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文化:个体之外的共享与强大影响

大学文化:个体之外的共享与强大影响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民族或群体共同享有的东西不一定是文化的范畴。文化既存在于个体之外,又对个体施加着强大的影响。

大学文化:个体之外的共享与强大影响

第一章 大学文化

第一节 文 化

一、文化的含义和起源

“文化”一词,从西文的语源来看,无论是德文的“kultur”,还是英文的“culture”,都源于拉丁文的“cuhura”,其原意为土地耕耘和作物培育,主要是指物质生产和生活。随着古代西方人由对自然的认识向对自身的认识的转变,“culture”包含的意义更为广泛,它不仅表示物质生产的栽培、种植,还融入了心灵、知识、情操、风尚、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等精神领域的内容。

古代中国人所谓“文化”的词源意义仅限于社会人伦方面。早在先秦时期,我国的典籍《周易·贲卦·彖传》中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句,将“文”与“化”连缀起来使用。在这里,“天文”可以理解成自然规律,“人文”即指人伦社会规范。所谓“人文”“化成天下”,含有文化出于自然而又能驾驭自然的意思。西汉以后,文献中正式出现了“文化”一词。刘向《说苑·指武篇》中有“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一句,这里的“文化”是指与武功相对应的文治教化的意思。总之,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文化”一词有着特定的辞意指向,大体只是就宗法王朝所实施的文治教化和社会伦理规范而言,并不具备现代意义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当代社会中,人们关于“文化”的定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

《辞海》对“文化”下的定义有两个:一个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是广义的文化;一个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艺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这是狭义的文化。

我国人类学家对文化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文化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同时也将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人类通过后天的学习所掌握的各种思想和技巧,以及用这种思想和技巧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而狭义的文化概念仅将文化限定于精神领域。

张岱年等学者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和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

在国外,关于“文化”的定义富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

被称为文化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关于文化的科学”一章中给出的定义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奥格本认为,一个文化包含许多发明或文化特征。这些要素整合为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文化之器用的特征和非器用的特征是围绕着人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这些特征乃是文化的核心。一个文化内部的各种各样的建构相互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模型,而这个模型是每个社会所独有的。

英国著名诗人、文学和社会评论家马修·阿诺德认为,“文化”这个概念很微妙地包含了一种使人美好、高尚的东西,完美在每个社会中被认为是最优秀的因素。文化即对完美的追寻,是探究完美,追寻和谐的完美、普遍的完美,而且文化所构想的完美不是只拥有,只原地踏步,而是不断成长,不断转化。

综合以上代表性的定义,我们认为“文化”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具体地指向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文明成果,是物质的文明,是文明历史的、具体的表现;二是指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反作用于人,使人成为人并发展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力量。

对于这个定义的理解,要把握以下几点:

劳动使人成为人,劳动是人类文化产生的原动力。在劳动过程中,首先,生理上的进化是人类文化产生的基础,它为人准备了人的脑髓、手和发音器官。其次,人的交往以及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既是人生产生活的需要,也使人成为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动物。它们相互作用,人造就了人的社会,人的社会也造就了人。在上述两个方面的作用下,就展现出文化的表象来:为最初的语言、文字、图画和舞蹈等,还有后来的国家制度、宗法、礼教、文学、艺术、科学等。

不同的地区、民族和国家,在各自人的群体性生产生活中凝结成为不同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文化模式又伴随不断发展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而继承、演化。因此,文化是人类凝结成的历史的生存方式。文化的生存方式一方面作用于人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又作用于人的精神本身,体现在人的道德、思维与生活等模式的变革和发展中。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时时刻刻产生着文化,文化也分分秒秒地影响着人的一切。从时间上看,它们的相互作用贯穿于不同的人类历史阶段;从空间上看,它们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国家的每一个人乃至整个人类。

二、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一般说来,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文化是后天习得的。对于个人来说,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学习获得的,是通过学习而继承前人创造的成果。文化是社会化的产物,是学习的结果,不能遗传。一个民族或群体共同享有的东西不一定是文化的范畴。人类文化的习得和传递的过程并不是机械式的,而是个扬弃的过程,是认识和经验架构上的文化抽象形式的转变。所以,通过传播媒介、实现沟通与交流,文化既表现在认知和经验领域的扩大,又表现在认知素质的提高。

第二,文化先于个人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是特定文化的体现。每个人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出生,成长,汲取营养,同时潜移默化地又被特定的文化改造和加工,如言语、观念、知识、礼节、生活方式等,也表现出特定的文化。经过文化的熏陶与洗礼,一个人从他的特定文化环境中获得他的基本文化人格。

第三,文化具有强制性。文化既存在于个体之外,又对个体施加着强大的影响。文化的强制性表现为两种类型:直接文化强制型和间接文化强制型。比如,2014年春节海南省强行关闭裸体浴场,就是直接文化强制的表现。

第四,文化具有适应性。人既是生物的人,也是社会的人。作为生物的人,因对环境的生物、生态相适应而产生了不同的人种,表现出不同的体质形态及生理等特征。作为社会的人,人用各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自己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来实现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从而形成了自然文化、民族文化和科学文化。一般说来,任何民族的文化必须与这个民族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相适应。一个民族要想生存下来,其非适应性的习俗会逐渐放弃,而适应性习俗可能持续下去。比如,元代社会,游牧民族中原文化的适应和对自身文化的改造和舍弃。

第五,文化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水利设施、历法、天文、地理都是文化,包括个人或群体创造或衍生出来的一切产品,既有万里长城、故宫、都江堰物质文化,也包括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理论知识、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作品等精神文化。所以,文化需要人的创造,由人创造出来的各种形态的产品才是文化。文化变迁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文化只有在不断变迁中才能获得发展和进步。文化变迁的动力可能来自于社会内部,也有来自社会外部的,文化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发现和发明、革命与社会制度变迁、文化借用或传播以及文化移入等。

文化的功能包括下面几点: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是人的文化;同时文化又作用于人,文化的功能就是文化对人的作用。

文化对人的作用表现为对个体人、对集体人的作用两个方面。

文化对个体人的作用首先表现在文化对个人需求的满足。人的需求总的来说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个方面。物质方面的需求,表现在人的起居饮食等方面。人的物质需求有低级层次和高级层次之分。前者主要是指吃、穿、住、行等基本方面,后者主要为基本物质需求的提升与依附于精神需求的物质需求。例如饮茶也是健身的一种方法,而进一步的需求提升就成为茶文化中的品茶,并延伸出相应的茶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需求。事实上,文明社会构建以来,人的物质需求无论低级层次的基本物质需求,还是高级层次的物质需求,都已烙下深深的文化印记。先祖们在史前文明的农耕文化时代,就已经不再像其他动物一样完全被动地过分依赖自然的恩赐,而是开始用劳动改造自然。因此,只要是人而不是动物,那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就深深地烙下文化的印记。在社会化大生产中,高级层次的物质需求表现得越来越普遍,包括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改造、生活资料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个时代,我们拥有了汽车电脑手机、网络、微信等,这些都是高级层次的物质需求。满足人物质需求的文化是建立在人的精神对自然物质的创造之上的,人用智慧与劳动改造客观的物质世界,使其为人类服务,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

对人精神需求的文化满足,表现在人精神生活需求的两个方面:其一为生产实践准备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其二是为人提供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需求。前者像教育、科技和生产实践等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创新的平台;后者如艺术、宗教、文化交流等为我们搭建了广泛的需求平台。

文化对个体人的作用其次表现在文化对个人行为的规范。人类在自然界中谋生存、求发展,并最终成为统领自然的唯一生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所凭借的是群体的力量。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和分工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与进步。人一出生就处于人与人之间构成的各种关系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关系要和谐存在,就必须建立一定的规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此,人们逐步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用以约束人行为的规章制度、道德标准和舆论评价体系,为人们提供了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使社会能够在一定秩序中存在和发展。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几乎都要遵从某种规范,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在文化为我们提供的行为规范中,有强制性的;有习惯性的、约定成俗的。

综上所述,文化对个体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满足需求和规范行为两方面,即规定了个体人的权利和义务,使个体人成为真正的人、社会的人。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组织。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是在更深层次上对群体相互关系和共同价值的导向与肯定,具体表现在对群体存在的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一系列规定,对社会公德、民族志趣、价值取向的非正式约定俗成。

文化对集体、对社会的作用首先在于形成了社会运行的基本模式。相对于文化对个体人行为的规范而言,文化对集体、对社会的规定性突出表现在群体的导向和价值功能上。人是文化的人,人的群体自然也是文化的群体,而文化群体的形成是经过文化在群体中的有机嵌入才能够实现的。这种实现的方式表现为群体价值突现和行为导向的规定。因此,文化将群体的价值概念和行为导向,以制度的形式而体现,并形成了社会运行的基本模式,社会由此成为文化的社会、人的社会。文化对社会的规定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成为生产关系的总和,各种制度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各行各业、各种组织机构以及每个人在社会中所应该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

文化对集体、对社会的作用其次在于形成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运行模式不仅有显而易见的硬性制度化规定,还包括深层次、隐性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人的价值观是制度产生的源泉和抽象化,制度则是其显性化和具体化。实践是社会的实践,价值是实践的精神反思,因此价值判断是社会或群体层面的认识,是个体的共同意识。在造就人的过程以及在构建稳定的社会结构中,文化形成和积淀了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判断,这是文化嵌入社会深层次力量的表现。文化形成的共同社会价值取向,成为凝聚人心、形成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在道德层面,社会价值取向表现为对人的行为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判断;在政治和经济层面上,文化表现为对人本身的关照,也就是政治和经济行为的意义,或这种政治和经济行为对人需求的满足。无论是道德层面,还是政治和经济层面的价值判断,其根本就在于利益的取舍,就在于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选择,从更加宽泛的领域思考,是选择当前利益或长远利益,是选择民族、国家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因此,社会价值取向的基本标准是个人服从集体,小家服从大家,少数服从多数,当前兼顾长远。

文化对集体、对社会的作用再次在于凝聚功能上。文化有一种认同的特性,人们往往通过语言、外表、习俗等获得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认同。正是在这种文化的认同下,形成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文化凝聚力也表现在对民族文化的趋同过程中,其中群体的参与性形成了相同的价值观念或意识、价值期待以及价值取向。例如,对中华文化来说,自强不息、崇尚礼让、平和中庸、互助友爱都是共有的文化观念,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有着巨大的作用。

文化对集体、对社会的作用最后在于反向功能上。文化在具有正向功能的同时,也同样具有着反向功能。社会处于整合状态的情况并不总是存在的,有时也会出现非整合状态的情况。群体与个人也并不总是顺从于社会的规范,也时常发生违反社会规范的情况。这种违规行为和非整合状态的出现并非偶然的,而是文化功能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文化既可以充分反映这种非整合状态,又完全能够对其进行改造。

第二节 中国文化

一、中国文化的定义

上面我们介绍了有关文化的知识,如果对文化的外延加以限制,就得到中国文化。那么,什么是中国文化呢?要说中国文化,就要先说“中国”。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原为表示地域的概念,指周天子的直属区和它周围的晋、郑、宋、鲁、卫等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诸侯国;秦汉时期,“中国”扩大到渭河流域的关中地区。长期以来,“中国”的概念始终是一个模糊概念。直到晚清,西方殖民势力入侵以后,“中国”才作为国家概念,特别是对其外延进一步得到明晰。当时称“中国”为“大清国”。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正式成为国家的简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继续沿用“中国”的简称。但是,“中国”的内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文化”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辽阔的疆域内、从古至今绵延几千年、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华夏族繁衍而来的汉族,所以中华民族文化也就是汉族文化,汉族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体文化。但是汉族在其繁衍、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许多少数民族;汉族文化也是在吸收其他民族许多文化的基础上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从另一方面来看,历史上少数民族文化,在与汉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同时,还保留、创造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因此,中国灿烂辉煌的文化,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

二、中国文化的种类

丰富的文化内涵决定了它广泛的外延,造成文化分类的多样性。

人们以不同的标准对文化进行划分,可以得到不同的文化种类。例如,按照中国历史的分期,文化可以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按照不同的地域、空间,可以将文化分为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等;以社会层面的不同,也可以分为贵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等;还可以把社会功能的不同作为分类标准,将其分为礼仪文化、服饰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以上这些分类是从外在角度对文化所做的划分。

如果从内在逻辑结构和层次等文化自身上划分,那么就能够采用二分法、三分法或四分法。二分法是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两种。三分法是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类别。四分法则是将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四个层次。就目前而论,学界认同的是四分法。

物质文化是人类所从事物质生产的创造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它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行为目标,直接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程度与结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直接反映,是一种可以感知的、具有物态实体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其他文化的基础。

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意识形态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知识体系、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总和为精神文化,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部分。社会心理形态为人们日常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属于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包括人们的情绪、愿望和要求等。社会意识形态则为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常常由政治家、文化专家等对其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升华,并以文字、图画等物化形态加以固定,流行传播。

行为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复杂的人际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定式,常以民风和民俗的形态出现,且见之于日常生活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典型的地域特性的行为。一定的行为文化是一定精神文化在人们社会实践中的反映。

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和称为制度文化,包括家庭、婚姻、政治、经济、宗教等制度以及组织形式。人是社会化的动物,社会活动要求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各种关系。制度文化适应这种需求,其作用在于解决、规范、协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

在以上四种文化中,物质文化是人类在逐渐适应大自然的同时,顺应、改造和征服大自然的成果,是人与大自然关系的集中与高度的反映。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是人类在建立稳固的社会组织、全力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的伟大创造及其自觉的行动,是人与社会关系的集中、高度的反映。精神文化则是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其主体意识的自觉反映,以及精神创造能力与成果的集中反映,是人与自我关系的高度的反映。

三、中国文化的特性

纵观中国文化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其具有以下特征:

1.中国文化的连续性特征。文化的连续性是指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它的传承性和不间断性。中国政治的连续性决定了其基础上的中国文化的连续性。中国历史自炎黄二帝开始,其间经历了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的历史时期。不管这些朝代的社会政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政权如何更迭交替,但始终是在本民族内部进行的。即便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由于少数民族常常生活在边远地区,决定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不及汉文化,少数民族取得政权后,为了巩固其统治也不得不受到汉文化的同化,从而使中华文化得以源远流长地保存下来。

中国幅员辽阔也决定了中国文化的连续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原地区也曾多次面临外族的入侵,但由于中国辽阔的疆域,即使丧失了部分地区,仍有广袤的空间可供其退让和回旋。如南宋王朝的退避江南。因此,这就使得尽管外族入侵,中国文化不容易也不可能出现文化的断层现象,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和完整体系。

中国文化本身的深厚底蕴也决定了中国文化的连续性,二者呈现出非常密切的因果关系。在历史上,其他民族尽管也曾运用武力统治过中国,使用非常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广其民族文化,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不久其文化都被汉文化同化,淹没于汉文化里。这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在于汉文化的包容性和先进性。如果没有深厚的底蕴,汉文化早就为别的民族文化所同化,以致灰飞烟灭。

2.中国文化的内向性特征。内向性特征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都认为在大地之间人是自足的,不需要任何外来帮助。把人的道德理性由内向外扩张是儒家所宣扬的,把外在的自然由外向内扩张则为道家的主张。因此,儒家总是要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克己复礼”等;道家总是要求“游心于形骸之内”和“自我观照”。所以,人们往往追求自身修养,在自身、内心寻求善良和幸福。

中国文化的内向性特征来源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中华文明最早发源于黄河流域。黄河流域以及后来的长江流域都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式。特别是秦汉以来冶金技术的日臻完善,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使中国农耕经济不仅能繁荣富强、自给自足,而且在隋唐时期还能辐射影响到周边国家。这无形中养成了中华民族和平温顺的民族性格。

中国文化的内向性还由于中国历代君王的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政策。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国位于亚洲次大陆,尽管有着较长的海岸线,但由于农业经济的发达,自我满足感相对较高,对外依赖程度相对较低,远涉重洋与外界的交流就显得无关紧要。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重农抑商的政策导向,使得商业流通不甚发达。所有这些原因也就造成并一定程度助长了长期的、少变化的内向性特点。

3.中国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多元性主要是指中国文化自身内部的多元性,而非指与国外文化融合而形成的多元性。形成这一特征的重要前提是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我国的东面和南面是一些古代文明程度不高的弱小国家,西面为沙漠、戈壁与很难逾越的青藏高原,北面是草原和戈壁。路途的遥远与行走的艰辛使得外来民族很难对中国文化产生强烈的冲击,所以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就局限于本土的五十多个民族之间的融合而形成多元性的文化。历史上也有几次其他地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如丝绸之路、佛教的传入、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等,但在影响力巨大的汉文化面前一般都被融合和同化。在博大精深的汉文化面前,这些文化如小溪入海,很快就被包容和同化了,但也成就了中国文化多元、丰富的内涵。

4.中国文化的礼俗性特征。礼指礼仪道德,俗是说风俗习惯。儒家倡导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宣扬的“克己复礼为仁”,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并以此处理与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封建社会。这种礼仪道德在社会发展中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使社会与个人的行为规范化、有序化;同时形成了与西方社会依靠宗教、法制治理国家不同的文化特征,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心理特质和思维方式,表现出中国文化独有的礼俗性特征。

四、中国文化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人类发源地之一。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大约在一二百万年以前,就出现了远古人类——猿人,猿人创造了远古的旧石器初期文化。因此,以此为源头算起,中国最早的原始文化已有一二百万年的历史。

经过一二百万年的发展,中国文化大约经历了五个时期。

中国文化的起源期,即新石器时期。考古发掘证明,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早在八千年前至一万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即中国农业文明的两个发源地——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在距今约五千年时,中国的原始农业发展为耒耜耕作农业。从考古文化来说,这个时间大致在仰韶文化和中原龙山文化时期,或大汶口文化以及马家窑文化的后期,相当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这一时期.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萌芽的政治实体——酋邦逐渐产生,中国文化的曙光初步显现。

中国文化的奠基期,即夏、商、周时期。从已经发掘的甲骨文和大量考古文献及遗迹,可以看出夏、商、周时期中国古代的国家形态已经形成,表现在:不仅有了疆域的划分,更有了军事编制、君臣关系严格;分封制与以血缘为基础的、与宗法制相辅相成制度的建立;有严格的等级分别和繁文缛节的礼祀规定。商代已经是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出现了规模庞大的都邑,人口迅速增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得到了极大的建设。

中国文化的成型时期,即春秋战国、秦汉时代。在这一成型时期,不仅以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小农经济为核心的各种政治、经济制度得以巩固和完善,从文化的层面上更加确立了其大一统的牢固基础。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文化基本定型。

中国文化的强化时期。这一时期从三国延至清代中叶。在中国文化定型以后基本框架不变的基础上,虽然其间经历了分分合合,坎坷波折,但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中国文化的各方面不仅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而且有了新的创造和极大的建设,成为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光耀世界的鼎盛时期。

中国文化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是自晚清以后开始的。在世界格局的大变动中,中国封建社会走到了穷途末路。这一时期发生的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将中国社会推到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上来。中国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也随之发生了转化。

第三节 大学文化

一、大学文化的定义

要说大学文化就要先说大学。什么是大学?也就是要给大学下个定义,尽管可能不太准确。

大学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大学一般是指从事本科以上教育、拥有两个(蔡元培)或三个以上学科门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高等教育机构。在美国甚至认为:只有能从事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机构才有资格称之为大学(university),而那些只能提供本科教育的机构,应称之为学院(college)。

我国学者胡适也认为,“凡能训练研究工作的人才的,凡有教授与研究生做独立的科学研究的,才是真正的大学”。而只能完成四年本科教育的,尽管有众多的院系设置,都不能称之为大学。

广义上的大学,包括大学、学院、(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院和从事高等学历教育的机构。现在社会上流行的说法,就是这样。每年一度的高等学校招生,所涉及的学校,都称之为“大学”。所招收的学生,都可以称之为大学生。

如果比较小学、中学和大学,并且从大学最基本的职能来定义,那么大学就是传承和探究高深学问的学术机构。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发现大学是一种创新型组织,大学文化是大学本质属性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学之“大”关键在于大学文化之大。

从本质上看,大学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大学的职责在于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文化,大学是知识和文化的重要产出地和辐射源。现代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四大功能。这四大基本功能,恰恰决定了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育人文化、创新文化、服务文化、继承发扬文化的提升和发展。也就是说,大学的本质在于文化,大学的基本功能是文化功能,大学的一切工作其实就是为了发展文化,包括传承文化、启蒙文化、保存文化、批判文化、选择文化、研究文化、创新文化等。

从作用上看,大学不仅在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动先进生产力进步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弘扬和发展先进文化,加速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上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始终是先进文化的积极推动者和引领者。可以说,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自有大学以来,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惊心动魄的革命性进步,大都以大学文化的勃兴,并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为其进步的动力。

大学文化伴随大学的产生而产生。自从人类社会创办了大学,大学文化也就随之而产生,并且在其后人类文化的建设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大学文化具有了文化品质的内在规定性、继承性和创造性,成为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一种先进的文化。

如果要问大学的灵魂是什么?人们会脱口而出是大学文化。因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大学理念。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注重大学文化的研究和建设,越看越认识到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研究大学文化,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实施大学的战略管理,开展素质教育,更为重要的是研究和发展大学文化能够创新、发展和传播先进的本民族文化。

那么,什么是大学文化呢?大学文化是其主体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通过自身努力和调适外部文化,逐步创造并形成的,一种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等因素构成的独特社会文化形态。

大学文化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关于大学的文化,是一个集合概念,是众多大学文化的概括,表现的是共性。这一含义的大学文化表明其产生于大学,同大学互相依存,尽管其同社会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只能生存并适用于大学这个集合体之间。大学文化包含的所有内容都离不开大学这个主体,并且依附在大学这个主体之上。也就是说,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而形成的文化,而非以其他组织结构为载体而形成的文化。正如谢和平教授所说:“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

大学文化的另一个含义是指某一大学内的文化,是一个个体概念,非集合概念,是指某一大学个体的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个性化体现。这一层面大学文化的主体是这一所大学的大学人,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等。因此,大学文化是一个共性与个性统一的概念。作为大学这种社会专门组织,当然有着自己的专门文化,但每一所大学又与另外的大学各不相同,有着自身的特色和个性。正视并善于总结共性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培养个性、建出特色是大学文化建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共性与个性相互依存,互相联系,个性之中蕴含着共性,共性由个性去表现,我们可以通过对个性的研究来掌握共性。总而言之,大学文化是通过大学人与大学人之间、大学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活动,不断积淀、聚集、扬弃、进化而形成的。大学文化发展不仅是一个历史的积淀、扬弃、甄别的过程,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继承创新的过程。

大学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四个层面。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核心的集中体现,大学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作为一种非物质因素,浸润和熏陶大学中的每一个大学人。精神文化包括大学的办学理念、科学定位及发展战略,代表着大学的本质追求,是大学的灵魂,集中体现为大学精神。制度文化,主要体现在教学、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结构和规范,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外在保证。物质文化集中体现于大学的学科设置、师资队伍的组建等方面,此外还有体现大学文化内涵的校园、建筑、设施、环境等。这是硬件方面的体现,也是大学风格的直接表现。行为文化是大学人,包括师生、管理与服务人员在具体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气质面貌和大学的校风。这是多年大学文化积淀而成的,厚重而结实。大学文化的四个方面相互联系,依存共进,共同构成一个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四个方面中,精神文化为内在的灵魂,物质文化则提供生长的条件,行为文化成为外在的显著标志,制度文化则是精神文化的体现与行为文化的有力保障。

二、大学文化的特征

大学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大学文化是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

这一特征是由其承载主体大学所决定的。大学是探索学问的场所,是社会知识精英的聚集地,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形成大学文化的大学人思维敏锐,知识渊博,文化品位相对较高。这必然使得以大学为阵地、以大学人为主体的大学文化,相对于社会整体文化而言,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超前性,由他们培育的大学文化成为一种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无论是大学人之间的各科知识传授、共同的科学研究,还是他们运用知识和研究成果服务社会,建设传承中国文化的各种活动,无论大学人的思想、意识、信念、品德的确立和传授,还是正能量的模仿与熏陶,都是一种大学本身所决定而开展的具有价值、意义重要的活动。这些活动纯粹是人与知识、人与规律、人与真理、人与道德的对话,属于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活动。

第二,大学文化是追求理想、探求真理的文化。

大学自出现以来,常常以探究真理为己任,以追求理想为目标,这一点从下文的大学校训可窥一斑。首先,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在于传播真理、追求真理。这是大学作为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而言的。学习知识、创新发明的过程,就是探索未知世界、求证事物本质的过程,更是追求真理、发现真理的过程。其次,大学人中间不乏文化精英,他们思想碰撞的火花很多成为人类历史的思想精华。一定时期的最进步、最深刻、最文明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常常在大学里得到传播和流行。这些思想、意识、精神的传播、感染和熏陶,不仅使受教育者能够确立高尚的人生价值、坚定的人生信念,树立崇高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而且可以推动社会思潮的泛滥,甚至引起某一社会运动。这种追求美好和纯洁的人生价值观、人格目标往往因其远远超过了现实社会思想水平而具有相当的理想性。

第三,大学文化是倡导自由民主、富于批判精神的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积极培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二十四个字里面的“民主、自由”也体现在大学文化中。

首先,大学文化体现在大学的学术自由。大学是学术机构,大学以学术为根本,以学术自由、百花齐放作为推动学术进步的源泉。大学以充分的学术自由,来实现学术的真正繁荣。当然,在我们的国度内,学术自由必须是有组织的、负责任的自由。自由与责任互存,自由的同时也意味着责任的承担,大学文化的学术自由必须与承担自由的社会责任相对应,必须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负责。

其次,大学文化体现在大学的民主,主要表现在学术思想的民主,表现在大学所独有的批判精神。大学文化的批判精神表现在“百家争鸣”上。对于不同的学术思想、学术思潮可以互相驳难,允许争鸣。这种大学文化的批判精神、民主争鸣,既立足于现实生活,又超越目前的生活状态,把终极指向理想的、必然的社会目标,为实现目标而确立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大学批判精神、民主争鸣的最终目的必须建立于有利社会发展上。应该看到,大学文化的批判精神、民主争鸣主要体现在科学上的怀疑勇气和质问一切的精神,对一事物进行谨慎而有保留的判断,而不是为“惊人”“出镜”以至造成“轰动效应”。

第四,大学文化是追求创新精神的文化。

就目前而言,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前进的动力源泉,而无论哪方面的创新都离不开大学、离不开大学文化。大学不仅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新知识的创造基地和科技成果的创新中心,而且大学历来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新思想、新文化、新文明的发源地。这些新思想、新文化、新文明要源源不断地出现就必须坚持创新,所以,创新是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首先要坚持知识的创新。因为大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而用来“传道、授业、解惑”的专门知识一定会受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局限,需要“传道、授业、解惑”者具有研究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在教学中不断汲取新的研究成果,时时更新教学内容,使新知识、新成果不断与学生见面并为其所掌握,以及时跟上以至于超越当代文化和科学的发展。其次,特别重要的是“传道、授业、解惑”对象的思想观念、获取知识手段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要坚持启发和帮助受教育者以积极、开放、创新的思维方法对待知识、对待教师的讲授,以便掌握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

处在当今世界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创新,并把它作为发展的基础和核心。要知识创新,就要拥有创新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人才的培育,都要靠大学教育来实现。大学作为研究、传播高深学问的中心,作为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培育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必然成为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大学只有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坚持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具有活力,大学文化才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第五,大学文化是以知识及其专业学科为基础的文化。

学科是大学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知识的教学和创新发明的科学研究,以全面地培养造就学生,传承和创新人类的知识与文化,并通过自身的丰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此服务于社会。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科、专业的划分,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的一个根本特征,也是大学文化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

大学办学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从内部来说,大学以探究真理和开启未来为己任,是一个具有高度“自治”的有机体,既具有高度的办学自主权,又享有广泛的学术自由。大学以自身的文化机制作为自己运行的主导机制,以理性和学术价值作为实现自身的基本价值。其二,从外部来说,大学以学术自由、允许争鸣作为维持其发展动力的源泉,与社会其他部门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赋予大学享有更高的自治权力,但就其内部组织来说,则结合得比较松散,这也正是大学及其文化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六,大学文化是人文与科技相融合的文化。

当今的大学,正在向综合性发展,尤其是国内大学,可以说科技与人文很难截然分开。这是因为科学技术和人文社科既相互区别又紧密结合,进入21世纪,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兼备结合。科学技术与人文社科作为两个不同的范畴,原本是有具体区分的。科学技术是有关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知识总结,人文社会科学是有关精神世界的知识总结。科学技术是用来解释自然现象的,人文社会科学是用来阐释人性的。科学技术是追求真理的具体体现,主要回答客观世界“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是这样”的问题;人文社会科学是为追求善意而产生的,主要回答人类精神世界“应该是什么”和“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辨别真假是科学技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科学技术是一种认识和知识体系;在辨别真假的同时,也要区分善恶是人文社会科学要解决的问题。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是一种认识和知识体系,更是一种伦理与价值体系。科学技术解决“如何做”,人文社科指导“为谁做”。科学技术追求的真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及规律,人文社科追求善意应该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科学技术活动本身的发展与应用不能保证其成果是否应用于人类的进步,人文社科活动的本身同样不能保证其能否建筑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科学技术要以人文社科为其导向,离开追求善意的真理追求,不一定会有善意的结果,甚至违背人性、损害社会;人文社科一定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离开了追求真理的追求善意,就会违背客观规律,不一定有善的结果,甚至事与愿违。真理为善意奠定基础,善意是真理的导向,二者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科学技术与人文社科相融则两利。只有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结合,取长补短,融为一体,才能使其成为推动大学发展、建设大学文化的真正动力。总之,大学文化是人文社科与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文化,将二者融为一体,不但可以激励大学人追求人文精神,追求科学真理,提高大学人的人文素质、科技素质,促进大学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引导、促进现实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促进国家振兴强大与社会的繁荣和昌盛。

三、大学文化的作用

从大学文化的孕育、发展过程来看,大学文化具有以下作用:

(一)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大学是培养高级人才的专门机构,培养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职责,这就要求大学主动承担起专门人才的培育使命,履行教育、教化学生的神圣职责。大学的本质力量首先要看其文化竞争力,大学文化竞争力的核心能力是大学文化创新能力。由此决定了大学文化是育人文化、创新文化。大学就是通过自己特有的办学理念、育人模式,特别是大学精神,培育和塑造“有文化”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学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博大精深的大学文化犹如一个强有力的磁场,以其强有力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感召着学生。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不仅有着良好的滋润作用,及时调节和不断激励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帮助他们不断完善人格,而且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二,大学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其专业素质。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创新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活力。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所以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上,大学尤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教育。组成大学文化的精神层次、物质层次、制度层次和行为方式,都应该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大学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充分发挥专业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确立等方面对大学生成长的巨大推动作用。大学文化是时代特色以及学校精神、作风、传统等内容的全面体现,所以培养大学文化就是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

(二)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与确立,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入,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在优质生源的争取、科研项目的立项、高水平师资的引进等方面,各个大学的竞争日益激烈,对于“待价而沽”的被引进者来说,更看重将投身大学的大学文化,因此,大学文化成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一种强有力武器。由此可见大学文化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要“鹤立鸡群”,其文化就必须先行。

第一,高校为了增强吸引力,常常把大学文化作为重要的手段。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的学术生态环境。一所大学学术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并影响到这所学校师资凝聚力的强弱和吸引力的大小。高等教育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所以,现在高等教育的人才竞争趋于白热化,杰出人才引进难,杰出人才留住更难,在待遇、住房和科研经费等硬件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以情留人”尤显珍贵。因为,真正的学者对施展才能平台的搭建远远大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杰出人才也是人,也具有人的七情六欲,也具有普通人的情怀,他们特别强调学校对自己的认同感和施展自己才华的用武之地,只要具备这些,就不会轻言放弃,就不会轻易选择离开。这就需要学校管理工作真正做到以学术为中心,为杰出人才、为广大师生服好务,这样必将大大加深大学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温馨感。

第二,大学文化越来越成为高校提高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大学在社会的影响力表现在其办学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其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文化传承等方面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程度。这些方面标志着大学生命力的强弱。大学文化以大学精神为核心在社会影响力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大学文化的其他形式,诸如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深厚的人文传统,悠久的办学历史,公认的学术科研水平、独具特色的专业设置,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都是其社会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认识到“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在大师之大”,因为大楼之大比较容易,而大师之大则需要以浓厚的文化积淀、鲜明的办学特色、高雅的文化氛围作为基础,需要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加以积累而逐步形成。

第三,大学文化越来越成为高校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大学核心竞争力是指这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逐步积淀而形成的,蕴含于学校的内质且为学校所独有的,使学校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在激烈的竞争里,始终保持优势地位的核心能力。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特点为:形成的长期性、价值的潜在性、资产的无形性与能力的整体性。大学核心竞争力不仅表现在有形的外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无形的大学精神等软实力上。而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与原动力。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能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激励大学人拼搏进取和改革创新,创造自由的学术氛围和以人为本的和谐育人环境;大学文化既有对自身传统先进与落后成分的扬弃,又有对时代精神的及时吸收和反映,是核心竞争力最具个性色彩的内在体现。大学文化在激烈的竞争中越来越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武器。

第四,在民族精神塑造中的作用。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的基础上而形成和发展的,为本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民族精神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最本质与最深刻的体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经过长期的形成、发展和升华,孕育出了推动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实际就是中华民族所培育的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指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和审美情趣等。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大学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和摇篮,不仅拥有较为齐全的专业设置、知识渊博的学者,更有奋发向上的莘莘学子,这些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经过大学的培养和大学文化的熏陶,都将成为时代潮流的弄潮儿。而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在对大学生人格塑造、道德培养等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我国现代大学的发展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中国大学的办学理念就是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对我国的民族文化不断进行丰富。这种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始终成为中国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基础,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断加以更新。我国很多高校的校训,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东南大学的“止于至善”等,都是直接引自于古代经典著作中的哲理名言,这充分表明中国现代大学的大学精神是对中国文化精华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第四节 大学文化中的大学精神文化

(一)大学精神文化的定义

首先来看什么是“精神”。“精神”与“物质”相对应,唯物主义常把“精神”当作“意识”的同义概念,即人的内心世界现象,包括思维、意志、情感等有意识的方面,也包括其他心理活动以及无意识的方面。

大学作为社会的一种“主体”,必然具有自己内在的价值观和精神取向。

清华大学胡显章教授认为:“大学的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对大学的本质、功能与办学规律的理解和价值追求,它是大学吸收历史文化传统,经过长期办学实践的探索与积淀,并随着时代不断充实发展的、切合大学自身实际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集成。”

北京理工大学焦文俊教授认为:“大学的精神文化,有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层面上,是建立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对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对大学精神、办学规律、时代特征、发展趋势、自身条件的认识基础上所形成的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二是在师生大众层面上,在校园文化氛围长期熏陶下形成的广大师生具有学校特色的政治方向、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教育思想、风俗习惯、文化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精神文化,就是在长期发展中,大学历经探索与实践、凝结和积淀的、为历代大学人所认同,并不断对现在以及以后大学人产生重要影响的、特有的价值观念、信仰追求、校风学风、道德情操。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作为一种内隐文化,大学精神文化在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在知名学者提倡与实践下,经过历代大学人共同孕育、积淀而成的大学特有的精神财富。大学精神文化作用于大学的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各环节,是大学文化建设、更是大学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从内在含义看,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理想的追求,彰显了大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也表现为卓越的群体意识和优良教风学风校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集中概括和高度浓缩。大学精神文化所蕴含的思想信念、价值准则、道德规范等内在的观念、意识和行为文化长期影响着大学发展的整个过程。

从外在形式看,大学精神文化泛指大学人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是以大学人精神世界为依托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大学精神文化决定着大学的发展方向,影响着大学人的行为取向;作为共同的群体意识,大学精神文化体现了大学的整体精神气质、道德水准和文化品格,凝结了大学人的精神寄托和理想追求;能够激发大学人拼搏向上的精神。

(二)大学精神文化的特征

第一,内生性。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这个主体自身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产生于自身内部发展的需要。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大学精神文化的形成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的影响,并影响于外界,但不是外界所强加于大学的。

第二,集体性。大学精神文化表现为一种群体心理定式和精神状态,是全校大学人心理和精神状态的总和,是校园大学人共有的精神,为所有大学人创作并影响每一个大学人,不是某一个层面大学人或少数大学人的精神所能代表的。

第三,特色性。大学精神文化反映的是这一所大学的独特个性。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大学,但由于各自的历史背景、类别、层次上的不同,各自的大学精神文化生成与表现必然各具特色。

第四,统一性。这里不是说世界上所有大学精神文化的统一性,而是说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是这所大学的大学人在思想与情感互动并外化于作风与行为上,达到思想、情感、作风的统一,并得以形成而受到肯定。只有达到这种统一,大学精神文化才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影响力。

第五,时代性。大学精神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时代精神与社会价值观,常常可以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因为大学精神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和大趋势的影响下进行的,社会发展的特定背景和需求无不决定了大学的办学方向与宗旨。

第六,稳定性。大学精神文化是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是经过历代大学人的精神风貌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大学人的主体决定了大学精神文化的稳定性。这些大学人包括以各级管理者为代表的管理群体,以教学科研人员为代表的教师群体,以各类大学生为代表的大学生群体。这些群体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式与精神状态表现为大学精神文化。

第七,长期性。大学精神文化是这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是这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教学水平、办学特色及对社会的贡献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大学精神文化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数代大学人的努力才能形成。

第八,无形性。大学精神文化既有形亦无形,既抽象又具体。就有形而言,首先,大学精神文化体现于每一个大学人的举止言谈之中,彰显在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角落落。其次,大学精神文化根植于每一个大学人的观念和行为里,体现在大学的日常管理、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并且在不知不觉地发挥着作用,大学精神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大学精神文化既“视而不见”,却又“处处可观”。就无形来说,首先,大学精神文化是经过一所大学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大学人,深深植根于每一个大学人的心中。其次,大学精神文化充分体现于大学的办学理念、目标定位、发展战略、学科特色、规章制度等方方面面,并与之融合,相当“虚”化,甚至有时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更难说加以量化了。

(三)大学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

说到大学精神,就有必要说说我国古代文化对大学精神的论述。

《大学》开宗明义,论述大学的总纲领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讲的“大学”是指成人之学,讲的是人们修身养性、立业成才、安邦治国的道理。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人的高尚道德,教导大家弃旧图新,弃恶扬善,不断进取,精益求精,以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在“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条纲领下,接着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是培养人才循序渐进、成才立业的行动路线图。

从古典文献中,可以看出古代对大学精神的重视。我们现在说的大学精神,是指经过大学长期发展、逐渐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是久经检验为社会和本校的大学人所公认的价值原则和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

大学精神反映大学的特质,服从服务于大学的历史与社会使命,体现着教育教学、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科学管理等方面的规律。大学精神就是大学的核心,是灵魂,是生命线,是奠定优良教风学风校风的基础。大学精神不仅为大学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而且对每一个大学人的思想行为、精神面貌发挥着持久的作用。

因为大学,人类文明得以继承发展延续,大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信息港”,是人类文化前进的标志灯。大学精神完全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特色和这个民族最优秀的文化传统。大学始终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联结点上,民族与世界的联结点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联结点上。大学精神始终既继承过去、表征现在,又昭示未来。

大学精神文化尽管有无形的一面,但其还是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归纳和概括。

1.大学的办学理念

查阅中国“211”大学主页的“学校简介”“文化标识”等有关栏目,可以发现“理念”的近义词有:“宗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山东大学)”“育人理念(北京师范大学)”“理念与使命(北京体育大学)”“指导思想(云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办学思路(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办学思想(西北工业大学)”“发展思路(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而华东理工大学的办学理念包括:指导思想、目标定位、发展思路、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办学特色。中国科技大学的办学理念包括:使命、目标、校训、方针、工作思路。

一些高校的办学理念列举如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办学理念:尚德务实、求真拓新。

所谓“尚德”,是指崇尚道德为先,弘扬品行为首,将道德和品行作为立人之本、育人之基。所谓“务实”,是指讲究实际,不求浮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注重解决实际问题。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而良好的道德品行既是成人成才的基础,又是传道授业的要求。追求品德高尚、人格完善,始终是全体师生共同的愿望和要求。务实既是一种态度,又是一种作风。作为工程技术特色突出的大学,该校一直保持注重实践,重视具体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风尚,北航人也一直保持着兢兢业业、实实在在、默默奉献的优秀传统。“尚德务实”,反映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本准则。所谓“求真”,是指追求科学真理,领悟人生真谛,探索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高等学校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殿堂,教学与科研活动本身就是师生共同追求真理、探求真知、孵育真情、培养真才的过程。所谓“拓新”,是指解放思想、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没有开拓的精神、创新的意识,就不可能进步,也不可能发展。一个人如此,一所高校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该校建校以来一贯崇尚科学、注重学术、追求真理、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这一传统理应得到传承和发扬。

中国矿业大学办学理念: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

“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强调了“学”“优”“用”“创”四个字,概括了学校办学、教师治学、学生求学的一种追求,体现了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注重实践、注重创新的办学指导思想。

“用”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矿大办学价值的体现。作为以工科为主的学校,长期致力于工程科技的研究与应用,许多科研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能源科技方面,许多成果处于国际能源科技的领先水平。“用”的价值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培养上。一方面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指导学生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使学生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创”是指创造、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拥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体现了大学的基本使命是学生求学、教师治学,蕴含着传承知识、探求真理的主题;体现了大学的基本品格是追求卓越,拒绝平庸,营造优良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培养和造就优秀的人才;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则,与“好学力行、求是创新”的校园精神相贯通,与重视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人才的时代要求相符合;体现了该校以工程教育为主的办学特色。

部分高校办学理念

续表

续表

2. 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群体心理定式,是一所大学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淀的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特色、水平以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大学经久不衰、与时俱进、充满生机的动力和源泉。大学精神是国家意志、社会道德与学人精神相互结合的结晶。作为一种动力源泉,大学精神是一种心理资源,是一种无形资产;作为一种规范力量,大学精神又具体可感。大学精神具有凝聚、熏陶、驱动、评价和规范的功能。优良而健康的大学精神一旦形成,一定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到激励情志、规范行为和调整心态的作用。

大学精神具体体现在它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国际化视野上。

下面举例看看大学精神的具体阐释:

大连海事大学大学精神:坚定 严谨 勤奋 开拓。坚定——船锚——海大人像船锚一样信念坚定、目标坚定、意志坚定;严谨——船钟——海大人像船钟一样严谨求真、严谨求实、严谨求是;勤奋——船桨——海大人像船桨一样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开拓——舵轮——海大人像舵轮一样开拓进取、开拓向前、开拓发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精神: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

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国家的战略需要、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哈工大肩负的重任,使哈工大把学校的发展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铸就了哈工大“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20世纪50年代前期,国家工业化建设和学习苏联的战略需要,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哈工大很快完成了改造与扩建,发展成为一所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多学科性的工业大学;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哈工大及时进行了专业调整,由多学科性的工业大学转变为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军民结合,以攻克尖端科学技术为己任的现代化科技大学;改革开放之后,为适应科教兴国的战略需要,哈工大努力争取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把学校的发展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紧相连。

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哈工大办学传统、特色和长期的教学实践,培养了哈工大人“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哈工大历史上即采用俄式办学,在教学方面有着严格要求的传统。后经李昌等校领导倡导,不仅对学生要求严格,而且还要求培养的功夫一定要到家,于是“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日益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并逐渐渗透到学生培养的各环节中。哈工大的求是精神还表现在: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根据国家建设的急需建设专业;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工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科研选题密切联系实际,开展产学研合作。

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学校领导求贤若渴,唯才是举,广纳贤才;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发挥多学科优势,大力协作、联合攻关,逐渐形成了哈工大“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从1950年哈工大只有教师144人,其中中国籍教师仅24人,发展到1957年的800壮士,再到第二代、第三代800壮士的成长,都体现了学校爱惜人才、尊重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传统;由于哈工大始终以工科为主,故以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完成重大工程项目见长;在长期的实践中,培养、锻炼了哈工大人大力协作、联合攻关的团结精神。

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哈工大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哈工大充满创新活力,在不断为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过程中,铸就了哈工大“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哈工大的重视和支持,使哈工大人不敢懈怠。20世纪50年代,在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和工业化建设做出贡献的过程中,哈工大在新中国的教育史上写下了浓重一笔;改革开放时期,哈工大人不甘落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使哈工大在不断创新中发展,进一步弘扬了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

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精神:团结拼搏、自我激励、发挥优势、争创一流。

大学精神与时代精神是同步的,东林精神历经了时光的磨砺在每个时期都闪烁着独特的光辉,引领着一代代东林人不断奋斗和求索。从“建校伊始,创业维艰”,到“团结拼搏、自我激励、发挥优势、争创一流”,东林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始终传承着东林人敢为人先、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与挫折、充满自信而又乐观向上的特质。五十多年来东林人秉承东林精神,艰苦创业、严谨治学,实践着自己让祖国无山不绿、有水皆清的誓言,为林业、为林区提供技术支撑,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支持,为林业建设培养了大批创业人才,为共和国林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211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团结拼搏、自我激励、发挥优势、争创一流”的当代东林精神,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认同并身体力行。它的大力弘扬,使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的实力、声望和社会影响达到了五十多年来的高峰。东林精神是学校的一笔宝贵财富,时至今日,依然是引领学校继续发展建设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办学精神:砥砺德行、守望正义、崇尚创新、止于至善。

砥砺德行是指为人师表者首先要做道德楷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守望正义是指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平正义感,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崇尚创新是指追求思想自由、学术创新的创造精神以及勇于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的改革精神;止于至善是指修身育人都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动摇。

西南交通大学学校精神:竢实扬华,自强不息。

“竢”就是等待的意思;“实”则有三层意思,即果实、坚实、诚实和实事求是;“扬”有飞扬、传播之意;“华”有中华简称、华丽、美丽等意。四个字组合在一起,有等待果实成熟,即寓意培养出人才,同时使人才更加务实、诚实,从而扬我中华,振兴中华,复兴中华。“扬华”也有扬弃浮华,追求一种务实的、不尚虚华之意。“自强不息”是学校在长期的颠沛流离的办学经历中总结出来的,该词语出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原意为,天上的日月星辰是不分昼夜、永恒运动的,所以“天”是“刚健”的,人应效法天,积极进取,永不停息。对西南交大来说,其中有四层意思:永不停息、知难而上、完善自我和艰苦奋斗。“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包含四种内涵:首先是“爱国至上、振兴中华”;其次是“严谨严格、求真务实”;再次是“爱校如家、敬业奉献”;最后是“开拓创新、艰苦奋斗”。

西南大学大学精神:特立西南,学行天下。

其内涵是:西南大学生于西南,立于西南;杏坛育人,劝课农桑;百年耕耘,含弘光大;恰逢西部开发,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作为国家“211工程”建设综合大学,以“西南”冠之,顺天应时,顺地应民。因此,西南大学乃取西南之独特资源构筑核心竞争力,以其所学、所研、所育反哺于西南,服务于民生,融世界发展潮流。“特立西南,学行天下”即是西南大学百年办学孕育的独特大学精神的高度凝练和彰显。“特立”源于《礼记·儒行》之“特立独行”,喻君子之高洁品质。用为西南大学精神,“特立”二字应有两解:其一是以西南大学所处西南之天然优势、以西南之独特资源养我学术、育我英才,助我“挺立”于优秀大学之林;其二是西南大学学人素以先贤儒者修身治世、宁静致远,通贯天、地、人三才之品性而“挺立”于世。“学行”源自《荀子·儒效》“学至于行之而至矣”,扬雄《法言·学行》又曰“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可见,学习知识、教书育人若止于立言著述、传道授业,即属等而下之;其最高境界应为勤于践行,而后方可明辨是非,以所学为社会所用,如此,是为“圣人”。用为该校大学精神,“学”之一解应为继承传统、精于学术;二解应为继往开来、致力创新。“行”在此也有两解,一指躬行、推行;二曰德行、操行。因此“学行天下”一方面是指做学问、培养人才,使其所研究成果推行于天下,培养的人才服务于天下。另一方面,“学行天下”是指该校师生于百年中因受西南自然人文滋养而形成道学兼修、厚德养学之品质,化为兼善天下、普惠大众之行动。即是,西南大学由其成于西南之“特立”品质升华至大学精神之一般性和普适性,以其“化西南自然人文、育实践创新英才”所“特立”之成就,“富社会国计民生、融世界发展潮流”。“特立西南,学行天下”既蕴含了该校时空特征、独特资源之实际,也规定了该校的发展路向和价值追求。

河南农业大学大学精神:弘农爱国、求真创新、厚德质朴、包容奋进。

具体释义如下:(1)弘农爱国。“弘农爱国”是河南农业大学精神的政治品格,是农大精神的灵魂,体现着农大人对国家、民族的政治责任和价值追求。“弘”的形容词用法指大、宽广、广阔,如《尔雅》:“弘,大也。”动词用法指扩大、扩充以使光大,胸怀宽广,如《字汇》:“弘,大之也。”“弘农”之“弘”蕴含“弘毅”之义。“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其意指宽宏坚毅,谓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农”指农业、农村、农民,是国之本、民之基。1912年,时任河南高等学校校长时经训先生在学校发展面临选择时做出将“河南高等学校”改办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的重大历史抉择,这既是对河南乃至中国数千年来农耕文明的尊重和敬畏,又是发展河南高等农业教育的睿智选择。“弘农”意指河南农大在百年风雨历程中始终不渝的责任担当和神圣的历史使命,以宏大刚毅的决心和意志大力发展农业教育,矢志兴农,探寻农业现代化之道。“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天职和情怀,更是农大人的天然情感。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道:“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梁启超进一步阐释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农业兴旺,天下安康。农大人以“弘农”之天职而报“爱国”之志,百年风雨,一路践行。1912年11月15日,由河南大学堂一脉相承的河南高等学校改办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的请示获得批准,河南高等农业教育由此肇始。1913年5月,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开学,《时事豫报》发出“中州将来农业之发达不卜可知矣”的期许,这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国家和人民对学校的期待。1929年3月,时任河南中山大学农科主任的王陵南教授在《河南中山大学农科的使命》中写道:“农科是黄河流域唯一最高的农业教育机关,对于一切农业问题皆须担起解决的责任,也就是一人衣食不足都是农科的不尽职。”就是从这里起步,质朴无华的农大人心系社稷苍生,满怀对祖国赤胆忠诚的报国之志,坚持“明德自强,求是力行”的校训和“厚生丰民”的办学理念,在中原大地上写下了以教育和科技改造传统落后农业的不朽篇章,薪火相传,百折不悔。“弘农爱国”体现了农大人讲政治、顾大局、树正气、重奉献的政治品质,展现了农大时刻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心系国家发展、勇担时代使命的决心和勇气,是农大人坚定不移的思想规范和自觉行动,是争创全国一流农业大学的精神支柱。

(2)求真创新。“求真创新”是河南农业大学的学术品质,是农大学术精神的精髓,体现了农大人严谨治学的不竭生命力和鲜活的创造力。“求真”:“求”为追求、求索、探究之意,如《玉篇》:“求,索也。”“求”是对价值、理想或规律的主动追求和探索。“真”为真理、至真之意。《庄子·渔夫篇》强调:“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求真不仅是探究事物规律,把握事物本质,发现真理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更是学者应有的正确的治学态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晓庄师范时期就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自勉勉人。农大人以农为本,性情最与天地自然接近,为师者谦和纯厚,为学者务实求真。求真,做真人,是农大人的真实写照。“创新”:“创”指始创,如《广雅》:“创,始也。”“新”指更新、使之新,《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事物、自我或国家实现不断发展、不断超越的必然途径。事实上,创新不仅指事物每天的生长发育,焕然一新,指事物从形式到内容的根本改变,更指制度、观念和思想方法的重大变革。“求真”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求真的目标和归宿。百年来,农大人坚持求真创新,用求实精神和科学技术来探索粮食高产规律,引领了河南小麦低产—中产—高产—超高产的“四级跳”;提出了“南繁北育”异地培育理论,造福整个中国作物育种事业;选育出了优质泡桐,为长期遭受风沙肆虐的兰考县改变贫困面貌做出了贡献;发明了一系列禽用疫苗和试剂,创造企业效益700多亿元;连续三年获得四项国家科技大奖……这些都成为这座大学求真创新精神的明证,而且也正继续以求真创新赢得机遇和未来。“求真创新”是大学活力之源,是农大人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攀高峰、与时俱进、敢于突破、善于创新、积极进取的学术品质和开拓精神。

(3)厚德质朴。“厚德质朴”是河南农业大学精神的人格品质,是农大人鲜明的道德人格,彰显了农大人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道德境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厚德”源自《易传·坤·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中“厚德”借大地的无比浑厚来形容人的德性的淳朴敦厚。“厚德”,作为中华传统美德,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质朴”,典出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实性》:“此皆圣人所继天而进也,非情性质朴之能至也。”此前,《荀子·性恶篇》中云:“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质朴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用来形容人,指人的天真自然,不假饰伪。厚德质朴,是指农大人始终如一地坚持教书育人、甘为人梯、笃实勤学、勇于争先,体现出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在一代代农大人身上展现了质朴淳厚、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是指在社会快速变革的时代,坚守一方净土,安安静静地办学、讲学、求学,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河南高等农业教育这片园地,谱写着“厚生丰民”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

(4)包容奋进。“包容奋进”是河南农业大学的精神品质,体现的是农大人所具有的包容万物的博大胸怀和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包容”一词,源自《汉书·五行志下》:“上不宽大包容臣下,则不能居圣位。”明李东阳《大行皇帝挽歌辞》:“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包容”其字面的意思是宽容、容纳,实质是“仁”,是爱人,是和谐的前提,是大爱之源。包容体现着独立、自由、民主的办学胸怀,体现着学校用人之长、容人之短的科学用人理念。包容学术观点的不同,包容师生的个性,包容干事者的执着,包容探索者的缺点,在包容中促成师生“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奋进”,源自三国魏曹植《蝉赋》:“翳轻躯而奋进兮,跪侧足以自闲。”原意为向前奋进,现多引申为振奋向前、奋勇前进、奋斗进取,表示一种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包容奋进体现着一所大学的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包容精神的大学,才能广纳人才、保护人才、用好人才,才能同舟共济,才能百花齐放,才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顾百年历程,“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辉煌成绩是由农大人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铸就;站在该校发展新起点上,展望美好未来,农大人将一往既如地以自己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来描绘更美丽的图画。

以上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河南农业大学精神。“弘农爱国”,是农大精神的政治品质,是思想基础和灵魂,体现了农大办学的政治责任和价值取向;“求真创新”是农大精神的学术品质,是学术精髓,体现了农大人严谨治学的不竭生命力和鲜活的创造力;“厚德质朴”是农大精神的人格品质,是农大人的本质,彰显了农大人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道德境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包容奋进”是农大的精神品质,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反映了农大人的精神状态和时代风貌,是农大人为一流农业大学共同奋斗的精神凝聚力和发展原动力。

概言之,河南农业大学精神的整体含义是: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为己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伟大精神,树立为国家、为民族刻苦学习、无私奉献的伟大志向,以求真创新的治学态度、厚德质朴的道德品格和包容奋进的胸怀和精神状态,切实践履大学职能,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努力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创农业高等教育、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三农”的新局面,加快推进全国一流农业大学建设步伐。

部分高校大学精神

续表

3. 大学校徽

大学校徽是一所大学形象的外在标志,具有丰富的象征性意义,诠释了这所大学特有的历史、理念、追求,是大学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大学校徽是设计者根据这所大学的文化精神,包括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历史以及在办学过程中积淀起来并为社会所认可的诸元素,通过巧妙的艺术设计和精巧构思,将这些元素和深刻寓意,表现在图像、色彩和文字等方面,再把这些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图形。

言、象、意的结合是大学校徽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这些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一所大学精神与其执着追求,是这所大学办学理念、历史积淀、人文精神的外在体现,成为大学精神文化的集中展示。

纵观现在的高等学校,都有各自的校徽,并且寓意深刻。举例如下:清华大学校徽:

清华大学校徽是由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外环上下是中、英文校名和成立时间“1911”;中环左右并列着“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两个词组,出自《易》乾坤两卦的大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卦的大象辞可以说基本上概括了《易经》的全部内涵,也充分体现出孔子对君子人格的起码要求。清华大学以《易》乾坤两卦大象辞的核心元素作为其校徽的主要标志,可以窥见其办学目标——努力办成世界第一流大学。同时,也展现了清华大学对我国传统教育注重加强研究,十分强调新型君子人格的培养教育。这种注重古代传统价值观教育的行为,必将使孔子古老的君子人格焕发出时代的青春魅力,并将使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更大的魅力。

从清华大学的校徽可以看出其所蕴含的寓意:智仁勇的统一、君子与其人格、集成与创新的结合、文质互补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时代君子人格的现实意义等。

中国农业大学校徽:(www.daowen.com)

(1)色彩。以植物的色彩,体现农业特点,象征生机勃勃蓄势待发。

(2)整体外形。盾形代表坚固、稳重和持久;锹和犁的形态体现培养人才的治学理念。且从整体上表现“顶天立地”,上部象征进取和开放,下部表现面向社会的办学主旨。

(3)主要元素。以手绘农科大校门和“1905”表示学校始源;以托举状的麦穗寓意托举农业未来的重任;麦穗和齿轮代表农科和工科;书本图案代表传播知识、培育英才,还象征翱翔的海鸥,预示大学腾飞的美好未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徽:

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是DNA。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因小麦研究成绩卓著而闻名,螺旋向上的两条并排的遗传物质——DNA链,是闻名于世的粮食作物——小麦的抽象,体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学科专业特点,也间接表现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办学历史——由教学和科研院所合并组建,同时,表现了学校的历史使命——传承农业文明、解决广大民众赖以生存的粮食问题。

图案的构成元素:成排的、蓊蓊郁郁的、茁壮成长的树木,是林业的代表,充分体现了学校教书育人的办学理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上下翻动的水波是水利的象征,体现出调节水资源的专业特点。上下翻动的水波也是厚德载物、上善若水、追求完美品德的写照。一颗金装包裹的绿色种子则是在校学生的形象。其寓意为:学生今天的金色年华,就是明天绿色世界的主人。

华中农业大学校徽:

校徽采用圆形造型,主体部分以楚国“编钟”和传统农具“耒耜”为基础,在表现手法上吸收借鉴了中国传统纹样造型和篆刻技法,给人以浓厚的历史感,体现了该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以农科为优势的办学特色。

校徽主题图案寓意着学校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象征着学校团结、勤俭、求是、奋进的优良传统和校风。

河南农业大学校徽:

河南农业大学校徽由红黄绿三种颜色组成。以植物的绿色为主色调,象征绿色农业生机盎然、蓄势待发。双圆套用,内圆里的元素有:抽象的大写英文字母“A”,一是表示勇攀高峰,永争第一;二是农业英文Agricultural的第一个字母。黄色的稻穗既是农科、农业作物的象征,也是收获累累硕果、满园桃李的体现。正面打开的书本,是教书育人的工具,是学生汲取知识营养的来源。书本下面是一双大手,寓意农大人“百年树人”、以农林报国的行动。内外圆之间是汉字“河南农业大学”与英文的直译。中英文之间以红色的五角星间隔。

4.大学校训

所谓校训,《辞海》的解释为: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于学校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制定校训的目的是使每个学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认为,校训是“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同时“校训即是学校着意建树的特有精神的表征”。南京大学蒋树声校长则认为,“校训是学校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是对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目的的高度概括”。

大学校训是大学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校训的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的理念。因为“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的集中表述”,是一种深刻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一所学校的“应然之风”,也就是说,是一所大学的理想状态。所以,大学理念的外在形式是大学的校训。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所真正具有内在发展素质的、高品位的大学,必须有明确的治校原则和办学理念,而校训常常是这种原则和理念的核心或抽象。校训是大学精神之所在,既体现大学的办学特色,又反映大学的历史底蕴,更表现出大学的价值理想,还昭示大学的凝聚力,也彰显出师生的精神风貌。不能设想,一所有着悠久历史且与时俱进的大学没有校训;大学没有校训,犹如孤儿无家,断筝无系,段木无本,飘萍无根。

综观国内“211”高校的校训,可以发现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表达的抽象性,校训不是具体的操作规则和行为要求,而反映的是基本价值要求和理念核心。二是意义的丰富性,蕴含丰厚,包容深刻,具有广泛的解释空间。三是用字简洁性,一般不用长句子来表达,字数很多在10字以下。四是表达古典性,因为古典性可以反映一所大学的历史底蕴和学术传统的积淀。五是内容人文性,把人文精神作为导向和基础,融进科学精神和技术理性。六是出处经典性,校训多出于中国古代典籍,特别是先秦和秦汉间典籍。

大学校训及释义举例:

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早在南开初创之时,校父严修便提出了“尚公”“尚能”的主张,并在办学过程中一直践行“公能”二义。1934年,校长张伯苓化《诗经·鲁颂》中“允文允武”为“允公允能”作为南开校训。“允”为文言语首助词,既、又的意思。“允公允能”意即“既有公德,又有能力”,以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日新月异”语本《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即与时俱进,每天每月都要有所创新和发展。

中国科技大学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红专并进、理实交融”来源于建校初老一辈科学家的演讲和题词。“红专并进”强调品行操守与业务技能的相得益彰,“理实交融”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唯其如此,才能塑造出德才兼备、素质全面的高素质人才。这八个字,将为人、为师之要,治学、治教之道,尽含其中,寓意深广,作为科大的文化精髓和精神财富,代代传承。

东北林业大学校训:学参天地,德合自然。

“学参天地,德合自然”取意出自《中庸》:“唯天下至诚……可以参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第二十二章》)后朱子又发扬其说:“此儒者之学,必至参天地,赞化育,然后为功用之全也。”(《白鹿洞志》)“学参天地”古意为“治大学问者可了解天地间的规律,参与天地生化不息的进程”。现在可以解释为“治学要努力学习天地间的知识、学问,探索世界的奥秘,揭示事物的科学规律”。“德合自然”取意出自《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指道的自然状态。老子原文的古意有两层:第一是说天、地、人都有其应该遵循的自然规律,第二是说天、地、人、物都应遵循自然规律。老子在这里其实追求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的境界。“德合自然”字面的含义为道德要符合自然规律,可以引申解释为:“不断进取,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河南大学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取自《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些话言简意赅地道出办大学的原则在于发扬光明的德性,革新民心,达到完善。“明明德”,意指彰明美德,就是告诫师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优良品德。“亲民”又为“新民”,意为启迪百姓心智,使百姓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就是将自己的美好道德推己及人,不断求取进步。对于“止于至善”,宋代硕儒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解释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牵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也就是说,修身育人,都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动摇。

河南农业大学校训:明德、自强、求是、力行。

自1912年建立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24年由第五任校长常志箴先生提出了“奋发自强,求实力行”的校训,1927年因与中州大学等合并而未能继续沿用。1993年八十年校庆时确立了“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校训,这一校训激励着所有农大人团结拼搏,奋发图强,使河南农业大学跃上了新的发展平台。2006年6月,学校经过广泛讨论,将“明德、自强、求是、力行”作为新时期学校的校训。“明德”,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即彰明自己天赋灵明的德性,也就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发掘光大个人内在的优良品德。“自强“,取材于《易经》上乾坤二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天(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句话阐释了古代先贤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哲学理解,同时也将成为“君子”作为自我修养的目标。“求是”,《汉书·河间献王传》有“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语,后颜师古注为“务得事实,每求必真”,明代哲学家王守仁也曾有“君子之学,唯求其是”之语,在先哲古语中所倡导的“求是(实事求是)”在于穷经证理,注儒训诂之学。“力行”,《书·泰誓中》:“今商王受力行无度,播弃黎老,昵比罪人。”孔传:“行无法度,竭日不足,故曰力行。”《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史记·儒林列传》:“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宋曾巩《与王深甫书》:“士诚有常心,以操群圣人之说而力行之,此孔孟以下所以有功于世也。”其义为努力实践,竭力而行。

我们简单看一下国外部分大学的校训:哈佛大学的校训为“Veritas”,意为“真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校训为“法无德而立”,康奈尔大学的校训为“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科目”,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和光”,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为“在神的庇护之下茁壮成长”,艾默里大学的校训为“聪明人的心得知识”,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为“理论与实践并重”,斯坦福大学的校训为“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校训为“我的心专注于工作”。在200多所美国著名高校当中,有28个学校用到了“真理”,27个学校提到了“光明”,而像“知识”“服务”“美德”等词的出现频率也很高。

部分高校校训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5.大学校风

大学校风,是大学特色和风格的集中体现,是这所大学的大学人所共同具有的理想、志向和行为习惯等多种因素的高度概括,是一种精神状态和行为风尚的综合反映。简而言之,大学校风就是大学风气的总称。

一所大学的校风就是这所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就是该大学文化底蕴和积淀以及优良传统的集中概括。大学校风反映了这所大学的办学历史、优良传统、校园文化以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管理特色。大学校风建设是大学软件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优良的大学校风,是一所大学成熟的重要特征。具有良好校风的高校,社会影响就好,社会声誉必然高,而带来的必然是生源好,就业率高,对高水平师资的吸引力必然强,也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

大学校风对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具有导向作用,对大学人的心理行为具有潜在的激发、约束和规范作用。大学校风对大学人的影响是强烈而深远的。它潜移默化地融入大学人人格的各个层面,影响着大学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规范,直至人生的各个阶段。大学校风对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凝聚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学校风及释义举例:

中国农业大学校风:团结、朴实、求是、创新。

“团结”原意主旨是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的理想或任务而联合起来。这里主要是指我们要有团结合作的精神风貌,就是要通过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凝聚广大师生员工信念,在学校中形成自由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协作机制,共同推进学校事业的不断发展。“朴实”原意主旨为质朴诚实、纯真朴实。这里是寄寓农大学子继承民族优秀品质,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到朴实无华,体现出农大百年积淀的精神,这是农大建设与发展的思想基础。“求是”一语,最早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曾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所谓“实事求是”就是指人们在占有大量、全面、系统的事实材料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进而发现其中包含的客观规律性。“求是”就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尊重事实,真正把握事物内部的客观规律。“创新”是现代科学精神的精髓。它被称作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教育的灵魂。中国农大面临各种挑战与机遇,应力求以新的体制和机制,培养造就新型的创新创业人才;要求广大师生员工以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思维开展科学研究和教育,发展创新成果和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风: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

“艰苦朴素”表现为艰苦创业,脚踏实地,朴实无华,扎扎实实,行胜于言;“勤奋好学”表现为勤奋努力,刻苦钻研,热爱科学,孜孜不倦,追求真理;“全面发展”表现为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知行合一,突出素质,认真做人、做事、做学问;“勇于创新”表现为勇于探索、不断攀登、敢为人先、百折不挠、止于至善。

湖南大学校风:博学、睿思、勤勉、致知。

博学,即“博于问学”,要求师生在治学上要广博、深远,善于在知识的瀚海中丰富自己。博学,是岳麓书院注重博学之、审问之的教学特色。睿思,即“明于睿思”,要求师生在博学的同时,积极思考、善于思考、深入思考,达到思维的深刻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睿思,体现了岳麓书院教育传统中重思考的特色和要求。勤勉,即要求学生“学而不厌”,提倡的是一种勤奋刻苦、努力向上的奋发精神。同时,也要求教师“诲人不倦”,爱岗敬业,潜心学术,乐于奉献。勤勉,是岳麓书院学规中的主要要求。致知,即要求师生“格物致知”,学以致用,知行统一,达到“明德”“明理”的目的。致知,体现了岳麓书院“务实行”“重践履”的治学传统和湖湘文化“坚定德性、明习时务”的特色。

部分高校大学校风

续表

6.大学校歌

校歌是大学文化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大学对内号召和激励大学人,对外展示形象和发布宣言的一种重要形式。

校歌是反映学校精神风貌的重要方法。校歌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优势、优良传统,是学校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高度概括,是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精神宣言。校歌反映的内容既有办学者、教育者的理念、理想、愿望,又有大学人的感受、追求和心声。校歌在激励大学生成长、凝聚学校精神、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校歌与校徽、校训等相得益彰。

好的校歌,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留有历史的烙印,反映着时代精神,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常常起着明责、励志、抒情、奋进的教育和鼓舞作用。

国内高校校歌歌词举例:

清华大学校歌歌词: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海能就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孰绍介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水木清华众秀钟,水木清华众秀钟,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穹。无穹,无穹,赫赫吾校名无穹!无穹,无穹,赫赫吾校名无穹!

北京大学校歌《燕园情》歌词: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南开大学校歌歌词: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发煌我前途无垠。美哉大仁,智勇真纯,以铸以陶,文质彬彬。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

复旦大学校歌歌词:

你是复旦人,我是复旦人,我们共同拥有新的理想,民族的崛起,人民的富强,未来的历史重任在我们肩上,刻苦严谨,求实创新,努力前程,为国栋梁,文明健康,团结奋发,复旦复旦,日月辉煌!

中山大学校歌歌词: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吾校矗立,蔚为国光!中山手创,遗泽余芳。博学审问,慎思不罔;明辨笃行,为国栋梁!莘莘学子,济济一堂。学以致用,不息自强;发扬光大,贯彻主张。振兴中华,永志勿忘!

武汉大学校歌歌词:

东湖之滨,珞珈山上,这是我们亲爱的学堂。百年沧桑,弘毅自强,根深叶茂育桃李,满园芬芳。啊,美丽的珞珈山,多少雄鹰竞翱翔。扬帆长江,奔向海洋,这是我们成长的地方。德业并进,求是拓新,大同寰宇向未来,我创辉煌。啊,心中的珞珈山,今朝多磨砺,明日作栋梁。

河南大学校歌歌词:

嵩岳苍苍,河水泱泱,中原文化悠且长!济济多士,风雨一堂,继往开来扬辉光!四郊多垒,国仇难忘,民主是式,科学允张,猗欤吾校永无疆!猗欤吾校永无疆!

郑州大学校歌《郑大时代》歌词:

我们打开清晨的窗,新的自我新的理想;我们借着五月的风,尽情挥洒展翅飞翔。青天苍苍,碧水泱泱;平原辽阔,矗立中央。绿城际会,盛世隆昌;吾校高名,欣欣无疆。法桐壮硕,树木树人;月季修剪,泛动清芳。俯仰乾坤,开拓洪荒;胸怀嵩岳,心随河江。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群英荟萃齐聚一堂;我们唱着春天的歌,迎着希望斗志昂扬。理工头脑,首推务实;经济鸿猷,视听八方;公共管理,福泽公共;工商管理,荫庇工商;律法严明,沟分邪正;军事工程,监守边防;医术精湛,百般造化;艺术璀璨,万种崇光。

我们站在巨人肩膀,高瞻远瞩自立自强;我们随着时代洪流,大展宏图一试锋芒。肩负大任,傲立穹苍;腹有诗书,气宇轩昂。文武之道,一弛一张;学问之理,通阴通阳。左图右史,北调南腔;书山漫步,学海徜徉。经史子集,甘露蜜浆;春风化雨,育成栋梁。

河南农业大学校歌《绿色颂》歌词:

滔滔黄河岸边,有我们美丽的校园。农大人热爱绿色,甘愿为农业奉献。团结勤奋攀高峰,严谨求实谱新篇。愿为大地添新绿,誓让山河换新颜。莽莽中原沃野,有我们不解的情缘。农大人护卫绿色,立志为农业攻关。科教兴国为己任,振兴中华担在肩。愿为绿色献青春,誓把祖国变乐园。

第五节 大学校园文化

一、什么是大学校园文化

既然可以把文化理解为人类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那么文化也就可以成为某一特定社会群体与其他群体相区别的整体概貌之标志。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来说,文化是个体社会化的媒介和标志,因此,研究校园文化,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重新认识学校的视角,从一定的文化意义上昭示人们加强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建设,以便从文化的角度正确认识与把握各种校园现象。要研究校园文化,就必须知晓什么是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的整体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与管理规章制度,全校师生所公认、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强烈、持久的精神环境氛围。从狭义上说,相对课堂文化而言,校园文化是课外文化或者叫非课堂文化,包括舆论氛围、人际关系、校园环境等方面。

大学校园文化又别于中学文化、小学文化以及其他学校的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大学的大学人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长期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大学各个层面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大学人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具有大学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的过程。

上面关于大学校园文化的定义包含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核心“要件”。

第一,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要件是大学人,即在大学校园中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师生员工。大学人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同时也深深地受到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内全体大学人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其他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和拥有的成果。大学人中的学生是实践与创造大学校园文化的生力军,教职员工则是保持与发展大学校园文化的中坚力量。因为广大教职员工是大学物质文化的创造者,是大学制度文化的典范体现者。作为大学校园文化核心的大学校园精神,无论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还是道德作风,都是以教师为中坚力量保持和传授下来的。一所大学的校风既包括教风、学风,也包括学校教职员工的工作作风。如果离开教职员工这一大学校园文化创造的主体,那么,仅仅依靠世界观尚未定型、学识较为浅薄、身心发展没有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是不行的,因为大学生所创造的大学校园文化不过是社会文化体系中青年亚文化中特殊的小群体文化,还远远不能也不足以涵盖大学校园文化。

第二,大学校园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四种主要文化的有机统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过程、结果等。同样,从广义的文化概念看,大学校园文化既是意识形态的,也是物质的;既是现实的存在,也是历史的积淀,更是未来的预示。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按构成“要件”可以解析为四个层面:

大学校园物质文化,也就是体现在校内物质方面的文化层次,包括教学、科研、社会实践和生活的物质条件,校园环境与设施,以及这些物质资料使用的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它们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但同时也赋予其深刻的文化含义,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基础。

大学校园精神文化,也就是大学校园文化的观念层次,包括大学人的思维方法、道德观念、价值情操、礼仪规范以及长期形成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这些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

大学校园行为文化,也就是大学校园文化的行为方式层次。表现在各种精神文化传播的组织与设计,如行为规范、集体活动等,它们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体现者。

大学校园制度文化,也就是大学人自己制定并遵守的规章制度以及组织形式。大学校园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行为规则。以上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相互联系,互相支撑,不能将其割裂或片面孤立。

第三,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体现大学意志的客观精神,即大学校园精神。大学校园精神的本质是继承和发扬人类的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人类的理性精神强调知识和科学本身的价值,人类的人文精神则强调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时的良知、责任感和价值观。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就是通过对人类的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继承、创新,形成现代的科学精神、伦理精神与民主精神相统一的校园精神,并且超前于社会文化。科学追求真理,伦理追求善意,而民主则既是真理与善意观念在政治生活中的集中体现,也是对社会公正的刻意追求。

第四,大学校园文化是在特定的社会大背景和社会人文环境之下的产物。高等院校作为组成社会的重要细胞,担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明的四大职能,举办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提供现实的可能性,而且为大学校园文化提出了更高的时代性要求。大学校园向来以最大的热情实践着社会的共同理想,“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等时代最强音都从这里发出,更不要说五四运动的最强音也是发源于高校。大学校园文化一定程度上引领时代之先,并通过大学人直接作用于社会的文化行为,并以自身行为的示范作用来影响社会主流文化。

第五,大学校园文化体现着这所大学的全面素质和整体教育水平,彰显出这所大学特有的精神风貌。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系统,是通过一代代大学人共同孕育并不断发展的。大学校园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既具有大学的共同特点,又具有自身鲜明的个体特征,并成为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引导、规范着校园中的每一个大学人,培养和激发大学人的群体意识,使每个大学人在此大学校园文化的氛围中获得一种归属感、自豪感和依赖感。

二、大学校园文化在大学中的性质

文化虽然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力量,但大学文化对大学里学生的影响却是至关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其他强制性力量所无法实现的。

第一,大学校园文化具有素质的养成性。大学里面的学生处于人生最重要成长阶段,大学生的人生观行将或正在确立,人格及心理已经成熟或即将成熟,正在逐步积累专业知识,刚刚开始掌握专业技术,逐渐认识所学专业。在此情况下,时刻影响并且围绕着他们的大学校园文化显得更为重要。如果把大学文化比作一面镜子,那么正在对着这面镜子修饰和装扮自己的正是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经过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他们完全可以甚至大幅度地改变自己。从而可以看出,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对莘莘学子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而无孔不入。因此,健康、积极、向上的大学校园文化对这些莘莘学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帮助和促进作用,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够提供及时、有力的帮助。

第二,大学校园文化具有五彩缤纷的多样性。大学是教师、学者、莘莘学子和各种管理人员云集的地方,是融汇古今、学贯东西的学术圣地。文、理、工、农、林、医、法、管理等丰富多彩的学科门类使大学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研究形式显得丰富而充实,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使知识传授形式生动而活泼,从而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日常课堂教学之余,各种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新学说碰撞交会,各种学术报告、专家讲座、学团活动层出不穷,各类学生组织、各级社团和缤纷多彩的文体活动开展得生机勃勃。文艺演出、演讲比赛、体育表演和其他五彩缤纷的文体文娱活动更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添彩增色,在师生业余生活丰富的同时,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开辟了新的课堂。

第三,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时代的敏锐性。大学校园文化所特有的建设主体,决定了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精英文化性质的亚文化。从另一方面看,由于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因而置身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大学校园文化也相应地具有超前性特征。这种超前性特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时代的敏锐性,大学校园文化既具有反映时代最新文化动态的特征,也具有紧随时代文化脉搏变化的特点。

三、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

从大学校园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第一,空间限制性。从表面上看,大学校园文化首先必须依附于大学,其次表现存在于大学校园这一空间之中,也就是说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影响和作用,其范围为大学的校园,由此决定了大学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区域性而非广域性。

第二,主体限定性。仅从空间的区域性和限定性,还不足以对大学校园文化进行准确的理解,因为空间的区域性和限定性无法解释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因机构性质的改变而带来的文化改变,也无法解释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中各所学校在文化表现上的共同之处。因此,准确地理解校园文化,还必须从大学校园文化的把持主体(或拥有主体、持有主体)这一角度来加以分析。大学校园文化是寓于社会的学校教育现象之一,是因为师与生、教与学、传与受、管理与被管理等现象而存在的。它有一个明确的把持主体,那就是大学人或活动于大学教育活动中的行为主体。因此,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特定人群(大学人)的文化,是一种亚文化现象。离开了对这一主体的确认,就无法从本质上真正理解大学校园文化的诸多表现特征和本质。由于大学是社会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文化机构,大学教育是现代社会中最为特殊的社会现象,因此,大学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具有阶层性,而且这种阶层性在社会文化的层级中处于较高层的位置,特别是大学校园文化,具有一定的精英性文化的特征。

第三,时间限定性。我们要是把文化看成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将人类文化发展的历程与人类自身的成长历程结合起来,那么大学校园文化便可以同样视为人类文化成长的一个阶段性文化。从个体来看,在人类文明社会中,大学校园文化是绝大多数个体经过成长、成熟并融入社会所必须经历的一个文化阶段。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对个体成长具有明显的引导性,这种引导性功能的实现又使得大学校园文化不得不具有超前性特点。

第四,影响限定性。虽然大学校园文化具有许多重要的影响功能,但不能就此无限制地夸大其作用,大学校园文化所实现的功能和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这是因为,大学校园文化通常只能作用于在大学内进行日常活动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等大学人;对于大学人中的个体成长过程来说,大学校园文化所能直接作用的只是特定的成长阶段,即大学教育阶段;大学校园文化的作用还受着许多其他因素如社会主流文化因素的制约。

四、大学校园文化的作用

高等教育承担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光荣而艰巨的重任。要完成这些任务,离不开大学校园文化,离不开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对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对于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推动德育目标的实现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德育目标的实现具有密切的关系。良好、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与大学开展的德育教育,其根本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德育教育的目标就是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者在职能上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促进。

1.德育建设目标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

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多个层次,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等。物质文化也称为硬件文化或载体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水平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反映在校园建筑、设施、设备及校园环境等方面。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失去了物质文化,校园文化将失去其存在的依附条件。

制度文化是制约校园文化主体——大学人活动的行为准则,它主要表现在大学的规章制度、方针政策、公约条例等方面,是校园文化建设和谐发展的保证。制度文化所蕴含的内在机制,通过大学人的行为方式得以体现,进而形成优良的校风和学风、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由大学人的价值取向、心理意识、思维观念、道德情操等方面构成,是一个大学整体精神风貌的展现。精神文化制约着大学校园文化其他构成部分的发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使大学校园在物质、制度、精神等方面不断发展和提高,环境优美,制度完善,行为规范,认识升华,为培养思想端正、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良好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中国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既要求不断完善和发展大学校园文化的内部机制,又要求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内涵。

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必然要反映和体现出大学德育教育的目标。这既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必然。

2.大学德育教育目标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学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德育教育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大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符合建设高度文明和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总任务的要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服务于学校德育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反映出德育教育的任务和要求。这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使大学校园文化健康发展;要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形式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渗透到各项活动中,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来感染大学生;要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加强管理,有效防止消极现象的发生;大学校园文化设施的建设要寓精神于物质之中,寓艺术于表现之中,达到形式与内容、艺术与表现、精神与物质的高度统一。德育教育指导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还表现在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等必须在服务于德育教育的大前提下来培养和形成,用德育教育目标的约束、规范、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包括景点设置、标语选用,都要紧紧围绕学校德育教育这个中心目标,陶冶大学生情操,稳固大学生专业思想,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以促进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3.良好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德育教育起着推动作用。

大学校园文化因具有陶冶功能、导向功能、情感功能、规范功能、社会化功能等特征,具备德育教育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性。良好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

首先,良好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立志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热情,并通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将自己的追求目标内化为当前需要,从而成为促使大学生立志成才的内在动力。大学校园文化根植于大学教育的各项活动中,又对大学教育的各个方面起着渗透作用,直接影响着大学人的思维定式,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对大学生的成就感和成才意识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次,良好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操。第一,良好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培养正确的道德情操。良好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以丰富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和影响深刻而广泛的精神氛围,为大学生提供着丰富的道德认识源泉和文化背景,指引着大学生道德认知向正确方向发展,形成正确的道德选择。第二,良好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积极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能够满足青年学生审美需要、自我表现需要及发展完善自我需要,因而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受到积极的熏陶,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第三,良好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坚定的思想道德意志。良好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把德育目标的内容和要求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形态反映出来,能够全面而持久地影响青年大学生,促使大学生在形成深刻认识和健康情感的基础上明确目标,并以顽强的毅力朝着目标努力学习和积极进取。第四,良好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再者,良好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可以为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环境。良好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由于具有舒适洁净的校园环境,严谨的治学理念,良好有序的行为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因而能够为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很好地解决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外部环境问题。由于大学校园文化是根据教育目标和规律,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而规范设计的,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更易产生德育教育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完全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其情感作用。良好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可以对大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多方面需求,为之提供陶冶心灵的场所和所需的各种情景。因为,大学校园文化常常以价值取向、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一种观念形态,在品德认识上对大学生起到导向的作用。优良的大学校园文化可以提供与大学生观念道德取向相适应的学习生活环境,可以营造温馨和谐的人际氛围,这些对大学生情操陶冶、道德规范都有着积极向上的作用。

(二)良好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

良好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特有的文化现象无所不在地渗透在大学校园的方方面面,是大学课堂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对大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起着巨大的作用。

1.有助于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良好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方面有着很大影响。这表现为不同于单向灌输的课堂教育,而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式的熏陶。大学校园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作为一种背景文化,通过良好的文化氛围,去感染、陶冶大学生,使生活在校园中的大学人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并内化成良好的习惯,从而烙上某大学特有文化的印记。积极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会使大学生逐渐形成一种热爱祖国和人民、追求真理、团结向上、勇往向前、刻苦学习、严守纪律的精神风貌,形成纯正优雅、崇尚科学的情操,博大庄严、报效祖国的宏伟理想。当今大学生具有注重个人价值、喜欢自我表现、追求新知、喜好交往的心理特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注意青年学生的个性特点,真正使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大学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载体。只有把思想道德教育根植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使学生在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智能素质。

大学生智能素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系统而丰富的课堂教学来实现的。由于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包含着丰富的知识、智力和能力因素,因而对学生智能素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有助于营造学习氛围。大学生智能素质形成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对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主要是通过大学校园的物化形态和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的。从物化形态而言,绿草如茵、树木繁茂、九曲回廊、亭台楼榭为学生安心愉悦地读书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环境;而能够体现心智的各种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如文化讲堂、时事讲演、知识竞赛、科普讲座等,都可以使校园充满浓郁的科学文化艺术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创造的激情。同时,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感召力还能使愈来愈多的大学人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在更大范围和层面上,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开启大学生智能创造一个潜移默化的育人环境。

其次,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十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这将严重阻碍大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提升,必将妨碍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发。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大学生是直接参与者,甚至很多活动是由大学生自己策划设计组织的,大学生往往根据活动的目的和内容,积极主动地去上网搜索、查看资料、博览群书、寻找方法。只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才能主动地学到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才能提升他们的想象力、组织能力、动手能力。

对学生来说,主动出击获取的知识更为直接,理解记忆更为深刻,而通过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有目的地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对能力的培养更有价值,这是被动接受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大学校园文化在大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为大学生的智能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

再次,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大学校园文化中包含着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智能培养内容,是大学教育内容的拓展与丰富。在大学生智能的培养上,课堂教学之外,开展一些必要的人文教育、自然科学教育,加强文理渗透,以丰富学生各方面的知识。90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普遍存在着“重专轻博”、人文教育薄弱,要克服这些“短板”,就必须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上进行文理交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也能够为拓展学生知识结构起到积极辅助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可以为此提供桥梁和中介。比如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常见的跨学科知识讲座,丰富的内容、包容万象的科学史、哲学史、美术、中国文化、名著欣赏等,可以让文科大学生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使理科大学生掌握一些人文社科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达到知识互补的目的,促进学生智能素质的发展。

最后,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能力。大学校园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有着极强的实践性,对学生能力的挖潜、提升、培养是十分有益的。演讲、征文、辩论等校园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口才、表达与写作能力,提高大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校园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特别是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各种活动的成功组织又能够锻炼学生的管理协调能力。各方面知识能力的交叉渗透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极其有利的。通过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培养的各种能力,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也将帮助大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智能素质。

3.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

大学校园文化为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质提供了一个广阔天地和有效的途径。大学生中各种协会、社团、组织,如文学社、读书协会、书法协会、艺术团、摄影协会等林立校园。这些社团开展的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诸如文化讲堂、专题讲座、艺术欣赏、文艺表演、文学作品征文、书法美术作品展览、文明宿舍评比等,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各方面的艺术美学知识,也能够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技能和技巧。这些活动不仅是一个学习知识、汲取营养的过程,更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欣赏美、体验美、表现美、实践美的自我完善过程,可以充分锻炼大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和创造力,从而全方位地培养自身的审美素质。

4.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实践性,能培养锻炼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又以其娱乐性和丰富性,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大学生在紧张的专业学习之余,感到心情愉悦、精力旺盛、思维敏捷,从根本上消除心理和情绪上的自我干扰和相互摩擦,减少内耗,和谐人际关系。大学校园文化通过为大学生创造各种高雅而有益的活动场所与各种妙趣横生的活动,使学生紧张的神经系统得到缓解而不至于过度疲劳,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大学生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平衡性和灵活性,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情绪,形成果敢、自制与坚韧等意志品质,使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困惑、失衡均得以放松乃至超脱,不断提高自控能力,增强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在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大学是人类文明最集中、最先进的场所,大学所传承的内容几乎包括了人类文明的全部精华,大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依托和重要力量。大学校园文化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大学校园文化可以孕育良好的育人环境。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优化育人环境,培育‘四有’新人”。精神文明的两个方面是文化和思想道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抓好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抓好思想道德教育。大学校园文化这个概念本身已经蕴含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大学校园文化集中表现的是校风,最高表现的是大学精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高品位、高格调的大学文化。强化大学精神,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同爱自己的大学统一起来,对培养大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与艰苦奋斗、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精神风貌有着特别的意义。我们要立足大学,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强化内部管理,优化校园环境,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促进大学精神文明的建设。

其次,大学校园文化对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示范、带头、传播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大学代表着人类的“精神家园”,对社会特别是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讲的“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这是因为大学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先进的思想观念、科学技术、价值体系的传播源,这些往往先在校园中产生、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校园文化处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前列,成为整个社会文化的先导。与此同时,大学校园还以其创造的精神产品直接服务于社会,通过大学不断培养、输送的人才向社会辐射、传播先进文化。所以,大学应建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示范基地,并以此来辐射社会,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

最后,高等学校作为优秀人才培养的摇篮,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这些人才走上社会后,便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广泛而积极的作用。人才培养既包含了大学的教育功能,也离不开大学校园文化这一背景,而且作为孕育知识分子成才的精神母体的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校园精神文明的培育和塑造具有更高的、现代意义上的价值。

第六节 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按照中国文化的解释,“和”即和睦之义,含有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意蕴;“谐”即为相和之义,强调顺畅、协调,力避抵触、冲突。因此,“和谐”也就是和睦协调之义,即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协调、调和。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和谐单位、和谐社区。因为单位和社区是人们工作、生活聚集的地方。只有单位和社区的人员、居民的人际关系改善,和谐共处,才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高等院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肩负着为国家、社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骨干和带头作用,走在前面。

图书馆作为现代大学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和谐校园,主要是指以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以校园为载体,整体优化教书育人的氛围,以形成学生、教师、学校科学互动发展为宗旨,协调运转学校教育的各个要素,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整体效应。建设和谐校园,是教育规律的体现,是一个极富有时代含义的目标构想,是学校三个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全面诠释。和谐校园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

“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最终落脚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感受和经验体会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以人为本”也包括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和各种权益的保障。职工是办学过程的主要力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对教职工,要注重在事业、待遇和感情方面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鼓励他们学习、研究和思考,调动大家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教职工之间要讲团结、讲感情,大家和谐相处。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生态化校园,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

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先进的校园文化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还包括学校的校容校貌、校园建筑特色、校园绿化美化程度、教学科研设备水平等。师生员工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客体;既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校园文化的接受者。

营造生态化校园,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现代生态人格和精神;努力实现人工和自然的和谐,编织科学与自然的空间,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以神圣的体悟敬畏自然,以诗性的智慧热爱自然,以“栖居意识”顺应自然之目的。

(三)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依法治校是新形势下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体现。“中国有句话叫作‘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社会的规矩是社会行为的准则。人生在世无不需要制衡。‘有条’则‘不紊’。有轨才会减少越轨。”没有管理就没有社会,没有制度就没有一切。学校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也必须依靠制度来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是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法律依据;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是建立良好工作机制的基础,是保持学校良好教学和科研秩序、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要及时地修订、完善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颁布新的校纪校规,确保和谐校园的构建。

(四)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条件

和谐校园表现在学校各职能部门、广大师生员工之间的互相尊重、融洽相处。校园内浓郁着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和尊重创造的氛围。无论你司职何处,何种身份,你的工作、学习都在为学校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都会受到尊重,所付出的劳动都会得到承认。

和谐校园,包括平等、友爱、高尚、和谐的人际关系,相互尊重、彼此关心、增进了解、共同成长的氛围。

和谐校园包括和谐的服务。学校的服务主要是指图书阅览、网络通信、商业食宿等,良好的服务能够陶冶人、感染人、影响人、教育人,学生在优质服务中,受到感化、教育和熏陶,识国情、懂社情、知民情,懂得怎样做事,从而改变眼高手低甚至轻视或鄙薄劳动的陋习。

和谐校园包括和谐的管理。管理者讲涵养,容人容事,处置有度,形成管理科学有序、服务一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教师为人师表、学生好学上进,生动活泼,团结向上、其乐融融的和谐局面。

图书馆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特殊地位,最有理由、也最有条件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出自己的能量。

(一)图书馆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办馆理念,正是对和谐校园“以人为本”的诠释

“网络环境下,一切使用图书馆文献信息的人,即每一位社会公众,都是图书馆的读者(即用户)。读者既有有形的(可以看到的),也有无形的(不需要直接服务的);既有校内师生员工,又有跨越围墙、访问图书馆的‘上帝’。高等学校图书馆只有首先优质服务于自己的师生员工,才能较好地为和谐校园建设做出贡献。因为读者是图书馆人生存的衣食父母;如果说一所高校开始建设时可以没有图书馆的话,那么有图书馆就必须有读者。”如果一个图书馆不拥有相当数量的读者,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现代图书馆从一开始就应为用户考虑,从用户的角度进行机构设置,充分考虑用户的信息需求、使用习惯、信息接收方式等。”

国家举办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来实现科教兴国、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图书馆作为现代大学的三大支柱之一,必须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其教育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人才服务,育人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服务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服务的目的和归宿。做好服务工作是图书馆人责无旁贷的责任。服务是图书馆、图书馆人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图书馆浩瀚的文献信息资源,只有通过服务才能为读者所利用。在知识管理中,只有通过服务,即只有通过提高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才能实现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增值,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图书馆通过服务为读者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支持。信息时代的科技发展呈现出学科交叉纷呈、知识链接频繁的态势。图书馆不仅可以为读者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搭建平台,还可以开展广泛的参考咨询、代译、代查、定题服务,以及提供“综述”“研究报告”等深层次信息加工的三次文献服务。

(二)图书馆是推进素质教育、开启创新之门的精神餐厅

图书馆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搭建了“平台”。按照中央的设想,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实现这个设想,就必须“通过人的社会化机制,把社会成员培育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通过社会化的主要手段,把社会成员培育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人员,以适应现代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图书馆以其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搭建坚实的平台,将成为全民学习的“学校”。

图书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生力军。素质教育是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提高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人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和生活技能。素质具有整体性,人的诸方面素质互相制约、相互依存。素质是个体性、群体性和民族性的统一。现代素质教育不仅深入到素质的生理与心理层面,而且扩展到社会文化层面。读者在图书馆通过查阅、分析、吸收文献信息,既得到精神的享受,又提高了自己的整体素质。

图书馆是支持创新的智慧之都。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保障。创新必须在大量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科技发展史上的一条规律说明:当把两门表面看来毫不相干的学科结合起来的时候,就可能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当把两种似乎没有任何联系的现象联系起来的时候,就可能在科学技术上取得某些进展或突破。不同学科的文献常有内在的联系,包含隐含的知识或信息,可以从中重组出全新的知识或信息,得出全新的推理或结论。”图书馆以其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完全可以为学科的结合、知识链的衔接、读者的创新开启智慧之门。

(三)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生态校园的重要场所

图书馆文化积淀深厚。这种文化积淀既有有形的,又有无形的。这里馆藏信息文献种类繁多,数量浩瀚,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多方面的文献信息支持。图书馆的馆藏中,名家云集,成功者灿若繁星;古今中外,校友名师;他们奋斗求索的足迹,留下的哲理名言,待人风度、处世规范都可以给读者以启迪,为师生之楷模。大家置身于文化积淀的氛围中,耳濡目染,熏陶感受,无形中接受文化之魅力,感受名家大师之风范,为自己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代图书馆环境优美,从中可以窥见“生态校园”之一斑。天井院绿树成荫,地板铮亮照人,窗台鲜花斗艳,到处名人名言;常年花香与墨香弥漫,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书库既可借,又可阅;随处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浏览天下要闻。在图书馆觅宝的间隙,既可在沙发小憩,又可以品茗赏字。真可谓“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无“杂音”之乱耳,无“压力”之劳形。

(四)图书馆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协调场所

大学生是承载社会和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是国家、家庭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尤以独生子女为甚,他们为几个家庭、几代人所“瞩目”、所企望,他们的压力来自多个方面。因此,如今的大学生苦闷、彷徨、焦虑、偏执、脆弱,急需开展多方面的治疗,其中的阅读治疗正是图书馆之“专利”。图书馆开展阅读治疗,有自身的优势:图书馆馆藏丰富,文献齐全,更新及时,能满足读者多样化阅读需求。读者沉浸在世界名著的情节中,徜徉知识的海洋里,攀登在科学高峰之间,摒弃烦恼,压抑浮躁,感悟人生,体味温馨。学生既可以开展“自疗”,结合自身需求,查阅、鉴别、筛选有用的信息,选择“偏方”,自我开导,减轻压力,也可以按照老师、学长、医生的指导,按图索骥,借鉴前人之经验和感受,享受知识,化解“病灶”,轻装上阵,“直挂云帆”。

图书馆读者云集,人才荟萃,人际关系融洽;工作人员面带微笑,服务贴心;读者相互体贴,尊重谦让;大家潜心学习,温馨和谐;读者在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受到“和谐人际关系”的熏陶。

要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和谐校园的作用,就必须做到:

(一)努力营造图书馆内部的“和谐”氛围。“馆和万事兴”,要充分发挥和谐校园的作用,构建图书馆内部的和谐是关键。馆领导要加强教育和引导,使职工拥有平和之心,求真向善。要通过制度约束、科学调节等手段,使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能得到妥善协调。要通过人文关爱和心灵的沟通,深入到实际工作和同志们中间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及时加以调解和解决。要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教职工,扬其所长,容其所短,用其所能;实行民主管理,最大限度地听取和吸收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使广大教职工真正感受到人格的尊重和平等,为每个教职工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

(二)努力营造图书馆外部的“和谐”氛围。“‘和谐社会’从要素的社会结构角度讲,就是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关系的稳定、协调、有序……‘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结构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的说法,这是从社会整合功能的角度来表达的一个概念。”图书馆对校内兄弟单位有极大的依赖性,需要他们多方面的大力支持,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协助,互相理解,共同进步。图书馆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强与社会,特别是兄弟馆的交流,取长补短,丰富完善自我;加强与图书、电子文献供应商的沟通,尽力为他们提供便利,以达到购书专项经费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求得“双赢”。

(三)努力营造读者静心读书的“和谐”氛围。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事业,教育工作者要拥有博爱之心,使图书馆成为充满爱的教育,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必须确立和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办馆理念,以真挚的情感、平和的态度去尊重读者,了解读者,赏识读者。同时,要努力促进读者之间的和谐,随时纠正读者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所存在的不当行为和方式,让所有读者在关爱中学会关爱,共同创建一个充满关爱的和谐图书馆。

(四)努力营造职工服务读者的“和谐”氛围。温馨服务,就要耐心解答读者的咨询。实行“首问责任制”,要求每一位被咨询的职工都必须给读者一个满意的答复;温馨服务,就要尊重读者,微笑服务,说话和气,服务周到,杜绝大声训斥,敷衍塞责;温馨服务,就要广泛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座谈会、读书协会等渠道,了解读者的反映,切实改进服务工作;通过购书委员会、读者自选书活动,提高文献采购的针对性,提高读者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