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科学发展观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中的新要求研究成果

科学发展观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中的新要求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进一步加强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科学的发展道路是党领导开辟的,伟大的发展要靠党来领导实施。

科学发展观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中的新要求研究成果

科学发展观对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问题研究

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伟大战略思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包含丰富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进一步加强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为各级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科学的发展道路是党领导开辟的,伟大的发展要靠党来领导实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用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高党领导和驾驭发展全局的水平和能力。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改进执政方式,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治国理政的各项工作。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建设中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调整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第一,各级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抓住发展,就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不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发展,就不可能解决我们面临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发展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所追求的发展,不应是孤立、片面、不计代价、竭泽而渔、不能持续的发展,而是在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紧紧抓住发展这一要义,就要时刻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二,各级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集中起来,就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各级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就必须总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是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第四,各级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长期执政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从中国发展全局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促进整个社会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坚持统筹兼顾,关键是坚持科学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抓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就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就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挑战风险,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就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发展的活力和效率。在工作的部署和安排上,要始终站在战略的高度,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既要总揽全局,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加强各级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建设

领导班子是党执政兴国的决策者和组织领导者。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全面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等各方面建设,都要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来进行,都要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www.daowen.com)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需要通过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供政治保证,需要通过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社会环境保证,需要通过继续深入改革开放提供体制保证,需要通过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组织保证。所有这些,都需要各级领导班子去贯彻、去组织、去实施、去落实。各级领导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肩负着重大责任,发挥着领导作用。近年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各级领导班子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少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科学发展观树立得还不够牢固,坚持得还不够自觉,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的问题,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问题,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发展的问题,只顾自身和眼前利益、不顾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问题,甚至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如果不从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发展理念、发展动机入手加以解决,科学发展观就很难落到实处。因此,只有全面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尤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才能为实现科学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首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的部署中,进一步强调思想作风建设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灵魂,是全面提高领导班子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前提。思想作风不端正,就会迷失方向,甚至误入歧途,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各级领导班子必须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为根本,以改革创新时代精神为核心,切实改进思想作风,使之不断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适应,以良好的思想作风保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坚持解放思想的结果。解放思想没有止境,必须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实践中继续解放思想。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切实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深化改革是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重大任务。现在,改革进入了新的攻坚阶段,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地认识改革的深刻性、综合性、复杂性,才能以更大的勇气、更精心的策划,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因此,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立足于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和弊端,牢固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思想观念,以思想的不断解放促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新进展。

求真务实、锐意进取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的精神状态,同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必须把大力弘扬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精神同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结合起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公仆意识,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业绩,做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情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就坚决不办;正确认识国情、按照国情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依据,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节俭意识,廉洁勤政、艰苦奋斗,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一定要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做法,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踏踏实实的艰苦奋斗;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求真务实,要紧紧围绕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来进行,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成效。要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落实,并在抓落实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坚持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弘扬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精神,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必须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消极畏难、无所作为等思想,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扎实奋斗、不懈奋斗。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中国特殊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组织和带领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必须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的意识,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不失时机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中央精神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其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各级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的执政本领。各级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党的执政能力要靠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执政本领来体现。因此,一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首要的任务,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的改造,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投身全党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做学习的表率,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特别注意提高年轻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年轻干部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但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同志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教育,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和艰苦环境的磨炼。要组织他们系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廉洁从政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保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做到廉洁自律,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二要加强培训,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要把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落实《干部教育培训条例(试行)》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坚持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中心内容,充实教学计划,完善教育学布局,加大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力度,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全面加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培训和技能培训。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引导和帮助各级领导干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积极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为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提供保证。三是不断通过实践锻炼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离开社会实践,任何知识和才能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的之矢。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新知识、增长新本领。要引导和激励干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干事业上,在履行执政使命的实践中要提高执政本领。要有计划地推进干部交流,组织安排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和基层一线去,使他们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品质,在应对急难险重中经受考验,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锻炼成长。

再次,通过领导体制改革不断完善领导方式,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与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密切相关。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只有依托于科学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才能得以发挥;适应科学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又必须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要目标。概括地讲,科学执政,就是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领导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要求,三者互相联系,有机结合。按照这一目标要求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一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的各项民主权利。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落实党内民主的各项重大举措,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二是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三是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四是加快行政体制管理改革,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五是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领导体制是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要载体,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和审判、检察机关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继续推进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新体制的优势。研究制定实行常委分工负责的具体制度和办法,充分发挥每位常委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认真研究专职副书记的职责定位,充分发挥专职副书记的作用。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关设置,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最后,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队伍。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是选好配强领导班子、不断提高其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基础和制度保证。一是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和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在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拓宽选人视野,提高用人质量,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保证作用。但是,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由于受参加推荐和测评人员的范围、对被推荐和测评对象了解程度的制约,以及各种利益关系和不正之风的影响,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有时出现“利益票”、“人情票”的问题;有的地方在民主推荐结果的应用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符合主要领导意图的就采用,不符合的就以各种借口搞“变通”;一些地方在民主推荐的过程中出现了拉票现象,甚至呈半公开和进一步蔓延的趋势。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直接影响选人用人的质量和干部工作民主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和办法,保证各项制度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一方面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程序、改进方法,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可靠依据。干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基础环节,当前迫切需要在这一环节积极探索扩大民主的有效形式,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以避免“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同时,要在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等已有制度和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扩大民主的渠道,把群众的有序参与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二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的要求,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干部考核是干部选拔任用的依据,对干部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干部考核制度逐步健全、方法不断完善。特别是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实现了干部考核制度改革的突破,在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方面迈出了重大步伐。这一综合考核评价办法,以德才素质评价为中心采取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和综合评价等方法,深入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绩效和社会评价,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思路与成效,在地方领导班子换届中发挥了主要的依据和导向作用,发现和选拔了一大批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要继续全面推行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并在深入试点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制定党政工作部门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着眼于考核评价办法的科学性和考核评价体系的完整性,进一步规范考核内容,改进考核办法,健全考核形式,完善考核工作机制,形成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制度保证。三是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用好的制度和好的作风选人,是形成正确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根本途径和重要保证。用好的制度选人,必须始终坚持党的任人唯贤干部路线,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各项制度,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用好的作风选人,必须严格遵守干部工作原则,坚持任人唯贤,不搞任人唯亲;坚持五湖四海,不搞团团伙伙;坚持公道正派,不拉关系、寻私情;坚持集体讨论决定,不搞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坚持按程序办事,不搞临时动议。选拔任用干部要特别注重群众公论,多数群众不拥护的干部不能提拔;特别注意选作风好的干部,旗帜鲜明地鼓励开拓、支持实干,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相反,也绝不能让那些投机取巧、夸夸其谈,搞形式主义和虚假政绩的人得到好处。要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加大培养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工作力度。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的监督,更好地预防和解决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