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承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王卉彤 中央财经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
课题组成员:高 岩 中央财经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
赵 农 中央财经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
程 炼 中央财经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
钱 璞 中央财经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
一、西安市“十一五”期间的主要成就
2006—2009年,西安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工作部署,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的战略目标,按照“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面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及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考验,认真执行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努力转变增长方式,五大主导产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五区两基地”城市发展新区域逐步形成,城市布局更趋合理,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不断推进,构建和谐西安的步伐扎实稳健;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市场物价平稳,就业继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城市布局更趋合理,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
1.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西安市土地面积为10108平方公里,包括市区和四县。市区包括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四县包括蓝田县、周至县、户县和高陵县。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以西安都市圈为龙头,带动关中城镇群快速崛起的发展战略,将进一步增加西安市的发展腹地,拓展西安市的发展新空间。
2.“五区两基地”城市发展新区域逐渐形成
随着西部最大的航天科技产业基地落户西安和西安国际港务区正式成立,在西安的城市版图上,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西安国际港务区、阎良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航天产业基地为基础的“五区两基地”城市发展新区域逐渐形成,西安实现了以产业布局调整引领构建新的城市发展新区域。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
现代化道路交通网基本形成。环城路、二环路、三环路的贯通,城区中心主要道路的拓宽修建、背街小巷的全面改造以及地铁的开工建设,“一高、一绕、三纵、三横、八射线、无断头路”的现代化城市道路网络基本形成。截至2008年底,全市道路总长度2115公里,道路面积4722万平方米,桥梁305座,新建立交桥71座,形成道路笔直,均衡对称,既保有唐长安城和明城的棋盘式风格,又呈现开放式、环形放射型特点的格局,并相继开工建设了西临、西宝、西阎、西禹、西安绕城、西汉、西柞、西康等多条高速公路。截至2008年底,已形成以西安为辐射中心、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米”字形高速公路运输网。截至2008年底,西安已建高速公路374公里,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1895公里。
供水能力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西安市实施了多项水利工程,加大城市配水管网改造力度,城市供水能力不断增强。2008年,西安市水资源总量达到23.47亿立方米。全市水厂增加到9个,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80.48万立方米/日。年末供水管道总长度达到2385公里;全年供水总量3.65亿立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11.2%。
供气、供热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2008年底,全市煤气和燃气供应量达到84874万立方米,2001—2008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37%,用气普及率达到97.66%。到2008年底,西安全市集中供热面积已经达到3178.6万平方米。
4.生态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2008年,西安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8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4.04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9.07标台;环境空气质量全年好于国家二级标准(良好)以上的天数为301天,比2007年增加7天;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9.5万吨/日,比2007年增加30万吨/日;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比2007年下降15.7%,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值比2007年下降3.9%;全市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均值为55.2分贝,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均值为68.1分贝。
(二)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加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产业逐步形成
1.经济总量迅速扩张,运行质量稳步提高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西安生产总值达到2190.04亿元,增速达到15.6%,是西安经济15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十一五”前三年,增速分别达到13.1%、14.7%和15.6%,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按照西安市平均常住人口以及2007年平均汇率计算,2008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714美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67.48亿元,实现利润102.55亿元,实现税金64.93亿元。与此同时,节能降耗初见成效。2008年底,6.53%单位GDP能耗为0.873吨标准煤,2006—2008年累计下降15.2%,能耗降幅逐年加大,2007年、2008年降幅连续位居全省第一。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2008年,三大产业生产总值产业结构比为4.72∶45.1∶50.18。第一产业增加值103.45亿元,增长7.6%,占生产总值的4.7%,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987.70亿元,增长17.0%,占生产总值的45.1%,上升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098.89亿元,增长15.1%,占生产总值的50.2%,下降1.1个百分点。产业发展呈现为“三二一”模式,第二产业的比重略有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3.五大主导产业迅速发展,产业支撑力得到快速壮大
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五大产业发展迅速。以航空航天、通信设备与电子元器件、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支撑西安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008年,“五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963.6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4.0%,比2004年提高3.6个百分点。
4.外向经济不断增长
2008年进出口总额70.40亿美元,其中,出口44.71亿美元,进口25.69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19.02亿美元。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52.27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出口13.12亿美元;从经营主体看,国有企业进出口34.39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7.61亿美元,私营企业进出口18.23亿美元。2008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00个,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8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7.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47亿美元,增长2.8%。
5.城区经济引领风骚,“四区两基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城三区”依然保持经济中心地位。2008年,城三区生产总值为720.41亿元,占全市GDP比重32.9%,已经成为全市大中型企业最多、工业行业门类最全、品种最多的集聚地。2008年,“四区两基地”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9.13亿元,占全市比重20%,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科教文卫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2008年,全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82.43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1.47万人,养老保险社区管理服务率78.6%;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5.55万人,失业保险社会化发放率98.0%;工伤保险参保人数95.90万人,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74.47万人。2008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71.77万人,参合率92.3%。
科技优势进一步发挥。2008年,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70项,其中实施重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94项,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90家,支持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10家,科技示范乡镇10个,实施区县工业科技引导项目13个;争取国家、省资金1.2亿元;技术市场交易额24.3亿元;申请专利量9584件,专利授权量3285件。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8年,西安辖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和办学机构5978所,各级各类教育在校学生272.25万人,教职工19.52万人,全市教育人口291.77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37.8%。其中,研究生培养单位44个,招收研究生2.13万人,在学研究生6.57万人;普通高校48所,招生19.31万人,在校学生60.10万人,毕业生15.82万人;高中阶段学校(包括普通中专、技工学校、成人中专、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等)共389所,招生17.21万人,在校生44.93万人;普通初中259所,招生10.98万人,在校生34.27万人,毕业生11.75万人;小学1781所,招生8.33万人,在校生54.66万人,毕业生10.58万人。小学、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99.95%和99.53%;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机构)819所(个),招生16.58万人,在校生42.03万人。
文化体育事业欣欣向荣。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公共图书馆14个,文化馆14个,文化站182个,博物馆45个。2008年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77场次。电视台2座、广播电台2座,电视人口覆盖率和广播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35%、99.37%。2008年成功举办了266项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建成社区公共运动场340处。全市拥有全国和全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55个,全国农村体育先进示范站40个。
卫生服务能力增强。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10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32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48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86万人;卫生机构床位3.46万张。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达371.77万人,实际参合率96.20%,覆盖面为100%。
城乡人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9664元,比上年增长1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07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5212元,实际增长12.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9%。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总建筑面积26.3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4.97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951.86元;娱乐教育和文化服务消费支出1725元;农民用于娱乐教育和文化服务消费支出为490元。
(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推进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全面落实支农惠农各项优惠政策,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拓展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以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为重点,建设新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化养殖小区,建立市区两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区县基础设施建设奖补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继续抓好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公共交通网络。实施农村电网、西部电网完善工程和黑河引水灌区续建配套工程,继续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继续改造中低产田,推进农业机械化。新增农村沼气池1万口,扩大农村信息站覆盖面。
培育壮大区县经济。实施区县工业科技引导项目,市财政安排2000万元支持区县产业园建设。“四区两基地”按照帮扶方向,积极把配套产业向区县延伸。
(五)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国企改革稳步推进。2008年,98户国有企业完成改制,西安市国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并通过改革改制,安置职工8.93万人,处置金融债务56.7亿元。按改制形式分,98户国企改革改制中,政策性破产17户,特困企业职工安置及依法破产19户,股份制改造28户,资产重组与产业整合11户,人资分离9户,兼并收购11户,关闭清算3户。
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2008年,西安市开始推行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对投资项目涉及的行政审批,全部进入西安市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公,统一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电子跟踪监督,对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现流程管理、过程控制、网上办事和实时监察。
非公经济在市场化进程中迅速壮大。党的十六大以来,西安市非公有制经济投资突飞猛进,快速增长,2003—2008年间,累计完成非公有制经济投资3079.06亿元,年均增长40.8%,其增幅比同期全市投资平均增幅高出7.3个百分点,比同期国有投资平均增幅高出17.8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投资比重已由“九五”时期的23.7%、“十五”时期的42.2%,上升到“十一五”时期前三年的51.5%。非公有制经济投资的大幅度增长,是全市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跨越式、超常规增长的关键所在,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西安市“十二五”发展面临的新环境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统筹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深化关键领域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发展与管理新体制的关键时期。西安市也步入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的重要转型阶段,更是西安全面结构调整、向均衡增长转变、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建设西部强市及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环境,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一)发展机遇
1.《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准
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以西安都市圈为龙头,加速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带动关中城镇群快速崛起。同时,大力发展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相结合的综合交通网络,构建以西安为中心、覆盖全区的通江达海大通道。《规划》的颁布实施,把西安的发展提升到全国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层面,为西安发展优势产业、争取重大项目、争取政策支持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宝贵机遇,西安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2.国家和省政府产业调整和振兴导向更加明晰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根据国务院部署,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展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编制工作。陕西省政府也制定了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太阳能光伏等12个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20个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这为西安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航空、航天、汽车、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旅游、文化、物流和房地产业提供了现实机遇。
3.沿海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深化,第四次产业转移正向前推进,国际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东南沿海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有利于西安市充分发挥科研力量雄厚,制造业基础良好,拥有一批技术领先、市场影响力良好的优势企业,基础设施保障有力的优势,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4.科技资源丰富
2008年,西安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了4.41%,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2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同比增长31.2%;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3.7万人,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324个,专利申请量9548件、授权3285件,均创历史新高;技术市场交易额24.3亿元,同比增长28.8%;落实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资金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1亿元,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94项,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90家,扶持科技人才创业42个,重点支持优秀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科技示范村、镇建设各10个,实施区县工业科技引导项目13项。2008年,西安跻身国家六大高技术产业基地,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个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二)面临的挑战
1.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再平衡
2007年,持续六年上涨的美国楼市价格出现暴跌,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还款率大幅下跌,基于这些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也大幅贬值。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其后,次贷危机不断恶化、蔓延,迅速引爆了2007—2009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和随之而来的全球经济衰退。目前,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调整。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出口国,中国感受到来自贸易保护主义的巨大压力,我国出口为主企业的困境会加深,实际利用外资将仍然不多。
2.城市框架扩大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城市框架不断扩大,西安将会出现耕地面积减少,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更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更大,交通拥挤,房价飞涨,不注重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和特点,以及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生态问题。
3.固定资产投资占生产总值比例过高
2008年,西安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06.19亿元,比上年增长3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生产总值比例从2005年的65.75%上升到2008年的87.3%,投资拉动型的特征愈发明显,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有待提高。
4.科技优势资源没有兑现
西安具备大量的科技资源,但分属不同的线条,比如大量的科研院所中,有央企的、军队的、高校的,也有地方的。西安的科技资源之所以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低,主要是因为这些资源条块分割,造成了军民之间的脱节、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之间的脱节、高等院校和地方经济之间的脱节普遍存在,科技优势资源没有很好地统筹起来。
5.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十二五”期间,西安市体制机制改革将进入了新的攻坚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行政成本过高的情况需要从根本上突破。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后,事业单位改革需要加速。资源价格改革等体制改革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享有公共服务差别大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破解。
6.各类民生问题备受关注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各类民生问题备受关注,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各社会阶层利益,建立社会阶层流动机制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西安市“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要任务。
三、西安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一)西安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路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创新发展、集约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和民本发展的发展理念,实施接轨关中、产业立市、科教兴市、文化品牌强市、依法治市的发展战略,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自主创新为动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优势产业集群为重点,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服务功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把西安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2.基本原则
(1)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继续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培育支撑未来经济发展的引擎,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又快又好的发展路子。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采取有效措施,把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为依靠科技、优化结构、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构建节能降耗、安全环保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统筹科技资源,培育科技产业集群
基本建成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充分发挥西安科技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促进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以及与本地优势产业的结合,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军民之间脱节、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之间脱节、高等院校和地方经济之间脱节,培育一批特色突出、聚集效应明显、竞争力强的科技产业集群,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4)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建立和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坚持统筹规划、统筹产业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改善民生、统筹工作部署,着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5)高度关注民生,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坚持富民强市,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使西安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高度重视生产和生活安全,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6)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有限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显著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逐步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继续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优化投资环境和吸引大项目为重点,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重,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
(7)做大做强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新优势
充分挖掘和利用千年古都的文化资源,保持古城格局和风貌特色,推动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促进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文化产业项目和大企业进行高点突破,培育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有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十大产业;以发展产业集群为抓手,形成分工清晰、互补配套的集约发展模式,构建西安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以调整、改造、挖潜为主,进一步优化主城区的“九宫格局、棋盘路网”等传统布局,有重点地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结构完善的市域城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品位,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使西安成为环境友好型宜居城市。就业岗位不断增加,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城乡统筹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和发展综合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
(三)主要任务和相关建议(www.daowen.com)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构建以高科技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实施振兴规划为契机,实施“产业强市”战略,通过政府导向,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十大产业;以发展产业集群为抓手,形成分工清晰、互补配套的集约发展模式,构建西安现代产业体系。
(1)做大做强十大产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十二五”期间,西安市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是航空、航天、汽车、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旅游、文化、物流、房地产。推动工业经济向集约化发展模式转变,膨胀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工业经济向创新型发展模式转变。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开发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关键技术;推动工业经济向节约型发展模式转变。积极创建节约型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着力实现六个突破。
航空、航天产业。航空和航天产业是西安产业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十二五”期间,西安应充分发挥在航空、航天产业方面的独特优势,拉开航空、航天产业大规模、高规格启动的序幕。以西飞集团为龙头企业,深入开发研制生产新一代支线客机和大型飞机,并形成一批开发生产多种专用微型飞机和机载设备、飞机发动机及零部件、航天设备及零部件等零部件加工和延伸加工骨干企业,推进产业协作配套,拉长做大航空、航天产业的链条。
汽车产业。2001年以来,西安在汽车产业上的投资累计达到75亿元,由此产生的效益正显现出来。目前,西安汽车产业占全市工业经济的比重已经超过20%。我市要大力支持这一优势产业的发展,积极落实已经出台的有关汽车产业政策,特别是要围绕以陕重汽和比亚迪集团为龙头企业,集成现有的汽车科技资源,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与相关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发展重型汽车、商用汽车和轿车,并形成一批从事车架、车桥、发动机、轮胎、零部件制造的中小配套企业,延长西安汽车产业的产业链条。
新材料产业。西安的新材料产业有两个分支:一个是半导体材料,主要用于电子信息方面;另一个是钛、镁、铌等稀有金属合金和陶瓷材料,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方面。半导体产业方面,西安已经形成了英飞凌的设计、美国应用材料的半导体设备生产、西岳半导体芯片生产和美光半导体封装这一完整的生产链条。“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完善和延长西安新材料产业链,加快美光、应用材料等重大项目建设,争取使之早日达到设计规模,把西安建设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全国第四大半导体产业生产基地。在有色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产业方面,要通过新材料基地、西北工业大学超高温复合材料工程化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使西安市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作牵引,以应用促发展,以创新争主动;坚持企业规模化、多元化与专业化发展相结合,坚持扶优扶强与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相结合,在依托英飞凌、美光和应用材料等国际大厂和海天天线、华迅微电子、西电捷通等优秀本土大企业的同时,大力扶持一批机制活、起点高、市场前景好的成长型中小科技企业,促进电子信息企业向“专、精、特、新”方面发展。
生物产业。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为重点,依托东盛和金花集团等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西安市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产业化的新突破,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尽快使生物产业成为综合效益好、增长速度快、带动效应强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旅游产业。坚持以古都(遗产)为核心的产品多元化和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国际化发展思路,以文化与旅游共兴为指导原则,深化以秦文化为主导的传统产品,围绕唐文化为中心进行产品体系创新,加强周、汉文化的保护和再现,增强文化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体验性和娱乐性,创建旅游品牌,丰富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品布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进一步巩固旅游业作为西安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提升西安在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旅游城市地位。
文化产业。实施“文化名市”方略,以丰厚的历史文化为依托,结合时代特点和市场需求,运用市场化理念和项目化手段进一步挖掘和创新,找到产品和市场的契合点,运用市场化经营方式,盘活国有文化资产存量,构建文化、旅游、会展等一体化产业链;努力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积极发展多样化市场运营模式,打造独具西安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物流产业。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龙头,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体系,建设全国重要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做好城市新区商圈的规划、建设和培育,加快改造提升解放路、东大街、长乐路、西大街、小寨等十大商圈。引导大型商贸批发物流企业向三环周边的商贸物流园区聚集,形成辐射效应。加快粮食物流基地建设,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推进浐灞金融商务区建设,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来西安设立总分支机构。
房地产产业。增加商品房住宅的市场供应量,稳定住房价格,提高城市居民住房水平。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力度,有效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开展单位职工住房建设,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公有住房出售,解决全市企事业单位职工的住房困难。坚持依法拆迁、文明拆迁、人性化拆迁,推进城中村、棚户区、危旧公房改造。规范房屋租赁、商品房预售,加快房屋办证,启动住房二级市场,促进我市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积极发展产业集群,形成十大产业发展区域,优化产业布局
“十二五”期间,西安市将围绕十大支柱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配套,延伸和强化产业链条,加速产业集聚,重点发展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渭北产业聚集区、国际港务区、皇城发展区、秦岭北麓生态休闲旅游区、阎良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西安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等十大产业发展区域,增强十大区域综合服务功能、集聚辐射功能和创新引领功能。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遵循高端原则、集约原则、辐射原则、特色原则,按照国家赋予的“四位一体”的发展定位,整合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资源,构筑科技创新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和科技产业服务平台,做大做强通信、集成电路、软件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步伐,把西安建成全国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
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泾渭新城建设千亿元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着力打造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中国西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出口加工基地和西安现代城市新中心。重点发展中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商用汽车、电力电子、食品饮料、新材料、兵器科技等产业为支柱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并积极建设保税物流区,使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西北首家以加工制造为主、保税物流为辅的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功能完善的内陆“口岸”,促进陕西和西北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曲江新区。建设出版传媒产业区、国际文化创意区、动漫游戏产业区等文化产业园区,形成九大文化产业园区,培育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建设以文化、旅游、生态为特色的国际化城市示范新区,到2015年全面建成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
浐灞生态区。坚持“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发展思路,坚持实施“生态优先、规划立区”、“基础设施先行、重大项目带动”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滨河地带自然环境的承载力,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和会展业,形成生态旅游区和会展聚集区。
渭北产业聚集区。结合陕北的资源、原材料优势(煤、油、气、盐、聚氯乙烯、电解铝等)与西安的市场、区位、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科技、人才等优势,强力推进西安—陕北产业合作,建设具有承接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延伸功能的产业聚集区,承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产业链条延伸的深加工项目、国内外转移的装备类产业项目,西安、咸阳产业布局结构调整需要搬迁的装备和能源化工深加工项目和配套装备加工、能源化工深加工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物流、服务及生活类项目,形成陕北—西安—东部“L”形的物流和价值流。
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集装箱作业区、综合保税区、国内贸易区、综合服务区(物流CBD)、居住配套区、国家应急物流园区、产业转移承接区、城乡统筹建设区等功能区域,依托综合保税区和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承接沿海港口功能内移,通过多式联运,成为联结西北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枢纽型国际陆地港口和现代综合物流园区。
皇城发展区。按照城市空间发展框架,将老城区分为中心发展区、顺城旅游服务区、城市功能发展区和入城区四个部分。四大区成为老城的发展主干,行政、交通、居住功能将弱化,而旅游观光、文化交流功能则加强。中心发展区以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为轴线,钟楼、鼓楼和城楼为标志,主要体现西安古城整体形象。顺城旅游服务区,则集中在顺城巷及周边区域,发展观光旅游,缓和中心发展区的压力。在城市功能发展区内,位于中心发展区和顺城旅游区之间,保留原有城市功能,以确保城市历史文脉传承并提供老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入城区包括城楼、护城河、环城公园,以东、西、南、北门及朱雀门为标志,提供绕、进城交通转换和停车、旅游的服务设施。
秦岭北麓生态休闲旅游区。充分挖掘秦岭北麓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文化内涵,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加快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项目的建设步伐,着力打造秦岭北麓鲜果生产绿色长廊,形成生态旅游区。
阎良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坚持“产业链构建、集群化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打造制造加工、创业研发、航空博览旅游、教育培训和商务生活等不同的功能区,推动产业体系从过去单一的军机体系向军民结合、以民为主的方向发展。以大飞机为长线、支线飞机为中线、通用飞机为短线,带动零部件加工、改装维修、机载设备、航空新材料和航空教育培训等产业。
西安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园区各种服务功能,重点发展以商用卫星和航天技术应用为主导的民用航天产业,大力发展以半导体照明和太阳能光伏为代表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打造具有鲜明数字航天特征的服务外包和创意产业链。
2.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除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构建以高科技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之外,还要继续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和促进消费,以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1)继续保持固定资产投资
全力抓好重点项目。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突出建成一批重大基础和产业发展项目,围绕这些重大项目,建设一批相应的配套项目。完善项目建设协调机制,坚持领导分抓制度,确保各项扩大投资措施落到实处。做好国家和省上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研究出台引导和支持主导产业投资措施。
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加强与国家、省的沟通联系,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支持。扩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发挥各类融资平台的作用,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策划一批市政债券、企业债券项目,争取国家债券发行额度。鼓励发展风险投资机构,完善风险投资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投向政府鼓励项目,广泛参与各种民生工程、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切实做好土地供应。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保障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和民生改善项目的土地供应。加强产业发展区域规划用地、新建城市干道两侧用地、棚户区改造腾迁土地、城中村改造节余土地等四类土地的收购储备。继续加大对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查处土地违法行为,集约节约用地。
(2)促进消费保增长
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稳定并扩大汽车、家居、家电等消费,拓展休闲、娱乐、健身等新的消费领域。加快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大力发展大众化配餐、家庭护理等服务业。以节带市、以会促销。另一方面,把扩大农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的重点。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深入推进“家电下乡”工程,落实好国家财政补贴,支持国内外大中型流通企业向小城镇延伸经营网络。
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扶持房地产业的政策措施,努力恢复房地产市场。加大保障性住房投资力度,加快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加大房屋权属登记,繁荣二手房市场。
3.推动城市布局更加合理,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宜居城市
进一步优化主城区“九宫格局、棋盘路网”等传统布局。以调整、改造、挖潜为主,逐步完善主城区功能,强化主城区与周边城镇的经济联系。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有重点地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结构完善的市域城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1)推动城市布局更加合理
按照“九宫格局”和“一城多心”的空间布局模式,以中心城区为主体,东接临潼,西连咸阳,南拓长安,北跨渭河。向东,把浐灞生态区基本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宜居宜创业”的新城。向西,在西安与咸阳两市之间沿沣河两岸的广大空间,规划建设西咸共建区,实现产业互补,推进共同发展。向南,积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秦岭北麓生态资源,建设秦岭北麓生态休闲旅游区。向北,跨过渭河,结合经济开发区扩张,形成渭北产业聚集区。
将西安市行政中心向北迁移到经济开发区,引导城市要素积聚,提升要素支撑能力,积极建设城市新中心,完善城市新中心的功能,拉大城市骨架,并通过城市新中心的辐射平台,通过国内外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的核辐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吸纳整合资源,推动城市协调发展。
明确城市区域重点和发展特色,合理调整城市功能分区,深入发掘、完善和强化城市功能,并且要让各种功能之间相协调、相匹配,把西安建设成为一流的世界级文化中心、一流的全国宜居城市和一流的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这应是西安最核心的城市功能。在古城墙以内,逐步弱化行政、交通、居住功能,强化文化、旅游、娱乐功能,恢复历史文化古城风貌,彰显古城特色。在主城区,形成以人文旅游、文化服务、娱乐休闲业为主的格局。东部结合浐灞河道整治,建设浐灞生态区,形成以生态旅游和会展业为主的格局,发展高尚住区。西部以三桥为中心的工业、仓储区,发展居住和无污染产业的综合新区,并加快与咸阳联结综合开发。南部充分挖掘秦岭北麓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文化内涵,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休闲度假区。北部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的现代制造业区和围绕交通枢纽的综合发展区,以行政中心北移为契机,以铁路北客站为依托,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集散辐射功能。东南部结合曲江新区和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民用航天产业,建设高尚住区。西南部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区,做精、做强高新技术产业。东北部结合浐灞生态区和阎良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生态旅游业、会展业,建设高尚住区和旅游度假区。
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原则,综合配置各类资源,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在“九宫格局”的基础上,形成“一城六心”的城镇体系。在核心区——唐长安城以外,以城市绕城线为基本轮廓,局部向外少量扩张。范围东到洪庆,西至纪阳,南至长安,北到渭河,涉及范围包括城六区和长安区;六心即外围的户县、临潼、高陵、蓝田、周至、阎良六个副中心,承担主城区向外疏解部分人口的功能。同时,重点发展40个职能特色突出的建制镇及街办,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40个建制镇将结合各自的地理位置和实际情况分别定位为工业型城镇、交通型城镇、风景旅游和休闲疗养型城镇、农工贸型城镇。
(2)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路、铁路和民航相协调的对外交通运输体系。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统筹规划、建设城市给水、排水和污水、生活垃圾处理、供气、供热、照明、无障碍设施等基础设施。完成经开、户县、蓝田、周至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第五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工建设灞桥、国际港务区污水处理厂,启动六村堡污水处理厂、邓家村和北石桥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草滩污水处理厂准备工作,促进中水利用。加大市容环卫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市道路机扫率,启动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开展江村沟垃圾填埋厂周边环境综合整治。
建立灾害预测预警信息平台,健全应急指挥救援和城乡应急储备机制,完善灾害应急体系,提升城市应急能力。从建筑安全设计、城市安全规划、人员训练、先进器材设备的配备等方面,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突发事件管理机制及立法体系,建立以“民防”为主导地位的城市灾害防御和应急救援机制,整合城市危机管理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实施城市综合减灾管理和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提供物质保证。基本建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城乡一体、各有侧重的应急管理体系,有效降低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及造成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根据城市空间布局和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积极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坚持集中紧凑的发展模式,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重视节约和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
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开发新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按照节能减排目标,明确责任主体,强化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强化工业、交通和建筑节能。认真贯彻节能强制性标准,积极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完成西郊热电厂、大唐灞桥热电厂和市政集中供热企业脱硫设备的安装。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加强节水管理,建立节水立法规章、加大节水器具的推广力度等,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设节水型城市。加强城市综合环境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源地和风景名胜区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订保护措施并严格实施。加强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实施保护天然林工程,加快建设城市与恢复城市水系、自然生态,加强市域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4)提升城市品位,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统筹协调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老城区与新城区、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城市格局和各个时期的都城遗址、帝王陵墓、宫殿园林、古镇古街等典型历史文化遗存。重点保护好北院门、三学街和七贤庄等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周丰镐、汉长安城、秦始皇陵、秦兵马俑、唐大明宫等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加强对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保护,防止人为破坏。保护好西安事变旧址、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等重要革命遗址和文物,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
凸显西安文化特色,统一标志、统一色调、统一风格,加强城市设计,做精做细城市主要景点和城市出入口详规。以“四城联创”为抓手,进一步巩固创卫成果,力争通过国家园林城市验收。继续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提升活动,完善城市管理机制,启动“城市一卡通”工程,稳步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目标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确保城市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给规模、区位布局和相关资金投入。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稳步推进城市危旧房改造,提高城市居住和生活质量。
4.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结合扩大就业、人口流动、老龄化人口迅速增加等问题,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确定合理的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统筹层次,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就业是民生之本,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促进社会充分就业的政策体系、创业带动就业体系、就业援助体系和公共职业培训体系。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助扶持力度,特别是高度重视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使每个有就业需求的家庭都有人就业。不断完善市场就业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把登记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公益性岗位就业范围。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面向所有劳动者,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搭建大学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培训平台,整合辖区内培训机构的培训资源,建立以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的再就业培训基地,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形成技能劳动者的评价、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舆论宣传,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完善劳动争议调解机制,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政策。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等工资收入宏观指导体系。完善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提高离退休人员待遇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标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推进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工资制度改革,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
(2)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力度
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力度,按照先城后乡、自下而上、先养老、医疗等基本保险,后失业、工伤、生育等其他保险的方向,稳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统筹层次、缴费标准,健全符合西安市实际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社会保险体系,启动劳动保障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
继续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完善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联动调整机制。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将大学生纳入保障范围。重点解决未参保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推行工伤预防试点。
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扩大居民医保覆盖范围,确保居民医保财政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保证居民顺利享受待遇。逐步将参保企业“老工伤”人员的待遇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统筹管理。进一步规范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继续推进城市医疗救助试点扩面工作。全面实施农村育龄妇女健康行动项目和农村妇女免费住院分娩补助政策。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进一步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兴办社会福利机构,新建、改建一批区县、乡镇敬老院和城市老年公寓,努力提高集中供养率。
及时开展救灾救济工作,加强救灾资金监管,完善应急救助预案,实施好“农民安居工程”,切实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扎实做好临时救助工作,适时对低保边缘群体、低收入群体实施救助;做好城乡低保对象子女教育资助工作,确保城乡困难家庭子女顺利入学。
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建立统一参保登记、统一申报基数、统一征缴管理,覆盖所有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科学高效的社会保险费统一征缴管理体系,逐步实现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管理和支付的规范化、制度化。
(3)加快民生工程建设
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大规模培训教师,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加强艾滋病、结核病、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继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重视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稳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实现社区全覆盖。抓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示范县和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条件,社区信息服务站实现全覆盖。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重视老年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
(4)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继续开展创建“平安西安”活动,做好群防群治工作,有效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保障城市安全。推进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提高行政复议、行政调解工作水平,妥善处理行政争议。畅通信访渠道,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视法律援助工作,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5.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拉大县城路网骨架,打通农村与城市道路以及高速公路的连接口,提高辐射人流、物流的带动能力。通过对村庄道路、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邮电、环保、环卫等基础设施的合理安排,解决当前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严重短缺的问题,消除那些涉及村民安全的各类隐患,完善村庄教育、文化、医疗、环卫等公共服务设施,妥善处理、合理安排各类村庄建设用地,缩小城乡差别,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着力培育一批5万至10万人口、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小城镇,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产业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实现农产品就地转化、农民就地就业。
全面落实支农惠农各项优惠政策,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拓展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以繁荣农村经济为重点,以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为重点,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非农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生态化”和农村工业化进程,建设新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化养殖小区,建立市区两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依托周至猕猴桃、临潼石榴、户县农民画、蓝田玉石、临潼兵马俑、周至楼观台,精心打造中华猕猴桃之乡、中华石榴之乡、户县农民画城、蓝田玉石城、临潼旅游城、老子文化城;充分挖掘农村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围绕周至老县城、太平峪、长安祥峪、沣峪、汤峪、终南山以及蓝田王顺山,建设一条生态旅游线。同时,结合地域地貌特色,沿环山路一带规划建设一批新型生态旅游村庄,以农家乐和生态旅游为依托,吸引旅客旅游观光,达到精品富民的目的。
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和程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提升强农惠农政策的运行质量,完善新合疗制度,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文化教育体系。
6.深化体制改革,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
紧扣体制改革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选准重要的突破口、合适的时机和方式,坚定不移、循序渐进地推进体制改革创新的步伐,重点在政府职能转变、科技资源兑现、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资源有偿使用和合理定价、生态环境补偿等方面加大探索创新力度,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体制保障和支撑。
(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构建责任型和服务性政府
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削减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积极推行集中审批、网上审批等方便快捷的审批形式,切实加强审批事项后续监管。加快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探索建立行政效能考评制度体系。继续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制度。完善、修订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继续完善和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问责力度。
(2)建立高效整合利用科技资源的体制机制
通过综合配套改革,突破科技资源条块分割、配置不当的体制性障碍,加快构建产学研合作新体系,建立创新服务的共享机制、创新科技人才的机制、军民结合共建机制,统筹科技资源配置,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产学研一体化、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科技人才培养。
(3)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监管方式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提升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规模和层次。继续抓好政策性破产企业的后续工作,妥善安置职工,有效盘活优质资产。进一步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完善产权转让管理制度,规范国有产权转让行为,严格产权交易和股权转让程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创业创新、市场开拓、结构调整等相关配套政策。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配合国家统一部署,稳步推进电力、电信、市政公用设施等重要领域的改革,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带动社会投资。加快城市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的市场化进程,形成多元化城市公用事业投融资体制。
(4)建设现代市场体系
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继续深化电价改革,进一步理顺煤电价格,逐步建立与发电环节适度竞争相适应的上网电价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水价形成机制,适时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
继续推进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和投融资改革,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以贴息、担保、参股和风险投资为主的财政产业性资金投入机制,逐步形成财政资金围绕信贷资金安排、信贷资金围绕优势项目投放的运行模式。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银行信贷投放,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企业直接融资。筛选并重点扶持和培养一批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优质企业,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融资。积极引导和推动我市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多种直接融资渠道融资发展。大力发展创业投资,组织项目推介会,积极吸引海内外创业投资基金来我市投资,支持我市成长性高、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
(5)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
着眼于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结合我市产业布局和需求,创新招商理念,改进招商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欧美、日韩、东南亚、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招商,吸引内外资向五大主导产业集聚。抓住西安—台北直航的机遇,加大对台湾地区的推介和招商力度,推进经济开发区日本中小企业园建设。充分发挥“五区两基地”及各类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的主体作用,重点突出工业领域、服务业领域,着力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加强签约项目的跟踪,提高招商引资实效。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培育出口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开展国际化经营,不断壮大海外工程承包,拓展国际劳务市场。积极参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形成区域合作新格局。
(6)加快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配套机制
探索建立政绩考核、绿色信贷、环境税费、环境法制、公众参与等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继续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价格约束机制,加快推进排污费和垃圾处理等收费改革,改进征收方式,扩大征收范围,提高征缴比例。完善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体系和多元化节能环保投入机制,健全高效节能环保产品推广激励制度。采取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的方式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努力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改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