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研究西南干旱灾害中的固守情结:人类学视角探究

研究西南干旱灾害中的固守情结:人类学视角探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人类学视角探究灾害中的固守情结冯阿锐摘要:本文通过对灾害中人们表现出来的固守情结的人类学分析,得出固守情结的缘起是对文化的固守。

研究西南干旱灾害中的固守情结:人类学视角探究

人类学视角探究灾害中的固守情结

冯阿锐

贵州民族学院 民族学与社会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本文通过对灾害中人们表现出来的固守情结的人类学分析,得出固守情结的缘起是对文化的固守。因此对于灾害后搬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从经济地质、政策等角度简单地进行分析,而是必须要有文化视角的独特探究。从人类学的角度认识和分析灾害中的留守与搬迁的原因,对于以后移民的安顿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类学视角;灾害;固守情结;文化认同与归属;文化适应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在不断地改造自然环境以适应经济的飞速发展。过度的人类活动,必定会使自然生态环境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又会引起地球内部的剧烈运动,因此就会发生一些自然灾害。那么,作为生活在一定区域中的人们,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面临留守与搬迁的选择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继续留在故土,那么这样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呢?笔者将在本文的论述中做出一定的分析。

一、灾害中的固守情结

“情结”(complex)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专用术语。它是指由一系列被压抑的无意识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意念倾向,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很难加以理性的控制。它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和情感方式,使人形成特殊的偏见或偏好。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情结”可以更好地描述为一种人格(personality)。而“固守情结”,我们则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固守乡土的一种心境。

经过调查,在发生自然灾害之后,即便是政府为灾民们提供较他们原居住地更为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时,更多的人选择的还是对故土的固守。仔细推敲,便可得出固守乡土情结强调的就是对文化的固守,对原居住地文化的固守。在这里,原居住地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域概念了,而是指原居住地的生产结构、生活结构、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并由此衍生出来的社会关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地位、社会阶层等多方面合成的一个整体,早已属于文化的范畴

作者简介:冯阿锐(1984—),女,内蒙古赤峰人,贵州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08级民族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遗产研究。

二、简单介绍两个例子

(一)三峡移民的“返流”现象

首先要声明一点,三峡移民问题并不是因为灾害而形成的,笔者在这里主要引用的是搬迁后三峡移民心理上存在的困境。我们都知道,三峡不仅仅是一个世界一流的水利工程,而且还是世界上难度最大的水利移民工程。正当人们在感叹三峡库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得到了全方位的整合、重组,库区社会经济结构跃升的同时,社会上却出现了三峡移民的“返流”现象,引起人们的沉思。“移民返流”现象是指移民的生活习性等方面与安置地难以融合,在当地很难获得归属感和稳定感,从而形成了移民迫切回归故里的心理。所以,我们在媒体上经常能看到“三峡人民想回家”此类的心酸字眼。

(二)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干旱问题

自2009年8月以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气候呈现出异常情况,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夏、秋、冬、春连旱的旱情。持续的干旱,使黔西南州大部分河流沟渠断流、水库山塘干枯、树木草地大面积枯死、农作物绝收、人畜饮水困难、生态环境遭受毁灭性破坏。这次旱灾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给全州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贵州省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地处云贵高原的斜坡地带,山地多、土层薄,地表蓄水困难,这一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黔西南州山区的供水问题比城镇的供水问题要困难得多。目前,全州已有很大一部分居住在山区的人们由于附近无有效水源,需要政府定期送水或远距离背水,缺水情况非常紧急。针对这种情况,州县级个别领导提出了以异地搬迁作为解决山区干旱问题的一种意见。为了了解山区受灾人们的看法,笔者在调研的过程中,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结果,人们给出的答案大都是不愿意离开原居住地,原因只有两点:一是搬迁到别的地方,他们会觉得不习惯,而且他们认为祖坟在这里,他们的根在这里;二是他们认为干旱只是一个短期的现象,不会永远都是这个样子。

通过以上两则材料,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在涉及移民搬迁这个问题时,尤其是相对不发达地区的人们,他们大多数人是不愿意甚至是不同意搬迁的。

三、以人类学视角探究灾害中的固守情结

地震、旱灾、洪涝灾害、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势必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破坏甚至使某些区域已经出现了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局面。譬如,贵州省黔西南州的旱灾,已经使很多山区家庭出现了断水、断粮的情况,他们不得不肩挑背驮,走几个小时的山路进行远距离背水,可是他们仍旧不愿意搬迁到有水源的地方去,依然固守着大山里的一切。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人们的乡土习性(www.daowen.com)

中国人恋土的情结是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中阐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乡土气”。他说“我们的民族的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生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钱灵犀对费孝通“乡土社会”的特点做了全面而准确的概括:“(1)中国大多数人从事田间生活,与泥土分不开;(2)靠农业为生的人黏在土地上,世代定居在狭小的空间;(3)平常接触的是与生俱来的熟人社会和熟人事物;(4)在亲人与熟人中形成乡土文化。”正是人们具有的这样一种乡土文化培育出了中华民族极其强烈的归属于出生地的“乡土”习性。

家乡是生命的起源之地,是亲情牵挂的地方。祖辈拓荒于此、父辈耕耘于此、我辈成长于此。乡土社区赋于地方性限制的生活特点,成就了乡土社会中人们“生于斯、死于斯”和“故土难离,落叶归根”的意识形态。有些移民一直为死后该葬在哪里而发愁,有些甚至留下遗言,叮嘱儿女们一定要把他的遗体运回故乡。故土是极富灵性的文化土壤,所以它具有特定的乡土人格力量。

乡土情结是人类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和倾向,它主要表现为人对乡土的深切眷恋、回归温馨的家园的内在冲动、对以“根”为象喻的安稳的人生归宿的强烈向往。就像前面所举的材料,因为祖坟在那里,他们的“根”在那里,所以他们不愿意搬迁。

(二)文化认同与文化归属

文化认同与文化归属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的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一般来说祖籍地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之间是相互依附着的。

由于在同一个区域里生产、生活,人们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基本的生活习惯、语言等都趋于一致,让人们感觉到彼此间是相互认同的、相互理解的,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里的一份子,有着强烈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相反,有很多地方的移民村是孤立的,他们都是只有自己的小圈子,很难和当地人融为一体。而且由于习俗不同,他们和安置地居民的交往存在障碍,无形之中被孤立,这使得他们时刻处在一种“背井离乡”“漂泊”的状态之下,以至于缺乏一种安全感。这也是形成固守情结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人们强烈的怀旧心理与满足心理

“怀旧心理是一种由于传统文化故土难离的心理滋生出的消极心理状态。”表现为即使安置区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从各个方面都优于原先的社区环境,但是心里总是拿过去好的一面与安置区不足的一面进行比较,总觉得“今非昔比”,这种心理往往会滋生出较强的消极性与依赖性。

在文化固守中,思乡情结或怀旧情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思乡、怀旧情结下,异乡的一切皆不如故乡的美好,即使属于同一物象或近似物象亦是如此。譬如,唐诗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名句,民谚中“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的比喻,强烈、鲜明地表达了这一层意义。

人的天性是趋安逸的。有山、有江、有湖,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根本用不着精耕细作,到处都是大自然丰厚的赠予。每一块土地,都有其自身一定的承载力,满足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的所需。毫无疑问,这样的土地是让人留恋而难以割舍的。此外,更多的时候,人们向往的是一种单纯、简单,与世无争的生活环境,追求的是不被打扰的纯粹心境和清净悠远。

(四)难以把握的文化适应能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群体对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方式。“文化适应是指个体或群体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母体文化不同的异质文化中后,个体或群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而做出一种有意识、有倾向性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它既是一种过程,即作为个体或群体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学习或模仿异质文化,如谋生方式、生活习惯、风俗礼仪及语言等;同时也是一种结果,即个体或群体的母体文化逐渐融入异质文化之中。因此,异地搬迁移民的‘文化适应’,就是移民进入某地之后,先在某地定居下来,然后经过一段心理文化的调适与适应之后,逐步变成当地人”。它包括生产方式的适应、生活方式的适应(包括衣食住行)、宗教方式的适应和“身份”的适应。在通常情况下,移民的“身份”并不容易被安置地所认同,与此同时他们自身与生俱来的“身份”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于是移民身上的标签认同变得十分尴尬。这一系列的适应都必须要经过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而且前提是人们已经准备好部分地放弃甚至完全地放弃自己的文化。而这一点,又是很多人都不愿意触及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 钱灵犀. 一位中国智者的世纪思考——费孝通学术思想探究[A]. 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C].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3] 刘伟. 从“乡土”文化结构探究三峡移民心理困境原因[J]. 三峡大学学报,2007(5).

[4] 杨甫旺. 异地扶贫搬迁与文化适应,http://qkzz.net

[5] 拉斯普京作品中的乡土情结与民族意识,http://www.xueshuqikan.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