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加强理财教育,引导合理消费

加强理财教育,引导合理消费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理财教育引导合理消费消费观念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和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是消费主体在进行或准备进行消费活动时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认识评价与价值判断。为此,对少先队员进行理性的理财教育和消费引导已刻不容缓,我们呼吁学校和家庭对队员进行理性的理财教育与消费引导。据学校老师和少先队辅导员的反映,如今不少中小学少年儿童崇尚高档消费。

加强理财教育,引导合理消费

加强理财教育 引导合理消费

消费观念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和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是消费主体在进行或准备进行消费活动时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认识评价与价值判断。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大地确确实实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直观地感受到:我们过上了好日子。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也在发生变化。一些不良消费现象不仅在成人中存在,而且在少先队员中也呈现,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现在社会上流行高消费,家长在少年儿童身上花多少钱都舍得。这是一种扭曲了的爱,造成中小学少年儿童消费的畸形膨胀,恰似脱缰的一匹野马,难以预料它将狂奔到什么地方。这里面不正潜藏着某种危机吗?躺在高消费温床上长大的少年儿童,极容易沾染种种不良习气,当有一天,手中的金钱再也填不满欲望的深坑时,谁敢担保他们不会铤而走险。

为此,对少先队员进行理性的理财教育和消费引导已刻不容缓,我们呼吁学校和家庭对队员进行理性的理财教育与消费引导。

一、令人担忧的少年儿童高消费现象

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使消费成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少年儿童也不例外地时时接触消费。但是,队员由于受到年龄文化水平等方面的限制,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进而做到理性消费。一些阔绰起来的少年儿童按捺不住花钱的欲望,校门口的小店里买这买那的队员多起来了,游艺厅、茶吧、网吧、歌厅、溜冰场等地方也出现了他们的身影,不少队员出手大方。虽然网吧、游艺厅、台球室等都挂着“禁止未成年人入内”的牌子,但仍然有一些老板惟利是图接纳队员在其中活动,使一些队员整天沉溺在网吧和游艺厅里。在队员中,特别是城市队员中流行高消费的不良风气,超前消费、畸形消费等在一些队员中愈演愈烈。部分队员的高消费现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吃喝消费向广告看齐

由独生子女构成的当代中小学生是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娇生惯养,有爱吃零食的习惯。有些队员常常零食不离口,一到放学后,就蜂拥到校园附近的小摊上,争购各种零食。低年级队员为买零食会向父母撒娇,高年级队员中则流行“请客”。特别是对新闻媒介宣传的食品广告情有独钟,以吃广告食品、喝广告饮料为荣。每当学校组织春秋游时,有些队员首当其冲,背上大包和小包,什么名贵糕点、时鲜水果、烧烤食品、高档饮料等等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只要是广告上做过的,一概不丢。他们把注意力全放在吃喝上,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吃不了就满地扔,浪费现象惊人。

(二)用品消费向名牌看齐

据学校老师和少先队辅导员反映,如今的少年儿童崇尚名牌产品现象越来越严重,他们在学校里讲派头,穿“正宗”,用“名牌”,戴金佩银赶新潮。如许多队员穿的是几百元一双的耐克鞋,身上穿着一千多元一套的西服,骑的是山地自行车和电动车。这些队员不但在生活用品上铺张浪费,而且在学习用品上也日趋高档化,如每学期开学是队员们更换文具用品比较集中的时候。队员们的书包、文具盒等总是在不断“进化”,七八成新的书包、文具盒等常会在此时提前“退休”。高档书写笔、自动文具盒、高级文曲星,书包调换一个又一个,钢笔扔了一支换一支。尤其是—些爱打扮的女队员喜欢涉足“精品屋”,流连于“时装”街,为追求名牌不惜一掷千金。

(三)人情消费向朋辈看齐

不少队员反映,他们的人情消费是从成人社会交往活动中学来的,尤其是跟亲戚朋友学来的。某校六年级一名少年儿童,为了庆祝自己在小学阶段中最后一次生日,发请柬,邀请20多名师生,10名亲戚朋友,在某市一家很有名气的酒家,开了三桌宴席。于是,一些队员争相效仿,花钱如流水。由于成人攀比消费的盛行,有些队员超越自己的家庭收入,不切实际地消费,盲目攀比。“你买MP3,我买MP4”,“你买‘李宁’,我买‘耐克’”的类似现象,不胜枚举。据学校老师和少先队辅导员的反映,如今不少中小学少年儿童崇尚高档消费。

(四)美容消费向名星看齐

近年来,每当社会上推出一个个歌星、影星、舞星、球星时,那耀目的光环下总是簇拥着一群群少男少女。为此人们给这个群体冠以一个名称——追星族。现在有不少少年儿童非常崇拜明星。据一家美容店老板介绍,他曾遇到不少崇拜明星的中学生来美容,更令人忍俊不禁的是,还有男女中学生来问可不可以做刘德华的鼻子、张学友的眉毛、刘晓庆脸型、巩俐的嘴形、赵薇的眼睛等。

少年儿童高消费带来的消极后果是相当严重和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滋长了校园的奢侈风,在中小学生中拜金思潮泛滥,享乐主义抬头,对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身心健康不利。

二、少年儿童高消费现象的引发原因

当前少年儿童之所以产生高消费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长对少年儿童过分纵容和溺爱,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

当前中小学生之所以产生高消费,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这种消费成为可能;其次,这些现象的产生既有少年儿童自身的心理原因,比如少年儿童普遍存在模仿、从众、攀比、侥幸等心理。其三,由独生子女构成的当代中小学生是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一些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是独苗苗,自己辛苦挣钱就是为了让孩子花钱。由于过去自己穷,受够了苦,现在生活好了,手上有钱了,不能让孩子吃苦。自己每次买家用东西都拣便宜的,自己从不舍得吃好的,而总是满足孩子们的花钱要求。因此,少年儿童要什么就给什么,百依百顺,以求得心理上的补偿。这些家长对少年儿童过分纵容和溺爱,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也是导致这种消费误区的直接原因。还有些家长习惯用金钱来奖励少年儿童取得的成绩,对少年儿童提出的要求主要以物品和金钱来满足,这对高消费同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耳濡目染

现在的中小学生可塑性大,科学世界观还没有形成,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建立,自我约束力弱,这样就很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腐蚀。

1.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

由于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如公款吃喝玩乐,送礼走后门,成人攀比消费盛行,吸毒、赌博等。有些家长还带着少年儿童频繁出入社会上的一些娱乐场所,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在少年儿童心灵上投下了阴影。

2.社会上的一些超前的高消费宣传

当前,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各式各样的消费广告铺天盖地,花样天天翻新,使人看了眼花缭乱。如市场上“名特优”产品的广告,所形成的一个新的追求享受的氛围,它刺激了一些中小学生的金钱欲望,使他们文化消费错位,心理发育“成人化”,盲目追求奢靡腐朽的生活方式

3.一些商家的赠品与抽奖的诱惑

在现实生活中,队员消费中的“买椟还珠”现象屡见不鲜。商家为促销,大搞“积分有奖、集卡有奖”活动。如商家在销售林林总总的儿童食品、儿童商品时,利用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几乎投其所好地设有赠品或给抽奖机会。少年儿童们纷纷入套,“买椟还珠”。家长们在无奈掏腰包之余,颇有微词。学校老师和少先队辅导员对此忧虑重重。在充满“奖”、“赠”诱惑的消费氛围里,队员们的思想和行为就会不知不觉地被误导。由于中小学生缺乏对社会事物的正确判断能力,许多少年儿童通过购买某种商品得到另一种物品的满足,这样取舍失当,本末倒置,不利于少年儿童们形成健康的消费观,也不利于理性思维的培养。

(三)学校的思想“防疫”措施不够得力

不少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好坏的唯一标准。在一些中小学,注重培养“尖子队员”,提高升学率,忽视了对少年儿童的思想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道德和法制教育。不少老师和辅导员把消费教育狭隘地理解成“省钱”教育等,甚至有个别教师或辅导员歧视成绩差、纪律差的队员,采用粗暴、简单、训斥、体罚或赶出校门等方式,学校思想“防疫”措施不够得力。有些学校受社会经商热的影响,在校办起了各种小卖部,想尽一切办法在队员身上挣钱。

三、学校和家庭要重视对少年儿童的理财教育与消费引导

当今这个时代的少年儿童是先学会花钱,后学会挣钱。因此,在花钱和挣钱之间有一个真空,那便是理财。没有经过理财教育的队员,很多只知道花钱,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创造财富的能力。如果说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前奏和预演,那么,在这个时代,理财教育就不应再是一个空白。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对队员进行理性的理财教育和消费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人生观、世界观。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实践来看,对队员的理财教育与消费引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尽快在学校中开设理财教育课

迄今为止,我国中小学尚未开设独立、系统的以投资创业、消费、理财为核心的理财教育课程,而一些发达国家在中小学和家庭教育中,理财教育是热门的话题。他们根据孩子年龄不同的特点,学校和家长按不同的阶段,由浅入深地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理财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外国人可不会等我们准备好了才和我们赛跑。如果还意识不到理财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后果不难想象。

为此,我们认为,尽快在中小学中开设理财教育课程很有必要。无论是针对现实,还是放眼未来,这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二)培养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和消费观(www.daowen.com)

钱,作为一种流通货币,几乎每天都在进行钱与物的等价交换。要认清钱的作用,懂得正确使用就能利国、利民、利己,反之就会害国、害民、害己,懂得钱并非万能。少年儿童是家庭中的一员,应从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当家理财的本领,成为父母的好帮手。学校和家长应根据我国独生子女乱用零花钱,而且花钱大手大脚这一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通过鼓励少年儿童统计自己的零用钱收入和使用情况,调查身边的好朋友、同学的消费状况,并记录下来,做分类整理和分析,亲身体验身边同龄人的消费现状,增强少年儿童对不良消费现象的感性认识。帮助少年儿童理好“零花钱”和“压岁钱”,使他们正确消费。

1.引导少年儿童把平时的零花钱进行教育储蓄

首先,家长要改变少年儿童的支出习惯。每天给少年儿童1块钱和每星期一次性给5块钱的整钞,结果你会发现,少年儿童拿着5块钱的钞票时花钱会更加克制。我们为什么不利用少年儿童们的心理习性减缓他们的消费支出呢?其次,家长可以在相关机构的支持下,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消费情况,组织少年儿童参与一些学习理性消费的活动。例如:教育储蓄活动。教育储蓄比其他存款的利率优惠,收益较高,且存、贷结合,今后如若升学遇到资金困难,可以向开户银行优先申请助学贷款。家长如若将少年儿童的“零花钱”和“压岁钱”投资到这上面,并交给自己的少年儿童打理,不但可以解决今后少年儿童上学的资金问题,还可使其从小就懂得一定的金融知识。

2.教育少年儿童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家长可以试用这样几种方法:一是平日里定期给少年儿童一些零用钱,少年儿童可用这些钱去买自己喜爱的东西。如去书店买“知识”,少年儿童可以用零用钱在书店里选择自己喜欢的科普读物,像《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家的故事》、《少儿百科全书》等书籍。二是少年儿童通过正当途径得到的较多数额的钱(如“压岁钱”),可由家长代为保存,当少年儿童需要用钱时,向父母说明用途,共同商定,合理正当的要求应予满足,家长有不同看法可以用讲道理、提建议等方法使少年儿童心悦诚服,不要轻易用“否决权”。三是鼓励少年儿童为实现某一目标,如购买一台电脑、一台电子琴等设立一项“基金”,既要求少年儿童在平时用钱中节省,家长也适量“投资”,等钱凑够时,少年儿童会为盼望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而欣喜,又会因来之不易而珍惜。

3.让少年儿童知道父母的工资都有哪些用途

要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增长,有意识地逐步让少年儿童参与家庭的开支计划,使他们明白父母的工资是全家人共同拥有的,要用它来维持日常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消费,要供少年儿童学习,要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尽晚辈的义务,要有一定的积蓄来应付突发事变,等等,从而克服少年儿童消费中的自我中心意识。通过了解家庭开支计划,使少年儿童知道父母工作和生活中的甜、酸、苦、辣,懂得父母挣钱不易,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一份爱心,使他们更加尊重和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从而,既激发了他们要勤俭节约的真实感情,又引导他们对理财和理性消费产生兴趣。

4.让少年儿童适当地参与家庭管理

让少年儿童适当地参与家庭管理,既能培养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和消费观,又能让少年儿童们认识到只有把钱用在最有益、最需要的地方,钱才能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现在有不少少年儿童在家庭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家长把什么事情都替他们安排得周密仔细,以至使少年儿童几乎丧失了动手动脑的时机。为了让少年儿童适当地参与家庭管理,家长不妨鼓励少年儿童走进家庭,开展“我是小当家”活动,让少年儿童参与家庭管理。这样既可以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与相互理解,又能使少年儿童自觉养成勤劳节俭的好品质。比如让少年儿童—起作每月家庭财务预算,家长可与少年儿童一起讨论,让少年儿童明白什么是想要的,什么是需要的以及需要的紧急程度,通过对一些重要开支的讨论,可以使少年儿童知道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分清轻重缓急,从中培养生活的计划性,让少年儿童们学会做计划之后再去规划手上的资金。可通过让少年儿童去超市购物等实际操作,使其学会预算、判断目前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德。

5.家长要培养少年儿童自己储蓄

家长可以为少年儿童在银行开设一个账户,定期开展存款活动等,用钱时家长可以和少年儿童协商,如果是学费,教材费用或是全家一起的花费,就由父母出钱,如果是自己想买的玩具、朋友的生日礼物、订阅好书好报、购买必需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参加“希望工程”的爱心行动等的支出,必须从自己的账户提款,这样少年儿童才会对自己的财富开始关注。当然我们不会希望将少年儿童变成一部存钱机器。知道何时将钱放进存钱罐是重要的,不过知道何时将钱取出来同样重要。

6.帮助少年儿童适度积累“生钱”的经验

要增强少年儿童的综合理财规划观念,家长必须让少年儿童参与到日常生活的规划中来。例如到某处旅游,选择何种旅游方式?如不选择单独时事先做哪些准备?途中遇到问题怎么办?让少年儿童练习统筹思考,便于今后制定全面、系统的理财计划。

帮助少年儿童适度积累“生钱”的经验。少年儿童达到一定年龄,有了正确的金钱观后,家长应尝试让少年儿童接触一些投资类的模拟游戏或直接投资,定期与其讨论得失,让他们对投资开始有第一手经验、引起投资兴趣都是很有必要的。

(三)在少年儿童中还是要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一些家长认为现在生活好了,不能亏着少年儿童,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少年儿童们的要求,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过分宠爱,使他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少爷”、“小公主”的生活。在少年儿童中比吃、比穿、比钱、比阔气,图享受和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是我们革命和建设的传家宝。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当小康生活向我们招手之际,当太平盛世向我们走来之时,我们更须永葆艰苦奋斗的本色。惟有如此,方可民族兴盛,大业有成。为此,学校老师和家长应加强教育引导,要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要牢记“成于节俭、败于奢侈”的古训。通过晨会课、思想品德课、班队活动课等的灌输,强调在新世纪,我们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需要不懈努力,同时还要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所有这些,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办不到的。要求少年儿童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尊重和珍惜大人们的劳动成果,不追求奢侈,不贪图享乐。

(四)发挥少先队教育引导优势,加强少年儿童的理财教育与消费引导

少年儿童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预备队,少先队是党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为党做好新形势下的少年儿童工作,是少先队组织属性的根本体现。党的要求,是少先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少先队的行动指南。少先队应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优势,加强少年儿童的理财教育与消费引导。作为少先队辅导员,应发挥少先队组织优势,立足少先队员实际,创新队活动,寓教于乐,持之以恒地帮助少年儿童们从小学会理性消费,促进少年儿童们健康成长。

1.组织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消费是一种行为,少年儿童仅从理论上明白要理性消费还难以付诸实践,只有组织活动实践,才能锻炼少年儿童们理性消费能力。为此,少先队辅导员可在学校开展“红领巾跳蚤市场”活动,鼓励少年儿童将自己家中的旧物品在校园中设摊买卖。在交易过程中,辅导员要帮助他们学习消费技巧,提升理财消费能力。同时,让少年儿童们既认识到旧物品不一定是不好的东西,平时要节约使用,节约是美德,又使少年儿童们体验到劳动价值如何体现。

2.组织开展“3・15”消费日宣传活动

利用“3・15”消费日这个特定的日子,少先队辅导员可以组织少先队员开展“3・15”宣传活动,通过校园宣传阵地、模拟法庭、知识竞赛、演讲会、辩论会、小品表演等形式进一步宣传、学习消费知识,树立科学消费观念,锻炼理性消费的能力。

3.组织开展“红领巾小银行”储蓄活动

“红领巾小银行”储蓄是少先队的一项传统性活动,从实际效果看,以“零存整取”的形式能更有效地帮助少年儿童们体会到“积小成多、聚沙成塔”的道理,真正发挥储蓄的教育作用,是引导少年儿童理性消费的有力手段。在中队开设“红领巾小银行”,定期开展存取款活动等,倡导少年儿童自主实践,实现理性消费目标,培养少年儿童勤俭节约和在消费中自我控制能力。

(五)理财教育与消费引导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配合

理财教育和理性消费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全新领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力量用到一处,就会有力地推动少年儿童的进步。

1.学校要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

学校可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议,进行家庭访问,成立家长委员会等组织形式,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让家庭与学校有统一的教育要求,共同进行消费指导,使这些“高消费”少年儿童的家长认识到少年儿童不能一味追求物质享受,不能随意满足他们的非分要求,以滋长他们的奢侈心理。否则,反而害了他们。

2.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少年儿童的教育工作

家长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的联系。通过经常联系或参加家长会,使家长全面地了解到一个阶段内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及具体活动与要求,掌握少年儿童在校的一般情况。在此基础上,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少年儿童的教育工作,同时,家长也要及时地反映少年儿童在家里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和思想动态。家长只有与学校保持经常的联系,才可以与老师共同做到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少年儿童的情况,从而对症下药,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3.社会应营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当代少年儿童高消费问题,除了家庭学校等因素外,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社会各界人士都有责任共同致力于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要充分利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自的优势,从不同角度多方努力,引起重视和搞好宣传教育,从而加强对“高消费”少年儿童的思想教育,增强他们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识,使之成为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教育。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管齐下”,通力合作,拧成一股绳,共同创设艰苦节俭、科学消费、合理消费的社会环境,少先队员的高消费现象才能改变和制止。

总之,少年儿童消费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全社会都有责任去净化这个市场。商家和厂家应该探索比有奖销售更科学的销售方式,学校和家长更要注意对少年儿童的理财教育与消费引导,共同为队员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