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双林文化的持续发展
双林强劲的经济支撑其文化的持续发展。当代双林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入现代精神,在教育、艺术、科学诸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教育
1949年4月至5月,湖州各地解放。人民政府采取维持原状、逐步改造的方针接管全部公立学校,对私立学校则加强领导并发给补助。20世纪50年代初,政府接管私立学校。双林镇上两所私立小学商益小学和庆同小学均为政府接管。1956年,两校合并,称双林镇中心小学,学制6年。1957年更名为双林辅导区中心小学,承担双林学区的小学教育和辅导任务。1959年易名为双林公社中心小学,1962年又复名为双林辅导区中心小学,被定为吴兴县重点小学。1969年至1978年,学校易名为双林镇东方红小学,学制从6年改为5年。1978年5月,学校再次复名双林辅导区中心小学。1983年,双林籍香港爱国人士沈炳麟先生先后捐助学校建造了教工宿舍、健身房、教学楼、田径运动场、综合楼等,金额近百万元。1984年10月,湖州市郊区人民政府将学校定名为庆同小学,学制恢复为6年。至2005年,双林小学教育为当地培养了大批初具文化的劳动者,并先后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小学毕业生6000余名。
双林的中等教育始于1949年。当年9月,热心桑梓的人士多方筹措资金,将创办于1947年的私立蓉湖补习学校发展为私立蓉湖初级学校。该校于1950年为政府接收。1952年学校初具规模,设有初中6个班。1958年秋季开始招收高中生,学校发展为完全中学,更名为吴兴县第二中学。“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一度停课,并有三年未招生,至1968年9月恢复招生,1981年定名为湖州市双林中学。从1998年秋季开始,学校不再招收初中生,成为一所有30个班级、在校学生1670人的全日制高级中学。60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近万名初高中毕业生,培养了二弹一星专家黄吉虎、《经济日报》副总编罗开富等优秀人才,并具有不俗的教学成绩。1961年,首届高中毕业生以高考上线率88%的优异成绩名列全省前茅;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该校高考升学率一直名列郊区6所完中前茅。在历年的县、市、省各类学科竞赛中,该校有200余人次获奖,(11)体现了较高的教育质量。
双林的另一所中学是双林第二中学。其前身是建于1968年的苕南中学,原校址在苕南邢窑。1993年易地新建,校址在今双林镇建德东路。1994年双林镇与苕南乡合并后,学校更名为双林第二中学。1998年,双林中学实行初、高中分离,初中教育全部由双林第二中学承担,遂使学校规模扩大,学生和教师数量不断增加,设施更加齐全,成为双林地区颇具规模的初级中学。
该校实施“德育为首,全面育人”的方针,坚持“勤勉、博学、求实、进取”的校训,深入开展教育改革。进入21世纪,先后有150多人次的教师论文及教育设计在各级获奖,其中所承担的“创新写作教育研究与实验”国家级课题被国家课题组评为优秀实验课题。学校通过历年来的不懈努力,为高一级学校不断输送合格人才,受到了社会认可,于1998年被批准为湖州市二级中学,2002年定名为浙江省示范初中,2003年被评为湖州市文明单位、湖州市绿色学校。
双林的教育理念,一是面向全体学生。1990年双林区在初中入学率、毕业率、普及率方面均超过全市平均值。其中初中普及率比全市平均值高出8.8个百分点。
1990年湖州市初中五率汇总(12)
二是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双林各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诸项素质的全面提高,尤以体育教育颇具特色。双林区中心学校从1970年开始,坚持“两课、两操、两活动”,坚持每年开展冬季长跑、夏季游泳活动,坚持每天早锻炼。并抓好业余体育运动队的训练,保证在校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将各年级的活动时间和内容列入日课表。下午第二节课后,各班在班主任带领下,按照规定的活动内容,人人参加25分钟的群众体育活动。每天清晨,学校组织田径队和羽毛球队进行训练,各班以锻炼小组为单位组织早锻炼。冬季象征性长跑,三、四、五年级分别不少于600米、800米、1000米。该校每年举行两次全校性田径运动会和多次单项比赛。1979年,双林区中心学校被评为浙江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双林中学则在积极开展群体活动的基础上狠抓富有特色的传统项目。20世纪50年代以田径见长,60年代以乒乓球为突出项目,70年代以羽毛球为传统项目。该校曾多次代表市(地)参加省业余羽毛球比赛,获省女子团体第二名及女子单打冠军。1986年有两名队员参加全国业余羽毛球比赛。80年代后期,又增设网球定点项目,自1991年始代表湖州市参加省级比赛,连续三年金牌总数居于首位。由于成绩显著,学校曾连续两年捧取郊区“振兴杯”,先后4次被评为省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1990年省九运会上,被评为群体工作先进单位;为高校及省体工队输送了10名具有体育专长的学生。(13)1993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二)艺术
1.书画
陆伯龙(1897—1989),早在民国时期就享誉画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是积极从事中国画事业,常与程十发、朱屺赡、王个簃、钱君陶、刘海粟等诸大家交流画艺。他以家乡山水为题材,创作的《洞口雾光图》,锦花怒放,散发着早春气息。《赤域雾气图》,亭亭仙姿,傲骨耐霜。陆的作品多次参加上海市和全国美展,并出国展览,更有不少画作发表于多种报纸杂志。20世纪80年代初,他曾与王秋野、汤兆基等湖州籍书画家结伴来湖。其时已80高龄,仍精神矍铄,作画多幅。1986年,湖州举办《王一亭先生遗作展》,他又倾力支持。甚至在90高龄之际,还热心参加湖州英士书画社的书画活动。陆伯龙除了在山水、花卉方面卓有建树外,尤擅长中国人物画,早年与师王一亭合作巨佛像,现藏于上海玉佛寺。《仰天长笑图》编入日本出版的画集并作专文介绍。他的艺术和成就,先后收入《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和《中国现代艺术家传》等大型辞书之中。
陆伯龙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上海分会理事、望海楼书画社名誉会长。
费新我(1903—1992),原名斯恩,字省吾,号立千、立斋。1903年12月21日出生于双林,8岁入私塾,15岁赴上海协恒庆出口号当学徒。1934年冬,改名“新我”,进上海白鹅画校求学。1938年秋迁居苏州,以画谋生。新中国成立后,他进一步研究国画,先后创作《太湖远眺》、《金山采石》、《收工》、《丝绣莫斯科》等,均参加了国内、国际美展。1956年被聘为江苏省国画院画师,开始专攻人物画与肖像画,并于1954年创作《刺绣图》长卷,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其在1956年所绘的《草原图》被上海国画院院长丰子恺称赞为内蒙古的《清明上河图》。其偶尔也作书法,以楷、行、隶书为多见,规正老实,一丝不苟。1958年,正值绘画高峰时,他的右手突患结核性腕关节炎,右腕功能终生丧失。此后,他以惊人的毅力,走上艰苦的“左书”之路。他从晋唐入手,上溯汉魏,帖碑互练,废寝忘食,凡30余年孜孜不倦,在书风上从早期追求的“顺、熟、巧、正”一改为“逆、生、拙、奇”,达到了“巧拙互用,拙茂巧稳,逆中有顺,似奇反正”的艺术效果。尤其到了晚年,作书更具节奏感,抑扬顿挫,干湿自然,运笔快而不滑、迟而不滞,书虽止而势犹未尽,具有下笔随意、章法美观、挺拔雄健、凝练遒劲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个人书艺风格。1982年赴日本举办个人书展并获成功,名声大振。1984年应邀去美国观摩西方艺术并与华裔美术书法界人士进行艺术交流。1988年以耄耋之年在苏州艺石斋举办个人书法展。1991年又应新加坡书协之邀,在中华总商会举行“费新我八八书展”并举办书法讲座,时人对其书作的成就尤其是革新精神评价甚高。当代学者启功先生赞其书法云:“新翁左臂新生面,草书分情韵倍长。”费新我的作品广为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所收藏,并大量刻碑长期陈列。先后出版书画册有《楷书初阶》、《怎样画铅笔画》、《怎样画图案》、《毛主席诗词行书字帖》、《鲁迅诗歌行书贴》、《费新我书法集》等。他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协会理事、书协江苏分会顾问、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
术师、苏州市武术协会名誉主席以及湖州书画院名誉院长等。
费新我书法1
费新我书法2
费之雄作品
费之雄,1934年6月生于双林,自称“左传三郎”。早年随父费新我学习书画,工书擅联,善制灯谜,素有“书之雄、联之雄、迷之雄”之誉。其书法尤擅行书、隶书,所作行书笔力爽健,字势奇崛,深得其父风韵,隶书则结体紧密,运笔自如,别有意趣。作品多次在“国际书法展览”、“中日职工书法联展”等国内外书法展上展出及在《书法》、《书法家》等报刊发表,获首届“爱国杯”海内外书法篆刻大奖赛银质奖。1993年秋在苏州市文联艺术家展厅举办的《费之雄系列书法展》,以20多个系列200多幅构思精妙、风格独具的作品,向世人展示其深厚的书艺功力和隽永的艺术情趣。他的作品有许多被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或碑刻。他还出版了《书法基础》(合作)等。自1987年开始,他又别出心裁,将书法与生肖结合,创作出“十二生肖书法”。
费之雄的楹联创作颇有新意,并且妙语双关,富含哲理。他所创作的“中华锦绣”长联包容了祖国山河和人文景观,文字清新而对仗贴切:
泰岱日,洞庭月,黄山松,西湖堤,漓江水,南海潮,花果瀑,故宫殿,昆仑雪,珠穆峰,江南园林,北国长城,阿里林涛,天堑三峡,点神州锦绣江山,增吾胸中丘壑;
诸子文,屈原骚,相如赋,司马史,右军帖,道玄画,李杜诗,苏辛词,汉卿曲,雪芹梦,龙门石窟,秦汉古墓,敦煌彩壁,雄文五卷,数中华灿烂文化,壮我笔底波涛。
费之雄是中国著名谜家。他的灯谜佳作数以千计,先后参加过30余次省级以上的大型谜会,曾获全国“最佳谜手”、“中华佳谜手”和“华夏佳谜手”等称号。费之雄现为东方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楹联研究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香港东方文化中心书画研究部委员。
双林的神奇不仅在于从这里走出了众多书画大家,还在于它后继有人,艺术事业兴旺发达。胡韵就是一位活跃于当今画坛的后起之秀。他1967年出生于双林,1983年师从江南宿儒吴藕汀,1989年又师从香港著名画家谢举贤,他创作的《蓝蓝的梦》、《乡韵》、《涓涓春水》等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先后十余次在香港、深圳、苏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谢举贤称他的画“用笔沉着灵活,挥洒自如而不失法度,特别是画黄派(黄宾虹)山水,信手而为而恰到好处,笔触变化万千而又井然有序,完全达到黄画浑厚华滋的要求”。他在传统基础上所独创的墨彩山村及锦绣海鱼系列作品,经过十多年的提炼,鲜明的时代风格逐渐形成,得到海内外专家的一致首肯。目前他是双林文化中心副主任、双林镇书画爱好者协会主席。在他的努力下,双林镇的书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先后举办了“双林、菱湖书画交流展”、“双林镇书画爱好者协会会员作品展”、“名人、名家书画交流展”、“首届双林镇大型艺术品交流展示会”等,编印了双林镇书画作品选《墨河笔韵》。
2.戏剧
双林的戏剧文化自清代以来绵延不绝,至当代仍然活跃。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双林镇工人业余京剧团在五六十年代除了经常演出各种京剧折子戏外,还由吴奎林等人自编自导自演大型京剧《太平天国》等。其演出活动远近闻名。其中,诸阿乔演出的《徐策跑城》、《萧何月下追韩信》,李子红的《黄金印》等均唱做俱佳,广受好评。
“文革”期间,双林镇上的京剧样板戏也演得十分红火,往往一出戏有多个业余剧团演出,形成了唱“对台戏”的热闹场面。改革开放以后,双林镇成立了全湖州市首家乡镇京剧俱乐部,经常组织京剧清唱、彩唱活动,还外出交流,在杭嘉湖一带深具影响。
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经蜚声沪上的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更是达到了她演艺事业的高峰,给双林戏剧艺术带来辉煌。上海解放后,她领导上艺沪剧团排演了《白毛女》、《赤叶河》、《小二黑结婚》等优秀现代戏,并在这些戏中担任主角。新中国成立后,丁是娥更是一发不可收。她致力于沪剧改革,在排演现代戏方面成绩卓著。1950年在《赤叶河》中扮演燕燕,获上海市戏曲竞赛演员一等奖;1951年出演《好女儿》,又获上海市戏曲竞赛演员一等奖;1952年,她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罗汉钱》中饰演小飞娥,再次获演员一等奖。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观看了她的演出。
丁是娥
丁是娥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成功地塑造了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如《罗汉钱》中的小飞娥、《雷雨》中的繁漪、《鸡毛飞上天》中的林佩芬、《芦荡火种》中的阿庆嫂、《朵朵红云》中的陶真、《寄生草》中的唐文锦、《蝴蝶夫人》中的日本艺妓蝴蝶等。另外,在《甲午海战》、《寻娘记》、《野马》等剧目中,为扶持青年演员,出任重要配角。她善于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婉转优美、绮丽多变的“丁派”唱腔,还和乐师朱介生一起发展和创造了“反阴阳”、“快流水”、“反十字调”等沪剧新曲调,被称为一代沪剧宗师。
(三)科技
1.林学
梁希(1883—1958),鉴于梁希在林学等方面的成就和声望,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林垦部(1951年11月改为林业部)部长,直至1958年11月因病去世。在此期间,梁希在全面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我们要用森林做武器来和西北的沙斗争》、《组织群众护林造林,坚决反对浪费木材》、《有关水土保持的营林工作》、《森林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目前的林业工作方针和任务》、《西北纪行·烧荒》、《西北纪行·伐木》、《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争取做到全国山清水秀风调雨顺》、《有计划地发展林业》、《新中国的林业》、《完成林业建设的五年计划,保证供应工业建设用材并减少农田灾害》、《林业调查设计工作者当前的责任》、《泾河、无定河流域考察报告》、《这一次的春季造林》、《进一步扩大林业在水土保持上的作用》、《绿化黄土高原,根治黄河水害》、《让绿荫护夏,红叶迎秋》。
梁希
1983年,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梁希文集》汇集了梁希的主要文章。这些论著体现了梁希丰富的林业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森林与环境是统一体的思想
梁希认为:“森林,不仅仅各个树木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就是它周围的条件,也处处和树木相关联的:温度、阳光、湿度、雨量、土壤,个个都是关系树木生长的重要因子。并且森林附近的居民和动物,也影响到树木的发育。”“森林和周围一切条件即使是政治(也可以说,尤其是政治)也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如果要把它孤立起来,单独地研究栽培,不顾到一切环境,恐怕造林要失败的,即使一时造成,也要被毁坏的。”(14)后来,他在《森林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一书中,又发展了这一观点,指出“森林是森林本身和它的环境的统一体”(15)。
(2)森林综合效益的思想
梁希认为森林与环境这个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一种综合效益。梁希早在1929年撰写的《民生问题与森林》一文,就对此作过精辟的论述。他指出人类早在猴子时代就生活在森林中,“森林是人类的发祥之地。人类所以能够发达到现在的地步,都是森林的功劳”。(16)
后来农林分家,“农业家管着‘衣、食’,林业家管着‘住’、‘行’。所以那个时代的民生问题,一半是靠着农业,一半是靠着林业”。到了19世纪,“森林不但管着‘住’、‘行’,并且管着‘衣’、‘食’的一部分”。(17)
梁希特别强调林业对水利和农业的作用。他认为,森林可以保持水土,还可以庇护农田,减免灾害,保障农作物的丰收。因此,“林业是农业的根本”。
(3)林业经营思想
梁希在许多论著中讲到,林业的目的是既要满足人们对林副产品的需要,又要满足全社会环境美化的需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对林业进行合理的经营。他在1948年视察台湾林业时就提出了经营台湾林业“应有一最合理之经营系统,则林木生长可以增进,经济价值可以提高,恒续作业可以保持,使该事业得到发展,经济足以繁荣”。(18)梁希任林业部长后,对全面发展林业的经营思想又有了新的发展。他在一次林业座谈会上提出:“伐木务需依照一定计划。伐木必须注意某地点之应伐与不应伐,而不专顾某地点之便于伐与不便于伐,就是说,按照预定的施业方案进行,才是正理。”(19)在1950年2月首次全国林业业务会议上,梁希进一步提出要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经营森林和采伐利用森林。他非常明确地反对毁林开荒的传统经营方式,认为开垦山坡不能增加社会总产量,被开垦的土地充其量不过在最初一、二年内略有增产,可是陡坡开垦必难久保,迟早要造成山坡光、河川恶,坡地变石地,川水变沙田,走到山穷水尽、不可挽救的地步。梁希营林思想的要旨是全面造林,彻底消灭荒山,绿化全中国。
(4)森林防灾思想(www.daowen.com)
梁希认为,防止水、旱、沙等自然灾害的第一要务是保持水土,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是造林”,“有森林才有水利,有水利才有农田”。(20)因为在郁闭的森林中,至少60%以上的降水渗入土中或被树冠所截留,所以,“森林是造价最廉的水库,它把人们一时不需要的水蓄积起来,它又能供给人们需要的水”。(21)同时,森林还可最大限度地保持土壤,研究表明,7英寸的表土被雨水冲刷净尽所需时间,在林地为57.5万年,在草地为8.215万年,而在耕地仅为46年,在裸地则只有18年,(22)因此,造林可以有效地保持水土,从而防止自然灾害。他主张首先营造水源林。要根治河流造成的水患,在源头和高山上,“必须积极造林”,这样才有希望将浊流变成碧水,把水灾变成水利。其次营造防护林,为了防止西北风、西北地区的沙向南向东推移,应在西北和东北地区营造防护林带。
梁希林业思想对后人的启迪在于:第一,发展和经营林业是保持生态平衡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二,森林与水旱等自然灾害有着密切关系。营造各种水土保持林,是减灾防灾的治本之计。第三,必须唤起民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森林植被的关系。不仅对于原有的森林植被要严加保护,而且要进一步植树种草,恢复已经遭到破坏的植被,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医学
叶橘泉(1896—1989),其医药实践和研究活动横跨民国和新中国两个时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橘泉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医药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他除了长期坚持临床诊断,为成千上万名患者解除病痛之外,还十分注重对农村医药人才的培养。早在建国初,他就创办了农村医疗进修社,编印讲义,培养了大批实用的医药人才。20世纪60年代他在下乡防治血吸虫病期间,为了帮助农村的中医防治传染病,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专门撰写了《传染病提要》、《医学问答汇编》和《实用经效单方》等书籍和教材,先后函授培训了300多名农村医疗骨干。1969年他被下放到江苏省的省“五七”干校。在干校的三年,他协助校部创建了一座中药厂,并依托药厂进行中药剂型的实践与研究。他先后为药厂研制了几十个品种,如“感冒冲剂”、“肝炎冲剂”、“气管炎片剂”、“冻疮防治冲剂”、“复方刺五加片”、“珠光层粉”、“溃疡丸”等。由于价廉效佳、服用方便,深受群众欢迎。同时也为剂型改革的研究积累了经验。
叶橘泉
他先后发表了《中医直觉诊断学》、《江苏中药名实考》、《本草推陈》、《现代实用中医》等27种共35册医药专著,发表科学论文和科普文章数百篇。即使在“文革”期间身处逆境,他仍然坚持研究,完成了25万字的《食物中药与便方》。这些著作由于引用了大量当时的科研资料,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因此内容科学、观点新颖,绝无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表述,受到了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好评。
长达70余年的医药实践和研究生涯使叶橘泉的学术思想日臻完善,并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至今仍闪耀着科学的光芒。其学术思想主要有:
(1)主张中西结合,兼取中西医之长
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医学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中西医论争,产生了两种极端的态度:一种是只看到西医以近代科学为基础的一面,而视中医如巫术,彻底否定之,故提出废止中医;一种是视中医如圣经,绝对动不得,一招一式唯传统是从,拒绝接受并否认西医的科学成就。叶橘泉反对这两种有失偏颇的观点,主张中西结合,兼取中西医之长,运用近现代科学方法研究、继承中医药学,共谋发展之道。他在《近世内科中药处方集·自序》中介绍其平生的治学方法:“生平治医的宗旨,理论则悉宗科学新说,治疗则采用国药古方,于此从事研究,不但理无轩轾,且觉事半功倍,深信依此目标研精改进,则可使中西融合……平素研究医学不分门户,参阅中西医书及临床治疗经验……对中医理论决抛弃一切旧说,而专从事斩棘披荆搜求经验效方,以国药治病而以科学说理。既久,信心愈坚,窃谓欲谋中国医药之发皇舍此莫由。”(23)他在《整理中国医药须设医院实践说》一文中,主张建立设备完善的医院,集中中西医师,采用中医的辨证论治,结合西医的科学诊断,根据临床观察和病例记载统计治疗成绩,总结出一套全新的经验和研究方法,教授给青年实习医师。(24)解放后,他仍然积极倡导中西医结合,倡导祖国的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并身体力行,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祖国的传统医药学进行整理和提高。他认为中西医结合,不仅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的问题,而且是丰富现代西医的实践和理论的问题,还认为中西医结合,不是糅合,也不是混合。因中医和西医是两个本质不同的医学体系,各有自己的特色,中西医有机结合,目的在于发挥双方的特长,扬长避短,而不是其他。
(2)主张对祖国传统医学在扬弃中继承
叶橘泉认为,对传统医学要择善而从,而不能盲目继承,照单全收。他强调,方证学是张仲景学说之核心,应该继承、发展、提高、总结,并以此立场和方法系统地进行研究。而继承的关键在于,不拘何方,都要反复实践,核定其适应证,把方和证相对地固定下来。继承不是漫无边际的,要克服繁琐化,要求简明具体,像张仲景那样地辨证。他认为学术上的继承需要批判,需要扬弃,需要有理性的怀疑精神,要剔除其糟粕,继承其精华。
(3)主张兼容并蓄,博采众方
叶橘泉治学不存在任何门户之见,主张兼容并蓄,博采众方。他认为只知有中药还不够,还应研究与吸收具有悠久历史的经过长期反复实践积累下来的多功能的经验处方。有时候它具有单味中药数倍的功能。所以他提倡吸取民间验方、单方,同时主张勿忘经典,推崇经方而不弃时方,并尽可能精简处方,一切以服务于临床为准则。同时,他还注意吸收国外的有益经验,特别是吸取日本汉方家的经验,如他的《近世妇科中药处方集》、《古方临床之运用》及《本草学》著作多处引用日本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他在临床诊疗中,也经常应用日本医家的经验处方,如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七物降下汤、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的日本民间验方、治疗心脏疾患的变制心气饮以及治疗乳腺疾患的十六味流气饮等。当然,他在吸收民间和国外药方时并不是无条件地接受所有的内容,如他反对用一些模糊的传统药性理论解释和指导药物的临床应用。
叶橘泉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精神,积极有效地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中的优秀遗产无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杭燕南,1936年出生于湖州双林,先后就读于双林商益小学、双林蓉湖初级中学。1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后进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工作,先后担任仁济医院麻醉科主任、麻醉学教研室主任、麻醉药理和重病监测研究室主任等职。在40多年的医学生涯中,杭燕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尤其擅长麻醉药理、心血管手术麻醉、老年病人麻醉和重症监测治疗技术。其“心脏病人麻醉”课题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疗成果奖;“围术期呼吸衰竭的防治”课题获上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出版专著《当代麻醉与复苏》、《重症监护治疗手册》、《当代麻醉学》、《当代麻醉手册》、《疼痛治疗手册》。其中《重症监护治疗手册》获华东地区科技出版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同时发表科技论文180多篇。
3.航空
黄吉虎,1938年7月生于双林,其小学、初中均在双林就读。1958年湖州中学高中毕业,以浙江省高考理科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师从钱学森、华罗庚、严济慈、吴仲华等多位名家。1963年以全专业第二名的成绩毕业留校任教,同时追随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进行航空航天研究。他参与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1980年的洲际导弹、1984年的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试验通信卫星,1988年的第一颗气象卫星的研制。20世纪90年代末,黄吉虎又参与了神舟一号航天飞船火箭动力方案设计、安全性验证等工作。在中华民族不断实现飞天梦想过程中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黄吉虎都参与其中,他成为中国著名的“两弹一星”专家,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黄吉虎的科技成果屡屡获奖。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重大科研成果奖;1982年,他所研制的“电子同步辐射加速器直线段钎焊技术”获中科院三等奖;1994年,“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及光速试验站”项目获中科院特等奖以及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忠社,1930年3月出生于双林。1955年于南京航空学院第一届飞机制造系毕业,1957年又于北京航空俄语专科学校毕业。先后在国防保密一一二厂、六〇一所、六〇三所任专业组副组长、技术情报科副科长、室主任、副总师、科技委副主任等职。高忠社长期从事飞机结构设计。先后参加“歼教一”、“初教一”、“运七”、“飞豹”等飞机的设计,以及“歼七”、“轰六”仿制生产。1965年,他领导我国首次热核试验用的空中取样器设计,并获成功使用,为测定爆炸当量作出贡献。在各类型号的设计中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1985年后,他从事民用飞机的适航性研究,组织编制了《民用航空器规章》第二十五部,并参与《民用飞机适航管理》、《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技术咨询手册》的编写。他还兼任中国民航“农五”、“运七”飞机适航性合格审定小组副组长,并参与对英国进口的BAE—146飞机的考察和进口型号的合格审定工作。1988年起担任中国航空学会结构设计与强度专业委员会委员,组织编写了《飞行器结构强度分析手册》,主编了《飞机结构耐久性设计》,并获航空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高忠社被授予航空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注释】
(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1317页。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77年版,第21页。
(3)董淑铎:《改革从农村开始——忆市区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载《湖州文史》第12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页。
(4)沈阿鼎:《我所经历的农村改革两次飞跃》,载《湖州文史》第10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2—167页。
(5)丁沧水:《湖州农业经济志》,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241—243页。
(6)沈阿鼎:《我所经历的农村改革两次飞跃》,载《湖州文史》第10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2—167页。
(7)张志良:《双林人文史话》,方志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8)《历史古镇又添锦绣水乡双林再创辉煌》,载《中国城市经济》2002年1期,第37页。
(9)嵇发根:《湖州市工商企业志》,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150—151页。
(10)http://www.ruishi-chain.com/。
(11)张志良:《双林人文史话》,方志出版社2005年版,第275—276页。
(12)湖州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湖州教育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84页。
(13)湖州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湖州教育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77页。
(14)梁希:《梁希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版,第90页。
(15)梁希:《梁希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版,第357页。
(16)梁希:《梁希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17)梁希:《梁希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版,第2页。
(18)梁希:《梁希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版,第163页。
(19)梁希:《梁希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版,第202页。
(20)梁希:《梁希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版,第196页。
(21)梁希:《梁希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版,第403页。
(22)梁希:《梁希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版,第281页。
(23)叶橘泉:《近世用药处方集》,上海千顷堂书局1936年版,第37页。
(24)吴新华、刘小湄:《中医药学大师叶橘泉传》,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年版,第118—18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