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成果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概念分析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民办高校要得以生存并持续发展,只有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特别是核力竞争力。民办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凭什么取得竞争优势?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成果

第一节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概念分析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民办高校要得以生存并持续发展,只有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特别是核力竞争力。[1]

核力竞争力(corecompetence)一词由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C.K.普拉哈拉德和G.哈默于1990年发表的《公司的核心能力》中首次提出,指的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技术和能力。核心竞争力引入高校战略管理后,用以指称那些“能使高校为相关利益主体带来特别利益的,促进高校走向成功,在高校竞争中起关键作用的独有的要素和能力”。[2]还有的表述为:“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影响和决定高等学校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生存、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当然还有别的一些表述,但基本含义大同小异。至于高校核心竞争力具体指哪些因素或能力,就有了很大的分歧,甚至有本质性的差异。有一种观点认为,对高等教育来说,核心竞争力表现为核心学科和专业。[3]另有一种观点认为,从高等学校自身特点来看,其核心因素主要表现为作为学校最终产品的学生素质、科研活动、作为学校重要资源的师资队伍、作为学校发展核心的学科建设四方面。[4]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要素是高校人力资源、办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观点从特定的角度去理解也许都有道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校也会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必要要求各级各类高校就核心竞争力具体要素作统一认定和表述。但核心竞争力所包括的因素只能是关键性因素,而不可以是众多因素的罗列,更不可以无视不同高校的不同特点作整齐划一的认定。

识别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学校在众多的资源与能力之中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和建立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检测核心竞争力的增长,有利于调整和修订战略;有助于学校明确现有核心竞争力,更好地运用和发挥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从核心竞争力中充分受益。什么是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民办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凭什么取得竞争优势?笔者认为,民办体制本身便是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民办高校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现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分析

核心能力的形成要经历学校内部资源、知识、技术等的积累、整合,并不是所有资源、知识和能力都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都能发展成为核心竞争力。要成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以下五个特征[5]

一是有价值,也就是核心竞争力必须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可以帮助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其竞争对手做得更好。二是异质,核心竞争力是市场主体所独有而未被当前或潜在竞争对手所拥有的。三是不可模仿,如果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或通过努力很容易达到,则它就不可能给自己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四是难以替代,一般技术、能力很有可能受到替代品的威胁,但核心竞争力应当是难于被替代的。五是可扩展,核心竞争力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衍生出一系列的新产品或服务,它犹如一个“技能源”,由此向外发散,为消费者不断提供新的产品或服务。

参照上述特征,从目前绝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具体实际来看,为民办高校所独有、难以被公办高校等竞争对手模仿的东西还不多,学科建设、人力资源、科研实力等总体上落后于公办高校,还难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而唯有民办体制,以其灵活、高效的管理为公办高校所不及。可以相信凭借这种体制上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办高校也一定能在别的方面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价值链理论分析(www.daowen.com)

价值链(value chain)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所著《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是一种确定企业竞争优势及寻找竞争方法以增强企业实力的应用工具。波特教授认为,任何一个企业都是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支持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在企业众多的价值链中,并非所有的环节在创造价值中都起到同等作用,那些起关键作用的核心环节,称之为战略环节。同样,企业核心能力的建立、培育也并不会均等地分散在所有环节上,而要围绕战略中介环节建立、培育和展开,并发挥作用。[6]

高校工作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构成了高校价值链结构。这一价值链的任一个环节都是构成高校竞争力所不可缺的因素,但所起的作用却不尽相同。现对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作一分解,也许不尽合理,目的是为了便于分析研究,以便对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识别。

第一环节:知名度和招生。知名度影响到招生,影响到学校的生存。知名度既是高校价值链中的起始环节,也可以说是终结环节。第二环节:办学资金和硬件设备。这是高校正常运转的物质保证,也是最表层的竞争力标志。第三环节:学科建设和教学水平。学校要以教学为中心,高校的实力主要体现在学科建设,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和重点实验室是高校教学工作重中之重。第四环节:科研成果和毕业生。高校的产品,一是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及社会效益,二是毕业生的数量、质量和社会评价。这既体现学校的贡献,也是学校影响力和美誉度提高的关键。第五环节: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知名度的提高、学科建设的上档次、教学质量的保障、科研成果的取得和高素质学生的培养,最终都要决定于教师队伍,包括教师的数量、素质、结构、配置、积极性、合作与竞争等。第六环节:管理运作体制。这涉及管理观念、指导思想、管理原则、规章制度、承担部门(分工)、管理方法等,只有形成有效的内部管理体制与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才可能有效地处理好人的问题,保障人的能力的形成、提高、发挥和利用。

从上面的解剖分析我们很容易看出,前四个环节作用的发挥最终取决于第五个环节,也即决定于广大教师,他们是高校教学与科研活动的直接承担者。而教师作用的发挥又决定于第六个环节—管理运行体制,这是保障环节。有的学者也就认为:“人的因素是高校竞争力的核心,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标志是看其保障因素—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是否有效。”[7]从对上述高校价值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民办高校除了管理运行体制,在别的各个环节都还不具有自己的优势。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只有也只能依靠自身的体制的优势。

三、民办高校发展壮大的实践

民办高校创办之初,与公办高校相比,无任何优势可言。论场地没场地,论资金没资金,论设备没设备,论声誉没声誉,论市场没市场,论政策没政策,但发展到今天谁还敢小觑民办高校的存在和发展?民办高校的生存、发展、壮大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体制,就是灵活高效的民办体制。有了这种体制,小的可以变大,弱的可以变强;相反,没有这种体制,强的会变弱,大的会变小。民办体制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灵敏的市场应对机制、打破“铁饭碗”的用人机制、废除“大锅饭”的分配机制和精简机构精简人员的成本机制。

有的学者曾把核心竞争力分为两类,一类指运行能力,这是一种与技术有关的能力,可以通过企业在市场上的经营情况反映出来;二是指制度能力,它决定和制约着运行能力,而运行能力又是制度能力的最终体现。[8]民营企业的发展靠的就是制度能力,正是有了这种核心竞争力,才使得运行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也才使自己做大做强并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

今天的民办高校与改革开放初期的民营企业相比,有太多的相似之处,缺乏资金、设备、技术、声誉和社会的认可,面对的竞争又是同样的激烈严峻。民办高校要想得到发展也只能走民营企业走过的路,依靠体制优势,确立自己的核心能力,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做大做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