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外在机会分析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外在机会分析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民办高校面临的外在机会分析一、国家政策将有利于民办高校大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既是民办高校诞生的催生婆,又是民办高校发展的保护伞,还是引领民办高校前进的指南针。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举办民办普通高等学校。此外,《民办教育促进法》还给民办高校很多政策的优惠,如经费资助、税收优惠、鼓励贷款、捐赠,并在学校用地上给予了支持。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外在机会分析

第一节 民办高校面临的外在机会分析

一、国家政策将有利于民办高校大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既是民办高校诞生的催生婆,又是民办高校发展的保护伞,还是引领民办高校前进的指南针。可以说,我国民办高校复兴的过程也是我国有关民办教育政策逐渐放开的过程。1982年我国颁布《宪法》,规定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1987年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对民办教育发展提出了“积极鼓励、人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1997年10月国务院颁布《社会力量办学条例》。1998年8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1999年1月,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2005年前,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凡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办学形式,均可大胆实验,在发展民办教育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举办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举办民办普通高等学校。由此可见,民办高校从不能设立到严格控制到共同发展的过程,表明党和政府已经把民办高等教育看成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了民办高校的自主权,允许他们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自主经营,并明确规定民办高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高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高校的受教育者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高校受教育者同等权利。此外,《民办教育促进法》还给民办高校很多政策的优惠,如经费资助、税收优惠、鼓励贷款、捐赠,并在学校用地上给予了支持。这种政策、法律上的支持,给举步维艰的民办高校注入了新的动力,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民办教育事业创造了一个更加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2005年2月24日,国务院颁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一切行业和领域”,“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投资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非营利性和营利性领域”,并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公有制社会事业单位的改组改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市政公用企业、事业单位的产权制度和经营方式改革”。《意见》从国家的层面肯定了私人资源进入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为民办高校的进一步扩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策和体制环境。

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民办高校大发展

现代经济增长规律和国际发展经验证明,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要素,处在先于经济增长的地位。按照人力资源发展水平的国际标准,人力资源欠发达国家的指标为:人力资源发展水平指标的主要特征为25~64岁在业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下,人文发展指数在0.8以下,综合生产率在2.5万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以下,每百万人口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在1500人以下者均属人力资源欠发达国家。2000年,高收入国家的人文发展指数平均水平在0.93以上,其中美国、加拿大、日本分别为0.939,0.940,0.933,我国仅为0.726,在统计的160个国家中,排名第96位。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毛入学率上升到4%;1994年高校的毛入学率达到5.2%,1996年突破8%,90年代末期,毛入学率进一步上升到9%,2003年全国高校毛入学率达13%,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2005年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23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200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010年毛入学率25%,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为8930人。相对于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每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还不到10万人,人才供求比在1:2左右,远远满足不了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7.5亿就业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4.7%,远远低于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党中央、国务院在1999年作出了高等教育扩招的决策,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经过连续八年的扩招,我国普通高校的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由1998年的340万人增长为2006年的1800万人。

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增长,全国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已由1998年的100万人增长为2006年的400万人以上,2008年突破了500万人,2010年突破了60万人。人才供应的增长,一方面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本积聚、就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传统提供给大学生的城镇单位就业岗位的年增长量远远滞后于毕业生增长的人数,导致全国人才供求形势发生了逆转。原先的高等教育卖方市场已转变为完全意义上的买方市场,开始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人,2001和2002年分别为114万和145万人。2003年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人(达到212万人),2005年高等学校毕业生有337万人,当年城镇各种所有制单位实际录用的高校毕业生为202万人,除去25万左右录取为研究生和出国留学的人以外,有六七十万人未找到正式岗位。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03万人,当年新录用的毕业生为250万至270万人,除去录取为研究生和出国留学的人以外,当年未就业的大学生人数为10万人左右。考虑到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层次和毕业生群体庞大的现实,实现这样的目标有一定难度,高校毕业生就业仍是所有就业群体中就业的难点。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就业问题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统计资料推算,全国近7.6亿在业人口中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为5160万人,占6.8%,只相当于经济合作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24%)的1/3。

同时,我国各产业、行业之间的人才分布状况又极不平衡:第一产业中的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者仅占本行业就业人口的0.2%;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和建筑业分别为6.5%和4%;第三产业中的交通邮电业、商业生活服务业分别为6.6%和5.2%。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才密度均很低。人才密度较高的只有两个大行业:一是以事业单位为主的教科文卫体、软件、咨询服务业,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51.2%;二是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机关与社会团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50%。这个状况也说明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各经济部门比机关、事业单位更需要提高人才密度,应吸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

1.分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预测

党中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为此,我国必须在2020年初步建成人力资源强国。由上海市教科院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完成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经过研究和论证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全社会就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将由2000年的8年提高为11年以上,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比例将提高为18%~20%。按照这个期望目标进行测算,2015年全国就业人口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应当达到13%以上。

结合各个行业目前人才现状的基础和技术发展梯度的区别,我们对2015年分行业就业人口中的高等教育文化程度拥有量和比例作了如下预测:

农林牧渔等行业人才拥有量由2005年的70万人增长为2015年的310万人,人才密度由0.2%提高为1.1%;工业由840万人增长为1820万人,人才密度由6.5%提高为10.1%;建筑业由20万人增长为450万人,人才密度由4%提高为8.2%;交通邮电业由330万人增长为750万人,人才密度由6.6%提升为12.5%;商业服务业由670万人增长为1250万人,人才密度由5.2%提升为10%;教科文卫及软件咨询业由210万人增长为400万人,人才密度由51.2%提升为80%;公共管理业(机关与社会团体)由900万人增长为1 440万人,人才密度由50%提升为80%。

以上预测,第一产业人才密度为1.1%,仅相当于目前OECD国家平均值的1/5左右;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的人才平均密度是10.1%;第三产业中的交通邮电业和商业服务业的人才平均密度也是10.1%,仅相当于上世纪末OECD国家平均值的一半,要求不能算高。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 636 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 985 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 656 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 764 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 611人上升为8 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 146人上升为14 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 961人上升为38 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 701人下降为26 779人。

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 656 57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0 413 094人,文盲率由6.72%下降为4.08%,下降2.64个百分点。

到2015年全国在业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拥有量将达到10 580万人,比2005年实际拥有量净增5420万人。考虑到2006年至2015年期间,全国在业人口中的高等教育文化程度者将有近100万人退休,因此十年实际需要补充的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才将在600余万人,平均每年为60余万人,与今后十年普通高等学校的年平均毕业生预测数相近。

2.分职业大类的就业岗位结构分析与需求预测

从全国职业岗位人数的分布情况看,2005年全国城乡的各类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员分别为1150万、570万和280万人。这三类从事管理与专业技术工作、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岗位占全国在业总人口的12.7%,其中在城市、县镇和农村乡镇工作岗位的比例是57:23:20。商业服务人员、生产工人和农民这三类以蓝领工作为主的人员数分别为1.32亿人、1.9亿人和3.4亿人,合计占全国在业岗位总人数的87.3%。当然,其中也有少部分是灰领岗位或称技术蓝领岗位,担任技师、高级技工、领班,或生产者兼任质量检验、生产统计等工作。他们既在生产一线从事体力劳动或服务工作,又带有某些管理或技术职能,其人数估计占蓝领岗位总人数的8%至10%,也就是在6 000万人至7 000万人之间。

从各大类职业人口中的人才拥有量和所占比例来看:

单位负责人中的大专以上毕业生程度者人数为420万人,比例为3700;专业技术岗位人员中的大专及以上者2 400万人,比例为40%;办事人员中的大专以上毕业生为1 180万人,其比例为42%;商业服务人员中的大专以上毕业生为570万人,其中大多数是在第一线从事服务工作。带有部分管理或技术服务职能的灰领,比例为4.4%;生产工人岗位中的大专以上毕业生也为570万人左右,其中大多数为技师、高级技工或带有部分管理职能的领班者,比例为3%;农林牧渔劳动者中,大专以上毕业生仅为0.1%。

按照2015年全国就业规模和大专以上毕业生拥有量的预测,我们对该目标年度的分职业大类人口的规模和人才拥有量作了如下结构预测:

2015年各单位负责人总数达到1 300万人,其中大专以上毕业生拥有量比2005年净增350万人左右,人才密度达到60%;2015年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到6500万人,其中大专以上毕业生拥有量净增200万人左右,人才密度为68%(美国在1986年为78%);2015年职员总规模达到320万人,大专以上毕业生拥有量净增700万人左右,人才密度为60%; 2015年商业服务人员总规模达到1.8亿人,大专以上毕业生拥有量净增100万人左右,人才密度为9%(美国1986年已达到34%);2015年生产工人总规模达到2.3亿人,大专以上毕业生拥有量净增100万人左右,人才密度达到7%(美国1986年已达到2%);2015年农民总规模下降为2.8亿人,大专以上毕业生拥有量净增250万人左右,人才密度达到1%(美国1986年为18%)。

对未来若干年大学毕业生供求形势的粗略判断如下。从地域上看:城市、县城和乡镇农村的新就业人才需求结构大约是:城市为60%,县城为25%,乡镇农村为15%;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股份制、集体合作制单位和外商投资单位的人才需求大约占60%,私营、个体工商户和城镇其他非正规单位的人才需求大约占20%,乡镇企业和农村的人才需求占20%;分产业、行业来看:第一产业的人才需求大约占4%,第二产业占23%,其中工业占18%,建筑业占5%,第三产业占73%,其中交通仓储邮电通信业占8%,商业、金融、餐旅和生活服务业占18%,教科文卫体和软件、咨询服务业占35%,机关、社会团体占12%,分职业大类看:专业技术类人员岗位的人才需求大约占40%,职员岗位的需求占13%,商业服务类人员岗位的需求占21%,机器操作者和一线生产工人岗位的需求占22%,农林牧渔从业者中的人才需求占4%。考虑到“单位负责人”的绝大多数岗位需有一定管理、技术经验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大学毕业生直接进入的可能性极小,故将其对人才的需求分解到其他职业类中。综上所述,三类白领岗位的人才需求大约占53%,三类蓝领岗位的人才需求大约占47%,基本上各占一半。

3.开拓就业空间需调整民办高等教育结构

(1)新形势下高校的重新定位

除了少数“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外,其他高等学校都要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显然民办高校也应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和要求。(www.daowen.com)

目前,全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中期阶段,这一新形势要求全国高等学校重新定位,注意高等教育“生态结构”的合理化。前一时期,全国高等学校的发展存在着研究型大学热、综合型大学热、多学科大学热,片面追求成为高水平大学,造成高等教育生态结构失调。今后十多年,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是发展中国家,大量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技能型人才。除了少数“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外,其他高等学校都要把培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主战场的应用型人才,也就是中、初级人才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既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也要培养第一线的操作型人才。全国需要创建更多的特色院校、专门院校,多数学校要有学科特色和行业特色,要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创建更多的科研、技术开发和学生实习的校外平台。教育教学要更多地以就业为导向,花力气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2)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的调整。

本科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应该调整为中级人才。长期以来,处于精英教育阶段的我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都把培养高级人才定为自己的目标。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有必要对学校的定位作出重大调整。未来几年,全国硕士生、博士生年毕业人数将突破40万人,比上世纪80年代初每年本专科毕业生的总和还要多出一半以上,他们将成为我国高级人才的主要后备力量,可以培养学术型、工程技术开发型人才为主。而本科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应该调整为中级人才,以培养应用型岗位人才为主。相应的大专、高职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应调整为初级人才,以培养知识技能复合的第一线操作型人才(俗称“灰领”或“技术蓝领”)为主。

(3)科类、专业结构的调整。

地矿类、能源动力类、机械类、轻纺食品类、化工与制药类等学科的毕业生需求比较大。前几年,在人才市场热门专业和低办学成本的双重驱动下,许多高校不顾自身条件,盲目争上社会热门专业,造成部分学科专业规模严重失控。

第一是管理学科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三个中类),本科在校生规模接近130万人,专科在校生规模超过了150万人,合计达到280万人。第二是经济类专业(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三个中类),本科在校生规模达到57万人,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34万人,合计超过了90万人。第三是计算机与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在校生规模达到140万人,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163万人,合计超过了300万人。第四是外语类专业,本科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47万人,合计超过了100万人。第五是艺术类专业,本科在校生规模达到62万人,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35万人,合计接近100万人。第六是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本科在校生规模达到15.5万人,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1.2万人,合计接近17万人。

上述这些学科规模发展过快,远远超出了人才市场的吸纳能力,需要在今后几年适度调减招生规模。与此同时,国家工业发展急需的地矿类、能源动力类、机械类、轻纺食品类、化工与制药类等这几年招生规模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在高等教育总规模中的比例有所下降。而这些学科的毕业生需求却比较大,近几年就业率都比较高,许多小企业和县镇两级的工业企业都招不到大学毕业生,市场空间较大,应该适度扩大招生规模。

(4)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调整。

大多数本专科专业的教学计划都要调整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时间的比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除少数以“985工程”大学为主的研究型大学之外,其他各类高等学校都应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本专科生都要着重培养其在基层单位或第一线的工作能力。因此,大多数本专科专业的教学计划都要调整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时间的比例,加强实践教学、现场教学,要加强工科类、商科类、农科类大学生的技能训练。

(5)专业目录和专业方向的创新

各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应与相应的行业和职业岗位相衔接。今后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绝大部分要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走向各种职业岗位,因此专业目录应具有学科和职业双重特性。各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应从本校的优势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与相应的行业与职业岗位相衔接,注重特色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目前,多数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过于强调通用人才的培养,缺少特色,到实际工作岗位上手较慢,缺少职业所需知识。以会计学专业为例,全国有近500个本科院校和900所专科学校设置这同一专业,教学计划雷同,应该根据各行业需要分别细化为工业会计、农业会计、商业会计、卫生会计、行政事业会计等;又如热加工专业可细分为铸造、锻造、焊接等,分别增加与对口行业相关的特色课程,通过专业与行业复合,就容易形成特色。

(6)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调整。

教师进修除了学科继续教育外,还应加强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兼职从事项目开发、技术改造,加强技能训练和挂职锻炼。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大众化高等教育,要求我们的高等学校专业教师“能文能武”,更多地成为复合型的双师型人才。教师职称的晋升不能光看论文发表了多少,还要看他的项目开发和技术应用的成果,与用人单位合作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能力等。

(7)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从入学开始,学校就要对大学生进行大众化高等教育条件下的就业观念和人才市场环境的教育。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不能光眼睛朝上,更多的是要眼睛向下:在就业地区取向上,更多地走向中西部地区和小城市与县镇;在单位取向上,未能应聘机关事业单位的,更多地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在职业取向上,未能应聘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可以先从事生产第一线的操作性岗位,以后有机会再发展;未能被单位应聘的,可以向浙江许多民营企业学习,在家庭、社会或政府的资助下,自主创业或与其他同学合伙创业,自己做小业主和老板。

4.教育均衡发展有待破解、中职教育需重整旗鼓

未来几年中,如何提高农村教育投入,如何缩小区域、城乡之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提高政府教育投入的比例,是保障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素质教育难题也需破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在实施过程中,“唯分数”的招生考试制度,已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障碍。另外,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下降,毕业后年内尚未正式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超过十个百分点,毕业生就业已成为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另外,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中职在校生比例下降,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要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调整中职的学科结构和教学内容,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我国25~64岁在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2000年为7.97年,仅相当于美国20世纪初的水平,在这一指标上,我们落后美国整整一百年。1990—2000年,我国每百万人口中科学家与工程师的人数为459人,仅相当于美国的1/9,日本的1/10、韩国的1/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综合生产率2000年仅为2.3万美元,与美国、日本、韩国分别相差4万、2万、1万美元。实证分析表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各项指标均处于世界欠发达国家水平,处于人力资源欠发达国家行列,远不能满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对人力资源水平的要求。

通过分析和预测2001—2020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来源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经历一个重大转变,即由同时依赖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型转向主要依靠劳动力质量型。我国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人力资源潜在优势,要使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OECD国家20世纪末和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10.5年左右的水平,意味着我国将在20年内完成美国大约50年时间人力资源开发的历程。因此必须实现教育的超前发展,要求高等教育要有一个超常规发展,人力发展民办高校便是适应这一要求的必然选择。根据我国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目标,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①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②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5.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扩张需要民办高校的大发展

未来20年尤其是未来1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见表4-1)。尽管我国从20世纪末期实施高等教育大扩招,但每年仍然有大量的高中毕业生无法进入普通高校的大门。以2006年为例,全国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学生有950万人,但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招生计划只有530人,录取率只有55.79%,有420万考生没有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机会。倘若从我国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现实看,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还远远不止这些。随着高中阶段毕业生数的逐年增长,今后若干年内,即使继续保持现有65%~70%的高考录取率,全国高校在校生规模每年平均也将需要递增010万人以上。根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将达到330万人的总规模,2004年在200万人的基础上再增加1030万人。由于大部分公办高校的潜力已经充分发挥,容量已接近饱和,部分高校甚至早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民办高校作为一种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办学形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的重要选择,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继续扩大办学规模、积极提高办学层次与办学质量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我国高等教育在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靠的是公办高校,后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规模增幅将主要依靠民办高校。因此,大力发展民办高校、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是大众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2]

表4-1 2011—2020年我国18~22岁学龄人口预测  单位:万人

img10

三、政府投入不足需要民办高校大发展

教育经费紧缺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难题。随着“十一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公共教育经费的缺口将会越来越大。按照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5%计算,在5年内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要增加近1 000万,按每所大学的平均规模为1万人计算,则需新建1 000所大学;按生均成本1万元计算,则需要增加投入100亿元。而政府财政投入中,每年的新增投资额据预期估算只38亿元。[3]即使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能再有增加,但与需求相比,仍然是杯水车薪,更何况不同省区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如此巨大的资金投入,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是远远无法满足后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要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强大需求,必须广开投资渠道。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总经费是3494.15亿元,其中非财政性经费是1812.71亿元。根据推算,到2020年,高等教育的培养经费将达到13178.2亿元,其中非财政性经费将达到7906.92亿元。在今后一段时期,大力发展民办高校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四、当前教育形势为民办高校提供更多发展平台

近年来,教育出现了国际化、产业化、信息化、个性化、大众化、终身化等发展趋势,顺应这些趋势,将使高校拥有更多的发展平台。而在这样的平台上实践和创新,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如果民办高校能够充分利用自主权大、灵活性强的办学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合理地配置与利用自身和社会的资源,在学校的经营和管理上下工夫,那么,以某些方面作为突破口,赶超公办高校是完全有可能的。此外,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取向也有利于民办高校的大发展。多元文化教育是以教育中存在的文化多样性为出发点,依据受教育者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所实施的教育。[4]美国教育人类学家班克斯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概念、一个过程及一种教育改革。一种概念,是指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一种过程,是指持续的教育过程;一种改革,是指改革教育体系,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教育要满足多元文化发展的要求,必须不断进行改革,若只是依靠公立教育独善其身则孤掌难鸣,民办教育能够适应不同宗教信仰或不同民族文化的需要,扮演宗教、文化和语言等多元化的传播角色。[5]可以说,民办高校的发展是适应多元文化的取向而出现和发展的,而且这种多元的文化取向将为民办高校的大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