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思想观念 确立工作方法
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将对少年儿童的培养作为中华民族迎接新世纪挑战的战略任务。因此,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跨越中,少先队组织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光荣任务。少先队工作是为未来服务的,《少先队工作五年(2010—2014)纲要》明确了今后五年少先队工作的思路: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致少先队建队60周年贺信精神和第六次全国少代会精神,发挥学校少先队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以灌输培养他们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为重点,遵循少年儿童身心成长规律开展分层教育;运用感情、信任、友谊因素和情感、艺术、时尚元素,引导少年儿童全面发展;抓好辅导员的选配、培训、落实待遇、促进成长等工作,推动各级少工委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强化机制,为少先队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我们少先队工作者要更新思想观念,确立工作方法,紧紧围绕少先队的根本任务,努力提高团结、教育、引导、服务少年儿童的能力和水平,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争当“四好少年”,灌输培养他们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一、面向新世纪 树立新观念
人类社会已经迈入崭新的21世纪。面向新世纪,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少先队辅导员,需要更新我们的理念,树立起适应新世纪需要的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那么,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是少先队的呼号,也是少先队辅导员必须确立的政治信念。确立坚定的政治信念,首先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当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新旧体制交替的过程中,社会上各种矛盾交织,因此,少先队辅导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分析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当中保持坚定正确的信念,并且在教育实践中和孩子们一起分清是非、坚持真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个过程。当今社会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一些消极的、腐朽的东西充斥在少年儿童生活的周围,帮助少年儿童去分析、判断他们生存的外部环境,帮助他们去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是少先队辅导员应负的责任。事实上,孩子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广泛、复杂的社会背景中,他们的所见所闻几乎与成人一样,而他们对各种信息的吸收往往会超过成人,特别是对一些腐朽落后现象,由于自身年龄所限,他们会看不清问题实质,分不清对错,盲目模仿、吸收。此时,辅导员的分析与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对辅导员的政治素质的要求自然也就更高。
(二)要有新的儿童观念
树立新的儿童观念的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在少先队工作中的具体化。这样做,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工作对象,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改善教育效果。
树立新的儿童观念,就是要明确教育新目标,认清少先队员是少先队组织的创造性主体;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少先队辅导员在每一项教育活动从设计到开展都要充分考虑它是否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年龄特点,是否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是否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实际技能本领,是否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树立新的儿童观念,就是要学会尊重儿童,不是站在孩子的对面去硬性规范,而是和孩子平等相处,带领孩子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里学会“游泳”,认识真理。辅导员的责任是“点拨”,绝不能凭自己主观愿望去为孩子们绘制并不适合他们的发展蓝图。
树立新的儿童观念,辅导员要学会儿童化本领,需要掌握四个要领:首先,活动性。让少年儿童动手、动脚、动口、动脑。客观上,现在的少年儿童学习负担太重,没有时间玩。主观上,我们少先队思想教育一头抓得多,体育文娱一头抓得少,看看、听听、谈谈、写写多,唱唱、跳跳、玩玩、做做少,这是脱离儿童的一大缺点。不改变这种状况,少先队生活就活跃不起来。第二,形象性。少先队教育要形象化,要通过形象来教育儿童,特别要从小在他们心灵深处扎扎实实树立若干个能提高他们认识、觉悟,激发他们思想感情,指导他们思想、行为,以至于他们一生都能起作用的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英雄形象,还要十分重视教师和辅导员的形象示范作用。第三,多样性。我们的教育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教育方法、活动形式更要多种多样,花样翻新,需要创造多样化的形式,不断创新。辅导员要学会创新。第四,艺术性。形象性、多样性都离不开艺术性,艺术性就是讲究美。少先队组织、少先队生活、少先队员的精神,都要美化。美的东西能引起儿童兴趣,带来精神上的快乐;美可以提高儿童求知欲和他们接受教育的积极性;美可以激发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鼓舞少年儿童为美好未来而奋斗。美不光是儿童化的手段,也是共产主义教育目的之一,手段与目的应该统一,我们要建设美好的社会,培养美好的人。
(三)要有现代观念
现代观念,是指教育工作者和少先队辅导员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树立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观念。如改革与开拓进取观念、知识与人才观念、时间效率观念、竞争和合作观念等。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少先队教育的根本方针。少先队的现代化是少先队发展的必然要求。少先队的组织现代化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物质方面,少先队组织发展趋势的必要的现代化建设;第二个层面是组织结构、组织关系方面的现代化建设;第三个层面是人的现代化建设。人的现代化,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现代化,任务是培养、提高人的现代化素质。少年儿童现代化素质的培养,是少先队组织现代化的任务,是少先队组织现代化的核心和主体。
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少先队,把培养现代人作为其组织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因此,少先队在教育内容方面,除了进行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教育之外,还应加强现代意识、现代观念的教育,如开放、创新、守时、效率、自信、求变等等,让新生的一代既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又具有现代心理素质。
少先队辅导员应以面向未来的时代感,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确立时代精神,并自觉地将这些精神、品质贯彻于工作和活动中,传递到每一个少年儿童身上。只有这样,少先队辅导员才能眼光远大,心胸开阔,有所作为。
(四)要有终身学习观念
现代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少先队辅导员面对这样的现实:知识量急剧增加,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大大缩短,新的学科大批涌现,知识陈旧率加快。这些特点,提醒少先队辅导员必须坚持“终身教育”,不停顿地学习,必须加强新兴学科的学习,建立新型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少先队工作的需要。
今后的教育是终身教育,21世纪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辅导员要有自我充电的意识,不仅要学习各种知识尤其是新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而且还要学习本地和其他地区的新经验,在自己的工作中加以借鉴和创新。我们的教育对象是鲜活的,时代和社会是不断变化的。学习也应该是永无止境的。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量迅速增加,它给每一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博、灵活、创新。“活到老、学到老”,不再是少数人的美德,而是对社会群体的普遍要求。实践证明,辅导员的知识面越广,他开展队活动的科学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就越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越大,他在少年儿童中的威信也就越高。
总之,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时代的需要,是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需要。少先队辅导员要在工作实践中,广博而又有重点地学习,要善于从知识的相互联系中吸取知识,注意及时更新知识,保持知识结构的时代性、合理性和完善性。
(五)要有实践观念
实践育人是少先队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要肩负起时代赋予少先队的神圣职责,在新形势下切实加强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坚持把实践作为少先队教育的基本途径,并针对少年儿童的特点,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优势,着重组织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体验。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少先队的实践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这种实践教育的广度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它从校外、社会、家庭一直深入到少年儿童的生活中去;另一方面,这种实践教育的深度也有了很大提高,它从人们的生产生活领域,深入到人的思维领域,深入到人的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少年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的方方面面。少先队的实践教育,一是少先队教育要面向社会实践,以社会为课堂;二是要加大实践在少先队教育中的含量,坚持让队员“实践参与”的方针,使队员在实践中掌握生存发展的本领。实践是时代的要求,是少先队组织自身改革、发展的要求。
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少先队的实践教育,一方面要求辅导员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首要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提高工作水平和认识水平,在少先队工作的实践中提高境界、开阔视野、有所成就、作出贡献;另一方面,要为少先队员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所有的少先队活动都必须设有让孩子们能够动手动脑的环节,让孩子们真正能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接触现代科学技术。应该说,少先队在上述几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我们辅导员要做的是必须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地去适应新的形势。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少先队组织走向成熟,少先队的实践教育会越来越被重视,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要有发展观念
变化发展是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停止不前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发展才是硬道理”。少先队工作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根据新形势和教育对象的需求,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内容,改进工作方法,使我们的工作在原有的水平上不断发展,少先队组织才有活力,红领巾事业才有希望。
树立面向21世纪的新观念是个社会性的大课题,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课题。很多观念需要融入少先队工作和教育中去,如时间观念、开放观念、协作观念、经济观念、效益观念、法律观念、全球化观念等等,这就需要辅导员确立长远生存与发展的观念。只有把握住十年、二十年后中国需要有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找准实现少先队工作更大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点。
因此,少先队辅导员必须在思想上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推进少先队工作科学发展、实现少先队新的历史跨越的契机;以强化科学发展意识为重点,提升科学发展能力为核心,推动科学发展为根本,明确和围绕少先队的根本任务,更加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推动少先队工作实现新的发展。
二、紧跟时代步伐 增强全面意识
少先队工作要上新台阶、上新层次、上新水平,少先队辅导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增强全面意识,提高自身素质。那么,辅导员的全面意识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增强责任意识
责任感,又称“道德责任感”或“义务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应尽的义务所具有的觉悟。责任感是道德感的具体表现之一。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责任感主要表现为把祖国利益当作自己的利益,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人民、对祖国、对共产主义事业所应负的道德责任。这种认识越深刻、态度越坚决,他的思想境界特别是道德境界也越高。少先队辅导员是一项光荣而崇高的事业,需要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具有顽强的事业心、责任感,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给少年儿童的教育事业。竭尽全力把少先队工作做好,以少先队事业为神圣的职责。许许多多优秀的辅导员执著于少先队事业,他们不计名利,不计得失,“愿红领巾与白发齐舞”,默默耕耘在少先队工作的第一线。他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任劳任怨,辛勤工作,勇于创新,为少先队工作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体现了少先队辅导员最优秀的品质。
少先队辅导员从事的是红领巾事业,红领巾事业被誉为“太阳底下最美好的事业”。少先队的工作是创造明天的事业。辅导员做的是为中国的发展、为人类的未来、为新世纪打基础的工作。辅导员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才能对自身的工作产生不懈的、永不衰竭的动力。
责任感和事业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大的方面来说,责任感就是以天下为己任,以振兴中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自己神圣的职责;明白自己的少年儿童工作与祖国建设大业的关系,时时、处处、事事都想到党和人民的重托,一言一行都要向党、国家和少年儿童的利益负责。从小的方面来说,责任感就是要敢于对自己承担的工作负责,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二)增强服务意识
所谓服务,就是为集体或别人工作。少先队工作的核心就是服务。少先队的服务就是要服务大局、服务素质教育、服务少年儿童。少先队的工作离不开服务。从一定意义上讲,服务涵盖了少先队的一切工作,它旨在通过服务于社会实践来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
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就是新形势下向辅导员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推动少先队事业在21世纪发展的一个新命题。
面向新世纪,少先队组织必须努力成为少年儿童真正的朋友。而使孩子们真心喜欢少先队组织,辅导员必须首先明确自己为孩子服务的意识和少先队为孩子服务的指导思想,一切从全体孩子的实际出发,一切从孩子的全面发展出发,满腔热忱、全心全意为少年儿童服务;其次要从根本上转变少先队多年形成的一些痼疾,如形式主义、包办代替、行政命令式领导等等,代之以现代社会组织运作及工作的科学方法;第三要加强对少年儿童实际状况,特别是对他们思想状况的调查研究,努力使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符合他们的需求,使少先队工作决策、计划、方法真正为孩子所喜欢、所接受;第四,在少先队整体改革中,要研究少年儿童参与队组织建设、队工作决策的份额问题,使少先队有越来越多的事务真正由孩子自己来决定。
(三)增强竞争意识(www.daowen.com)
竞争,对于国家是强盛之魂,对于现代人是成才之魂。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是一个转型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的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各国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以及有识之士都把眼光投向新世纪,把希望寄托于新世纪,力求把握新世纪的主动权,世界范围内以人才为支撑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智能体魄,强烈的创新欲望和较强的适应生存能力,我们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未来人才竞争是一种全面素质的竞争,这种素质应该包括坚强的意志力、完整的行为力、敏锐的创造力和一致的团结力。而当今中国的孩子在意志力、行为力、创造力和团结力等方面存在不少缺陷,如果任其继续下去,将给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
少年儿童的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培养一代新人的重担责无旁贷地落在我们少先队辅导员的肩上。因此,少先队辅导员应站在时代的高度,按照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要求,培养少年儿童的意志力、行为力、创造力和团结力等,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社会竞争将更加激烈,要使队员成为未来社会竞争中的强者,辅导员首先必须要有竞争意识,然后把竞争意识有意识地渗透到队活动中。其次,要让队员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和监督下进行竞争。竞争使企业直接接受使用单位和广大消费者的评判、检验,优胜劣汰。第三,要通过各种方式增强队员的竞争意识。我们少先队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辅导员要用各种方式增强队员的竞争意识。
(四)增强社会意识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要求少先队组织不断拓展工作空间,建立和发展社会化的工作格局。多年来,少先队工作一直是以学校为主体,对社会教育资源在少先队教育中的作用重视不够。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少先队工作社会化将成为大趋势。社会化不仅会给少先队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和历史机遇,也是少先队自身生存、发展的出路所在。如目前队组织正在开展的少先队社区教育便是一例。
社区少先队有极强的地域性,可充分利用开发社区的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想风貌及名人等教育资源,将少先队的组织功能与社会教育功能有机结合,使队员逐步了解和适应社会要求,加速少先队员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在队员的成长过程中,社会环境对他们有着深刻的影响,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有利于队员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因此,辅导员要增强社会意识,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少先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及密切合作,重视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网络建设,促进少先队教育的社会化。
(五)增强协调意识
协调的组织功能在于协调成员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活动,包括各组织层次内部和各层次之间的协调活动,也包括及时促进少先队工作需求的协调活动。
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岗位是一个联系各界、各方力量的特殊岗位。只靠个人单枪匹马是不成的,必须依靠各种力量,因此辅导员的协调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人际协调能力是辅导员的基本能力,当然这种人际协调能力决不是吹吹拍拍的不当手段,而是靠辅导员自身人格力量的凝聚力,靠辅导员健康的人际协调艺术。
推动少先队事业向前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少先队的整体优势,工作中需要加强协调,形成合力。近年来,随着少先队的工作领域和深度的拓展,城乡之间、校与校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社会之间少先队工作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要求少先队的各部门和各位辅导员打破工作界限,相互配合,共同推进。
少先队的基层组织,尤其是少先队辅导员要进一步增强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认真落实少先队《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特别是在全队的重点工作上,要喊响同一个口号,保持协调的工作步调,齐心协力创出少先队的名牌。
(六)增强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增强,成就巨大。但是,要清醒地看到,以人均来看,我国的经济还处在世界的后列。我国还处在不发达状态。虽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还没有根本转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很不平衡。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现实,将长期存在。从安全方面看,西方国家对我国箝制和包围的企图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压力。
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辅导员要增强自己的忧患意识。要学会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少先队的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并获得广泛的共识和重视,人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因此,在辅导员自身德能复合的形成过程中,一要培养自己尽心尽力做好工作的精神;二是要养成不断发展自己、适应时代、预测未来、防患未然的能力;三是要增强少先队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把预测和想象变成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七)增强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指作为独立主体的社会成员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法治的心态、观念、知识和思想体系的总称,是符合法治社会建设要求的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看法和对法律规范认同的自觉程度最高的一种意识。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质。少年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少年儿童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今天的少年儿童,就是明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民主与法制的推进,寄希望于少年儿童。少年儿童法律素质的提高是全民族素质提高的关键,必须把对少年儿童的法律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放在事关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基础性地位,摆上我们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使之成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认真予以贯彻落实。
少先队工作者是少年儿童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肩负着培养少年儿童的重任。少先队工作者是文明的传播者,是知识的传授者,是灵魂的塑造者,自然也应该是法律的学习者、宣传者和践行者。这就要求我们少先队工作者只有不断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才能做到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只有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才能保证少年儿童乃至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要树立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以奉献社会、奉献人民的执着信念,发扬“敬业、爱生、博学、严谨”的教风和勤学、多能、踏实、求真的学风投身教育职业。
(八)增强创新意识
江泽民同志一贯倡导“创新”。他多次在讲话和批示中强调知识经济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他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发展至关重要”;“现在更要十分重视创新”。
当前,我们正处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刻,巨大的社会变革给我们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变化,也带来了种种的不适应。作为一名直接与孩子们打交道的少先队辅导员,我们比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多了一份工作的艰难,那就是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烙印最强烈的当代少年儿童。从某种意义上说,适应今天的孩子就是适应未来,适应今天的孩子就意味着不断创新,适应今天的孩子就是获得了事业成功的保证。
因此,少先队辅导员要克服思想和工作上的惰性,经常想一想创新问题,在工作中提倡一种不安于现状的活跃的思维方式,一种面向未来的变革精神。要创新,首先,要在教育观念上不断创新。对传统的教育内容、对孩子的认识和看法、教育过程中教与学双方的关系、教育途径的拓展等问题上我们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对不对”,要把适应时代要求的一些新观念,如公德意识、契约观念、创新意识、法律观念、民主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等等通过少先队教育传递给孩子们。其次,要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手拉手”互助活动、“雏鹰假日小队”是少先队“雏鹰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形势下教育方式方法上的积极创新。“雏鹰杯五自课题”需要辅导员懂得孩子们的心理,会运作科研课题,能够调动少先队员的积极性,它不仅是少先队活动和辅导员工作的创新,而且是传统少先队教育思想的变革。这就需要辅导员有一种不断进取、积极创新的意识和努力实践、总结提高的工作精神。再次,要在实践中紧密结合当代少年儿童实际,适应时代要求,不断丰富“雏鹰奖章”活动、“手拉手”互助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的内涵,增强它的教育性和实效性。
三、顺应队的发展 确立工作方法
少先队工作是一项光荣而崇高的事业。辅导员的工作是一门研究教育、培养人的学问。然而少先队工作面向新世纪天地广阔,方法灵活,具有无限的广度和深度。要做好少先队工作,辅导员必须顺应少先队工作的发展趋势,确立工作方法,而这个方法就是要辅导员在少先队工作中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团建与队建的关系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群众性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全团带队是共青团的光荣传统,也是党赋予共青团的神圣职责。少先队的性质决定了团与队的特殊关系,共青团要发扬“全团带队”的优良传统,全面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各级团组织要“坚持双向延伸、协同教育”的原则,在抓团建的过程中把少先队的建设做好,抓好少先队的组织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逐步构建“团队一体化”的教育体系,达到团队组织的协调发展。
(二)处理好学校与少先队的关系
少先队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在学校,工作基础在学校,少先队教育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四有”新人。但是,少先队的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形式上有所不同。学校主要是通过“课堂授课”来进行教育,而少先队主要是通过“队的活动”来进行教育。它是一种面向社会的,通过少年儿童亲身参加实践而获得知识的能力和自我教育。这种教育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室,不为空间所困,不为时间所限,它提供给队员的是一种需要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熏陶和启迪他们,把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自身的主动参与转化为内在品质,把德育目标内化为基本素质。
当前,学校行政部门正在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努力。少先队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育人”是它的显著特色。少先队开展的“中国少年雏鹰行动”,作为培养少年儿童全面素质的一项教育工程,有着极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它辐射学校、社区、家庭教育,它的确是一项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身体、心理、文化和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的有益活动。因此,我们说少先队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校与少先队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延伸学校素质教育,提高少年儿童全面素质、培养21世纪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处理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少先队工作千头万绪,如果眉毛胡子一起抓,四面出击或被动应付,就不可能抓出特色来,也不可能把工作做好。辅导员要抓重点,就是要抓住影响事物发展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通过解决主要矛盾来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现阶段少先队工作的重点:要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致少先队建队60周年贺信精神和第六次全国少代会精神,明确少先队工作的方向。通过深化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争当“四好少年”,灌输培养他们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在当前一个时期,少先队应紧紧围绕“服务”的指导思想,把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深化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争当“四好少年”作为我们工作的着力点,把进一步加强少先队自身建设作为我们工作的支撑点,推进少先队工作持续发展。当然,抓某项重点工作,并不等于把其他工作一概丢开不管,而是应该利用“避让”的时机,打好基础,积蓄力量,为重点工作的实施做好必要的准备和补充。
(四)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
典型就是榜样,通过典型的发展、培养和宣传,可以以点带面推进我们的工作。典型应具有时代性、先进性、代表性。典型的出现总是在偶然中蕴含着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典型,根本是培养,关键是发现,重要是宣传。因此,少先队工作应该有自己的典型,但仅仅有几个点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以点上取得的成功经验,去指导面上工作的开展,做到点面结合,实现全队活跃。可是现在有些辅导员把队工作重点不是真正放在最基层,而是急功近利,满足于树一两个样板或开展一两个活动。在少先队工作的广阔天地中,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满园春色才是真正的春天。
(五)处理好队员与辅导员的关系
建立新颖的师生关系,让每一个队员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活动。新颖的师生关系,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是站在同一方向的探索者。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探索知识规律的过程。辅导员不能以自己知识与认识水平苛求队员,相反,辅导员应揣摩队员的认知过程,顾及队员的学习兴趣、知识基础,体谅队员学习上的困难,让每一个队员都处于宽松的学习环境之中。新颖的师生关系,体现在辅导员对队员学习尊重上,不以标准答案去求全求统一。在少先队教育中,处理好辅导员与队员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重要。
(六)处理好组织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培养少先队员和谐的丰富个性是少先队教育的目的之一。由于个性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个性品德发展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队员的不同个性。因而,少先队组织教育必须从队员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不仅要发展他们丰富的个性,而且要实施个别化教育。同时,队员不但在个性上存在差异,而且在能力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无论是智力、品德能力还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表现出不同的优劣品质,只能区别对待。因此,少先队组织不能泯灭个性,处处搞一刀切。而要通过集体活动,激发队员内在的需要,推动个性的发展。同时,培养队员正确的个性态度,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接受和悦纳自己,培养健全的人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