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曲折前行的双林文化-人文荟萃:双林镇史研究

曲折前行的双林文化-人文荟萃:双林镇史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除此之外,双林镇上先后设立了一系列国民学校。

曲折前行的双林文化-人文荟萃:双林镇史研究

四、曲折前行的双林文化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抗日战争等重大政治变革与动荡,中国社会也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湖州地处东南沿海,并与当时中国东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上海邻近,因此所受震荡和影响不言而喻。其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相适应,湖州文化也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呈现出新的特点。高万湖的《湖州文学史》对此做过分析。

第一,出现了走向世界的趋势。晚清以前,湖州文人的生活、视野及作品皆局限于“四海之内”的家国,其文化呈现出一种封闭性。而晚清以后,湖州文人的视野已在四海之外,其文化呈现出一种开放的趋势。如单士厘,1899年至1909年10年间,随夫外交官钱恂漫游了日、朝、俄、荷、意等国,写下了《癸卯旅行记》、《归潜记》两部游记散文及《受兹室诗稿》,真实地表现了自己在国外的所见所闻及所感,极具启蒙意义。吴尔昌从1901年至1913年回国止,历任驻朝、俄、荷、法、日、葡、比等国外交官,他的《虫鸣漫录》诗稿,真实地记下了驻外生活的感受,深感在帝国主义列强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面前,必须维护国家主权、奋发图强。李世伸,自己未出国,但他的《读泰西新史杂咏》20首,评述了欧美各国的政治历史情况,推崇英国的议会制,称颂华盛顿林肯彼得大帝等人物的成就,赞扬工业革命中的科技发明,提出科技为兴国“富强之基”,希望中国跟上欧美发明家的步伐一同前进。

第二,出现了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文人及作品。在明清的湖州文化中,也有极少数作品塑造了封建叛逆者的形象,表现出对封建王朝的不满、对个性解放的朦胧觉醒,但那体现的是作者自觉不自觉的市民意识。它反映的是伴随手工工场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而逐渐壮大的市民阶层的要求。19世纪下半期开始,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湖州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也同时产生、发展。他们在经济实力增强的基础上,也要求在政治上提高地位,这种要求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反映。如俞樾的《病中呓语》,要求“三五纲常收拾起,大家齐作自由人”;单士厘《归潜记》中提出“国非一人所私有也。欧洲立国,莫不皆然”,《癸卯旅行记中》提出教育要男女并重,妇女要“以国民自任”、“戒缠足”;李仕伸的《设议院》、《民选官》,主张学习英美的政治体制;周庆云的《之江涛声》歌颂辛亥革命的胜利,称赞“杭州纬成公司创办丝织品赁作工场以兴实业”,这些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及要求。

第三,爱国主义精神扩大与深化。晚清后湖州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表现为反帝图强。表现在文学方面,俞越、刘锦藻的《感事》诗揭露了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罪行,汪曰桢的《珊媛曲》记述了浙江人民反对英军的定海保卫战,单士厘的《癸卯旅行记》中记录了沙俄侵华残杀国人的事实。以上作品都揭露了列强对我国的军事及经济侵略。19世纪30年代开始,新闻界积极投身于反帝爱国活动。如社址设在双林的《湖报》战地版,双林青年办的《战工生活》、《青读》、《救亡三日刊》、《战报》等报刊都以极大的热情宣传抗日救国。

第四,艺术形式不断发展变化。不仅诗歌,在散文、小说、戏曲、书画摄影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散文方面,除了俞樾的《春在堂随笔》、杨岘的《迟鸿轩文集》、沈家本的《日南随笔》等文言文外,单士厘的《癸卯旅行记》、《归潜记》已是浅近文言文,宋春舫的游记则是白话。小说方面除俞樾的《耳邮》系文言文外,出现了赵苕狂、姚勇忱的翻译小说。民间文学也有了发展。湖州的民歌或称山歌,本有悠久的历史。近代随丝织业的兴起,流行于湖地的《织歌》非常活跃,双林镇中心歌浪桥畔,每年清明到端午,还要进行《织歌》比赛。(56)

双林新绢巷内戏台(黄晓帆摄)

双林文化是湖州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晚清至民国时期双林文化基本上也具有以上特点。它在时代大背景下,在西方文化冲击下曲折前行。在教育、文学、新闻、史学、艺术、科技等诸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走出了费新我、陆伯龙、丁是娥、梁希、叶橘泉等一代艺术与科技大家,显示出双林古镇文化的厚重。

(一)教育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朝廷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要求各地改书院为学堂。双林镇的蓉湖书院即改为蓉湖学堂,监院改称校长,司事改为学董。校务、经费全归校长经理。1915年,蓉湖学堂一分为二:蓉湖高等小学和附属蓉湖国民学校。除此之外,双林镇上先后设立了一系列国民学校。这一时期双林镇的学校主要有:

蓉湖高等小学校——在镇南和睦兜蓉湖书院故址;

蓉湖国民学校——附属蓉湖高等小学校,1915年设;

第一国民学校——在镇中央三元桥北,由三官殿改建,清光绪三十年(1904)设;

第二国民学校——在镇西温家白地,租用温氏厅屋,清宣统元年设;

第三国民学校——在镇北乡土山赵家兜,租用民屋,1913年设;

第四国民学校——在镇东南乡花城彭家兜,租用民屋,1914年设;

第五国民学校——在镇东油车弄,租用萧氏屋,1914年设;

第六国民学校——在镇西南乡俞家埭,借用总管堂屋,1915年设;

第七国民学校——在镇西乡雉头村,租用民屋,1914年设;

第八国民学校——在镇北永庆巷,租用严氏屋,1915年设;

第九国民学校——在镇西木匠埭,租用王氏屋,1916年设;

第十国民学校——在镇北乡土山孝亲寺,1916年设;

第十一国民学校——在镇北乡土山慎家兜,租用民屋,1917年设;

女子国民学校——在镇南章家弄自治公所内,1914年设。(57)

另外,1912年由双林丝商、典商赞助经费,借商务公所作校址,成立了不收学费的平民小学——商立国民学校,公推蔡松为校长。

一个小小的市镇,在清末民初的短短几年内设立如此之多的学校,在江南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足见双林镇的人文气息之浓郁。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打破了“男子一统学校”的局面,学校开始接纳女性学生,并且专门设立女子学校。这为双林女子提供了受教育的场所,为当地妇女走出闺房去学堂读书提供了机会,在小镇上具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

此后一段时间,以上学校有些停办,有些合并,另有新建,通过整合,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双林镇的学校主要有:商益小学、蓉湖中心小学、新绢巷小学、永庆巷小学、三元小学、石瑾小学。抗战爆发后,以上学校均停办。抗战胜利后,一些中小学开始恢复和改建。至1949年,双林镇的学校有:商益小学、油车弄小学、双林镇中心小学、庆同小学、私立蓉湖初级中学。

这一时期的双林教育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如实业家蔡声白、汤祖兴、高敬基,艺术家费新我、陆伯龙,科学家梁希、叶橘泉、高忠社、杭燕南、黄吉虎、任德荣等都曾在双林求学

(二)新闻

民国时期,双林的新闻业异常活跃。尤其是反映抗战活动、激励人们抗日斗志的广播电台、报刊频频问世。主要有:

虹隐广播电台 1932年1月成立。1937年7月,增加抗日新闻转播,以鼓舞人民斗志,至双林沦陷才停止播音。

《涵漾》报 1937年3月由双林爱国人士创办。以宣传抗日为主要内容。该报为铅印4开4版,共出3期。

《救亡三日刊》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双林人费洁心和朱渭深、丁孙在湖州合办,宣传抗日救国。

《战报》 1937年初冬由双林进步青年杨建与几名上海回乡知识青年在双林镇创办。为油印刊物。1939年冬停办。

《青读》 由双林镇青年救国团在省政工大队二队中共党员指导下创办于1939年5月1日,为32开油印小册子。共出7期。该刊辟有社评工作顾问、青年学习讲座、工作总结、工作探讨、文艺等栏目。既转载重要文章,也选载一些特约稿件,更多的是刊载省政工二队队员和青年救国团骨干所写的署名文章,还刊登名人名言和口号。

《青读》第4、5期合刊

《战工生活》刊物

《青读》旬刊所载内容都是围绕抗日而展开,从创刊号至第7期终刊,所发表的50多篇文章、诗歌、歌曲,无不反映了轰轰烈烈的抗战活动和广大人民为争取民族生存,决心把日寇扫出国门的主题。以下为《青谈》所登的两首宣传抗日的小诗

抗战到底

抗战到底,我们的红血不是白流的。

炮火毁坏了我们的河山、城池和土地,同时也洗净了污秽、陈腐,

在上面撒遍了新鲜自由的种子。(58)

奋斗吧!青年

残酷的炮火击去了我们领土的大部,

狰獠的敌人,烧杀我们无辜的同胞,

鲜红的热血,溅遍了我们整个的国境,

亡国的生涯,已有许多的同胞在尝受残杀、毒打、揶揄、鄙视。(59)

《战工生活》 1939年10月1日,战地服务团双林工作队创办。为8开两版的油印刊物,当年共出3期,每期发行120份。次年7月7日复刊,改为32开12页。封面为一持枪的战士,内容为宣传抗日救国。

《湖报》战地版 1929年5月,陈果夫在湖州创办《湖报》。至抗日战争前共出刊800期。1937年11月,日军占领湖州前夕,吴兴县政府向西撤退至安吉、孝丰一带,该报停刊。1939年4月,省政治工作大队大队长方元民兼任吴兴县县长后,为了加强抗日宣传,粉碎日军的奴化宣传,决定在双林恢复《湖报》,定名为《湖报》战地报。原《湖报》记者,时任县政府政治科科长的凌以安兼任报社社长,李大风为编辑主任,施星火、包铁铮等为编辑兼外勤记者。社址设在双林南栅一间民房内。因双林镇不时有日军窜犯,汪伪汉奸也有渗入,所以大家都是夜间秘密进行工作。印刷则由双林镇私营日升纸店印刷所承接。每天出版8开铅印纸一张,登载全国军民英勇抗战的消息。报纸出版时,人们早就在发售处门外等候,每天千余份往往被争购一空。上海“华美广播电台”还特地为此向湖报社播送慰问信:“代表上海孤岛200万热血同胞,向深处敌人后方的湖报社同仁们,致以民族抗战的敬礼。”(60)一年后,在一次日军扫荡中,报社连同印刷所均被焚毁。

《乡声报》 创办于1946年,为铅印十日刊。社长庄文华,副社长陆心雄。约一年停刊。

除了在双林当地办报宣传抗日外,双林人中还不乏在外地办报成绩斐然者,洛汀就是其中代表。20世纪40年代,洛汀在江西赣州先后出任《青年报》文艺副刊文学专刊主编,《公仆生活》、《自卫周刊》主编。赣州沦陷后,他又赴粤赣边境,出任《安远报》副社长,并与《正气日报》合并,出刊联合版。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返回赣州,任《正气日报》副刊“新地”主编。半年后兼任《干报》总编辑。1946年春,应聘赴南昌任江西发行量最大的《中国新报》副刊“新地”以及“新文艺”主编,介绍解放区作品,支持当时的学生运动。

(三)艺术

1.摄影

20世纪20年代,黄笃初在双林镇成立“黄鹤摄影研究社”。该摄影研究社作为我国最早的民间摄影团体之一而被载入《中国摄影史1840—1937》,双林摄影艺术因而在中国摄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黄笃初(1909—1990),字敦朴,出生于双林镇一家丝绸商人家庭,自幼习商。1927年开始涉足摄影艺术。他的第一幅作品是摄于1929年9月10日,反映双林民俗的《拜利市》。之后他在双林发起成立“黄鹤摄影研究社”,开展创作和评论活动。参加者有费醒吾(新我)、黄叔仁等。

黄笃初的摄影活动始于1927年,止于1937年。他的作品多次入选《摄影画报》,并频频在一些重大比赛中获奖。他于1930年6月23日拍摄的《天真·小猫》,在上海柯达摄影月赛中获奖;他于1936年5月30日在双林东郊全兴桥南堍拍摄的《风起云涌》,在一次有9000多名参赛者参加的柯达摄影月赛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黄笃初留存下来的摄影作品共有599幅,拍摄题材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是新闻类。如《杭州西湖博览会》(1929)、《难民领粥》(1929)以及反映日军烧杀劫掠的组照等。二是社会民俗类。如《文昌阁》、《石牌坊》(1929)、《东岳庙》以及反映双林迎神赛会、婚礼、丧葬等民俗的照片。三是艺术创作类。如《天真·小猫》、《风起云涌》等。黄笃初的摄影作品为后人解读双林历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图片资料。

2.书画

1924年10月,双林镇成立了第一个书画社——石湖书画社,由汪仰、费友石、高念慈、施子韵、谢冠群、马漱六、黄敦良、费醒吾(新我)等组成。后又有青年不断加入。书画社经常举行雅集,切磋技艺。抗日战争爆发后,成员大都散居他处,而社址亦为日本侵略军夷为平地。然而,双林人对艺术的喜爱和追求却并未停住脚步。日后从双林走出了书画大家陆伯龙、费新我。

陆伯龙(1897—1989),出生双林,居于上海,自号“角闻楼主”。幼喜丹青,少即致力于中国画的学习,其书画得到艺术大师吴昌硕的赞赏。由吴昌硕亲自作书推荐从人物画艺术大家王一亭(震)为师,深得王派艺术精髓,形成独特的粗笔写意风格。后去上海谋发展,经常参与豫园书画会、中华画社等活动,与程瑶笙、张大千、倪墨耕、黄山寿等诸画家研讨中国画艺术理论和创作等问题。他重视写生,曾至台湾、黄山、桂林、雁荡及湖州随行随画,形成墨色饮满的雄浑风格;他也重视继承、发扬唐宋绘画的传统技法,又有创新精神。作品具有古朴雄健、笔简意密、画外有画、神形兼备的高远境界,享誉海内外。

1935年,陆伯龙东渡日本交流画艺,并研究国外各时代画派,受到日本画界的赞赏。他所创作的《八百遐龄图》,飞鸟凌空、展翅翱翔、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国内外好评如潮。

3.戏剧

民国时期,双林的戏剧活动精彩纷呈,既有本土举行的酬神戏,也有外来“水路戏班”所演戏剧。还有人自备行头,自演自乐。酬神戏是双林人为了祭祀各路神仙而举行的戏剧活动。如三月廿八祭祀东岳神,五月十三、九月十三祭祀关帝神,七月初六祭祀六总管神,七月初七祭祀七总管神都要演戏。其演戏所需费用一般由村中头人按各农户的田亩多少派收,或由镇上丝绢业人士按户摊派。酬神戏既是一种传统习俗,也是人们用以维系亲谊的手段,因此长盛不衰。水路戏班是指上海等地艺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求生存而组成戏班,沿运河水系驾舟流徙,来到殷实而众多的水乡城镇、村落进行演出活动的戏班。在众多的戏班中,水路京班(演京戏的戏班)尤其兴盛。据1928年11月的《梨园公报》统计,当时加入梨园公会的水路京班有60余个。其中“田记”、“嘉兴”、“龙凤”、“中央”、“长胜”、“三星”、“庆升”、“中山”、“群英”、“东方”、“国民”、“齐天”、“天然”等戏班都曾先后来双林演出。孙佰林、穆汉文、王全芳、荆剑鹏、小毛豹、小小毛豹、达子红、张俊臣等演员深受双林观众的喜爱。

双林人对戏剧的欣赏水平和对演戏质量要求之高远近闻名。演戏时,往往有人坐在前排有桌椅的地方,桌子上摊着戏本,逐句对照。如演京剧《逍遥津》时,戏中汉献帝一角的唱词中有“十八个欺寡人”,下面看戏的人会逐一点数,少唱一个,马上叫停。又如民国初,水路京班“鸿福堂”到双林演出,主演孙飞荣在《取荥阳》中饰纪信一角,在其“上金殿”一段西皮流水板中,唱词长达108句之多。有观众事先准备了108根稻草梗。上面唱一句,下面扔一根。当孙正荣字字清晰,一句不少地唱完后,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又有一次,水路京班著名老生王一奎在《斩郑文》中饰演孔明一角,其中有四句西皮摇板:“小郑文上阵去一场厮杀,未到那二三合就把头杀;看起来这其中定有奸诈,回帐去必须要仔细盘查。”唱完后,当地人称“徐老夫子”的戏迷在散戏后特地找到王一奎,对他说:“今天的戏唱得很好,但是其中有两句唱词得改两个字”。王一奎忙问:“是哪两个字?”徐道:“郑文此时年龄已经不小了,是30岁左右的大将,所以不能唱‘小郑文’,应改为‘那郑文’才对,这是一;还有郑文使用的是枪,交战时是刺死对方,割下首级,去见孔明。因此,不能唱‘就把头杀’,应改作‘就把敌杀’才妥帖。”(61)王一奎心服口服。双林人对戏剧欣赏水平之高由此可见一斑。当时戏剧界有“游过三十六码头,难过双林塘桥头”之说。

双林人除了请戏班演戏外,还常常自备行头和全套乐器,自己组织排练,自演自乐。20世纪30年代又成立了双林平剧研究社。双林丰厚的戏剧文化孕育了一位日后蜚声沪上的沪剧艺术家丁是娥。

丁是娥(1923—1988),原名潘咏华。她9岁时师从丁婉娥学唱沪剧花旦、正旦,边学戏边演出,经常到杭嘉湖一带水路集镇跑码头,小有名气。1936年,丁是娥创办婉社儿童申曲班,丁是娥成为该社台柱之一,人称“小小婉娥”,深得观众喜爱。1938年,儿童申曲班解散,丁是娥先后入文月社、文滨剧团、施家班演戏,并以《女单帮》中舒丽娟一角崭露头角。1947年,她和解洪元一起组织成立了“上艺沪剧团”,在《铁骨红梅》和《何处再觅返魂香》等戏中扮演主要角色,广受欢迎。但她的艺术水平达到高峰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四)科技

这一时期,双林人在科技方面的成就主要是林学和医学,产生了梁希和叶橘泉这样的科技人才。

梁希(1883—1958),原名燨,字索五;后改名希,字叔五(或叔伍),笔名凡僧、一丁、阿五等。生于双林镇。幼时在私塾读书,稍后就学于蓉湖书院。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中秀才,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浙江武备学堂学习西方军事。次年被选送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海军。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梁希回国,先后在沪军都督府和湖州军政分府任职。革命后又重返日本,于1913年改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林业科学。1916年学成归国,应聘为北京农业专科学校(今北京农业大学前身)教师兼林科主任。1923年,梁希辞去教职,自费前往德国德累斯顿萨克森林学院学习研究林产化学和木材防腐学。1927年,梁希从德国返回,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农学院、中央大学农学院。

在此期间,梁希边教学边研究,成果丰硕。存世的专著和论文主要有:《林产制造化学》、《松脂试验》(1934)、《几种油桐种子之油量分析》(1935)、《木素定量》(1936)、《重庆木材干馏室试验》(1940)、《中国十四省油桐种子分析》(1939—1941)、《川西木材强度之研究》(1944)、《川西(峨眉、峨边)木材之物理性》(1944)、《气压法木材防腐试验装置之设计》(1944)、《人工干燥法之研究》(1944)、《竹材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1944)、《水杉(活化石)木材之性质》(1948)。

梁希十分关注和引进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翻译了一批国外学者的科研论文,主要有:《日本近来试行木炭汽车之成绩》(1932)、《德国采脂之新方法和盐酸刺激法》(1936)、《近世木精定量之新方法》(1936)、《木材制糖工业》(1937)。

梁希所著《林产制造化学》是其在中央大学农学院教学期间所编讲义的基础上完成的。它论述了如何用木材或树皮、树叶、树实等副产物为原料制成他种物质。该书内容充实、体例严密、立论精辟,堪称林业科学巨著。梁希成因而成为中国林产制造化学的奠基人。

梁希在森林利用学方面也是功绩卓著。1919年他在浙江大学首创中国第一个森林化学室,尔后又在中央大学创立了同类实验室,进行了如松树采脂、樟脑制造器具、油桐种子分析、桐油抽提、木材干馏、木精定量和木素定量等试验研究。1935年,他在中央大学农学院将浙江诸暨制樟脑使用的凝结器加以改良,制造成提炼樟脑的实验装置,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三浦伊八郎教授改良的土佐凝结器相比,它的樟脑得率提高110%—169%。

梁希十分关心家乡的林业建设。1929年,梁希应浙江省建设厅程振钧厅长之请,兼任该厅技正,负责调查全省山林概况。他自夏至冬,踏遍杭、湖、宁、绍、台各州县的山山水水,先后发表了《两浙看山记》、《对于浙江旧泉塘道属创设林场之管见》、《西湖可以无森林乎》等调查报告和文章,对浙江的林业建设和杭州西湖的造林绿化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叶橘泉(1896—1989),字坤荣,出生于双林叶家兜一贫困农家。他自幼随塾师张天源学习,1913年拜吴兴县中医张克明为师学习中医内科。从张苦学4年后,叶橘泉于1917年回双林独立开业。1924—1925年,他参加上海恽铁樵中医学校函授学习,潜心研读大量的医药著作和文献资料,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日本汉方医药译本,如《化学实验新本草》等。他对著作揣摩得失,以求创新,设计了不少独特的处方,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其时,他还兼任双林镇救济院院医。

1935年夏,叶橘泉在章太炎的举荐下,于苏州参与创办国医研究院,并任药物学和方剂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橘泉避居双林2年,继续行医,还招收了若干徒弟传授医术。待局势稍微稳定,叶又赴苏州先后往调丰巷、马医科巷和养育巷开业行医,兼任苏州国医医院内科主任。

叶橘泉不仅医术精湛,并且善于总结,将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他于20世纪30年代先后发表了《合理的民间单方一百例》、《整理中国医药须设医院实践说》、《近世内科国药处方集》等论文。尤其是《近世内科国药处方集》第一集传到日本后,许多著名汉方医药学家纷纷来信并寄书要求交换作品。大塜敬节为此在《东亚医学》上发表题为《读叶橘泉氏之近世内科国药处方集》的书评,详细介绍了该书的内容,并评价为“此为划时代的佳作”。《近世内科国药处方集》共出6集,均很快流传到日本等国。另外,他还翻译了《动植物民间药》、《腹诊考》和《方证论》等日本医药名著。

(五)民间文学

双林的民间文学主要见于费洁心于20世纪30年代收集整理的《湖州歌谣》、《湖州歌谣二集》,双林文化站于1983年收集汇编的《民间文学专辑》以及双林镇中心文化站于1987年编印的《双林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汇编》。《湖州歌谣》为48开小册子,作为流星文学社的流星小丛书之一,由湖州小琉璃文具店于1932年9月出版。其中收录了许多流传于双林的歌谣。该书出版后深受群众欢迎,不久便被抢购一空。费洁心又编印了《湖州歌谣二集》。《民间文学专辑》是1983年双林文化站组织人员搜集双林民间文化遗产,将流传于民国时期的双林民谚、歌谣、传说等汇编而成,此为16开油印本。1987年,双林镇中心文化站又组织郑吾三、费畏三、吴伯良、韩铁夫等人对双林的民间文学作进一步收集、整理工作,编辑、刊刻了《双林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汇编》,亦为16开油印本。

双林民间文学从形式上分主要有民谚、民歌、传说、儿歌、故事等。其中民歌内容最为丰富,流传也最广。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反映民间疾苦。如《蚕娘苦》:

春季里来养蚕忙,蚕娘个个到蚕房;日夜勿困多辛苦,廿四分收成喜洋洋。夏季荷花透水长,蚕娘个个做丝忙;木头丝车笨又重,做得蚕娘心发慌。秋季里来菊花黄,蚕娘卖丝到街坊;雪白细丝卖勿起,东讨西逼两手光。冬季里来过年忙,蚕娘外出做相帮;清早做到黄昏后,仍旧一身破衣裳。(62)

一曲《蚕娘苦》,将双林蚕娘一年忙到头,仍旧一身破衣衫的悲苦生活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再如表现丝织工人艰辛劳动生活的双林织歌。双林织歌由在同一机上操作的男女织工对唱,声调与织机声相协调。它早在明代就很有名,20世纪20年代得到很大发展。《十个瞌》、《哭机房》等织歌在双林等地广为流传。现摘录于下:

十个瞌img18

头一个瞌img19初起头,夜饭吃拉喉咙头。

桥尺一响抽身起,瞌瞌img20那介织花绸!

第二个瞌img21凑成双,瞌img22来哉真难挡。

脚踏桁档全无力,手捍牵线软郎当。

第三个瞌img23凑成单,一把拉断上中线。

徒弟照火师傅换,换到停当一更天。

第四个瞌img24img25目,下档师傅摆面孔。

梭子一掼朝上看,慌忙扎乱拉析点。

第五个瞌img26浑淘淘,走到机前掼一掼。

东一张来西一望,郎荡打翻绸坏了。

第六个瞌img27师傅叫剪剪掉,口口声声剪勿掉。

机剪落地叮当响,口口声声骂爷娘。

第七个瞌img28冷冰冰,想着三年半徒弟苦伤心,

呒不黄昏半夜多勿困,鸡叫平亮早起身。

第八个瞌img29四成双,怨我爹娘送我上机行。

莫道机行里生意行当好,我情愿剃头削发做和尚。

第九个瞌img30九尺长,下档师傅还有勿收场,

开开扇门来勿听见机声响,只听得谯楼打五更。

收场瞌img31第十个,眼目清亮搭白口,(www.daowen.com)

吃粥吃饭好比龙喝水,叫我苦经噢向谁讲!(63)

哭机房

一更一哭机房苦,想起前情泪簌簌;

爹娘早死田产无,只好挽亲托着拜师傅。

二更二哭机房苦,脚踏牵板呒记数;

梭子掼得手骨酸,肚饥喝口咸菜卤。

三更三哭机房苦,洞里老虫来欺侮:

偷吃纱浆还不算,还要咬我机上布。

四更四哭机房苦,冷风飕飕透窗户;

十指冻得格格抖,我哪有气力把机扶?

五更五哭机房苦,年过三十还把光棍做,

绫罗绸缎手中出,破衣烂衫呒人补!(64)

二是反映双林乡土风貌。如《夯歌》:

叽哩咕噜小鸡桥,吱吱咯咯到竹桥;

走不完格长板桥,一步跨过二爿桥;

卖鱼要到渔婆桥,放生要到放生桥;

中秋团圆望月桥;七夕相会乌鹊桥;

生意做到顾家桥;好事做到便民桥;

强凶霸道过坝桥;韩信点将万魁桥;

阿弥陀佛积善桥;常遇春上马铁蹬桥;

连中三元三官桥;田蚕茂盛永丰桥;

迎圣接驾来龙桥;荫凉舒坦清风桥;

二县分在界牌桥;楚汉相争河界桥;

同病相怜郎中桥;火症伤寒西瓜(高)桥;

歪里七八到斜桥;弯来弯去九曲桥;

用勿完格万元桥;鲜甜密骨过糖(塘)桥。(65)

《夯歌》形象地描述了双林古桥的丰富多彩。三是反映双林民俗。如《问蚕信》:

乡下姑娘问蚕信,买介十块软糕手里拎,绢绒老虎当头插,爬耳朵簪一丈青,阿爸爷,今年蚕花好花啦?头蚕勿称心,二蚕当正经,再是一个勿当心,倒贴阿爸骂两声。(66)

四是反映生活哲理。如:“吃不穷,穿不穷,勿会算计一世穷。”“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艺在身。”“不饮过量之酒,不贪分外之财。”(67)

(六)藏书

双林历代私家藏书丰富。清时沈青的“柘柳草堂”,藏有《四库全书提要》及《广雅》诸书;沈澜的“双清草堂”与“餐霞书屋”藏书万卷;另有姚的“凤藻堂”、严我斯的“状元楼”、倪思的“东庄别业”、沈梦麟的“花溪别业”、茅升的“赛双林”、董份的“公余庄”等都是规模不一的藏书之所。

民国时期,双林的私家藏书仍然十分兴盛。高敬基(字事恒)在《公共图书馆之组织与情形》中有这样的记载:“吾镇自昔为文化之区,先贤辈出;刻苦厉学之士,代有闻人。而私家藏书也复不少,最著者为郑氏,其次徐氏,收藏之富为全县冠。后郑氏不幸竟毁于火,识者惜焉。今所保存者,厥唯徐氏一家,经史子集,蔚成大观,盖先贤徐次舟先生数十年心血之收集也。先生生平博学慷慨,今哲嗣望之君,家居北京,伹恐藏书佚散,追承父志,原与捐借其图书用公同好,而为地方公益倡。”(68)

丰富的私家藏书为公共图书馆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图书来源,而双林文人又素有“通俗之书籍,乃救世之药”的思想。他们为建立图书馆上下奔走,不遗余力。1925年镇上成立了双林公共图书馆,以后又成立了双林民众教育图书馆、双林大众图书馆。

双林公共图书馆成立于1925年。这是双林镇上第一家图书馆,馆舍5间,设在双林镇东栅义殡公所。创办人为高敬基、蔡蒙等。由赞助人组成委员会,陆强民、汤勤初、吴钦臣、陈醒箴、吴佩仁、王惠民、汪冶斋、梁泽兰、郑瞬翔为委员,汪冶斋兼委员会主席。委员会的职责是计划馆务和保管基金。聘请武进丁绅为馆主任,具体负责馆务。图书来源,除向中华书局、商务书馆、上海书局等订购部分新书外,主要由私人捐赠,其中以李荫德堂所赠书籍最多,共计2841册。1926年7月,刊印《双林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目录》1册。图书馆分为藏书室、讲演大堂以及阅览室。借书采用存押款值,归还时返还押金的办法。阅览则就地看阅。但是,图书馆开办不到两年,即因经费与人员困难而停办,图书亦散失。

双林民众教育图书馆于1933年成立。馆舍借用双林镇万元桥北堍济生会房子,约100平方米,日常经费由地方筹集,有图书300余册,全天开放。1937年停办。

双林大众图书馆成立于1949年8月。由张安江、张善涌等发起重建。馆舍及设备均由发起人借用和捐钱置办。图书除发起人捐赠外,还发动社会各界捐献或寄存,最多时约2000余册。工作人员20余人,都是义务服务的青年。馆址设在虹桥弄2号张家大厅,面积约100平方米。1950年2月与大众俱乐部合并。

(七)民俗1.生产习俗

双林是江南著名丝织专业市镇,蚕桑和丝织业非常发达。因此许多生产习俗都与蚕桑和丝织业相关。关于蚕桑业的风俗主要有:

蚕花生日 腊月十二日为蚕花娘娘生日。蚕农在这一天祭祀,以祈求赐予蚕花旺年。蚕妇们用红(掺入老南瓜)、青(掺入“年青头”)、白三色米粉做成象形圆子,如茧圆、绞丝圆、茧蓝圆、元宝圆、桑叶龙蚕圆等,用于供灶,并备酒菜,置“蚕花五圣”纸马,点香烛祭拜。

送蚕花 蚕生日这一天,或二月十二日,要礼拜经忏,叫做“蚕花忏”。僧人则以五色纸花沿门施送并化缘,谓之“送蚕花”,或称“蚕花缘”。

请蚕花 蚕生日这天晚饭前,用蒸簟一只,内置鸡蛋2只、猪肉1碗、米粉团子4只以及酒盅、筷子等具;再置以蚕花娘娘纸马1张、排锭1幅。然后将盛有上述诸物的蒸簟端至墙门外,焚香点烛后,烧掉蚕花纸马及排锭。这时,邻里孩子围上来把簟中食物一抢而光。俗以为抢吃得越快,蚕花越旺。

呼蚕花 除夕黄昏,蚕家令小孩子手提各式灯笼,如马头灯、元宝灯、鳌鱼灯、兔子灯等,在村前、门口、屋后及田头地角一边照一边唱《呼蚕花》歌,如“猫也来,狗也来,带个蚕花娘子同介来”,“大元宝滚进来,小元宝,门角落里轧进来……”之类。小孩子乘机奔逐嬉戏,直闹到黄昏已深夜静时。

点蚕花火 除夕夜,在家堂的土地菩萨神龛内点一盏油灯或一支红烛,年初一早晨吹灭,俗称为“点蚕花火”,也有称“点蚕花灯”。

困蚕花 正月大年初一上午,都要困晏觉,意为焐发蚕花。所以又称“焐蚕花”。妇女平日都早起,年初一起床特别迟,身系“焐蚕花”大任,一年蚕事以妇功为主。困蚕花后起床,吃象征白茧的团子;中饭则多半吃“顺风圆长寿面”,“顺风圆”做得与蚕茧一般大小,一样形状,都有企望蚕事丰收的意思。此俗双林及周边城乡均通行。

关蚕花 农户在大年初一不开正门,进出只走边门,称为“关蚕花”。当为“困蚕花”的延续,不让所焐发的蚕花跑掉。湖俗正月初一不动帚,也是怕把蚕花扫跑。有诗云:“清早厨房煮细圆,加糖先供灶神前;小门进出大门闭,传是蚕花关熟年。”

扫蚕花地 为主要蚕俗活动之一,春节或清明前后举行。蚕户请艺人到家表演“扫蚕花地”,一般在堂屋或蚕房表演。艺人多为女性,身穿红袄红裙,头戴蚕花(彩纸或绢做成)、发髻插鹅毛(掸蚕蚁的工具),左手托铺有红绸、放满蚕花的小蚕匾,右手执道具式“扫帚”(柄上饰有蚕花)。锣鼓声起便边歌边舞,虚拟扫地状。意为扫除晦气,以保蚕茧丰收。当地流传的《扫蚕花地》唱词很多。也有不请艺人,蚕妇自己执帚从门前扫到屋后,边扫边唱:“今年蚕花扫得好,明年包拿三十六。高高蚕花接了去,亲亲眷眷都要好。今年扫好蚕花地,代代子孙节节高!”旧时称蚕茧最丰为“茧花二十四分”,“三十六”即一倍半,为更丰收。

烧田蚕 除夕晚或正月半,双林蚕农以竹、苇及其他草木束成火炬,缠上丝绵绵兜,点燃起来,敲锣打鼓,舞火炬似流星,一边燃放爆竹,还唱祈求蚕花丰收的赞词,场面十分热闹。俗称“烧田蚕”,也叫作“照田蚕”。此风俗宋代已有,抗日战争后渐废。

轧蚕花 清明前后,蚕户人家到附近庙中祭拜蚕神,期间男女熙熙攘攘,喜欢越挤越好,俗为“轧蚕花”。此风在湖州含山尤为典型。双林亦沿袭此俗。明代,此风业盛;后世代代相沿,都想轧来蚕花喜气带回家,得个蚕花廿四分。

戴蚕花 用彩纸或绢、绒做成蚕花,清明节间姑娘将它斜插于鬓边,称“戴蚕花”。外出轧蚕花往往如此妆扮。蚕花亦插于蚕匾、蚕房门框等处。

斋蚕花 清明夜,用鱼、肉、米粉三牲、千张豆腐干四碟(或加水果二碟),酒盅五副,供蚕花五圣纸马一具。点上香、烛,以斋蚕花,俗亦称“请蚕花五圣”。

栽火桑 蚕户门前都栽有火桑一株。其初栽时,户主清早出门,左脚先跨出门槛,桑种于左;若右脚出门槛,则种于右。火桑成活后,每年清明夜,在桑杆上贴纸剪成的元宝,并在树下插香,以祈蚕茧年成好。

望蚕信 蚕茧回山后缫丝。缫丝时,亲戚和乡邻都以猪蹄、鱼鲜、果子、糕饼等相互赠送,俗称“望蚕信”。双林乡人对望蚕信特别看重,若相邀而不到,则以为是失礼。这不但是因为蚕事禁忌久不往来之故,而且也因为蚕事是有关生计的大事,欲以此昭告喜讯或听取亲戚家的蚕事消息。所谓“未识收花得几分,摇船亲自得消息;门外相逢一笑迎,红花昨夜花曾结;入门无暇道寒暖,至语先教诘得失”(69)即是此俗。

以上是与蚕桑业相关的一些风俗。关于丝织业的习俗主要有拜祖师和织歌比赛。

拜祖师 双林丝织业远近闻名,早在清代就有织机3000余张。织户、织工都供奉织女为“机祖师”,有神像或画像。小徒上门拜师,则先拜师织女,再拜土地菩萨,三拜师傅。

织歌比赛 湖地凡有织机处,都盛行织歌。其中双林织歌最为有名。双林织歌为吴歌的一个分支。即由操作织机的上、下手对唱山歌。由于织机之声单调乏味,令人疲乏、厌倦;为了解闷消乏,织工们便一边操作,一边唱山歌,音律与织机声响相协调。木机操作上下两人,对唱织歌;拉机则由织工与机旁“掸丝”的女工对唱。织歌内容大多反映男女爱情、织工的辛劳及本地风俗等,其曲调多为湖地民间谣曲。织歌不仅工时对唱,工余亦对唱。明代时,双林镇每逢清明节至端午节已有举行织歌比赛的风俗。比赛在镇上明月桥畔举行。清同治后至民国初年,由绢业公所(光绪二十八年重建称丝绢公所)出面组织。赛期3天左右,歌手均为男女织工,以男工居多,在桥堍隔河对唱。所以,明月桥又名“歌浪桥”。1929年前后,电力织机兴起,木机、拉机衰落,织歌对唱亦日渐消隐。(70)

2.生活习俗

(1)婚俗(71)

双林的婚俗与湖州其他地区大致相同。结婚前先定亲。首先对八字,即男女双方出生的年月日时辰所代表的地支,是否相合或相克。八字定在大红纸上,由媒人传递。八字合上了,又经男女双方家长同意,由男家向女家送去聘礼、聘金,叫“求红”,也叫“端安心盘”。女家接受聘礼、聘金,叫“受茶”,也叫“受红”。聘礼、聘金多少视经济条件而定。聘金要带“六”字,但旧时在乡间最高不超过96元。俗说“财礼不上百”。富豪家不限。聘礼有金银首饰、服装等。女家要设午宴款待男家来宾。受茶后,当天回礼,叫“回盘”。在双林,女家还要带一包茶叶和白米到男家,茶代水,米代土,意思能服水土,引申为能顺顺利利。又有茶树种后不易移植,有至死不移的意思,以喻爱情的坚贞。男家设晚宴款待女家来客,双方娘舅姑夫必须到齐。婚事就在这天定下,所以叫“定亲”,也叫“对亲”。

在定亲后若干年月,由男家提出结婚的好日,通知女家,叫“通信”。一般逢“六”娶亲,含有路路通之意。这天,男家娘舅姑夫等在媒人陪同下,担着鱼肉酒送往女家,并送去好日帖子。女家也邀请娘舅姑夫等来接待男家来客,设午宴款待,并送回礼到男家。男家设晚宴款待。这天,男家女家一般都有好几桌客人,并都要向各自的亲戚正式通告儿女结婚的日子,俗称“通信酒”。吃过通信酒后,女家的亲戚要盛情邀请姑娘去自己家里做客,一般由姑娘的母亲或嫂嫂陪同前去。结婚前一天,请理发师来家给新郎理发,俗称“上头”。新郎理发时,两脚分别踏在两个盒子上,盒子中放入枣子、花生、红蛋等物。堂上红烛高烧,门外爆竹喧天,乐人班子以唢呐为主奏喜庆乐曲,与此同时,向女家发盘,叫“上头盘”。城乡普通人家都要备七时衣,即新娘从单衣到棉衣的七件衣衫。富户人家更考究,在娶亲前十二至十六朝(日)发“上头盘”到女家,除再送聘金外,还要送去七时件(即花裙、花衫、棉袄、棉裤、夹衫、单衫、团袄,一般均为丝绸、缎子之类,色彩以红绿为主)和四金四银(金如意、金元宝簪、金耳环、金戒指、银如意、银鸡心、银簪子、银扁方簪),并有两个押盘相公同行。女家接到上头盘后,就将嫁妆发往男家,一般由阿舅送。双林是水乡,因此由新郎用船到女家载嫁妆。新房中家具除床和暖厨由男家办以外,其余都由女家办。一般有“三架”,即镜架、衣架、面盒架,再配以一橱、衣箱三只和垫箱厨一只。也有“五架”者,即在“三架”以外加上银炉架、条箱架(连条箱),再配以对橱、对箱等家具。男家视嫁妆的多少,拿出“行嫁包”送给搬运嫁妆的人。男家将嫁妆悉数陈列在堂屋中,让亲戚朋友前来观看,叫做“亮行嫁”。

在迎亲的当天,男家要送来开脸盘,计六个盘子(肉、鱼、鸡、喜果子、炮仗红烛、胭脂花粉各一盘),由姑妈(或舅母等长辈)给新娘开脸,即用花线和鹅蛋粉,把姑娘脸上的汗毛绞去一些,成为光面,否则要被讥笑为毛脸。开脸表示姑娘时代已经结束。迎亲的礼仪特别繁多。新郎在媒人、喜娘和娘舅、姑夫以及男女傧相的陪同下,带了彩轿(也叫“花轿”)、轿工师傅、乐人先生,吹吹打打,前往女家。花轿披红挂绿,一般为四人轿,大户人家为八人大轿。走在前面的是两名提灯阿叔(也有一名的),提着印有男家姓氏堂名的大灯笼,上披大红绸带。提灯阿叔选年约十岁左右,最受人宠爱的男孩担任,常要大人背负着走。花轿放在迎船的船头上,舱内八个乐人先生丝弦吹唱。快到女家时,连放两个炮仗,以通知女家,俗称“通信炮”。通信炮一响,女家父亲和娘舅、姑夫等要出门欢迎。轿子停在正厅(或正屋)内。接下去是坐茶,用茶点烟糖等招待迎新宾客。新娘房中摆丰盛的催妆酒(由男家送来),但一般不吃酒,或只象征性地动一动盅筷。此时的新娘,黛眉粉脸,凤冠霞帔。吃过催妆酒,新娘换上一双新红绣鞋,坐在床沿上,脚不可以沾地,否则认为把娘家的财气带走。父母进来看女儿,姑娘要带着哭音说:“阿爸阿妈,你们日后来啊!”父母也讲点临别赠言。喜娘拿大红幞巾把姑娘的头蒙上,继而由娘舅或姑夫把她抱到停放花轿的厅堂(或堂屋)里。此时鼓乐喧天,鞭炮齐鸣。新娘被安放在一把披红的坐椅上,脚下垫着麻袋,两旁分置娘家送的一对盒子(一装万年青,一装米糕、红蛋),名“年年盒”,取意百年好合。男方在轿门两边各放一只淘萝、一条迎席,中间铺条红毡毯。两个淘萝上横一门闩。新娘在喜娘搀扶下跨过大门。轿工向女家讨开门包,男家给女家蚕花包,里面都装有带“六”数字的钱。轿子起身后,女方近亲用一只节节高将船撑开(男方不能去撑,为避撑断娘家之嫌)。上轿前,先由姑娘未婚的弟弟(或表弟、堂弟)拿一面镜子,坐进轿内,把四个轿角照一遍,说是能镇妖祛邪,这时可得男家二至八元的照轿包。姑娘向父亲、娘舅、姑夫各敬一杯酒后被抱上轿。等起轿要走时,姑娘的父母及兄弟姐妹等上前拖住轿不放行,要上前三步、后退三步才放行,俗称“留轿”。花轿一走,姑娘的母亲就关上大门,在堂屋大哭一场,表示母女依依离情。迎亲的队伍忌与另一迎亲的队伍相遇。万一相遇,双方要抛糖果、花生等相解。抛得越高、喝彩声越响越吉利。花轿快近男家时,男家爆竹连响,以示欢迎。花轿旋转数圈,朝算命先生指定的吉利方向停下,这时新娘甩出一把铜钿,让男家小客人去争抢,叫“刘海撒金钱”,然后打开轿门。这时男家先送一碗和睦汤团到轿内,祝愿新娘与大家和睦相处,合家欢乐,新娘象征性地吃两三只,余则给送亲的女伴分吃。

拜堂是婚礼的高潮,须在正厅正堂举行。中堂悬挑红喜帏,上贴金纸特大双喜字,两旁是贺联贺幛,中间是一竖排大红八仙桌,桌上点着龙凤花烛,须由男家亲戚中被公认最有福分的夫妇来点燃,桌上是各式喜盘喜盒。旧时新郎穿长袍,戴礼帽(一种呢质圆沿,中作筒形、束绸带的帽子),礼帽绸带上插喜花一对。新娘穿红袄红裙,头兜红幞巾,由喜娘搀扶。拜堂开始,司仪值场,唢呐吹奏,爆竹喧天。新郎新娘并肩站在红毡毯上,一拜天地,二拜翁姑,三互相拜。司仪拿宽约寸许、长约六寸的红绿绸带各一,新郎先打一结,新娘又重上一结,司仪拉腔喊道:“同心结成双,恩爱万年长!”司仪又用一圆镜给新郎新娘照一照,喊道:“福星照明镜,明镜照新人,一照照出状元来!”司仪又叫新人向贺客行致谢礼。礼成后,乐人先生即吹洞房曲牌,新郎新娘一前一后,各执连理花红绸一端,踏着麻袋,徐徐进入洞房。喜娘在后面一边拾麻袋一边喊:“接代啊!传宗接代啊!”陪新娘来的姐妹,将其娘家带来的盐、泥撒进男家的水缸里,男家亲属中的中老年妇女在旁祝福:“结缘义啊,结缘义啊!”

闹新房在花烛夜进行。先在贺客中挑选一个最受宠爱的小男孩,喜娘给他从新娘的子孙桶(即马桶)取出的花生、红枣、红蛋、两头染红的甘蔗,并请他往子孙桶里撒小便,喜娘在旁讨口彩。接着开始闹房。闹房时由喜娘(或媒婆)主持撒帐。喜娘手托一个茶盘,一边唱着撒帐谣,一边取盘内的红枣、金谷、银币、茶叶等信手而抛,使新房的喜庆气氛更活跃。

旧时新娘结婚第三天才能下厨,先烧一条完整的鱼,讨个富足有余和有头有尾的口彩。是日开始,作针黹活动,先给新郎做一条裤子,俗谓“若要富,先做裤”。

新婚第二天,新娘的父母来新郎家做客,叫“望朝”,男家办望朝酒。由新郎亲自去接岳父母,大户人家要发大红请帖并发轿。到第四天或第六天,新娘在新郎陪同下回家探望父母,叫“回门”,女家亲属要给新郎见面礼,并办回门酒。回门之前,新娘将陪嫁衣箱的钥匙交给婆婆,由女性长辈陪同打开箱子点数衣裙等,叫“点蚕花”。其中有一条裤子,是新娘奉赠给婆婆的。

(2)育俗(72)

双林人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视为极其庄重的人生大事。因此在妇女生育之前要“催生”。在孕妇达月(即预产月),娘家要备好婴儿的衣物和产妇吃的鸡蛋、红糖等营养品,来女儿家催生。认为母亲进门见女儿站着,便是生男之征;若坐着,则是生女之兆。

生孩子叫“添丁”。由“收生婆”接生,大多由邻里、亲属中有经验的中年或老年妇女来承担。孩子生下后,要到堤塘的涵洞、缺门口去舀来活水,煮沸后待温凉了,给婴儿洗浴,认为这样孩子长大很活泼,会柯鱼。洗浴用新娘嫁妆的红漆脚盆。“添丁”要向娘家报喜讯,一般不直接说生男生女,报喜讯时带去的礼品中有只公鸡,便代表生男,若是母鸡,便知是女。娘家收下礼物,但报喜的鸡要退还。

孩子生下30天叫“满月”,也称“弥月”,要办满月酒。因这天要给孩子理发,所以又叫剃头酒。来客给孩子送衣物,娘家还送竹坐车、摇篮等礼物。接着给孩子剃头。一般前头留一小圆头发,其余剃光。主人给理发师一个红包,理发师要讲讨彩话。继而行拜太均仪式,设置香案祭桌和太均菩萨神位马张。南堂太均是湖地信奉的一位保护幼童的女神。母亲怀抱婴儿跪拜,口念祷词,鞭炮齐鸣,邻里孩子都来看热闹。拜过太均,母亲(或父亲)怀抱孩子,同贺客见面。贺客要说讨彩话。然后由姑母(或姨妈)接抱,把孩子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土箕里,孩子立即哭的,说是近处投胎来的;过了一会再哭,认为是远处投胎来的。再把孩子抱起来,双脚在灶家菩萨面前的土地上沾一沾,并念祝辞。随后娘舅(或姑夫)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撑伞,走出大门,绕自家住宅一周后返回家中。吃过酒,主人给贺客送甜馒头和剃头圆子等作为回礼。并且要给邻闾分送剃头圆子,也叫“相骂圆子”(实际是不要相骂的和睦圆子)。

孩子周岁时要办酒请客(女孩不一定办),收礼物和圆仪。上午要行试盘仪式。孩子穿上外婆送来的新衣,着虎头鞋。正堂屋中间放一张八仙桌,桌上放一只盘,盘中有书本、毛笔、小斧头、小锄头、水果等物。母亲抱着孩子扑在桌面上,看孩子喜欢拿什么东西,如果拿书,外婆会讨彩头:“长大准考中头名状元!”拿别的,也有口彩。这叫“周岁试盘”。下午外婆把银质长命百岁锁戴在孩子脖子上,又行拜太均夫人的礼仪。主人给贺客和邻闾分送周岁塌饼等礼物。

(3)学俗(73)

双林是一个人文底蕴深厚的古镇,历来重视教育和功名。凡能维持温饱的家庭,都要让孩子去拜师求学,一般到虚龄七岁就拜师求学。学童的娘舅要给他买书包和笔墨纸砚。孩子稍懂事,父母就让孩子向娘舅讨书包,说这孩子今后乐意读书。上学时,学童全身穿新衣(晚清至民国初期是长袍马褂),背着新书包,陪同的家长或亲友提两只上题“状元及第”的灯笼,带一块红毡毯、一对红烛,还要备四式礼物:糯米圆子(中间一粒莲心,四周用灯草染色镶成花纹)、粽子、酥糖、猪蹄。周边乡村稍简单,但也要两盒雪糕,糕上印有“状元及第”、“读圣贤书”等字样,用染成桃红的棉兜网盖。除猪蹄、酥糖悉数奉赠老师外,其余大部分分给同学。有的还用枣子拌点盐分发同学,以求结缘(“盐”谐“缘”音)。

私塾里不设孔子灵位。学馆正中挂一轴画,如“鹤鹿同春”、“威震山谷(虎)”、“雄鹰展翅”等。学童家长点上红烛,让学童在红毡毯上唱喏下跪,行拜师礼仪。先生率自己的儿子(称小先生)立于一侧,微笑答礼。应家长之请,老师给学童取一书名(也有家长先取好的)。在学馆内只呼书名,不叫乳名。学童出门要拜门神菩萨(旧时大门上一般都贴有左右二门神的画像),回家也要拜过再进门。

正月二十五开学,一直到十二月二十五放假,一般没有其他节假日。学费按学童家境状况收取,一般每季为银洋四元,有钱人家自愿多给,意请老师多关照。有祠堂的宗族,若家长贫穷,宗祠有公款助学。成绩优异者,还有奖金。刚进学的儿童,由先生的儿子授课。

(4)节俗(74)

春节 正月初一,亦称“年初一”,是春节的正日。双林民风淳厚,岁时习俗崇尚古朴,注重礼仪,春节更为典型。年初一早上放开门“炮仗”,多取辞旧迎新、开门大吉之意。4枚炮仗,叫“福禄寿禧”,3枚炮仗叫“连升三元”;6枚炮仗叫“六六顺”。大多在日出前点放。放完炮仗起身穿戴全新的鞋帽衣裤,盥洗后,用四式果品和茶食斋天。儿童先吃开口果,是些芝麻片、寸金糖等混杂糖果。全家吃糯米粉做的圆子,称为“顺风圆”。是日不扫地,不动刀剪,井圈贴上封条,祭过井泉童子,三天不动用。严戒不吉利的话,不骂人,也不准讨债。

年初二开始,各亲友间互相做客,叫“拜年”。首先到最亲的长辈处拜年,如外甥给娘舅或姑夫,女婿给岳父母拜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但年初六以前是高潮。亲戚间拜年,一般都留饭,须吃酱煨蛋,叫“拣元宝”。做客吃饭时,一碗整条的鱼不能下筷,讨个富足有余(鱼)的口彩。菠菜打底的鸡肉和粉丝打底的肉圆子,也只能吃菠菜和粉丝。做客一般是男人和小孩,主妇在家候客、待客。

年初三,湖地称为“小年潮”,这天要安灶,即把年三十接回的灶君(即一张新的灶君马张)请入灶君堂。

年初四晚上要接路头财神,即赵公元帅、萧昇、曹豹、邓九公、少司,合称“五路财神”。商店大多敲锣打鼓,放炮仗。凡有雇员的店家,店员是否留用在这天晚上揭晓。是晚,老板或大先生上香跪拜。接着大先生唱名,一个个轮流跪拜,没有叫到跪拜的,即歇生意了(解雇)。接好财神,留用与歇生意者都吃财神酒。歇生意的,酒后结账。

年初五俗称五路财神日,开门发财,店家都在这天正式开业。年初一到年初四店家有休假的习俗。

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民家早餐吃灯圆,做得比顺风圆大,而略小于一般圆子。元宵节亦为灯会高潮。灯会上有龙灯、狮子灯、马灯、鱼灯、十样景灯等。镇上火树银花,灯流烛亮,锣鼓笙箫,热闹非凡。乡村的晒谷场或门前大路边,高立竹竿(或两三支相接),顶端张灯,灯面上题“田蚕茂盛,人口平安”之类文字,简称“田蚕灯”。这夜,农村中有吃毛芋艿之俗,即将隔冬藏好的芋艿煮熟,再去皮蘸盐而食,香糯可口,还邀请邻友同吃。意为来年好运。

清明节 为祭祖扫墓的日子。镇人宗族观念强,祭祖扫墓列为大事。一般有祠祭、墓祭、家祭等。某姓氏有祠堂的,要先行祠祭,祠祭规模较大,仪式隆重,备三牲,读祭文,张鼓乐,并办酒宴。抗日战争后已少见。墓祭也叫扫墓,俗叫“上坟”,荷担携篮,去祖先坟上祭奠,将供品酒菜置石桌上,点烛焚香揖拜,烧锡箔纸锭,并在坟上添加带草的黄土若干块,插上飘白纸,新坟则插飘彩纸,多以红绿两色,以示有子孙来祭扫过了。是日,有宗祠的办社酒。无宗祠的,一般以同一高(或曾)祖父以下各房子孙联合吃社酒。由轮到种太公田者(也叫“大家田”)主办社酒。社酒菜肴荤素均备,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社酒以前,各家选派子弟,由一能干的中年人率领,到祖坟进行墓祭。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叫“端阳节”。端午节前后,天气渐转暖,病毒易于传播。所以这天,堂上要挂钟馗像,传说此公能驱鬼辟邪,保宅第安康。此外,门上还要挂菖蒲、艾蒲、大蒜头等。据说能辟邪保安。并置苍术、白芷、芸香于铜炉内,点燃后关起门窗烟熏,蚊蝇、蛇虫、毒蝎等均会被熏死或逃遁。这天中午的菜肴有灰鸭蛋、黄瓜拌桃子、苋菜、干煎油豆腐(其名为“张天师印”)等。是日,儿童穿印有老虎的黄色衣服,戴虎头帽,着虎头鞋,还在额上用雄黄酒的沉淀物写上“王”字。身上挂一串香袋,以及丝线扎成的三角小粽子。姑娘们用彩色丝线结网装上樟脑丸,三两成串,挂于家人蚊帐内。

端午节这天,新婚或已订婚的青年要给对方送端午盘。新娘子从娘家送到男家来的礼物是夏令用品和农产品,一般有给公公和兄弟各送一顶凉帽,给丈夫送一把凉伞,给婆婆姑嫂各送一把羽毛扇或折扇,也有送香云纱、纺绸的,还送灰鸭蛋24个,或36个不等,老母鸡一只。这些东西由新郎陪新娘去取来。后来演变为男方送给女方家里。如果不送端午盘,被视为婚姻遇到了疙瘩,可能导致婚变。

乞巧节 七月七日叫七夕,俗称“乞巧节”或“七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这天白天,妇女们取槿树叶揉搓,取其滑腻的液汁来洗头,据说可使头发乌黑生辉,不生头虱。少女和儿童用凤仙花染手指甲,以艳红为美。入夜,姑娘们供设果品,名叫“乞巧”,以祈求变得更聪明灵巧,长于女红。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为赏月之节。圆圆的月,又象征亲人团聚,故也称为“团圆节”。家人或亲友团聚于月光之下,斋斟祭月,吃月饼、水红菱、莲子、鲜藕以及柿子等,共同赏月。民间还有“有福气的人能看到月华”之说,据说月华出现于中秋之夜,在五彩祥云簇拥中,从月亮里划出龙船、画舫,可以隐约看到八洞仙和仙女们轻歌曼舞。八月十五夜里,在农村还可以到人家瓜棚、瓜地去偷南瓜烧来吃,不被视为贼,而且被偷人家会以之为发家的好兆头。

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叫“除夕”,或叫“大年三十”。除夕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亲友间互相邀请。为避免日期冲突,年夜饭往往错开安排,最早农历二十五六就有人请吃年夜饭。这夜还要拜饷祭祖。在厅上挂祖宗三代的真主,亦称“尊主”,即请画工画成的男女祖先遗像。画像一般为坐姿,结发妻子亡故后续娶的填房亦上画,有官职的画朝服。也可数代接连画成一幅,再另精裱。若夫妻二人,有一人尚未死,也可先画上,除夕悬挂时,将生者画像面部贴上“福”字红纸,以示区别。子孙都要在真主香烛案前参拜,叫“拜真主”。子孙繁衍,发展成若干房者,此真主轴幅藏于长房,或珍藏于值太公田之家。至元宵节下午,将真主收起来,叫“除真”。

除夕不洗衣服,不准湿衣挂过年。这天,老一辈要给小辈们压岁钱,并在小辈们的枕头边各放一只橘子和初一要穿的新衣新裤新鞋。这一夜,红烛高烧,直到天明,人们通宵不睡,名为“守岁”。

3.其他风俗

总管庙会 双林镇西有一总管庙,神无确切姓名,俗称金大老爷。相传完颜兀术九犯中原时,金邦任解粮总管路经此处,目击村舍荒凉,百姓凄惨的状况,慨然将所运军粮遍赠饥民,自知军法难容,随即拔剑殉身。兵祸过后,当地集资建庙,塑像祭祀。每年春秋有两次庙会,为农历二月十七、七月二十五。有两种说法:一是为了选择农闲时节;二因二月十七为总管运粮的起运日,七月二十五是总管自殉之日。庙会最初是自发的,受恩户备了香炉供品,按时到庙祭拜,日期延续长达一旬半月。后来周围地区划分为8个民社,每社100户到300户不等,主持人叫“社阿爹”。各社轮流负责,一社一会,轮到者叫“当会”。庙会前一天为准备日,在正日由社阿爹及户主们祭礼膜拜。庙会内容有:舞龙灯(旱地舞,或水面用船架板,舞二龙抢珠、双龙戏水等)、舞马灯、扮地戏、旱台阁、吊臂香或吊臂锣、拜香司(音乐舞蹈)、武术、敖铳会。以上各项均于晚上在庙前表演,白天都参加出会,走遍8个民社。出会时,神像坐在轿内,抬着游行,鸣锣开道,旗幡招展。最引人注目的是掮头旗和抢轿。头旗是一面大旗,套在粗长竹竿上,走在最前列。抢轿是神像抬出大殿时,4个或6个身强力壮的青年上去抢住轿杠,抬着朝南北向飞奔几趟再参加游行。除出会外,庙内或庙前搭了芦菲棚戏台,礼聘大京班(京剧团)演戏,谓之“神戏”,也叫“草台戏”,还有不化妆坐着唱的,叫“坐唱班”。每逢庙会,商贾云集,设摊搭棚做生意;游医、杂耍等等也大显身手。

建房 建房被双林人视为人生大喜事。能亲自主持建房造屋者,被认为此人“八字好”。建房先要“风水先生”看过屋基,选择“破土”(也叫“动土”)的日期乃至时辰。整个建造过程是否吉利,被认为关系到家运和子孙兴衰。建房多朝南向,以享受日照。但除庙宇、祠堂为正南外,其余百姓家均微有侧偏。乡村建房多取单数成间,忌造双数,特别是四间。据说,因与土话“活沥水”(水字读四音,意即活着做不光彩的事)相谐,叫“屋虑四”。虑者忧虑也。建房一般要举行“动土”、“上梁”、“搬家”三次仪式,以“上梁”最为隆重。

上梁是建房的高潮。这天诸亲好友都送礼庆贺,并帮工。礼品一般以与房主关系的亲疏而定。上梁主持人必须在中堂按辈分大小挂上贺喜的幛轴。柱子上要贴“上梁欣逢黄道日,立柱巧遇紫微星”之类的对联。横批也多“福星高照”、“旭日东升”等吉祥词句。礼品要陈列在桌上。时辰一到,主人香烛祭拜毕,随后泥木“作头师傅”从左右分别爬上栋柱,其余泥工两边人数也要对称。等下边把红绸布用硬币(3至6枚)钉在梁上,两头系上作头师傅甩下来的绳子。作头师傅互相打过招呼,便喊道:“上啊!大吉大利!”有些老工匠,还会唱《上梁歌》,边上梁边唱,辞多祝颂讨采。如:“福以天开,文运起发,造起成年华堂。东边一朵紫云来,西边一朵紫云来。两朵紫云齐架起,八仙高擎栋梁来。”与此同时,鞭炮齐响。作头师傅把正梁敲进榫内后,便从屋顶上把红枣、风菱、雪糕、包子、米粉捏的元宝等食品往下抛。房主夫妇拉一条红被面,在下面接住,然后欢天喜地包裹起来,放在新屋正堂屋供桌上。凡抛到外面的(相当大一部分是故意抛在被外的),帮工或邻闾孩子都可争着去拾,场面十分欢快、热烈。接着是钉椽子,盖瓦片。

不管天晴还是下雨都得按风水先生选定的日期和时辰上梁。若遇晴天,会有“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的美辞,即使刮风下雨也会有“风也来,雨也来,真是风调雨顺”的口彩。同时,凡生肖相克的人(事先“风水先生”已确指)要离远一些。

这天晚餐是“上梁酒”,主人除给“作头师傅”以“上梁包”外,按桌向工匠、帮工和贺客们道谢,并分送“上梁糕”。此外还要给周近的邻居送“上梁糕”。同时诸亲贺客回去时,主人必须把他们送来的糕、肉等礼品分出些让他们带回去,不能全收。新屋建好后须择日而迁。有“正(月)九(月)不搬家”之俗。

拜利市 在双林,农历十二月廿七、廿八,要“拜利市”。“利市”是一尊菩萨,相当于财神爷。拜利市要用猪头、全鱼、全鸡以及一块“拜利肉”,即一刀整块的熟肉。拜过利市后,将肉切成碎片,大家白口吃掉,叫“吃利市肉”。据说吃了利市肉人人都会有财气。

(八)宗教

道教是双林镇及其周边影响较大的传统宗教。清嘉庆元年(1796),湖州晟舍望族闵苕敷拜全真龙门派(道教的一个派别)第十代高东篱为师,成为第十一代传宗弟子。他回湖后在湖州南门外金盖山大兴土木,创建纯阳宫(即古梅花观)设坛传宗,发展教徒,在民间影响较大。至清末民初,在纯阳宫总坛下有分坛数十个,双林设有正云坛。

关于道教在双林的活动状况,没有找到更为详细而具体的资料,但考察清末民初双林人围绕东岳庙而形成的东岳会及其活动,可从一个侧面了解其影响。据镇志记载,东岳庙坐落在双林镇北的闻闻庵旁,顺治年间归安知县吴之荣在这里修建了乡约所;到了康熙年间,乡约所被改为东岳庙。东岳庙所供之神为东华帝君,这是中国道教北方五祖之一。每年农历三月廿八东岳神诞之时,当地镇民都要举办大规模的庙会,并形成许多花会,如八仙、三星、花神等花会。东岳会期共延续10天,每天都要抬神像在前引导,游行于各社。从地方文献中可以感受到庙会的盛况:

二十八日为东岳神诞,士民祝献于庙。数日前,鼓乐喧阗,络绎不绝。按,岳庙社会最盛,镇人结社者可数十起,大小各业皆有职司于庙。二十六日,尽夜演戏(今改夜戏于二十七日昼),二更时移神像出至大殿。庙中遍处悬灯……新街、横街及各巷皆结彩悬灯,有多至五层者,繁华与苏阊灯市无异。二十八日起,至四月初,约五六日,每日午后神像出巡四栅,曲折周到,各社地戏(俗名“故事”)前后扈从……神像所过,商店咸设香案,新绢巷或设下马饭(今不行)。看会之人以坞桥巷为盛。又有水运秋千之戏,架彩朋于舟……彩舟鳞次坞桥左右,薄暮群泊庙前看回殿,观者如堵。黄昏点灯,街市人满,一如白昼。酒肆茶坊,欢呼喧阗。(75)

东岳庙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道教在双林的影响。

清末,西方宗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同时传入双林。天主教早在明崇祯年间就已传入湖州。当时,教徒大多为渔民。清雍正二年(1724)朝廷禁止天主教在内地传教,传教士只能躲在渔船上,昼伏夜出秘密传道。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凭借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在中国内地传教的特权。教会势力得以迅速发展,甚至向双林这样的小城镇渗透。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双林镇南莫蓉沈家兜建立天主堂,属江西代牧区。光绪三十年(1904),在双林塘支弯(亦称堂子弯)建立天主堂,然规模不大。民国时期,双林天主堂属杭州教区,以圣女小德兰为主保。1928年,英国神父魏震东在双林新建教堂,面积有193.42平方米,成为湖州地区著名的公所教堂。抗日战争后,天主教罗马教廷对中国的天主教实行圣统制,湖州设立总本堂,双林天主堂则由总本堂中国神父包壬道主持。1947年,双林天主堂创办了路加诊所,由黄士渭医师主持,并配备两名护士。诊所除为教徒治病外,也对镇人开放。

历年主管双林天主堂的神父为:包壬道(浙江杭州人,1928—1945);陆凯(爱尔兰人,1945—1946);尹弥高(爱尔兰人,1946);姜绍齐(浙江平湖人,1946年6—12月);包壬道(1947—1983)。(76)

基督教传入湖州大约在清同治、光绪年间。来湖的基督教有3个派系。清同治六年(1867)有内地会教士卫美斯来湖传教;清光绪十三年(1887)有浸礼会教士梅斯恩来湖传教;清光绪十六年(1890)有监理会教士来湖传教。光绪十九年(1893)基督教开始在双林传教。光绪二十七年(1901)双林基督教堂在化成桥北堍落成,然规模并不大。次年在双林设循环,以双林为中心到周边乡村布道。1919年,监理公会在美国召开100周年纪念大会,会上筹集到一笔信徒的捐款,公会决定将此捐款用于双林新教堂的建设。1920年,由夏治川牧师主持,在化成桥北堍扩建基督教堂,名“圣耐特堂”(Centenary Church)。双林基督教堂建成时为双尖塔两层楼房建筑物,二楼作礼拜堂用,底层为教会自办小学,名“东吴第九小学”,后更名为“石小学”。该小学至1937年冬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办。双林监理会初属南浔教区管辖。1937年后,直接由湖州教区管辖。民国时期基督教布道侧重于农村,信徒以农民居多,在册约300余人。当时,曾有监理会女传教士明美丽(美国人)多次到双林协助工作,并在洪城北河兜作短期布道。

民国时期在双林基督教堂传道的牧师有:夏治川(1919—1926)、将石如玉(1926—1932)、郑得山(1932—1935)、张益林(1935—1938)、林之叶(1938—1942)、章金森(1942—1943)、彭茂颀(1943—1949)。(7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