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南干旱问题研究:季风圈视野下的云南百年大旱

西南干旱问题研究:季风圈视野下的云南百年大旱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季风圈视野下的云南百年大旱达月珍摘要:文章通过“季风圈”理论的研究视角与方法,探讨了东南亚生态环境与气候的变化对云南异常气候的影响,强调并指出人类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反思,不应该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高温少雨使本已捉襟见肘的土壤水分蒸发更为显著,云南出现了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这是东亚季风明显的

西南干旱问题研究:季风圈视野下的云南百年大旱

季风圈视野下的云南百年大旱

达月珍

(云南省气象局)

摘 要:文章通过“季风圈”理论的研究视角与方法,探讨了东南亚生态环境与气候的变化对云南异常气候的影响,强调并指出人类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反思,不应该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

关键词:“季风圈”;百年大旱;反思

一、西南季风和云南与东南亚百年大旱

(一)2009~2010年云南与东南亚百年大旱

2009年秋至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干旱是由一个冬春季节活跃在印度半岛、孟加拉湾、中南半岛,以及西太平洋的一个暖性带状高压异常偏强造成的。往年,这个高压多在10月左右形成,它阻挡着南方海洋水汽的北上,给冬季的中南半岛和云南,甚至岭南地区带来晴朗少雨的天气,所以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云南多会出现“十年九旱”的情形。2009年,副热带高压不仅提前形成,且势力异常强大,像一座大坝,它切断了西南暖湿气流的北上,阻碍了北方冷空气的南下,所以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高压坝”。我们知道,雨水的重生完全受益于冷暖空气的相遇,副热带高压超乎异常的强大,所带来的结果便是降雨偏少、气温偏高。在本该是雨季的云南,5~10月平均降水量为742mm,较常年同期偏少190mm。强降雨的日子也少了很多,5~10月全省共出现大雨802县次,较常年同期偏少164县次。8月底,全省各地陆陆续续结束雨季,总体下来,全省大部大约比往年同期提前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结束雨季。前期雨水匮缺是引起后期严重干旱的主要原因之一。9月上旬全省降水量迅速减少到不足20mm。此后,云南的雨水更加稀少,2009年底秋到2010年3月底,云南省平均降水量为197.6mm,比常年同期偏少46.0%,降水量为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少值。云南全省出现重旱以上气象干旱的平均日数为84天,大理的巍山连续183天没有有效降雨。2009年整年,全省大多地区年降雨量多在500~1000mm,年降雨量超过1000mm的县市仅有29个县市。即使像金平这样以2072mm的降雨量冠居2009全省降雨之首的,也比2008年少了329mm,东川2009年年雨量甚至只有429mm。全省平均年降雨量849mm,较常年偏少了近300mm,2009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降雨最少的年头。与此同时,2009年1~12月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7.3℃,较常年同期偏高0.9℃,继续创造着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的奇迹。2009年9月到2010年4月,云南省平均气温为15.3℃,比常年同期偏高1~2℃,依旧是自1952年以来同期的新高。高温少雨使本已捉襟见肘的土壤水分蒸发更为显著,云南出现了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红土高原上水库干涸、庄稼欠收、饮水匮乏,80%的小春作物绝收,700多万人面临饮水困难,寻找水源成了许多山区民众每天生活的主题,干旱引发的生存危机成为第一关注的事情。

与云南临近的中南半岛和广西西部、贵州西南部、四川东南部也出现了异常严重的干旱。从卫星遥感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干旱基本以中南半岛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北边包含了云南全境和西南其他省的部分地区。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写着与干旱截然相反的情形,中部以北进入2010年以来便雨雪不断,气温异常偏低。笔者2010年4月14日在西安还遇到了一场暴雪,当地人说往年这个时候已经可以穿裙子了。长江中部和东部则是降雨异常偏多,长江、太湖、闽江等河流湖泊水位超警戒线也比往年提早。在我国西南地区,进入3月以后,频繁的冷空气和降雨云系相配合,四川、贵州、广西相继解除了旱情。独有云南,直到4月底,除了怒江、迪庆、德宏保山、文山红河南部以及西双版纳等接近西南暖湿气流前沿的州市旱情得到缓和外,滇中大部、滇西东部、滇东地区干旱依旧持续。

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我们了解到在中国西南地区遭逢百年大旱的同时,东南亚国家也陷入严重干旱。持续的干旱影响到菲律宾的23个省。截至2010年3月1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干旱造成菲律宾农业损失112亿比索(约合16.7亿元人民币),一些地方生活供水困难。当地人称,菲律宾自去年11月以来没下过一场雨。供应大马尼拉地区97%生活用水的安加特水库的水位已大幅下降,并可能继续下降。政府号召民众采取紧急节水措施,以避免出现供水危机,并宣布占国土面积1/3的棉兰老地区因干旱处于“灾难状态”。泰国76个省里有52个省成为旱灾区。到了4月,据中新网4月6日报道:泰国防灾减灾厅4月5日公布全国旱情报告指出,全国76个府中已有60个府宣布为旱灾区,目前灾民有748万多,受影响的农田估计有31.93万多莱。泰国最大的普密蓬水库蓄水量为56亿立方米,但2009年的蓄水量只占往年的44%。与云南一样,2009年东南亚各国雨季提前结束,且雨季降雨量锐减,导致东南亚六国6500万人口视为生命线的湄公河的水位,降至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点。泰国境内某些河段的水位已降至仅30cm。湄公河流域的泰国及越南稻米产量占全球稻米贸易量近四成,全球第二大稻米生产国的越南同样自2009年9月以来降雨量大减,流经越南首都河内的红河水位也创下1902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越南大部分地区自2009年9月以来就一直处于干旱少雨状态。干旱致使越南的主要出口农产品产量下降,甚至影响了国际市场价格。伦敦期货市场5月交货的咖啡价格已同比上涨2.4%。估计水稻产量至少减少三分之一。新加坡,2010年2月也创下自1869年以来最干旱月份的纪录,整个月的降雨量仅有6.3cm。可以说,整个东南亚旱情相当严重。云南与东南亚在干旱影响的时间和程度上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这与西南季风有关联。

(二)西南季风影响下的云南与东南亚

在全球范围内,季风气候影响着地球上1/4的土地和1/2人口的生活。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地区,大部分地区夏季受来自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而冬季则受北方极地大陆的东北季风控制。在气候上表现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的特征。大部分地区夏季最热时气温可达到40℃以上;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可低至0℃以下。夏季降雨充沛,特别是沿海和南部地区常有大到暴雨天气出现,而冬季则雨雪频繁,阴冷潮湿。这是东亚季风明显的气候特征。在中国的气候版图上,云南因为受到有别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热带西南季风影响,气候独树一帜。因下半年盛行来自孟加拉湾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降雨显著,云南多年年平均降雨量为1015mm,其中在5~10月的雨季,集中了全年86%的降水,月雨量则以6~9月为最多。受东亚季风的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和夏季降雨虽然不能做到平分秋色,但差异远不如云南这样显著。比如与昆明纬度相当的桂林,3~4月,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10mm,占全年的21.6%,同时期的昆明降雨量仅为39mm,占全年总量的3.9%[1]。因此,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从降雨角度讲,云南的气候表现出了明显的干和湿的季节转换。每年的5~10月,为雨季(或湿季),11月至次年的4月为干季(或旱季)。同为西南季风控制的地区还有印度及整个中南半岛,它们与云南表现一样,季节的划分往往是以降雨的多寡来定的,而不像东亚季风区主要以气温的变化来归整四季。比如在干湿分明季风气候的越南河内,旱季的季雨量平均为184mm,不足全年降雨量的十分之一。而5~10月的雨季,河内降水量猛增至1446mm,是旱季的8倍多;老挝首都万象10月至次年4月的降雨量为208mm,不足全年的13%,而5~9月的雨季,降雨总量为1430mm。在多雨的年份,月降雨量可高达700mm;柬埔寨的金边,旱季半年的降雨量只有154mm,雨季时的降雨量多达1166mm。若遇到强对流的天气,24小时的降雨量可达158mm,是干季半年的累积雨量[2]。正如《世界气候》对印度降雨所下的结论一样,“印度一年的降雨有86%来自于雨季里西南季风的贡献”[3]。同样在西南季风的贡献下,东南亚,尤其是中南半岛各国雨季包含了一年80%以上的降雨,距离海洋越近,影响就越明显。

如果说降雨的季节性变化是所有季风气候共同的特征(包括东亚季风影响的地区同样表现出冬干夏湿的特征,只不过冬季干的程度没有云南这样明显罢了),云南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没有明显的区别,那么冬季的云南在天气状况和气温的表现上就与其他地区大不一样了。我们知道,中国大陆的大部地区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雨雪不断,天气阴冷。云南和中南半岛,冬季常被一股来自北非经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缅甸等南部热带大陆平流过来的西风气流控制,这是一支干暖且十分深厚的气流,常常控制着云南和东南亚大陆冬季的地面到高空。因此,在整个干季,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云南都是晴朗、干燥的天气,这一季的云南常常会出现干旱,云南民间甚至有“十年九旱”的说法。无论是夏季降雨的情形还是冬季气温的表现,西南季风的作用使云南从气候上有别于中国大陆的其他地区,而与邻近的中南半岛演变成“近亲”。

(三)云南与东南亚季风圈的研究意义

论述云南与东南亚相同的季风气候原因有二,一是以划分地域来研究文化(比如文化圈理论)历来是人类学的一种研究视角和方法。从云南民族研究的开拓者方国瑜先生开始,太多的学者致力于将云南纳入中原文化的范畴进行研究,但实际上,云南省是中国唯一能从陆路通过东南亚直接沟通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地区。早在远古时期,云南与东南亚各国就已经建立了畅通无阻的通道,两地民众所需要的盐、茶、货币、象牙、黄金等物资在被学者们称为“南方丝绸之路”上流通,文明亦在这条引起关注的古道上传播,闪现在云南、东南亚各地的一些物质因子至今在两地民间流传。今天的腾冲仍然如几百年前一样汇聚着大量来自缅甸北部的玉石,而大理的三月街上,来自泰国、老挝或者缅甸等东南亚大陆的客商自南诏以来甚至更远的年代穿梭至今。而从历史角度上谈,云南两千多年来都处于中原王朝统治的边缘地带。云南政权一直保持或大或小、若断若续的独立性。相比历史时期的中原王朝,在元代以前,云南与东南亚的联系甚至比中原要更多一些,[4]今天许多的学者更愿意把云南与东南亚当成一个完整的文化区域。1957年,方国瑜先生从文献的角度在对云南贝币的流通时间及来源的文章中指出,“早期的云南在商品经济上与东南亚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从经济角度讲,这种关联甚至比云南与中原的关系还要直接和紧密”。最后贝币体系在云南的消失不是因为中原王朝政治上的统治而是“西方殖民主义在东南亚扩张导致整个东南亚经济体系崩溃造成的”[5]。虽然他没有正面描述云南与东南亚的文化关联,但从作为象征着政治统治完整的货币体系来看,可以看出明代以前的云南与东南亚的整体性。20世纪80年代童恩正开始关注中国西南地区与古印度、古东南亚等地区的考古文化交流与民族互动,同时指出在新石器时代以来,在中国东北直至西南地区的广大地域,已经形成了一个“半月形”的文化传播带[6]。这是从考古的角度论述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文化关联的。泰国学者Chiranan Prasertkuld 在他的著作《Yunnan Trad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Southwest China’s Cross-boundries Functional System 》中认为,“在19世纪及其以前,云南与周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比云南与贵州间的经济联系更紧密”[7]。贺圣达在《东南亚文化史研究三题》中指出:“东南亚文化上的整体性,在11世纪之前表现得很突出,时代越前,越是如此。大陆东南亚文化的整体性形成于新石器时代,当时由于亚洲大陆许多移民南下东南亚,因此东南亚新石器文化与中国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有着密切关系[8]”。在最新的研究中,2005年荣获2001~2005年北美最佳历史博士论文,杨斌博士的《季风之北、彩云之南:云南的形成》一文将云南与东南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论文分别从云南历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西南丝绸之路与云南在中西交通的枢纽作用、云南的重要战略位置、土司制度的兴废与因俗而治的政府行政设置、汉化和土著化与云南人的形成、云南经济转型以及民族识别与归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与以往的同类论文不同的是,杨斌博士的论文从全球的视点,从南亚、东南亚等视角更全面地研究云南,并且做了长时段(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0世纪)的宏观研究,探究环境、生态对历史的影响。在论文的第一章中,杨斌指出:“云南是位于中国的西南,可它同样位于西藏的东南,东南亚大陆的北部和印度的东部。在种族上、文化上、经济上,云南和上述地区建立了非常紧密的联系。至少在13世纪中叶蒙古人的征服之前,云南无论从文化上、族群上,还是政治上来说,‘东南亚’的成分多一些。明清之际中国的铜币取代云南的贝币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功于大西洋的黑奴贸易[9]。”可以说,这些从历史文献、出土文物分析文化的研究成果,为历史时期云南与东南亚,特别是与中南半岛同属一个文化范畴奠定了基础。笔者的硕士学位论文《从季风圈理论看云南与东南亚水生态文化的整体性》一文,在季风圈自然环境下,通过云南与东南亚众多民族水的认知、水的信仰、水的技术以及水的制度等从水生态文化的角度论述了云南与东南亚历史时期文化的整体性[10]。季风圈理论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为历史时期云南与东南亚文化整体性提供了佐证。本文借此通过近年来东南亚生态与环境的变化为全球气候变暖的今天,云南未来应如何应对气候异常提供思索。这是本文通过2009~2010年云南百年大旱以季风圈的研究视角来联系云南与东南亚的原因之二,它将体现本文的主要视点和观点。

二、云南百年大旱的启示

(一)东南亚生态环境气候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马忠玉、张象枢两位教授在21世纪论坛2001年会议发表的论文《日本木材贸易与东南亚森林退化——兼论木材贸易对森林资源保护与可持续管理的意义》中指出:在20世纪70年代,亚洲的森林砍伐率在世界区域达到最高,10年期间丧失了18%的森林覆盖[11]。FAO/UNEP同期完成的热带资源评价表明在1976~1980年间,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森林砍伐速率最高的国家(55×104hm2/a),泰国位居第二(33.3×104hm2/a),马来西亚位居第三(23×104hm2/a)。菲律宾过去拥有1650×104hm2的森林,目前只剩下500×104hm2。泰国在1965~1985年间,森林每年以2.6%的速率消失。据估计目前只剩余15%左右的原始森林。马来西亚的森林面积由1958年占全国面积的3/4下降到目前的1/2[12]。其实早在欧洲殖民地时代,欧洲国家就开始大量砍伐东南亚的名贵木材如柚木红木及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到今天,东南亚的热带森林还由于日本的木材进口而大量消失,严重摧毁了东南亚的生物多样性基因库[13]。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今天,地球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出现使寻找祸端根源的人们在森林退化的事实上找到了依据。人们普遍认为,二氧化碳就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这是由于二氧化碳能吸收地球的红外辐射,会引起近地面大气温度的增高。近地面大气变暖会使地面蒸发增强,造成大气中的水汽增多。大气中的水汽增多又会使近地面大气对地球红外辐射的吸收进一步增强。如此相互作用,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相关研究表明,从地球上无数烟囱、汽车排气管排出的二氧化碳约有50%留在大气里,而二氧化碳所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且在大气中的存留期长,最长可达到200年[14]。来自全球碳计划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产业研究组织(CSIRO)海洋与大气研究部的研究者Pep Canadell博士,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称,人类对热带雨林的砍伐等于每年向大气中排放15亿吨碳。在所有人类活动中,热带中的森林砍伐可以对大约20%左右的碳排放负责。Canadell博士介绍说:“这个排放量到2100年,将会增加到870~1300亿吨。这个数字将会比人类13年间化石燃料燃烧的排放量还多。从而,森林保护对于稳定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有重要意义[15]。”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四国森林砍伐造成的排放量占总量的75%。森林砍伐还具有重要的社会与环境影响,土壤侵蚀、洪水泛滥、山体滑坡均会由于森林的消失而增加发生的概率,而依靠森林产品生存的当地居民也会由于森林的破坏而使其生计受到严重威胁。在柬埔寨,森林破坏导致了灌溉系统的改变,致使水稻减产,许多居民受到饥饿威胁;马来西亚的Srawaka森林砍伐与严重的水土流失相伴随。从生态环境的变化来看,东南亚作为世界上天然橡胶的最大生产地同样是其生态恶变的一大因素。橡胶在东南亚却是“外来户”,1876年英国人卫克汉秘密将橡胶种带出巴西,后又传入了东南亚,才开始了大规模种植。这主要得益于东南亚地处低纬度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湿润、土壤排水条件好,很适宜种植橡胶。并且东南亚各国多采用种植园式集中种植橡胶,生产效率很高。目前泰国年产橡胶在172万吨左右,泰国、马来西亚、印尼三国橡胶产量之和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李庆军等与英国、西班牙科学家合作,对西双版纳橡胶种植园的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排放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第一次证实了橡胶具有强烈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排放能力,并预测这种大气VOC排放格局的改变将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巨大影响。因为大气中的VOC是热带地区形成云雾和降水的主要结晶核。因此,热带地区大气化学成分的变化,会通过影响降雨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而影响区域气候变化。

在百年大旱的背景下,追溯气候恶变的原因必然联系这一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无论是成片的热带雨林被砍伐,还是意味着经济得到发展的橡胶种植,都对东南亚地区的生态、气候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年来印度尼西亚数次的森林大火被证实是因为当地森林过度滥砍、滥伐,生态环境恶化而导致当地气温异常升高引起的。2008年5月,众所周知的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夺去了缅甸数万人的性命,之后的8月,洪水威胁东南亚各国,连日暴雨造成流经东南亚多国的湄公河水位上涨,老挝、泰国和柬埔寨等国部分地区遭遇洪水侵袭。老挝首都万象附近湄公河水域水位一度超过历史纪录最高点。洪水也危及位于湄公河下游地区的柬埔寨。这样的记录多不胜举,灾害影响的程度和出现的频率数次刷新过去数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纪录。这主要是由于气候变暖导致的,过去50年,东南亚气温每10年平均上升0.1~0.3℃;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1~3mm。热浪、干旱、水灾及热带风暴的发生越趋频繁和剧烈。2009年,在亚洲开发银行《东南亚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来应对全球变暖的话,到2100年上述四个东南亚国家平均气温将比1990年上升约4.8℃,海平面预计会升高70cm。东南亚气候变化前景堪忧。东南亚气候变暖会导致降雨量减少,引发严重干旱和更多的森林火灾,还会使热带风暴威力更大。气候变化还会造成海平面上升,成千上万人被迫迁徙,约2500km2的红树林会遭到破坏。东南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就是保护剩余的热带雨林。与全球其他地区相比,东南亚更容易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16]。早在2007年,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组使用了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供的全部20个全球气候模型的结果对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未来50年印度尼西亚的降雨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到2050年,有害的季风降雨延迟(即雨季开始超过30天)的概率将是原来的两倍以上,会从现在的9%~18%增加到30%~40%。他们还预测说印度尼西亚将遇到时间更长、降雨更少的旱季。尤其明显的是随着降雨的减少印度尼西亚的水稻种植可能会受到长期气候变化的显著伤害[17]

(二)关注云南百年大旱下的生存现实

东南亚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的气候变化正影响着千万人的生存方式。在央视大型纪录片《同饮一江水》中,我们看到居住在洞里萨湖上,世代以打渔为生的尹耿丽一家,在面临雨水异常偏多而暴涨的湖水无法按时捕捞时愁闷的神情,她的女儿甚至因为湖中渔类减少而放弃渔民的生计到城里打工去了;看到了老挝的雨林民族完全依赖森林提供食物的生存方式,因为干旱少雨、雨林资源匮乏而面临生存威胁,在长期节衣缩食的生活状态下,他们在考虑别的谋生手段。气候异常带来的生态变化使他们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千百年来沿袭着祖先的经验而存活的生计方式受到了挑战。他们的不安流露在言语间,他们的愁绪展示在表情上,他们力图做出的改变隐藏在无奈的叹息中。面临百年不遇的大旱,云南一些地区的人们也因气候异常而悄悄发生着变化。笔者到了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视察干旱的陆良县做调查。陆良县是云南丝绸的主要生产基地,产茧量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缫丝、织绸生产迅速,三色被面填补了全省的空白,成为全省蚕桑生产基地县之一。其中马街镇又是县里主要的蚕桑生产地区,全镇约三分之二的农户以蚕桑为主要经济收入。

据有关文献记载,早在蜀汉时,爨氏入迁,陆良作为爨文化的发祥地开始显示其历史地位。爨氏统治时期,陆良经济繁荣,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其土有稻、麦、粟、豆、桑,收获与中夏同”,纺织有“丝麻蚕织”,畜禽有“牛、马、羊、鸡、犬”[18]。这说明,至少在三国时期,陆良就开始种植桑树,出产丝织产品。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大量丝织品手工作坊至今还在民间存在。近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冲击着这项千百年当地人操持的生计方式,面临百年不遇的大旱,人们的生存状态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一传统的生计方式更是面临着被弃去的危险。陆良马街镇湖海村有450多户人家,全村98%以上的人家养殖蚕蛹,一年的主要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养蚕。自从2007年以来,村里一些人家开始弃田种植人工菌,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大约有20户人家种植人工菌,但规模普遍较小,种植菌子所需的劳力尤其是装袋这一道工序需要大量的劳力,全部由村里人承担。但每年五季养蚕时期,四眠起以后,蚕宝宝迅速成长需要吃大量的桑叶,村里人又回到自家田里进行桑蚕养殖。这样一来,村里人得到了实惠,打工、养蚕两头兼顾。按养殖的规律,在每年的3月,应该是开始准备养殖头季春蚕的时候,每家每户会购买一份黏满了蚕卵的纸张,在蚕房中保温孵卵,此后一个月,蚕宝宝开始慢慢长大,四眠、四起,20天左右四眠四起之后,开始大量吃叶,这个时候需要田里的桑树大量发叶,以解决供应。桑树一年有两个生长高峰,即春季和夏秋季期,特别是春季桑树发芽开叶时,需水量大。据调查,桑树的含水率为70%~80%,桑树通过光合作用制造1g干物质,大约需要消耗274ml水。在夏秋季的旺盛生长时期,1kg新鲜桑叶1天内蒸腾消耗的水分达8.46L,以每亩桑园有500kg桑叶计算,1天内从叶面蒸腾散失的水分为4230L,相当于6.35mm降水量。蒸腾作用使桑树体内失去大量水分,必须从土壤中不断得到补充,才能保证桑树的正常生长。这说明,桑树是一种需水量极大的旱地作物。2009年陆良降雨量不足600mm,比往年少了300多毫米,秋季以后,降雨更是大大低于往年同期水平。从2009年10月17日下了一场大雨后,到2010年4月20日半年的时间,积累降雨量不超过40mm。尤其是2~4月初,近100天没有出现有效降雨。严重的少雨使陆良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干旱;3月初及清明节,笔者两次到陆良调查,均没有看到春耕生产的准备。湖海村的几千亩桑树只长到了脚踝高,单薄、枯黄的桑叶更是紧紧地依附着地面。村里的400多户人家没有一家购买蚕卵,大量的人力涌入人工菌种植行业中,据村里人初步估算,从2月份开始,大概有15户人家建立了人工菌养殖场;3月份的时候,又有10户人家新建了养殖场。村支书朱建贵说,湖海村农户历年以养蚕为主要收入,经济来源单一,像今年这样的大旱,只要有两季蚕养不上,他们一年的收入就得减少一半。对于大多数农户而言,这样的损失他们是承受不起的,所以村委会就比较支持农户养殖人工菌。这样一来,村里因干旱无法耕种的闲置劳动力可以转移到菌子养殖工作上,以打工获得的收入弥补干旱带来的损失。当笔者问及村里养蚕的前景时,朱建贵表示了担忧,因为养蚕是一个劳动力极强的事,而且蚕茧的价格每年波动比较大,近年村里人逐渐在放弃养蚕,今年的严重干旱加速了这一变化的步伐。再加上种植人工菌投资可大可小,场地要求甚至还没有养蚕的高,他估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人工菌养殖行业中。在干旱最严重的3月,笔者到石林县大可乡调查,流淌了千万年的大可河只有弯曲的几道溪流。水库管理人员赵曙告诉笔者,全长56公里的大可河断流他从来没有见过,村里80多岁的老人也没有见过。他说,大可河长年流淌着清澈的溪水,两岸的村民以种植蔬菜为生,由于大可乡海拔较低,气温高于其他地方,一年四季均可种植蔬菜。但这次干旱导致大可河从2009年10月开始断流,缺乏水源的土地荒芜了,一些村民开始种植大棚西瓜,这在当地完全是由于干旱而引进的种植方式。云南的干旱是全省性的,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影响范围广。我们无法在短短的时间内调查由于干旱而引起生产方式变化的细目,当然,这样的变化会在以后的日子产生多大的影响更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像陆良这样种植桑树已经有很多年历史的地方,如果由于一次严重的干旱而导致人们生计方式的变革,那么干旱出现后及时进行的关注一定是有价值的。

(三)全球气候变暖对传统生存方式的影响(从东南亚生态恶化的教训中取经)

在2010年云南百年大旱的宣传中,元阳的哈尼梯田是以另一种面貌示人的。在红土高原上土地干裂、庄稼欠收、人畜饮水困难,一切多年既定的劳作因缺水而无法进行时,4月初如期放水泡田的元阳哈尼梯田以另一种“极端”进入人们的视野。这里甚至没有水库,2009年雨水也同样减少,但别处因此发生严重干旱的同时,哈尼梯田却如往常般泡田等待栽种。从无数关于哈尼梯田的论著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结论:是广袤的森林成就了梯田,创造了奇迹。元阳县梯田管理局局长王剑平介绍,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梯田附近没有一座水库,水源大多来自梯田上端的观音山自然保护区。是哈尼族人“人栽树,树涵养水分,水浇田”的传统生态体系创造了梯田,抵御了此次严重的干旱。张克映运用西双版纳及其邻区气象站20世纪50年代以后,即在当地森林破坏的前后期,均有的、系统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当地气候与森林覆盖率变化的关系。分析表明,20世纪50~70年代,西双版纳地区的常绿林覆盖率由69%降至30%,干季(11月至次年4月)降水平均减少约33mm(占15%);雨季(5~10月)降水平均减少约30mm(占雨季约3%);年降水量平均减少50~60mm(约占4%)[19]。汤仲之分析海南省万宁县20世纪50~60年代年降雨量达2900mm,从来不发生干旱。可70年代破坏森林以后,年降雨量降至2500mm左右[20]。Pep Canadell[21]博士进行的模拟研究也表明,如果南美洲南纬30°以北的森林被草地取代,降水将减少15%;若亚马孙流域的森林被沙漠取代,降水将减少70%。尽管这种模拟并不是实际情况,但它说明大范围的森林砍伐可能对局部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如此说来,远比云南各地森林广布且临近热带海洋的东南亚应该有着更强大的抵御干旱的力量,但事实正相反。前文关于东南亚近年气候和生态变化引发的生存危机已经充分阐述了这一点,关于东南亚地区森林变化和气候异常的论述也相当充分,无数的研究者为我们考虑森林生态体系变化与气候关联提供了理论依据。无数研究为我们描绘了东南亚生态变化后的种种情形。比如根据亚洲开发银行预计,东南亚经济因为严重依赖农业和林业,两者都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持续下去,到2100年,气候变化每年给东南亚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将占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的6.7%,是全球平均损失的两倍。到2100年,东南亚的粮食生产与1990年相比将下降50%,将会威胁到相关国家的粮食安全。最糟糕的情形是印尼的大米产量将下滑34%,菲律宾会下滑75%,在全球大米最大出口国之列的泰国和越南的产量也将下降50%[22]。英国皇家学会最近的会议集刊载了一项新的研究首次证实,人类活动在过去一个世纪中改变了地球不同区域的降雨模式。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利用一种新型大范围气候变化模拟阵列(该阵列着重考虑了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两类排放——温室气体排放和硫酸盐气溶胶排放),对过去80年的详细降雨观测数据进行了交叉分析,随后将这些数据分配到环绕地球的主要纬度带中,并且分析了陆地上的降雨情况。通过将92次单独模拟结果与观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小组断定,人类活动确实改变了3个纬度地区的降雨模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计算机模型显示,人类活动合计增加了北温带地区1/3的降雨量;全球变暖已经影响到全球降雨量模式,给北欧、加拿大和俄罗斯北部带来更多降水,但减少了撒哈拉南部非洲、印度北部与东南亚的降水。这些变化可能已经对那些对降水量敏感的生态系统、农业和人类居住区造成了显著影响。从现实的变化和科学的推算我们可以看出生态变化较大的东南亚的前景令人担忧,如果此论成立的话,那么2008年的强热带风暴及2010的特大干旱仅仅只是开始。正如世界混农林业中心首席生态学家刘易斯·威尔卡特博士指出的那样,[23]气候变暖对那些靠天吃饭的国家将是灾难性的,东南亚的水稻就面临着极高的风险。因为水稻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温度一般是20℃~35℃。当气温达到40℃时(这是现在云南南部一些地区和东南亚许多地方比较普遍的温度),热浪将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停止,使水稻减产。那云南的情形又如何呢,2009年入秋以后到2010年3月,云南全省的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偏高1.6℃,这在云南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个别的地区如滇中以东甚至偏高了2℃~3℃。云南气温的偏高是引人瞩目的,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就是对气温异常偏高的有力回应。作为高原的地形,云南没有拥有类似东南亚那样大片可以砍伐而致富的热带雨林,但这里的生态环境也在改变着。以西双版纳为例,热带雨林的消失同样引起了当地气候的异常变化,西双版纳的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55%陡降至90年代的27.8%[24]。笔者的一篇文章《西双版纳传统生态知识的流失与当地气候异常》一文详细论证了雨林的消失与当地气候变化的关联。1959年,纬度低、海拔低的西双版纳年平均气温与多年平均值距平值为−0.7℃,普洱为−0.5℃,临沧为−0.4℃。此后,三地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从1959年到2006年,这48年间,西双版纳、临沧、普洱三地年平均气温分别上升了1.3℃、0.9℃、1.1℃,西双版纳升温高于临近两地。西双版纳年平均气温上升最快的时期是1969~1998年,30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8℃,临沧、普洱则分别上升了0.3℃、0.5℃。这与西双版纳经历的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中期、80年代初期三次大规模毁林开荒的时间基本相同。1959~2006年,这48年间,西双版纳、临沧、普洱三地年降雨量总体上呈减少趋势,进入21世纪后又有上升。其中,1969~1998年,西双版纳年均降雨量下降显著,30年平均减少了105.6mm,远远超过普洱同期减少的7.3mm和临沧同期减少的6.2mm。这与西双版纳经历的三次大规模毁林开荒、气温上升在时间上显著一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三地降雨均有所增加,其中西双版纳增加幅度最大,1989~2006年,这18年的平均降雨量增加了109.3mm,普洱增加了46.3mm,临沧增加了21.6mm。进入21世纪后,在年降雨量增加的同时,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西双版纳出现了历史上较为严重的干旱和洪涝,由降雨引发的气候异常在西双版纳表现突出。从2000年以后的年降雨来看,西双版纳各地的年降雨量出现了大起大落的情形。2000年,景洪年降雨量为991.7mm,景洪出现了严重的干旱,流淌多年的普文河干涸了,茶叶因干旱出现了减产。2001年年降雨量却又猛增至1667.8mm,创下自195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降雨量最高的纪录;2002年的勐腊以2273.8mm的年降雨量也创下了自195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年降雨量的最高值。大起大落的降雨还使2003年的景洪和勐海创下了自1959年以来年降雨量的最低值。西双版纳近50年的降雨极值,由短短的6年时间决定了最高和最低的刻度。伴随着降雨的多与少,以及时空分布的巨大差距,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也应运而生。2002年,勐腊出现了历史罕见的4次特大洪涝灾害,降雨最强的一天,勐腊县城区降雨量高达203.4mm。1959~2006年,西双版纳、临沧、普洱三地年雾日总体上在减少,但西双版纳减少最为突出。尤其是1969~2006年,基本呈直线下降,38年年平均雾日减少63天、普洱减少31天、临沧减少9天。景洪每年雾日,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100天以下降到2000年后的30天左右;勐腊从近200天下降到100天以下;勐海则从150天下降到100天以下。在西双版纳,仅雾量和露量两项之和,全年就可形成70~80mm的降水量。而随着森林的毁坏,20世纪70年代后平均降水量大大减少。每日露滴所形成的水量,在50年代测得为0.4~0.5mm,而到80年代仅为0.1~0.3mm。这一事实说明了西双版纳的雾量确实在减少[25]

热带雨林的急剧消失在西双版纳气候异常的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经济利益的驱逐下,这样的情形仍然在上演。近年,西双版纳将大片的热带雨林砍伐用于种植橡胶。2000年西双版纳森林覆盖率达到61.9%,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数据。覆盖率的增加主要包括橡胶林、天然林和人工林,增加的主要是农业用地、耕地面积、橡胶和茶园的面积,天然林面积下降的步伐可从来没有停止过。热带季雨林从1990~2000年减少了39.61%,热带雨林从1990~2000年减少了22.17%。截至2006年底,全州橡胶种植面积已突破630万亩,占该州面积的22%,橡胶面积的增长是以砍伐热带雨林为代价的。与涵养水分的原始雨林相比,橡胶树却像一台抽水机,永不知疲倦地吸收着土壤中的水分。关于橡胶与气候的关系前文已有初步的引用,结论是橡胶具有强烈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排放能力,而这种VOC是热带地区形成云雾和降水的主要结晶核。过量的VOC从像胶树排放到空气中,改变了热带地区的大气化学成分,从而通过影响降雨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而促使了区域气候发生变化。

如果说面临2010年云南百年特大干旱,哈尼梯田因为生态环境得到保护而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那么梳理干旱下的生存现状又一次以事实证明了,我们一贯坚守尊重地方传统知识在环境保护中具有积极作用的客观存在。云南与东南亚季风圈是一个存在事实,东南亚生态和气候的变化给我们暗示出了一些可能,虽然云南除了当下的百年干旱造成恶劣的影响外没有其他涉及面极广的重大灾害,但我们不能以此抱有幻想。目前尚且没有临近海洋的东南亚地区生态的变化对西南季风起落影响的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云南的雨水70%~80%必须翻越东南亚大陆,云南雨季的开始也完全取决于东南亚夏季风的建立,换言之,东南亚决定着云南雨水降落的时间和多少。东南亚生态环境导致气候变异势必会对云南产生重大影响,这是其一。其二,作为低纬高原的云南,海拔高差悬殊较大,地形复杂多样,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如果我们还不对自己的环境加以保护,生态引发的危机将更甚于东南亚各地。然而,从无数现实的例证我们可以看到,破坏的步伐还在进行。东川曾作为我省铜矿的主要产地被开采了很多年,今天的东川是云南泥石流滑坡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过度的开采改变了那里的地形地貌。降雨集中的季节土质松散的地方极易出现塌陷,从而引发泥石流,历史上东川就曾出现泥石流山体滑坡而导致数十人死亡的特大灾害。随着经济的发展,挖掘机已经走进了深山,遍布到云南各个偏远的角落。比如随着高速公路的修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随其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下降了近1/3;而从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4条国际河流渔获物组成来看,由于捕捞、建梯级电站等人类活动的加剧,尤其是梯级电站阻断了河流的连通性、危害洄游鱼类,致使大个体样本大量减少,造成云南濒危种类增加。在已发现的澜沧江130种土著鱼类中,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的就有14种,占总数的15.22%[26]。在面临百年大旱的今天,我们需要反思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相关的学术活动为有识者提供了话语表达的阵地,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如果连基本的反思都没有,那么,大自然带来的惩罚性后果一定不仅仅是陆良养殖蚕茧的农户改变了千百年祖先操持的生计而改种人工菌,也一定不是石林大可河两旁的村民因为缺水不种植蔬菜而改种大棚西瓜这样简单的变化,一定会有更为深远的变化。

【注释】
(www.daowen.com)

[1] 秦剑,解明恩.云南低纬高原天气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14.

[2] 盛承禹.世界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103~107.

[3] 同上,98页.

[4] 杨斌.全球视角下的边疆历史思考——以云南为例(选自于杨斌博士论文《季风之北、彩云之南:云南的形成(公元前2世纪至20世纪)》第一章).陆韧.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国西南边疆史[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370.

[5] 方国瑜.云南用贝作货币的时代及贝的来源[J].云南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7(2):46.

[6] 童恩正.古代中国南方与印度交通的考古学研究[J].考古,1999(4):79~87.

[7] Chiranan Prasertkuld:《Yunnan Trad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Southwest China’s Cross boundries Functional System》.泰国:朱拉隆宫大学出版社,1989.

[8] 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史研究三题[J].云南社会科学,1996(3):65~71.

[9] 杨斌.全球视角下的边疆历史思考——以云南为例.(选自于杨斌博士论文《季风之北、彩云之南:云南的形成》(公元前2世纪至20世纪)第一章).陆韧.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国西南边疆史[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370.

[10] 笔者民族学硕士论文《从季风圈理论看云南与东南亚水生态文化的整体性》

[11] 马忠玉,张象枢.日本木材贸易与东南亚森林退化——兼论木材贸易对森林资源保护与可持续管理的意义. 21世纪论坛,2001年会议发表的论文

[12] FAO.Tropical Forest Area Logged in 1961: 90,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FAO Forestry Paper,1992

[13] 陈宜瑜. 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地球科学进展,2003,18(1):1~3.

[14] 颜文洪.全球性热带雨林的破碎化趋势与保护分析.环境保护,2003(2):34~36.

[15] Dr. Josep(Pep)Canadell.Science. 2007May 18;316(5827):985-6. Epub 2007May 10.

[16] 约翰•阿格里昂比.气候变化损害东南亚农业.华尔街日报(亚洲视点),2009年 04月 29日

[17] Rosamond L. Naylor,David S. Battisti,Daniel J. Vimont,Walter P. Falcon,and Marshall B. Burke. Assessing risks of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climate change for Indonesian rice agriculture. PNAS10.1073/pnas. 0701825104, 2007.

[18] 云南省陆良县志编纂委员会. 陆良县志.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

[19] 张克映,张一平.西双版纳森林砍伐对地方气候的影响[A].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研究会,中国林学会编.林业气象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1984:14~23.

[20] 汤仲之.从物种和生态功能论海南热带林的保护发展——兼谈热带林和橡胶林生产[J].海南林业科技,1980(4):3~12.

[21] Dr. Josep(Pep)Canadell.Science. 2007, May 18;316(5827):985-6. Epub 2007, May 10.

[22] 约翰•阿格里昂比.气候变化损害东南亚农业.华尔街日报(亚洲视点),2009.

[23] 黄勇. 全球变暖改变全球雨量分配. 中国环境报,2007.7.27,5版

[24] 马友鑫,郭萍,张一平等. 西双版纳地区气候变化与森林片断化[J]. 热带植物研究,2000,8(46):48~55.

[25] 宫世贤,凌升海. 西双版纳雾在减少[J]. 气象,1996,22(11):10~14.

[26] 温作民. 森林生态效益的国际传播与国际协调. 林业科学,2001,37(6):80~8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