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时代变迁中的思想接力与超越

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时代变迁中的思想接力与超越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5章时代递嬗中的思想接力与超越在中国的言论自由史上,多的是刹那光华但迅忽黯淡的“流星式”人物,少的是能持续熠熠生辉的“恒星式”人物。为数不多的“恒星”中,胡适的光华又异常灿烂。横向而言,胡适在同一代人中是领袖群伦的“枢纽人物”。因为他们皆是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谱系中的重要人物,在言论实践中均有非凡成就。从“政治文化”的视角切入,不难解读他们的“同”与“异”。它的概念界定,迄今尚无定论。

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时代变迁中的思想接力与超越

第5章 时代递嬗中的思想接力与超越

在中国的言论自由史上,多的是刹那光华但迅忽黯淡的“流星式”人物,少的是能持续熠熠生辉的“恒星式”人物。为数不多的“恒星”中,胡适的光华又异常灿烂。笔者曾述:研究胡适的言论自由思想,是一次如履薄冰的尝试之旅。行文至此,旅途即将告一段落之际,有个问题尚待解决——应该如何确定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的历史坐标?横向而言,胡适在同一代人中是领袖群伦的“枢纽人物”。纵向而言,若要为其寻求一个尽可能合理的定位,笔者认为应将他与梁启超、储安平、殷海光分别进行比较。因为他们皆是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谱系中的重要人物,在言论实践中均有非凡成就。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虽然俱肯定言论自由的重要,但是在具体理念上又存在鲜明差异。

从“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的视角切入,不难解读他们的“同”与“异”。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学概念,“政治文化”是由美国政治学者阿尔蒙德(Gabriel Abraham Almond)提出,他于1956年在《比较政治系统》一文中率先使用,希望借此揭示宏观政治现象背后的微观因素。不过若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发展来看,政治文化则缘起甚早。据勃林特(Michael Brint)在《政治文化谱系》(A Genealogy of Political Culture)一书中分析,其文化源头可追溯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它的概念界定,迄今尚无定论。学者葛荃考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后指出:总体而言,在西方政治学界中,政治文化涵指“政治活动中人的主观意识领域,包括人们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信仰、情感、认识、评估等”;此种界定的着眼点是“个人的心理取向”。由于政治文化的研究视阈是人的内心世界,它的构成要素即带有思想认识的特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政治认知成分——“人们对于政治系统、政治领袖、政治活动及政策的认识”。(2)政治情感成分——“人们对于政治领袖、政治权威及政治系统的好恶、憎恨、忠心、淡漠等感情”。(3)政治价值观念——“政治主体借以认识政治现象,评估政治问题的依据和尺度”。(4)政治理想与信仰——“对政治前景的设计,及对未来政治局面的憧憬”。[1](www.daowen.com)

政治文化是通过政治社会[2]形塑而成。由于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不尽相同,梁、胡、储、殷四位的政治文化取向相应地存在分际。这对他们言论自由的实践与理念有着直接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