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南干旱问题研究-人类学民族学视角(2009-2010)

西南干旱问题研究-人类学民族学视角(2009-2010)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干旱地区的调适行为的人类学分析——基于对安龙县万峰湖镇的调查杨旭摘要:干旱是自然界的一种气候反常现象,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本文基于对黔西南安龙县的田野调查,对干旱在这一地区引发的人们的调适行为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地群众面对干旱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从干旱发生以来,安龙县境内的火灾发生了近200余起。

西南干旱问题研究-人类学民族学视角(2009-2010)

对干旱地区的调适行为的人类学分析——基于对安龙县万峰湖镇的调查

杨 旭

贵州民族学院 民族学与社会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干旱是自然界的一种气候反常现象,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然而,透过干旱现象表面却可以发现:在广大受干旱影响的地区,群众在受到外在环境的刺激过程中不断地对生产生活、自我认识以及社会关系进行着调适。本文基于对黔西南州安龙县的田野调查,对由干旱现象引发的生产生活、自我认识及社会关系的行为调适进行了分析,并从人类学视角对干旱中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干旱;调适

自2009年以来,贵州各地普遍发生了旱灾。境内特别是以黔西南州最具有代表性,黔西南的旱情已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透过黔西南旱情,可以看到在旱情面前,当地人们在此次干旱中不惧困难,在抗旱过程中积极地表现出抵御干旱的优良品质。本文基于对黔西南安龙县的田野调查,对干旱在这一地区引发的人们的调适行为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地群众面对干旱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

一、关于干旱的基本概述

百度百科对干旱的解释是指淡水总量少,不能满足人的生存需求以及影响到人的经济发展的自然现象,其与旱灾的区别是旱灾在时间的持续性上不长,而干旱则是一种长期性的自然现象。从严格意义上说,某一地区干旱的程度除了受当地降雨因素影响外,还受地面水汽蒸发因素的影响。如果降雨稀少,加上地面水汽蒸发过多,则会使地面水分不能得到合理的补给,入不敷出,从而导致干旱现象。此外,地区的生态情况、人为活动对当地气候的影响等都是干旱发生的直接或间接的诱因。因而,干旱的出现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结果。但是,随着近年来人类对自然进军的速度加快,人类给自然生态环境已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的过度活动对干旱的发生有着直接的责任。

伴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在向自然界进军的同时,也不断地受到了来自自然界各个方面的种种回应。在自然界的母场域里,由于组成自然界的子场域过多,子场域中的许

作者简介:杨旭,彝族,贵州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多客观因素并非为人类所能确切掌握。因而,人们在改造自然、开发社会的活动中难免会对很多的自然异常现象无法做出相应的积极应对。对于干旱的预防,更多的还是在于人们对干旱的认识及了解的提升上,在认识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对自然的观念及态度,在开发活动中有计划地向自然索取,加强生态环境的基础建设,使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二、干旱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干旱给安龙境内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本次田野调查中,笔者走访了安龙境内受干旱最为严重的万峰湖镇,对其中的纳赖村、岜供村、下箐村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干旱对万峰湖镇当地已造成农业收成无法保证、林业经济受到破坏、旅游经济发展停滞等不良影响。在安龙这些受旱影响严重的地方,由于地处石山区,同时境内石漠化严重,喀斯特地貌突出,交通极为不便。这给当地居民在生活取水上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有的地方需要走上十几公里的路到政府指定的供水点取水。概括来讲,干旱对当地的生产生活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水的使用的影响

干旱的来临使当地群众在对待如何用水的问题上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加上旱情的有增无减,人们对水资源的渴望以及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加。受干旱的影响,现在人们在对待用水问题上已较之从前更加注重对水的利用效率。由于境内居民的生计以农业为主,因而当地群众充分地将人员用水、农业用水、牲畜用水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单位内的用水效率极力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在生活用水上,现已形成了一定的用水流程,这一流程主要是从人员生存用水到牲畜用水再到农业用水。通过对限量的水资源反复使用提高水的使用效率。

(二)对生产技术的影响

干旱给当地的生产技术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客观地说,干旱促成了当地生产技术的改革。在过去,万峰湖镇政府曾为当地群众修建了一定数量的水池、水窖以供群众取水之用。因此,对当地群众而言,仅这些水池、水窖就能保持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用水需求。此外,有的地方到现在还一直使用着历史上先辈们使用的水井。但是,持续不减的旱情,加上地面的水分蒸发使井水资源也受到严重的供给挑战。政府修建的水池、水窖以及村里的水井在供水能力上已不能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干旱给当地的生产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面对不断严峻的旱情,当地人们开始对生产技术进行改良。对生产技术的改良主要是围绕如何发挥有限的水资源在生产中的最大作用这一问题为中心而进行的。在田野走访中,笔者与纳赖村的村民在谈及生产用水时,当地群众反映现在他们在农业用水上已经使用了滴灌法。使用这一方法既保证了农作物对水的需求,又节约了生产用水,提高了水的使用效率。

(三)其他灾害的发生机率上升

干旱不仅使人们生产生活上的用水发生了困难,也从其他方面增大了当地其他灾害的发生机率。在万峰湖镇境内,许多山地由于旱情的持续影响使山上的林木植被枯萎,绿化严重受损,环境干燥程度增加,火险发生机率极大。在向当地群众以及气象部门、林业部门了解旱情与其他灾害的关系时,人们普遍反映干旱使当地的火灾发生频率增高。从干旱发生以来,安龙县境内的火灾发生了近200余起。火险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干旱使发生火险的环境空气干燥所致。同时,由于在春节、清明等节庆时段内,人们在传统上都有使用火的习惯,使火险的形成更加容易。

除了火险外,由火险所引发的林业经济损失对身处喀斯特地貌环境中的万峰湖镇在经济发展上也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在林业上,林业经济的发展是当地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从去年秋季起,受干旱影响的安龙县林业经济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这种损失不仅受气候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火患灾害的影响。

除了上述讲到的干旱会引发火险、林业破坏外,干旱还会对移民问题、人身安全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也将直接或间接地起到诱因作用。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其他方面上考虑,干旱所引发的其他潜在隐患给当地造成的损失都是巨大的。

三、干旱对人的调适影响

所谓调适,主要指在环境发生突变情形下,个体对这种情形的适应状态或过程。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活动无不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完成的,失去了自然条件作为前提,人的活动便没有能动性可言。同时,由于自然界场域之间存在的相互因果的关系,人们在对自然改造的活动中必然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来实现自我目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有可能使整个改造活动无法进行下去。无论在衣食住行哪个方面,干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都是无所不在的。就干旱对于人的调适影响而言,主要集中地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的调适影响

干旱对人的生活的影响最为直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受几千年历史农耕文化的影响,农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自然条件影响最为明显的一个产业。而且,由于每个地方受到经度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在地区间的发展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特别是在西南地区,如在贵州境内喀斯特地貌占有极大的比例。在这种环境中,当地农业的发展可谓是难上加难。传统的刀耕火种式的作业方式也只能勉强维持当地人的基本生活,但在许多方面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干旱对安龙当地群众生活的影响最根本的表现是在用水上。对人而言,水的使用在生理上意味着人的生存的延续;在社会意义上则是一种社会生产要素,水资源问题的出现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由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五个层次组成,各个层次之间呈逐渐递进的关系,每一个需求都是后者的基础,后者的实现都是以前一个需求为前提的。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作为需求中的生理需求的满足是作为存在个体的人实现其社会功能的最基本的条件。在干旱地区,水的缺乏给人们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人们的生存无法得到有力的保障,生产无法进行。如果用水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的话,有可能出现大量的流民,这会使其他区域的人们的基本生活也受到影响,从而使人们的社会生存条件更加恶化。

(二)生产的调适影响

社会的发展有赖于生产力的进步。干旱现象使社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之一的水资源问题成为制约社会生产发展的瓶颈。在以农业为主要支柱的地区,干旱使农业生产受到致命的影响,生产无法进行,这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后果。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农业历来被视为是所有社会行为开展的基础,对于以农业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国家和地区更是如此。农业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干旱使农业面临着对水资源极度需求的困难,失去对水资源的使用和支配,以农业为支柱的地区在发展问题上更是困难重重。

生产的进行是社会各种生产要素在社会发展规律支配下充分组合的结果。生产要素除了劳动、资本、人力才智因素外,包括了一切的自然资源。在生产要素中,自然资源是社会活动改造的目标及参照物。劳动的对象、资本的运作、人力才智的使用完全是围绕着如何优化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以及使人类社会得以进步而进行的。干旱加重了人们对水的需求程度,即生产要素在内在结构上出现了失衡,由水资源的失衡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社会生产受到了干扰,给生产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例如干旱加重了环境的干燥程度,使地区的火灾隐患上升,火险发生机率的上升又使得林业经济受到威胁……在生产技术上,干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地方在技术上发生了变革。受干旱的影响,农业技术在对资源的利用上已开始由过去的粗糙开始变得更加讲究。目前,安龙县部分地区已使用滴灌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同时,地方还对原有的农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在农作物种植上现在主要以早熟蔬菜以及耐旱作物为主。

(三)对自然认识的调适影响

社会的发展虽然是生产技术的变革推动的,但与人们锐意进取、不安于现状的进取意识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社会的前进要求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有极大的勇气去面对一切未知因素。

对于物我之际的关系处理上,人与自然总是处于一种二元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中。这种矛盾关系在内部结构上呈现出了一定的系统性。作为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部分的发展必然影响着整体的发展,整体的发展是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共同发展的结果。两者间总是在不断地试图保持一定的和谐比例,一旦这种比例受到破坏,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不可预料的后果。在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们更多的是沉醉于科技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则考虑得较少。由于对社会发展的代价考虑欠缺妥当,使人们凭借主观意识对自然进行开发,因此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自然也因此不断地向人类发出警告。

干旱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然的存在及其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对自然的重新审视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意识上的重新建构,它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更为深刻。这种认识的调适是人类对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一种反思,它促使人们在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上比从前更为深刻,从而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社会行为。

(四)人的社会性的调适影响

具体来说,这种对社会性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外界对旱区所提供帮助而体现出的人性关怀。干旱使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受旱区的群众在生活各个方面的困难,并力求奉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以为旱区解困。由此,人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重要性。(www.daowen.com)

所谓的社会性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在对待自身与集体关系时所体现出的利于集体利益的行为属性。在这里,社会属性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利他性,这种利他性是基于个人的体验意识,在此基础上推己及人,从而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意识及行为。人的生物属性在社会活动中更多地表现为为了自身的生存利益而努力,而社会属性却着重对集体利益和社会公德的考虑。在人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上,两者都是人所共有的,只是两种属性在人身上所呈现出的比例不同而已,而且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干旱的持续聚焦着各地人们的关注,在对旱区的关注过程中,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对旱区给予及时且必要的帮助,这种帮助正是出于对旱区民众人性的关怀。因为有了对人性的关怀,所以人的社会性在此时更加彰显出其积极的一面。

四、由干旱所引发的人的自我调适性行为

在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证明了人类对自然拥有惊人的适应能力。因为自我调适的存在,在面对不利的生存环境时,人们能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创造性地完成对自然的改造工作,提高人对自然的适应性。

(一)生活的调适性行为

干旱使安龙境内群众的生活用水出现了困难。只有对生活中的行为进行有效调适才能减轻干旱对生活的影响程度。笔者在田野中发现,受干旱影响,安龙境内的群众比之前更加重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尽管在政府的大力帮助下,部分旱区的旱情得到了缓解,但他们更加重视对水资源的利用。

干旱对水资源利用的调适行为主要体现在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方面。境内很多地方在旱情持续的情况下,本地所依靠的水源全部枯竭,通过政府的帮助使生活用水得到了基本保障。在灾区,人们对水的利用已经由过去的“粗放型”转为现在的“节约型”。对于水的使用,主要是在定量的情况下将水的使用分成若干个边际单位,通过重复使用增加单位水量的边际使用效率。与此同时,灾区人们对生活行为的调适也影响到了其他地区人们对水资源的使用态度,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节约用水的宣传促成了社会整体用水行为的实现,为节约用水创建了积极的舆论氛围。

(二)生产中的调适性行为

人的调适行为是对特定环境做出的特定的反应。对于水资源的匮乏,必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寻找替代物、节约水资源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消耗等。

水资源的缺乏导致生产行为的调适。就目前安龙的干旱情况来看,对水资源在生产中的调适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在水的利用上对节约化模式的强调;其次是在宏观上对干旱的预防更为积极、主动。在安龙旱区,受水资源的制约,群众对生产中所需要的用水量不得不进行调整。很多地区在农业用水上采用了滴灌法。这种方法在保证了农业生产用水的前提下,又节约了水资源,使水的利用更加科学、有效。对生产行为的调适除了群众间的民间经验外,政府职能部门在对生产的调适上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政府在对旱情的把握上具有全局战略意识,因而在对当地生产行为的调适上,主要是通过运用自身的行政权力,通过一定方式将群众组织起来实行生产自救并加强人们对干旱知识的了解,联合各部门向旱区的群众提供帮助,并积极宣传对干旱防范方面的知识信息。通过政府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目前安龙县在对干旱的预防上更加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步骤性。

生产中的调适行为与生活的调适行为一样,形成了群众对待干旱的民间智慧。通过对水资源利用行为上的调适,使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对水资源的利用经验。更重要的是,生产中的调适行为对于整个社会生产过程更具有规模性的影响意义。如果说对水资源的利用在生活中的调适主要是个人行为的话,那生产中的水资源调适行为则是社会集体性行为。社会集体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保障了社会生产在干旱期间的继续进行。

(三)自我认识的调适

在干旱中,人们再次认识到了人在自然面前是极其渺小的。对靠天吃饭的地区而言,更是如此。人类在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阶段后,对自然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不断增强。然而,过度的索取使自然环境日趋恶化,生存环境质量变得越来越差。

干旱现象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使得人们在应对措施上积极能动地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调整及发挥实质上是人在对自我与自然关系上的再认识。人的自我调适首先是建立在对自我的认识基础之上的,通过对自我行为的反思,从而纠正自身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使行为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对自我行为的反思包括了对传统经验的反思和对当下社会发展中人类行为的反思。因此,在抗旱活动中,人们在极力抵抗自然灾害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对自身社会活动进行反思。也只有这样,人们对自我的认识才更为深刻,由对自我的重新认识而做出的行为调整才最为积极、主动。

(四)对社会关系的调适

干旱地区的困难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社会各界纷纷对干旱地区发起了各种各样的援助活动。无论是在人的生物属性,还是社会属性上,人类都具有一种对社会关系的渴望。这种对社会关系的渴望使人们在社会发展中努力构建着一定的社会网络。

社会关系的调适无处不在,在许多重大的社会事件中,社会关系的调适往往更能使人们在认识上对整个关系网络的构建更加清晰。在这种环境条件下,社会关系的修补更加容易使人们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念。社会各界对安龙旱区的关注使当地与外界的社会情感联系得到了加强。除了来自外界的帮助外,在当地出现了邻近村落间的相互帮助的现象。在很多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因素的限制,交通出入不便,平时村民们相互交流的机会较少。干旱则为邻近地区的村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情感的机会,境内很多地区出现乡村互帮互助的情形,极大地联系了人们之间的感情,体现了传统的民族美德。并且,很多外出打工的青年也纷纷向家乡提供帮助以尽自己的义务。

五、人类学理念下的干旱原则经验的总结

干旱使人们很容易将历史的过去、现在、将来联系到一起,因为人们在面对干旱现象时通常会借助已有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抗旱行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经验在环境发生变化后往往只能仅作参考,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已经失去了积极的意义。历史上的每次旱情对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影响各不相同,对传统经验的汲取只是新环境下为了适应新情况的应对方法的一个部分。在安龙县的抗旱过程中,抗旱原则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生活上注重对蓄水的积蓄及有效使用

蓄水的积蓄主要包括两个内容:可用蓄水和备用蓄水。可用蓄水主要指当下可以用于生产生活的蓄水;备用蓄水则是指把在当下并不需要投入生产生活的蓄水存储起来以备今后使用的蓄水。干旱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降水异常减少外,人类活动、大气变化等都会导致干旱。因此,对蓄水的存储不能只停留于满足普通生活使用方面,还要对用水的度量要有前瞻性的预测,提前做好对可用蓄水的积蓄。特别是在农业等用水量较大的地区更是如此。只有在干旱来临前对可用蓄水做好了积蓄,才能缓解干旱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程度。

对水的储蓄只是一个方面,仅仅依赖对水的储蓄还不够。水的储蓄是为了水的使用,由于传统用水方法中有很多不科学之处,对水的使用并没有很强的效率概念,由此导致了很多蓄水的功能没有很好地释放出来。在此次干旱中,部分地区采用了滴灌法对农田进行灌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蓄水的利用效率,也保障了生产生活的继续开展。此外,对水的单位量的限定使用(在使用中将水分为若干单位,通过重复使用单位内的水以求得蓄水在边际使用上达到理想的效率)以及在旱区大力推广耐旱作物也从侧面减轻了对水的消耗。

(二)在自我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及力度

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及力度对抗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首先在思想上使人们树立了生态观念,这种生态观念是与可持续发展观相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既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又不对后代的生活需求造成影响。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基础,同时也是自然界其他物种生存的空间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物种的生活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为自然界的生物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自然界的循环、净化得以顺利进行。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则会对自然界的循环、净化产生负面影响从而波及人类的生活。在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够,人们凭主观意识大肆地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结构。

生态环境的保护除了以防为主的保护模式外,还要积极树立起有效的生态系统结构。有效的生态系统结构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的绿化保障之上的。绿化是生态环境的基础,许多地方由于政策鼓励,大量种植经济林木,为当地的生态提供了一定的良好条件。但是,经济林木在对干旱的适应能力上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生态绿化仅仅以经济林木作为主要绿化手段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生态绿化在原则上应是多种林木共生,以提高整体对环境的适应力及对环境的调节能力。通过多种林木共生,使生态系统在结构上更好地适应各种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三)社会关系的建构发展

社会关系的建构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一个不断运动着的社会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建构在内容及理念上也有所发展。

透过干旱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人们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在原来的基础上必然会有更深的认识。普通意义上的社会关系在构建上主要还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构为主要内容的。而受干旱的影响,在自然现象面前,人际关系在自然现象面前已经显得有心无力。因此,对社会关系建构的理解应着意于除了人际关系之外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建构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于边远贫困地区更多的社会关注。首先,社会关系的建构其本质是基于共同利益而形成一系列的关系网络,但是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人与自然在和谐关系上的建构有赖于社会的发展。因而,在社会关系的建构上离开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建构,社会关系在体系上仍是不完整的。其次,干旱地区受到的严重影响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对于这些地区的发展这些关注还是远远不够的。此外,在现代化进程中,受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这些地方已不断地受到外界文化的涵化影响,在价值观念上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抗旱中我们也应当看到对安龙边远干旱地区的发展投入也应作为社会关系的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设施、精神关怀上对旱区进行相当的投入,使旱区能与其他地区一样能站在社会发展的大舞台上共同发展。

(四)政府的宏观调节

政府的宏观调节在干旱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广大干旱地区而言,民间组织虽然能对干旱的协调统一起到作用,但由于其组织能力以及其对全局性的布署考虑不完善,因而在全局上还主要是依靠政府在干旱发生期间进行有效的调节。由于安龙境内多为石山区,石漠化严重,有的地方受交通因素制约,对干旱自救无法形成有力的组织。另外,当地大多数年青人都外出务工,缺乏劳动力,家庭用水的送运也主要由老年人或小孩负责。因此,政府在此次抗旱过程中必然要发挥统筹作用,组织一定的人力、物力对当地群众的进行生活上的帮助。

政府的宏观调节是一个系统化的体系工程。笔者在田野中发现,安龙县政府部门在对干旱地区的调节上主要是落实责任,每个单位都要对一定范围内的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负责,动员境内一切力量为旱区提供帮助,并使相关政府部门与群众保持积极联系,通过对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的了解,为群众定时定点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安龙县各政府部门在宏观调节上主要是建立相应的流程以及以旱区的关键问题为中心而进行调节的。在流程上主要是从全境动员抗旱、落实领导责任、部门组织间配合抗旱的程序着手,力图使受旱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得到尽快解决。旱区的关键问题在根本上主要体现为民生问题、安定问题、干旱期间及干旱后期的再生产问题。因此,安龙县政府对旱区的调节主要是立足于群众生活问题的解决、地方群众的稳定、地方的再发展等基础之上的。通过政府办、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民政局等部门的共同努力确保了受旱地区的群众在生产生活上得到了有力的保障,为将来的重建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因此,在抗旱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节是抗旱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只有通过政府在宏观层面对干旱地区进行全局式的调节,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将境内各部门联合起来,才能使旱区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合力,共同抗旱。

参考文献

[1]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中共万峰湖镇委员会、万峰湖镇人民政府.安龙县万峰镇抗旱保民生工作情况汇报.内部资料,2010.

[3] 中共安龙县委、安龙县人民政府.安龙县抗旱救灾保民生工作情况.内部资料,2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