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育主体因素
一、学生因素
作为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之一的学生因素,主要是指有关民办高校学生两个方面的内容,包括生源瓶颈和就业瓶颈。
1.生源瓶颈
由于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动,致使高等教育的适龄入学人口正呈逐年减少之势,高等教育面临一场被动的变革,致使民办高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高考生源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部分高校将因生源枯竭面临生存挑战。报告称,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全国高考生源在2008年到达历史最高人数1 050万后,开始全面下降,最近两年累计下降了200万,并呈现速度加快趋势,这一态势将可能延续至2017到2020年前后。而生源下降的同时,高校招生计划仍在缓慢增长。最近3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比例快速增长,已从2008年的57%迅速增至2010年的69.5%。据统计,目前已有8个省市的录取比例超过80%,部分省市已超过85%。这种录取比例不仅表现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过去“上大学难”的生源大省也出现了快速增长:山东省2010年高考录取率达到79.72%;湖南省2010年因生源下降,直接攀升至81%左右;黑龙江2010年录取比例甚至突破了90%。
录取比例的快速上升,给高校招生与生源质量带来了直接影响。援引报告数据:安徽2010年在本科及专科层面,分别有10%到20%左右的学生放弃报到。而部分地方的专科录取分数线已经很低,算下来平均每门课业的分数不足30分,生源质量大幅下滑。
生源不足、录取率上升导致生源质量下降,进而影响高校教育质量及毕业生就业水平,又影响到下一轮招生。所以,对个别高校而言,有进入恶性循环之势。一旦生源不足,高校的倒闭将不可避免,而民办高校则为更甚。在生源危机中,非学历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办学缺乏特色的普通民办高校、公办的高职高专院校将最先受到冲击。有统计数据显示,由于社会追求高学历的氛围,这些机构和学校的招生“人气”并不旺。近年来,随着高中毕业生数量下降,一些发达地区减少了当地高校在本地区的招生数,而减的最多的,就是民办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因此,对于民办高校,必须未雨绸缪,在生源危机中走特色办学之路,而不能片面追求“高大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应重视发展民办教育。除了加大宣传力度,更多地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办学特色上下功夫,尤其更加注重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2.就业瓶颈
大学校园里用“毕业=失业”的等式来描述毕业生,社会上也有“大学毕业找工作,不如趁早当民工”的传言。这种戏谑之词虽然是夸张的说法,但也从某个侧面揭露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收入水平低的现象。数据显示,2011年将有660万高校毕业生,比2010的630万人多了30万。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总量压力有增无减。据悉,2012年全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将达到历史新高的680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和待就业以及离职再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将越来越严峻。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尽管有些民办高校的就业率高于当地同类高校的水平,但是我国民办高校的就业问题仍然十分严峻。数据显示,有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的就业率还比较低。首先,由于高教市场不成熟,就业竞争中会出现无序状态,不利于处于弱势地位的民办高校。其次,一些民办高校办学者表现出急迫、浮躁的心理,有的民办高校管理层,面对发展的局面理不清思路,找不到方向;有的则傲气十足,普通高教没办几年,就急于寻找创建“世界名校”的捷径。目前不少民办高校热衷于“照搬”公办高校的办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无视自己师资水平与办学条件较低的现实。这种“照搬病”与“攀高症”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大专不专”、“高职不职”,所培养的毕业生既比不上普通高校培养的本科生、专科生的综合素质与理论功底,又缺乏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过硬技能,这种“夹生饭”人才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导致了相当一批民办高校学生就业困难,这是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教师因素(www.daowen.com)
1.教师心态问题
目前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应该说大部分教师的状态是积极的,他们善于学习、甘于奉献、爱岗敬业。但是不可否认,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有一部分教师心态没有摆正,价值观发生偏差,存在一系列消极因素,具体表现在:
(1)打工心理。有的在民办高校工作的教师抱着打工者的心态来从事教学工作,这种消极思想在民办高校初创时期尤为严重。民办高等学校创办初期,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在计划经济环境下形成的对个体、民营企业的片面认识,以及民办高等学校教师的合法权利得不到切实保障,教师的户口、人事档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教龄确认、继续教育、流动等缺乏统一明确的政策规定,因而不少教师对在民办高等学校任教和谋求发展缺乏信心,普遍存在打工心理。虽然民办高校的社会地位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同有所提高,但人们的消极心理一旦形成,就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2)游离心理。民办高校建校时间一般不长,本校培养的教师不多。主要师资来自就业不久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一些离退休老年教师。对于青年教师而言,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期望值比较高,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前,会把民办高校作为练兵场所,一旦有更好的去处,就立马跳槽。对离退休教师而言,原单位有一份养老金,不在民办高校干也不愁自个的饭碗,若身体不支或其他原因,随时都可以抽身离校。游离心理在有的中年骨干教师中也有所表现,他们虽在民办高校任教,但人事档案、户口和各种组织关系并没转入民办高校。问卷调查显示,不同程度存在这种游离心理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5.38%。在对受调查教师进行“打算在民办高校工作多长时间”的问卷调查中,“短期干”、“边干边看”和“准备离职”三个小项共占48.94%,这是游离心理的集中表现。
(3)慵惰心理。少数民办高校的教师受社会风气影响,对工作只求清闲不肯钻研,对知识不求甚解不求精通,只求安稳,害怕竞争,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形成了慵惰的心理。这种心理使个别教师并不是全身心教书育人,不对学生负责,不对教学内容负责,不认真备课、写教案,对基本理论、基本原理自己也不甚了解,常以所谓的案例分析充斥课堂时间,工作责任心十分淡漠。
虽然上述三种心理现象只出现在部分教师和学校里,但其负面影响比较大。一是影响了教学质量,对学生造成损害;二是在教师队伍中形成不良影响,给那些认真负责、恪守职业道德的教师带来负效应;三是使学校声誉受损,而且这种损害将延伸相当长的时间。总之,民办高校教师的这些消极心理会影响到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影响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务必进行正面引导,逐渐消除这些消极心理。
2.师资水平问题
(1)知识结构亟待优化。教师具备应有的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条件。作为一名称职的民办高校教师,其应当具备的知识主要包括各种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知识等等。经综合分析发现,民办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与高校发展的要求有着较大的差距,亟待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民办高校聘任的退休的老教师虽然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有的老教师对新知识接受能力有一定的困难,导致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知识内容趋于陈旧,思想保守僵化,观念落后过时。二是新进校工作的年轻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年轻教师刚刚大学毕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三是有的中年教师职称评了,职位提了,工资待遇也比年轻教师高出了很多,在民办高校这个环境里自满自足、别无所求,进取心明显减退。四是由于知识结构不系统、不合理,使得教师所掌握的各类知识所应达到的水平、发挥的功能难以满足高质量完成教学活动的实际要求;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还使得民办高校教师整体科研成果平平,教学内容缺乏层次,教学方法单一,无疑会影响到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民办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滞后,除了上述提及的教师主观方面的原因外,学校的物质条件、管理体制等客观因素,也妨碍了教师知识结构更新的速度。
(2)能力水平亟待提升。与知识结构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教师的能力水平。民办高校教师的能力水平与高校自身的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大致呈一一对应关系。民办高校教师的能力水平,从基本内容的角度来看,可分成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而从教师能力水平高低的角度来区分,教师的能力水平可分低端水平、中端水平和高端水平。从严格意义上说,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水平属中低端水平。
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经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然而现在中国的公办大学的教师,真正称得上大师的实在太少,更不要说民办大学了,民办大学连真正属于自己的老师都相对较少,专职教师数量不足,仍有相当部分是兼职教师。近年来,民办高校教师的数量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单就民办高校教师的总量来说,基本满足了民办高校教学的实际需要,但是相比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的师生比例普遍偏低,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比公办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要大。这也导致民办高校教师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同时,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