“死想”則兼有“百歲篇”、“四相”和“九想觀”三者的性質。正是這些兼有不同屬性的部分,把這三方面的内容貫穿聯綴起來,成爲統一完整的《九想觀》詩。
當佛教教法在中土已漸趨穩定後,爲求進一步積極發展,佛教乃轉向廣大羣衆展開弘法布道,以争取下層社會廣大信衆的普遍奉行,因此傳布方式與手法不得不因應庶民而有所調整。釋門緇徒有鑑於此,爲求弘法的普及,乃將莊嚴的經典,假借傳統的講經,以俗講方式,使聽衆置身道場,於聽取動人的故事與悦耳的歌曲中,了解經旨,而心生信受。
唱導的出現,突破了佛教已有的講經制度,爲佛教在世俗社會的傳播提供了一種更爲有效的宣傳形式。《高僧傳》卷一三《唱導論》云:
論曰:唱導者,蓋以宣唱法理,開導衆心也。……若能善兹四事,而適以人時。如爲出家五衆,則須切語無常,苦陳懺悔。若爲君王長者,則須兼引俗典,綺綜成辭。若爲悠悠凡庶,則須指事造形,直談聞見。若爲山民野處,則須近局言辭,陳斥罪目。凡此變態,與事而興。可謂知時知衆,又能善説。
唱導因應聽講對象的不同,隨時作出適當調整,“切語無常”、“指事造形”則是極爲有效的話題與方式。“九想觀”原本作爲佛教徒實踐修行的觀想法門,着重的是教理;随着佛教的普及與世俗化,在弘法的過程中,對世俗則强調教誡的宣説功能,因此有“九想觀壁畫”、“九想觀詩”等的出現,自然也就轉變與切身感染力强的四苦、十無常等内容結合。
另外,我們從敦煌寫本的抄寫情況來看,亦不難發現此中轉變的緣由恐與唐代浄土宗的發展有關,如S.6631、P.3892、P.4597、上博48其抄撮一起的大抵爲浄土的讚歌,如《歸極樂去讚》、《西方樂讚文》、《請十方賢聖讚》、《金剛五禮讚》、《高聲念佛讚》、《念佛之時得見佛讚》、《校量坐禪念佛讚》、《佛説除蓋障真言》、《發願文》、《佛説閻羅王受記令四衆逆脩生七齋往生浄土經》、《大般若經難信解品第四十四之廿五》、《十二時普勸四衆依教脩行》、《勸善文》、《每月十齋》、《開元皇帝勸十齋讚》、《十二月禮佛名》、《上皇勸善斷肉文》、《沙彌六念》。若持與法照“浄土五會念佛”、“法事讚”所收的讚詩比對則不難看出,敦煌寫本各“九想觀”詩其寫本内容顯爲浄土法事所使用的。又如P.4597有《金剛五禮》,據汪娟的研究,以爲《金剛五禮》原是以禮懺儀式來弘揚金剛般若,但在流傳過程中,已雜糅彌勒、彌陀等浄土信仰,成爲浄土的重要懺文。P.3892、P.4597抄有《法身禮》。《法身禮》的思想是以性空的中觀思想爲主。另P.4597有《十二光禮》,此乃浄土禮懺文獻,主要依據爲《無量壽經》。38“九想觀”由天台宗大力倡導到浄土宗的援用,其作用也由天台的“止觀”到浄土的“觀想念佛”,這當中也許與智顗大師臨終念佛往生西方,以至於弘天台宗之法師多數兼弘浄土,而浄土宗之念佛,亦念“止觀”二法有關。
S.6631《九想觀序》中所説:“會相歸真,止觀源於妙有。無量壽覺,權開十六之宗;釋迦牟尼,爰敷九相之要。”上博48《九想觀序》中:“地水火風成四大,觀心阿那是無爲。”我們從中不難窺見天台與浄土雜糅的痕蹟;特别是上博48第九觀中提到:“智者若能悟此事,聽取西方浄土因。西方有佛號彌陀,國名極樂遍娑婆。”
敦煌本“九想觀”詩歌蓋爲晚唐、五代之作,可見“九想觀”在中唐以前係佛教修行法門之一,合於原本佛教經典,作爲禪觀壞法觀之一,内容都爲觀他身不浄之死相;而晚唐、五代随着浄土宗的援引與世俗勸化的加强,乃有生相、死相兼糅等内容的出現。
七、結 語
以“九想觀”作爲詠歎題材而創作的詩歌,以今所見的資料觀之,東晉時與慧遠、僧肇同時的廬山隱士劉程之即撰有《九想詩》;後齊蕭昭胄也有《禪圖九相詠》十首,唯二者詩作,今皆已亡佚。現存最早則爲陳、隋時真觀法師《奉王居士請題九想即字依經總爲一首》,此詩今存日本奈良東大寺正倉院。
唐代以來尤爲盛行,今存敦煌寫本有S.6631、P.3829、P.4597、P.3022、Дх.3018及上海博物館藏48等六件“九想觀”詩歌,據以進行系統分析,更突顯上博48在體制上的特色,確定其有别於其他五、七言詩體的“九想觀詩”,是與《十二時》定格聯章相似的佛曲歌讚。
我又通過各寫本《九想觀詩》與佛典中有關“九想觀”源流的追溯與對照,藉以探討唐、五代“九想觀”詩歌流行與内容、名目變異的原因,得到的結論是:佛教的“九想觀”,自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的倡導,一直是修行的主要禪觀。而自隋天台宗的智顗法師大力提倡後乃成爲“止觀”的主要部分,加以天台兼弘浄土,浄土念佛亦重“觀想”,遂使唐以後,“九想觀”漸由實踐的教理轉趨世俗化;内容也由人死的九種屍相,轉變爲生、老、病、死等五生相與四死相的結合。此一轉變的情形,正可從敦煌寫本的比較分析,得到明顯的印證。
“九想觀”詩歌,針對人身九種不浄相加以吟詠,旨在教人修禪,破除對此身的迷想,以求超脱欲海。經由晉唐之間釋子與文士的鼓吹,一方面經由圖像與歌詩的推動,使其教理轉趨通俗而深具勸世效用。日本流傳的署名蘇東坡的《九相詩並序》及“九相詩繪卷”顯係受到唐代《九想觀詩》的影響。而現今坊間的民間宗教或善書,也常舉《九想觀詩》以爲戒淫之佐證。
(原載《普門學報》第12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年11月)
注釋:
①見《内野博士還曆紀念東洋學論集》,東京:漢魏文化研究會,1964年,頁397—412。文中簡略介紹敦煌本《九想觀詩》與空海《性靈集》的《九想詩》。其中提及敦煌本P.3022、P.3892、P.4597及S.6631四本,並迻録P.4597全文,文字頗多未能辨識與誤認。
②見《海潮音》第60卷第9期,1980年9月。該文僅據P.3022及P.3892二卷加以校訂,對其内容則未加探究。
③見東吴大學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印(1984年7月),頁214—215。文中僅對《九想觀詩》略作簡介。
④見顔廷亮編《敦煌文學》,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頁161。該文主要就S.6631、P.3892等二寫本論述《九想觀詩》的創作藝術。
⑤見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年,頁98—106,該文主要論述P.3892及S.6631等二寫本。並據林聰明《敦煌俗文學研究》迻録P.3892的九首進行校訂。
⑥見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年,頁162—172。其中校輯了S.6631、P.3022及P.3892等三寫本。
⑦見《中正大學學報》第7卷第1期,《人文分册》,1996年12月,頁17—34。
⑧按:P.4597第六首“死想”自“送出”後到第七首“膨脹想”的“妾奴”前,正爲一行,由微卷觀之,尚有部份字蹟,似爲原卷粘貼重疊使然。
⑨參拙文《敦煌寫卷定格聯章“十二時”研究》,收入《敦煌文獻與文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頁135—137。
⑩按:原卷作“須”,“”爲省字符,當是“須臾”的省略。參見潘重規《敦煌卷子俗寫文字與俗文學之研究》,《木鐸》第9期(1980年11月),頁33。
見《新校本新唐書》卷四四《選舉上》,頁1170。
參見譚蟬雪《印沙·脱佛·脱塔》,《敦煌研究》1989年1月,頁19—29。
敦煌地區全年有風,平均每年8級以上的大風有14.5天,沙漠風暴有15.8天,且多出現在3—5月。
《大正藏》第1册,頁56c。
《大正藏》第2册,頁198a。
《大正藏》第44册,《大乘義章》卷一二,頁697下。
釋惠敏從法醫學觀點説明“九想觀”,可參考。見《“聲聞地”における所緣の研究》第二章“所緣の實踐”第七節“不浄所緣”,“外の朽穢不浄”,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4年,頁134—176。
《大正藏》第33册,頁719中。
《大正藏》第25册,頁538上。
《大正藏》第17册,頁721中。
《大正藏》第46册,頁469中。
見《大日經住心品疏私記》卷一五,《大正藏》第50册,頁807下。
《辯正論》卷三,《十代奉佛上篇》第三,見《大正藏》第52册,頁504下。
見《大正藏》第55册,頁86中、下。
見《中國唐代會刊》第9期,1998年11月,頁1—34。
1921年,佐佐木信綱複製,内容解説由内藤虎次郎撰。其後研究《雜集》者主要有岩井大慧《〈聖武天皇宸翰雜集〉中所見之隋大業主浄土詩》,小野勝年《〈宸翰雜集〉所收“周趙王集”釋義》,《〈宸翰雜集〉所收“觀行内雜詩”等釋義》,《〈宸翰雜集〉所收寶人銘等釋義》,《〈宸翰雜集〉所收早還林、浄土、穢土釋義》。近年研究,如佐藤美知子《憶良之釋教的詩文》、合田時江編《聖武天皇雜集漢字總索引》等。
日本中央公論社,昭和五十七年十月印行。
見《全唐詩》卷二五,臺北:明倫出版社,頁2142。按:《全唐詩》作《觀壁盧九想圖》。
《續高僧傳》卷二五,《感通篇中·益州多寶寺猷禪師傳三》見《大正藏》第50册,頁657中。
見《續遍照發揮性靈集補闕抄》卷一,載日本古典文學大系71《三教指歸·性靈集》,岩波書店,1974年,頁460—469。
現存的抄本有小松茂美氏收藏本,刻本有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本。
主要有中村家藏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本、大念佛寺藏本等。承早稻田大學砂岡和子教授提供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本有關署名東坡居士之《九相詩並序》刻本及“九相詩繪卷”之影本,謹在此深表謝意。
見項楚《敦煌詩歌導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頁105—106。
見《大正藏》第50册,頁417下。
有關法照浄土五會念佛的法事讚可參見塚本善隆著《唐中期の浄土教》(法藏館),頁200—203。
見汪娟《敦煌寫本〈金剛五禮〉研究》,《敦煌學》第20輯,頁69—88。
見汪娟《敦煌禮懺文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6月,頁61。
參見汪娟《敦煌寫本〈十二光禮〉研究》,載《潘石禪先生九秩華誕敦煌學特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頁481—509。
如臺中聖賢堂印行的善書《壽康寶鑑》,便引有九想觀:“人想死亡日,欲火頓清涼。愚人若聞此,愁眉嘆不祥。究竟百年後,同入燼燬場。菩薩九想觀,苦海大津梁。新死想第一:静觀初死之人,正直仰卧,寒氣徹骨,一無所知,當念我貪財戀色之身,將來亦必如是。……枯骨想第九:静觀破塚棄骨,日暴雨淋,其色轉白,或復黄朽,人獸踐踏,當念我韶光易邁之身,將來亦必如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