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科技社团:英国科学传播与教育的启示

科技社团:英国科学传播与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键词]英国 科技社团科学传播科学教育国际科普合作英国是一个极为重视科技、重视积累的国家。本文将对英国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科技社团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开展的主要活动和运作模式,以期对英国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的经验进行学习和借鉴。另外,英国政府联合有关社团和企业设立ENTHUSE奖学金,资助优秀的科学教育人员接受学习中心的专业发展训练。

科技社团:英国科学传播与教育的启示

万兴旺  赵  乐  侯璟琼  王  莹  姜福共
上海科普教育展示技术中心,上海 200020)

[摘  要]英国科技社团通过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各种力量,形成了成熟灵活的科技传播和科学教育网络,已成为英国科学传播和科学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英国的科学传播和科学教育的社会化和社团化运作无疑将为尚处在起步阶段的中国科普事业提供宝贵经验,而这些成功社团也是我国科技系统开展中外科普合作的理想对象。

关键词]英国 科技社团  科学传播  科学教育  国际科普合作

英国是一个极为重视科技、重视积累的国家。英国人口不到6000万,却先后产生了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资助了全球4.5%的科学研究,发表了全球8%的科技论文,科技论文的引用率达9%。英国在科技领域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除了拥有一批献身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外,其政府也非常重视对民众的科学教育,尤为突出地表现在培养专业化科普教师队伍、组织多样化科普活动这两方面[1,2]

英国的科普教育和科学传播活动背后不仅有巨大的政府投入,更重要的是依托一个成熟密集的科技传播社团网络。这些社团独立于政府部门和营利性机构,辐射社会资源丰富,管理方式灵活高效,开发的项目引人入胜,发挥了更为活跃和重要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一些核心社团甚至已经演化为英国政府发展社会科学教育与传播事业的固定合作者和主要执行者,形成英国科学教育普及活动的中心,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巨大号召力,折射出英国科学传播与教育社会化的轨迹。

英国依靠科技社团的巨大社会资本和优质管理经验,发动各种力量,多维度开发项目,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多种资源实现共享,形成了可持续、立体式的社会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发展模式。本文将对英国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科技社团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开展的主要活动和运作模式,以期对英国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的经验进行学习和借鉴。

(一)机构简介

英国政府对学校课程中的科学内容十分重视,曾先后多次修改教育方案,将“科学课”设为中小学三门核心课程之一。英国学校科学课程的特点在于改革了传统刻板的教学模式,环保科学、基因科学等富有时代特色的科技前沿成果被引入课堂。在考核教学活动时,将培养学生科学思考、科学探索的精神放到与学习科技知识同等重要的地位。科学教育在学校中的核心地位也对任课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要求较高,科学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定期培训随之得到社会重视,而从事这一活动的专门组织——科学学习中心应运而生。

英国科学学习中心[3-5](National Science Learning Centre,http://www.sciencelearningcentres.org.uk/)是英国全国性的科学教育培训发展机构,由英国政府投资5100万英镑于2003年创办,主要目标在于通过组织各种专业培训和交流,帮助英国科学教育专业人员提高职业技能,并逐渐拓展跨国科技教师培养与合作。

目前,英国境内已设有10个科学学习中心,分别是9个地区中心和一个国家中心(位于约克大学内)。每个中心由一个协会运作,协会成员选自地方议会、大学专业机构、学校和企业合作者。其中,英国国家科学学习中心由约克大学,利兹大学和菲尔德哈莱姆大学等几所著名高校共同管理。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英国科学学习中心每年推出数百个培训课程,接纳数千名学员,并在英国创新科技部的支持下同许多大学和科学社团开展良好合作,成为了英国科学教育师资培养的核心非政府组织。《2004-2014年英国科学与创兴框架》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中心将作为一个提高中小学科学教师素质的重要依托机构,得到政府和各种慈善基金会更多资助。

总而言之,英国科学学习中心的建立和运营基于英国政府的官方支持和广泛的市场与社会需求。它通过系统的职业教育培训,整合英国科学教育社团、学校、研究机构和个人等社会资源,形成一个专业科学教育师资和人才培养的中心。

(二)主要工作和活动

英国科学学习中心的主要工作是为从小学到高中从事科学教育的教师、技术人员等提供继续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目的是帮助教师们学习最前沿的职业知识和教学技术提供资源和帮助,为学生提供更有吸引力和启发性的科学教育,不仅为培养未来市民的科技素养打好基础,并从中选择优秀者作为未来科学家的培育对象。

基于科学教育专业人员培养的目标,该中心的教学对象为全英国范围内的科学教育人员,以及从事与科学教育有关工作的人员,如技师、助教等。相关课程的设定也源于目前从事科学教育人员的实际需求,有关专业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指导意见。授课教师主要是合作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科学教育专家和各学科的专业科技工作者。各个中心还通过网络共享800多个教学课件,学员可以在网上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下载课程资料。

该中心一般分为春季、夏季和秋季三个阶段安排课程。地区中心的教学时间通常安排在工作日,同时也设有周末班和假期班等多种短期培训。学员可以就近选择本区域内的中心课程,也可以跨区域选择课程。国家科学教育中心则开设脱产或半脱产形式的中长期住校学习。

基于英国科学学习中心的非营利性质,中心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轻学员负担,实现为更多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教学所需用费分别由国家补贴、赞助方捐助和学员或者学员所在学校共同支付三部分组成,因此由学员或者学员所在学校承担的费用较低。另外,英国政府联合有关社团和企业设立ENTHUSE奖学金,资助优秀的科学教育人员接受学习中心的专业发展训练。该项目的资金将用来支付老师在国家科学教育中心的训练费用、个人的差旅费和住宿费,以及学校因此要聘请短期代课老师的经费,解决学员所在学校的后顾之忧。

(三)有关国际合作项目

科学学习中心着力于从课程设置、时间安排、教学经费等各个方面创造条件,为更多的科学教师提供教育资源。它在官方网站上明确指出,自己的这一使命并不仅仅局限于英国科学教育职业人士,而是面向世界。为此,他们坚持不懈地拓展国际合作项目。

迄今为止,该中心已经与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初步建立了交流关系,并于2007年开始尝试性地与德国日本合作举办跨国研讨班和远程教学活动。该中心对中国表示了极大的兴趣。目前,上海市科协正与该中心就远程联合培养科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展开实质性洽谈。

(一)机构简介

英国科学教育协会[4](The Association for ScicenceEducation,http://www.ase.org.uk/)成立于1963年,是科学教育的非政府专业协会,旨在促进、帮助和发展小学至大学的科学教育。科学教育协会由理事会、委员会、继续职业发展部和地区部组成,在英国境内设有19个地区分会,拥有15000名会员,2500名学生会员,成为教师教育资源(器材、教育计划)的重要网络平台。

(二)主要工作和活动

1、继续职业发展(CPD)培训

英国科学教育协会分别针对科学教师和技术人员两类会员安排课程,涉及最新的教学技巧,科学动态、科学与文化伦理讨论、科普知识和职业发展指导等。学员可以在线选择所需课程,也可以在科学教育协会开辟的网络课堂进行在线学习。协会也可以根据学员的个性化要求专门设计个性化教学内容。费用约为每人每学期100~170英镑。

2、ASE特许科学教师(CSciTeach)

英国科学教育协会认为:科学教育是一个复杂过程,有技巧的科学教师应该具备专业化的知识与教学方法。为了提高科学教育和学习的质量,甄选优秀的科学教育人员,为科学教育人员继续进修设立明确目标,科学教育协会联合科学理事会(http:// www.science-council.org,Science Council),创立了一项职业科学教育人员的认证机制,即特许教师资格。该认证由英国枢密院和专业组织授权,是英国首个科学教师的资格评定工具,并与国家承认的其他特许状有同等普遍效力。

3、小学科学教育质量评定

该评定是英国科学教育协会与英国科学学习中心东英格兰、伯纳特地方政府以及威尔康基金会的合作项目。其目的在于提高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为政府、学校和科学机构提供专业支持,以确保小学科学教育科学持续发展,为其他地区的科学教育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标准。2008年,评比在英格兰东部和南部12所学校中展开,并计划从2009年到2010年在英国全境400所学校中展开。其中英国科学学习中心负责协调评比和提供培训;地方政府、学院和专家将为参与学校提供帮助和指导;科学教育协会负责制定和运作具体评定过程。

另外,科学教育协会还经常组织区域性或者全国性科学教育研讨会,教学展览和年会等。

(一)机构简介

英国科学促进会[3-5](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简称英国科促会,http: //www.britishscienceassociation.org/)成立于1831年,总部设在伦敦。英国科促会受到英国女王提供资助,是英国最古老的专业科普组织,其任务是促进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促进科学的发展,并阐明和增进科技对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贡献。

英国科促会采取理事会管理方式,理事会成员包括皇室成员、学术机构代表、公司代表、其他协会负责人和学生代表。理事会常任委员会是主要的日常决策执行机构。理事会下设农林、人类学考古学生物科学化学经济学、教育、工程、普通科学、地理地质科学史数学、医学、物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与社会政治共16个专业部门和1个学生组,并通过这些部门与国内和国际上的各科学专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

英国科促会非常重视与中国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自1991年与中国科协签定双边合作协议以来,英国科促会与中国科协建立了友好互访关系。2005年,中国科协曾派代表团出访英国科促会科技节。英国科促会与上海市科协也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其首席执行官Roland Jackson参加了上海市科协主办的2005中英青年科学家论坛,并在2008年上海市科协成立五十周年庆典暨“科技社团的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上作了题为《科学与公众:我们的目标和科技社团在公众参与科学中所起的作用》的主旨报告。

(二)主要工作和活动

作为英国科学传播的主要机构,英国科促会将绝大部分精力集中在策划组织各种规模的社会科学传播项目方面,以帮助社会成员了解科学知识,激发探索的兴趣。英国科技节和英国科学工程周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大型科普活动。

1、科技节(Festival of Science)

英国科技节实际上是英国科促会的年会,是英国、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科学节,一般于9月份举行,自英国科促会成立每年都举办一次,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英国科促会采取大学竞标申办,旗下16个委员会分头组织活动,政府和企业提供资助的组织形式,秉承“为科学创造一个开放环境”的宗旨,每年约吸引英国国内外300~400位顶尖科学家和科学传播者来向公众揭示科学发展最新状况,给科技共同体、决策者和一般公众提供了联系的纽带,加强了三者之间的互相理解。

2、英国科学与工程周

英国科学与工程周(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eek)由英国科促会和英国工程技术办公室合作举办,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工程活动之一。该活动始于1994年,源于英国政府科技政策白皮书《实现我们的潜能》中的“公众意识”计划。

英国科学与工程周在每年3月份举行,为期10天,主要活动由科学促进会联合有关科研机构和大学策划并组织,面向家庭、个人和学校开放。它吸引大批来自国内外的优秀科学与技术工作者,向公众展示科学的最新动态,为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2009年的科学与工程周于3月6日~15日举行,主题为“变化”,以呼应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和2009国际天文年。

3、青少年科普活动

英国科促会是小学课外科普活动的主要设计和提供者,目标是帮助学生学到课本之外的更多的科学知识,激发他们的科学创造力与科学想象力。规模集中的Big Bang青少年科普活动和CREST奖是当前科促会大力推广的两个项目。

Big Bang项目整合了科学促进会开展的多个青少年科普活动,包括了英国青年科学家和工程师博览会,青年科技创新大奖和青年工程师竞赛等一系列青少年科普活动。CREST奖的目的是鼓励5~19岁的学生和他们的老师参与科学和技术研究活动,并促进他们了解和学习现代科学发展的前沿成果。

4、科技与社会沟通活动

作为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组织,英国科促会的一项重要使命是将科学和大众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一种途径是在科学工作者中培养大批的科学沟通者(Science Communicators),鼓励他们在完成科研项目的同时,更多的参与到科学社会化传播活动中去,发挥连接科学界和社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另一种途径则是搭建公众与科学之间的互动平台,鼓励普通人自由表达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科学活动的看法。例如一个名为“每月一变”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科学工作者同普通公众会聚一堂,讨论与科学有关的诸多热门社会和伦理问题。还有非正式的讨论会“科学酒吧”,在这个“科学酒吧”里,人人可以就科学问题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等。这也是英国科促会力求将科学争论带出演讲现场而进入新的舞台的一种典型活动,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一)机构简介(www.daowen.com)

英国皇家科学研究会[3-5](Royal Institution of Great Britain,http://www.rigb.org/)是具有209年的悠久历史的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机构,主要宗旨是推动科学发展,并通过各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引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科学研究会的活动资金来自社会捐赠和援助,每年组织100多场公众活动(讲座、讨论等),涉及所有科学领域。它也是学校科学教育计划和青少年科普活动的重要提供者之一。

(二)主要工作和活动

皇家研究院既是研究机构,又是向大众推广科学、提高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评价的机构。因此,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是皇家科学研究会的两个工作重点。借助于在科学研究领域的优势,皇家科学研究会大力开展促进科学技术专业领域与普通公众间的沟通项目,将专业科学工作者融入科普活动中,拉近科学与社会的距离。

1、圣诞讲座(Christmas Lectures)

该所最具影响的科普活动是每年圣诞节期间在讲演厅举办的圣诞科学讲座。该讲座由著名科学家法拉第于1826年发起,目的是使少年儿童感受科学的无穷乐趣,唤起他们对科学的热爱。每年圣诞期间,研究所都安排优秀科学家进行连续5天的科普讲座,并且向全国民众播放。他们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并配以大量图片、例证、示范等,生动、形象地向人们讲述科学知识,受到公众的普遍欢迎。

2、青少年大师班(Masters Class)

该项目始于1981年,分为数学大师班、科学大师班、设计大师班和工程大师班,由顶尖科学家或工程师向15岁以下的青少年教授前沿科学知识。

大师班一般分为5~10个系列课程,每节课程2个半小时;同时也有一次性集中培训。举办地点分布在英国各个地区。暑期,皇家科学研究会将邀请所有当年的大师班学生参加在研究会举办的各种活动。希望参加大师班的学生必须由教师或者学校推荐,面向那些对科学和探索有兴趣和潜力的孩子。每年大约有3000名学生参加大师班课程。

3、科学沟通者研讨会(Science Communicator Workshop)

这是皇家科学研究会目前正在开展的一项新的活动。该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会的形式,为科学家们提供实践性的培训,提高他们将高深的科学理论以简单通俗的表达方式传达给普通人。在皇家科学研究会还牵头组织科学家们帮助11~18岁的青少年开展互动性的科普教育。

威康信托基金会[7](The Wellcome Trust,http:// www.wellcome.ac.uk/Funding/index.htm))是世界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资助基金会,它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包括向大众推广生物医学知识,以促进科学与社会的对话。它支持大型的公众参与计划,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发布信息。威康信托基金会估计每年通过“图书馆和传媒资源”,各种期刊、互联网、讨论、讲座和辩论,受众多达500万人。另外,威康信托基金会也资助多家地区科学中心或博物馆,像伦敦、曼彻斯特、邓迪、布里斯托、格拉斯哥、伯明翰、纽卡斯尔等。该基金会也曾经资助了许多博物馆和展览馆的重建,如英国伦敦皇家设计学院的Hunterian博物馆、伦敦的“圆屋”、英国科促会所在的伦敦Wellcome Wolfson大厦、数据中心和科学博物馆的一部分。通过单独或与其他机构合作进行的科学传播及科学教育活动,威康信托基金会估计每年的受众达1900万人。

中国面向公众的科普工作已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历程。近几年来,更是把科普工作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科学发展战略的关键措施。

目前,中国的科普工作已经初步形成了政府大力推动、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社会各方广泛支持的良好氛围。然而,不可否认,我国科学传播和科学教育事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尚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8,9],如科技社团创新意识不足;科普财政逐年投入增大,科普活动日益繁荣,但影响大质量高的精品项目为数不多,社会资源利用不充分;学校教育系统、科研机构和科学传播社团三者融合不够紧密,缺乏长期稳定的交流平台与合作项目;科学传播和教育的专业人士匮乏,缺少对现有科普工作者的培训机制,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队伍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国内科学社团之间以及与国外类似机构的交流渠道和方式十分有限;现有的跨国合作关系仍然过多依赖官方主导,国内社团的国际活动能力弱;科学传播和教育网络建设滞后,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资源共享程度不高等。

在这些方面,英国的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社会化和社团化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科学传播活动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精品项目,做深做实,优化科普资源利用

科学传播是外延十分丰富的课题,但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社会事业,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基本方向,以民众满意为标准。在英国,不论是科学中心的科学教师职业培训服务还是各种科技交流活动,都精准切合了民众对于科学的渴望和好奇。集中精力打造一批优质项目,树立科普品牌是英国科学传播工作的另一大亮点。很多著名的科学社团都拥有历史悠久,广为人知的招牌活动。通过开发可持续性的精品项目,科普活动做到了既有广度还有深度。在精品项目长期化固定化的过程中,有限的社会资源也被加以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这不仅为政府和企业等科普资助者创造了长期可靠的投资方向,培养了赞助方对社团管理和业绩的信任感,进一步稳定和巩固了科普社团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关系。

(二)将科学教育作为科普事业的主要领域之一,依托教育体制实现科普工作的常态化,鼓励科技社团和科研机构与学校合作,提高学校科学教育师资水平

科学传播是一个连续而持久的过程,不仅包含各种短期活动,还需要实现科普工作的常态化和体制化,学校教育系统便是一个理想平台。英国政府不断提高科学课程的地位,更新科学课的内容与授课形式。各种科学传播社团也积极将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带到校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这种灵活的形式也成为正规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加深了学校与社会、科学与青少年的交流。科学在教育体系中的提升还带来了对专业化高素质科学教师的需求。对于科学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和职业继续教育也成为科学社团新的关注领域。

(三)注重培养专业化的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队伍,为科学传播提供强大智能保障

科普事业的成熟一方面有赖于体制和机构的完备,另一方面离不开大批专业化的科学传播人才。英国以三种方式打造了一支科学教育和科学沟通专业队伍:一是对从事科学教育人员的职业继续教育,帮助学校科学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与技能;二是发掘和培养职业科学传播者和科学社会活动者群体;三是为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传授科学普及技巧和社会传播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科普意识。

(四)创新精神是科技社团和科普事业保持活力的内在支撑,科学传播的发展依附于科学研究的进步

创新是科学进步的核心驱动力,也是科学传播的内在要求。英国科技社团无一例外的将“创新”纳入到社团文化中。科普创新意味着以超前的眼光审视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趋势,大胆开拓新的科普形式和内容,不断将科学发展的前沿动向以更加独特的演绎方式展现给社会大众。科普创新依靠的是社会与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之间的密切联系,而科技社团则是连接两者沟通的桥梁。目前,英国绝大多数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中心都参与到了科学传播与普及事业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通过资金赞助、提供专业咨询和人才支持参与科学传播社团的各项活动。

(五)英国科普事业中,科学传播的绝大多数活动策划和管理都由各种专业科普社团承担,其中一些核心社团起到了不可忽视与替代的作用

一方面,这些社团组织背后或多或少都有英国政府或者皇室成员的政策倾斜或者财政支持。2004 年7月,英国政府在《2004-2014科学与创新投资框架》中再次提到要关注与公众的联系和提高公众对科学技术的信任,并特别承诺要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和奖励项目,帮助科学界和政治决策者与公民进行对话。这其中相当多的资金都直接划拨给了指定的重要科技社团。政府机构与社团的密切合作也使得英国政府的科技政策能够轻松的放大社会影响,以较小的财政开支调动起更多的社会参与,科技社团则起到政策“放大镜”或者“杠杆”的作用。另一方面,他们成为了连接社会其他部门的“粘合剂”,即向上连接英国政府、地方行政机构和皇室,有强大政策支撑和由此产生的社会权威性;同时广泛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将中小型科技社团、公司和企业、科研机构、学校和学生囊括到一个科学普及网络中。

更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在全球化的大趋势和中国社会不断开放的大形势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传播也已经远远超越了国界的限制,民众的科普需求也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我们应当顺势而行,积极开展与包括英国在内的科学传播发达国家的跨国交流和合作,提高上海公民科学素质,增强上海的国际竞争力,开创上海科学传播工作的新局面。作为我国科学传播的专业社会团体,中国科协系统在工作重点、目标界定和活动方式等方面与英国主要的科学传播社团有类似之处,但是我国科协系统还远未发挥如同他们这般强大的社会能量。作为尝试,中国科协系统及其所属团体不妨借助这块“他山之石”,在以下几个领域大胆探索,寻求合作:

①学习英国科学教育师资培养理念,借鉴英国科学学习中心成熟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和网络资源,建立面向学校科学教师的中-英科学教育专业领域人才联合培养框架,以国际化和职业化理念带动上海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②进一步积极深化与英国科促会的友好关系,开展实质性合作项目,将英国优秀科学教育课程与科普活动引入上海中小学,满足学校、家长和学生拓展视野的迫切需求。

③联络英国著名科学传播机构和专家,举办以“科普创新”、“青少年科学教育”等为主题的研讨会和访团为载体的双边科学传播社团交流平台,打开上海对外民间科普交流的新局面。

④联合开设科学传播职业人士的培训课程,建立科普工作者交流项目,成立科普人才培养基地,提高我国科普工作者的整体职业素质和对外交往能力。

⑤共同开发中-英科学传播和科普教育网络资源,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打造资源共享的国际化科普网络社区。

当然,在探索合作前景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这些主要科普机构对政府政策和官方资助的依赖性较大,因此它们更加倾向与官方或半官方国外科学传播组织的交流;核心社团的内部分工和管理十分复杂,常常交叉展开多个项目,牵扯内外多种性质的子团体,我们在与之合作时也要明确对口;最后,了解与信任是合作的基础,以各种渠道打开双方相互认知和信任的大门,合作之路自然畅通无阻。

科技传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进而提高国家与城市的竞争力,实现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多视角(从各传播主体着想)、多渠道(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全方位(从学校的科学教育到社会科普场所)的科学传播事业,相信对英国科学传播事业和核心社团的学习将是实施这一战略的良好开端。

参考文献

[1]郑晓春.让大众理解科学:英国科普面面观[N].科技日报,2003-07-14.

[2]党倩娜.英国2004-2014年科学与创新投入框架[EB/ OL].http://www.istis.sh.cn/list/list.aspx?id=2547.

[3]李正伟,刘兵.对英国有关“公众理解科学”的三份重要报告的简要考察与分析.

[4]梁玉兰,邱举良.英国科学文化传播体系及其措施.国际科技动态[J](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内部通讯),2007,(7).

[5]杨文志,朱文辉,贾子文,陈蕾.中国科协赴爱尔兰出席英国科促会科学节考察报告[EB/OL].http://www.cast.org.cn/ n35081/n35668/n35758/n368401/0215257.html

[6]侯国清,姜桂兴.英国的科技政策白皮书[J].中国高新区,2006,(2).

[7]TRUSTEES’REPORT 2007 of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http://www.the-ba. net/NR/rdonlyres/4A798BC9-54CD-4F3B-819E-61DBDFF74 4EE/0/BritishAssociationFinancialstatements2007FINAL.pdf

[8]周光召.中国科普事业的现状和发展[EB/OL].http://www. kexuemag.com/artdetail.asp?name=140.

[9]刘兵,侯强.国内科学传播研究:理论与问题[EB/OL]. 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81008.

The Role of Britis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ety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 and Science Education and its Inspiration

Wan Xingwang,Zhao Le,Hou Jingqiong,Wang Ying,Jiang Fugong
(Shanghai Center of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Demonstration Technology,Shanghai,200020)

[Abstract]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forces come from the government,the enterprise,the society and so on, The Britis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ety has formed a mature and flexible network of technology dissemination and scientific education,has become the main undertaker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and the scientific education work in British.Britain’s socialization and mass organization operation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 and scientific education without doubt will provide the valuable experience to chinese popular science enterprise,which is still on the start stage.And these successful societies also would be the ideal cooperation mat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popular science for ou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Key words]the British;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ety;science communication;scie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popular scienc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