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学图书馆阅读文化
第一节 阅读概说
一、阅读的含义及种类
阅读是通过视觉及触觉从书面语中提取、建构意义的认知过程。
阅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的方面看,阅读就是借助视觉感官,通过思考来理解文字、文本所表达的意义和内容的一种智力活动。从广义的视觉分析,阅读就是借助于人的视角和触觉(手和皮肤),通过心理加工来理解文字、标符、表情、姿态、图案、服饰、社会、自然现象及其状态内容和意义的一种复杂心理活动、行为和心理过程。
阅读对象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书刊,还包括各种说明书、广告、传单、公共场所展示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的外在表现形式一般是文字及相关符号,外在形式可能是纸质的或者是非纸质的(电子屏幕)以及网络、手机等各类电子媒体。
阅读的方式。对于人类的阅读方式,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
(一)根据方式和目标的不同,可以把阅读分为五类:眺读、略读、查读、通读、细读。
眺读是指翻阅报刊目录、浏览报刊题目,以选择阅读篇目的过程。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每天接触的读物、报刊很多,不可能所有读物都读。如何找出自己最想看的,就是眺读的目的。
略读是指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迅速获取读物的中心和大概。阅读时,先粗略地浏览一下读物,看看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真正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其优点为可以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的文献,获取主要信息。
查读指在较多的文献信息中,迅速准确地查找到某些有用的信息。查读要求读者从中迅速查找某一项特定信息或具体事实,对其他无关部分则略去不读。查读既要求速度,又要求准确性,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通读就是把读物从头到尾大概地读一遍,要求既能抓住文献中心,又能把握比较重要的细节;既能明确文献的层次结构,又能理解主要具体的描述;既能明白作者的表达指向,又能看出其态度。
细读是指逐词逐句地阅读,特别对关键句、关键词,要仔细琢磨,以便对其有较准确、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不仅要理解其字面意思,而且要通过判断和推理,弄清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意思。
(二)按照读物的范围、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划分,阅读可分为精读和泛读。
精读是一种深刻理解、记忆的阅读行为和需要仔细阅读文献信息的过程。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阅读的读物要精;二是理解要准确,达到完全深刻理解和完全掌握。精读也就是逐字逐句精研细读。
泛读是指广泛阅读、整体理解和把握的一种阅读方式。泛读的对象呈现多元性,如纸质、电子、图片、表格、雕刻的、刺绣的、印刷的、绘画的、影视的、手写的、标示无声的或有声的语言、或非语言符号。泛读是针对精读而言的。精读的目的在于解决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掌握的深度和精度问题,而泛读是为解决知识和信息的广度和阅读速度问题。
(三)按照阅读的流程来划分,有泛览、预读、详读、复读。
泛览是一种选择性阅读,是为选材而进行的浏览。泛览的主要内容包括浏览封面、封底、内封的内容,如书名、作者、出版时间、出版社、书评等,最后决定文献信息是否值得一读。
预读是在泛览基础决定阅读后,快速翻阅文献信息的每一页,详读各部分的第一段或每段的第一句。如果章节后有小结,或者设计有需要回答的问题,就必须认真阅读,弄清详读时需要把握的内容。
详读是详细阅读文献信息的每一页。边读边记,在认为有趣的或重要的地方做出标记,将重要的内容以及可能要回读的内容作提示标记。
复读是对读过的文献信息,从头到尾一页页、一段段反复阅读所标注的重要部分或内容,然后提纲式地列出已读文献信息的要点。
(四)按对阅读材料的处理方式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理解性阅读,是指以全面理解文献信息内容为目的。理解包括三个层次:表层理解(字面)、深层理解(推理性)和评价性理解(批判性)。
略读与通览基本相同,即翻阅文献信息,首先要看序言、目录、开头、结尾,然后从头到尾地浏览,力求从整体上迅速把握读物的脉络和主旨,明确主要内容。
寻读也叫查阅或扫读,是为获取特定的信息,在大量的信息文献中查找特定信息的阅读方法,如在网络或报刊中查找某篇报道等。
跳读,是指有所舍弃,择其所需而读。读者必须牢记所需的信息或者内容,包括章节、段落、词语和句子,大胆舍弃与所需内容无关的部分。
批注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边读边做必要的批注。勾画出信息文献的重点、难点、疑点,并加注阅读感想和认识,使读者尽可能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
(五)按读物呈现的方式划分,阅读又可分为网络阅读,书写、刻画和纸质文献阅读,以及电子文档阅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读物呈现方式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纸质信息文献外,电子图书、多媒体课件、视频、电影、电视以及当今使用最广泛的电子网络信息,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
二、阅读主体
(一)阅读主体的定义及类型
阅读主体,是指在阅读过程中,与读物产生阅读关系并始终抱积极主动态度的读者,即凡有阅读能力并利用阅读客体的一切社会成员。由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所以称之为阅读主体。阅读主体既可以是个体,又可以是群体。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广泛存在于全社会各行业和阶层之中,一切具有阅读能力并开展具体阅读活动的人,都属于读者范畴。一个人要成为阅读主体,起码应该具有三个方面条件:一有阅读欲望,二具备一定阅读能力,三从事阅读活动。
阅读主体有三种类型:“可能阅读主体”或“潜在阅读主体”,即具有阅读某种读物的能力而尚未去阅读的人;“实现阅读主体”,就是正在一个阅读过程中从事阅读活动的人;“完成阅读主体”,即已经阅读过某种读物的人。因为“可能读者”还够不上阅读主体,所以只有“实现读者”和“完成读者”才称得上阅读主体。
(二)阅读主体的作用
1.阅读主体为文章写作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任何文章,都预想着有读者。”(夏丏尊、叶圣陶《国文百八课·文话十七》)严肃的作者都会心存“为谁写”的读者意识:文章是为读者而作的,写作的整个过程要时时为读者着想;文章是为读者阅读的,写作的方方面面要处处为读者着想,目的上力求满足读者的需要,态度上尊重读者的地位,方法上吻合读者的心理。因此,“写作过程包含着与之辩证相关的阅读过程”(萨特《为谁而写作》)。读者在动笔前、行文中和完篇后的信息反馈,对作者的写作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激励、调节、修正、鞭策等控制作用,实际上是读者以公开或隐蔽的身份参与了写作,最后完成了写作,又不断推动着写作的修改与完善。
2.阅读主体是作品的评判者与价值的实现者。任何作者都渴望自己的作品在读者中引起相当的反响。所有文章都依赖阅读主体而生存。物化在文字符号系统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通过阅读主体的理解、认读和欣赏,方能得以激活并显现,从而意化为精神营养。文章的体式、风貌和信息,文章的是非、优劣、得失,唯有经过阅读主体的理智判断和科学评价,方能得以吸收和借鉴,从而产生其社会效应。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只有被阅读主体认识和把握,其潜在的价值才会转化为现实的价值。
3.阅读主体是文章的传播者与再生产者。阅读活动是文章创作、传播、接受整个流程的最后阶段。文章作为交际工具,总要传播到社会上去,供读者阅读和接受。阅读实现了跨时空的信息传播。阅读要从文章中摄取和提炼信息,它不是被动地接受、简单地还原,而是结合自己的社会体验去理解和改造原文,结合自己的文学积淀去欣赏和丰富作品的多重含义,从中产生新体验、新思路。阅读传播的过程中,文章价值不仅不会受到损耗,而且能越来越增加其影响力,使读者不断发现它的新价值。许多经久不衰的名篇佳作,主要源于读者在阅读欣赏文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再创造。
要想提高文章的社会功能、发挥阅读主体的创造潜力,就必须在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主体的阅读素质。这就要求读者不仅应有健康的阅读生理和心理机能,更要在阅读的意向品质和智力技能两方面形成一个完美的阅读个性。
三、阅读客体
(一)阅读客体的定义及特征
阅读客体包括阅读对象、阅读时间、阅读工具、阅读环境。任何阅读活动都是阅读主体在一定时境,通过一定手段,而指向一定的阅读对象。这个被阅读主体认识和把握的客观对象,就是阅读客体。
阅读客体具有以下特征:
思想观念性。阅读客体是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不同,精神产品倾注着精神生产者的思想观念,它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包含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表达了作者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属于间接经验,具有观念形态的性质。从内容上说,阅读客体是一种信息,但并非一切信息都是阅读客体。阅读客体所内含的信息是社会信息、间接信息、外化信息。人类信息是人的精神产物的外化和内储。
语言符号性。从实物到图画,再到文字,这些信息媒介的转换和使用,表明符号表达事物和情意的功能在逐步提高。语言符号的主要功能在于使抽象化的观念具体化,将无形的变为有形的,把不可知的变为可知的,使埋藏心里深层的变成可见的。语言符号能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最抽象的思想、最复杂的感情,因而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传播工具,是高级的信息载体,是直接的阅读对象。
物质载体性。语言符号的出现,使阅读客体的产生具备了条件。但文字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形态,必须依靠物质载体,才能存在和流传。图画和文字等符号,仅是阅读客体形式的第一因素,除文字等符号外,还必须有便于流传和适于书写的材料。刻写文字等符号的物质材料,是阅读客体存在形式的第二因素。
读物主观性。读物主观性按其运动过程,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写作阶段作品中作者主体意识的注入,二是阅读阶段读者主体意识渗透于作品。用动态的眼光来观察,读物先是作者的精神产品,再后是读者的精神消费品,灌注着双重主体意识。
作者的精神产品不只是为了自我欣赏和享用,作为一种社会产品,必然要传播到社会,供读者欣赏和消费。如果把阅读活动理解成主动的认识过程,那么,阅读对象就是依赖于阅读主体而存在的。产品是在消费过程中证实了自己是产品才成为产品的。一篇文章或一部书只有通过阅读,才算写作行为的最后完成,精神生产品才能成为现实的精神消费品,使其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主观条件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读者没有相当的阅读能力,那么,再好的读物对他来说也是毫无任何价值的。
(二)阅读客体的类别
从符号看,阅读客体包括文字和图画。阅读的直接对象是留有痕迹的信息符号。任何读者都是通过感知信息符号去理解和欣赏读物内容的。阅读客体的符号系统有语言和非语言的两大类:一般说来,文字、款式、标点等语言符号是基本的;照片、图画、公式、乐谱等非语言类符号是辅助性的,二者互为补充。
从载体看,阅读客体包括无声和有声两大类。无声阅读客体是通过文字、图画等无声符号使人理解其表达内容的阅读材料。主要指印刷在各种纸张上的出版物,如图书、报纸、杂志、地图、画册等,也包括书写、刻铸在甲骨、金石、纸帛、竹木等物质上的文字资料。还有微缩型读物,采用现代化照相技术将全书内容缩摄在微缩胶卷、胶片或卡片等载体上,然后凭阅读器放大而进行阅读。有声读物是通过记录有声语言,供人理解其表达内容的阅读材料,如文学朗读片、报告录像、录音、磁带等。
从内容看,阅读客体包括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是反映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及本质的读物,包括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文化、教育、语言、艺术、文学、历史、体育、心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统计学等学科。自然科学是揭示自然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包括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医药卫生等基础学科。此外,还有各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
从地域看,阅读客体有中文和外文。中文读物是以中国文字为主体符号的精神产品。外文读物是以外国文字为主体符号的精神产品。
从时代看,阅读客体包括古文和今文。
除了以上标准之外,按作品思想的优劣高下,可分有益和有害的;按读者的年龄素质,可分幼儿、青少年、成人和老年的;或者按层次分一般读物和专业读物。
(三)阅读客体对阅读主体的作用
阅读主体的精神享受对象是阅读客体。阅读作为人类高级的对象性活动,必以对象的存在为前提。可以说,没有阅读客体,就没有阅读,就不可能产生阅读主体。作为主客体统一的产物,阅读客体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阅读客体在写作和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其价值,阅读客体以主体性对对象的沉入为表征,容纳着作者和读者双重的主体意识。一旦作者的精神外化为语言符号系统,进而固化在物质载体内,阅读客体就变成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即所谓“第二自然”,成为读者精神享受的客观对象。阅读客体的客观性包含有三层意思:阅读客体反映的内容是客观世界;具有物质外壳的阅读客体,具有独立于读者之外、独立存在的外观;在读者之外,客观地存在于精神文化体系之中,这个精神文化既有前人留下的财富,又有今人创造的结晶。
通过阅读可以获取阅读客体提供的文献资源信息。阅读是读者通过耳闻目睹作家作品与作者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吸收信息。作为信息的储蓄器,阅读客体是第一信息源。读者对阅读客体释放的信息接受就是阅读。阅读客体释放的信息量越大,阅读主体接受的信息就随之而变大。无论阅读客体提供的科学信息或是表现出的审美信息都是如此。这就是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阅读主体所获取的“仁”和“智”,既有阅读客体所自身携带的,也包括读者以此而生发、想象出来的。
阅读客体限定了阅读的目标和思路。阅读要求主体按照客体所指引的方向与规定的范围进行。阅读目标强烈地依附于阅读客体之中。常规的理解性阅读必须使阅读目标与作者的写作目的保持一致。阅读欣赏中的共鸣现象证明了阅读目标与写作目的的同一性。共鸣需要读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相对一致,甚至契合无间。发生共鸣的因素为多元的,有民族的、阶级的、时代的、社会共同体的等,它们均表现在阅读主体与客体的高度融洽与结合上。
阅读客体制约着阅读的方法和效率。不同的阅读客体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科学的阅读方法必须适应读物的性质和特征。就结构而言,单篇短章与长篇巨著应有不同,短篇宜作精读,需认真剖析;长篇巨著宜用略读,得其大概。就文体来说,文章中的科学信息明晰性强,阅读呈线性的对应关系,宜取冷读法和分读法;文学中的美感信息带朦胧性、含蓄性,要求全身心地去感受,宜取热读法和全读法。记叙文和论说文也不一样,记叙文在看作者文学性描绘的手段,论说文在阐明作者推论的途径。阅读对象也制约着阅读的效率。要在最短时间内通过阅读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必须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这是个多因素的问题,首要因素在于阅读客体的性质。科学著作的信息密度高,冗余度低,宜作研读、慢读,文学作品的描写成分多,冗余度高,适用快读。
阅读客体给予阅读再创造的巨大可能性。阅读是主体通过认识图式去同化客体内容的过程。阅读主体作为阅读客体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延续着作者的创作,从而实现着作品的价值。阅读的创造性思考、想象、评判均以作品为基础,作品留下的不确定性和想象空白越多,阅读主体的主动性越大,获得的思想营养和审美感受也越多。阅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是阅读客体的“结构”召唤来的,想象力丰富的阅读主体在不留空白的阅读客体面前无用武之地。阅读客体的诱导空间越大,给予阅读主体的视野期待越多,越能调动阅读主体的能动性。
阅读的再造想象必须在理解阅读客体的信息表现形式——语词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是阅读鉴赏和信息理解的主要工具,而阅读客体所提供的再造条件是想象必不可少的依据和动因。不论是先后承接的想象或者为组合完形的想象,都是阅读客体的表现形式——语词的触发与引导的结果。由于同一阅读客体有着等量和固定的语词,所以,不同阅读主体通过语词、图片等触媒而生发的再造想象,在总体趋势上是大致相同的。这种阅读想象的多元同向性证明了阅读客体的约束力。阅读的创造评价以客体形象为基础。尽管不同社会、时代、阶级、民族的阅读主体对同一阅读客体有不同体验,但阅读客体的客观蕴含却具有相对稳定性。
四、阅读介体
阅读主体与阅读客体之间建立联系的中介是阅读工具,阅读工具是阅读主体为了把握阅读客体在一定时境中运用的全部手段。人类的历史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作为人类特有的阅读活动,本质上是阅读主体借助于阅读工具同阅读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没有阅读工具,阅读主体就不能与阅读客体产生相互作用,建立信息联系,就不能获得对阅读客体的深刻理解,也就无所谓阅读活动。任何阅读过程,除了阅读主体、阅读客体之外,还应有阅读中介,即阅读手段。因此,阅读工具属于阅读介体的范畴。
阅读工具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系统,它一般由两大要素,即“硬件”和“软件”构成。阅读工具的“硬件”,是指以实物形态存在的阅读工具,如各类工具书和阅读器具;阅读工具的“软件”,是指以观念形态存在的阅读工具,如各种阅读工具学科和阅读工具语言,阅读的“硬件”和“软件”彼此紧密配合,缺一不可。制造和利用阅读工具的能力,往往是阅读发展水平的真实体现。
第二节 大学图书馆阅读文化
一、阅读文化的含义及种类
阅读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科学技术和物质材料的基础上,在社会意识、阅读环境、相关制度制约下而形成的阅读价值取向和阅读文化活动。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系统,阅读文化可划分为阅读精神文化、阅读物质文化和阅读制度文化。
(一)阅读精神文化
阅读文化的本质特征和精神内核是阅读精神文化。正如福楼拜所说,阅读是为了活着。就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而言,阅读的意义具体表现在建立精神生活的五彩缤纷世界。阅读精神文化主要包括阅读需求、阅读观念、阅读的价值取向、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等;宗教信仰、道德价值、民族精神对阅读活动可以产生相当的影响;阅读对读者品格意志、道德情操、社会生活、价值观念都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阅读物质文化
阅读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阅读物质文化,阅读物质文化包括社会经济、大学图书馆、社区与家庭、出版业、教育等方面。阅读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基础,人们必须在一定的经济基础条件下,才会尽情享受阅读的快乐。阅读文化的物质基础,需要大学图书馆、出版社、社区和家庭以及教育来支撑。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决定了阅读内容和规模。同时出版业、大学图书馆和社区也是开展社会阅读的主体。一个人能力与成就的大小和家庭教育密切相关,而阅读就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此外,社会教育普及程度的高低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阅读风气的形成。
(三)阅读制度文化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阅读必然会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左右和制约。处于阅读文化中间层的阅读制度文化,不同程度地必然受到群体意识、政治制度以及社会不同阶段禁书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在上个世纪的50到70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的政治意识弥漫在中国社会及文化生活的角角落落,严重影响了读者阅读心理、阅读客体选择,社会阅读状况“万马齐喑”,势必造成政治化的阅读审美,单一化的阅读选择。在历史上,各国的禁书运动对当时社会阅读的影响,集中体现于阅读内容的限制性、趋同化的阅读形式。同时,在民主政治中,政府文化政策是鼓励读书,从而保障了社会阅读的发展。例如全世界读书人的节日——“世界阅读日”,就是为了推进全民阅读,促进知识获取的蓬勃发展。
二、大学图书馆阅读文化的特点
(一)阅读主体为大学图书馆全体读者
建设校园阅读文化必须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阅读主体。阅读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
教师是大学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师对大学校园阅读文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的阅读不仅是大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教师的阅读,是教学的需要,能给教学增添活力;教师的阅读,在不断地丰富自己知识的同时,也是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教师的阅读直接关系并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因为老师爱阅读,必然支持和鼓励自己的学生去阅读,教师的阅读方法和经验对学生的阅读起到重要的作用。
学生是大学教育的对象,是学校的主体,是大学校园阅读文化主体,如果每个大学生都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大学基本上就是阅读型校园了。因此,大学校园阅读文化主要是大学生的阅读文化,大学生是大学校园阅读文化的主体。建设大学校园的阅读文化,大学生读者既是出发点,又是终结点。
在大学校园阅读文化中,学校领导起着至关重要、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学校领导是大学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的关键、决定性力量。为了更好地加强学校管理,校长需要先进的办学理念并以此为指导,为此,就需要持续不断地阅读、坚持不懈地学习;校长是学校师生员工的表率,其自身的阅读行为必然引领、激励整个学校的阅读活动。只有学校领导在阅读活动中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才能有师生员工的阅读,最终才能发展校园阅读文化。
大学图书馆阅读文化是大学图书馆所有读者的共有文化,只有学校所有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才能建立起校园阅读文化来,才能成为真正的校园阅读文化。
(二)阅读内容的广泛包容
阅读内容是校园阅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阅读客体、阅读手段的多元化,阅读内容已突破了传统的框框,变得极为广泛。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学作品,扩展到各种体裁的读物;不仅仅局限于图书,也包括各种报刊;不仅仅局限于文本作品,甚至包括了声像读物和网络作品。
从文体看阅读内容既有文学作品,更包括非文学作品。文学是用艺术化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文体。文学作品一般具有深刻的思想、典型的形象、浓厚的审美情趣、丰富的感情世界等。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曲和影视文学等。阅读文学作品有利于大学生培育其人文精神、提高其审美情趣和丰富其思想内涵。非文学作品是真实客观的反映事物、表达主观情感、提高社会交际、组成篇章语段的书面语言。非文学作品主要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以及各种应用文等。阅读非文学作品能提高大学生交往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沟通交流。建设大学校园阅读文化,不仅需要阅读主体大量阅读文学作品,从而提高其整体的人文素质,也要注重阅读非文学作品,以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从阅读的内容上看包括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读物重点是哲学、政治、经济、逻辑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人文科学读物对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其知识面、培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文社科读物是校园阅读内容的重要部分。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天文学、海洋学、地质学、气象学等基础科学和各种新兴科学。自然科学读物主要反映这些领域知识。自然科学读物与人文科学读物同样重要,自然科学读物对大学生获取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校园阅读文化建设中,人文科学读物和自然科学读物不可偏废,应该共用这两种读物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知识素养。
从符号看阅读内容包括文字和图画。文字读物是主体符号,我们一般说的阅读对象大多属于文字读物,大学校园阅读所包括的内容绝大部分是文字读物,重点阅读的内容往往也是文字读物,这是因为文字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文字阅读,大学校园阅读文化可以调动大学生的文字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图画属于非主体符号,是艺术家用来发布信息、宣泄情感的重要工具,因为图画的内容五彩缤纷、包罗万象。图画传递的信息既有直观的一面,又有“只可会意不可言传”的隐含性,人的阅读能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表现在图画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图画能力的培养对发展人的想象能力、提高形象思维水平具有独到的作用。
从阅读内容的载体看可以分为无声读物和有声读物。将图画、文字等信息固化于无声物质材料的读物是无声读物。主要包括印在纸张上的各类出版物,如报刊、书籍等,当然也包括各种不发声的缩微和荧幕读物。通常我们所说的读物都是无声读物,大学校园阅读的主要内容也是依附于无声读物的。有声读物是将信息保存在能发声的物质材料之上的读物,它将“目治”与“耳治”紧密结合。阅读有声读物是边看文字,边听录音。阅读有声读物能够同时调动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培养多种能力。
大学校园阅读内容极其广泛,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好的尺度,既要全面阅读,又要有重点和有针对性地阅读;既要强调传统的阅读内容,又要关注随时代发展而出现的新内容的阅读。
(三)灵活使用多种阅读形式和方法
多种多样的阅读形式。大学校园阅读不仅仅是大学校内的阅读,还包括以大学校园为主要基地,以大学校园阅读为中心,将社区阅读与家庭阅读、大学校园阅读紧密结合的阅读。因此,大学校园阅读文化所要求的阅读形式是多样的,既有课堂阅读,也有课外阅读。课堂阅读主要是为学生开设的阅读课。阅读课教学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方法以学生自主交流、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只做一些指导工作。课外阅读是指在课堂阅读之外的、学生自主使用阅读方法、选择阅读对象的自主阅读,既包括校内阅读,也包括校外阅读。交互使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既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够丰富大学校园的阅读文化。
灵活运用阅读方法。在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方法精读、略读、朗读、默读、速读、猜读的同时,还要十分重视培养大学生读—思、读—记、读—写的能力。
大学校园阅读文化主要由校园技术形态和物质形态、阅读价值观念及理论、阅读文化活动三个方面组成。所以在建设校园阅读文化时,应高度重视这三个方面的工作。
三、大学图书馆阅读文化的作用
(一)大学图书馆阅读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对大学生道德生活进行指导。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保证是正确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道德导向。大学图书馆阅读文化的道德导向作用是在大学生的阅读活动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展的。在阅读文化和校园文化的互动过程中,大学图书馆作为阅读文化的主体,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大学图书馆的阅读,大学生能够不断地提高自我认识,完善道德价值观念。由于大学生的阅读活动是一种自主行为,通过不断的自我选择、自我体验、自我完善,大学生可以逐步强化个体自我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服从个体的选择和需要。因此,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大学图书馆阅读文化更有利于大学生自觉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2.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在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中,大学图书馆阅读文化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补充课堂消耗、弥补课堂生活之不足诸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幽雅、品位高,可以为大学生读者提供安静、舒适的阅读空间,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阅读自己专业的文献,还能够阅读各类文艺作品,特别是中外名著。在网络阅读渐成时尚的今天,大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为网络阅读提供了环境和技术保障,在这里大学生读者不仅能够阅读电子文献,还可以浏览全文数据库,观赏多媒体光盘等音像文献,阅读必将成为并且已经成为大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大学生心理压力可以得到舒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阅读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类早就认识到了阅读的辅助治疗和保健作用。西汉文献学家刘向就在其《说苑》中指出:“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南宋陆游说:“病经书卷作良药。”由此可见,阅读不仅可以治愚,也能够治病。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表现为隐性状态,很少是显性的,这就需要心理治疗师和患者尽早发现、自我调节和治疗。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和障碍,从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心理学著作和文章中,一般都能找到成因,发现针对性极强的解决措施。对于更深刻地渴望认识自己,急于克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来说,选择有针对性的阅读,如同与心理治疗师面对面地进行无声交谈。随意、灵活的阅读治疗,可以保护大学生的隐私,舒缓他们的心理压力。
(二)大学校园文化对阅读文化的作用
1.导向作用。形成大学校园文化的文化氛围和环境,大学校园文化的内容、形式,以及对学生所阐述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大学图书馆可以联合大学团委、校学生会及各个学院,开展主题突出鲜明的大型阅读活动,以此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可邀请有关学科专家,解读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文学经典著作、中外科学文化名篇;可以把有关著作的内容简介、读评、名人读书心得挂在校园网上。通过广泛深入的读书活动组织和宣传,把大学生的阅读活动引导到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轨道上来,营造学校良好的读书氛围,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可以组织读书演讲会、经验交流会,约请名师解读点评,以增加大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长期坚持不懈,以此形成良性的阅读潮流。用这样的读书活动引领大学生的阅读,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以此作为阅读文化发展的良好导向。
2.教育作用。大学校园文化最突出的功能为教育功能。大学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增强大学生的文化积淀、培养大学生的学习乐趣,帮助大学生确立理想、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提高能力。在大学校园开展的阅读文化活动,能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能够浓厚学术气氛,通过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修养,促进大学校园阅读文化的健康发展。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网络、阅读和文化已经紧密结合在一起,网络阅读已成时尚,加强网络阅读的引导和管理,成为促进阅读文化建设的关键举措。
网络文献信息由于处于“无政府状态”,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把关过滤,势必出现繁杂、混乱、信息严重污染的状况,出现许多垃圾信息,对青年学生有着很大的腐蚀性,使他们的辨别能力降低,甚至混淆。大学图书馆要把网络信息导航系统建立完善起来,通过各种搜索引擎,对信息进行过滤、筛选、屏蔽,减少重复和垃圾信息。坚决打击、清理网络文化中反动、不健康的信息内容,净化大学生的网络阅读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内容健康向上的阅读信息,保证网络阅读文化的健康发展。
3.宣传作用。开展阅读活动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很重要内容。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建设阅读文化,促进阅读意义的提升,大学生可以进一步明确阅读的目标,了解阅读的意义,充分发挥大学生主动阅读的能动性,为阅读提供更多的动力支持;通过阅读技巧的推介,大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轻松阅读,以此充分发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阅读文化发展的宣传作用。
第三节 大学图书馆网络阅读文化
一、网络阅读
网络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今天的阅读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今天的阅读不仅指读书,还包括“读屏”“读图”。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网络盛行的今天,互联网成为空前巨大的一个信息交流平台。电子图书、微博、微信、博客等新兴媒体的影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球普及。每时每刻、角角落落,这些不同的信息载体无不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转移着人们的注意力。虽然阅读活动的基本过程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是最终导致巨大变化的是人们的阅读活动的整体解码环境。大众阅读方式随新媒体的介入和发展已经表现出不可逆转的变革趋势。正如林明智先生所说,社会阅读正呈现如下发展态势:屏幕阅读将成主流,导读的需求将会加大,阅读需求个性化,移动阅读渐成常态习惯,大众阅读将呈现趋同化、娱乐化及不确定性特征。
(一)网络阅读的内涵和外延
网络阅读是指网络文化语境中的阅读活动,是指借助网络和计算机等硬件设施,获取网络文本,并通过计算机终端、电子图书阅读终端窗口显示或播放,从而读者信息接收端完成意义构建的过程。
根据“网络”和“阅读”是否同步,一般将网络阅读分为在线阅读和离线阅读。在线阅读主要是指借助计算机,离线阅读是指离开计算机后,读者可以使用电子文本阅读器进行阅读。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网络阅读是计算机互联时代的一种阅读方式,阅读平台已经从传统的纸质印刷品转为各种电子设备,阅读对象也从单纯的文字和图像扩大到多媒体,阅读活动不在仅仅局限于主动识别图文符号,还包括听声音、看影像等多种行为方式。因此,网络阅读空间要比任何一种媒介形式的阅读空间都更为广阔。
网络阅读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1.网络阅读主体的组成部分是网民。根据CNNIC的定义“网民”的含义是指每周至少使用一个小时互联网的公民。
2.网络阅读客体必须是数字化阅读文本,这种文本形式是超媒体或者超文本的,而且通过网络来获取、保存的数字化阅读文本。超媒体一般是指用超文本技术来管理多媒体信息;超文本是指“一种按信息之间关系非线性地存储、组织、管理和浏览信息的计算机技术”。数字化阅读文本是以二进制表示的,以计算机作为阅读文本的存储、阅览工具和载体。
3.网络读者和网络阅读客体必须发生交流,或者网络阅读客体受到主体的影响,或者网络读者吸收客体的知识内容。
网络阅读包括以下一些网络行为或活动:
1.仔细阅读或浏览政府、教学或科研单位、商务、个人以及其他公益性网站的网页内容。
2.仔细浏览或阅读BBS。
3.查看并阅读电子邮箱邮件。
4.访问各类论坛。
5.阅读E-book、E-newspaper、E-paper、E-journal等。
6.使用搜索引擎。
7.观看演示文档,如PPT。
8.欣赏数字化、网络化图片。
9.观看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多媒体文件。
10.阅读计算机程序。
11.阅读对方传送的文字或图片,部分网络聊天行为。
12.读取短信等无线信息。
(二)网络阅读的特征
1.网络文本的特征
(1)内容丰富。在这个无限信息充斥的时代,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总量远远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座国家资料库或大学图书馆。
(2)资源共享。网络信息的发布和阅读门槛都比较低,信息交换、流通率甚高。网络文本的共享性势必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影响网络文本的权威性。
(3)多媒体。基于电子设备的网络文本横跨音频、视频媒体,可以同时调动阅读者的多个感官,从而生动有效地传递信息。
(4)主题杂糅。在同一场合,Web页面往往出现许多不同主题的内容,以充分满足各个阅读者的不同信息需求。
(5)结构开放。网络文本往往是相互关联的非线性信息组合,可供读者随时跳转和调用,在阅读顺序、内容等方面支持阅读者的个性化选择。
(6)时尚的语汇。网络语言是网络文化的标志性特征之一。网络语言是在常规语言的基础上,赋予一些常规词语新的含义,也会创造一些新的词语,同时使用大量的符号化语言。网络语言的更新远远超过传统语言,非常迅速,甚至于常规的文本处理技术都不能与之相适应。
(7)无固定形态。网络文本是“流动的信息”,始终呈现灵活多变,随时可以扩展、更新、移动或删除,没有终极的形态。这一性质突出了网络文本的时效性,同时也降低了它的稳定性。
2.网络阅读的模式(1)互动。网络阅读强调回馈机制,在信息流动的过程中常常涉及反馈的信息,体现了信息提供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互动性。
(2)传播的不对等性。网络阅读的互动性并没有使作者和读者的界限彻底模糊,总体来说,信息仍然是从作者到读者的单向流动,信息反馈对信息传播过程只起到一定的修正作用。实际上,“阅读者和网络文本资源的提供者在知识水平、传播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对等的阅读只是局部的”。
(3)技术的依赖。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常常通过网络阅读过程加以体现,对读者阅读效果的直接影响甚至包括信息利用技术和软硬件设备。
(4)阅读原始文本、提供文本搜索与提示服务的双重角色往往由“直接读者”扮演。在现实情况下,这体现出门户网站等网络资源的整合。
3.网络阅读的优势
(1)阅读内容的丰富性。这是由丰富的网络文本所决定的。
(2)阅读环境的开放性。网络阅读把作者和读者都置身在开放的互联网世界,与传统的纸质媒体资源相比,网络信息的检索和传播所受到的限制极少,这就使网络阅读在诸多场合成为快速方便查找信息的首选。
(3)阅读过程的互动性。网络阅读是非线性阅读,读者可以通过点击链接、在线查询、自定义阅读界面等方式充分表现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4)阅读方式的虚拟性。网络本身是一个虚拟的空间,这就使网络阅读者在利用网络检索文本时,能够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从而避免现实生活中阅读可能带来的种种不适和尴尬。
(5)阅读行为的共时性。网络阅读的即时双向互动就使网络文本的生产和接收有一定的重叠性。例如在使用网络论坛阅读他人的文章以后,自己的评论或回复又立即成为他人的阅读材料。虽然在许多情况下,网络文本的生产和接收不是完全对等的,但借助于网络平台,读者反馈的共享性和即时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创造性,这绝对是传统纸质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4.网络阅读的缺陷
(1)文本质量参差不齐。网络阅读环境的开放性和内容的多样性势必导致网络文本过于庞杂,精华与糟粕并存之处随手拈来,整体而言,信息质量差强人意。
(2)对读者的信息技术掌握程度有相当的要求。网络阅读需要使用计算机或E-book等阅读终端设备,对读者的软件使用技巧和硬件操作能力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这也是网络阅读者大都是反应快、能力强的青年人的主要原因;更极端地说,网络阅读存在“读者排斥”或“人群歧视”现象。
(3)阅读方式有诸多限制。网络阅读必须借助于外部电子设备,使用姿势远远比不上传统纸质媒体随意,而阅读屏幕的狭小也使读者很难对资料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握,并且长时间地使用这些设备对人的听力、视力、骨骼等身体器官都有所影响。
(4)对外部硬件设施要求较高。获取网络文本的成本虽然低廉,但便携式阅读器或计算机的获取却要求有较多的一次性投入。
(5)纷繁的网络文本容易导致使用者的“网络迷航”。网络文本内容丰富多彩而形式更是多种多样,许多网络阅读者或者在大量使人眼花缭乱的信息面前“找不着北”;或者在阅读过程中经常由于其他无关信息吸引而偏离原来的阅读目标,甚至忘记最初的阅读目的;或者由于文本里的层层链接太多太深而“难觅归途”;或者沉溺于网络世界里的各种信息难以抽身。因此,网络阅读对读者的注意力和自控能力提出相当大的挑战。
二、网络文化
(一)网络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网络文化是网络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文化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物质支撑,基于信息传递所衍生的一切文化活动,影响和改变现实社会中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新型文化形式的总和。
网络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高度开放性。网络为所有读者搭建了任意存取信息交流环境的平台,只要符合网络管理的基本要求,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将自己想发布的各种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到世界的角角落落。网络可以将这些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向全球传播和扩散。
动态的交互性。网络是主客体的兼容,个人只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他们既是网络的使用者,又是网络的主体,扮演着创造、提供和使用网络信息的角色。每一个参与网络生活的人都可以自由地通过网络所能提供的各种形式文、图、音、像来沟通交流,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网上信息交流方式、信息交流功能更加有效、完备、及时。
高效的便捷性。计算机网络实现了通信的瞬时化,跨越了现实社会的时间与空间,极大地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将全社会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网络中每一个体之间的时空距离通过网络而走得更近,世界上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或我们感兴趣的各种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获得;为了获取研究所需资料,我们也不必到外地或大学图书馆寻找,只需把所需的资料目录输入大学图书馆的信息检索系统,便能从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库中即时找到。高效的便捷性体现了网络文化注重效率的特点。
虚拟性。网络是由虚拟社会人和虚拟时空所构成的虚拟社会空间。人们可以在网络空间中组成独特的虚拟社区或文化交流群体,甚至可以在网络中通过技术手段创建出逼真直观的虚拟现实情景,模拟人们交往的情感、语言和行为模式。
(二)网络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从广义上来说,即从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化所具有的最广泛意义的群众性来说,二者都可以称为大众文化。网络文化与大众文化都具有文化的共性,再加上它们的现实存在具有共时性和交叉融合的特征,就使得人们在日常使用时,很容易将网络文化视为大众文化。以此可以看出,大众文化是一个外延更宽泛、含义更丰富的概念。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大众文化,网络时代也是如此。
从狭义上来说,在工业时代,大众文化具有特定的内涵;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化也如此。由于二者具有不同的文化本质和特点,所以它们还应该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
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化的联系表现在:首先,二者的主体都是社会上范围最广泛的民众,大家共同存在一个社会体制中,存在和活动的空间散布于社会各个角落,对参与者的社会身份没有特殊要求,二者具有交叉性。其次,二者还体现出有一些文化共性,如草根性、普及性、平民性、身份平等性等。
但由于二者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出现的文化现象,又存在着差异和不同,体现出各自独有的文化特性:一是大众文化的主体更具被动性和消极性,有被操纵的特征;而网络文化的主体更具主动性,在网络上表现为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统一体。二是大众文化有较高的准入门槛,消费门槛相对较低;而网络文化在拥有和使用计算机之后才出现,消费和准入的门槛都相对较低。三是大众文化数量上更追求大规模、群体内部更追求标准化和整齐划一;信息时代的网络文化则并不十分追求群体内部的同质性和整齐划一,反而更注重内部的自由度和多样化。
三、网络阅读文化
网络阅读是由文本变化所带来的一种新阅读方式,专指网络文化语境中的阅读活动,也就是借助网络技术、计算机来获取包括文本在内的多媒体合成知识和信息,以完成意义构建的超文本的一种阅读行为。网络阅读文化是把网民作为阅读主体、把各类阅读文本作为阅读客体、把网络作为中介的文化,是阅读主体、阅读文本和网络三位一体的各种精神、物质和制度的总和。
在信息文化的大环境下,网络文化通过文化与网络的相互影响、相互结合而产生,阅读文化通过文化与阅读的相互结合而产生;网络阅读文化又由网络文化和阅读文化相互交叉而形成。
从文化哲学与信息文化的视角出发,网络阅读文化可以划分为网络阅读精神文化、网络阅读物质文化和网络阅读制度文化。
1.网络阅读精神文化
网络阅读精神文化是指网络读者与数字化、网络化文本实现知识与信息交流的、饱含非遗产信息的、各类网络阅读的精神成果,是网络阅读读者以网络阅读为表现形式的、精神化的一种生存方式。网络阅读精神文化的要素主要有:网络阅读需求、网络阅读兴趣与动机、网络阅读习惯、网络阅读技能、网络阅读战略和模式等。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社会中的个体所产生的、渴望进行的、网络阅读活动就是网络阅读需求,也就是与各类网络阅读文本进行互动的心理状态,是网络阅读个体对网络时代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特殊的网络活动体验,是网络阅读个体缺乏网络阅读文本所包含的知识、信息与意义时而产生的动作行为。
网络阅读兴趣是网络读者个体醉心于网络阅读的文本主题、类型、媒介、领域等,是一种在网络阅读活动中体现出的积极心理倾向,是网络阅读动机的进一步延伸与发展。
维持与推动网络读者个体进行网络阅读活动的内部动力或原因是网络阅读的动机,也是网络读者意识到的、存在于自身需要的,必须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如网络阅读设备、网络阅读文本、网络阅读环境等条件。
网络读者在进行网络阅读活动时,以求达到与网络阅读文本互动所需要的技术、能力、技巧、方法和素质是网络阅读技能。在阅读过程中,网络读者所形成的特殊行为倾向即网络阅读习惯,网络阅读习惯是自动的、经过长期形成的、稳定的网络阅读行为。网络阅读习惯与作为积极心理倾向的网络阅读兴趣不同,网络阅读习惯是一种行为倾向。
2.网络阅读物质文化
网络阅读物质文化是指网络读者与数字化、网络化文本实现信息与知识交流的、各类网络阅读的物质成果,是网络读者的一种以网络阅读为表现形式的、物质化的生存方式。网络阅读物质文化要素主要包括;网络阅读文本、网络阅读环境、网络阅读设备、网络阅读方式、网络阅读行为等。
网络阅读文本即以网络形式存在的阅读对象,是网络化、数字化和标准化编码形成的意义表达系统。网络化是以超文本、超媒体和非线性形式出现的编码,数字化是计算机文本的典型特征,代表基于“0”和“1”的网络阅读文本。
网络读者和网络阅读文本发生互动所处的物理环境就是网络阅读环境,包括网络阅读行为的经济条件、发生的场所等所包括的人类生存方式与手段以及文化意义等。
网络阅读设备是指支持网络阅读读者实现网络阅读行为的网络设备和计算机硬件,包括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网络设备、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
网络读者与网络阅读文本发生互动的主要模式即网络阅读方式,包括浏览、精读、泛读、检索、下载等方式。
在网络阅读活动中,在特定阅读环境下,网络读者与网络阅读文本双方产生关系的动作和活动,就是网络阅读行为。主要包括查看新闻、收发电子邮件、发表和评论文章、阅读论坛、阅读电子图书、浏览Web页等行为。
3.网络阅读制度文化
网络阅读制度文化是指网络读者与网络化、数字化文本实现知识与信息交流的、各类网络阅读的、饱含非遗产信息的制度成果,是一种网络读者以网络阅读为表现形式、制度化的生存方式。其要素主要有;网络阅读促进政策、网络阅读规范、网络阅读伦理、网络阅读约束意识等。
第四节 大学图书馆阅读治疗的不同学科解读
一、阅读治疗的概说
(一)阅读治疗的定义和作用
西汉学者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治愚。”这就是我国古代对阅读疗法的说明和解释。阅读疗法(bibliotherapy)是一种历史悠久、越来越受到大众重视的心理治疗方法。阅读疗法是以文献为媒介,把阅读作为治疗疾病以及保健、养生的手段,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领悟和讨论,恢复或养护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
北京大学王波教授将其定义为:阅读疗法就是以文献为媒介,将阅读作为保健、养生以及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使自己或指导他人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讨论和领悟,养护或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文献不仅包括纸质文献,还包括以声光电磁等方式记录知识的各种载体,如胶片、磁带、光盘、计算机硬盘等电子资源。
当代中国正处于复杂纷繁的改革深水区,体制改革,经济转型,各种竞争十分激烈。面对这种形势很多人难以适应,并且必然遭受或多或少的冲击,被焦虑、紧张、沮丧、失落等诸多不良情绪所笼罩,陷入严重的心理危机。而大学生则是首当其冲,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而且每年还在以极快的速度递增。阅读疗法利用大学图书馆的各种文献信息来帮助大学生疏导扭曲的心理,破解内心的各种障碍,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阅读疗法还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自我纠正不良情绪等。
(二)阅读疗法的类别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阅读疗法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般阅读疗法与临床阅读疗法。阿琳·海尼斯(Arleen Hynes)认为,一般阅读疗法是利用阅读活动以维护读者的健全人格,是对亚健康状态人们进行的调节,受过阅读和心理治疗训练者就可以成为阅读疗法师。真正使用于临床治疗的阅读疗法称为临床阅读疗法,指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专家所运用的阅读治疗,在对患者准确诊断的基础上专家们采用阅读疗法,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对其疗效进行评估,随时加以改进与补充。实际上,临床阅读疗法相当于科学阅读疗法,一般阅读疗法相当于技能阅读疗法。
以阅读为中心的阅读疗法和交互式阅读疗法。这是以实施方式为标准来划分的。以阅读为中心的阅读疗法强调读者的自我管理,指导者只负责提供和选择文献。指导者并不全程参与读者的阅读活动,最多只是与读者进行简单晤谈,大概评测阅读治疗的疗效。至于能否达到预期的疗效,完全靠读者自己的领悟能力和推荐文献的针对性。交互式阅读疗法特别强调与读者的接触,全程干预和管理读者的阅读进行,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如打电话、定期会面、布置家庭作业等,让读者经常处在自我监督或被监督的情况下,以保证读者对文献的阅读强度达到或超过指导者的要求,保证读者的阅读、感悟方向不偏离指导者设计的方向。
自疗式阅读疗法和他疗式阅读疗法。这是以阅读治疗主体的不同对阅读疗法进行的分类。读书疗法在我国是一种很个性、很自然、很私人化的行为,人们习惯性地在生病时根据喜好择书而读,对书的道理产生一种不可言传的神秘体验。自疗式阅读疗法的重点在于自疗,自我阅读、自我发现、自我感悟、自我疗伤。他疗式阅读疗法是相对于自疗式阅读疗法而言的。它强调外人,如牧师、医生的协助,所以更适合文盲、盲人、肢体严重残疾者。因为,他疗式阅读疗法治疗的目的十分明确,策划的色彩相当浓厚,在科学性方面要高于自疗式阅读疗法。
个体阅读疗法和群体阅读疗法。以治疗对象多少为分类标准,可以把阅读治疗分为个体阅读疗法和群体阅读疗法。个体阅读疗法被治疗者只有一人,治疗者可以是一人或多人,治疗模式或一对一,或多对一。群体阅读疗法被治疗者有两人以上,治疗者或一人或多人,治疗模式或一对多或多对多。群体阅读疗法面对的患者多,需要多方面的治疗知识,所以适合多学科专家组成治疗小组来开展工作。
二、阅读治疗的不同解读
(一)基于符号学的解读
阅读治疗过程十分平常而神奇。因为它涉及许多相关学科,因而可以运用有关学科知识进行相关的分析和阐释。本文试从符号学视阈,对阅读治疗过程进行分析与解读。
1.“药品”的创作:作者编码——运用符号创造“符号”
(1)编码
“编码”(code)一词,从词源上说,是将法律条文按一定分类和次序排列在一起,以免彼此冲突或重复。以后这个词逐渐抽象为“规则或系统”。
作者编码——运用符号创造“符号”,其中第一个“符号”指语言平面,第二个“符号”指通过各层次语言平面搭建的作品。
语言是一个复杂的多平面的符号系统。对汉语来说,这个“多平面”主要是指语素、词、句子、句群(段落)、篇章(文本)。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以其组合能力为分类标准,可以把语素分为两种: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这一点与词相重合)和黏着语素(必须跟别的语素组合,才能成词的语素)。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意义的语言形式。因为词可以独立地运用,它可以成为句子平面的组成成分。句子是能够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形式,是语言系统的核心层次。句子的意义是由组成句子的词的意义和词与词结合的语法意义共同体现的。句群(段落)是语言符号交错混杂的复杂构成物,是句子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组合的符号序列。句群就内部来说,句子之间按照并列、连贯、递进、选择、因果、目的、条件、转折、假设等关系进行排列和组合;就外部看,可以按照总—分—总、叙述—议论等方式布局。篇章(文本)是由句群组成的、更高层次的符号复合单位。篇章(文本)成立的基本条件信息的连续性,更多地涉及说话主体和环境世界。
也正是:一个语词就是一个意象单元,一句话可以构成一个意象整体,一段话可以组成一个意象群,而一篇文字便可以构筑出五彩缤纷的艺术意象体系。
(2)编码的特点
作者运用符号创造“符号”的编码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编码是一种符号行为。编码是在特定的符号对象领域里,按照某种编码规则把能指和所指结合起来,并在能指和所指的关系上体现符号的意指作用。规则是至关紧要的,没有规则便没有编码。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组成的双面体,能指是表达面,所指为内容面。
第二,编码是一个系统。符号只有组成系统,才能产生意指作用,而系统又必须借助于编码才能成立。可以说符号的意指作用就是建立在编码基础之上的。在系统中,符号间相互依存。
第三,编码是一个过程。编码过程是符号使用者之间的一种约定,这些使用者承认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并在使用中遵守这种关系的规则。
(3)阅读治疗编码的形式
作者运用符号创造“符号”的编码,大致包含三种情况:其一为指定的解码人编制符号,也就是按照心理治疗师的意图,专一为患者“量身定制”。例如:汉宣帝时期,“太子体不安,若忽忽善忘,不乐。诏使褒等皆之太子宫虞侍太子,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疾平复,乃归。太子喜褒所为《甘泉》及《洞萧颂》,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其二为相对的解码者编制符号。例如:意大利成立有诗药有限公司,聘请诗人专门为抑郁症病人的治疗创作。其三作者有感而发,用作品反映社会现实,抒发内心情感,甚至说不上阅读治疗。例如陶渊明创作的田园诗可以治疗焦虑症和恐惧症,这恐怕是作者创作时所没有想到的。
2.前阅读——心理治疗师的第一次解码
(1)解码
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没有编码,就无所谓解码。如果说编码属于表达,那么解码则属于理解。表达者运用符号的编码传达某一信息,理解者要接收这一信息,就必须对其解码,也就是根据符号的编码重建意指。
作者编码过程中,赋予符号多种意义,尤其是符号以外的意义,如语境、成语典故、格言等,解码也需要多种知识,其中包括以上知识,也包括另外的知识。读者在解码的过程中,有强解码和弱解码。强解码表现对应,产生共鸣,如主题思想的理解;弱解码可以赋予自己的理解。
作家创作是运用符号的编码过程,即把能指和所指结合为文字符号构成“文本”的过程;为了重现文字符号以及“文本”的所指,就必须解码。阅读的过程就是解码的过程。在阅读治疗中,这个过程是指心理治疗师的第一次解码,即“前阅读”,为患者,为以后的治疗寻找“药方”的过程。
编码和解码犹如春种秋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编码的作用同样也体现在解码的过程中。解码的过程一是借作者的编码抒发读者自己的心声,享受到宣泄的快感;二是把编码者的心声还原,体味编码者编码时的心态和所处的环境,吸收一些新鲜的感受,像编码者那样端正心态、战胜困苦。解码者解码时发生的心理调节作用在个别情况下比编码者编码时所感受到的甚至更大。
(2)解码的特点
第一,整体性。解码者对篇章中各种符号成分、各个语言平面的作用,先进行分项解码,再获得篇章整体性解读,这是第一个层次,其后会在承认篇章整体性解码的前提下,在阅读过程中慢慢地加以发掘和领会,进而把握编码者想要在篇章中表达的意图。
第二,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编码者创作的符号的“意义”和解码者通过解码而得到的“意义”没有必然的一致性,二者之间既有对称性,又有非对称性。解码者可以解读出完全与编码者相同的“意义”,也可以解读出不完全相同的“意义”。前者是说,解码者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编码者的符号意义,编码意义结构=解码意义结构。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编码与解码交际模式,也是编码者最期望达到的境界。例如,王小倩(化名),女,23岁,大学生,患抑郁症已经5年。自卑,毫无快乐感,经常失眠,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不愿与人交流,甚至不敢谈恋爱、不愿交朋友。通过反复阅读《生命的重建》,感觉到自己小时候的遭遇和书中的主人公路易丝·海的遭遇太相似了。路易丝·海的“爱自己,接纳自我,解放你的心灵,找到生命的价值”,让她豁然开朗,引起了情感共鸣;主人公自强不息的精神唤醒了小倩的自尊、自信,找到了自我的价值,使她告别过去,开始了新的生活欲望。再如考试中的选择题,也是这种“强解码”的例子。
非对称性是说“编码意义结构”与“解码意义结构”既不完全相反,也不完全对等。解码者既不完全同意编码者的符号意义,也不完全反对编码者的符号意义,解码者对编码者的符号意义既有包容,也有对抗。尤其是阅读心理治疗师的解码,对作品符号所指的意义既保持一定程度的认可,又在一个广阔的话语层次上保留自己发挥、解读的权利,从而使信息中内涵的意义适合于局部的特定情况。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经编码而成的作品,其所指包含有多方面的信息,特别是“隐性信息”,解码者的解码只限于符号的所指,对于“隐性信息”无法解码;或者解码者根据自己的理解,附加语符号所指以外的其他信息。因此就造成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解码者所释之“义”,与编码者的所载之“义”可能相距甚远。例如,现代广西85岁的蓝昌荣老人通过诵读《唐诗三百首》,走出病后抑郁。《唐诗三百首》的作者创作这些诗歌符号时,附加于符号的所指不可能有许多治病疗伤的信息,蓝昌荣老人解码得到的所指与符号所附带的所指具有非对称性。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原因是蓝昌荣老人解码时依据个人的理解,使得具有音乐感的诗歌在心理与生理上,引起了自己的共鸣,使自己的心情完全沉醉于诗境馈赠的健康情绪中,实现了治愈抑郁障碍的理想效果。
第三,可复现性。解码者在充分理解编码者作品符号的整体意义的基础上,可以产生一个整体印象,包括主题思想、人物性格、现实意义、适应人群,可以在自己的脑海中既不断地“复现”作品,也可以不断搜索这一“药方”能够对症的病例。这正是所指能够摆脱具体事物而依附于符号,解码符号后,具体事物可以重新复现的体现。
3.二次编码——心理治疗师有针对性的创制符号
在对阅读对象,即作品,也就是“药方”解码,心理治疗师进行“前阅读”后,为了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心理治疗师就需要进行第二次编码。
(1)心理治疗师的编码(第二次编码)与作家创作作品的编码(第一次编码)的不同
第一,各自的编码目的不同。第一次作家运用符号创作符号,是为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个人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的加工改造选择,以语言单位为基本符号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即更大的“符号”。简言之,为了用“符号”反映社会生活而进行的编码。心理治疗师在“前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针对患者的病情而进行的编码,是为了治愈患者“疾病”而添加的“药物”。即一个编码是为解码者欣赏,一个编码是为解码者治病。
第二,解码对象的明确度不同。作家为反映社会而创作了供人们欣赏的符号,至于这些符号由谁来进行解码,即自己创作的作品有谁来欣赏,不确定,供所有人解码和欣赏。心理治疗师在“前阅读”基础上进行的编码,其解码者十分明确,即患者,就是为自己的患者“量身定制”的符号。
第三,符号的所指“意义”不同。作家创作的反映社会生活的符号所指“意义”是宽泛的,既有符号本身携带的所指“意义”,更有符号以外的“附加意义”。例如外国作品所表现国外风情、民俗等。心理治疗师在“前阅读”基础上,经过编码而创作的符号,其所指“意义”是对作家创作符号所指“意义”的舍弃与增添。心理治疗师根据患者病情治疗的需要,舍弃不必要的意义,有针对性地增加必须的意义。这里面既有对作家创作所指基本原意的继承(否则,就无法以此作为治病的凭借),更多的是添加了针对病情,依照自己的理解而附加上的所指意义。
(2)心理治疗师第二次编码的特点
由两次编码存在着差异,所以可以发现心理治疗师二次编码有以下特点:
第一,双重编码者。心理治疗师的编码是在作家第一次编码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就有了作家和心理治疗师的双重编码者。这时作家“退居二线”,或者说“隐身”,尽管患者也会解码作家创作的符号,但是与患者面对面的是心理治疗师,即“显性”作者。患者是通过心理治疗师的介绍而认识作家的。就阅读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来看,心理治疗师大于作家。
第二,符号所指“意义”的丰富性。心理治疗师的二次编码是在作家编码的基础上,以此为“蓝本”的二次创作,即二次编码。这次编码采用的“拿来主义”,以患者的病情医治为中心,不仅对一次编码要进行割舍,更主要的是增添了符号的所指“意义”。这些“意义”会在与患者交谈时、在向患者推荐读物的过程中,施加给患者,作为患者解码之前的倾向性意见,影响患者的解码。
第三,符号所指的针对性。心理治疗师二次编码的符号所指针对性更强,目标更集中,那就是患者的病情医治需求,舍此无他。心理治疗师在对作家符号解码的同时,必须思考患者的病情,有针对性地寻找更合适的读物。这样对患者的阅读指导更直接,可以减少许多繁文缛节,直捣病灶。
第四,编码手段和时间的丰富性。一次编码时,作家对编码手段的选择相对贫乏,不可能同时采用多种编码手段。心理治疗师的二次编码,可以选择更多形式的符号,文字的、声音的、图像的,甚至声情并茂的,也可以“多管齐下”。不仅编码手段丰富,就是编码时间也相对充裕,待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再实施治疗。一切都在心理治疗师的掌控之中。
心理治疗师的解码和编码,从心理治疗的角度看,等于调配出了效果更好的精神药物,于人体健康的精神状态大有助益。
4.患者的解码
患者的解码属于第二次解码。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是真正意义上对符号的解码,尽管在此之前,经过心理治疗师的介绍,患者已经间接地对符号的所指有所“先入为主”的理解。二次解码比第一次解码更显重要,因为这是真正治疗过程的开始,是对第一、二次编码效果的检验,因为心理治疗师的解码与二次编码在这之前属于“纸上谈兵”,只有这次及其以后“躬行”,才能验证其疗效。
(1)两次解码的不同
第一,解码人不同。心理治疗师是第一次解码人,并且身兼第二个编码者。第二次的解码人是患者,是心理治疗师的病人。
第二,解码目的各异。心理治疗师就是“李时珍”,解码就是在“尝遍百草”,其目的是根据病人的病情来寻找对症的“药物”。患者的解码是按照心理治疗师的“药方”服药,其解码目的是医治自己的病。
第三,解码时所持的心态有别。心理治疗师解码时心中牢记患者的病情特征,在众多的符号中寻找最适合、最对患者病情的“药物”,思考着将哪些“药物”进行组配才是最佳的“药方”,设想患者服药后可能会有什么反应,这个过程真可谓“众里寻他千百度”。患者、二次解码者的心态各异:相信,一定能治病;试试,也许可以治病,表现出相当的疑惑。其心态必将影响行动,或迫不及待地解码,或半信半疑地试读。
(2)患者的解码可能出现的情景
第一,心理治疗师的编码与患者的解码其所指相吻合。这是最理想的情景。心理治疗师依据“药物”的药性所组配“药方”,在患者解码后都得到了正面的反应,符合原来的设想,实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例如:王××,男,大学生,自小不受家人的喜欢,所以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毫无价值的人。从此生活在阴霾中,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并着手制订痛苦少的自杀计划。心理治疗师根据其病情,在对多种符合解码的基础上,为他编码、组配了由多种符号组成的“药方”——推荐阅读《生命的重建》《人性的弱点》《超越自卑》《拉自己一把》等一系列图书,要求写自解心结笔记。王××多次解码这些符号后,克服了自卑,走出抑郁的阴影。他在读后感中写道:以前,别人常说生活充满阳光,但我却感觉不到温暖,眼前总是一片阴暗,我一直活在阴霾中。这些读物,尤其是《生命的重建》开启了我人生的另一扇窗口,让阳光照进我的心田,使我慢慢走出自卑的阴影,并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开始放下自己对人对己的偏见。我的境遇比《生命的重建》的主人公露易丝·海不知要好多少倍,与她相比,我简直是上帝的宠儿。我没理由自轻自贱!这个例子,患者通过对符号的解码,所理解的符号所指与心理治疗师的设想实现了高度的吻合,与作品的主人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类比二人的遭遇,思想得到了升华。心理治疗师和患者王××理解的符号(作品)所指,在激励人们自强、战胜自我、走出抑郁方面大于符号本身携带的所指,这也许是第一次编码的作者不曾料到的。但是符号(作品)本身携带的其他所指,可能没有得到解码,或者很少显示。主要是心理治疗师进行了割舍,患者也没有更多地自我关注。
第二,心理治疗师的编码与患者的解码其所指相离。心理治疗师依据“药物”的药性所组配“药方”,在患者解码后却出现相离情况,既有接受,又有排斥,治疗效果没有达到预期。例如,目前一些家长为治疗孩子迷恋校园小说而让他们阅读名著。作为已经对名著这些符号进行解码并进行了二次编码的家长,根据其对符号所指的理解,期望孩子对符号解码后达到的目的为名著中的英雄人物能够为孩子树立成长的榜样,名著中的人文关怀能够提升孩子的思想修养。孩子解码这些符号后,理解的所指与家长的期望相离。孩子们认为这些名著(符号)非常枯燥,越读越没有兴趣。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心理治疗师对患者缺少真正的了解,符号的选择不适合患者解码,受各种因素影响患者的解码与心理治疗师,甚至作家的编码产生较大的偏差。
第三,作者和心理治疗师的编码与患者的解码其所指相左。先看情况一:患者解码与第一次编码所指相左。例如:《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军,关张共擒王刘二将”:袁绍出兵讨伐曹操时,命令陈琳起草檄文。檄文传至许都,当时曹操正患头风,卧病在床。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从床上一跃而起,顾谓曹洪曰:“此微何人所作?”洪曰:“闻是陈琳之笔。”操笑曰:“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陈琳文事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编码者是陈琳,陈琳创作的文本是檄文。陈琳编码的初衷是,通过解码激怒曹操,使其愤而应战。解码者是曹操,解码的对象也是檄文。陈琳赋予檄文这一符号的所指,与曹操解码理解的所指却大相径庭。曹操解码后,通过对檄文这一符号所指的理解,却是发现了陈琳这一文学才子。
再看第二种情况:患者的解码与第一、二次编码所指都相左。《南史·刘瑱传》载:“瑱妹为齐鄱阳王妃,伉俪甚笃。王为齐明帝所诛,妃追伤遂成痼疾,医所不疗。有陈郡殷蒨善写人面,与真不别,瑱令蒨画王形像,并图王平生所宠姬共照镜状,如欲偶寝。瑱乃密使媪奶示妃,妃视画仍唾之,因骂云‘故宜其早死’。于是恩情即歇,病亦除差。”第一次编码者为殷蒨,符号所指为王与平生所宠姬共照镜,如欲偶寝。第一次解码者是刘瑱,解码与编码所指相吻合。第二次编码者也是刘瑱,符号所指没有增加,只是多了“隐性”符号“乃密使媪奶示妃”(暗地里,不经意间让齐鄱阳王妃发现)。第二次解码者是患者——齐鄱阳王妃。解码得到符号的所指与第一、二次编码所指完全相反。符号所指是“美”(鄱阳王宠幸爱妃、与之“共照镜”,“欲偶寝”:表现浓厚生活气息,情意浓浓、爱意笃深),解码所指乃“丑”,对于回味美(伉俪甚笃)、渴望美(追伤)的齐鄱阳王妃来说,夫君暗地里宠爱别的嫔妃,是争宠之大忌,其丑无比,绝对无法容忍。
第四,患者的解码与心理治疗师的编码吻合又相离。
比如,2014年2月14日香港凤凰卫视转载台湾媒体报道:体重约一百公斤的王姓女子(34岁),去年12月因体重遭男友嫌弃而失恋,郁郁寡欢,过年前三四天不吃不喝,出房间母亲苦心开导并播放佛经感化,但她不听劝告。王母觉得事态严重,请消防队将女儿送医,但救护人员评估无强制就医必要,王母再报警求助。前镇分局瑞隆所警员张世祥(43岁)和另名郭姓巡佐据报赶抵,见王女神情颓废,眼神呆滞躺在床上,灵机一动唱出歌手辛晓琪脍炙人口成名曲《领悟》经典歌词:“多么痛的领悟,你曾是我的全部”,触动其心弦,王女听见突回神,情绪溃堤,和母亲相拥哭泣,张警感慨“简单词曲描写出为情所伤的心境,简直是写到人的心坎里”,看到王女和家人有了互动,随即离去。警员同事得知直呼:“歌词打动人心,比佛经还有用!”所内陈姓女警透露,曾有同事处理棘手的婆媳纠纷案件,他脱口唱出同样是辛晓琪的歌曲《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替同事缓解情绪。同事私下封他为“神曲一哥”,因唱歌就能替民众解决问题,“这专长无人能及”。
这是阅(闻)读疗法成功的一例。经过心理治疗师(其母亲)的编码配送无效的情况下,另一个心理治疗师(警员)的歌曲《领悟》编码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患者王女对母亲劝导的编码、佛经的编码也进行了解码,只是编码与解码的所指不相吻合而已。所以王某不为所动。歌曲《领悟》的编码含有多种要素:歌词、音乐、歌声等合并发力,警员编码的所指与患者解码的所指吻合得“天衣无缝”,患者幡然醒悟。
5.编码与解码的循环往复
作为心理治疗的辅助手段,阅读疗法的疗效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心理治疗师与患者的多次配合,双方都要有耐心,经过多次的循环往复,才能实现预期效果。
(1)心理治疗师的解码与编码的循环往复
作为心理治疗师要知道自己解码与编码的实际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与治疗对象的面对面或隔空(通信网络)交流,实际了解患者解码后心理反应。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例如患者交流会、读书心得、量化表格,对患者解码的效果有一个符合实际的评价。
作为心理治疗师要根据患者解码后的各种信息,在真实评价疗效的基础上,参考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从医经验,及时热情、耐心地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解码后的心理变化,发现新的心理需求。要及时地调整药方组配:应及时更换、调整书目,变换阅读方式,更新阅读环境,调整阅读治疗小组成员。要依据患者的变化、自己医疗的需求,耐心地对患者加以引导,树立患者阅读治疗的信心,帮助克服患者阅读的极端心态,放松患者的心情。例如,对于抑郁症病人的阅读治疗,首先要使其放松心情,为此可以给他们解码一些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散文诗、言情小说或笑话集等符号,如《海燕》(高尔基)、《暴风骤雨》(周立波)、《吹牛大王历险记》(拉斯波);其后再施以立志成才的符号,如《本色做人变通做事》《细节决定成败》《卡耐基成功之道》;第三阶段再推荐一些真正能够治疗抑郁症的符号。比如:杜甫对自己的诗非常自负,他的挚友郑虔的妻子病了,杜甫对郑虔说,读我的诗就可以驱逐病魔。并推荐先读哪一首,如不行,再读哪一首,如果三首诗读过皆不见效,就是古代的名医扁鹊再世也治不好了,结果还真治好了朋友妻子的病。这些事例说明阅读治疗过程要有一定的时间,阅读治疗过程中心理治疗师的作用不可忽视。
总之,尽管心理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起着外因的作用,但其所作所为都会给患者施加一定的影响。心理治疗师要有“长期疲劳战”的思想准备,要以自己的良好表现去影响、改造患者,争取最后的胜利。
(2)患者解码的多次往复
作为阅读治疗的主体,在阅读治疗过程中患者是真正的“上帝”,过程中的一切都以患者为中心而展开。
患者要有坚定的信念,坚信阅读治疗的功效,按照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专心致志地读书、认认真真地解码符号,并随时留下阅读心得,及时完成心理治疗师布置的各种作业。要认真填写解码后需要填写的各种表格,反馈各种解码信息,以便心理治疗师掌握真实的治疗现状。
同时,患者也要有一个“长期”的心理准备,不要寄希望于一两次解码就可以完全消灭病症,也不要放弃药物治疗,阅读治疗毕竟只是一个辅助治疗手段,同样需要循环往复多次解码,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病症。
三、阅读治疗过程中心理治疗师作用的符号学分析
阅读治疗也就是“阅读疗法”。1969年美国出版的《图书情报百科全书》给阅读疗法的定义是:阅读疗法就是在疾病治疗中利用图书和相关资料。它是与阅读有关的一个选择性活动。作为一种治疗方式,这种阅读是在医生指导下,有目的、有引导、有控制地治疗情感或其他方面的“疾病”。作为媒介,图书和相关资料有助于建立一种交流方式,有助于增强病人接受治疗的客观工具。阅读疗法是一种利用文献的力量,以达到领悟、了解与自我成长目的的一种活动。
无论国内、国外均强调对患者的指导。指导者或医务工作者,或图书馆员,我们统称之为心理治疗师。本文主要从符号学视角来讨论心理治疗师在阅读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1.解码过程中心理治疗师的作用
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没有编码,就无所谓解码。如果说编码属于表达,那么解码则属于理解。表达者运用符号的编码传达某一信息,理解者要接收这一信息,就必须对其解码,也就是根据符号的编码重建意指。解码有强解码和弱解码。强解码表现对应,如考试中的选择题;弱解码可以赋予自己的理解,如考试时的论述题。
本文所说的解码对象,既指患者,也指为患者治疗的读物。阅读治疗的载体,即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阅读对象相当宽泛,既可以是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箴言、一首诗,也可以指一部电影、电视连续剧、一场讲座、座谈会,甚至欣赏单独的一幅画。无论什么样的解码对象都可以说是一个或一系列的符号。
心理治疗师要使用这些符号指导患者阅读、讨论,从而达到使患者恢复身心健康的目的,就要在阅读、解码患者的基础上,解码众多的阅读符号并从中加以选择。
(1)全面分析、准确把握患者的病情特征
心理治疗师第一个需要解码的就是患者。既可以把患者看成一个符号,更应该把患者的各种病情表现看成不同的符号。如心理失调、抑郁症、性别机能失调、精神分裂症或阅读障碍等病症,都可以看成形形色色的不同符号,它们的各异表现正是符号之间的差异。患者的表现也是各种“符号”,病情分析也就是解码的过程。作为心理治疗师应该对这些符号进行解码,分析、归类其所指意义,准确把握所指(病情)特征,以便找到对症治疗的“良药”。例如观察到患者“情绪低落、失眠、无法正常学习、感到生活无意义、自杀意念强烈”这些“符号”的能指,加上一些生理指标的测定,就要善于分析“符号”的所指,不仅确定是抑郁症的表现(所指意义),还要确定病症达到的级别。
(2)全面分析、准确解码读物的内涵所指
心理治疗师第二个需要解码的就是读物,即作家创作的符号,也可以说是治疗患者的“药物”。作家创作是运用符号的编码过程,阅读的过程就是解码的过程。编码是运用语言符号从语素、词、短语到句子,再到篇章(文本);解码从理论上说与编码过程一致,但是理解时,特别是阅读治疗过程中的理解应该着眼于篇章、宏观,从总体上把握符号的所指、理解其意义内涵。例如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陈凯歌改编为电影《边走边唱》,解码小说时从一个个的词、句子开始,以至于整个篇章的理解;解码电影时也是从一个个画面开始,以至于整部电影。但是掩卷思之,就不能局限于一个个句子,一幅幅画面,就不能只看到师徒二人希望的幻灭,而应该从整体上感悟“生存的艰难与困境”,更应该解码出“不甘为命运所拨弄、勇于与逆境抗争的顽强精神”,“命若琴弦”虽然脆弱,却要奏出最美好的音符。通过解码,心理治疗师会确定为这一“符号”是治疗“深陷逆境,丧失抗争信心,失去生存勇气”的“药物”。
(3)心理治疗师解码的特点
整体性。整体性表现有二:其一是对患者解码的整体性。其二是对读物解码的整体性。无论是患者还是读物,心理治疗师解码时都是先分项解码,再综合分析,获得整体性所指,其后会在整体性所指的基础上,再分项解读各个组合符号的所指,以验证整体性解码是否正确。整体与个体的关系也就是系统与组分的关系。没有系统,则组分完全没有意义,无法理解。组分的变化必然引起系统“模式化”的变化。例如,交通灯有红、黄、绿三色,孤立地分析红灯为什么是停车信号毫无意义,红灯之所以有意义是由于它处于这个信号系统之中。有黄、绿二灯各自的意义作背景,整个系统使它获得意义。对患者的分项解码只是个体信息,个体信息的集合表征出整体意义;只有在整体意义下,个体信息才实现其价值。
对称性与非对称性。患者病症作为符号通过能指所表现的所指、作家创作的作品作为符号的“意义”和心理治疗师通过解码而得到的“意义”没有绝对、必然的一致性,二者之间既有对称性,又有非对称性。解码者可以解读出与编码者“完全”相同的“意义”,也可以解读出不完全相同的“意义”。前者是说,解码者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编码者的符号意义,编码意义结构=解码意义结构。这是对称性,也是一种理想化的编码与解码交际模式,也是编码者最期望达到的境界。非对称性是说“编码意义结构”与“解码意义结构”既不完全相反,也不完全对等。解码者既不完全同意编码者的符号意义,也不完全反对编码者的符号意义,解码者对编码者的符号意义既有包容,也有对抗。尤其是阅读心理治疗师的解码,对作品符号所指的意义既保持一定程度的认可,又在一个广阔的话语层次上保留自己发挥、解读的权利,从而使信息中内涵的意义适合于局部的特定情况。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经编码而成的作品,其所指包含有多方面的信息,特别是“隐性信息”,解码者的解码只限于符号的所指,对于“隐性信息”无法解码;或者解码者根据自己的理解,附加于符号所指以外的其他信息。因此就造成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解码者所释之“义”,与编码者的所载之“义”可能相距甚远。因为一个文本不可能只允许用一种释义系统来释义,因为释义态度并不取决于文本本身。至少,复杂释义的可能性始终是存在的。例如,我跨进一个饭店想吃饭,这是纯实用的符号。但我这一符号向饭店主人传达若干所指意义:我饿了;我对贵店感兴趣;贵店的特色与规格适合我的口味,适合我的身份或我目前的处境等。在我还没表现其他符号(就座、点菜等)之前,仅就跨进门这一符号已经传送出一系列或许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所指信息。因此,符号所指的解码比我们普通说的一个符号所载一定所指要复杂得多。(www.daowen.com)
可复现性。解码者在充分理解患者病症符号、编码者作品符号的整体意义的基础上,可以产生一个整体印象,可以在自己的脑海中既不断地“复现”作品,也可以不断搜索这一“药方”能够对症的病例。这正是所指能够摆脱具体事物而依附于符号,解码符号后,具体事物可以重新复现的体现。
(4)两次解码的准确对接
心理治疗师在开出“药方”、推介读物给患者之前需要思考两次解码所得到的“所指”如何“对接”,即思考患者病症符号的所指与什么样的读物符号(药物)所指对接。
这是进入治疗过程的关键一步,也是对心理治疗师水平的考验。在对患者病症符号解码、得到整体性所指之后,心理治疗师就会思考患者是什么病,目前处于哪个阶段,需要给予怎样的医治。同理,心理治疗师在对阅读对象这一符号解码、得到整体性所指之后,也会思考阅读对象属于什么样的“药物”,属性、药理如何,适应怎样的病症,可以参与哪些“药方”的组配。
对两次所指全面了解之后,心理治疗师就要充当“红娘”的角色,将素不相识的患者病症所指与阅读对象所指进行“对接”。心理治疗师开出的“药方”,如果疗效显著,说明对接得相当“吻合”,但是更多的是既吻合,又不吻合,需要心理治疗师的再次或多次编码。
2.编码过程中心理治疗师的作用
(1)心理治疗师的第一次编码(话疗)
对心理治疗师来说是第一次编码,相对于整个医疗过程来说是第二次编码(因为第一次编码为作家的创作)。
心理治疗师的编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组配“药方”,其二是对患者的阅读指导。组配“药方”,是心理治疗师将不同的符号(篇章或文本),根据其所指的药理表现,组配成一个药理有别,但相互补充的药方,即更大一级的符号。这实际上也是一个编码过程,不仅要详细了解、准确把握不同符号(药物,即文本)的所指意义,更要尽可能准确地预测符号“融合”后产生的效果。
心理治疗师在对患者使用药方治疗之前,会与患者进行深入的交谈,向患者推介读物(符号),这实际上也是一个编码过程。其编码内容涉及为什么要开展阅读治疗、怎么样实施阅读治疗、阅读这些符号(篇章或文本)的目的、符号的所指意义、阅读过程有何要求、其注意事项是什么等。这次编码是在第一次编码(作者创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既是对第一次编码所指的指向性解码,也是针对性极强的、对第一次编码的扬弃,更是心理治疗师依据自己的解码所得针对治疗需要对符号所指的“添加”。
(2)心理治疗师编码的特点
心理治疗师的编码作用大于作家创作的编码。心理治疗师的编码是在作家第一次编码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这时就有了作家和心理治疗师的双重编码者。这时作家“退居二线”,成为“隐身编码者”。尽管患者解码的对象是作家编码的符号,但是与患者面对面的是心理治疗师,即“显性编码者”。患者是通过心理治疗师的编码介绍而解码作家创作的符号的。就阅读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来看,心理治疗师的编码作用大于作家的作品编码。因为就编码者来说,是隐身编码者+显性编码者;就符号所指来说,是作家编码符号所指+心理治疗师编码符号所指。
心理治疗师编码符号的所指“意义”更趋丰富。心理治疗师的符号编码是在作家编码的基础上,并以作品符号为“蓝本”的二次创作,即二次编码。这次编码采用的“拿来主义”,以患者的病情医治为中心,不仅对一次编码要进行割舍,更主要的是增添了符号的所指“意义”。这些“意义”会在与患者交谈时、在向患者推荐读物的过程中,施加给患者,作为患者解码之前的倾向性意见,影响患者的解码。
心理治疗师编码符号所指的针对性更强。心理治疗师二次编码的符号所指针对性更强,目标更集中,那就是患者的病情医治需求,舍此无他。心理治疗师在对作家符号解码的同时,必须始终围绕着患者的病情而思考,有针对性地寻找更合适的读物。这样对患者的阅读指导更直接,可以减少许多繁文缛节,直捣病灶。
心理治疗师编码的手段和时间会更加充裕。一次编码时,作家对编码手段的选择相对贫乏,要么文字,要么图片;要么电子,要么纸质,不可能同时采用多种编码手段。心理治疗师的二次编码,可以选择更多符号作为“蓝本”,文字的、声音的、图像的,甚至声情并茂的,也可以“多管齐下”。还可以根据以往医治的经验,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不仅编码手段丰富,就是编码时间也相对充裕,待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再实施治疗。一切都在心理治疗师的掌控之中。
(3)心理治疗师编码与作家创作作品编码的差异
编码目的不同。第一次作家创作作品的编码是运用符号创作符号,是为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个人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的加工改造选择,以语言单位为基本符号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即更大的“符号”。简言之,为了用“符号”反映社会生活。心理治疗师在对作品符号解码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针对患者的病情而进行的重新编码,是为了治愈患者“疾病”而添加的“药物”。即一个是为解码者欣赏,一个是为解码者治病。
谁是解码者的明确度不同。作家为反映社会而创作了供人们欣赏的符号,至于这些符号由谁来进行解码,即自己创作的作品有谁来欣赏,不确定,供所有人解码和欣赏。心理治疗师在对作品符号解码的基础上进行的编码,其解码者十分明确,即患者,就是为自己的患者“量身定制”的符号。
经过编码的符号所指“意义”不同。作家创作的反映社会生活的符号所指“意义”是宽泛的,既有符号本身携带的“意义”,更有符号以外的“附加意义”。例如外国作品所表现的国外风情、民俗等。心理治疗师在对作品符号解码的基础上,经过编码而创作的符号,其“意义”是对作家创作符号“意义”的舍弃与增添。心理治疗师根据患者病情治疗的需要,舍弃不必要的所指,有针对性地增加必需的所指。这里面既有基本原意的继承(否则,就无法以此作为治病的凭借),更多的是添加了针对病情,依照自己的理解而附加上的所指意义。
3.在以后多次解码与编码中的作用
心理治疗师要有“长期疲劳战”的思想准备,要以自己的良好表现去影响、改造患者,争取最后的胜利。总之,尽管心理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起着外因的作用,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其所作所为自始至终都会给患者施加一定的影响,都发挥着相当的作用。因为第一次解码不一定能恰当地理解符号所指,还要重复解码或回返观照等更加细致的解码活动,直至理解其所指意义,体验到“共鸣”的美感为止。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心理治疗师在阅读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其所长,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共同为实现治疗目的而努力。
四、阅读疗法的逻辑学解读
健康指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无病即健康,对健康的认识仅局限于躯体无疾病。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提出:“健康是指生理、精神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不生病。”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在任何一方面存在问题,就属于不健康,或“亚健康”,都需要治疗。
人具有社会性,身体、社会、心理、精神、情绪等因素影响人体健康。环境因素特别是社会环境因素,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时对人们的健康、精神和体质发育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阅读和健康密切相关,渊源久远。培根曾强调阅读“成性格”,刘向认为阅读“医愚”。阅读在治未病和已病方面成效显著。
阅读疗法就是以文献为媒介,将阅读作为保健、养生以及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使自己或指导他人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讨论和领悟,养护或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文献不仅包括纸版图书,还包括以声光电磁等方式记录知识的各种载体,如胶片、磁带、光盘、计算机硬盘等。
我国的阅读疗法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近几年,在北京大学王波等学者的倡导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实证研究薄弱 ”“针对性研究不够 ”“立体研究欠缺 ”等问题。
逻辑是以思维或交际的实际运行过程为对象,从中总结、提升可操作的一般性规范或方法的科学;逻辑可以为人们提高思维效率或交际的恰当性程度提供指导。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属于人们认识过程中的理性认识阶段。逻辑规律是人们正确思维的元规律,是任何研究、任何思维都必须遵守的规律,是日常思维交际重要的工具。
逻辑学在阅读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分析患者发病的原因、阅读过程以及疗效的产生,都和逻辑密切相关。不管患者和指导者有意识或无意识都会进行定义、运用概念形成判断,运用判断进行推理和论证。整个过程都渗透逻辑思维和理论知识的运用。阅读治疗的过程就是医患双方的思维(包括普通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过程。患者要实现“产生新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要领悟文献内容,要“恢复身心健康”,就必须对原有认识进行否定,由量变达到质变,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这样多次的往复循环,才能实现医治的目的。这就是辩证逻辑规律的具体应用。
1.患者患病过程的逻辑分析
(1)阅读疗法医治对象的表现
当今高校中大学生阅读疗法医治对象常常表现在:人生目标不明确、遭受挫折、就业压力大、厌学、焦虑、抑郁、交际困难、自卑(出身、身体残疾、相貌“丑陋”)、恋爱苦恼、性困惑、网络成瘾等方面,这些都可以借助阅读疗法加以治疗。
(2)患者患病原因的逻辑分析
①患者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出或然判断。归纳推理是由个别性(或特殊性)的知识作为前提,推出具有一般性的知识作为结论的一种推理形式。从对于个别事物的研究,得出一个一般性结论的推理过程,就是归纳推理。归纳推理可以根据是否涉及了一类事物中所有的对象,而划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通过考察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属性,进而做出某类事物中所有对象都具有该属性的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是:以有限的、已有知识为根据推出未知知识,使人们的知识范围扩大。这个特点,对人们的认识,对科学研究的作用是很大的。但客观事物也存在另一种情况,即有些属性只是某类部分对象所具有,这就决定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因为我们只是研究了一部分对象的属性,就得出该类对象的共同属性。例如,发烧就不是所有感冒病人都具有的属性。
现在不少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没有任何兴趣,甚至觉得学了也没什么用,因此学习无动力,烦躁焦虑,学不进去。这种结果是错误的逻辑推理导致的。首先,他们看到周围的学长,尽管刻苦学习,但是毕业后并没有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其次,在网络上看到或生活中听到某名牌大学的学生毕业后以卖肉为生等现象;再次,想想自己学校没名气、专业又年轻、社会无靠山;最后进行不完全归纳推理:在这个学校、学这个专业毕业后一定找不到好工作。
②患者不自觉违反三段论推理规则得出错误判断。三段论推理属于演绎推理。为了确保运用演绎推理获得真实结论,必须满足两条:第一,推理有效(符合推理规则);第二,前提真实。
大学生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到一般性结论后,以此为大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凡是身有残疾的人都受人耻笑、被人看不起,我是身有残疾的人,所以,我一定受人耻笑、被人看不起。”这个推理错误的原因是:前提是一个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到的、不真实的或然判断。把或然判断作为前提进行推理只能得出或然判断,患者却想当然地认为是必然判断。
再如:“凡是有家庭背景的学生,即便成绩不好也能找到好工作,我没有家庭背景,所以,即便我学习成绩再好也没用。”这个推理还可以整理为:“如果有家庭背景,即便成绩不好也能找到好工作,我没有家庭背景,所以,即便我学习成绩再好也没用。”前者违反三段论规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不得周延”,出现“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后者作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违反“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规则。二者的结论都是或然的,都是错误推理。
③患者运用类比推理得出或然判断。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有部分的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假设A、B为两事物,已知A、B都具有属性a、b、c,并且又知A事物还具有属性d,于是就推论事物B也可能具有属性d。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的,因为推理的根据不充分。第一,并非任何具有相同之点的对象都可以列为同类对象。第二,即使A、B两对象同属一类,也可以有不同的属性,也可能A对象所具有的d属性正是A、B两个对象相互区别之点
例如,B同学的思维与推理:A同学来自贫困山区,身体有残疾,学习成绩优秀,被其他同学取笑,谈恋爱被抛弃;我来自农村,身体条件差,学习成绩还可以,所以,我一定会被其他同学看不起(尽管没有发现),恋爱也一定不会成功。因此,B同学整日郁郁寡欢,“画地为牢”,对爱情望而却步。B同学先是在运用类比推理时犯了“机械类比”,接着在不完全归纳推理时又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从而得出所有来自贫困山区,身体有残疾,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都被其他同学取笑,都无法获得真正的爱情。
④从心理到生理,从生理到心理的恶性循环。由于缺乏逻辑等思维工具,由于不善于辩证地、多方位地思考,心理上形成长期解不开的“疙瘩”,如焦虑、抑郁、烦躁;心理变化反映到生理上:失眠、脾气暴躁、狂妄、遇事缺乏耐心。这些生理变化使得大家更不敢、不愿与之交往,从而又加重病情。这样由心理到生理,由生理到心理的恶性往复循环,是患者缺乏正确引导、不会辩证思维的结果。
2.医治过程的逻辑分析
(1)病情分析的逻辑
阅读疗法的指导教师在与患者接触、治疗的过程中,自觉地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对各种患者的不同表现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不同病种患者的突出表现。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结论具有或然性。
当指导教师接待新的患者时,通过交谈、了解其具体表现后,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一般性结论作为参照物或大前提,运用类比推理、演绎推理的三段论,将患者归类。如抑郁症的一般表现是:睡眠障碍、情绪低落、压抑或沮丧、悲观失望、多愁善感、记忆力减退、脑力迟钝、企图自杀等。指导教师了解到C同学也基本具有这些特点(不完全具有),可以初步判断为C同学患了抑郁症。其推理为:a、b、c、d、e是抑郁症的表现,C同学有a、b、c、d表现,所以,C同学可能患了抑郁症。
(2)治疗阶段的逻辑
①开出“药方”。指导教师主要运用演绎推理的三段论。要想取得预期疗效,取决于:准确性和针对性。指导教师对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药方(推荐阅读物)对患者治疗的针对性。
②患者治疗。患者按照指导教师的“药方”,进行阅读治疗。要达到预期疗效,患者不仅要会普通思维,还必须善于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从事物发展、变化角度反映对象,它反映对象从量变到质变,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事物发展全过程。普通思维只看到A是A,辩证思维则既看到A是A,又看到A经过一定的发展又会转化为非A。
抑郁症患者自杀念头的产生,主要是看问题极端、片面,如果能辩证思维,往往可以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例如:只看到市场经济下工作难寻,而向往计划经济的“包分配”,却忽略了计划经济人才难以流动、市场经济容易找到用武之地。利与弊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失败是成功之母”很好地反映了事物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过程。
患者必须运用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维规律。否定之否定思维规律依据思想所反映的事物和思维的辩证法,肯定抽象思想的合理性,否定其局限性,给抽象思想充实新的思想规定性,使思想从片面到全面,从有限到无限,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从把握事物的部分到把握事物的整体,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患者通过辩证思维发现自己思想中的局限性部分,找到阅读物中的积极进取思想,并进行补充,形成新的思想;再循环往复这样的过程,以致完全否定自己思想中的消极部分,从思想上彻底自新。
患者要实现否定之否定,最终达到质的飞跃,而非一蹴而就,是需要过程的。例如:治疗网瘾,夸张点说就像戒毒。当患者通过阅读接受一些正面的思想、否定错误思想,开始了量的积累;一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会旧病复发,这就需要加大治疗,阅读与谈话结合,使其接受更多的正确思想,否定更多的错误思想。经过多次的循环往复,一点点地克服、战胜,最终实现质的飞跃,彻底戒掉网瘾。
③反馈总结。阅读疗法的指导者要倾听患者治疗后的感悟反馈,特别留意负面的反馈,及时调整“药方”;要注意病案的分析和积累,以期总结出病因、治疗方案等方面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反馈总结阶段,指导者要树立并善于运用对立统一思想。所有事物对立的一方,无不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的方面转化。生和死是对立统一的,所以,生(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定的过程)可以转化为死,死(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定的过程)可以转化为生。阅读治疗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实现由死到生的转化,避免由生到死的转化。
指导者要善于运用归纳推理、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要有意识地安排试验,运用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分析、发现个案的特点,运用归纳推理总结规律性的治疗良方。
3.结语
近几年,我国的阅读疗法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成绩显著,但是问题明显。逻辑是思维认知的科学,人类根据各种感知器官,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由已知来认识未知,构建各种概念范畴。阅读治疗能够解决认知情感问题,逻辑分析推理是阅读治疗的有效工具,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阅读疗法个案的逻辑分析
——试析孙绍振的散文《幽默疗法真经》
美学家、幽默大师孙绍振先生的散文《幽默疗法真经》发表以来,获得广泛的赞誉。该文作为阅读疗法的个案,也不失为典型案例;因为广义的“阅读”,就包括阅、听、说等方面。本文从逻辑学、修辞学、心理学、读心术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并总结出阅读治疗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幽默疗法真经》
前记:友人之子考高中成绩稍逊,未达重点线。忍痛交纳三万元方得就读重点中学。其妻痛其十年积蓄之失,愁眉不展,日见消瘦,玉容憔悴,日甚一日……
分析:病情表现:愁眉不展、消瘦、憔悴、日甚一日。
病因:为了让儿子上重点高中,花去了十年积蓄三万元。
病理分析:心病:心疼钱。心理负担造成生理疾病,通过生理反映心理。“由于情绪状态伴随着有机体生理功能的改变,因此,剧烈持久的情绪活动必然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乱,导致各种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它们的起因、发展和治疗均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李新旺:《生理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42页)
矛盾焦点:儿子上重点与十年积蓄之间,哪一个是主要矛盾?哪个应该留,哪个应该放弃?
病因逻辑分析:
1.实际上,儿子上重点与十年积蓄之间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患者认为是对立的:留下十年积蓄,就必须放弃儿子重点中学的学业;治疗师认为是统一的:为了儿子的成长放弃十年积蓄,是长远的投资,是明智的积蓄。
2.如何既保留三万元积蓄,又使儿子上重点高中——选言判断:或者复读,或者动用关系。如果复读一年,也许可以既保留三万元积蓄,又使儿子上重点高中。(这是一个“假说”,是否真实,需要检验,需要付出代价)如果动用各种关系,也许可以既保留3万元积蓄,又使儿子上重点高中。(这个假说,基本上不可能,否则,不会患病)
3.复读假说的提出,也有一定道理,是女主人公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而得出的结论。(周围张三的孩子复读后,没有花钱,考上了重点高中;李四的孩子复读后,没有花钱,考上了重点高中;王五的孩子复读后,没有花钱,考上了重点高中,所以,只要复读就能不花钱,考上重点高中。当然,女主人公一定也见到复读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的,这时她忽略不计,认为不会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4.类比、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只要复读,就能不花钱上重点高中。这是一个或然判断,可能真,也可能假。
5.治疗的过程也是患者与治疗师之间的一个驳论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立论过程,是两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彼消我长或我消彼长的过程。(审智)
6.治疗的过程也是转移注意力的过程。治疗师要想方设法将患者的注意力从三万元转移到儿子身上。
以下为余之幽默疗法真经:为孩子念重点高中,花光老本,不能算你的晦气,应该算你的福气。(友妻欲争辩,当即被吾制止)莫说三万,说是三十万,也不算晦气。世界上最大的晦气不是穷得叮当响,而是有钱没有办法花。(友妻又欲作争辩状,仍被制止)那些没有儿子的大款们,有为孩子倾家荡产的幸福吗?那才叫人生之大痛苦呢。你今天去学校排队交钱,人家问你干什么来的?你可以自豪地宣称:给我儿子交学费。多大的彩头!没有这个孩子,你就是有三百万、三千万,有这个资格去排队吗?老实说,你连眼馋,去过过排队瘾的份儿都没有。不信,你拿上三万块钱去排在队里,等轮到你了,你把钱往人家面前送,人家问你干什么的,你说不为什么,就是为了过过为孩子排队交学费这个瘾。不被人家当成神经病才怪。(友妻苦笑)
1.患者接受治疗的反应:欲争辩——又欲作争辩——苦笑。两次“欲争辩”:不同意或不完全同意,欲进行反驳。苦笑:“苦笑的特征更加不同,因为那笑容看起来很勉强,而且除去这点勉强的笑容以外,其余部分的表情完全是痛苦或者无可奈何。”(周广宇:《心理学与读心术》,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年1月,第35页)
2.病情分析正确、针对性强、主要矛盾抓得准——三万元花在儿子读重点值不值!
3.辩证逻辑分析:孩子是花三万元的必要条件;没有孩子,就不能花三万元。因为你有孩子,才具有花钱的资格。围绕主要矛盾,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孩子)。
4.通过联想、想象,进行类比推理:联想和想象是类比推理的基础。大款们没有孩子,有钱难交的尴尬;有钱没有孩子的痛苦。有孩子,就有了交钱的条件,就有骄傲的资本。类比:你能为孩子交钱,应该骄傲!间接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孩子)。
5.启发思考:有孩子、为孩子,交钱值得!
再说,你家有了三万块钱,放在那里干什么,什么目的?难道是想当资本家?想发财?说到发财,那就得冒风险。你不看看那些买股票的,一下子发了,乐得像鸭子淘阴沟淘到了一条蚯蚓似的,直把翅膀拍得满天污水。可是,亏了呢?去跳楼?省了这三万块钱,就为了成天心悬悬的,考虑要不要跳楼的问题。总不能拿三万块钱买这种罪受吧?就算你红运当头,大吉大利,大赢大发,成千上万的钱流进腰包,总不是坏事,是吧!千万不要这样天真。俗话说,饱暖思淫欲。你先生成了大款,忙得半夜三更不归家,就算你相信他是个柳下惠,坐怀不乱,可是成日价出入卡拉OK歌舞厅,免不了要和那些狐媚子小姐耳鬓厮磨,难免有个意志软弱,顶不住逢场作戏的时候。弄不好,过了十多年,你们更发了,却来了一大帮孩子,讲泰国话的、讲广东话的、讲上海话的,都来你家叫他爸爸,那份热闹才叫你没辙呢。就算你先生只是玩玩,没有在情感上陷进去,可也保不定得上个什么病的,尤其是眼下从外国传来的艾滋病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那就不但是你先生的性命,而且是你自己的声名也是难保的。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先生的头脑保不住一时糊涂,被什么妖媚女郎缠上了,就是到这儿,没有闹到离婚的程度,这患难夫妻的情分的损失,也就够你操心一辈子的了。(友妻进入沉思状态)
1.通过患者的神态,表现接受的程度:沉思,即认真、深入地思考。说明治疗师的谈话起到了作用,对方由欲争辩、苦笑,到沉思状态,表明开始接受治疗师的观点,否定自己的想法。
2.夸张想象: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它以现实为基础,驰骋想象。夸张想象既不是幻想,又符合实际;既可以正面,也可以反面。反面的夸张和想象,对患者如同当头一盆冷水,猛地一激,使其猛醒:钱是好东西,但也可以产生坏的结果。从而达到患者加速自身结论否定的目的,增加量的积累,为质变(彻底否定)的最终实现做准备。
3.治疗师采用归谬法反驳患者的观点。(从被反驳论题,推出假判断、得到荒谬的结论)
三万元的用法:A.炒股,两种可能:炒发财(冒风险,“范进式”手舞足蹈);亏本:跳楼——同样的结果:受罪(花钱买罪受)。
B.投资:大赚特赚,亿万富翁——结果,先生出轨,自己地位岌岌可危。总之,三万元放在家,永远不安全。
4.正面批驳患者的观点,间接树立治疗师自己的观点:三万元投资儿子成才值!选言推理:要么投资儿子成才,要么投资股票或其他生意;投资股票或其他生意是花钱买罪受(不行),所以,投资儿子成才是对的。这是一个没有穷尽各种可能的选言判断,未必正确。(实际上是治疗者的一个预设,也是下文的一个伏笔)
5.辩证思维:人想得到钱、人有了钱,是好事,也是坏事;利与弊、好和坏既对立统一,又互相转化。
你可不要说,我把事情想得太坏了。你既不想发财,又不想倒霉,就是想把钱放着,心里就是一分“保险”。可“保险”又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有朝一日,有什么急事。什么急事呢?最大的急事就是生了大病。什么是最大的病呢?无非就是癌症。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可你拼死挣来这笔钱,不是为了活得更滋润,却是为了等你大难临头,这不是拿着三万块钱等癌症吗?等不到,白等不说,可误了孩子的前程。就是等到了,能算你的运气吗?一到这个当口,就是三万块钱都派上了用场,还不等于水浇鸭背?你有今天交学费这份豪迈吗?心里那滋味怎么样?恐怕连找你孩子哭一场的脸都没有。(友人妻惊愕)
1.患者的表情:沉思—惊愕:惊奇震愕—对自己的否定,程度更大;想象,后果更严重。
2.治疗师连连设问,步步紧逼,迫使患者回答,患者不答则已,答则中治疗师圈套,患者一步步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
3.又一个夸张想象(照应上文的伏笔):三万元的其他家庭用途:或者存银行,或者用于家庭建设(购房、买车、治病、养老、养育子女);这个选言判断包含的两个选言支,殊途同归:存银行的目的,还是为了家庭建设。
4.恐吓谈话疗法:抓住病——癌症——三万元医治癌症杯水车薪;况且是三万元“等”来的癌症。目的是取得惊吓效应。惊吓效应:是指人在受到惊吓的时候,人的生理和心理会在短时间发生剧烈的变化,血压会升高,心跳会加快,会突然间变得不理智,甚至会做出一些让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行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如果能巧妙地利用‘惊吓效应’,也可以轻松地掌握对方的心理状况,操控对方的行为,从而让对方在‘受惊’的非正常状态下做出有利于我们的行为。”(张笑恒:《读心术》,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0年7月,第111页)
5.启发思考:A.与其等病,不如先期投资子女的教育;B.子女教育的投资是长线投资;C.投资的风险比较:三万元投资儿子是利润的最大化,风险的最小化。
再说,这回你舍不得血本,弄得你孩子精神不振,保不定什么时候被什么小流氓勾引了去,你这三万块钱拿来走后门,够不够还成问题,要说给他往看守所送东西,怕是还得问我老兄借贷,少不了看我脸色。反过来,你们花大本钱把孩子调理出息了,将来出国留学,拿上个把博士文凭,先不说碰巧和克林顿女儿谈个把恋爱,当上美国的驸马,光是那一口美国味的英语,说得溜溜的,也比那些三脚猫的土包子英语老师神气多了。这回子亏得你们有战略眼光,下了这么大决心,让孩子有这么大个奔头,连我看了都眼红。要是你们没有这个魄力,错过了天赐良机,等克林顿的女儿让别人抢去了,你美国“第一亲家母”当不成,你那个后悔药就吃上一辈子了。人家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头,那时候你的那份儿愁,就不是一夜半夜的问题了。那三万块钱就不是什么“保险”,反而成了一块心病,或者用医学术语说,就是肿瘤,哪怕是良性的,也经不住天长日久,肝气郁积,胃气不舒,转成个恶性的什么癌症,那时叫人笑话倒在其次了。(友人妻微笑,然掩口)
1.表情:微笑,发自内心的;“掩口”,羞羞答答、不好意思。女人的特有动作,没有达到拊掌大笑。
2.打蛇“七寸”:抓住儿子的出路做文章。中国有句俗话,叫作“打蛇打七寸”。七寸是蛇的要害之处。唯有攻其七寸,才能使其乖乖就范。抓住女人的天性和弱点:爱子、舐犊之情。
3.选言推理:儿子或者不上学,成为小流氓;或者上重点,出国成名,做美国总统的乘龙快婿。如今的三万元,要么抓住机会,投资儿子;要么错过机遇,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悔,郁积成疾。
4.调侃谈话法。调侃:用语言戏弄,嘲笑,言语风趣,不庄重。作者用“转移”的方式进行调侃。“调侃者将其感悟到的调侃现象以有效的奇巧方式制作成调侃话语, 而受众在经历了与调侃者大体相同的心理体验后,心头通过‘笑流’,口中喷出笑声。调侃的最终体现方式是笑 ,是形态各异的笑。”(杜希宙:《调侃简论》,《衡水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真的到了那个份儿上,你就是拿八抬大轿来请我给你作幽默治疗,我也不敢来。对于幽默疗法来说,后悔是个绝症。今天你能够把我请动,就是因为你们还没有后悔。这本是吉星高照,你本该享受这份红运都来不及,干什么还这么愁眉苦脸?(友人妻忍俊不禁)
1.表情: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笑。谈话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 使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胡萝卜加大棒”是激励方式中的一种。这种暗喻是指运用奖励和惩罚两种手段以诱发人们所要求的行为。激励对发挥人的最大潜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治疗师陈说利害,起到振聋发聩的效果。
3.辩证逻辑:对立统一:批评中的肯定;灾祸与红运的转化。
我们家乡有句话叫作“风吹鸭蛋壳,财去人安乐”,我把它反过来说,鸭蛋壳,不透风,财不去,人送终。你看哪一个好呢。(友人妻笑而露齿)
1.表情:笑而露齿。即将开怀、拊掌大笑。
2.财富与安乐:选言判断,辩证思维。财富的目的为了安乐,安乐必需财富;为了安乐可以舍弃财富。
3.引用俗语,通俗易懂,耐人寻味,感情贴近。
所以,你花这三万块钱,实在无异于是送瘟神,闽南话不是有“花钱消灾”之说吗?这也就是在你们家挖掉一个定时炸弹。因而应该隆隆重重开一个庆祝会。但是开大会,太麻烦,不是最好的办法。
友人妻问曰:什么办法才是最好的?
我说:当然是请敝人到西湖大酒店小酌。(三人哈哈大笑)
1.表情:大笑。实现最终目的:患者开怀大笑,彻底接受治疗师的观点。
2.结论:钱花得值:消灾、挖掉一个定时炸弹。值得举杯庆贺。
根据上面的案例,我们进行如下总结。
1.正确分析病情,找准病因
面对患者,治疗师要使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十八班”功夫,从社会、生理、心理、学校、班级、家庭、学习、生活、文体、人际交往、情感纠结、业余爱好、阅读习惯、审美情趣、主辅课程等方面交流分析、总结升华。透过患者的种种表现,看到患病的真正原因;舍弃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上文患者的表现为“愁眉不展,日见消瘦,玉容憔悴,日甚一日”,真正原因是吝惜三万元储蓄,主要矛盾是三万元与儿子上重点,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儿子的前途。
2.对准病根,尝试用药
医学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病态行为,是由于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致。因此要先改变病人因此而产生的错误观念和情绪,才能纠正其异常行为。所以,找到、摸准患者的真正病根十分重要。作为一般的治疗师可以先为患者提供试读书目,再根据患者的表现调整读物,最后确定最合适的阅读物。每次治疗完毕后与患者讨论阅读治疗的收获,分享身心感受,及时评价阅读治疗效果,调整阅读治疗方案,确保获得理想疗效。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大夫”可以不尝试,直接针对病根,“狠心”用药。上文的治疗师就是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来选择话题,说出“狠”话,激患者惊愕、猛醒,最后达到目的的。
3.多策并举,加大治疗
阅读治疗要配合药物治疗,治疗师要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应具有良好的文学、语言学、心理学、生理学、逻辑学等素养和理解力,运用这些知识来为患者“解惑”。要“遍览”文学,药库存储丰厚;要娴熟谈话技巧,善于随机应变;要能够透过患者表象,分析其内心变化,善于捕捉心灵的“拐点”;要能够将心比心,循循善诱。能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治疗计划和精心于细节安排,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为其提供针对性强的阅读物,积极运用阅读的治疗手段促进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康复。对于谈僵了的问题,可以找到一个共同探讨的思想基础,一种相互切磋的共同语言。
4.巩固成果,避免反复
患者既是一个自然人,又是一个社会人。之所以患病就有多方面的因素,治疗过程不可能不受其他影响。阅读主要是通过心理和生理两条途径对人体产生影响。文字、图画和声像是阅读的主要凭借,三者从生理和心理上给患者施加影响,在协调、改善身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可以造成某种意境,使患者通过阅读展开自由想象,产生内心体验,对当前应激的敏感性有所降低,良好的视觉刺激可经听觉系统直接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网状结构、下丘脑和大脑皮层等部位,能够调节、引导患者精神状态,缓解患者的症状。这时患者开始对自身部分否定、开始量的积累,但是要达到质的飞跃,其过程是“漫长”的,其间不可避免产生反复,甚至“毁于一旦”。所以,治疗师要一气呵成、不给患者以喘息的机会,尽可能避免出现反复。
第五节 大学图书馆阅读治疗的方法
一、审美阅读治疗的方法
所谓审美,是指人们通过观察、感受、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用审视的眼光,对现实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辨别、评价与判断,是人们对美和美的事物的认识、感动、欣赏和评价。
从阅读疗法的定义可以看出,“以文献为媒介”,这个“文献”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丑的;可以是电子的,可以是纸质的。“对文献内容的学习、讨论和领悟”的过程,既可以是审美过程,也可以是审丑过程,还可以是审智过程。“养护或恢复身心健康”是阅读治疗的目的。
本文试从审美的角度,对审美视阈下的阅读疗法过程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审美阅读治疗的特点
审美阅读治疗既是审美的一种形式,也是阅读治疗的一种方法;既有审美和阅读治疗的共性,更有其各自的特点。
1.个体与集体的结合
审美是个体的行为,审美阅读治疗却是个体与集体的结合。就审美阅读过程来说,既可以是个体单独的审美,也可以是集中审美个体于一体的、由治疗师讲解的集体行为;既可以是审美主体个人的独立体验,也可以是审美主体的集中交流、互相启发。审美阅读治疗中的集体作用十分重要。它可以搭建交流的平台,营造浓厚的氛围,形成强大的气场,通过影响、感化、改造患者,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起到治疗的效果。现在各地兴起的“抗癌协会”,就是发挥集体力量的例证。
2.被动与主动的结合
对于审美阅读治疗过程中的患者来说,在审美过程中既是主动的,也是被动的。阅读从表面上看是一个被动的行为,读者被作者所编制的语言的链条符号所牵引,进入到作者所创设的环境、气氛和情节中,似乎成了作者或者说是文字所操纵的傀儡。但由于阅读什么书、汲取其中的哪部分内容,通常情况下是由读者自己选择、自己决定的。被动是相对于审美客体而言,患者无法改变审美客体,即便是联想和想象也必须以审美客体为中心展开,而不能“天马行空”;尽管可以“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不管怎么不同,都还是以“哈姆雷特”为中心的联想和想象。被动也是相对于心理治疗师而言的。患者的审美治疗是在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展开的,审美阅读之前已经有了心理治疗师的暗示。就主动而言,患者的审美可以自由取舍,“拿来主义”,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喜怒爱好、病情需要来进行审美判断。在审美交流阶段更可以以我为主,汲取他人审美阅读治疗的经验,弥补自己的缺陷,少走弯路。
3.共鸣与反观的结合
共鸣就是患者与审美对象产生高度的一致,患者对审美对象的思想境界、高大形象、言谈举止产生高度的认同,产生迫切的“从众”心理期望。这在审美阅读治疗过程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找到了自己前进的目标、发现了可以比较的参照物。但仅有这一过程,对于审美治疗是极其不够的,还必须有反观这一阶段。反观又称为反省,就是把审美对象作为参照物,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查找自己的不足。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要主动对自己进行认识是很难的,而要对自己业已形成的不良习惯进行改变就更难了;如果有谁能够针对自己完成了这一自我认识,那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因为认识自己之于个人生存,就如同食物、衣服之于肉体一样;“认识自己,改造自己”,这是我们一生中要努力追寻的目标,更不要说通过审美阅读来帮助人们认识自我、改变自我。
共鸣与反观尽管是两个阶段,但实际上互相渗透。共鸣是条件,反观是目的,只有达到反观,才能起到审美阅读治疗的效果。患者只有通过对审美对象的共鸣和自我的反观,才能返回自身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形成新的理解。
(二)审美阅读治疗的准备阶段
1.选择地点和方式
审美阅读治疗的地点一般在图书馆或医疗机构。图书馆可以设立专门的阅览室和交流谈心屋,医疗机构可以设置流动借阅车、设立病友阅览室和病友聊天室,也可以设立审美阅读疗法门诊部。审美阅读治疗的方式既可以使用纸质读物,也可以采用现代通信手段,建立审美阅读治疗电子信箱,开通博客。尤其是现代通信手段的治疗方式,患者更易接受,因为这种虚拟的网络、场景,可以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碍和阴影,便于推心置腹地与心理治疗师或其他病友交流,述说当面不好意思表达的“隐私”,更有利于患者的“发泄”,有利于心理治疗师全面把握患者的病情特征。
2.确定心理治疗师
确定心理治疗师就是选择主持实施审美阅读治疗的人员。
心理治疗师可以分为两类:其一临床阅读治疗者可以由受过专业训练的资格医师和心理专家担任,其二也可以由教师、图书馆员、监护人、社区护理人员担任。不管哪些人担任,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核心专业、相关学科、一般学科知识、基本素质和实践经验。核心专业指医学、药学和医学心理学;相关学科指文学、教育学、图书馆学和心理学;一般学科指艺术、哲学、美学、逻辑学和语言学;基本素质指心理咨询、分析判断、社交公关等方面的能力。
心理治疗师要做到:一是热情。具体表现在对这项工作的热爱,全身心投入,无怨无悔;表现在对患者服务的主动热情、态度诚恳,以诚相待;表现在执着的追求,不厌其烦,一以贯之。二是和蔼。和蔼是营造审美阅读治疗氛围所必需的。要如拂春风,温暖和煦,体贴入微,态度温和,举止优雅,给患者以如家的感觉。三是负责。这是审美阅读治疗师必备的态度,也就是要对患者的生命负责、对患者家庭以至社会负责,对个人一切治疗行为负责。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千方百计地规避可能出现的各种医疗反作用,甚至于医疗事故。要科学处理医疗的各个环节,认真观察、分析评估患者的反馈信息,精心评估各个阶段的医疗效果,及时调整、修正医疗方案。四是知性。这里的知性主要是说心理治疗师的理性。一方面除要具备上面的知识要求外,还要有积淀很深的学识,博洽多闻的底蕴,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睿智机变,对于不同的患者采用各异的医疗方法,或者使其产生一见如故、千载难逢、不把心里的话与你倾诉就不畅快、不说完就不尽兴之感,或者使其产生相见恨晚、“蓦然回首”的良师长者,尊敬之余极尽崇拜之至。五是专业。既指专业知识,又指专业能力。特别是专业能力,要能准确敏捷地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要因人而异地设计医疗方案,要依此推荐针对性极强的审美读物,要在分析患者反馈信息的基础上设计出不同的交流话题,并加以引导,使患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有准确分析、定性患者病情的能力,并施以恰到好处的医治。国外更是要求心理治疗师具备倾听、交谈和朗读的功底。总之,要依据医疗特长、患者病情需要,有针对性地确定心理治疗师。
3.心理治疗师与患者交流,准确把握患者“脉搏”
心理治疗师要开展审美阅读治疗就需要通过相互交流,对治疗对象进行全面、细致、深刻的了解。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表现,这些表现正是各种病症的差异。如心理失调、抑郁症、性别机能失调、精神分裂症或阅读障碍等病症,其表现都会有形形色色的差异。作为心理治疗师应该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归类,准确把握病情特征,以便找到对症治疗的“良药”。《三国志》有这样一则医案:“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瞠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尽管华佗不是使用审美阅读治疗,但可以看出对病人得病的原因和心理的把握,判断得准确,施治得坚决果断。华佗考虑到郡守乃愤怒郁积过度,非以怒制怒无以使其胸中怒气得以激泄,仗着艺高人胆大,毅然出此险策。终于为病人祛病,实现了皆大欢喜的良好结局。
4.依据病情,心理治疗师寻找审美客体(药物)及组配审美方案(药方)
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心理治疗师会结合一些生理指标的测定,确定患者病症所处的级别,有针对性地排列出审美阅读对象,组配出合适的审美阅读治疗方案。例如德国诗人海涅的作品《赞歌》可以缓解抑郁症,英国诗人济慈的佳作《睡去》可以治疗失眠症等。在此基础上,组配出审美治疗方案,如《聊斋志异》《威尼斯商人》《笑林广记》《围城》可以治疗精神抑郁,《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快乐人生》对治疗交际困难有可观的疗效。
5.心理治疗师向读者推介审美阅读对象
治疗师在对患者开始治疗,推介审美阅读对象时,会与患者进行深入的交谈。其交谈内容主要是开展审美阅读治疗的必要性、怎么样实施审美阅读治疗、审美阅读治疗的要求、审美阅读治疗的注意事项等。心理治疗师的推介具有极强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既是对审美阅读对象的扬弃,更是心理治疗师依据自己的理解、加上以前的治疗实践,针对患者的治疗需要对审美阅读对象的添加和取舍。心理治疗师一定要热情、知性、专业,尤其要善于“察言观色”,把握患者的心理变化,不失时机推介出自己的治疗“产品”。
据《陈书·徐陵传附子份传》载:徐陵的次子徐份“隆孝悌,陵尝遇疾,甚笃,份烧香泣涕,跪诵《孝经》,昼夜不息,如此者三日,陵疾豁然而愈,亲戚皆谓份孝感所致”。这个故事是说:有一次徐陵病得很厉害,他有文采又至孝的次子徐份焚香跪哭,连续朗读了三天三夜的《孝经》,居然奇迹般地把父亲忽然间治好了。这则审美阅读疗法的医案给我们的启发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伦理观念和价值系统,在施行审美阅读疗法时,只有选择与这个时代的伦理观念和价值系统相吻合的读物,才能使患者和心理治疗师之间产生共鸣和默契,心理治疗师要能够完全了解患者的心思和喜好,并且最好是在患者所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自然的状态下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6.患者审美阅读期待
患者的审美阅读期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心理治疗师的推荐或病友座谈会上别人感悟所及。其二是自己的阅读积累或社会经验。例如从1983年到现在,小品在春晚的舞台上已经有30多个年头。这期间所诞生的小品尽管各有千秋,却勾引起观众强烈的审美(丑)期待,越来越成为广大受众欣赏阅读的不可或缺的艺术类别。这是来自第二种的审美阅读期待。审美阅读期待十分重要,它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治疗效果。心理治疗师的推介越成功,患者的审美阅读期待就越强烈。患者的审美阅读期待越强烈,就会按照心理治疗师设计的方案实施,就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没有审美期待的阅读是无目的“漫游”,既浪费时间,又可能走上“异途”。对于心理治疗师的介绍,患者的审美期待不一而足:相信心理治疗师的引导,坚信审美阅读一定能治好自己的缺陷,迫不及待“开卷”;不完全相信,审美阅读期待不高,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也许可以治病,表现出相当的疑惑。其心态必将影响行动:或如饥似渴地解码,或半信半疑地试读。
(三)审美阅读治疗过程
1.直观
解码文字符号,获得初步感知。语言是作家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体验、研究、分析时的重要凭借,艺术构思时作家要用心理语言进行形象思维,艺术表达时作家要运用书面语言和文字技巧去创造艺术世界,所以,审美对象大多是作者通过语言符号来抒发其心灵世界的。患者必须具有解码能力,即只有读懂、听懂、看懂作家借以表情达意的中介物(文字或图画),才能触碰审美对象中所隐含的作家的心灵世界,达到一种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应和。例如长篇小说《藏婚》,有的读者只是为了猎奇,享受作品描写的藏族人民婚姻习俗所带来的生理快感,而忽视了小说的主题:在目前社会里,我们如何面对、处理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的冲突。这些人尽管也对文字符号进行了解码,但初步感知却走向了“异途”。
把握结构,解读意蕴。审美对象的整体结构脉络体现着创作者的情感过程和思维展现。读者解码阅读符号瞬间所得的初步感知,尽管质朴、肤浅、表象,但是非常可贵,因为它直接影响读者对作品的进一步鉴赏。读者审美时在获得初步感知后,要沿着作者的情感流向和思维轨迹,逐渐把握审美对象的整体结构脉络,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丰富的创作意蕴。例如欣赏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尽管这28个字都认识,也知道其书面意思,但深刻的意蕴是通过其严谨的结构来表达出来的: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或友人)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自然流畅,构思新巧,跌宕有致,语浅情深,含蓄隽永,余味无穷。诗中写景又深深地透着写情,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2.复现
掩卷沉思,复现形象。作家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所揭示的思想内涵是通过语言符号来表现的。读者通过对这些符号的逐级解码,从而获得作品的初步感知。要深入地理解作品内涵,读者必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作品所提供的艺术形象做出合情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这样才能把作品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艺术形象,才能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够深入地体会、理解、鉴赏作品的内蕴。阅读治疗过程中,这一阶段作用极其重要。“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画者,全是想象的结果。”(夏丏尊、叶圣陶:《文心》,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例如,对于陷入失恋痛苦中的少女来说,读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根据个人的生活经历,通过想象与联想,充分体会到作品女主人公所受的巨大痛苦。这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作品,中国演员徐静蕾将其改编为同名电影。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尽管经过张玉书的译介,可以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但是作品所蕴含的其他内涵是无法通过自身的经验而体验得到的。如果在阅读作品以后,欣赏电影,会帮助读者“复现”小说所表现的内蕴。
3.共鸣
心灵碰撞,强烈共鸣。“共鸣”本来是一种物理现象和术语,应用到文学阅读和接受活动,是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把读者打动,读者与艺术形象产生美的认同,从而达到、实现主客体相互交融与契合、情感交流和心灵碰撞的一种状态。引起“共鸣”的首要原因是作品中具体而鲜活的艺术形象、热烈而深沉的爱憎情感。此外,读者的艺术鉴赏力,也是产生共鸣的必要条件。读者与作品形象之间的共同点越多,越能引起审美时的强烈共鸣;审美对象所表现的生活际遇、思想感情以及艺术趣味越带着普遍性和典型性,就越能引起读者的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只有共鸣,读者心灵与作家心灵才能相互沟通,才能激起读者更深刻、更强烈的美感。“是弹琴人么,别人的心上也须有弦索,才会出声;是发声器么,别人也必然是发声器,才会共鸣。”(鲁迅:《圣武》,《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唐元和十一年,白居易被贬江州,成为官场中的“天涯沦落人”,因此他对琵琶女少年得意(“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晚境凄凉(“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身世深表同情,对其幽咽的琴声格外敏感。从琵琶女身世,从自我的心境,推己及人,推人知己,泪湿青衫,魂怀既往,双方发生一致的共鸣。作为审美对象,诱发了诗人“谪居卧病浔阳城”的抑郁心理,胸中郁结的不平,他感情的流势千回百转,充满着矛盾的撞击。心灵的震撼、强烈的共鸣激发他创作了《琵琶行》,他又以“言词所表达的形象”再去感染更多的读者。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动力场,这个动力场所释放的力与心外之物——琶琵曲的力发生了共振。声音的时间运动形式与诗人情感的时间运动形式构成了默契的整体,因此才产生那样强烈的审美效应。托尔斯泰说:“在自己的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就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47一48页)
上面是作家创作时,与生活原型产生共鸣,激发创作灵感的例子。作为患者的审美阅读治疗过程也是这样。例如现在的富二代只知道享乐,不知道苦是什么味道。《甲方乙方》中的大款吃够了山珍海味想感受一下“吃苦”的滋味,这个情节对于教育今天的富二代,就很能够使其产生共鸣。
4.领悟
领悟是指患者在对文学作品整体把握、对作品艺术形象具体感受和鉴赏中,把握作品内涵和意蕴的心理活动。领悟是审美阅读治疗过程的理性认识阶段,也是审美阅读治疗过程的“审智”阶段,是患者审美过程中的一种质的飞跃。领悟是患者审美阅读治疗过程中对审美对象进行更深刻、更洞彻的审美认识,是审美阅读治疗过程初显成效的标志。患者对照审美对象,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在一瞬间达到感性直观和理性洞察的高妙融合,顿时产生一种豁然贯通之感,无限超越之感。这时患者会初步认识到审美对象的伟大和崇高,看到了环绕审美对象的多重光环,找到了自己学习、向往的目标;这时患者会初步认识自己的渺小和琐屑,发现了自己与审美对象的差距,找到了之所以“患病”的病因,明确了自我的奋斗方向。例如,一个在校大学生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钱向家要,不给就会闹的恶习,对此治疗师与“患者”一起欣赏刘震云的小说《一九四二吾国吾民》和冯小刚以此改编的电影《一九四二》。一个同学谈观后感时动情地说:在那个既有天灾,又有人祸,衣食无着,住行无处的年代,先辈拖家带口地四处奔波,以树皮充饥,还坚定生存的信念,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而如今我们处于和平年代,再差的衣食、再坏的住行条件也胜于当时千万倍。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没有理由不节省。这个同学的审美领悟就很好!他把作品与个人相对比,找到差距,感悟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方向,达到了审美阅读治疗的目的。
(四)患者的多次审美阅读
在审美阅读治疗过程中,除了阅读,掩卷沉思的“回味”十分必要。
回味是审美阅读治疗的“最后”阶段。“最后”不是说结束,而是循环往复,直至“痊愈”、康复。审美阅读治疗非常需要掩卷思之,回过头去再玩味,再体会,再品尝,反复咀嚼,以至难以释怀。因为审美阅读治疗过程中感情的交流,美感的获得,需要反复的体味和强化,这样才能记忆加强,余兴悠长,疗效牢固。回味既是对审美“初感”的强化和延续,又是对审美“领悟”的反刍与提升。要想使审美阅读治疗的效果臻于圆满,患者不但要融入审美对象,还要善于跳出审美对象,达到王国维所说的“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的“高致”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接受者的情感倾向与对象所蕴含的审美情感倾向一致,由于同向易感,容易产生共鸣。20世纪80年代《高山下的花环》发表后,作者李存葆收到许多检讨信,他们是在看了可爱的“小北京”竟然因为炮弹是废品而被敌人射中,从而深怀内疚,与作者的愤慨完全合拍。臭弹的恶果竟让那些可爱的战士在生死攸关的战场去吞食,有些工人自愿不取报酬,对那个年月的产品进行了重新检查。这种教育功能的获得是在欣赏共鸣中达到的,是在其后的回味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苏轼《蝶恋花·春景》中有“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苏轼一生漂泊,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作者饱经沧桑,有惜春迟暮之情,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空白,让读者去回味,去想象。
“天涯何处无芳草”诗句,如今成为劝导失恋者、单相思的“药物”。这是苏轼填词时所始料不及的。要真正做到“拿得起放得下”,恐怕不是会读、能背就可以感悟的,需要多次的回味、咀嚼、消化,才能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二、审丑阅读治疗的方法
(一)丑与审丑
1.丑
在古代中国,“丑”的原始含义有:①鬼,表征着人的生命之归宿;②鬼有一种形体;③鬼被赋予形体之后具有了某种生命本质,虽然这种本质是令人生厌、生畏的。许慎《说文解字》:“鬼,阴气贼害,故从幺。”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现代汉语中“丑”的含义有:①丑陋;不好看(跟“美”相对)。②叫人厌恶或瞧不起的,如丑态、出丑。③戏曲角色、扮演滑稽人物。
丑有两种性质不同的含义:其一是审美的丑;其二是道德上的丑,即丑恶。在美学中,“丑”与“美”相对,指人与客观事物在社会实践中历史形成的一种否定性关系。美学中的丑是源于生活中的丑,是从生活中的丑抽取出来的,从生活丑转化为艺术时,却成了艺术之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艺术家那精湛的技巧和高超的表现。如浪漫主义诗人闻一多,通过把“死水”中朽烂的破铜烂铁、残羹剩菜等丑的事物的呈现,对传统的审美理想进行颠覆和破坏。在经典“审丑小说”《金瓶梅》的艺术世界里,没有理想的闪光,没有美的存在,更没有一切美学中的和谐和诗意。正如现代丑学开创人罗森克兰兹所说:“吸收丑是为了美而不是为了丑。”所以,丑只能代表人性的负面。
丑与美相对应,尤其是社会美更包含着强烈的道德评价。因为,美以善为基础,善是社会美的尺度。社会美总是同一定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直接联系,所以社会美往往带有强烈的阶级性。社会道德的丑恶主要是指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违背和危害对方利益的表现,也就是指个人为了自身的畸形发展而压抑、妨害、摧残他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现象。一般说来,社会事物如果体现了先进阶级的利益和愿望,那就是美的,反之是丑的;凡是符合先进道德要求的行为是美的,反之是丑的。
2.关于审丑
“从主体方面来看,审丑是指个体对丑的否定性或作为否定性的丑的判断、品评、鉴赏、批判、宽容、改造等各种能力的总和。从客体方面来讲,审丑是指把握丑的否定性本质及其形态在社会历史中的演变和作用,包括作为否定性的客观对象的审丑活动本身。从主客体方面来讲,所谓审丑是指非和谐的对象在主体方面引起的否定性情感判断和否定性价值判断。”
20世纪末,中国美学、艺术界开始出现“审丑”一词。审丑常有两种不同乃至对立的取向。有的从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出发,认为社会生活中充溢着丑,倾向于肯定丑的合法性、普遍性,乃至追寻丑、欣赏丑、颠倒美丑、以丑为美,丑化生活、丑化人性,导致美和崇高的失落。有的则从人的生命活动和美化社会人生的目的出发,认为丑与美虽然共生相随,但美是社会人生的主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丑则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扭曲。审丑既是感性活动,更是理性活动,人们既要正视丑,通过对丑的审察、分析和艺术表现,认识和揭示丑的本质、特征,给人以启迪。
(二)审丑的特征
1.审丑是审美的一种表现形式
审丑是一种特殊、深刻的审美活动,是在对“丑”的否定中肯定美、追求美;在对丑的人和事的批判中,呼唤、赞扬美的事物和生活。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可以得到不同的美丑评价;同一个事物包含不同方面,人们对其可以给予不同的美丑评价;同一个人在审视一个事物的过程中,会实现美丑的互相转化。尽管《金瓶梅》所写人和事奇丑无比,但读者在阅读时,并没有觉得作者视腐朽为神奇,以丑为美,反倒认为作者在引导我们诅咒这个丑恶、肮脏的社会。
2.审丑是为了认识和改造丑
中国的审丑是以丑衬美,以丑宣美,从而达到教化的目的。审丑的终极目标也是为了抑丑扬美,放弃丑、追求美。审丑使我们挖掘内心深处阴暗的丑,以引起强烈的刺痛,从而升华为独特的审美情感;通过审视丑的形象、行为和精神,在产生惊异、恐惧、厌恶心理的同时,我们的审美情感得以陶冶和净化。阅读治疗的审丑,其目的也在于认识、否定、摒弃丑,得到精神解脱,从而追求美的生活。
3.审丑的主客体具有互动性
“艺术产生于人的审美天性,却又反过来以审美的意象陶冶人的内心情操。这里同时体现了人与美的双向作用力,即发现美和被美熏陶”,审丑也应如此。审丑主体在认识、理解审丑客体的同时,审丑客体也在影响、改造审丑主体,只有如此,才能实现阅读治疗之目的。
审丑主客体互动的中间环节是什么?是情感观照。情感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情感发自主体,但却是客体引起的,只要客体的丑能够引起主体的情感观照,主体就可以通过情感把自己与客体联系在一起,使主体和客体在情感中融合,在情感中过渡。倾注情感是审丑成功的关键。只有投入情感,才能实现审智,才能改变原有的观念和认识。形象和情感是水乳交融的,任何形象都是渗透了情感的形象,而任何一种情感也都是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形象侧重于外在,情感内化在形象的理解之中。
4.审丑客体的多样性
审丑客体的多样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丑的内容多样性,纯美学意义上的丑、社会道德或传统道德的丑、个人情感意义上的丑等等;其二是丑的载体多样性,“不仅包括纸版图书,还包括以声光电磁等方式记录知识的各种载体。”
5.审丑中蕴含着审智
其一是对丑的审视充满审智:丑的表现点、丑中美的发现、丑与美的转化;其二是阅读疗效的发挥充满审智:发现丑、舍弃丑,丑与丑的对比、丑与美的比较都需要理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审智,要发挥审丑阅读治疗的作用几乎是不可能的。
6.审丑的实用性
“我们说美感是一种价值,那么它的价值标准至少应该存在于两个方面,首先这种美感是有用的,其次这种美感是被接受的……因为美学到了应用层面的时候,一切美的原理和要素都必须最终实现物化,并被一切需要接受的人所接受,而这种被接受的前提或许具有更多的功利性目的。”无论是治疗师的书目选择、审丑注意力的引导,还是患者的审丑阅读、美丑转换,都是以治病为目的。这个过程中都带有浓厚的实用性。
(三)审丑阅读治疗过程
1.审丑阅读准备阶段
有目的的准备,有指向性的引导,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为治疗师必须全面分析、准确把握患者的病情,找准医疗突破点;其二是有针对性地准备审丑阅读客体,特别是针对患者,治疗师人为设计、量身定做的审丑客体,要求根据医疗目的,有极强针对性和指向性,真正达到医到病除;其三是患者根据已知信息和经验对即将出现的审丑客体有所期望、接受,并具有一定的审丑能力。
2.审丑阅读观照阶段
在美学的术语中,观照是指审丑主体对审丑客体的凝神专注,包括审丑感知和理解,其间联想和想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审丑感知最突出的特征是审丑主体与审丑客体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或彻底的叛逆),二者的期望或者达到和谐的统一,或产生激烈的冲撞。当审丑主体认真审视审丑客体,并联想到其他方面,就进入了审丑理解阶段。因为审丑客体的多样性,特别是以书面语言为媒介的阅读对象,往往必须通过联想和想象以增加审丑感知和理解。通过联想和想象,审丑主体把审丑客体与其困惑作比较,从而加深理解,增强审丑感受。随着联想和想象,审丑主体的视野更加开阔,审丑体验更加强烈,整个身心沉醉于丑(或美)的感受之中,出现了审丑高潮阶段所表现出的“呆”“惑”和“愚”的状态。
审丑观照是一种较长时间的心理过程。如果第一次审视不能做出恰当的理解,还要做出重复扫描或回返观照等更加细致的认识活动,直至理解其意义,真正做出否定性情感和价值判断为止。
3.审丑阅读效应阶段
在审丑观照过程中,因为主体的理性认识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所以来不及进行理性的思考;审丑观照结束后,理性得到了恢复,主体便从丑的陶冶中解脱出来,开始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思想观念对审丑客体的各个部分或方面开始理性的分析、判断和评价。
要真正使审丑阅读产生效应,审丑主体不能被动地静观,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地分析、积极地思考,透过丑的表面现象,把握丑产生的根源及其严重危害,从内心深处对丑及其行为产生极度的厌恶,真实地认识自我,无情地否定自我,坚定与丑决裂的决心,从而无论在肉体上,还是心灵上都得到轻松、超脱,对未来的生活保持达观的精神,实现审丑阅读治疗的目的。
(四)审丑阅读治疗案例剖析
1.思美见丑,渴望破灭,豁然超脱
《南史·刘瑱传》载:“瑱妹为齐鄱阳王妃,伉俪甚笃。王为齐明帝所诛,妃追伤遂成痼疾,医所不疗。有陈郡殷蒨善写人面,与真不别,瑱令蒨画王形像,并图王平生所宠姬共照镜状,如欲偶寝。瑱乃密使媪奶示妃,妃视画仍唾之,因骂云‘故宜其早死’。于是恩情即歇,病亦除差。”
审丑主体:刘瑱的妹妹——齐鄱阳王妃。
审丑客体:陈郡人殷蒨所作画,其内容是:王与平生所宠姬共照镜,如欲偶寝。这幅画从画家的画技——“善写人面,与真不别”来看,应该是美的,即形式美;所表现的内容是遵刘瑱所嘱,虚构的,这些对于审视主体——齐鄱阳王妃来说,无疑是奇丑无比的,最不能容忍的。
病因:回味美(伉俪甚笃),渴望美(追伤)而不得;遂成痼疾(经久难治愈的病),医所不疗。作者极尽夸张之能事,多次使用副词“甚”“遂”“痼”,且前后呈因果关系:因为“伉俪甚笃”,所以“追伤”,“追伤”不得而“遂成痼疾”,追加一句“医所不疗”(没有谁能治好),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境。
审丑阅读治疗过程:
选择读物阶段——丑表现载体的特殊性。选择画师作画。画的特点是直观性、逼真性,审丑主体理解的便易性。对于鄱阳王来说,宠幸爱妃、与之“共照镜”,“欲偶寝(同睡)”是再平常不过了,即便说不上美;但对于其他嫔妃而言,可能是最不能容忍的,尤其对因回味、渴望不得而病入膏肓的刘瑱妹,更是容不得的“眼中钉”,是极大的“丑”。丑的制造者——刘瑱,正是抓住妹妹的这一弱点,为其人为地精心设计了审丑客体。
开出药方阶段——丑的典型性。医生要想实现手到病除的效果,必须透彻了解病因,针对性地开出药方。这里开出药方,起关键作用的是刘瑱,执行者为殷蒨。刘瑱深知鄱阳王妃情感上的脆弱点,紧紧掐住妹妹的脉搏,利用嫔妃之间争宠献媚、相互妒忌、钩心斗角的心理,精心选取典型,有针对性地设计,并通过画师而献“丑”,真可谓“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治疗见效阶段——丑的奇特性。通过审丑主体的情感落差,来表现审丑的效果。鄱阳王妃在“终日思君不见君”的苦苦期盼中艰难度日,终于有了可以“见面”的机会,自然欣喜若狂、激动不已,盼望着在画中相聚。作者极尽烘托、造势之能事,审丑效果急转直下,热切、激动的鄱阳王妃见到的却是自己最不能容忍的行为,最不愿看到的场景,愤怒之火喷涌而出,“唾之”不解恨,脱口而“骂云‘故宜其早死’”,诅咒言辞之激烈可想而知,无以言表。审丑的结果水到渠成:“恩情即歇,病亦除差”。因为断绝了思念、“追伤”,所以病情好转,几近痊愈。
(2)丑中见美,人才将至,病如黄鹤
《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军,关张共擒王刘二将”:袁绍出兵讨伐曹操时,命令陈琳起草檄文。檄文传至许都,当时曹操正患头风,卧病在床。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从床上一跃而起,顾谓曹洪曰:“此微何人所作?”洪曰:“闻是陈琳之笔。”操笑曰:“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陈琳文事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可见曹操很欣赏陈琳的文学才华,即便是曹操最后俘获陈琳也不咎既往,仍任命陈琳为军中文书。
审丑主体:曹操。
审丑客体:檄文、檄文作者的才华。
病情表现:患头风,卧病在床。
病因:战斗双方力量的悬殊、得力人才的奇缺。这是官渡之战的前夜,在袁绍强大兵力面前,曹操应战的急迫。官渡之战于200年打响,即便在216年,从曹操赋诗《短歌行》中,也可见其对人才的渴求,更何况当时?
作为审丑客体的檄文,包含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从道德观来说,文章的内容对于曹操是丑的;文章的形式从美学意义看是美的,由此发现了檄文作者横溢的才华。
陈琳撰写檄文的目的是“以明公(袁绍)大义伐操,必须数操之恶,驰檄各郡,声罪致讨,然后名正言顺”。所以,在内容上就要选取曹操个人及其家族中的“丑”(恶):“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口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狡锋协,好乱乐祸。……而操遂承资跋扈,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操便放志:专行胁迁,当御省禁;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弄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僚钳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害民,毒施人鬼!……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幕府方诘外奸,未及整训;加绪含容,冀可弥缝。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挠栋梁,孤弱汉室,除灭忠正,专为枭雄。”
审丑阅读治疗过程。曹操审丑的指向性。曹操应该而且也一定知晓,既然是檄 文,内容就不会歌功颂德(美),而是挖掘细微,数列罪状(丑)。但是没有想到檄文的作者如此厉害,达到了体无完肤的地步,丑使他如坐针毡、针芒在背,“毛骨悚然”,“冷汗”淋漓“一身”。
曹操审丑的观照性。“观照”一词原意为注视、沉思、期望。檄文引起曹操的审丑注视,通过联想和想象的参与,使其沉思默想,达到惊醒和对檄文作者的期望。檄文将自己与忠臣良将(美)比较,置自己与历史上的奸臣魑魅(丑)之间;历数自己及其家族的斑斑劣迹,直陈种种恶行。曹操难能可贵的是在审丑的同时,超越情感取向,发现并欣赏檄文的形式美,渴望知晓、见到檄文的作者,并纳其于自己麾下,为我所用。
曹操审丑的辩证性。丑中见美,顺利完成丑向美的转换。就审丑客体(檄文)来说,同时具有美与丑两方面。曹操审丑,通过文章的外在形式,发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这人正是“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朝思暮想的人才,使他“从床上一跃而起,顾谓曹洪曰:‘此微何人所作?’”正是这喜出望外的意外收获,正是发现自己期待已久的人才,才“不觉头风顿愈”治好了自己的头疼。
通观曹操审丑治愈头痛的过程可以看出,阅读檄文,从内容上审丑是基础;超越个人的情感取向,从丑中发现美,转移注意力是关键;完成从丑到美的转换,发现急需人才的欣喜,满足求才若渴的期望,从而达到头痛病顿失,是结果。
由“患头风,卧病在床。见之,毛骨悚然,出冷汗”到“不觉头风顿愈,从床上一跃而起,顾谓曹洪,笑曰”,再现了曹操阅读过程中的审丑、审美交替,由审丑到审美的转换;审丑使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审美又使他“头风顿愈,从床上一跃而起,顾谓曹洪,笑曰”。特别是细节描写:“不觉”“一跃而起”“顾谓”“笑曰”,动作连贯,一气呵成;如获至宝,迫不及待,这正是美的发现使之病消疼散。肖像描写“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更是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审丑的效果。审丑是发现美的前提、是“头风顿愈”必要的积累,正是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正是自己奇丑无比的观照,正是对制造“丑”的作者的发现,才“不觉头风顿愈”。
同一审丑客体,不同的人,需求不同,目的各异,可以得到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对于檄文作者陈琳,无论内容或形式都是美的;对于阅读主体曹操,丑的是它嗤之以鼻的内容,美的是形式,是作者的才华。
4.多丑齐现,怒火攻心,喋血而愈
《三国志·华佗传》载:“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瞠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审丑主体:郡守。
审丑客体:华佗的言行、书信,郡守儿子言行。
病因:因怒而气,七情平衡失调。
医治过程:审丑阅读准备。分析病情,查找病因,人为造丑,噱头迭出。审丑客体的多样性。行动:华佗是故意“多受其货”(或患者赠送,或主动索求)“不加治”“弃去”。郡守儿子因为“知之”,所以“属使勿逐”。书面语言:“留书”的内容“骂之”。处方的针对性。郡守因怒而气,因气而病。“心病还需心药医”,所以只能制怒消气。
审丑阅读治疗。煽风点火的怒火造势。为了给郡守制造怒火,华佗多方面造丑:故意多次“受其货”,不但不治病,“弃去”之前还“留书”把郡守骂得狗血喷头。内力外势的怒火助攻。为了制造怒火,华佗还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来造丑。除自己外,还暗地怂恿郡守儿子,使其故意嘱托下人,违抗郡守之命,不去追杀华佗。审丑阅读的情志导入。情志包括“怒、喜、思、悲、恐、惊、忧”七个方面,七情直接影响人体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如果要通过审丑实现阅读治疗,就必须有审丑主体情志的参与,用心药来医治心病。恰到好处的程度把握。情志的改变可以导致疾病,同样地通过调节情志也可以治疗疾病。这个转换的关键是“度”的把握,越雷池一步则可能使人丧命,差一分力度则疗效全无。
疗效显现阶段:怒火如火山喷发,气血喷涌而病消体愈。第一次造丑、郡守审丑的结果为“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一个“果”,形象地说明效果在华佗意料之中,必然“令”“追”“捉”“杀”。第二次造丑、审丑的结果先是愤恨得眼睛将要撑破眼眶而冲出,紧接着压抑在胸中的怨气如火山的溶液,推赶着沸腾的积血汹涌澎湃而冲出口腔,一连数升。终于,血吐、怒泄、气消、病愈,一气呵成、效果顿显,达到目的。
(五)结语
纵观审丑阅读治疗过程,我们用下图做一总结:
审丑阅读治疗过程示意图
第六节 大学生读者从众心理的表现、成因及其对策
一、从众和从众心理
所谓从众,乃是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所谓从众心理,就是个体在团体中,常常不知不觉地受到团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与团体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现象。
二、大学生读者从众心理的表现形式
(一)从众心理的积极表现
积极从众是指正面的、进取向上的从众。这种从众对个人、对社会均有益处。大学生读者的积极从众表现为:备战考研。随着社会对高学历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利用图书馆良好的读书氛围,刻苦学习,备战考研。即使个别同学明知不能“中的”,也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加入浩浩荡荡的考研队伍。积极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根据所学专业的需要,见别人搞“低碳经济”——不买教材,自己就大量借阅或下载图书馆的纸质或数字文献信息资源:为了完成课程论文、学期或学年论文以及学位论文,利用图书馆各种网络、电子等数字资源,查阅资料、下载文献。积极学习文献检索知识。为了更多、更快、更好地使用数字图书馆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结伴选修图书馆开设的文献检索课、共同参加各种数字资源使用培训,以期迅速提高文献检索的能力。通过图书馆的勤工助学岗位、读者代表、挂靠在图书馆的读书协会、图书馆助理馆员等多种形式,反馈读者信息、参与图书馆管理。
(二)从众心理的消极表现
使用纸质资源。对自己喜欢或者学习需要的图书馆纸质资源在上面随意涂画,或者撕掉自己需要的部分,或者长期不还,或者故意藏匿在别的地方,使其他读者无法正常找到,更有甚者干脆去掉书中的防盗信息,将书拿走。不正确使用甚至不用代书板,造成乱架或乱刊。使用数字资源,故意避开图书馆管理系统,浏览不健康黄色网页、发表不正当的信息。破坏宁静的读者环境和氛围。大声讲话,嬉笑聊天,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旁若无人地接听电话;在阅览桌椅上乱刻乱画;行为散漫,或衣着邋遢,或脚蹬发出清脆响声的高跟鞋。不服从图书馆的管理规定。自视清高,看不起图书馆工作人员,对于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或语言粗俗顶撞,或恶语伤人,甚至与图书馆工作人员发生肢体冲突;不尊重图书馆工作人员劳动。
(三)从众者的心态表现
从众者心态表现为表里如一和表里相反两种。表里如一有两种表现:由内心的心悦诚服,到外在的从众表现,包括积极从众和消极从众。如考研潮、公务员考试。这主要是“榜样”的引导作用。内心拒绝、外表不从众。这是表里如一的“反从众”。个体具有某种信念或倔强个性,个体确信群体的看法或行动是“错误”的,并不怕群体的孤立。表里相反也包括两种形式:表面从众,内心拒绝。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采取的权宜之计。突出表现为个体与群体认知不协,发生冲突时,个人的认识无法摆脱群体的压力。又怕标新立异而遭嘲笑,只能违心地假从众。内心接纳,表面拒绝。个体内心赞同群体意见或同情群体行为,但碍于身份、地位、某些顾虑等原因不便在行动上支持。
三、大学生读者从众心理形成原因分析
(一)从众心理形成的个人因素
审美评价。“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因为有对美的追求,就必然产生审美评价。
人们在认识社会现象的同时,一定会对个别现象特别关注,从而产生审美体验。因为大家都是“社会人”,所以,个人的审美体验要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极强的主观性。当审美主体对一些现象产生特有喜好和偏爱时,就会产生兴趣。再由兴趣发展为认同。认同是指个人把与之发生作用的事物的属性内化到自身系统中去的心理活动。审美者对社会现象的内在思想或外在表现形式均表示认可或赞赏,不由自主地进行内模仿。内模仿必然产生心理情感。这种情感产生之后,并不只是停留在审美主体内部,而要付诸行动。由外部动作呈现出来,即外模仿(追求)。外模仿即外部行动表现出对审美的追求,以实际行动去从众。
年轻人的生理特点。“青年时期是疾风怒涛的时期。”大学生见到什么都兴奋、好奇、冲动,从而不顾一切地模仿、从众。“正像同一句格言,从年轻人口中说出时,总是没有那种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广义性,后者能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全部力量。”担心孤独的心理。当今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只有父母的溺爱,缺失兄弟姐妹的抚慰。进入大学后,父母的关爱缺失,为了融入社会和集体,为了不成为离群的“孤雁”,自己不敢也不愿“反潮流”,不得不改变态度和行为,把从众当成适应群体的良方。青年人的好奇心和虚荣心。大学生社会阅历相对狭窄,他们对什么都好奇,对别人或大众的行为、态度喜欢模仿,以便达到令自己愉快、使别人欣羡的结果。攀比心理。攀比是由比较而产生的心理。比较要选择“参照物”,“参照物”选择得好(正面的、积极进取、向上者),切入点正确(比学习、比进步),就会积极从众;一旦“参照物”选择失误(消极、颓废的),切入点出现偏差,就会盲目从众。
(二)从众心理形成的外部因素
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培育,使得各种社会现象真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从近年出版的书目就可见一斑。大学生读者往往对此“无所适从”,渐渐迷失方向,只有从众。大学校园里的人际关系呈现多样化。从家庭的溺爱、高中的个人奋斗中走来,大学校园在耳目一新的同时,人际关系又多彩纷呈。即便是占位,也有多种人际关系:真心学习、情侣之间、装饰门面、金钱买卖。21世纪的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现多样化,不只限于“道听途说”。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学生可能放弃原来的追求,转而选择新的目标,甚至于某些“虚幻”的东西。另一方面,近几年的扩大招生,在提高入学率、扩大接受高等教育范围的同时,也造成了学生急速膨胀,学生管理人员严重缺乏的局面。一个辅导员要负责成百上千的学生,整天疲于应付,很难顾及每个学生,很难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很难将消极从众消灭在萌芽状态。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从读者的借书统计可以看出,大学生的阅读倾向五彩缤纷,除必读的专业书外,更多的是就业、娱乐、消遣,表现出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表现出不切实际的盲目从众。
(三)消极从众的成因
虽然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误,但由于不愿标新立异、不愿被大家议论,不愿成为离群索居“孤雁”,违心地将多数人的错误判断看成正确,违心地从众。如起哄、打群架。由于自尊心强、自信力差、为“面子”而活,在对自己的判断没有十分把握时,选择从众以求心安。如面对图书馆的管理,读者强词夺理的狡辩。由场景引起的条件反射,是无目的、无意识的盲目从众。
四、大学生读者从众心理的对策
(一)提高大学生读者的审美能力和水平
“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有助于人们辨别并寻求真、善、美的事物。而且会在情感上自然去热爱并珍视美而好的事物……事实上,审美意识植根于人们最深层的部分。从而部分地支配了人们的情操、道德价值观念和精神境界。”正确的审美观,直接指导着人们的审美实践,制约着人们的审美方向。
“我们知道,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是自然形态的,粗糙的,分散的,在生活中,往往是真伪并存,美丑兼有的。”要避免盲目从众,就要教育大学生读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其审美能力和水平。人的审美能力,固然有知觉上的先天差异,但后天的训练和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要通过美育,使大学生读者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向上的审美观。要用马克思主义美学武装头脑,不断提高创造和欣赏美的能力,使大学生读者成为对人民有用的人、高尚的人和毫无低级趣味的人,使其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能迅速发现美。准确辨别美丑,把握美的程度。鉴别美的种类,发掘出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本质性的东西,从而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实现积极从众,避免消极从众。
(二)培养大学生读者的高级情感
从众的心理倾向,多数是情结从众。某一事物上升到一定气氛,则要影响人的情绪,尤其是激情,它对认识有较大的影响。大学生读者要努力培养自己的高级情感。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要用高级情感约束情绪的消极从众。培养较为稳定的、独立的意志品质。大学生读者不能永远“人云亦云”,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应该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遇事要多冷静地想一想,多问几个什么。
(三)正确引导,因材施教
心理学上的引导是人际沟通的重要形式,是通过沟通促使对象形成或转变态度的一种方式。从众是人类心理的共性,大学生读者从众不可避免,这就要求把握、选择引导的时机,适时引导;特别是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及时了解大学生读者的注意、兴趣、动机,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要分析读者,因材施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力争读者的认同。接受引导者的立场、观点,改变自身不良的从众心理。
(四)营造大学生读者成长的氛围
学校、图书馆要有意识创造鼓励积极从众、改变消极从众的条件,如召开座谈会,举办不良行为展览,以明辨是非;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不良行为。净化校园,特别是高校教师最易成为大学生读者的从众对象。为师者不能信口开河,要时刻引导消极从众。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为人楷模,树立、发挥正面的从众榜样;要正确认识从众行为,对消极从众分层次进行引导:对下意识的不良从众行为,要及时发现和有效制止,以实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对自然习惯的从众行为,要在尊重读者权益的基础上进行耐心的解释和说服教育;对于明知故犯的从众行为,如看到别的读者随意违反规则,明知不正确,不但不制止,反而有意跟行,甚至以此作为自己犯错的理由等,应坚决进行制止并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对那些因为读者自身的心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态度引起的从众行为,应及时地反省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方式方法,本着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在改进服务的基础上消除不利影响,重建服务信誉,为读者营造一个和谐的阅读环境;对群体失控从众行为,应及时发现,解决在萌芽状态,以免事态进一步扩散。
人类的行为都是可以控制,也必须控制的。对于大学生读者消极从众行为的控制,只要我们对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各种从众心理所产生的外部行为的结果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就可以采取“择善而从”“调剂转化”的方法,消除各种对读者个体、对社会不利的从众心理,把大学生塑造成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