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类行为对气候的影响-思茅区60年发展与气候变化的研究

人类行为对气候的影响-思茅区60年发展与气候变化的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行为对气候的影响——思茅区60年发展与气候的变化朱力平摘要: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尤其是城市化的发展,是思茅气候逐渐变暖的重要原因。

人类行为对气候的影响-思茅区60年发展与气候变化的研究

人类行为对气候的影响——思茅区60年发展与气候的变化

朱力平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科系 云南 普洱 665000)

摘 要: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气候变化对农、林、牧、渔等经济社会活动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尤其是城市化的发展,是思茅气候逐渐变暖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气候变化;人为因素;经济发展;思茅区

2009~2010年的干旱是思茅近5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由于旱情日渐加剧,思茅区7个乡(镇)受灾面积不断加大,截至2010年3月22日,受灾面积达34.36万亩,成灾面积为7.045万亩,绝收面积为2.89万亩,合计共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237万元。

思茅区位于云南南部,东经100°19′~101°27′,北纬22°27′~23°06′之间,普洱市中南部、澜沧江中下游,是普洱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连接东南亚的交通枢纽。东接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以蛮老江为界,南与西双版纳自治州景洪县山水相连,西与澜沧县拉祜族自治县隔澜沧江相望,北与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为邻,西北接景谷县小黑江为界。全区总面积为3928km2,山区面积为3582km2,东西长118km2,南北宽72km2,全区最高海拔是云仙乡大芦山,标高2154.8m,最低海拔为小橄榄坝,标高587m,平均海拔1370.9m。

一、思茅区重大气象灾害

思茅区历史上发生过的气候灾害主要有:旱灾洪灾、冰雹、风灾和霜灾。

(一)旱灾

思茅区境内雨水年分配不均,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平均降雨量为196.1mm,占年降雨量的12.2%,易发生旱灾。历史上的旱灾记录有:(1)1918年,大旱,粮食欠收,全县饥荒;(2)1943年4月,天大旱,全县饥荒,民众吃草根树皮,饿死百人;(3)1948年,久旱不雨,牛遭瘟疫,全县受灾面积达13964亩。1952年~1990年气象观测记录了这39年间思茅区旱情特点是:轻冬旱约5年一遇,冬旱4年一遇,重冬旱6年一遇,春旱3年一遇,重春旱38年一遇(1969年),冬春连旱4年一遇;(4)1979年冬春连旱是思茅70年未遇的特大干旱,1979年5月15日,思茅坝区出现35.7℃高温,为历史罕见;(5)1984年和1985年均遇春旱,造成两年粮食减产;(6)1988年天旱,造成龙潭乡龙潭水库干枯;(7)1992年春夏连旱,对生产生活影响大;(8)1996年3~5月气温偏高,降雨较少,干旱严重;(9)1997年,干旱旱情严重,是40年来罕见的一次;(10)2001年2月下旬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出现干旱旱情,4月后更加严重,造成部分村社水源枯竭,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旱;(11)2003年是旱情较重的一年,2002年11月~2003年7月间持续高温,降水偏少。这些旱情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干旱面积范围大;涉及工业、农业、城乡居民生活各方面;库塘蓄水严重偏少,供水严重不足;引水工程水源紧缺,部分引水工程无水可引;(12)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思茅市(现普洱市)平均降雨量只有43mm,加之持续高温,造成冬春连旱,翠云区(现思茅区)旱情较重;(13)2005年12月至2006年4月上旬,降水大幅度减少,气温偏高。2006年1~3月全区无降水天数长达90天,部分乡镇旱情较重;(14)2009~2010年受整个西南地区旱情影响冬春连旱,思茅区从去年秋季中期开始(2009年10月),降雨量从持续偏少到特少,气温从偏高到特高。气温偏高1.7℃,蒸发量高达389mm;特别是冬季(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全区降雨量仅为2~21mm,西部4乡镇降雨量仅为7~11mm,较历年同期偏少62%,降雨日数偏少11天,气温偏高1.9℃,蒸发量高达230mm。2010年全区80%以上地方旱情已升为气象干旱中旱以上等级,约40%的地方旱情已转为气象干旱重旱等级。重旱区域主要在西部乡镇,全区森林火险等级已处于高火险状态(处于5级,森林极易燃烧)。从历史记载的旱情状况可以看出,思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干旱,尤其近几年干旱旱情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二)洪灾

思茅区每年6~8月是雨水集中的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58.1%,暴雨多集中在这一时期,易造成山洪暴发。历史上的洪灾记录有:(1)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雨水成灾,粮食欠收;(2)光绪十年(1884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夜,暴雨,思茅坝水淹三尺;(3)1945年8月大雨,思茅河两岸水淹5km,深2~3尺,倚象的蕨箕坝、苏家箐一带受灾面积达6000亩;(4)1962年7~8月间连续大雨成灾;(5)1981年8月5~8日连续暴雨,雨量达241mm,造成震东洪灾,小二型田坝水库、尖山水库坝垮失事;(6)1983年8月暴雨成灾,震东乡骂木水库坝顶被淹没;(7)1984年7月连续降雨,14日一天的降雨量达160mm,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农作物受灾,蛮老江公路桥被冲毁,老长田村山坡坍塌滑坡,各水库水位上升超过安全线而告急,灾情严重,全县经济损失达101.85万元;(9)1989年10月1日思茅坝降暴雨,4小时内降雨达72mm,这是自1956年以来,10月份集中降雨最多的一次,暴雨使坡脚、南门坡、团山和那贺4个村寨陡坡滑坡,蔬菜、鱼塘、农田被泥石流冲毁;(10)1990年7月20~21日24小时内,连续降雨量达118mm,造成洪灾,五里河三级电站被淹没;(11)1998年7月上旬,思茅区遭两次大暴雨袭击,旬雨量达到367.9mm,为历史年同期平均值的4倍,造成思茅河水暴涨;(12)2001年6月29日,思茅区普降大雨,降雨量达75mm,使龙潭、翠云、震东、南屏、倚象等地严重受灾;7月15日持续降雨,日降雨量达91.1mm,致使南屏镇三棵桩发生山体滑坡;(11)2003年9月2日,思茅区普降大雨(49.9mm)造成洪灾;(12)2005年8月13日思茅区南屏、思茅镇降暴雨,雨量达55.4mm,造成部分村民农田、鱼塘受灾;(13)2006年是2000年以来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5月中旬普遍进入雨季,暴雨频繁,直到10月上旬,仅10月的7~10日,思茅区降雨量就达171mm。由于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致使江河流域水位持续上涨,大新山站出现入年以来最大的洪水,蛮老江站接近警界水位;(14)2008年5月4~5日,受强降水天气影响,思茅区云仙乡部分村社出现房屋地基滑坡、下沉情况;6月1日和7日,思茅港镇发生洪涝灾害;6月24~25日,受持续强降水和大风天气影响,思茅区六顺乡一带发生洪涝灾害;6月26~27日,受强降水天气影响,思茅倚象镇出现地基滑坡灾害;7月19日受持续强降水天气影响,思茅南屏镇南岛河出现滑坡灾害;7月20日,云仙乡出现洪涝灾害;8月17日,思茅区降暴雨,降雨量达78.8mm。思茅区雨水丰富,每年5~10月间都会有降水,但常常出现雷暴天气和持续降水,给生产生活带来灾害。

(三)冰雹灾害记录

(1)光绪七年(1881年)秋,大雨冰雹打坏田禾千余亩;(2)1962年9月29日,思茅坝下冰雹,田中稻谷被冰雹打落30%;(3)1972年9月上旬,云仙羊皮寨、白沙井一带遭冰雹袭击,大春粮食损失20万斤;(4)1980年春季以来县境内下冰雹3次,小春受灾面积达3240亩;(5)1986年5月5日18时,南岛河、大开河、竜竜3个乡17个自然村遭遇特大冰雹袭击;(6)2003年3月19日,思茅市震东乡大庆村出现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冰雹最大直径达30mm;21日、23日思茅区境内先后出现大风、冰雹,平均冰雹时间持续15~20分钟,积雹厚度达10cm,冰雹最大直径达30mm,最大风力10级;(7)2004年1月9日,出现较强降水天气,思茅区出现冰雹,冰雹最大直径为30mm,最大积雹厚度为20cm,最大风力8级;5月13日思茅区出现雷暴、大风、冰雹和强降水天气,南屏、倚象镇不同程度受灾;(8)2005年3月21日思茅区大部分地区出现雷暴、大风、冰雹强对流天气,风速达18.9m/s和19.5m/s,大风冰雹致使南屏镇、倚象镇、六顺乡、思茅港镇,云仙乡、震东乡部分民房、农作物、经济林木和城市设施不同程度受到破坏;(9)2008年1月25日16~17时,思茅区六顺乡官房村小新寨,炮掌山村南线河、明竹棚、岔河村一带出现雷雨、大风、冰雹强对流天气,造成灾害。

(四)风灾

思茅区大风天气一般出现在3~5月,历史上的风灾记录有:(1)光绪二年(1876年)农历4月,大风吹毁房屋、吹倒大树;(2)1955年4月28日,大风风速达28m/s,吹倒树木;(3)1959年4月大风,风速20m/s;(4)1961年11月15日大风吹倒气象站附近高压电杆数根;(5)1962年4月5日大风,风速为28m/s;(6)1963年3月7日大风,风速为28m/s;(7)1964年4月27日大风,风速为28m/s;(8)1972年6月25日大风暴雨,夹冰雹,树木被吹倒,电杆被吹倒数根;(9)2008年4月14~15日思茅区大部分地方遭受大风、冰雹袭击,风速达17.4m/s;6月24日思茅区倚象镇部分村社出现大风天气,同日龙潭乡一带遭受大风、冰雹灾害;7月4日,受局地强对流天气影响,思茅区南屏镇南岛河一带出现大风天气;7月20日思茅区思茅港镇弯手寨出现雷雨大风灾害天气。

(五)霜冻

思茅区霜冻天气较少,历史上记录的霜冻天气有:(1)1953年极低气温零下3.4℃;(2)1974年1月1日连续6天霜冻,最低气温达零下2.5℃,地面最低温度为零下5.5℃。

从思茅气候灾害的历史记录来看,思茅较严重的是冬春干季的旱灾和夏秋雨季的洪灾,常常是交替出现。近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思茅区气候也发生着变化,尤其是2009~2010年冬春连旱是思茅近50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旱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思茅区六十年的气候变化

1993年版的《思茅县志》记载:思茅区地处低纬南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由于地形复杂,自然植被优良,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其气候垂直梯度大,不同海拔高度上分布着不同类型的气候,具有山地气候的许多特征。冬半年主要受流经伊朗、印度、巴基斯坦等大陆性平直西风气流控制,全区天气晴朗、干燥;夏半年主要受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西南和东南暖湿空气控制,全区天气多云雨。气候总特点是:光照充足、光质较好,年辐射总量较大,气候终年温暖,垂直气候分布明显,各带均偶有低温危害,降水充沛,但年中分配不均,雨季、干季界线分明,湿热条件相配合,一年有干热、湿热和温凉三季之分,平均风速小,偶有地方性大风。

区境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低纬高原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北跨度小,气候随纬度变化规律不明显,而与地形等高线趋于一致。据1951~1990年的积累资料显示,思茅区年平均气温为17.8℃;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10.5℃;最热月为6月,平均气温为21.7℃;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份,一般在零度以上(1953年1月27日,出现零下3℃~4℃低温,较为罕见);极端最高气温为35.7℃(出现在1977年5月12日)。

降水量:区境内山脉、河流大部分是北南走向,有利于来自西南孟加拉湾和东南北部湾的潮湿气流沿谷北上;北高南低的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极易成云致雨,因而境内降水较丰富,年均降水量为1514.6mm,但由于地形复杂,降水的地理分布不均;区境东部曼中田一带,位于东南潮湿气流入侵的河谷区,年降水量达到2067.9mm;西北部大新山一带是西南与东南潮湿气流的被风面,年降水量偏少,仅1200mm左右;西南角小橄榄坝(思茅港镇),位于澜沧江边,地形低凹,年降水量只有1150mm。思茅区降水量是随海拔增高而增加的,从海拔1000~1400m,高差400m,降水量差450mm,海拔每增加100m,降水量就增加110mm。

表1 1952~2007年思茅区择年气象统计表

img9

(续表)

img10

(资料来源:思茅区统计局提供)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思茅区的气温变化不大,但是总的有阶梯式增高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前平均气温多在17℃~18.3℃,八九十年代的平均气温大都保持在18℃~18.9℃之间;进入21世纪以来年平均气温持续保持在19℃以上。降雨量变化一直处于跳跃状态,最高是2001年的1947.8mm,最低是2003年的1079.9mm。近年来冬春连旱的情况常常出现,可见降雨量分布不均,造成了一年中干季干旱,雨季洪涝的气候状况,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影响。

三、思茅区气候变化原因的人类学分析

思茅区是地处云南南部的贫困地区,其自身的经济发展还不足以造成其气候的强烈变化,引发其气候变化的终极原因是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造成的。气候的变化与地球地表被人类改造有着密切关系。热带雨林变成了农田,草场变成了耕地,农田变成了城市,结果导致气温上升、降水减少、沙漠面积扩大,还导致了气候灾害的频发,如干旱,洪水等等。思茅区的气候变化同样也有这些因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与气候

人口的增加对自然界的物质需求也就增加。为了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人们只有向自然界索取更多的物质、粮食、水资源以及生活所需的一切。这些需要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并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森林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城市,这和人口的增加有密切关系。(www.daowen.com)

表2 民国期间思茅区人口统计

img11

(资料来源:《思茅县志》P484)

据表2可知,1919~1931年由于恶性疟疾的流行,这一时期人口减少。1931年因普文县、象明县的依邦、弄得划归思茅,思茅区人口有了一定的增加。20世纪4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战乱、疾病、人口死亡和外迁,使这一时期的人口也呈减少的趋势。

1949~1990年这个时期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增幅最大的是1957年,达到了22.90%,这是因为1955年行署机关从普洱(现宁洱)迁至思茅,使思茅人口剧增。19世纪60年代初由于国家三年贫困时期的影响,思茅人口也大幅度减少,减幅达15.20%。进入80年代以后人口基本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大,致使思茅人口处于持续剧增的状况。(资料来源:《2008普洱统计年鉴》P28)

2008年的人口是民国元年(1912年)的11.69倍,是1949年的17倍,人口的剧增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非农业人口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趋势。1956年以前农业人口占89%以上,1957年农业人口比率降到74.12%。1985年农业人口占68%左右,非农业人口占到32%左右,1990年非农业人口占到38.96%。进入21世纪以后,人口的增长处于一个平缓上升的态势,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加快,2000年非农业人口为7.67万人,占总人口的41.90%;2001年非农业人口为7.93万人,占总人口的41.09%;2002年非农业人口为8.17万人,占总人口的42.3%;2005年非农业人口占到42.8%。从城市人口的增长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思茅区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加快。

人口增加带来的不仅是气温的变化,还有水资源的紧缺。2005年全年水资源总量为248亿立方米,比常年少20%,比2004年多7%。按人口计算,2005年普洱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9770m3,与多年比较减少了2500m3。2007年普洱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已由1995年的13764m3/人减少为11110m3/人,城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3706m3,而普洱市经济文化中心的思茅城区仅为335m3/人。预计到2020年全市水资源只有10000m3/人,城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可能仅1800m3/人,普洱市中心所在的思茅城区将会更少。

(二)土地利用与气候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为获得产品或服务而进行的土地资源利用活动,如农业、林业、牧业活动及住宅、交通建设等活动。土地利用会造成森林的过度采伐,城市建设、城市工业及农业生产活动会造成温室气体的增加。因此在土地利用中,尤其是耕地面积的扩大,它一方面为思茅人民提供必须的粮食,带来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湿地水稻种植带来的温室气体释放和含氮化肥的大量施用对气候变化产生了影响,会使生态环境发生缓慢的改变。尤其气候的变化是一个漫长而不为人们立即发现的问题,但是对比10年、20年、30年的气温和降水就会发现我们的环境在改变,而农业用地特别是水稻种植对于甲烷的释放影响就不容忽视,水稻排放的甲烷大约可占到我国总甲烷排放量的50%。种植业的大面积灌溉及农作物的蒸腾作用也会对地方的水环境、降水条件造成影响,引发气候变化。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农业种植活动中农作物出现单一化的趋势,这使得农业生产区的植被较自然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降低了很多。例如茶的种植。茶树性喜潮湿,适合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平均气温在18℃~25℃之间的赤红壤、热带红壤及灰棕壤上。思茅区赤红壤的分布很广,气候和土壤很适合茶叶的生长,因此茶的种植很广,思茅城区周边的山地大都开发成了茶地,1962年为1214亩,2007年为83955亩。(资料来源:思茅五十年,P100)

农业生产所需的肥料,在1982年以前主要以农家肥、绿肥为主。绿肥是改土培肥的最佳肥料,它具有成本低、花工少、肥源广的特点。山区绿肥主要是割取草木植物如飞机草、蒿枝、树叶等铡碎投放田中,犁翻后沤肥。此外红萍放养也是增强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思茅于1966年2月开始放养,1974年养红萍达1400亩,1978年还秋播荆州苕、马来亚毛苕和紫云英作绿肥。1982年以后开始使用化肥,常用的化肥有尿素、普钙、钙镁磷、硝铵、钾肥和复合肥等等,化肥的使用对气候的变化也有影响。1982年思茅化肥使用量达1697吨,2006年达3809吨。(资料来源:《思茅县志》,P66《思茅年鉴》)

(三)城市化与气候

城市化是土地利用中地表覆被改变最快的形式。地表覆被由自然植被到人工地面的变化以及城市中高低参差的建筑,大大地降低了反射率,使得城市地面升温显著,地表空气越来越干燥。这个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地面性质的改变,主要包括建筑物面积、城市不透水道路面积等的增加和自然土地植被、湿地面积的减少。随着社会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居住条件是政府的责任,60年的经济发展思茅市区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可是城市的扩大却使地表覆被发生改变,这是近年来思茅城区气温升高的一个原因。

1.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的发展是人民生活进步的最好说明,可是经济发展同样意味着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消耗就有排放,排放是改变我们生存环境气候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城市化过程一直伴随着工业化,工业化会导致大量污染物质排放出来,其中自然包括大量的温室气体。

表3 社会总产值择年统计表

(单位:万元)

img12

(资料来源:《思茅县志》,P276~277,《思茅年鉴》)

从表3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思茅区经济的发展是逐年提高的,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出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其中农业的发展较为平稳,呈现的是一个阶梯式逐年发展的状态,而工业的发展在90年代以后基本属于跳跃式发展。思茅区的工业生产主要包括人造板、锯材、发电量、配混合饲料、精制茶、松香、松节油、栲胶、水泥、茶叶机械等产品。就茶叶加工来说,90年代以后其产量剧增,至2010年思茅区已有茶叶加工厂45家,还不包括个体户投资的小厂。产业发展了,但是茶叶制作过程中的炒、烘、烤和发酵,都在给环境增加着负担。1959年思茅的茶叶加工量为1800kg,2005年为4396000kg。(资料来源:《思茅县志》P118,《思茅年鉴》)

此外,经济的发展给城市化带来的另一个特征是机动车辆的增加。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使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增加从而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氮氧化物、臭氧等。思茅区近年来机动车辆也处于剧增的状态,1996年汽车数为1112辆;1997年汽车数为2803辆,摩托车有5467辆,其他机动车556辆;1999年民用汽车9314辆,摩托7953辆及其他机动车2306辆。2001年思茅地区(现普洱市)拥有民用汽车27108辆;2002年普洱市拥有民用汽车30151辆;2005年全市拥有民用汽车52846辆;2006年全市拥有民用汽车57015辆。伴随着全市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思茅区的机动车辆也呈上升趋势。

2.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表现,城市道路、城市建筑、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每年的社会固定总投资的数据,可以让我们看到近几年思茅区的建设和发展程度。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投资等。1965年思茅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60万元,2008年为401361万元。(资料来源:《思茅五十年》,P226;《2008年普洱统计年鉴》P113;《思茅年鉴》)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力度有了明显的加大趋势,近20年来思茅城市化的发展是最快的。城市在不断的扩大,道路面积和建筑面积也在增加,城区周围的农田都变成了城市,大大改变了地表覆被。

3.思茅城区面积的扩大

嘉庆十三年(1808年),同知孙埙捐款维修旧城,占地720亩;1949年新中国建立初期,思茅城区占地也只有720亩。

1955年中共宁洱地委、宁洱区人民行政专员公署机关迁到思茅镇后,加快了城区的建设。1950年至1980年城建投资为8500万元;1982~1990年城建投资为18495万元,城区建筑面积为31万平方米;1992年城区建筑面积达140.61万平方米。2007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9km2;2008年达到20km2。思茅区政府对思茅城区未来发展的规划是要达到178km2

从上面各表的数据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思茅的社会发展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是一致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无论是人口、耕地还是化肥的使用都呈增长的趋势,而气候的变化在80年代以前变化很小,80年代后气候变化明显。这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种发展与气候变化的“巧合”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总 结

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是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的重要方法,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要更加关注我们生存环境的变化。气候变化已经开始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负面的影响,干旱与洪涝随时在威胁着人类。气象灾害有其自然的因素,但是人类的行为越来越有力地改变着气候、环境。关注环境是否能承受人类发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怎样能达到一个资源的供求平衡,既能保持生态平衡又能提高效益,这是我们今后社会发展应该充分考虑的问题。政府在制订经济发展计划时,一定要广泛考察当地的资源状况,尽量做到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尤其是排污、排碳问题严重的发展项目,一定要深思熟虑。

参考文献

[1] 思茅县志编纂委员会. 思茅县志.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3.

[2] 思茅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思茅地区志.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