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安市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的重要问题研究

西安市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的重要问题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将维持一个中低速的增长,高增长态势将不再现。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带领下,全球存货周期有望使工业产出大幅上升。总体看来,“十二五”期间,世界经济走势将有以下特点:第一,增长模式改变引发产业结构调整。西方工业化国家共注入5万亿美元救市,以美国大量印钞票刺激需求为典型。目前,政府4万亿投资刺激经济计划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西安市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的重要问题研究

西安市“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研究

课题承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课题负责人:曾昭宁 西安石油大学

 课题组成员:吴文洁 西安石油大学

       石冬莲 西安石油大学

       杨祥梅 西安石油大学

       郭玉琼 西安石油大学

       石鑫岩 西安石油大学

一、“十二五”国内外经济环境分析及政策导向

(一)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及经济走势

1.国际宏观经济分析及经济走势

“十二五”期间,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实体经济和市场信心尚未恢复,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世界经济发展总体不容乐观。

(1)全球经济贸易增长放缓。全球GDP经过长达八年的强劲增长,预计2009年会收缩1.1%,全球贸易额增长率将会出现二战以来的首度下降,从2008年的4.4%降至2.1%。尽管部分国家经济萎缩速度有放缓趋势,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全球机构普遍预测未来经济复苏很可能颇为迟缓,但亚洲今明两年经济增长将高于之前的预期。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将维持一个中低速的增长,高增长态势将不再现。

表1—1 2009年10月IMF对世界及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的预测 单位:%

img38

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09年10月

(2)全球经济已接近摆脱衰退,步入弱势复苏轨道。2009年上半年,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政策已逐步取得成效,经济恶化普遍有所减缓,但局部表现不同,欧美金融体系危机警报远未解除。三大主要经济体中,美国经济或呈“失业型”复苏,已从“崩溃的边缘”反弹;日本经济已停止快速恶化,第二季度首现3.7%的正增长;欧盟各国经济已见底,德国和法国也于二季度首现正增长;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仅有印度和中国以5.4%和8.5%保持着正的增长率;而东欧能源经济国家由于经济通缩和出口锐减有可能进一步陷入危机,其负面影响将给世界经济的复苏增添许多不利因素。总之,尽管出现了一些积极复苏迹象,但是威胁经济稳定的风险仍然存在。

需要指出的是,与二战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总在经济危机中扮演引领角色不同,中国在亚洲和全球的经济复苏中起到关键作用。

(3)全球工业产出或已见底。据Blue Gold基金公司资深人士判断:亚洲国家显示了明显的升势,而发达国家则滞后。发达国家工业产出总计仅由经济衰退中产生的损失恢复1/5,全球工业产出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带领下,全球存货周期有望使工业产出大幅上升。通过全球出口额与工业产出的灵敏性历史数据计算,如果发达国家工业产出由经济衰退的损失恢复一半,全球出口额将增加18%,如果完全恢复,将增加36%。

总体看来,“十二五”期间,世界经济走势将有以下特点:

第一,增长模式改变引发产业结构调整。在增长方式上,以发达国家高消费进口需求为基础的双循环机制模式已不可持续。以美国为例,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将是未来10年的一个基本趋势。发达国家的消费减少将直接导致发展中国家对外出口贸易的削减,引起发展中国家出口导向型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二,清洁能源新战略加大发展中国家环保约束。金融危机削弱了房地产等支柱产业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清洁能源逐渐被各国共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将利用清洁能源新战略制定环保指标新规则,发展中国家即将面临更严格的环保约束。

第三,全球制造业产业转移呈现高技术化。迫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产业转移呈现高技术化和高服务化趋势,这将为发展中国家打破跨国公司的技术封锁,促进核心技术本地化提供机遇。新一轮产业承接与产业升级即将到来。

第四,国际金融环境动荡引发资产安全性考虑。尽管美国面临通缩压力货币贬值风险,但在2015年以前,美元的国际货币主导地位是不会改变的,这便使发展中国家拥有的美元资产存在着安全隐患。国际金融体系在中长期将面临深刻调整。

第五,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剧国际贸易竞争。金融危机是多年来全球经济失衡的一次强制性调整。在经济衰退阶段,失业率上升,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必然抬头,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竞争势必加剧。新一轮多边贸易洽谈亟待推进。

对“十二五”前期世界经济走势的总体判断:

针对这次二战以来最为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的反危机措施有以下特征:①各工业化国家政府干预的力度是历史上空前的,刺激的规模也是二战以来最大的;②干预不再是传统各国政府的“单打独斗”行为,而是联手协调干预。如G20峰会和博鳌亚洲论坛。

西方工业化国家共注入5万亿美元救市,以美国大量印钞票刺激需求为典型。在短期强刺激下,克服通缩能较快见效,但由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印钞票,放松信贷,多发票子影响物价滞后期的存在,这无疑为新一轮通货膨胀创造了条件;各国都采取了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低利率政策使得流动性泛滥,也为新一轮全球性通货膨胀奠定了基础。再加之美元贬值,致使资源性产品价格反弹,加剧通胀的成本推进,新一轮全球性通货膨胀难以避免。

目前着手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主要是在金融危机中受伤较轻或经济复苏步伐较快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印度等,是基于对经济回暖的信心和对通胀压力的担心,加息潮已逼近欧亚多国。

更令人担忧的是,各工业化国家政府在短期内的强势过度干预,因而在2010年前后极有可能引发滞胀,使世界经济调整和复苏的难度增大,时间拉长,并深刻地影响到我国的宏观经济。

从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预测看,全球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将从稳定局势转向巩固发展;政策诉求将从政府援手转向政府退场;经济格局的竞争关系也将从合作博弈走向“囚徒困境”。

2.国内宏观经济分析及经济走势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暴露出了许多弊病。为应对国际新局势,中央政府积极扩大内需,转变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提倡节能减排;承接产业转移,培育竞争优势;参与多边洽谈,消除贸易壁垒,努力为“十二五”期间经济的平稳运行奠定基础。

(1)投资拉动短期见效,国内需求初步企稳。目前,政府4万亿投资刺激经济计划已经取得初步成效。2009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4%,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到7.1%(其中二季度增幅回升到7.9%)。据测算,本次投资乘数约为1.1%到1.25%,对2009年GDP增长率将贡献1.5%到1.9%。此外,汽车、房地产等先导行业的明显回暖标志着国内需求已初步企稳,今后还会继续鼓励消费信贷,刺激最终消费需求。

(2)工业经济运行出现止跌回稳迹象。受市场需求回暖影响,各方面信心开始恢复,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自3月起连续5个月回升。工业经济总体企稳运行,全国21个地区工业产值或增速加快或降幅减缓。2009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其中6月份当月增幅达到10.7%。三季度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20.5,比二季度提高8.5点。汽车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原材料行业生产回升,轻工、纺织等外向型行业出现回暖,装备制造业和新一代移动通信软件生物医药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作为经济“风向标”的发电量连续2个月增长,今年前5个月发电量均是负增长,6月份同比增长5.2%,7月份增速略有回落,但增幅仍达到4.8%。

(3)就业矛盾突出,滞胀可能凸显。目前,就业局势已趋平缓,主要表现在:一是城镇就业人数企稳回升;二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就业群体的矛盾已经缓解;三是企业岗位流失速度减缓。但是,短、中期我国就业矛盾依然严峻,主要表现为新增就业人员就业率低,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难矛盾尖锐,大量农民工就业、转复员军人安置问题等,这一状况起码将延续到“十二五”时期。

另外,我国货币、信贷投放过多过快,2009年仅上半年近8000亿元的天量信贷投放,M1、M2增速分别高达24.8%、28.5%,2009年财政赤字指标9500亿元。较大的货币发行量并未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加大了结构性通胀的风险。再加上国际环境的影响,如美元贬值,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综合因素可能导致经济陷入增速偏低和通胀并存的滞胀局面。

总体而言,内需驱动力决定着“十二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如果内需动力充足,经济运行将步入上升通道,今明两年呈“V”形趋势;若内需驱动未能接上,政府投资拉动作用减弱后,将会出现二次探底,呈现“W”形走势。目前,政府在积极争取“V”形走势的同时也在为预防“W”形走势制定应对方案。

(二)政策导向

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央和地方政府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优化经济结构的进程。鉴于刺激经济的积极宏观经济政策可能导致的盲目、过度投资以及产能过剩与通胀的反弹,“十二五”期间宏观经济的重点将从“保增长”的总量矛盾为主转为结构性矛盾为主,摆脱对出口的过度依赖急需建立刺激内需的长效机制,外部环境的相对宽松要求加大改革力度。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恢复,“调结构、扩内需、重改革”成为“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相应的,宏观需求调控方法将由宏观总量调控政策为主转为结构调控政策为主,宏观管理方法上也由短期的需求管理为主转向中期的供给管理为主。

1.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内需拉动经济模式的转换,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基本经济政策走向。因为目前货币政策的使用空间已经很小,“软预算约束”导致的呆坏账压力依然很大,货币政策的过度使用会导致经济大起大落,无益于经济平稳运行。相比之下,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平稳增长、构建和谐社会会有更大作用。一方面,我国国债占GDP的比重只有18%,相对于美国的360%和日本的120%,还有很大的财政政策使用空间,有能力再发10亿国债用于启动经济。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高储蓄的国家,通过国家举债将储蓄转化为居民消费和投资,有助于中国经济向消费导向型经济的转型,有利于提供就业机会,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推动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2.产业政策导向

(1)产业结构政策。“十二五”阶段上,鉴于国内外形势变化和竞争加剧,我国产品将由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加大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刺激外贸出口,客观要求中观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产业结构政策继“十一五”后继续向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倾斜。在装备制造业日益壮大的条件下,重点突出对高新技术产业这一主导产业的扶持力度。

(2)产业组织政策。为把工业总量做大,“十二五”除了重视大企业集团和民营中小企业外,产业组织政策的重点将进一步突出产业集群政策,以提高工业规模和竞争力。

(3)产业技术政策。“十二五”发展阶段上是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战略机遇期。实施“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失败,坚定立足自主创新战略。产业技术政策在继续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大对原始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争取“十二五”期间在前沿科技领域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支撑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4)产业布局政策。“十二五”期间产业布局政策也将向区域平衡和协调的方向作出调整。

3.实行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政策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重点在工业。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工业发展政策导向将提倡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以加快工业信息化建设为目标。围绕《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道路,以提高技术效率为目标,以工业化与信息化平衡发展、技术进步与社会稳定平衡协调、工业装备技术资源与信息资源平衡发展为主要路径特征,做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促使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形成新型工业发展模式。

4.实行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政策

在金融支持方面,国家将激励商业银行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设立专门的并购资金,吸引社会资本,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股票、债券为企业兼并重组融资。对于不同的产业,支持的重点也不同。对于电力煤炭、有色等行业,将鼓励形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对于钢铁、石化、汽车等行业,鼓励跨地区兼并重组;对于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鼓励形成战略联盟,形成合力。放宽民营资本市场准入,鼓励民营资本以兼并重组方式进入。

(三)西安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西安工业主要以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为支柱产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远远高于陕西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十二五”期间,适值金融危机后的调整时期,我国出口导向转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战略仍将继续,一系列优化产业结构和合理布局城乡区域经济的政策将为西安工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1.机遇

(1)制造业产业转移加快促进西安工业产业升级。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全球制造业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呈现高技术化和高服务化趋势。与此同时,随着东部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需求极为迫切,东部制造业也加快向西部地区转移。

西安市工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具有在区位、科教、人才、产业配套、人居环境以及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中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目前,以德国浦菲沃(西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跨国航空产业直接将落脚点选在了西安。一些以数控机床生产、精密零部件加工、通信设备加工为主业的东南沿海企业也纷纷进驻西安的经济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十二五”期间,还会有更多的国内外厂商看好西安,这对促进我市工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利条件。

(2)内需拉动型导向有助改善西安工业发展对中省企业依赖较大的局面。“十二五”期间,我国推动经济增长向内需拉动转变的政策导向不会改变。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西安人口在“十二五”期间可能突破千万,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居民消费需求也将显著提升,届时会吸引大量民间资本投入,这将为西安工业企业,尤其是市属工业企业的蓬勃发展带来机遇。目前的西安市属工业势单力薄,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工业产值都小于西安的中央企业和省属企业。市属工业企业的壮大有利于繁荣地方市场经济,调节收入分配结构,改善西安工业发展对中省企业依赖较大的局面。

(3)国家十大振兴规划和陕西省十二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将提升西安工业竞争力。2008年11月,国家发改委制订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十个重点产业为期3年的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汽车、电子信息、输变电设备、专用通用设备、轻工纺织、石油化工这六项都是西安工业发展的优势产业。十大振兴规划将提升信心、稳定生产、稳定市场,加快体制创新,推进结构调整,使西安工业竞争力有一个大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有一个大提升。

陕西省也出台了包括汽车、装备制造等12个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以及20个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发展传统能源化工、航天、有色金属、食品、医药等产业集群。这将推进西安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基础的集群化产业发展,加强产业链和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区域竞争力,为“十二五”期间西安工业经济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促进西安工业化进程。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作为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重要举措,明确提出要把西安打造成“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

“四基地”中的“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将有助于西安工业以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为重点,打造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化对外开放格局,创新区域合作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支撑,加快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

同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将有助于西安工业统筹科技资源、加强军民融合、军地融合、促进军用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民用化发展,打造军民融合和谐示范区。这将从根本上改善西安装备制造业军民“两张皮”矛盾,为西安“十二五”期间城市化和工业化增添动力。

2.挑战

(1)区域间竞争压力增大。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短短几年后,又陆续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东部超越战略,还包括建设天津滨海新区战略等,客观上稀释了国内外对西部、陕西和我市发展工业的资金、政策、人才等资源的投入。

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十二五”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的差距。

仅西部而言,西安排名次于重庆和成都,位列第三,生产总值高于西部1730.84亿元的平均水平。尽快提高西安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名,首先要提高在西部城市中的区域竞争力,这将对全市的工业增长提出挑战。

(2)环境约束加剧,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国家倡导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标准更加严格,这将给西安工业发展带来挑战。为保障“十二五”期间的单位GDP能耗下降指标至少达到10%,国家将加大力度整治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严把“三关”。西安在过去两年已经关闭了31家造纸企业,使得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但是减少企业数量势必会减少工业产值,这对“十二五”期间西安市的工业增长是个挑战。

(3)土地使用指标刚性,工业用地面临紧张局面。土地集约使用的刚性指标约束是西安工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为确保18亿亩耕地的民生底线,国家严控审批程序,紧缩土地供应量,新报土地使用须同时符合城市建设规划和国家土地使用规划。截至2009年9月,西安没有获批新土地,西安高新区现在开发的2000多亩工业用地还是2008年下半年批下来的。工业用地紧张,直接导致项目引进速度的减慢。预计“十二五”期间,土地紧张的局面不会改变,这对西安工业布局和土地集约使用提出了挑战。

(4)区域内竞争压力大。就省内地市而言,榆林、延安、宝鸡等市近年来发展速度加快,大有赶超西安之势,成为西安工业发展逐渐强大的竞争对手,以GDP增幅而言,西安与全省平均增幅相差无几,要做好全省经济发展领头羊还面临着重大挑战。

综上所述,“十二五”期间,西安工业发展不同于“十五”、“十一五”的外部环境判断在于:机遇和挑战并存,挑战大于机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各种不确定因素较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因此,摆在西安市政府面前的实施“工业强市”的担子是沉重的。

二、西安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西安工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西安工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到目前为止基本形成了以中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航空航天产品、重型载货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制冷设备、通用及专用设备、石油化工、食品饮料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2008年,西安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380.01亿元,同比增长20.2%,完成工业增加值742.65亿元,占地区GDP的比重为33.9%,人均GDP达26259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为934个,工业企业从业人员89.89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口的20.6%。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89.5,比上年提高9.53%,实现利税167.48亿元,增长3.6%,实现利润102.55亿元,下降3.5%,实现税金64.93亿元,增长17.1%。西安工业已成为全市GDP的主要拉动力量。目前西安工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工业内部结构高度化程度较高

(1)从工业门类结构看,制造业成为工业发展支撑力量。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工业从门类上分为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煤气及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三部分。表2—1将西安与陕西和全国工业三大门类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进行比较,西安市采矿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产值占整个工业比重为0.7%和5.5%,分别低于全国采矿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产值占整个工业比重5.1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低于陕西省的24.7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而西安市制造业占整个工业比重高达93.8%,明显高于陕西和全国27.1个百分点和6.5个百分点。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支撑,这说明西安市的工业层次较高,工业结构比较优化,整体具有很大的优势。

表2—1 2007年西安与陕西及全国规模以上工业门类结构比较 单位:%

img39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M]中国统计局,2008,9;《陕西统计年鉴2008》[M]中国统计局,2008,7;《西安统计年鉴2008》[M]中国统计局,2008,11整理

(2)制造业结构中装备制造业优势突出,成为西安工业发展的支柱。按我国现行统计划分,制造业由31个行业组成,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轻工纺织制造业、资源加工工业、机械电子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从表2—2中明显可以看出,与全国、全省相比,西安装备制造业在整个规模以上工业所占比重较大。2007年,西安轻工纺织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为15.5%,分别低于全国和陕西7.2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西安资源加工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为19.4%,分别低于全国和陕西18.5个百分点和26.2个百分点;而西安机械电子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的比重为64.9%,可以看出其比重明显高于全国26.7个百分点和高于陕西省27.2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说明,西安市装备制造业优势突出,产值已经远远超出全国和陕西的平均水平,表明制造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高。西安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了西安工业竞争力。

表2—2 2007年西安与陕西及全国规模以上制造业结构比较 单位:%

img40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M]中国统计局,2008,9;《陕西统计年鉴2008》[M]中国统计局,2008,7;《西安统计年鉴2008》[M]中国统计局,2008,11整理

2.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推动工业稳步发展

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934家中,国有经济103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20.99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7%;股份制企业574家,完成工业增加值343.55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1.8%;私营企业20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03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3.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9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70.0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1%。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完成的工业总产值636.1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8%,对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44.79%。以股份制为主体的非国有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促进了各种经济类型的共同发展(参见表2—3)。

表2—3 2008年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类型情况

img41

续表

img42

数据来源:根据《2008西安简明统计资料》[M]西安市统计局,2009整理

3.大企业大集团逐渐壮大,推动工业集聚发展

到2008年,全市有大中型企业162家,其中:大型企业31家,中型企业131家。2008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77.6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1.1%。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年产值上百亿的企业2家,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23家。产值排名前六位的大集团公司: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产值207.37亿元,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完成产值155.89亿元,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完成产值95.51亿元,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完成产值92.81亿元,中石化西安分公司完成产值65.14亿元,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产值64.5亿元;六家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681.2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5.2%。大企业集团的发展(参见表2—4),推动了西安工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了工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大量相关企业分工合作,配套生产,初步形成了辐射全市的产业集群。

表2—4 2008年西安产值排名前六位的大集团公司

img43

资料来源:根据西安市副市长黄省身:“加快西安工业发展保增长专题讲座”2009,6整理

4.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但较其他副省级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30年来,西安工业经济保持了稳步提升增效的良好势头,经济效益水平显著提升。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为1907.09亿元,比上年增长22.8%,经济效益综合指标为近年来最高水平。工业经济减员增效效果明显,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60003元/人,是1998年的8.38倍,年均增长22.1%。工业经济对社会贡献明显增大,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67.48亿元,是1998年的11.3倍,年均增长27.4%,上缴税金64.93亿元,占西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例达44.6%。

西安工业经济效益提升很快,但较之其他副省级城市仍存在较大差距。2008年,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2.09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为第14位,与排名第一位的深圳相比差距较大,相差近5倍(见图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在已有数据的12个副省级城市中(缺大连、武汉和长春的数据)保持中游水平(见图2—2),但与济南、沈阳、南京等城市相比,该项指标相差了一倍多。西安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在已有数据的14个副省级城市中(缺沈阳的数据)排名为第13位,仅在哈尔滨之前(见图2—3)。

img44

图2—1 2008年副省级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数据来源:西安市统计局,2009

img45

图2—2 2008年副省级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数据来源:根据《2008统计资料汇编》[G].长沙市统计局,2009,5整理

img46

图2—3 2008年副省级城市工业销售产值

数据来源:西安市统计局,2009

(二)西安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规模总量小

(1)工业绝对总量规模偏小。2008年,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1936.52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为742.65亿元,两个指标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均排名第14位,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33.9%,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相对偏低。同期排名第一的深圳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全部工业增加值为15860.11亿元和3618.32亿元,分别是西安的8.19倍和4.87倍(参见图2—4、图2—5)。

img47

图2—4 2008年副省级城市以上增加值及其占地区GDP比重

数据来源:根据《2008统计资料汇编》[G].长沙市统计局,2009,5整理

img48

图2—5 2008年副省级城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数据来源:根据《2008统计资料汇编》[G].长沙市统计局,2009,5整理

(2)工业相对规模偏小。工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例是衡量工业相对规模的重要指标。从西安与其他副省级城市横向比较来看(图2—6),除哈尔滨工业产值比重低于30%以外,其余14个城市工业占GDP比重均在30%以上,宁波工业占GDP比重超过50%,西安工业占GDP比重居倒数第二。从西安工业纵向发展来看,工业增加值占GDP比例从1980年的54.1%下降到2008年的33.9%,降幅达20.2%。按照西蒙·库兹涅茨有关经济总量增长引起结构转换的理论,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上阶段,第二产业和工业比重开始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这里,经济总量达到人均GDP1000美元是第二产业和工业比重发生质变的“拐点”,并且在人均GDP1000美元时点上,工业的比重为41.8%(参见表2—5、表2—6)。按照这一理论,在1980年到2008年期间,我国人均GDP总量处于522美元到3030美元区间,工业产值比重下降了1.3个百分点,这与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基本符合。而西安在人均GDP706美元到3514美元的28年里,工业比重不仅没有迅速上升,相反,工业产值比重从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980年的54.1%降至2008年的33.9%,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降幅竟然高达20.2%,令人震惊。

img49

图2—6 2008年副省级城市人均生产总值与工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

数据来源:根据《2008统计资料汇编》[G].长沙市统计局,2009,5整理

表2—5 库兹涅茨不同人均GDP阶段上工业占GDP比重的产业结构

img50

资料来源:根据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第118页表14整理

表2—6 调整后的库兹涅茨不同人均GDP阶段上工业占GDP比重的产业结构

img51

调整系数为4.6,是以2000年不变美元计算。

我们再根据库兹涅茨提出在人均GDP不同阶段上工业占GDP比重的标准模型来衡量,1980年全国人均GDP522美元所对应的工业产值比重为44.2%,西安人均GDP与工业产值比重分别为706美元和54.1%(参见表2—7),而调整后的库兹涅茨模型在人均GDP690美元阶段所对应的工业产值比重为22.1%(参见表2—6),全国和西安分别高于库氏标准模型22.1和32个百分点,这是由于我国特殊国情及计划经济时期实施赶超型战略所致。但是28年后,全国在人均GDP3030美元阶段上的工业产值比重为42.9%,与调整后的库兹涅茨模型在人均GDP3000美元阶段所对应的36.9%工业产值比重相比较,高出库氏标准6个百分点。而西安工业产值比重长期徘徊不前,甚至下降,2008年在人均GDP3514美元阶段上,工业产值比重却为33.9%,与库兹涅茨38.4%的产值结构偏差4.5个百分点,表明西安产业结构偏差度较大,显然有悖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由此推断,西安工业在GDP比重中降幅过大过快是造成西安工业经济总量偏小的重要结构性因素。

表2—7 西安与全国人均GDP和工业产值比重比较 单位:美元,%

img52

注:人均GDP(美元)按2008年6.95∶1平均汇率计算(以2000年为基准,调整系数为0.93)。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08西安简明统计资料》计算整理。

2.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少,市属工业企业力量薄弱

一个城市规模以上企业的多少直接影响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大小。近几年,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5年的902家增加到2008年的934家,在四年时间里仅增加了32家。相比之下,2008年宁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966家,杭州9859家,与西安同处西部的成都市有3564家,均远远高于西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

此外,从隶属关系看,2008年西安规模以上的934家企业中,中央企业占64家,完成工业总产值681.45亿元,省属企业7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41.48亿元,14.7%的规模以上中央、省属企业完成了52.8%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可见,尽管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占绝对优势,但对中省企业的依赖程度较大(参见图2—7)。

img53

图2—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与工业总产值分布

数据来源:根据《2008西安简明统计资料》[M].西安市统计局,2009整理。

3.大企业、大集团数量有限

近年来,西安市工业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少,工业企业单体规模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工业经济总量的迅速增加。从规模以上大型企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例来看(见图2—8),西安该项指标值为45%,可见规模以上大型企业对西安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较大。据统计资料,2008年西安销售额过100亿元的企业有4家,分别是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和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过200亿元的企业只有一家——西安铁路局;目前没有销售额过500亿元的企业。深圳市贸工局的信息表明,2007年深圳就有15家工业企业产值超过百亿元,实现工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仅此一项就是2008年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倍多。南京在2005年工业现价产值百亿元以上企业8家,超过200亿元的企业有5家,超过300亿元的企业3家。青岛也有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集团,仅海尔集团年销售额就达数百亿元,目前正在向千亿元企业迈进。可见,大企业、大集团缺乏是西安工业总量偏小的一个重要原因。

4.工业投入不足

img54

图2—8 2008年副省级城市规模以上大型企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例

数据来源:根据《2008统计资料汇编》[G].长沙市统计局,2009,5整理。

(1)工业投资绝对值不足。近年来西安市工业投资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工业投资绝对值仍显不足。2008年西安工业投资356.12亿元,同期武汉、成都及中部省会城市郑州的工业投资分别为647.14亿元、956亿元和670.5亿元,西安仅相当于武汉、郑州的1/2、成都的1/3。

(2)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投资比重不大。2008年西安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为18.7%,同期武汉、成都及郑州该项指标为28.7%、31.7%、37.8%(参见图2—9)。

img55

图2—9 2008年工业投资额及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例

数据来源:根据《2008统计资料汇编》[G].长沙市统计局,2009,5整理。

5.工业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

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合理的工业布局有利于园区建设与工业集聚发展。目前,西安市共有26个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其中,8个由区县直管的省级工业园区(其中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未央工业园已分别并入航天基地和经开区,成为有名无实的园区),13个市级以下工业园区,雁塔鱼化工业园等5个工业园已被列入全省100个重点支持的县域工业园。从目前布局情况看,西安市工业园区发展整体上滞后,虽然2006年西安市出台的《西安市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中明确了省级区县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但对其他区县工业园区来说,这些年来,还没有进行过统一规划和产业定位,各园区在开发建设上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各自为战。部分园区存在产业发展重点不够明确、产业布局不够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招商引资不按规划布局定点等问题,甚至高新区与经开区在增量招商和存量调整的无序竞争战愈演愈烈。基于一些园区产业定位还不够清晰,造成各个工业园区之间争抢项目,企业布局的重复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各园区在建设上趋同,在产业发展上较分散,没有较强的竞争力,没有鲜明的特色,让园区难以发挥巨大的聚集效应,进一步阻碍了产业集群的发展,西安工业布局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

6.产业集群发展缓慢

总体而言,大多数产业集群还处于发展初期,规模相对较小,水平较低,竞争优势不明显,大多数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性不强,特色不鲜明,县域工业园区力量薄弱。集群内分工协作水平低,产业配套能力和水平不高。大企业、大集团缺乏,龙头企业不够强大,产业带动性不强。大企业、大集团“孤岛”现象明显,中小企业集群有待壮大。政府引导力度不够,体制机制有待创新。

以装备制造业为例,装备制造业是西安工业发展的龙头,2008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54.7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16.2%。但是西安市装备制造业产业的集群效应较弱,产业的本地配套能力不足,重点装备企业的综合配套率仅33%左右,主要原因在于西安装备制造业在全国范围相对规模小,与其他城市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对整个行业的带动作用不强。此外,西安装备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不强。在2008年度中国制造业500强中,西安装备制造业企业有3家: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排162位,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排235位,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排396位。

7.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偏低

西安作为国家的老工业基地,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来,形成了以国有经济占绝对优势的高度计划经济所有制结构。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虽然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但国有及集体经济比重依然过高。2008年全市县区属企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8.19亿元,占全市的16.43%,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7.62%,但与发达地区的70%以上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区县工业、非公有制经济基础薄弱,对全市工业经济带动作用非常有限。纵观西安市工业总产值的构成,国有经济比重偏大,非国有经济比重偏小,经济所有制结构活力不足,这种状况与现阶段西安市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已成为制约西安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西安工业经济类型比例变动趋势参见图2—10。

img56

图2—10 1980—2007年西安市工业总产值中不同经济类型比重变动趋势

数据来源:根据《西安统计年鉴2008》[M]中国统计局,2008,11整理。

8.由于体制机制的障碍,工业资源融合度低

首先,西安市军工优势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融合不足。陕西是中国军工第一大省,全省军工60%以上的能力和86%的科研院所都集中在西安,西安因此成为全国军事装备最强的城市。西安具有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的综合科技实力,但由于传统计划体制的条块分割,这些科研技术和军工实力大多集中在央企、中央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手中,特别是军工产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度远低于重庆和四川,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其次,“条块分割”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开发区与当地政府之间的矛盾,影响了工业资源的调整搬迁。

因此,解决国防军工与地方经济、军品与民品的融合及开发区与当地政府的协调等问题的关键是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

9.工业用地不足

西安开发区的发展普遍面临着挑战和困难,如高新区土地空间不足已经严重制约发展,而且今后获取土地的成本将越来越高。工业园区受到地理条件限制,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制约和影响园区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国家为了保护耕地,占地审批越来越难,经济发展用地很难获批。土地供应程序审核过慢。企业用地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瓶颈”。国家土地保护政策越来越严格,土地数量有限,外地企业往往进不来,难以安家落户。企业选址也因土地问题,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

三、其他副省级工业城市工业发展思路的特点及经验启示

(一)其他副省级工业城市工业发展思路特点

“十一五”期间,各副省级城市根据国际国内环境,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工业发展道路,部分城市明确提出了工业发展思路。本文选取深圳、南京、武汉、成都、哈尔滨五个城市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总结各城市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特点。

1.加快工业发展,领跑地区经济

从五个副省级城市的工业发展思路看,各城市都把工业发展放到提升地区经济水平的重要位置(见表3—1)。数据显示,2008年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高于40%的副省级城市共9个,占到城市总量的80%,可见各城市都把工业发展当做拉动地区经济的“引擎”。各城市比较而言,工业发展越得到重视的城市,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相对较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就越高(见图2—6)。

表3—1 工业经济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

img57

资料来源:根据《深圳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南京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归纳总结。

2.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和迫切任务。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工业发展道路,是各城市工业发展思路的重要特征。“十一五”期间,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目标见表3—2。

表3—2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目标

img58

资料来源:根据《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武汉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南京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整理。

3.优化工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十一五”期间,各城市积极调整工业空间布局,在整合优化现有工业园区的基础上,紧紧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一批重点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围绕这些重点园区、基地吸引一批知名企业,聚集一批配套企业和综合服务机构,努力以产业集群发展方式加快工业园区、基地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工业经济发展。

各城市工业布局目标、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目标参见表3—3、表3—4。

表3—3 各城市工业布局目标

img59

资料来源:根据《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武汉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南京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整理。(www.daowen.com)

表3—4 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目标

img60

资料来源:根据《深圳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2003年—2020年)》、《武汉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南京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整理。

4.扶持大企业集团、大项目

大企业集团、大项目是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和重要的工业发展战略。从表3—5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五个副省级城市明确了大企业、大项目扶持策略,通过将优势资源和技术向重点行业、企业和产品集聚,加大对优强存量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同时重视大企业、大项目增量的引进,发挥大企业集团、大项目单体规模大、辐射带动力强的优势,以此带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表3—5 各城市大企业、大项目扶持策略

img61

资料来源:根据《深圳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武汉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南京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整理。

5.加强自主创新,促进技术进步

各城市工业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生产要素成本、空间、资源、生态环境等瓶颈制约,加强自主创新,促进技术进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提升产业国家竞争力成为各城市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从各城市自主创新策略及对自主创新的重视程度来看,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越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各城市自主创新策略见表3—6。

表3—6 各城市自主创新策略

img62

续表

img63

资料来源:根据《深圳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武汉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南京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整理。

6.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品附加值

各城市都认识到品牌效应在推动工业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各地实际制定了品牌发展策略,加快推进产品质量标准化认证,培育国内外知名品牌,以提升产品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各城市品牌发展策略见表3—7。

表3—7 各城市品牌发展策略

img64

资料来源:根据《深圳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武汉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整理。

(二)部分副省级城市工业发展经验及对西安“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的启示

案例一:“适度重型化”战略促进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适度重型化”战略是对深圳原有工业结构偏轻的一个结构性调整。20世纪80年代初深圳主要承接的是香港转移的传统制造业,工业化初期形成了以产品初加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轻型、外向型经济特征。这种“三来一补”的形式在促进加工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制约了本地基础原料工业的发展,“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工业格局成为深圳工业发展的隐患。20世纪90年代,深圳开始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战略结构调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成为深圳工业的支柱产业,但是电子信息产业“一枝独大”,再加上对外部需求和外资高度依赖,以及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环节,这种工业结构加大了深圳工业发展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2004年深圳“两会”提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适度重型化”战略也成为“十一五”期间深圳工业调整的重要内容。《深圳市工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2008—2010)》计划到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传统优势产业、新兴战略产业工业增加值在全市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更加合理,实现行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启示1: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发展

“适度重型化”战略是对深圳工业轻重比例的结构性优化调整,有利于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深圳相比,西安工业经济外向度不高,装备制造业一直是优势产业,三次产业发展序列显示为“三、二、一”结构,2008年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为0.26(同期深圳为0.38),数据显示重工业化程度较高,产业结构显示出高级化的趋势。但是,西安工业总量偏小是制约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在工业内部结构高级化的同时,适度增加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促进工业企业规模做大、做强,加快高新技术发展以及高新技术对传统装备制造业的改造升级,是未来西安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深圳工业正处于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优化布局转化过程中,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仍未能全面复苏,这对深圳等以外向型为主的东南沿海工业城市经济发展极为不利。作为内陆城市之一,西安应抓住深圳等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减缓的“阵痛期”,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与资源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积极应对内陆城市对东部沿海城市产业承接的激烈竞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加速发展,以减小与其他副省级城市之间工业经济的较大差距。

案例二:强化“全域成都”理念,优化工业布局,推动集群发展

2007年,成都市首次提出“全域成都”理念,在此理念下成都市通盘考虑产业布局,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全域成都”理念推动成都工业布局逐步优化,目前全市116个开发区已整合成21个工业集中开发区。“中心—外围”圈层布局逐步形成,中心城区重点培育和引进管理、研发、采购、投资等区域性总部,努力打造六大工业总部聚集区;二圈层按照“一区一主业”规划,重点发展汽车、光电光伏、冶金建材等现代制造业及相应的物流、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三圈层积极承接加工工业转移,搞好与中心城区高新技术产业、二圈层现代制造业的协作配套,大力发展机械加工、食品饮料、家具、制鞋等传统优势产业和资源性特色产业。

明确、合理的工业布局增强了招商引资实力,有效推动了产业集群发展。按照“一区一主业”规划,各区(市)县针对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招商引资,有效制止了各区县、园区争抢项目的情况,有利于完整产业链的形成,也有利于当地政府有针对性地建设政务服务平台。在“全域成都”理念下,按照“一区一主业”产业布局,成都推动“南气东移”,经开区汽车工程机械产业从无到有,迅速聚集了“七车四机”,近200家零配件企业,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青白江与新都联手做大做强精密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有望形成年产值超过百亿元的专业化园区。中国化工集团西部基地项目为龙头的新津化工产业正迅速崛起。

据规划,到2010年成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300亿元以上,工业集中度达70%以上。建成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工业集中发展区10个,其中超过300亿元的5个。

——启示2:重规划、谋发展

2006年《西安市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行动方案》提出对已有的12个工业园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培育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电子及通信、高中压输变电成套设备等十大产业集群,实施二环企业搬迁改造等工业布局调整方案。目前从产业布局来看,西安现有的26个区县级以上的开发区和工业园,绝大部分园区产业重点不明,产业布局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基本处于自发建设状态,部分园区产业同构现象明显;从产业集群培育状况看,大多数集群还处于雏形期,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集聚规模相对较小,产品本地配套率较低,整体竞争实力有限。因此,政府应在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加大对园区的规划和引导,做到统一布局,提前规划,避免散乱格局的发生。同时,明确各园区主导产业定位,对搬迁企业实行规划引导、分类入园;合理调配存量资源,优化园区布局;有目的、有选择地引进增量项目;重视中小企业培育,完善产业链条,推动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此外,受金融危机影响,目前东部沿海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抱团转移趋势明显,区域之间承接产业转移竞争日益激烈。西安应尽快优化工业布局,及时提供产业链缺项信息,抓住招商引资环节,重点吸引世界知名企业和产业巨头来此建立国际化的研发中心、产品采购中心及产业基地,积极以集群方式承接污染少、能耗低、技术先进、带动作用强的高端产业落户西安,力争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抢占制高点,加速地区经济发展。

案例三:品牌之都

品牌是地区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支柱,借由知名品牌拥有量就可以判断一个城市的工业发展水平。2008年青岛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436.18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062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四,仅位居深圳、广州、杭州之后。据规划,到“十一五”末,青岛市名牌产品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将达到60%以上,品牌经济将有效拉动地区经济增长。

青岛市政府在培育品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经验可以归纳为三点:①培育名牌产品: 20世纪80年代初青岛就提出“创金花”活动,《1984年重点产品发展规划》提出培育一批像青岛啤酒一样的拳头名牌产品。20世纪90年代初,全市有78种产品获得国家质量奖,1100多种产品获得部、省、市优质产品称号。②培育大型企业:20世纪90年代,政府通过资产的划转、整合与重组,先后组建了海尔、青啤、海信、双星、澳柯玛等一批名牌的大企业集团。此后相继建立了海尔开发区工业园、海信信息产业园、国风药业园等大企业园区。进入21世纪,青岛市提出建设四大产业基地、六大产业集群。③培育知名企业家:培育企业家集群是地方政府推动品牌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是构建市场选配机制,实现企业经营人才优化配置。二是努力营造人才创业环境,配置企业家资源,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到青岛落户。到目前为止,世界500强企业已有71家在青岛投资,创建了89家企业。三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吸纳人才工作机制,实施人才向企业倾斜政策,引导优势人才向企业流动。四是把最大限度释放企业家能量作为改革方向,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服务。五是把建立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企业家作为培养目标,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和素质。六是把优厚的待遇作为激发企业家干事业的关键手段,实行以人为本的长效机制。

到目前为止,青岛拥有2个中国世界名牌产品、36件中国驰名商标、68个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总数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中国名牌数量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位。青岛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品牌之都。

——启示3: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品牌经济

与青岛相比,西安在知名品牌拥有量、企业单体规模和工业经济总体规模上都有很大的差距。到目前为止,西安有18个中国名牌、125个陕西名牌、245个西安名牌。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企业仅有4家,而青岛仅海尔集团2008年就实现全球营业额达1190亿元。2008年青岛市工业增加值为2062亿元,而同期西安为742.65亿元,仅是青岛的三分之一强。品牌发展滞后成为西安工业经济的一大“软肋”。

青岛经验给予的启示在于:一是提升品牌意识,营造品牌发展氛围。青岛品牌经济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较早的把“品牌兴市”的观念纳入城市工业发展思路并“一以贯之”。西安应提升品牌发展意识,把“品牌兴市”的观念纳入西安工业经济发展,加大对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的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营造品牌发展的社会氛围。二是加快推进标准化战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创建更多知名品牌。三是扶持大企业集团,加快品牌培育步伐。给予大企业集团优厚的政策优惠,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发挥大企业集团龙头作用,延伸产业链,提高中小企业的集聚水平和综合配套能力,围绕大企业集团建立一批知名品牌。营造良好的软硬招商、营商环境,重视招商引资项目选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西安。四是实施人才战略。创造人才集聚和脱颖而出的环境氛围,围绕产业发展引进和培训各类人才,实施高层次人才和海外人才引进计划。鼓励企业实行各种分配激励机制,在重点行业内形成一批知名的行业领军人物;推动科教人才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

四、西安市“十二五”工业发展总体思路

(一)发展思路

确定发展思路的基本依据:

(1)“十二五”期间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向及经济政策导向。

(2)西安工业在“十一五”执行中出现的主要偏差和瓶颈。

(3)西安工业在“十二五”发展阶段上的主要特点。

现将西安市“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提炼概括如下: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业全局,坚持走西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加大实施“工业强市”的力度,工业发展的着力点为“四化”,即“工业结构高度化,军民产业融合化,工业发展集群化,工业布局合理化”,提高工业在GDP中的比重,以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优化促进工业总量的跨越式发展,以此带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

1.工业结构高度化

根据工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主导产业一般是按照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加工组装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顺序依次递进的。为实施赶超战略,我国在实施工业化的同时推进现代化,从“十五”开始,国家将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作为主导产业予以支持,从产业基础看,重点仍是装备制造业。西安市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发展,2008年装备制造业已占到GDP总量的16.2%,而高新技术产业只占9.1%。在装备制造业成为我市最大的支柱产业的条件下,依照工业结构升级的规律,“十二五”必须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提升我市整个工业结构的水平。

近年来,西部地区的增速明显高于东部,重要原因之一是东部利用廉价劳动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受挫后,在2004年前后开始“腾笼换凤”,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当前东部沿海正处在结构优化前的阵痛期,一旦东部沿海完成产业结构的换代升级,将进一步拉大与中西部的差距,挑战严峻。

西安市有强大的综合科技实力,必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回头重走东部沿海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之路毫无前途。从这个意义上看,在当前的产业提升和产业竞争中,西安与东部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因此,西安市“十二五”时期工业结构高度化的战略任务是:①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②加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的力度。

2.军民产业融合化

西安具有军民融合得天独厚的基础和优势。从历史上看,“一五”时期全国46项军工项目中,在陕西布局17项(西安11项),经过“二五”及大小三线建设,尤其是重庆从四川分出来后,陕西成为全国军工第一大省。其中“关中经济区”聚集了全国1/8左右的军工科研生产能力,承担着全国1/5左右的高新技术武器研制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调整搬迁,陕西军工60%以上的能力和86.2%的科研院所都集中在西安,故西安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军事装备最强的城市,军工成为西安在全国最大的比较优势。

但是由于体制性障碍,西安市长期以来军工资源利用率很低,军民融合度远低于重庆和四川,军、民用装备的“两张皮”现象长期存在,严重制约了西安工业经济的发展。

西安市现已形成三个典型的军民融合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园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们是:①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②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③北郊经开区泾渭科技产业园内的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它们的目标之一都是建成全国“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正在进行体制、机制和政策的改革突破,增长势头强劲。

2009年6月23日,中船重工又与省、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军工“海、陆、空”纷纷落户西安,凸现出西安装备制造业乃至制造业军民融合的产业特色和今后工业发展的大趋势。只要把这面旗帜树起来,就能吸引全国乃至全球军民融合型的项目、企业来此落户,与其他区域形成错位发展。

因此,西安市“十二五”将在军民融合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3.工业发展集群化

我国东西部的经济社会差距之一,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上。

从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看,要将微观企业生产的产品做成中观的产业规模,一般有两种产业组织形式:①大企业、大集团。②产业集群。如果说培育大企业集团是“航母型”战略,那么由众多中小企业通过集群的组织形式构成的“联合舰队”,小产品仍然可以做成大产业,提高产业和区域的竞争力。国内外的发展趋势表明,当今的竞争已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完全是大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行业特点,最适合采取产业集群这一新型产业组织形式。2008年西安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93.8%,装备制造业占工业47.8%,培育发展产业集群迫在眉睫。

但是长期以来,我市在产业组织上重视大企业大集团,轻视产业集群,致使产业链条短,产业配套率低,例如陕重汽在本省的配套率至今也仅35%左右,严重影响我市工业的体量。

综观我市“十一五”时期,有关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对策和政策研究较为全面、深入,相关决策层的认识现在也比较到位,但在实践中,产业集群发展还处在刚刚起步的初始阶段,目前发展最快的也仅到产业集群的雏形阶段,至今还无严格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可以预期,“十二五”期间西安将进入产业集群大发展阶段,形成若干个各具特色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4.工业布局合理化

“十一五”期间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工业资源的布局不合理。

在我市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就无产业和工业布局的专项规划,甚至西安市第四次城市总体修编中也无产业和工业布局的规划内容,加上利益驱动等原因,造成我市各级各类大小开发区布局服从于招商,乱抢项目,布局紊乱,我市汽车工业和输变电行业的南北拆分就是典型例子。导致各个园区内产业结构雷同化,成为一个个“大而全”、“小而全”的“马铃薯”,这方面区县工业园区的问题较为严重,既形不成产业聚集,也无产业特色,极大地削弱了产业和区域竞争力。

“产业发展集群化,集群发展园区化”。这里指的园区特指专业化园区,众所周知,专业化园区是产业集群的空间载体,严格意义上的专业化园区即是产业集群,而专业化园区的形成必须依靠合理的规划布局,否则无法形成块状经济和产业集群。

工业布局混乱—影响专业化园区的形成—制约产业集群的发展—阻碍工业经济规模做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西安“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

综上所述,“十二五”期间大的国家级开发区将继续裂变为若干个专业化园区,区县工业园区将面临布局调整和加速产业聚集。西安工业发展在“十二五”阶段上应该向布局要速度,要效益。

(二)发展目标

我们初步提出西安工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整合优势资源,明晰重点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完善支持政策,构建以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为支撑的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通过5—10年的努力,使我市步入工业化高级阶段,把西安建成世界知名的科技创新城市,中国最大的航空航天高技术产业基地、西部重要的汽车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技术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全面提升西安工业的竞争力、创新力和发展力。预计到201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0607.7亿元,年均增长2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8631亿元。全市工业增加值2412亿元,年均增长18.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143亿元。全市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2.7%。工业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使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的位次有所前移,继续发挥在全省工业中的龙头地位。

(三)发展方向

围绕以上目标,结合我市当前的工业基础、现实条件和发展趋势,重点发展以高技术为核心的,能最多吸收先进技术、代表工业发展方向和为保持经济长期增长的需要超前发展的航空航天、新材料、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等先导产业;大力发展对其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增长有重要、广泛影响的汽车、输变(配)电设备、专用通用设备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和发展能在未来取得长足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生物医药、轻工纺织、石油化工等支柱产业。

我们初步提出西安发展工业要打造十大主导产业和五大产业发展区域的发展框架。十大主导产业是指航空航天、新材料、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汽车、输变电设备、专用通用设备、生物医药、轻工纺织、石油化工。五大产业发展区域分别是高新区、经开区、渭北产业聚集区、阎良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西安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合称“三区两基地”。与此同时,我们提出要以全市11个重点区县产业园区为载体,大力促进区县产业发展。

(四)重点领域

1.重点发展十大优势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1)航空航天产业。提高航空航天产业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能力和规模生产能力,扩大产业经济规模,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将西安建成具有双重生产能力的工业基地。建设好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西安航天基地,以市场为导向,大力促进航空航天及其关联产业的集聚发展,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世界重要的航空航天技术研究、开发和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新一代支线客机、无要机、新型航空发动机及零部件、自动导航设备、新型运载火箭动力装置、自动控制设备等。在信息综合应用体系技术方面主要开发卫星组网和信息管理技术、信息遥感、处理和分发技术。到2015年,力争全市航空航天工业总产值达到870亿元。

(2)新材料产业。依托经开区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以西北有色院和西北工业大学为龙头,重点发展钛合金材料、超导材料、多孔材料、贵金属材料、稀有金属材料、金属复合材料及陶瓷复合材料、镀膜材料、平板显示材料、光伏电池材料等新材料产业。依托我市在半导体及太阳能光伏产业领域的人才、资源和产业优势,重点在多晶硅、薄膜非晶硅、光伏发电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等方面取得突破,在新能源领域形成较为完善的半导体照明及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

(3)电子信息产业。依托西安软件园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及西安服务外包基地,围绕国内外软件市场需求,重点发展通信、石油、金融等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软件外包及服务外包等产业;依托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西安产业化基地,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新型半导体功能器件、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集成电路材料与装备等重点产业;依托西安电路连接器产业基地,以国有军工企业、科研院所为支撑,重点发展射频连接器、矩形连接器、印制电路连接器等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形成上下游协作配套的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到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要达到970亿元。

(4)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依托高新区、航天基地,以美国应用材料公司、陕西电子信息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深圳光伏能源股份公司等企业为主,抢占行业领先地位,并引导产业向上下游延伸,形成专业化产业配套能力。在高新区重点发展半导体设备的研发制造,建设大功率半导体照明产业园;在航天基地,聚集太阳能光伏产业企业,形成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生产加工的产业集群。到2015年,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产值达到390亿元。

(5)汽车产业。重点打造和升级重汽和轿车汽车产业集群,依托经开区泾渭工业园,重点建设重型汽车的重大建设项目,促进重点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企业以及配套的零部件企业的生产;依托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轿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涉及轿车的重大建设项目、重点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企业以及配套的零部件生产企业要向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中;以内引外联形式,多渠道招商引资,在更宽的领域寻求投资合作。到2015年,力争全市汽车产业总产值达到1050亿元,年均增长15%。

(6)输变(配)电设备制造业。以服务国家电网、建设1000千伏和750千伏超高压电网为契机,重点发展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关键设备,实现成套设备产业化,通过成套带动、技术带动和协作配套带动,促进中低压产品和相关配套产品发展。依托高新区、经开区,以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陕西合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为主,实施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产业化、大功率晶闸管产业化等重点项目,实现我市输配电设备制造产业总体规模的扩张。到2015年,全市输配电设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超过620亿元,年均增长进度保持在20%左右。

(7)专用通用设备制造业。重点提升全市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实力。以陕鼓集团公司、西安标准工业公司、庆安集团公司、陕西建设机械公司、西安筑路机械公司、西安冶金机械公司、西安矿山机械厂等企业为骨干,重点发展大型工业风机、工业缝纫机、空调压缩机,以及筑路、矿山、冶金行业专用的工程机械等产品,带动其他配套企业。大力提升专用通用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到2015年,全市专用通用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700亿元,年均增长进度保持在18%左右。

(8)生物医药产业。依托陕西丰富的生物资源、科教和产业优势,以西安—杨凌生物产业基地为载体,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五个重点领域,组织实施生物检测试剂、创新药物、现代中药、生物医学、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生物能源和生物制造等八大工程,重点培育一批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创新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到2015年,力争全市生物及医药制造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9)轻工纺织产业。依托经开区、临潼旅游商贸开发区、灞桥纺织企业外迁承接工业园等相关工业园区,以可口可乐、顶益、顶津、荣氏集团、金威啤酒、青啤汉斯、银桥乳业、伊利泰普克、五环集团、伟志集团等企业为骨干,重点发展食品饮料、纺织和服装加工等产业,巩固提高造纸、印刷等产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步伐,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化发展。把发展轻纺产业与发展我市区县产业园和非公有制企业相结合,对吸纳劳动就业多、服务“三农”作用大的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到2015年,全市轻纺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18%。

(10)石油化工产业。依托经开区、未央工业园等相关工业园区,以中石化西安石化分公司、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西安西化热电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联谊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骨干,以精细化工为重点,以渭北产业聚集区载能加工区为承载,进一步优化石化产业布局,走集约化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安全生产;推进自主创新,实施技术改造,发展高端产品。到2015年石化产业总产值达到680亿元。

2.围绕五大重点区域,优化西安产业布局

根据优化产业布局的原则,我们提出按照“开发区龙头带动、中心城区全面提升、各区县突出特色”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产业发展要突出“三区两基地”这五大重点区域(具体发展目标和重点见表4—1)。与此同时,我们提出要以全市11个重点区县产业园区为载体,大力促进区县产业发展。

表4—1 西安重点产业园区定位及发展重点

img65

(1)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充分利用其已成为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契机,以打造国际知名的科技园、国内一流的高新区、中西部最佳的科技产业城为目标,重点开发产业,2010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200亿元,生产总值达到83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到2015年,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要达到1万亿元。

(2)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打造我市千亿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以建设西部现代产业加工基地、出口加工基地,形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经济繁荣的西安市新北区为目标,重点开发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食品饮料、新材料(有色金属为主)等产业。经开区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80亿元。

(3)渭北产业聚集区。目前西安已经与延安、榆林等地达成产业合作协议,这为西安发展高附加值现代化工产业提供了原料保障。根据陕北等地重大项目产品、规模、实施进度情况,在西安同步实施现代化工产业下游项目,向东部输出终端产品,沉淀更多产业附加值。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依托延安、榆林、平凉、庆阳等地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促进能源化工产业向资源综合利用、深加工、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延伸,在西安(咸阳)、天水、渭南等地区建设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这就为我市大力发展现代化工产业从国家层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为此,我们正在建设的西安渭北产业聚集区,拟将其打造成西部一个类似天津滨海、上海浦东的产业增长极。聚集区建设将按照“四个承接、三种功能、两大产业”的标准来打造。

①“四个承接”。承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以及西安周边地区的化工产业链延伸的深加工项目及配套项目;承接国际、国内转移的现代装备制造和现代化工产业项目及配套项目;承接西安产业布局结构调整需要搬迁的并经改造的现代装备制造和现代化工项目及配套项目;承接现代装备制造和现代化工两大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现代物流、现代服务等配套项目。

②“三种功能”。渭北产业聚集区具有新制造业基地、都市副中心和区域协作平台的功能。

③“两大产业”。聚集区的产业定位要形成以现代装备制造和现代化工这两大类产业作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现代化工产业集群”。

(4)西安阎良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建设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为契机,以建立中国航空工业中心为目标,围绕国家大飞机项目工作,发挥军品优势,拓展民品市场。2010年基地核心区5平方公里将基本建成,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5)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以建设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为契机,以建立中国航天工业中心为目标,围绕打造民用航天产业工作,积极做好投资、招商引资、改善环境等工作。到2010年完成配套基础设施开发6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

(6)区县园区。以区县产业园区为区县引导产业集聚的有效载体和平台,使之成为区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渠道。要重点发展11个区县园区:灞桥科技产业园、浐河开发区、未央工业园、泾河工业园、临潼旅游商贸开发区、沣京工业园、蓝田工业园、阎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长安斗门新型工业园、雁塔区鱼化工业园、周至县集贤产业园。

五、西安市“十二五”工业发展的战略性重大对策建议

(一)工业结构高度化的对策建议

1.制定出台西安市“十二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并将其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总盘子

2.“十二五”期间,西安市产业政策大幅度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

(1)产业结构政策侧重优先发展信息产业,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制药、新型材料等,尤其是新兴的高技术主导产业,落实国家、省上已出台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支持帮助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确保重点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2)产业组织政策进一步向民营中小企业倾斜,民营中小企业要做强做大,最适合采取产业集群的形式,如高新区的软件产业集群。要将产业政策具体细化为产业集群政策。

(3)出台相关配套的产业技术政策,例如支持、鼓励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相互转化等产业技术政策。

3.加快工业优化培育新兴产业

成立西安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整合在我市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优势企业的技术资源,进一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快我市传统工业的优化,培育新兴产业。

4.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技术进步

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结合的基础上,突出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到“十二五”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7%,建立15个市级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力争在一些关键技术装备领域有所突破。

5.优化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环境

民营科技企业是中观高新技术产业的微观主体,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滞后,高新技术产业就发展壮大不起来,工业结构也就无法升级。

(1)拓宽民营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①政府各部门帮助民营科技企业上创业板市场创造条件,积极争取上市。②民营科技企业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决定其主要融资渠道应是风险投资机构。因此,我市“十二五”要大力发展和完善风险投资机构,解决其融资难问题。③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高技术企业直接或集合发行企业债券,市财政对企业发行债券的费用给予适当补贴。④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鼓励省、市担保公司为民营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2)鉴于当前“扩内需,保增长”中存在重国有、轻民营的倾向,“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消除所有制歧视,彻底实行“国民待遇原则”,给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6.加大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的力度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行“两化”融合。大力推进工业技术研发信息化和产品数字化、生产制造设备信息化、工业流程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产品流通和市场信息化,“十二五”我市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

(2)前面分析表明,世界经济萧条将持续到“十二五”前期。国际经验表明,在经济危机或萧条时期,恰恰是进行技术改造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的良机。我市要抓住这一机遇,政府重点实行特别折旧(降低技术装备的平均役龄等),走出去,到国外购买技术装备,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升工业的产业技术水平,迎接下一轮经济高速增长。从可行性看,工业发达国家未走出危机,资产便宜;人民币升值,进口价位低;“十一五”末到“十二五”初国家产业政策将重点支持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3)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

(4)在我市引进外资中,要统筹考虑,充分利用外资对我市传统工业的改造。

7.高新区是我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区,“十二五”是我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中之重

(1)政府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支持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把西安高新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高新区在“十二五”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

(2)高新区的土地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稀缺的资源(经开区也同样),许多项目都“卡”在土地这一瓶颈上。“十二五”应实行“土地跟着项目走”,建议对西部国家级开发区由国家实施土地总量控制,具体审批权下放到省一级。由于土地报批程序和手续繁杂、缓慢,建议允许国家级开发区可先行布局,后补报手续。

(二)军民产业融合化的对策建议

1.建立全国统筹军民融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西安是全国军工企业最密集的城市,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的基础上,以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北郊经开区泾渭科技产业园内的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为支点,建议西安市继续申报“全国统筹军民融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使国家在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上给予更大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空间,建成全国唯一的“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

2.构筑军民融合管理体制

在现行宏观体制背景下,总体改革思路为:军品生产主要由国家主管部门(包括各军工集团公司)管理为主,省国防科工委负责“督导、检查、协调、服务”,这类企业在实行国有独资的同时,可试点将部分改组为有多个国有法人投资构成的有限责任公司;军工中的竞争性民品部分,应通过改制的形式分离出来,同地方企业一样成为独立的法人,归入行业管理渠道,从改革趋势看,这些企业最终要过渡到行业协会来管理和服务;军工中民品的另一部分产品,如航天等军工主导产品,由于具有军民两用的特殊性质,还需国家相关部门宏观调控,纳入国防科工委管理,这类企业可改组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

3.推进军民产权融合,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1)支持有实力的民用企业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争取上市。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政策规定已经明确,我市应与军工集团加强合作,有重点地予以推进。多年以来,我市高压容器等军民两用产品市场走俏,效益较好,应支持这些生产企业与有实力的民用企业实行重组,力争在主板上市。有些军工厂所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发展前景很好,应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产业化步伐,争取在中小企业板或创业板上市。市政府要舍得拿出优质资源积极参与军工股份制改造,并在不良资产核销、辅业剥离、土地划拨、职工安置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

(2)整合中间产品的科研生产能力,组建一批行业领先的专业化公司。我市从事飞控惯导和航空电子产品研制的骨干厂所多,应配合军工主管部门跨行业组建专业化集团公司,争取进入大飞机配套体系。此外,在电子元器件、新材料、核装备制造、船舶装备制造、半导体照明等领域也应加快专业化重组步伐,组建几个专而精的小巨人企业。

(3)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军民两用重大项目建设,构建多元化投资主体。凡在我省新建或改扩建的军民两用产业项目,都应对投资多元化提出要求,按军民融合的体制机制进行市场化运作,不能搞旧体制复制。

(4)围绕重大产品集成能力,精心培育大型龙头企业。与军工主管机构合作,着力支持西飞、西航集团跨行业、跨地区兼并上下游关联企业,并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战略合作或战略重组,提升对航空产业发展的主导能力。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将西飞集团培育成为千亿级特大型企业集团。同时要支持陕汽、西电等集团公司进入军工系统进行扩张兼并,将从事同类产品生产及配套的军工企业纳入自己的生产经营体系。

4.加快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步伐,着力推动军工民用产业体制、机制创新

(1)有条件的军工民用产业项目要与母体企业分离、分立,组建独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真正按市场机制运作。

(2)面向国内外市场,开展资本运作,推进军工民用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够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培育一批新的上市公司。

(3)打破军民界限,按纵向集成化、横向专业化原则进行资产重组,依托优势企业组织一批具有较强核心能力和较大经济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

(4)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深化用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现经营机制的“脱胎换骨”。

5.促进生产要素在军民之间合理流动,推动军工与地方经济一体化

(1)以军品生产为主的军工企业要打破军工系统内部大配套的格局,在保障国防安全条件下,适当降低军品准入门槛,将一些零部件、原材料和中间加工制造采用许可证管理、招标、订货等办法分包出去,选择有条件的民用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研制,形成研究设计和系统集成、总装“两头在内”,生产部分“中间在外”的“小核心大协作”模式。

(2)军工企业要解决“小而全”封闭体制,精简机构,突出主业,要视不同情况将民品生产能力和中场产业部分通过改制、改组等剥离出去,使军工企业组织由橄榄形转化为哑铃形,同时也要逐渐把军工后勤部分分离出去。

(3)军工要发挥自身高新技术优势,支持和扶持地方发展装备制造业,侧重帮助解决全市民营企业技术装备中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

(4)国家有关部门尽快调整和完善国家对军品的采购政策,放宽军品市场准入资格,规范采购程序,使国防采购充分利用地方大市场,实行面向军工系统和社会的公平竞争和统一招标,在同等条件下,西部地区军品采购可优先考虑本地区。

(5)改革开放以来,民用技术在电子、通信、材料等领域已走在军工前列,因此,军工生产要注意鼓励和吸收科研制造能力强的地方科研和企业,以合作的形式参与军品的研制。

(6)建议设立军民两用技术投资基金,建立军民两用经济技术开发示范区。

6.扩大对外开放

(1)建议国家在航空、航天、核能、信息等战略高科技产业集聚的西安市设立军民结合国际合作示范区,采取更为开放的政策措施,推动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参与国际合作。

(2)选择一批能与国外大公司直接对话的大型骨干企业,赋予其充分的自营进出口权、对外投融资权等多种对外经营权,组建一支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家队”。

(3)以打破西方技术封锁为目标,列出一批重点合作项目,支持“国家队”成员与国外开展科技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高自主研发水平。

(4)积极稳妥地扩大对外投资,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设立研发机构、投资办厂、参与工程承包,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

(5)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实力的军工大企业集团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资产缩水和人民币升值的时机,有选择地去国外抄底并购,壮大实力。西飞集团收购奥地利最大的波音配件公司就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工业发展集群化的对策建议

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之一,表现在产业集群的发育壮大上。西安工业要做强做大,根据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工艺加工过程长、迂回生产方式明显、专业化协作要求高、产品协作配套范围广、中间产品交易量大、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大、产业集中度高等行业特点,最适合采取产业集群这一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因此,为了推进西安新型工业化,重振西安老工业基地,必须尽快培育壮大工业产业集群。

1.产业集群走“政府主导型”模式

产业集群理论和国内外实践表明,产业集群主要是市场化作用的结果。西安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场体系发育还不完善,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场失效”现象。西安工业基础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基于国防化的考虑而强行“嵌入”的,其主体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以中省企业为主,国有经济至今仍占很大比重,在装备工业领域,国有成分比重更高。基于这个历史遗留的状况和基础,西安在大力发展民营装备,不断提高市场化率的前提下,在短、中期工业产业集群的成长壮大还需政府一定程度的扶持和调控,应主要借鉴苏州“政府主导型”的集群模式。

2.制定和组织实施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

建议西安市政府尽快制定《“十二五”工业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规划》和《“十二五”促进工业产业集群发展行动方案》。规划具体包括:总体专项规划纲要,各工业大类行业规划及区县规划,明确工业产业集群中长期发展思路、目标、重点、主要任务和重大对策,定期或不定期向社会公布集群导向目录,增加规划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为国内外工业大企业和配套企业提供市、区县产业链上的重要和缺失环节等信息,以有效引导工业资源向西安特定专业化园区聚积。

3.做强龙头企业

(1)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加强研发设计和总装调试、服务营销两头,精简生产的中间环节,除保留部分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外,尽可能扩大外协部分,或通过改制等形式剥离出去,实现企业组织由橄榄形向哑铃形转变,提高应对市场多变的能力。同时也应尽快将后勤部分分离出去,实现服务社会化。

(2)产业集群的核心是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核心则是品牌产品。我市要实施名牌战略,在巩固和提升现有名牌装备产品基础上,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研制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的名牌产品;同时还要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名牌产品,走嫁接引进的新路子。重庆通用工业集团的经验表明,只有龙头企业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从而具有品牌产品,就能吸引大量配套企业,甚至吸引境外战略合作者来合资,并且掌握合资主动权,使龙头企业进一步强化竞争优势和“吸盘效应”。

4.提高当地中小企业的配套能力

(1)由于西安市相当一部分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配套大部分都在外地,因此,西安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之一是提高其在当地的配套能力。建议西安市国资委近期做一个调查摸底,认真摸清市内外配套状况,并列出清单,如果市内或当地具有配套能力的企业,由政府出面与龙头企业进行信息等方面的沟通和联系,以提高配套率。但是在操作中一定要尊重企业的意愿,切忌搞拉郎配。

(2)培植配套协作能力,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出台配套政策。一是把现有的适用于骨干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顺延给为其配套协作的专业厂,对新建的配套协作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对骨干企业中转移出来的人才,给予特殊的鼓励政策,愿意保留其在骨干企业身份的给予保留;采用一次性奖励的办法,鼓励有能力的人才走出来创办企业;理顺解决这类人才的政治待遇、技术职称、人事关系等问题,排除后顾之忧。三是对新建的配套协作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土地、环保、能源供应、交通等方面做好配套。

(3)为缩短产品配套周期,龙头企业可就近培育一批配套企业,利用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体系的优势,成为培养协作配套人才的基地。把自己企业内的市场,熟练掌握技术的人才,甚至于将一些设备转移出来,培植产业链和产品链,在发展自己的同时,扩大全行业的规模和提高水平,带领产业的发展。陕西汉川机床厂的经验是:对本厂技改淘汰下来的机器设备,遵照“谁给我干活设备给谁”的承诺,优先让给资质好的配套企业,可优惠到先不付款,以后用配套生产的零部件来顶,在周边扶持一批民营中小企业成为自己长期的合作伙伴。上述的经验可在西安市及区县推广。

(4)通过提供资金和开展培训,鼓励有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员工出去创业,办小型私人企业,从事外围的、辅助性的零部件、元器件生产和原材料、燃料供应等服务,成为龙头企业的供应商,充实和延伸产业链。

(5)龙头与配套企业的合作关系一旦形成,二者在利益上俱荣俱损,由国企垮台而导致龙头企业产业链条断裂,甚至整个集群崩溃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骨干配套企业的发展决不能单打一地仅给一家龙头企业配套,为规避风险及适应专业化、规模化的要求,主要配套企业的发展应从初期给单一龙头企业配套逐渐过渡到给整个行业配套,最终较大面积地形成面向全行业的配套协作企业群,不但能使配套企业持续发展,也能强化产业集群的壮大。

5.招商引资中加强集群式招商

(1)在国内外选择大项目招商时,首先要考虑其产业关联度,按产业关联度大小确定重点并进行排序。同时还要注意后续性招商,将其配套的项目和企业陆续引进来,这种产业化招商,有利于市内产业链条的延伸,形成集群。

(2)对西安配套能力较差和缺乏配套能力的开发区,可实行集群式一揽子招商,将龙头企业和主要配套企业“打捆”引进,充分利用园区在生产要素和投资硬、软环境上的优势,尽可能从外部移植进来一个集群框架,并尽快形成产业规模。

6.行政体制的调整和改革

产业集群一旦做大,成为经济带或经济区,必然同传统的行政区划发生矛盾和冲突,要求行政区划的调整和行政体制的改革。例如陕重汽落户的泾渭科技产业园由于土地有限,大量的中小配套企业只能放在泾阳工业园区,而泾阳工业园区却归咸阳市管辖,这势必要求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的步伐。

(四)工业布局合理化的对策建议

2002年12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在出台的《西安工业振兴计划》中曾设想组建西安汽车工业城,形成集群效应。但是实际运作的结果是:投资16.8亿元的陕重汽落户在西安经开区,投资10亿元的比亚迪落户在西安高新区。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给陕重汽配套生产齿轮箱的法士特,竟然也迁到西安高新区。陕重汽和比亚迪等虽属不同的生产配套体系,但有一些配套产品是可以共同生产的,如内饰件、汽车电器、线束、标准件等。如此格局,意味着西安要为此修两条铁路专线和两个试车场,同时为其配套的大量中小企业也将被南、北拆分,产业聚集效应明显降低,大大削弱了西安乃至陕西汽车工业的竞争力。虽然这是一起典型事例,但类似情况在西安不少开发区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折射出西安各类各级开发区在利益驱动下低水平重复建设、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的产业结构同构化现象,不利于专业化园区的形成和产业集群的发展,现已成为制约西安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十二五”期间在空间上优化配置工业资源势在必行。

(1)西安市、各区县的各类各级开发区首先要明确行业定位,实行错位发展。尤其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中定位在发展中高端制造业,建成西部综合性制造业基地。招商引资中主要承接国际上转移过来的装备工业。为克服各自“大而全”格局,二次创业中各自开发区的产业定位应该细化到小行业,产业定位最终细化到行业定位上,产业特色才能凸显。并在此基础上相应的在规划中将开发区裂变为若干个专业化产业集群园区。要学习珠江三角洲在IT产业分工上,深圳重点研发、东莞重点制造的调整经验,高新区主要侧重装备研发,经济开发区主要侧重装备制造。具体定位:高新区按照科技部要求,应考虑定位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高端研发、孵化及相关装备的产业化,如电子信息设备、光机电一体化、电子元器件、精密仪表、软件、生物制药等,侧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外花钱也买不来的前沿性核心技术装备,争取在若干关键领域有所突破。招商引资中重点引进国际上大型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经济技术开发区则根据商务部“三为主一致力”方针,重点发展传统中高端大中型装备制造业,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招商引资本着“大规模、大产业、大经济”原则,以引进世界500强和大型跨国公司的生产型企业为主,选择“拿来主义”的大项目。

(2)专业园区:主要指历史上已形成的专业化园区和目前国家级开发区已裂变的专业化园区,它是构成西安制造业的主体。首先,布局在城市以内和附近的大中型企业,为进一步发展,无论新建或扩建,原则上都要求整体或部分迁至开发区和各工业园区;其次,区内企业要以主业为中心,提高产业关联度,延伸产业链,建成全国知名的制造业专业化基地,如航空、航天、兵器基地等和西安制造业若干子基地。

(3)区县工业园区:布局混乱,结构雷同较普遍,布局调整任务也最艰巨。调整的方向:应在全市统一布局规划下,成为一个个专业化园区,切忌自行其是搞成小而全。要充分利用区县劳动、土地和资源的低廉优势,重点发展中低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主要承接从东部地区转移的零部件、元器件生产和西安大中型企业与军工企业为优化哑铃型企业组织结构通过改制、改组等形式从企业内剥离出来的中场产业部分,形成若干个块状产业集群。

(4)城市以内及附近大中型企业的扩建和合资搬迁,市区中小工业企业的改造搬迁,新的招商项目落户,开发区产业存量的调整,对国家限制和淘汰产品的劣势企业的改造、转产和搬迁等,必须与制造业的重新整合相结合,要按照全市统一规划的总盘子、行业归属和专业化产业积聚的原则,分别各就各位迁入配置在规划中的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5)从利益上整合工业资源存量。对区域优化布局而言,工业资源存量的调整难度最大,如西安市二环以内及附近的363家工业企业向各自园区的搬迁,西电公司离开莲湖区进入专业化园区,逐步实施“退二进三”和“退城进园”迁建技改等,核心在于调整好经济利益关系。在这方面,福建省创造的“飞地型”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即调整搬迁企业进入专业化园区,但其利润和税收仍留归当地,这就大大减少了整合的成本和阻力,协调块块之间的关系。西安市资源的整合、搬迁和聚集,可考虑借鉴西安市经委出台的政策经验:搬迁企业实行土地出让金先征后返的政策;凡由企业自行解决搬迁资金的,其土地出让金留给搬迁企业;凡由市土地储备中心或市工业资产经营公司垫资搬迁的,其土地出让金给垫资方。上述两种方式中返还的土地出让金的5%留给市搬迁办,统一用于搬迁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企业土地出让所得全部用于企业发展,搬迁过程中的其他有关规费全部免交。

(6)要统一制订布局规划,建议西安市成立由市长、政府职能部门和专家组成的权威机构,统筹安排,协调合理布局。做到“富规划,穷开发”,并以立法的形式树立规划的绝对权威,克服政府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级各类开发区利益驱动下的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乱抢项目和自成体系倾向。因此,工业资源的整合配置必须无条件地服务于总体布局规划,决不允许规划服从于招商的现象继续存在下去,这方面政府要加大干预力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