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图书馆阅读文化的多视角研究成果

大学图书馆阅读文化的多视角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图书馆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在长期的文献情报活动中,大学图书馆为谋求生存与发展,自觉形成并为绝大多数成员认可、遵守的服务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以上大学图书馆文化的三个系统相辅相成,其物质文化是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是大学图书馆文化的主导,精神文化是大学图书馆文化的灵魂。大学图书馆文化是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的。

大学图书馆阅读文化的多视角研究成果

第二章 大学图书馆文化总论

第一节 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一、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内涵

图书馆作为人类社会收集、整理、交流、传播文化成果的一种信息管理服务机构,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人类社会文化创造与积累、文化交流和发展的必然成果。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收集、整理、储存、传播、交流中华文化的载体及其信息。图书馆的管理队伍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文化创造力的人及其群体。在图书馆这一社会现象的历史发展和现实领域中,充满了文化的因素。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图书馆意识、图书馆的教育、图书馆的职业道德等,都属于文化范畴,而图书馆的管理体制、机制等都是特定组织文化和规范文化的具体表现形态。同时,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民族文化传统对图书馆事业的影响是造成图书馆之间事业发展模式差异的文化根源。对于一定国家、社会和民族在其文化创造、积累、传播与发展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有关图书馆事业的精神财富、物质成果、制度规范及行为方式的复合体,我们即称之为图书馆文化。

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具体内涵是:大学图书馆文化就是指大学图书馆所创造的、大学图书馆物质文化、大学图书馆制度文化和大学图书馆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一所大学图书馆所形成的、独具自身特色的观念、思想和心理状态,以及与大学图书馆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组织方式和行为模式。大学图书馆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在长期的文献情报活动中,大学图书馆为谋求生存与发展,自觉形成并为绝大多数成员认可、遵守的服务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

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系统中,大学图书馆文化包含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子系统,并处于由表及里的三个结构层次,也就是大学图书馆物质文化作为表层,大学图书馆制度文化为中层,大学图书馆精神文化是深层。作为表层的大学图书馆物质文化是一种外在的器物文化,表现为大学图书馆建设的物质成果,包括大学图书馆资源文献投入、馆藏文献规模、内部设施及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有关大学图书馆文献情报的教学科研、读者文化休闲娱乐活动设施的建设,以及大学图书馆职工的工作及服务环境等因素。大学图书馆行为文化是一种以大学图书馆队伍行为方式为形态的活动文化,包括大学图书馆管理(决策、领导、组织) 等行为、社会服务行为、大学图书馆与外界的公共关系和内部的人际关系,还有大学图书馆管理队伍的生活方式等。大学图书馆制度文化是调节大学图书馆内外关系和行为方式的规范性文化,是与其他图书馆文化层次联络的关键,包括图书馆管理体制与机制、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等。大学图书馆精神文化是指内部职工队伍的图书馆文化心理和意识形态,包括这些人的性格与气质、情感与意志、思维与语言、价值观、哲学职业道德及礼仪等。它们规定着其他图书馆文化层次的发展方向,因而精神文化是大学图书馆文化系统的灵魂或核心层次。

以上大学图书馆文化的三个系统相辅相成,其物质文化是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是大学图书馆文化的主导,精神文化是大学图书馆文化的灵魂。大学图书馆物质文化为大学图书馆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创造基础,大学图书馆制度文化主导大学图书馆物质文化的实践,并影响大学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大学图书馆精神文化引导着大学图书馆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前进方向,三者相互作用,互相影响,融合成了大学图书馆文化的有机整体。

二、大学图书馆文化的特征

大学图书馆文化本质的规定性表现是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文化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繁荣起来的,必然有历史的烙印,具有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大学图书馆文化是在古代和近代图书馆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发扬、光大起来的。大学图书馆为大学人以及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理念,是在继承先贤优秀思想的基础上,加以继承、发扬和光大的;大学图书馆的制度文化,是大学图书馆工作者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大学图书馆的精神文化,是一代代大学图书馆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图书馆人精心培育而形成的。大学图书馆文化是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的。

2.现实文化的时代性。

处于不同时代的图书馆文化必然会带有不同时代的文化印记。古代藏书楼文化受当时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影响。在这一经济形态中,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落后的生产技术水平影响并决定了藏书楼手工化、小型化的形态,也决定了藏书楼的管理模式——“重藏轻用,只能为少数人所利用”。封建社会的专制制度决定了古代官府藏书楼必然染上了浓郁的政治色彩。高度的专制制度严格限定了藏书的内容,必然形成古代藏书楼经、史、子、集,并以儒家经典书籍为主的、单一的藏书结构,围绕收集、整理儒家经典,便成了古代藏书楼的主要工作和最重要的政治文化特征,也就相应成了藏书楼文化的最大特征——封闭保守。近代的新文化运动的猛烈冲击,打破了封闭和保守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进入转型期。此时,藏书楼已进一步发展起来,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和推动下,西方图书馆文化涌入中国,中国图书馆藏书理论受到了相当的影响,由以藏为主到藏用结合的方向发展,使中国近代图书馆文化具有一定的开放特点。

现代图书馆文化的主要特征为开放性、科技性,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主导方向。从封闭走向开放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性的标志。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各种新知识大量涌现,造就了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现代图书馆,也形成了全新的现代图书馆文化。图书馆兴建起具有现代建筑特色的大型馆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与未来社会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各种最新知识的文献收藏,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在内的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读者与用户服务形式和项目的多样化,服务范围的扩大,规章制度的逐步完善,图书馆学理论最新研究成果的大批量涌现等,充分体现了现代图书馆文化的时代特征。

现代图书馆突出的特点是面向大众,面向社会。人们公认,现代图书馆是开放的服务系统,是没有围墙的大学。现代图书馆利用文献资源为社会各界提供的服务,也是全方位的、广泛性的文化交流活动。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必然使现代图书馆文化具有更加明显的开放性。同时,现代图书馆文化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同社会文化的、多方面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等形式上。

3.兼容并蓄的包容性。

就其实体而言,大学图书馆是“直接体现精神生产关系、精神文化并为精神生活服务的文化存在物”。互联网数据库、书籍、报纸、缩微胶片、录音带等是精神性文化内容的物质载体或物质记录;大学图书馆的办馆理念、馆训、馆徽、规章制度、职业道德标准、工作条例、行为规范、活动方式等是大学图书馆精神文化在行为方式上的转化;规范有序的信息服务、知识服务、文献流通服务等是大学图书馆积极主动的文化流通服务活动,大学图书馆组织读者协会、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知识竞赛、专题辩论会、文化讲堂等活动是广泛性的文化交流。在各种文章、著作及微博、微信中所反映的人们对大学图书馆的理解、认识、情感、志趣等方面的内容,也是大学图书馆文化的主要内涵。现代图书馆文化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包括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在内的综合性文化。

4.丰富多彩的知识性。

与其他文化系统相比较,大学图书馆文化具有鲜明的知识性。大学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宝库。大学图书馆的形成及发展离不开人类知识的继承与积累。大学图书馆所开展的工作也都是围绕着知识的收集、整理、加工与传播而进行的。大学图书馆文化中的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是大学图书馆本体学科知识的结晶。而作为大学图书馆物质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献资源,则是自古以来所有知识的结晶,大学图书馆开展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是管理知识、传播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可以说丰富多彩的知识性是大学图书馆最突出的特征。

5.独具特色的地域性

大学图书馆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一般来说,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大学图书馆体系,在不同的大学图书馆体系中形成了不同的大学图书馆文化。几千年来,中西方大学图书馆发展受本民族主流文化的影响,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的大学图书馆文化特征。中国大学图书馆形成了注重为社会发展服务、为读者服务的理念与特色,注重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强调服务的特色、原则和形式,形成了“专题服务”“跟踪服务”等特色鲜明的服务形式。西方图书馆文化则注重平等的服务原则,强调为每一位读者提供平等无差别的服务。因此,我国大学图书馆强调“特色化”,西方大学图书馆强调“专业性”,从而表明了不同地域会产生不同的民族文化。这种民族文化又会影响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大学图书馆文化。

中国大学图书馆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深远。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农业文明,强调“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自给自足式农业经济,固定居所,人们顺应自然,固守本土,不求扩张生存空间,但希望时间上得以延续,逐渐形成了宽容、含蓄、保守的国民性格。强调整体与压抑个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个人对集体的绝对服从与牺牲一直是社会的行为规范。

同一国度、同一民族的大学图书馆文化受其历史条件、地域经济、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反映的大学图书馆文化也不同,并在历史、馆藏特色、人员结构、服务对象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形成了各具自身特色的管理理念、发展目标、工作作风、群体意识,从而体现出不同大学图书馆文化的个性特色,并将其渗入大学图书馆的每一个活动中,增强了大学图书馆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竞争力。

第二节 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功能

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功能是由大学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大学图书馆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又通过服务大学、服务社会而推动文化发展。

一、大学图书馆文化的社会功能

(一)保存传统文化功能

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大学图书馆文化最基本的社会职能。

文字的产生和由此产生的文献,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当人类意识到必须将已有经验和知识用文字记录下来,以便传承并加以利用时,最古老的文献便产生了。当人们认识到急需对已有的文献进行不断的收集,并将收集到的相当数量的文献分类整理、有序地存放在一起以便长久保存和利用时,最早的图书馆便诞生了。当一所大学建立,为了正常的教学科研,需要提供相当数量的文献信息资料时,大学图书馆不得不列入建设规划。藏书楼、图书馆、大学图书馆以及各种资料室建设,对于保存古代人类文化典籍、古人积累的知识经验、推动当代的学术文化交流具有多么重要而积极的现实意义,因为图书馆可以为后世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文献保障。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现代人对古代文化的了解不得不依赖于历代保存下来的历史文献资料。因此,大学图书馆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文化选择功能

人类创造了多元的文化。大学图书馆对文化的利用,是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们生活实践需要而进行科学、理性、符合一定价值观的选择。大学图书馆通过对文化的选择,可以使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之间建立起发展链,并根据现代与未来的发展步伐,把握历史,塑造现实以至未来的图书馆。

大学图书馆选择文化有三种主要方式:①吸收。大学图书馆经过对文化因素的认可、整理、改造,再传播给广大读者。②加工处理。大学图书馆对传统文化及外来文化进行必要合理的加工整理,使其符合时代精神价值、经济建设发展及文化建设的需要。③排劣。大学图书馆把有害、陈旧的文化产品剔旧清理,淘汰一切有碍文化发展的文献。

(三)文化创造功能

人类文化始终处在动态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文化总是呈现出不断完善、充实、更新的状态。大学图书馆对文化的创造主要表现为文化的更新。大学图书馆任何工作结果都不是简单的复制过程,而必然包含着一种创新因素。大学图书馆工作通过对传统与现实文化的积淀、传播和优化,促进文化的更新、创造,形成新的知识和新的发明,从而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大学图书馆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文化创造:①实现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特别是不同区域和行业的信息资源共享;②创新各种信息资源利用的环境和条件;③运用高新技术,倡导现代文化观念,使大学图书馆实现社会化、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图书馆创造性功能具有优化、世界化、个性化的特征。

(四)教育文化功能

大学图书馆文化的教育文化功能是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智力资源的开发是指既开发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也开发各种读者的智力资源。从大学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看,不同于学校,是一种永久性,层次更高,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联系更为紧密的教育场所。大学图书馆又是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充分发挥大学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通过一系列积极向上、健康活泼、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充分发挥大学图书馆藏书的作用,通过开展资源推介、主题报告会、专题书展、图书评论等活动,把最好、最新的精神产品奉献给读者,培养社会主义新风尚。大学图书馆通过读者评议服务之星、优秀馆员,通过图书馆人的佩证站立、微笑服务、挂牌上岗、服务承诺等一系列优质服务举措,以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谐的人际关系、优美整洁的环境去感染人、熏陶人、教育人。

二、大学图书馆文化的管理功能

大学图书馆文化是社会大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属亚文化区域,在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大学图书馆文化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大学图书馆文化渗透在整个大学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并在大学图书馆管理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形成了自己的价值体系、文化积累。大学图书馆文化的管理功能有以下几点:

(一)导向功能。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来自于大学图书馆哲学和大学图书馆共有的价值观,因为大学图书馆哲学所包含的主要因素是图书馆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大学图书馆实践中,图书馆人只有形成共同的世界观,掌握并利用科学的方法论,才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分析,并促进自己的价值观向正确方向发展,直接影响大学图书馆的决策。这些影响包括对目标内涵的确定,对某一决策的可信度判断,对实施某一决策所面临困难的估计,对该决策实施后所产生效果的估计和预测等。

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导向功能还体现为对大学图书馆人的思想行为所起的引导作用,使其与大学图书馆的目标相符,并使图书馆人不断去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树立自己的形象。同时,成熟的大学图书馆文化对整个大学图书馆的健康发展起相当的导向作用,从而保证大学图书馆沿着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二)稳定功能。大学图书馆文化具有稳定功能。大学图书馆文化通过自己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稳定内部的职工队伍,并使全体图书馆人为进一步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社会环境而努力。

(三)约束功能。大学图书馆文化通过大学图书馆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大会、制定有关规章制度、践行职业道德等,以实现其约束功能。大学图书馆文化告诉图书馆人什么是该做的、必须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不能做的。

(四)凝聚功能。大学图书馆的凝聚功能,就是大学图书馆人所具有的一种共同的向心力,而这种向心力的向心源正是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共同价值核心。如果图书馆人能够遵循一个共同的价值标准,那么这所大学图书馆必然会产生一种独特的信念。在这种信念的支配下,图书馆人便会齐心协力,朝着一个方向而努力。

(五)激励功能。大学图书馆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图书馆文化的精神激励;二是大学图书馆文化的物质激励。具体地讲,大学图书馆文化的精神激励是对大学图书馆人的情感、态度、心理等方面的激励。在精神激励的同时,仍具有对图书馆人的行为激励,而行为激励主要包括政策激励和物质激励等。大学图书馆文化的政策激励,是在肯定正确行为的同时,以此来鞭策他人的一种方式。政策激励的同时,要辅之以物质激励,这是由图书馆人价值取向转变所决定的。

大学图书馆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手段,具有激发图书馆人潜能的功能。大学图书馆文化使大学图书馆全体成员在密切配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成员的潜力,调动其创造性和积极性。

(六)协调功能。大学图书馆文化能协调人际关系,通过优化良好的大学图书馆环境,调整图书馆人的心态,使大家在工作时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并做到全力以赴。成熟的大学图书馆文化还具有协调大学图书馆的组织方式、沟通与外界联络、疏通上下级联系渠道、协调大学图书馆内部的物质分配等功能。

(七)辐射功能。大学图书馆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受到挖掘社会文化场的深度和拓宽社会文化场的广度影响时,大学图书馆文化也能够给周围社会文化场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并形成一种“核反应”。这种“核反应”,主要是指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内核及其作用,主要指以大学图书馆文化为核心和辐射源,以大学图书馆人、大学图书馆形象和环境等为媒介,以社会为其辐射对象。这种辐射功能是大学图书馆文化所特有的。在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建设中,大学图书馆人所形成的精神、道德规范、形象、凝聚力等,通过大学图书馆人的言谈举止、行为模式、仪表风貌,通过大学图书馆优美、舒适、幽雅的工作环境等逐步感化读者,辐射社会。大学图书馆文化对社会文明的进步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八)制约功能。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制约功能或约束功能,主要是就大学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而言的。大学图书馆规章制度是对大学图书馆人工作行为的一种调控,即制约。大学图书馆道德规范是对大学图书馆人由品德所产生的行为约束。大学图书馆的道德规范是大学图书馆文化的精神要素,它的作用之一就在于保障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形成与健康发展,并通过付诸实施而逐步产生影响。大学图书馆文化是一种规范人们品德行为的一种潜意识,其约束力往往比规章制度更为明显。大学图书馆文化是一种内在约束,呈现两个特性:对个人讲,它具有个体性;对整个大学图书馆讲,又具有显著的共同遵守性。两个特性中,共同遵守性起主导作用。

第三节 中国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发展

一、古代图书馆文化

图书馆伴随着文字的发明、文献的出现、教育的产生而产生。自从图书馆产生后,就有了图书馆文化。图书馆中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都属于图书馆文化。因此,图书馆文化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以前。(www.daowen.com)

人类文明的产生,就出现了人类文化。人类文化发展到某一阶段,就需要使用一种手段将其记载、保存下来,为此记录人类文明、文化的文字应运而生。文字的内涵实际上就是记载保存这些活动的内容。当记载人类活动内容的文献达到某一限度时,文献整理与保存的问题必然呼之欲出。于是,也就开始有了图书馆,也就产生了图书馆文化。当人类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出现劳动分工,需要培养专门从事创制文字、记录解读文字的专门人员时,就出现了学校。当需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时,必然产生大学,为了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需要,就必然建设大学图书馆,就出现大学图书馆文化。

大学图书馆文化记录知识的形式包括图形、符号、文字、声频、视频、电子化、数字化等;大学图书馆文化记录知识的技术手段,其间经历了刻写、印刷、照相、录音、录像和激光扫描等;大学图书馆文化的载体形式,经历了楔形文字的黏土板文化(国外),竹木简牍文化,布、帛文化,纸质文化,直到目前的磁带、光盘和网络文化。其间,纸质文化经历的时间最长,持续了将近两千年。新近兴起的网络文化发展速度最快。

我国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

中国古代图书馆文化,包括早期藏书的山洞、石室、仓房、地窖,后期的厅室、平房、经堂、书院等。收藏图书的主体是历代的官私藏书楼,因此中国古代图书馆文化、大学图书馆文化就其表现形式来看就是古代藏书楼文化。

(一)古代藏书楼文化的兴起

先秦藏书文化。历代学者皆认为周代史官是古代藏书楼的源头。“守藏之吏,见于周官。老子为柱下守藏史,故周人藏书之官也。”(《儒藏说》)在先秦,史官是创造和垄断文化财富的人,史官与书籍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史官对国家政治大事、统治者言论及行为、殷墟卜辞、青铜器铭文等进行记录、积累并加以保管整理,这就是最初的藏书。史官的职责除了著书外,还要掌管藏书,因而在殷商时代,史官就有了管理文献、对文献进行合理分类的职能。

到了周代,史官制度更加完善,且分工明确,依据藏书处所不同分为王室宗庙藏书、太史府藏书与盟府藏书三类。其中,宗庙收藏的文献是供周王专用的国家重要文献。到了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开始仿效周王室,也设立史官职位,采取藏典设史的措施。在古代藏书事业史上,诸侯国藏典设史这一措施第一次打破了过去中央朝廷一统天下的单一的官府藏书形式。特别是士人著书立说更使古代藏书楼文化得到了一次大的发展,这是古代图书馆事业史的一个重大突破。

据历史文献记载,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时期,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图书事业的兴起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文字的进一步成熟,书写工具的逐步改善,从而为大量图书的产生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孔子亲手编定图书。孔子应该是有姓名记载的、最早编写和整理图书的人。孔子积极从事学术研究与教育,最终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藏书家和文献目录学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士阶层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为图书事业带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百花丛中,儒家是其中影响卓著的流派之一。儒家思想的内在实质,概括而言便是“仁”“义”“忠”“信”。因为儒家学说及思想被历代封建王朝尊奉为统治思想的主体,儒家书籍也因此被推崇为经典。所以,围绕儒家经典的收藏、整理与利用,便构成了古代藏书楼的最主要工作和最重要的政治文化特征。在儒家政治文化的作用下,古代藏书楼建立了一套日趋完善的管理制度、完备的组织机构、优良的馆藏体系,形成了鲜明的收藏特色。因此,古代藏书楼的图书收集、整理、保存与利用就成为传统并长期延续下去。

(二)古代藏书楼文化的发展

两汉是我国古代藏书楼文化的兴起阶段。因为这是我国图书第一次大集合的时期,图书事业逐步实现正规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图书由兴起走向发展的过渡。隋唐五代是我国图书的第二次大集合时期,图书典藏较前有很大改进,专设的图书机构和职官至唐时基本上完备,图书逐渐从写本过渡到刊本,图书流通也扩大了。我国图书第二次大集合的成果主要反映在这一时期的整理编目工作,编撰的一些体制完备、资料丰富的类书对保存图书资料起了重要作用。

从我国图书馆诞生起,图书馆校勘、分类编目就贯穿于自汉代至清代图书馆工作的全过程。其间,许多大学图书馆学史上的著名学者纷纷涌现,如阮孝绪、刘勰、牛弘等,通过从事书籍整理,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文化认识,总结了图书的分类、编目、校勘经验,创立了我国图书分类七分法和四分法,撰写了影响后世的书目著作,使中国古代藏书楼在局部发展上达到了较高水平。

图书校勘事业正式建立于西汉时期,产生了刘向、刘歆的《别录》和《七略》,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首次比较全面地记载了当时图书馆的活动内容及基本概念。东汉桓帝设秘书监,执掌中央政府图书事业,开始认识到图书馆官员的重要性。此后把图书馆纳入国家管理渠道,官府藏书成为我国藏书体系中的主流。

魏吴两晋时期,图书馆学者对分类编目的理论认识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第一部图书目录是刘向的《七略》,首创撰写叙录、总序、大序、小序等方法,开我国提要目录之先河。班固根据《七略》编成《汉书·艺文志》,从而开创了我国根据官修目录编制正史艺文志的先例。南朝齐秘书王俭编撰的《七志》,增加了《图谱志》,并介绍了作者生平,完善了书目提要的内容。隋秘书监牛弘的《请开献书之路表》,首次以文字形式总结了献书的具体方法,提出了国本说,认为图书、图书馆在安邦定国中有重要作用。唐秘书监魏徵撰写的《隋书·经籍总序》首次提出了“藏用”概念,进一步明确了图书、图书馆的社会作用,认为图书馆是治理国家、经世治民必不可少的工具。

(三)古代藏书楼文化的繁荣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大发展时期是宋代,这时形成了四级藏书体系:官府藏书、书院藏书、私家藏书和寺观藏书。官府藏书始于周朝。文献记载,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就曾做过当时藏书的主官“守藏室之史”,专管典籍的收藏管理工作。历代都设有官藏机构,拥有数量可观的藏书。私家藏书是随私学的出现而产生的。唐代科举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民间读书以应试的积极性,促使稍具条件的家庭热衷于投资藏书以供自学。普及雕版印刷术和应用活字印刷术,印本书代替了手抄本,书籍复制量迅速增加,成本急剧下降,图书的流通范围相应扩大,进入了私家藏书的一个黄金时期。官家和私家藏书都只有帝王权贵者才能任意享用,贫民知识分子无法受用。这些人大多学识渊博。唐代江西陈氏办的东佳书院是我国最早的书院藏书。宋代庐山白鹿洞书院、长沙的岳麓书院、睢阳的应天书院和衡阳的石鼓书院为最著名的书院。书院既是教学机构,也是藏书之所。佛寺藏书是主要的寺院藏书。两汉时佛教传入我国。北魏李廓编的《魏世众经目录》,北齐释法编的《齐世众经目录》,收录佛书都有2000卷以上。唐玄奘译出佛经75部,共1335卷。寺院藏书的特点是:藏书分布广,读者多;藏书来源广,流通量大;其书可以外借。寺院藏书推动了古代翻译事业的发展,丰富了古代目录学。

宋代还正式形成管理图书的机构——馆阁制度,图书管理各部门的组织基本形成,一大批图书馆学者开始对前代积累的图书馆学思想资料进行较系统的总结。程俱《麟台故事》、郑樵《通志二十略》标志着我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的全面形成。这一时期有部分学者提出了建立公共书楼的设想,如金孔天监的《藏书记》不仅谈到了这种设想,还阐述了公共书楼对促进人才成长的作用。

明清时期是古代图书馆学思想发展的阶段。明中叶,活字和刻版技术发展昌盛,官私藏书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代表人物为邱濬。邱濬的《论图籍之储》《访求遗书疏》,认为书籍在社会发展中意义重大,将图书馆视为“治国平天下”之切要任务,并提出加强藏书建设、改进购书的方法,提出访求遗书、整理文献、使用图书馆的多条意见。

清代对图书馆的贡献在于对古籍的整理和研究,出现了以祁承业、孙庆增为代表的图书馆学“整理派”和以周永年为代表的“传播学”。

(四)古代藏书楼文化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历史积累培育了古代藏书楼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古代藏书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古代藏书楼积累了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有“典”和“册”,先秦时期建立了藏甲骨的穴窑。由于有“志”,才有“史官主书”、三史分掌书籍;由于不断扩增典籍文化,才有了官建的馆舍和专门的整理工作,才有了机构和人员的分化,才能使古代藏书楼具有了基本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古代藏书楼收集藏书的优良传统。传统文化十分注重聚书的完善与丰富,都把搜求图书作为一项安邦立政的重要举措。民间藏书自开始就一直受到重视,后来发展到与官府相匹敌甚至超过官府藏书,在此遗风的熏陶下,古代藏书楼收藏宗旨明确、组织完备、馆藏体系十分优良。

藏书楼图书整理、编目的方法与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方法相互借鉴与渗透。图书整理、分类、编目本身就学术性很强,常常借鉴并吸收当时的学术研究方法,二者互相借鉴,共同促进提高。古代藏书楼的物质基础与基本形态受传统物质文化的制约。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态与古代藏书楼形态相一致,小农经济形态的落后性决定了古代藏书楼的小型化、简陋化,决定了只为少数人所利用,决定了“重藏轻用”的观念。传统政治文化左右着古代藏书楼的发展。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以儒家为主体的文化,古代藏书楼的藏书内容和种类无形中也披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成为维系上层政治统治和下层社会的桥梁。

二、近代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古代藏书文化的衰落

古代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衰落是促使古代藏书楼衰落的主要原因。近代以前,中国私家藏书楼颇为发达。清代末期,私人藏书楼深受处于衰落状态的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数量大大减少,并趋于集中化。其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和频繁发生的战乱。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发生根本转变,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使得藏书楼的封建经济基础逐渐坍塌。以前的藏书之家或是宦途失意,或是家道中落,甚至有出售藏书而投资工商业,使私家藏书楼的稳定性大大降低。

风起云涌的农民革命加速了古代藏书楼的衰落速度。农民革命不仅给腐朽的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更直接导致社会生产力和文化事业的破坏。浙江一带曾盛极一时的封建藏书楼因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而大规模地损毁,私人藏书流散亡佚严重。即便那些未经战火的地方,因受战争威胁或自然经济的破坏,也无力维持藏书楼,逐步将藏书典当出卖,使私人藏书大量流散,只有财势雄厚的藏书家才勉强维持。这种高度集中的背后,预示了藏书的大规模损毁、散佚,同时向公开化方向发展。

近代初期的藏书自封闭到有限开放,从而使中国传统封闭式的藏书向近代开放式的藏书转变。中国古代私人藏书及藏书楼的主要特征是秘惜所藏和封闭性。封建社会个人藏书一般不对外开放,藏书楼主要由藏书家及其家族成员或朋友等少数人享用。清代末年,旧式藏书楼开始从完全封闭性向有限公开化方向发展。这种出于济世经邦而开放藏书的做法,是受资产阶级改革思潮及维新派对西方公共藏书宣传与实践的影响。

(二)近代西方图书馆文化理念的输入

西方传教士译著输入西方图书馆管理的方法、观念。明清之际来华的传教士传入了西方图书馆管理的观念。早在鸦片战争前,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父子合著的《外国史略》就介绍了葡萄牙、荷兰、法国等国家的藏书和图书馆管理方法。同一时期,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理哲著的《地球史略》更详细地介绍了意大利、法国、德国的藏书和大学图书馆;美国高理文《美理哥志略》(1848年)、英国戴德江《地理志略》和英国莫维廉《地球全志》分别对欧美各国大学图书馆情况进行了介绍。

西方在中国创办藏书楼和图书馆。鸦片战争以后,随着签订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国外资本主义对中国的文化侵略也随之而动。西方传教士们利用教育文化以征服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在他们传教,开办学校、医院、报馆,出版发行书刊的同时,也开办了教会图书馆。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北堂图书馆、工部局公众图书馆、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图书馆、圣约翰大学图书馆、格致书院藏书楼、徐家汇天主教藏书楼、武昌文华公书林。尽管以上藏书楼和图书馆的规模有限,但从图书收集整理、组织加工到管理与利用,基本上在西方的先进理论指导下,所采用的加工技术和管理方法,都为中国近代图书馆树立了榜样,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图书馆传统思想及服务观念的变革。

维新派所倡导的公共藏书思想及实践。1894—1895年,迅速高涨的中国改革思潮,在一些激进人物的推波助澜下,最终爆发了带有一定群众性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期间,1898年光绪皇帝颁发的“定国是诏”,为中国近代公共藏书思想和实践创造了一定的条件。维新派提出的公藏群用、集资共享思想,并通过设立藏书楼进行具体实践。这一理论和实践不仅丰富了学会藏书,在培养新式人才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近代图书馆文化的形成

从戊戌变法后期到辛亥革命时期公共藏书楼和近代图书馆的出现,标志着近代图书馆的建立。

19世纪初期,西方印刷术随其文明的输入而开始传入我国,最早是凸版印刷术,其后是凹版印刷术,成为图书出版的主要方法。到20世纪初期,机械化印刷术成为我国印刷术的主流,这不仅缩短了印刷周期,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图书生产成本。再加上甲午中日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觉醒,社会非常渴望新的知识,各种政治派别都需要有更多的出版刊物,从而中国近代史上掀起了出版高潮。

我国近代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总是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与社会的进步协调相一致,社会的需要、大量的印刷物为近代图书馆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源,改善了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加速了图书馆文化事业的发展。

创办近代公共藏书楼。1901年出现了近代公共藏书楼。其目的是启迪民智,使图书从私人书斋或官方书库中走出来,成为社会公众的共同精神财富。公共藏书楼的出现,标志着近代的藏书楼已经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式,标志着图书馆功能的现代化转折,也标志着我国近代图书馆的出现。

(四)近代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发展

1.近代图书馆文化发展

近代公共图书馆的产生,标志着我国近代图书馆文化的初步形成,并取得了以下成绩:

大规模建设各种类型的图书馆,不仅增加了图书馆数量,而且也提升了图书馆业务水平。1930年全国有图书馆1428所,1935年增到2935所,如国立中央图书馆(原京师图书馆,1928年改名)、国立中央图书馆(1935,南京)、商务印书馆的东方图书馆(1926,上海)。图书馆藏书量大幅上升,大学图书馆尤为如此,如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由1931年的11万册增至1937年的36万册,私立南开大学图书馆同期由12万册增至20万册。还建立了一批专门图书馆。这个时期,一部分图书馆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借阅等规章制度,扩大了读者范围,强化了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图书馆学著述硕果累累。1927—1936年10年间,我国图书馆学著述达到4065件,总数超过1912—1927年16年的总和。著名的有杜定友的《大学图书馆学通论》、杨昭玺的《大学图书馆学》、洪有丰的《大学图书馆组织与管理》、李小缘的《大学图书馆学》等。分类编目方面,有沈祖荣、胡庆生《仿杜威书目十类法》(1917)等10多部著作。分类法,尤其以前三人的作品流传较广。出版了23种专业刊物,主要有中华图书馆协会主办的《大学图书馆学季刊》(1926—1937)及该会的会报(1925—1948),北平图书馆编印的中英文版《图书季刊》《武昌文华大学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1929—1937),并发表了大量文章。

近代图书馆学的兴起。20世纪初,在我国国内开展了民主主义教育,从而使得平民教育开始兴起。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全国图书馆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从而造成大量图书馆学专业理论知识人才急缺的问题。1912年后,随着新式教育的兴办,国内出现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图书馆学教育,如南京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上海国民大学图书馆学系、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四川成都图书馆学校等。图书馆学教育的兴办,培养了一批图书馆界的专门人才,图书馆文化事业的发展得到了推动。

2.近代大学图书馆文化发展的原因

新文化运动与近代图书馆观念的变迁。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但是中国并没有走上资产阶级所设想的发展道路。因为北洋军阀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随后上演了一出“复辟”丑剧。为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中国小资产阶级分子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更名为《新青年》)为标志,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反对封建旧道德、旧礼教、旧文化,以破封建主义之旧、立民主主义之新的初期思想启蒙运动开始转变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不仅对当时的政治、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促进了我国近代图书馆观念的更新,也使我国近代图书馆文化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19年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李大钊指出:“图书馆已经不是藏书的地方,而为教育的机构。”主张“废去文库式,采用开架式服务”。蔡元培也曾说过:“窃惟书籍之用,胜于象犀之珍,图史之功,当与日月并寿。”“集多数图书于一处于民众以阅览之便利,辅助文化进步,实惟大学图书馆之功。”“学术之进步,恃乎研究;而研究之方法,必须汇到各种图书,以供参考;而集大成者,厥惟大学图书馆。”认为图书馆具有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全民素质、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任务。蔡元培先生积极建议高等院校、中小学校应设立图书馆,普通的图书馆应设立儿童阅览室,认为图书馆是辅助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具有辅助教育科研的作用。

新图书馆运动及其影响。1917—1927年,我国图书馆界掀起了一场图书馆运动,其主要内容是效仿欧美图书馆精神以改革发展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其宗旨是创设一种既借鉴西方图书馆管理与利用的先进经验,又符合自身实际的公共藏书模式,以此来保存、建设文化。1928年,全国教育会议通令各学校设置图书馆,每年从全校经费中提取5%以上作为购书经费。

出版事业的迅猛发展。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出版业迅猛发展促进了图书馆藏书急剧增加,二者良性互动,为保存文化、建设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以1936年为例,全国出版和重版图书总计为9438种,其中商务印书馆4938种、中华书局1548种、世界书局1548种,书籍出版有力地推动了近代图书馆文化的发展。

制定图书馆政策和法规。《京师及省图书馆通行章程》是我国第一部图书馆法,该法于1909年(宣统元年)颁布。《图书馆规程》和《通俗图书馆规程》由北洋政府教育部于1915年颁布。中华图书馆协会于1925年6月成立,成为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里程碑。于1927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大学院,属于国民党管理的图书馆事业机构。中华民国大学院成立后积极履行其职能,于当年的12月,分别向社会发布了《图书馆条例》(15条)、《新出图书呈缴条例》(4条)。随后,国家先后出台的一系列有关图书馆的法规法令,从法律层面上,保障了图书馆文化的发展,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促进。

(五)现代图书馆的崛起

近代图书馆的终结。近代图书馆,从出现到终结也仅仅300多年。近代图书馆是一种社会教育性质的事物,尽管它也履行保存和保护社会文献的职能,但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知识,实现社会教育,以实现选择、收集、保存和利用文献,尽力发挥文献的为读者服务、为实现社会教育服务的功能。而现代图书馆,是一种信息产业性质的社会事物,信息产业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功能,不是以收集、整理、保存、利用文献为主,而是对文献的内容,即知识和信息进行“超媒体”或“超文本”的重组,通过网络获取远距离知识和信息,实现信息产业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