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理论基础研究小结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理论基础研究小结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理论基础研究小结

第二节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理论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教育作为人类在新世纪应对改革与发展挑战的关键性因素,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了各种战略对策和国家决策。这种动向反映了未来社会和未来教育将会经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集中体现在两点:一是教育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从社会一般地位进入社会中心地位;二是教育自身也将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和创新。因此,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

1.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发挥教育基础性作用

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长期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即重物质资本投入、轻人力资源开发,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开发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转变,生产性浪费数目惊人,而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教育发展水平、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现阶段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新世纪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发展提出的挑战。经过30多年来的学习和实践,在党的十七大以来各次党代会报告中的论断,使全党、全社会对于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以人为本”、“科教兴国”已经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决策。

(1)教育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

现代经济增长规律和国际发展经验证明,教育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处在先于经济增长的地位。教育对经济具有积极作用,这早在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论著中就已提到。但在传统的经济发展中,教育并未作为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196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T.W.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的问世,揭示了作为人力资本主要因素的教育对于经济增长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将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增强而日趋增强。在20世纪60年代新技术革命到来之际,一批有重教传统的东方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迅速腾飞,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总结这种历史经验时指出:“多少个世纪以来,特别在发动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发生的。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于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教育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这种作用,不仅在理论上为人们所接受,而且为实践经验所证明,不仅是教育界的共识,也是包括经济界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共识。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对1960—1985年58个国家经济增长因素的研究表明,劳动者受教育年限平均每增加一年,可能会使GDP增长3%。《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又指出,1960—1985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的产出与资本的弹性指数为0.4,即资本每增加1%,产出提高0.4%;而美国这一指数为0.60~0.75,其原因在于教育水平的差距。该报告得出结论:“教育促进了经济发展,并使其他发展目标得以实现。”从这个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同现代经济发展中知识和科学技术作用的增强密切相关的,这种规律也预示着教育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变化的趋势。

(2)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缩短,科技和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呈现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其结果是在发达国家正在迅速兴起知识经济这种新经济形态,它的发展速度超过制造业,将成为21世纪主导型的经济形态。这种趋势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将会下降,知识和科学技术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正在改变国际竞争的格局,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时代拥有的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价格比较优势正在削弱,知识、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正如美国未来学家艾文·托夫勒所说:“知识是开启21世纪经济霸权大门的钥匙。”世界银行在1998年发表的报告《知识与发展》中指出:知识对发展的作用已经得到普遍承认,现在国家之间的差距实际上是知识的差距。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日本从70年代的“技术立国”国策改变为“科技创新立国”,正说明了知识和科技创新在当今和未来国际竞争中的突出地位。

(3)教育在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就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在一个人口多,经济、文化落后这样一种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推进现代化,就势必使我们面临许多工业化国家所未曾有过的特殊矛盾。例如经济总量大而人均水平低;人均资源短缺而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高;科技进步的要求迫切而高素质劳动者和科技人才短缺;人口多、就业负担重而大量低素质劳动者又加重了结构性失业,等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低;人口和劳动者素质低,影响科技进步和创造就业机会,在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素质都处于低水平的条件下,两者会形成恶性循环:科技进步会淘汰低素质劳动者,加重结构性失业;解决低素质劳动者的失业问题,就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会阻碍科技进步。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加快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劳动者素质,变沉重的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的优势。在解决这个矛盾中,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主要是:培养专业人才和提供知识贡献,促进科技进步;延长教育年限,推迟就业,缓解就业矛盾;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再就业能力,适应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着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就业机会。因此,改革和发展教育在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中,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和框架结构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制改革,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展开的,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逐步进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适应《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改革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的任务;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根据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相适应的教育体制;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根据党的十五大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攻坚阶段作出的重大的理论和政策上的突破,对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关键性问题作出了突破性的决策,把教育体制改革推到了一个攻坚性的关键阶段;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纵观上述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贯政策。

(1)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主要涉及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

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把原先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教育体制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体制,对这一点的认识是一致的。现在的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教育运行中具有什么作用,政府、学校、市场之间处于什么关系,教育有没有市场、教育是不是产业、教育能不能产业化与市场化。这些问题直接关系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需要在改革的探索实践中逐步回答。

因此,现阶段不同意见的讨论和不同改革模式的试验,是有利于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体制模式的。首先,教育具有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和产业的双重属性。承认公共服务事业属性,就要确认教育具有同经济运行不同的规律,肯定政府对教育负有主要的责任,教育不能完全进入市场,实行市场化;而承认产业属性,就要肯定教育是人力资源和知识的生产部门,教育通过人力资源和知识同市场的交换,会增加社会财富,产生经济效益,也就要肯定教育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可以运用产业运作方式和市场调节机制。这里的问题是究竟在什么范围和多大程度上运用产业运作和市场调节的方式。就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角度说,主要是涉及学校、政府、市场、社会这几方面在教育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在政府管理下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市场的调节机制主要在民办教育中发挥作用;非义务教育阶段,是在政府宏观管理下学校面向社会(市场)自主办学,市场调节作用的大小,依不同类别的学校和专业而有所不同。这样,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能否说主要包括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广泛参与,市场适度调节,学校自主办学?在这个模式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关键。政府越是转变职能,善于宏观管理,市场就有更大的活动空间,越能有序地发挥多方面的调节作用;同样,市场越是发育成熟,规范有序,政府就越能转向宏观管理;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形成制度化的调节机制的条件下,学校就能形成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自主办学的体制和机制。

(2)管理体制中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学校的关系问题。

中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改变统得过死的中央过于集权的体制,实行在中央大政方针下的地方分权;改变政府对学校管得过多过死的体制,确保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地位和权利。这个问题的改革思路和目标是明确的,问题在于能否实施到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明确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实行的成效也是显著的。

主要问题是,在这个体制中,现在基础教育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实际上是在中央,包括基本学制、课程设置和标准、教材审定、教师资格和编制、工资标准乃至学校行政管理中的政策性问题等。但是,中央财政中除了阶段性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专项经费外,没有用于基础教育的稳定的经费项目。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主要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任务,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这个问题上有重大的突破。一方面确定由国务院授权,把高等职业学校和大部分高等专科学校的管理权下放给省级政府;一方面继续推进中央部门办学、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共建、调整、合并、合作”,把中央部门举办和管理的高校的大多数划转地方或以地方管理为主,中央只管理少数关系全局和行业性强、地方不便管理的学校,并且提出在三年内建立起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今后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决策统筹、规划管理等将主要由省级政府负责,这有利于高等教育同区域经济相结合,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与这项改革配套,就要调整高等院校的布局结构,因为原有的高校布局是以全国和大区为主配置的,六个大区所在地的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43%,而这些高校大多是面向全国或大区的。现在多数高校由省级统筹和管理,省际之间高校分布不均衡;高校资源充裕的省份如何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而资源不足的省份又不要完全自成体系,重复建设,这就要通过统筹规划、调剂余缺、成本分担、利益分享等方法,使高校扩大为社会服务的范围,打破地方分割,实行跨地区招生和就业,使教育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是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改革的最终结果是学校能真正成为依法自主办学的实体,真正具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能力。这个问题已经不是理论和目标的问题,主要理由是:一方面政府职能的转变还没有真正到位,其中有思想观念、组织体制、传统惯性以及既得利益等因素,需要有创新的精神推进这项改革;另一方面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包括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还没有真正到位,学校从政府文件中得到的自主权由于制度和政策不配套而不能落实。因此,学校是否改变对政府的依附关系,是衡量教育体制改革深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3)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的改革是一种机制性的改革。

办学体制改革是要打破单一的公办教育体制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各界包括私人参与办学在教育决策和教育运行上就会增加社会参与的力度,尤其是民办教育直接面向市场,势必增强市场对教育的调节作用。投资体制的改革是增加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学校要吸纳社会其他方面的资金,就会运用某些市场机制。这些改革的深化实际上是在改变教育运行中的单一的行政作用,发挥市场机制对教育的调节作用。这两项改革的政策已经有了重大突破,现在的问题是要尽快形成操作性的法规和规范。

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从政策法规上体现鼓励各方面向教育投资,举办各种形式的民办教育;教育机构是否需要分为营利性机构和非营利性机构,以采取不同的政策和管理原则,当然这涉及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民办学校的产权界定;民办教育投资者的投资回报;民办学校董事长和校长的权责关系;民办学校教师的地位与待遇;社会向教育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成本分担的具体政策原则,尤其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在政府财政可能提供的学额之外的扩招部分,是采取普遍提高收费标准、加大对贫困学生资助的办法,还是在二级学院中实行另一种收费标准;在实行成本分担,提高收费标准之后,相当部分学生要通过贷学金上学,因此需要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标准,以提高其还贷能力;如何运用金融手段加大教育投资,等等。总之,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教育转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需要有一整套制度和政策的调整与建设,教育体制改革要从体制转轨转向制度创新。

(4)要将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的结合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议题。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克服教育、科技同经济相脱节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也是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准备。要从人才培养、知识贡献和直接社会服务等方面,使教育工作的各个部分密切结合社会实际。这就需要:改革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吸取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按照社会实际需要,培养多种人才,尤其要重视培养创业型人才;面对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课题,使科研同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并加快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知识贡献;加强高新科技研究和开发,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园区建设,有条件的高校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方面军;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要加快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第一线劳动者的科技和文化水平,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化和信息化水平;各级各类学校要以自身的知识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为社会服务,中小学要成为社区文化和科技传播的中心,高校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成为学习化社会的中心机构。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民办高校发展的基本要求

2010年,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特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此《纲要》关于民办教育的论述主要是在其第十四章“办学体制改革”给出了指导性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1)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扶持薄弱学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试验,探索多种形式,提高办学水平。改进非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公平竞争,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

(2)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鼓励出资、捐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完善独立学院管理和运行机制。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制定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具备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的民办学校,按规定程序予以审批。建立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制度。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有关教育和培训任务,拨付相应教育经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学校。国家对发展民办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学校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3)依法管理民办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规范民办学校法人登记。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民办学校依法设立理事会或董事会,保障校长依法行使职权,逐步推进监事制度。积极发挥民办学校党组织的作用。完善民办高等学校督导专员制度。落实民办学校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依法明确民办学校变更、退出机制。切实落实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依法建立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学校资产、抽逃资金或者挪用办学经费。建立民办学校办学风险防范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扩大社会参与民办学校的管理与监督。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评估。

二、高校战略管理理论

高校战略管理源于战略管理理论,将这战略管理理论移植于高校管理,有必要首先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以便把握其演进的脉络和规律。

1.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战略“strategy”一词,是由希腊语“strategos”演化而来的,由此可见战略最早起源于军事领域。但战略有三重属性,包括:经济、军事、政治,三者相互影响,具有全局性、方向性、对抗性、预见性和谋略性等多重基本特性。尽管战略起源于军事领域,但其进攻防御相对优势、夹击等原理已广泛应用于商业竞争。

1962年,美国学者钱德勒(Chandler)发表《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掀起了研究企业战略的热点。他阐述了环境、战略和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结构追随战略”观点,认为企业经营战略应当适应环境而满足市场,而其内部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随着战略变化而变化。在此基础上,战略研究形成了“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两大学派。设计学派代表人物是哈佛商学院的安德鲁斯(Andrews),他于1971年发表了设计学派经典著作《公司战略概念》。计划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哈佛商学院的安索夫(H.Igor Ansoff),他在1965年出版的《公司战略》一书中,提出了战略构成的四个要素: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协同效应和竞争优势。1972年,安索夫又发表了《战略管理思想》,正式提出“战略管理”的概念;1976年安索夫在《从战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中,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的观点;他于1979年出版《战略管理》和1984年出版《植入战略管理》两书后,安索夫本人被尊称为“战略管理鼻祖”。

20世纪80年代初,以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M.Porter)教授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成为战略管理的主流理论。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环境日趋复杂,企业把战略重点从外部环境分析转向企业内部控制,注重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强调企业内部条件对于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的决定性作用。1990年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提出了企业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理论。90年代后期出现的战略联盟,强调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认为竞争优势是构建在自身优势与他人竞争优势相结合的基础之上,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内容。

进入21世纪以后,发展产生了以环境非确定性、未来非预测性、发展非均衡性和系统复杂性为基础的当代企业发展战略理论,目前尚处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之中,它强调战略的不确定性、随机性、直觉性、偶然性、试错性、应急性、学习性、自组织性和自适应性等特征,主要观点认为战略是一种意图和应急过程,是不断尝试和学习的过程。

2.战略管理理论在高校发展中的应用

高校战略管理是指“高校为了长期的生存与发展,在充分分析高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高校战略目标,并针对目标的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进而依靠组织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估与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高校战略管理的基本点是使学校自身条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以使学校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其管理过程可以借用Wheelen Hunger模型的思路,即环境分析、形成战略、制定战术、评估控制,其特点为复杂性、灵活性、差异性等。

(1)高校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

“高校战略管理从一产生就试图超越学校日常运行的细枝末节,从整体上把握学校,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考察学校总体的发展问题”,为此我们必须明确高校战略管理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一般而言,高校应从全局性、长期性、竞争性、质变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学校发展战略,使学校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相结合,为高校发展创造出更大的空间。

全局性是指战略管理始于战略分析,止于战略目标的达成,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是一种全程性管理。同时它还涉及人、财、物、时空、信息等,又是一种全面性管理。高校战略应以研究学校全局的发展为对象,而不是以研究学校某一功能领域或单项业务为目标。也就是说,高校战略管理不只是强调学校某一院系或某个职能部门的重要性,而是通过明确学校的定位、确立学校发展目标、制定学校战略规划和政策来协调学校各部门的活动,以使整个学校处于最佳态势。

长期性是指战略不只是谋划眼前的近期目标,而是以谋划学校的中长期(5年、10年、20年以至更长)发展目标为主要目的。它的着眼点是学校的未来。为此战略管理要求管理者必须从战略和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增强责任感,很好地协调学校发展中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矛盾,这是关系到研究和选择战略方案的一项重要任务。可见,用战略管理的要求指导管理者,就会使管理者减少短期行为,这对于目前我国的学校管理尤为重要。因为随着高校自主权的扩大,一些以前由上级领导代替思考的战略问题现实地摆到了学校管理者面前。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获得战略管理的理论,志存高远、统筹兼顾,就无法确保对学校整体经营活动的有效控制和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制定新战略的时机。

竞争性表现在师资、生源和经费等的供应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告诉我们,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形成学校自身特有的竞争优势。为此,必须根据现有的资源条件,进行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找准突破口,强化特色意识,以特色带综合,抢占市场的“制高点”,提高学校竞争力,真正做到“异峰突起,出奇制胜”,增强战斗力,保持长久生命力。

质变性就是要树立管理创新的新理念。创新是一个学校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伴随知识经济的来临,现代大学管理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一定要用战略眼光不断创新,以求得学校新的发展。战略管理比较讲究谋略。高校管理创新就是要以管理者为主体,有效地促进学校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结合,以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为中心内容,在促进实现新突破上做大文章,并要使创新活动始终贯穿于高校管理的全过程。这是由于战略本身蕴涵有相对长远的宏观的计策与谋略,因而,战略管理通常要求学校必须从实际出发,思前想后,谋求方略。在行为意识上,要善于进行战略性思考,要大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对人们的束缚,努力克服体制性障碍,以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的根本性转变。

稳定性是指高校战略的意义在于规定了学校在一定时期内基本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这将是指导和激励全校师生员工为之努力的奋斗目标。可见,战略管理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也就是说,高校发展战略规定了学校发展的方向,赋予学校理想与活力。那么,学校的每一项具体计划都是为了实现学校战略目标,任何偏离学校战略目标的行为都将失去意义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可见,学校战略一经制定,就成为一个纲领性文件,它将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学校上下都必须为完成这一战略任务而共同努力。当然,在学校战略确定后,还要进一步在学校内制定阐明学校战略的一系列政策,以保证战略能正确无误地加以执行。

总之,高等学校的战略管理旨在通过确立高校的发展目标,界定学校所处和应处的层次、类型和规模;通过突出其他学校所不具有的办学特色,形成独有的教育供给市场;通过将目标选定在某些特定的群体上,使自己的教育供给处于优越的地位;通过提高办学效益,使学校的办学成本低于竞争对手,从而保持学校的竞争优势地位。

(2)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环境分析。

根据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社会是一个大系统,学校只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和外界环境之间无时无刻不在相互影响。因此,我们不能就教育谈教育,不能用单一的、任意的、唯心的标准去评价学校的工作。否则,只能会使学校战略失去特色和个性,甚至刚确立的战略目标就已经失去了竞争的优势。

在战略管理中,管理者必须密切注意环境的变化,因为环境是学校制定战略的重要根据,学校领导者应该从环境需要出发管理学校,使学校与社会需求有较高的一致性。即要通过对学校外部环境的分析,找出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外部因素,对关键外部因素进行比较,确定学校的机会和威胁,进而提出发展方略。我们坚信,“任何大型社会组织,不管其实力如何强大,其所占有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在一切时空中都占有优势;任何小型组织,不管其实力如何渺小,但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也可能占有某种相对的优势。”所谓优势、劣势都是相对竞争对手的资源或能力而言,只有当资源或能力与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相匹配才是真正的优势。

在战略形成阶段主要的工作是战略研究,而大学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对自身组织管理能力和水平的研究,对环境优势、市场优势、市场趋向和竞争形势的研究;对学校采取的战略和策略研究。具体来说,战略研究的主要任务就在于预测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以确定可能给“系统”带来的机遇和威胁,并在全面分析组织系统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弄清组织内部的优势和弱点,明确“系统”自身的使命定位和长期目标。即在战略制定过程中,学校管理者首先要进行战略分析,对外部环境和内部实力进行研究,以判明学校在本地区、本省、全国乃至世界同类型学校中所处的位置和生存发展的可能性,进而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战略。在这一过程中,确定战略目标的关键是如何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校的竞争优势,给学校以合理的定位。

战略分析是指对特定战略时期学校内外部条件的综合调查、评价和预测。它始于调查,经过评价,止于预测。调查环境应从环境本身的特点出发,既要掌握学校所处地区的小环境,又要懂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构成的大背景。同时要弄清构成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既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统一性,还要注意其矛盾性。比如,实施特色发展战略,其特色就是既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能够满足当地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不能与国家政策、教育方针相违背,如果对外界环境分析不够,对形势估计不足,又会失去重要的发展机遇,或者说只看到微观环境单方面需要,而忽视了宏观环境的制约,学校依然很难办下去。当然,学校环境也是变化的,这既有渐变也有突变,不把各种变化纳入调查的视野,就不能准确地进行环境分析和评价,找出对学校战略有影响的主要因素,这在某种程度上又成为环境分析的关键。在制定战略规划时,不仅要分析现有环境,而且还应对未来的环境作出预测。战略管理要求学校敏锐地觉察环境的各种变化,据以对自身的战略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至更改,保证在外部环境有利于发展时,学校能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利用;而当环境出现不利因素时,学校能灵活有效地采取对策,趋利避害。因为“在稳定的环境中建立目标是比较容易的,但在环境变化较大条件下建立的目标却最为实用”。

环境预测是环境分析的最后环节,是以环境评价为基础,采用特定方法或技术对环境发展趋势的推断。常用的预测方法有定性与定量两类。简便易行的定量分析法主要有趋势外推法,即根据学校环境变化的有关数据,推断学校未来的发展趋势。或者通过分析推论,对特定时期内学校环境的可能变化作出估计,为学校制定战略提供依据。如借助对教职工的学历、能力、职称、专业、年龄等方面的分析,就可以推断出今后一定时期内师资力量的强弱以及发展走向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未雨绸缪,周密计划,才能有效地减少由肓目性造成的工作失误和短期行为导致的损失。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理论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至今尚未形成严密的体系,存在隐含技术发展的线性假定、否定比较竞争优势、忽视核心能力培养的外部因素、缺乏广泛的解释力等方面的局限性,应基于顾客价值、相对优势、量化分析、学科综合等角度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1.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渊源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它是与经济学研究和企业能力理论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企业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企业内部分工的性质和程度是影响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而决定了企业规模成长的界限。大卫·李嘉图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192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创立了“企业内在成长论”,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分工”,这种分工与其各自的知识和技能相关,这种知识和技能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能力。“企业内在成长论”可以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雏形。

20世纪50年代末,菲利普·塞斯内克(P.Selznick,1957)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艺术》一书中指出,一个组织的发展历史造就它具有“特殊的缺陷和能力”,并用独特的竞争力表示企业与其他竞争者相比做得较好之处。随后,林内德和安德鲁也分别得出结论:拥有独特竞争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1959年,潘罗斯发表其经典著作《企业增长理论》,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企业内部的资源。潘罗斯将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并认为企业的增长源泉是企业的内部资源。潘罗斯是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上第一个强调企业内部的知识创造是企业增长源泉的经济学家。按照她的逻辑,对生产性资源的使用产生生产性服务,生产性服务发挥作用的过程推动知识的增加,而知识的增加又会导致管理能力的增长,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她所说的从经验中产生的知识是独特的,也即后来被概念化的独特的或难以模仿的企业能力的最初理论表述。受潘罗斯的启发,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理查德森(Richardson,1972)。他在《工业组织》一文中,使用“能力”(capabilities)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对现代大企业诞生、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支持了能力演进的理论(Chandler,1992)。他早期在对美国组织结构演变的研究中(Chandler,1962)提出了与潘罗斯相似的分析框架。而在他后来出版的《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动力》(Chandler,1990)一书中,则使用“组织能力”这一中心概念对现代大企业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他指出,向管理型大企业过渡创造了组织能力的基础,由此发展起来的组织能力是企业、工业甚至国民经济持续竞争优势和持续经济扩张的动力,决定了企业和国家的兴衰。尼尔森和温特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Nelson and Winter,1982)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能力和行为的演化理论。为了理解企业的知识存在于什么地方,企业的能力如何发展变化,以及企业怎样改进寻求利润的方法,他们把企业定义为一个由组织惯例所构成的层级结构(a hierarchy of organizational routines)。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核心竞争力理论得到空前的发展。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他们认为,核心能力也称为核心竞争力,就是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这是一种基于技术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此外,众多学者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出发,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关于核心竞争力的不同理论。以巴顿(Dorthy Leonard Barton)为代表的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外泄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以克里斯汀·奥利佛(Christine Oliver)为代表的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强调资源和能力对企业获得高额利润回报和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以库姆斯(Coombs)为代表的基于组织和系统观的核心竞争力,主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同的管理系统、目标和价值系统、结构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的有机结合。以拉法(Raffa)和佐罗(Zollo)为代表的基于文化观的核心竞争力,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蕴藏在企业的文化中,渗透在整个组织中,它是技术核心能力、组织核心能力和文化核心能力的有机结合,不可能在企业里分散开来加以定位。

由此可见,核心竞争力理论尚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集体认同的分析框架,对其基本概念和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该理论还没有形成严密的体系。

2.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局限性

我们在运用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战略研究时应当注意核心竞争力理论自身具有的一些局限性。

(1)核心竞争力理论隐含技术发展的线性假定。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企业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强化,能够保证企业持续地拥有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这一判断显然是建立在技术的线性发展假定之上的。即认为核心技术的发展是渐进的,后面的成果是前面成果的延续和进步,不存在技术的突变和间断。但是纵观技术发展史,技术发展的总体轨迹是非线性的,线性特点仅仅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www.daowen.com)

技术的发展只是在其走向完善的过程中是线性的。而那些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其发展轨迹往往是跳跃性的和间断性的。技术发展的这一特点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所倡导的发展战略难以成立。企业依靠对现有技术上的强化和领先,并不足以保证企业一直领先,新进入某一业务领域的企业,完全有可能利用技术的革命性变化,超越产业内现有的巨人,实现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

(2)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比较竞争优势只是企业活动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竞争能力,是一种相对的、短期的竞争优势。而核心竞争力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高的稳定性,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因而,比较竞争优势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就在其经典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对这种只重长期、轻视短期的做法给予猛烈抨击,他有一句名言:从长期看,我们都趋向死亡。纵观全球市场可以发现,许多成功企业都是在一个虚拟的长期曲线下做连续的短期最优化经营。可以说,企业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短期竞争。比较优势正是基于这个理论。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比较优势也是竞争力》一文中指出,竞争包括“生产要素”和“比较优势”两方面的内容。竞争力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优势的展示过程,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和资本流动性日益增强,导致这些要素成本在各地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从而使得比较优势的作用更加凸显。从这种意义上讲,如果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优势,就相当于否定竞争力本身。

(3)核心竞争力理论忽视核心能力培育的外部因素。

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其他企业理论相比,更为关注企业自身素质的提升,认为企业的成长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靠精心编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很少或几乎没有将目光投向企业外部去寻求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外部环境似乎是已知的固定因素,因而被舍弃了,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正是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力所在。

有代表性的情形通常是,信服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决策者们完全陷于“内省型”的思维模式中,完全依靠自身的核心能力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不是追求其他的新事物以抓住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增长机会。因为忽视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产品特征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会引导企业以“完全是理性的,且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方式自然地作出不利于企业成长的决策。实际上,核心竞争力远非仅仅是做自认为擅长的事情,而是要做消费者看重的事情。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竞争基础改变时,要保持竞争优势必然要求企业具有学习新事物的决心和能力。反之,无视外部环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影响,过分专注于组织内部的精耕细作,会形成“过剩的竞争优势”。

有学者指出,日本企业之所以竞争力衰退,并不是因为背离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倡导的原则,而是过分拘泥于这些原则。例如,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取代模拟技术,成为了核心技术,所以日本20世纪80年代在模拟技术的领先地位,丝毫无助于它在数字领域的竞争,反而起了阻碍作用,并最终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动态地审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这是企业寻求未来利润增长点的关键。

(4)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

根据该理论,核心竞争力不是指单纯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企业的生产规模,甚至不是指营销渠道、商业模式、物质资源、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等。通常认为应把核心竞争力视为一种合力,它是企业所有资源充分整合的结果,是企业驾驭内外环境的能力体系。其中有某一两项因素比较突出,它们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分。那么,企业该选择哪方面因素去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呢?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该理论并未对此展开深入的探讨。同时,是不是任何企业都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该理论对此也未作出回答。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中小企业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但是他们仍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求得了发展;它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却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独领风骚。在解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源泉的时候,它没有给出可行的识别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也没有对如何积累和使用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操作性的途径。概念的不确定性和内涵的模糊性,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从而限制了其对企业管理的指导作用。

3.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展望

(1)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无论从哪个角度界定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明确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什么,从其根源着手,确定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的研究对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的认识是不明确的,对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普遍具有明显的事后追溯的特性。凯恩斯曾经说过“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消费的主体是顾客,可见顾客的需求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源泉,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就是要以顾客为中心,通过考察向顾客传递价值的过程和环节,来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顾客价值的研究视角,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研究顾客需求、分析和评价自身的能力、确定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包、选择高效迅捷的渠道传递价值包、信息的回收反馈。只有基于顾客价值,企业的思维模式才能从关注自身的“内省”型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消费需求的“外审”型,才能避免由于忽视外部因素而陷入“竞争优势过剩”的误区,也才能抓住市场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2)基于相对优势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相对优势是指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具有超越竞争对手且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竞争优势。基于相对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有两方面特征:一是相对优势的立足点是顾客价值和市场环境,其参照系是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二是相对优势认为,有效益、有市场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所需要的竞争力,因而更加重视考察企业成本。相对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是从市场需求入手,通过对自身和对手竞争优势的评估及成本考察,寻求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领域,抓住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等企业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突出环节,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和战胜竞争对手。从追求绝对优势转移到追求相对优势,企业才能从关注自身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顾客,才能使核心竞争力满足企业最大化的利益要求,企业也才能够通过培育核心竞争力发展和完善自己。

(3)基于量化分析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由于学术界和企业界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所以核心竞争力的评估、构建和应用,至今为止缺乏一种微观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的实证基础。在核心竞争力理论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抽象的理论的研究太多,而操作层面的研究太少,造成大量企业在实践上无所适从。长久的经济绩效能够量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它是论证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可见单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何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片面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有必要进行方法上的创新,可以借鉴新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定性的同时引入定量的模型分析;同时,这种量化的研究方法还可以为企业的战略管理开发工具提供新的思维。

(4)基于学科综合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国内有学者指出,如果对核心竞争力追根求源,就会一直追溯到能力、知识、创新、学习等心理和文化的因素,而在现有的分析框架中,这些因素是很难纳入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的,因此,在回答是什么因素最终决定了企业的持久竞争力这个问题上,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解释力是有限的。

经济学的前提是理性人假设,但人在经济学上的理性主义行为是以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所观察和研究的非理性行为为条件的,所以企业行为实际上也是有限理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企业核心理念的认识和描述,必然涉及对企业以及构成企业实体的个人实际行为的研究和分析,这样对竞争力的研究就具有超经济学的跨学科性质。因此,今后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一定会出现学科综合的趋势,会涉及更多学科的理论,比如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使其他学科与经济学相融合,探寻理念、价值、文化、伦理等心理层面的因素。

4.有关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的概况

(1)关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本质在于指导组织寻求适合自身的、独一无二的核心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来建构组织管理系统,以确保持续的竞争优势。高等学校作为一种具有第三部门性质的独特性的社会组织机构,要在激烈的社会系统中更好地求生存与发展,势必需要具备不同于以政府为代表的第一部门和以企业为表征的第二部门的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市场化和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学校不仅作为一个整体面临着剧烈的生存压力,各高等学校作为具有自身办学条件和发展特色的个体性存在,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为了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体系内更好地生存发展而不至于惨遭被淘汰的命运,个体高等学校也必须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体系,以确保自身的竞争优势。因而,核心竞争力理论作为一种理论指引,同样适用于高等学校。[7]大学核心竞争力具有技能独特性、用户价值性、资产专用性、价值可变性、不易模仿性、动态发展性,只是在表述上、列举中略有不同而已。[8]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需要经历开发与获取核心专长和技能的阶段、竞争要素的整合阶段、核心竞争力的更新阶段。[9]其最关键的是制度创新,即通过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构建现代大学管理方式、创建战略联盟,创造一个有利于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制度环境,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则有许多观点(赖德胜、武向荣,2002)。[10]罗红认为,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需要竞争教育、建立竞争教育平台。陈传鸿从加强学科建设的角度提出,以学科建设促进发展,加快学科结构调整,分类指导、分层次建设,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学科建设,“重在建议、苦练内功”,着重内涵发展。张晓琪则注重培养目标和“因材施教”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重视实践教学。聂秋华认为要寻求内部的实力优势、体制优势和综合性优势,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教学质量。[11]马士斌(2000)从人的因素出发,制定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行动路线,其实质就是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管理体制和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的过程。从地域特色出发,李景渤(2002)认为,要树立高屋建瓴的可持续发展观,强化抓住机遇、主动出击的对外交流观,树立保证重点、点网结合、有为有舍的观念,树立力求所有、更求所用的引进智力观,引进外力构建西部高校的核心竞争力。[12]陕西省教育厅提出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推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分配制度三项创新,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陕西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13]

(2)关于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

核心竞争力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它是整合组织内各种资源和能力,渗透于组织的资源、文化、技术、管理机制之中,经过长期运行过程形成的独特的、能带来相对稳定的显著价值的竞争能力。它决定该组织拥有其竞争对手无法模拟的竞争优势,并使该组织处于动态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中。

民办高校竞争力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各种资源、各种能力的有机整合和协调统一。它是高校基于自身条件和定位,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和人才成长规律,获取整合资源,提高人才质量,强化特色优势,形成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基于自身条件和定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历史、不同地域条件和办学基础的高校要立足现实,面向地方,准确定位。目前关于民办高校竞争力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上。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民办高校竞争力可以分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民办高校竞争力中独特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不易为竞争对手模仿的那一部分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是民办高校维持基本生存所需资源的那一部分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是民办高校所处社会、政治、经济等环境的那一部分竞争力。与其他类型学校相比,民办高校具有人力资源、设备资源、信息资源等资源优势,知识生产的数量比较多,质量比较高,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目前,中国正在积极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教育特别是民办高校成为增长最迅速的产业部门之一。[14]

民办高校竞争力的提升,能够提高民办高校教育质量,从而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创造经济效益。对民办高校竞争力进行评价,可以分析民办高校已有的竞争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民办高校竞争战略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适应社会环境变化”是指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必须建立在开放的、系统的、动态发展的观念基础上,强调了高校从横向看,必须适应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才、成果、服务才能有市场、受欢迎、有价值。“适应人才成长规律”突出了高校“培养人才”这一主导职能,既区别于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又体现了学校组织的本质特征,以区别于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获取整合资源,提高人才质量,强化特色优势”从具体培育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操作层面提出了主要内容。相对于中央部委所属高校,“有效获取资源”成为高校首要的、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随着市场机制对高校作用的日益增大,高校在生源、师资、资金、课题、项目、就业等方面,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生源缺乏,师资流失,就业困难,资金匮乏等,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带来生存危机,就更难谈竞争力的提升。“提高人才质量”是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关键内容和要求,资源获取的目的是围绕办学目标充分加以利用,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强化特色优势”是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是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关键内容和要求。相比之下,高水平、研究型高校也强调特色优势,但更强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高质量的社会服务以及与此相结合的特色优势。“形成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则是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目标,也是检验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同时也强调了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长期性,强调了核心竞争力。

由于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起步晚,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相对也比较迟、比较少,有关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根据对“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的数据检索,不加任何年限限制,有关“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只收集到了2005年以来各类文献中的49篇资料,其中期刊论文36篇,硕博士论文11篇,会议论文2篇。从对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的人员来看,80%是年轻的教师和在读研究生。从研究的内容看,大都是有关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边缘性问题的探讨,仍然处于引入概念、嫁接模式、借用方法以及对核心竞争力的特征、结构、要素的初步设计阶段,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体系尚显简单,研究内容不够系统、深入和全面。从研究成果刊登的载体看,大都是一般性的学术刊物,在《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科学》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只有零星两三篇。

何峻(2005)认为: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在于以知识为基础的大学能力诸要素实体性与过程性相统一的成长协调系统。[15]因而从知识的角度考察,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应定义为识别和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它由四个部分组成:大学的知识资源、财务与基础设施系统、管理系统、价值体系(民办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其中民办大学知识资源包括学科布局和人力资源。学科布局即民办大学拥有的各类学科的数量及学科的大类分布情况。民办大学应在理、工、文、管、法等方面建立动态平衡的状态;人力资源即民办大学拥有的教授、副教授、讲师的数量与比例,教师中拥有博士、硕士学位者的比例。财务与基础设施系统包括办学经费的来源和使用、科研经费的获得与数量、校园环境、研究环境、公共服务体系、图书馆、实验室建设等。在民办大学四种核心竞争力要素中,前两者构成了民办大学重要的知识储备系统,是作为实体的知识;后两者构成了民办大学管理和控制知识系统,可以看作是过程的知识。

周国平、胡一波(2006)总结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一所民办高校通过创新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高校相比较所具有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所仿效的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从而有利于自身良好的持续发展以及创造良好的社会价值的综合能力。陈洁(2004)指出,民办高校构筑核心竞争力要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办学理念,包括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正确认识教育的全面功能;二是战略决策,包括上层次战略、差异化战略、合并经营战略、产品多元战略;三是人力资源,包括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建立专兼职教师队伍,开展集体学习;四是组织管理,包括建立质量体系,规范管理工作,控制运营成本。贾少华(2004)提出有竞争力的民办体制必须从高效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效益至上经营机制、敏捷市场反应机制、有效质量保障机制、优质服务供给机制以及持续创新机制等六个方面去构建。邹长城(2005)提出,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社会公信力应该始终都是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公信力显得更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民办高等教育能否生存和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要形成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共同发展的格局,首要任务是要尽快打造和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公信力,要促使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充分认识到要通过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诚信办学理念来自律提高自身社会公信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何峻(2005)提出,民办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其知识创新与应用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通过营造学习型校园文化,加强对外联系、促进产学研结合、改进激励机制、提升人力资本价值,构建扁平化组织结构、激活知识价值,建立一个动态的、设计优良的内容基础设施等途径来实现。

高伟云(2005)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大学教育已经或正在失去原有的体制保护,日益被推入竞争旋涡与自我选择之中,民办高校要在国内外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获得生存与发展,必须构建品牌战略,以形成高校核心竞争力。刘丽辉(2006)则提出了提升我国民办高校竞争力的思路。思路一是通过民办高校教育产业化发展,改善办学条件。思路二是实施营销管理战略,创成功的教育品牌。曾小军(2006)指出我国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还存在诸多的“制度”壁垒,迫切需要从制度层面加以解决,消除民办体制上的“镣铐”;唯有充分发挥制度的有效性,推进制度创新,彰显民办体制的优势,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得以培育和提升。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途径包括: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引导社会捐赠;政府给予民办高校资助;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在意识形态上给予民办高校“国民待遇”。许华春(2006)指出打造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必须牢牢抓住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全面提升学院的整体育人能力;二是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三是以就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考核检验学院的育人水平。

崔波(2004)认为不同的民办高校自身情况差异很大,民办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制定不同的战略目标。战略选择上,可供参考的有以下五种:一是差异化战略;二是合并经营战略;三是产品多元战略;四是战略联盟战略;五是聚焦战略。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筑可从三个层面入手:基础层包括高校文化、经营管理理念、创新、特色、信息等;载体层包括人才、管理机制、组织结构、发展战略、学校品牌等;转换层表现为一整套从战略意义上理解的实践策略,包括教育教学能力、公关宣传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服务能力等。胡一波(2006)指出了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策略,一是构建、完善各种资源整合机制,增加和拓展民办高校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存量和增量。二是大力提升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三是科学定位,精心培育特色。四是推进民办高校组织文化建设,塑造民办大学精神。

四、统计综合评价理论

在进行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时,充分运行统计综合评价方法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1.什么是统计综合评价

统计综合评价是指利用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指标体系,结合各种定性材料、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求得综合评价值,对被评现象作出明确评定和排序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综合评分法、功效系数法、平均指数法。统计综合分析具有综合性、科学性和明晰性等特点。

统计评价是对所研究的对象及其组成部分的数量规模大小、水平高低、速度快慢、质变程度及内部协调状况作出定量的判断。评价包括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单项评价是利用一个统计指标对事物的某一个方面作出判断。综合评价则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建立一个统计指标体系,对事物的各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概括性的结论,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2.统计综合评价的特点

统计综合评价的特征是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它是在定性分析的前提下,通过现象的数量表现,对研究对象进行更深刻的、更全面的认识。就统计活动过程而言,统计综合评价是在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之后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充分发挥统计功能的重要环节。

应该指出,由于目前统计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还不是十分成熟,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综合评价结果具有相对性。综合分析与评价尽管采用了一定的数学模式,其结果用数值表示,但它只有相对的意义,一般情况下,它仅适用于在性质相同的对象之间进行比较和排序。此外,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二是综合评价结果常带有主观性。在综合评价中,各指标的评价标准以及权数的确定,常常需要依靠有关专家来确定,不同的专家给出的标准和权重会有所差异,因此,综合评价的结果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在开展统计综合评价时,必须注意各种方法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比较与分析,尽可能地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稳定性。

3.构成统计综合评价的要素

(1)评价者。评价者可以是某个人或某团体。评价目的的给定、评价指标的建立、评价模型的选择、权重系数的确定都与评价者有关。因此,评价者在评价过程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

(2)被评价对象。随着综合评价技术理论的开展与实践活动,评价的领域也从最初的各行各业经济统计综合评价拓展到后来的技术水平、生活质量、小康水平、社会发展、环境质量、竞争能力、综合国力、绩效考评等方面。这些都能构成被评价对象。

(3)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从多个视角和层次反映特定评价客体数量规模与数量水平的。它是一个“具体—抽象—具体”的辩证逻辑思维过程,是人们对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逐步深化、求精、完善、系统化的过程。

(4)权重系数。统计综合评价的关键在于权数的把握。权数是统计综合评价中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综合评价的结果,权数一变,被评价对象的优劣、次序就有可能发生变化,反过来,合理科学的定权还可以弥补指标选取的不足。目前研究中常用的权数确定方法是专家咨询法。

(5)综合评价模型。所谓多指标综合评价,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值“合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综合评价值。

4.统计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1)明确评价的目标。进行统计综合评价,必须先明确其评价的目标。即搞清楚为什么要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所要评价的对象、评价的精确度以及评价所要说明的问题等等。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指标,建立一个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是单一层次的,也可以是多层次的。例如,我国评价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利用工业增加值率、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等项指标进行评价,该评价项目体系是单一层次的。对于因素更多的复杂现象,则可用二层次或多层次综合评判法进行评价。

(3)评价指标的量化处理。综合评价需要运用由多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而这些指标性质不同,计量单位往往也不一样,因而必须先确定各单项指标的评价标准,进行同度量处理,使之具有可比性,在此基础上才能综合汇总。

(4)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数。综合评价涉及许多因素,而每一因素又有各种不同的评价值。例如,一种产品是否受欢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了产品的质量、性能、价格、式样、包装及售后服务等等,对上述这六个因素作出综合评价,而这六个因素对我们评价的目标—产品受欢迎程度—所起的作用强度是不同的。因此,在综合评价中,权衡不同项目重要性的数值被称为权重,或称权数,在评价中,须根据评价的目的和各个项目的内在含义对各个目标值赋予相应的权数。如果评价项目体系是单一层次的,要求所有指标的权数总和等于100%。如果评价项目体系是多层次的,则要求每一层次中,同一层次各项目的权数总和都等于100%。

(5)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前面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权数体系,在单项评价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方法,汇总计算与分析所要研究的事物,得出综合的判断。

【注释】

[1]孙爱东.民办教育现状及出路[J].中国成人教育,2008,22:23-24.

[2]林英.浅议民办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5:186-186.

[3]秦国柱私.立大学之梦—中国民办高校的过去、现状、未来[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1:89.

[4]邬大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特征与政策走向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1.11.

[5]岳昌君.中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综述[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电子季刊),2004,12.

[6]孙爱东.民办教育现状及出路[J].中国成人教育,2008(22):23-24.

[7]成长春.赢得未来—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7-38.

[8]杨昕,孙振球.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进展[J].现代大学教育,2004,4.

[9]赖德胜,武向荣.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研究,2002,7.

[10]罗红.核心竞争力培养与竞争教育平台[ED].www.doule.net/homepage/jiaoyui/-lk.

[11]马士斌.“战国时代”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学海,200,5.

[12]李景渤.从核心竞争力的视角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如何发挥地域特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4.

[13]柯昌万.陕西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ED].中国江苏网,2002-12-6.

[14]朱敬,刘志旺.高等院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2.

[15]何峻.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民办大学知识管理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