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008年毒奶粉事件揭示我国多头管理问题

2008年毒奶粉事件揭示我国多头管理问题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在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后公布的不合格奶粉企业和伪劣奶粉名单中就出现了三鹿奶粉,但随后质检部门证实是相关疾病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的检测失误所致,致使三鹿逃离追责。2008年6月中旬南方日报收到网民反映,有人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的网络留言系统里反映三鹿奶粉导致多起婴幼儿肾结石事件,但事后竟然被官方网页留言屏蔽。

2008年毒奶粉事件揭示我国多头管理问题

 第一,市场暴利诱惑导致管理越位。随着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巨大的消费需求,乳制品市场逐渐转变成为一个较大的国内市场。为了更快地调节大陆市场的供求关系,政府部门一只手在大量进口外国奶制品供应部分份额市场,另一只手推动国内自主生产的奶制品供应更大份额的市场,难免在进口的把关和自主生产的把关两大监管把关上有所缺漏。导致政府在行政行为选择中追求利益大于追求质量,考虑市场受益大于考虑生产质量。在需求旺盛和价格竞争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政府行政监管部门漠视且忽略对奶制品生产厂家的生产流程及质量的管控,因而爆发奶制品质量的弊端漏洞


       第二,治理反应迟缓导致管理错位。在法治领域,早在2007年底的相关法院审判中就证实有针对此类产品的投诉案件,但是由于案件审理的周期与重视程度导致此类案件未被关注。在行政领域,由于技术疏忽和管理混乱。早在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后公布的不合格奶粉企业和伪劣奶粉名单中就出现了三鹿奶粉,但随后质检部门证实是相关疾病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的检测失误所致,致使三鹿逃离追责。在三鹿集团实施公关策略后,各地行政机关联合发文要求允许三鹿奶粉正常销售,对以往问题不置可否。

第三,行政问责压力导致管理缺位。2008年6月中旬南方日报收到网民反映,有人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的网络留言系统里反映三鹿奶粉导致多起婴幼儿肾结石事件,但事后竟然被官方网页留言屏蔽。
       2008年7月,徐州某儿童医院的小儿泌尿外科医生冯某在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的留言系统反映年度婴儿肾结石导致肾衰竭病例增多与饮用三鹿奶粉关系密切,希望政府部门能够组织相关流行病专家明确原因,但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答复。(www.daowen.com)

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由于三鹿集团是中外合资公司,在2008年8月得知奶粉出现问题之后,其海外最大股东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向我国地方政府提出召回奶粉的要求,可是地方政府置若罔闻,甚至试图掩饰,不予召回,而后恒天然公司只好通过新西兰政府与我国中央政府交涉,才使中央与地方两级政府予以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