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干旱问题研究:西南干旱的人类学视角

干旱问题研究:西南干旱的人类学视角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学视野下的干旱分析——以贵州平塘县四寨镇为例杨德丽摘要:本文以贵州省平塘县的四寨镇为研究案例,通过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分析方法认为:干旱能够导致人类文化的变迁,而人类文化也能够回应灾害并形成应急机制和预防手段。干旱和旱灾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人类学家重视对灾害发生后的制度调整,对灾害造成的社会后果给予了长期的关注。

干旱问题研究:西南干旱的人类学视角

人类学视野下的干旱分析——以贵州平塘县四寨镇为例

杨德丽

(贵州民族学院 民族学与社会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本文以贵州省平塘县的四寨镇为研究案例,通过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分析方法认为:干旱能够导致人类文化的变迁,而人类文化也能够回应灾害并形成应急机制和预防手段。灾害后果、救灾过程和预防方法能够使政府和人民更加团结;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计方式;能够使人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四寨镇;干旱;人类学

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致使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而旱灾却不同,它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干旱和旱灾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们造成的灾害性后果仍然不可小视。

2009年秋季以来至今,中国西南地区遭受严重旱情。特别是云南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以上一遇;贵州秋冬连旱总体为80年一遇严重干旱,省中部以西以南地区旱情达百年一遇。

国内外自然科学家对于灾害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社会科学家,特别是人类学家,对于灾害的研究起步较晚。人类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系统研究自然灾害与人类文化、行为和社会组织的关系。与其他社会科学家不同,人类学家将灾害看成是自然环境的基本元素和人类系统的结构特征,不再像传统的观点那样把灾害看成是一种极端的、不可预见的事件。人类学家重视对灾害发生后的制度调整,对灾害造成的社会后果给予了长期的关注。

本文以贵州平塘县的四寨镇为研究案例,通过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分析方法,对灾害与人类文化、社会组织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希望能引起更多学者对灾害研究的关注。

一、四寨镇的干旱:全镇与政府应急反应

四寨镇位于平塘县境东南部,北、西北与者密镇,东与独山县的拉旺乡、新同乡,南、西南与广西(区)南丹县为邻。全镇辖10个行政村,91个村民小组,有82个自然村寨,2783户人家。2002年,全镇人口共1.12万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为1.1万人,占总人口的98.49%;少数民族人口为8780多人,占总人口的78%。有布依族苗族侗族毛南族4个少数民族。该镇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土地平坦肥沃,故该镇始终把农业放在首位,以粮食生产为基础,努力发展多种经营。

在2009年秋、冬、春三季连续8个月的罕见大旱中,四寨镇饮水水源相继干涸,全镇6个村8000余人口出现前所未有的饮水困难。

该镇2008年扩改后建成的镇集中供水麻地坪水源于2009年10月份干涸,同月,县水利部门又投资5万多元另建了响水洞的地下水源,采用深井泵提水、供水的方式。该水源工程投入使用2个多月后,因旱情持续加剧,水位下降,水量减少,时至2010年3月初,新建的响水洞应急水源再度干涸。在严重的饮水困难面前,水利部门、镇党委、政府联合采取积极的抗旱措施,调动一切力量,开展抗旱救灾工作:一方面发动、组织群众开展饮水困难自救,在县水利部门、镇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全镇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自筹资金15万多元,在沙坡、拉粟、幸福、福荣四个村探寻并启用了34个抗旱应急临时地下水源,共架设抽水输电线路15km、安装深井泵54台、铺设临时供水管道108km、建临时水池蓄水300多立方,缓解了54个自然村寨1600多户,7000余人的旱期临时饮水困难问题。另一方面,县水利局着眼长远和大局,再度探寻、建设可靠水源,切实解决集镇根本性的供水水源问题。几经探寻,在距四寨镇所在地4km的拉粟村水井湾(小地名称卫家曹)找到新的地下水源。经测,此水源在当前严重旱期还能达到0.28m3/s的流量,水量较大,解决了相邻的四寨、者密两镇1.2万人的饮水问题。

二、干旱导致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以红旗村为个案

2009年入冬以来,红旗村的用水一直是用摩托车从很远的地方拉回来的,进入腊月后,酒席特别多,用水更难。这里主要居住的是布依族,按布依族的风俗习惯,结婚的酒席和搬新房子的酒席都在秋后,而腊月是最佳的选择。酒席用的水,都是族里人帮忙用摩托车从1500m以外的水源地拉回来的。以前,这里的红白喜事,帮忙的如洗碗、洗菜、接待客人等都是男性的事,女性只有两件事可做,一是在厨房做饭;二是客人吃好饭后收碗。而2009年的腊月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缺水,男性主要的任务是去拉水,家里的分工任务被打乱,已没有明显的性别分工。

三、干旱导致的生计方式的变化:以幸福村为个案

幸福村由石板寨,旧坡、满界、满哄、上寨、牛场、拉怀、凹田和唐松组等组成,以罗姓为主。全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和外出打工。幸福村的生活用水来自麻地坪的水源地,同时还有条小河,主要是供人们灌溉农田、洗衣、牲畜饮水等。自麻地坪水源在2009年10月干涸后,幸福村村民的用水只能依赖河水。起初,村民挑水来喂马喂牛,后来村民们也要从河的上游挑水供日常生活用。今年的春耕,河水失去了灌溉功能,现在仅能供村民生活用水和牲畜的饮水。清明前后是人们春耕的时节,可因为持续的大旱,地不能种玉米,田不能育稻秧。村民们大部分外出打工,没有外出打工的村民只能在家里坐着等天下雨好补种庄稼,或者改种耐旱的经济作物。几年前,村里就推广养桑喂蚕、种辣椒、种经济果树等,可由于技术问题或销路问题,村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传统的水稻种植、玉米种植的单一结构。虽然能拿到一些指标,但技术上没有专业的人指导,销路也找不到,村民只好放弃。2008年,幸福村的满界组辣椒获得了丰收,可是价格却很便宜。

四、四寨镇干旱问题的解决途径:文化与政策的结合

(一)抗旱措施和技术的推广

(1)水利灌溉设施的修建对于解决水稻干旱是很有帮助的,而且有助于高产优质新品种在当地的采用。在修建灌溉设施的基础上使用一些大型或小型的灌溉设备能有效地解决水源相对丰富地区的水稻干旱问题。幸福村的稻田大多靠近小河边,灌溉设施的改善和灌溉机械的使用,能保证水稻的需水量。(www.daowen.com)

(2)推广水稻旱作技术。水稻旱作是采用常规的水稻品种旱育秧、旱移栽、旱管理,全生育期以雨水利用为主,辅以人工灌溉,灌溉不建立水层,渗漏少,需水量很小。

(3)水稻节水栽培技术。①旱育稀植技术是采用旱育秧的方法培育秧苗,扩行减苗栽植,配套高产栽培的一项耕作技术;②节水灌溉技术是根据水稻的需水规律来进行灌溉,能大大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减少水的浪费。比较成熟的节水灌溉模式是“薄、浅、湿、晒”水稻种植模式。

“虽然布依族的农业生产有悠久的历史,但布依族的农业发展甚为迟缓,而且很不平衡。”在平塘县的其他乡镇,人们普遍采用了与当地适应的水稻种植技术,可是在四寨镇的很多村寨,人们一直延续着古老的水稻种植方式。在他们看来,“新的水稻种植技术是很麻烦的”。在雨水充分的年份,依靠传统的技术,人们是能够丰收的。可是,他们的田大多属于“大也田”(田里的水因泥质问题保存时间不长,经常需要往田里灌溉水),遇上旱灾,秋收是很困难的,更不用说今年干旱了。“在长期的生产中,布依族掌握了犁田翻田、泡种育秧、栽秧薅草、水利灌溉、精选良种、施肥等一整套的农耕技术。” 在水稻种植的观念上,人们应该将传统经验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高水稻的产量。

(二)使用节能、卫生的电器设备

每年入冬后,人们一直忙着准备烧炭,以备冬天和过年使用。可是,烧木炭的成本比使用电器取暖设备的成本高得多。一位老奶奶说:“那个用电可以烤火的叫什么名字?挺好用的,听他们说不贵,来年我也让我孙子给我买一个。”全镇6个村1700多户,其中三分之二的人家都用电饭锅煮饭、电磁炉做菜。退耕还林可以增加植被和森林面积,电器设备可以减少柴薪的使用量,而且节能、卫生。

五、四寨镇干旱研究的人类学意义

首先,干旱的发生和治理过程不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还是一个与社会文化、人类行为、经济、政治制度等密切联系的过程。持续的干旱,我们不应该只想到大自然怎么了,我们应该反思我们人类自己的行为。

其次,灾害会导致资源消耗加剧、增加社会冲突和环境危机,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灾害的预防是科学与传统知识相结合的过程。

最后,灾害是导致文化变迁和人类学所关注的生活方式改变的一个主要因素,而只有人类学家才能够对此进行长期的关注。灾害的发生使人类行为、社会组织和文化受到挑战,它的发生过程和后果对个体和社会组织产生了巨大压力,但人类也能够对其产生应急反应,如政府提供了及时的帮助、村民之间展开了互助活动等。

参考文献

[1] 怀特. 文化的科学[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2] 庄孔韶. 人类学通论[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3] 黄淑娉,龚佩华.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 杨昌儒. 民族理论论纲[M].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

[5] 李永祥. 关于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J]. 民族研究,2008(5).

[6] 黄义仁,韦廉舟. 布依族民俗志[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7] 杨圣敏,丁红. 中国民族志[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杨德丽,女,贵州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09级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