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丝织品加工和技术中心:专注提升工艺技术

丝织品加工和技术中心:专注提升工艺技术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生丝原料织成绢后还必须经过染色加工,当地人称之为“染皂”。以上足以说明明清时期的双林手工业已有相当规模,其绫绢织、染技术无疑领先其他地区,说它是丝织品加工和技术中心一点不为过。

丝织品加工和技术中心:专注提升工艺技术

二、丝织品加工和技术中心

双林在明清时是一个手工业集中的市镇,“工各居肆,百业皆备,其石工、木工、染工、工,大半来自他乡……黑坊(染皂)、胶坊(染五色)均本镇人,其余各业则主客参半”(121)

其中丝织品织、染加工业尤其繁盛。丝织手工业可分为镇上与乡间两种。镇上从事丝织业者有个体小手工业者称之为机户;另有开设较大作坊者,称为坊主。以及众多的工匠。这些人最多时有3000左右。另外,镇上还有一大批女子从事丝织业,她们“勤纺织,精刺绣”,打线织绫绢,尤精包头绢织造。《双林镇志》有这样的记载:“工纺织,为衣履,比户皆然……吾镇女工以织绢为上,习此者多而出息亦巨,机声鸦轧,晓夜不休。”(122)

近镇乡村从事丝织业加工生产的则有三种情况:一是乡村农民在农闲时将自家的蚕丝加工成绢、绫、纱、线等。《双林记增纂》记载:“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以补充农事收入之不足。这种人基本上未脱离农业,他们从事的手工业生产属于副业生产性质。二是生产原料购自市场,然后加工生产,“有往嘉兴曹王(庙)附近买茧缫丝者,亦有栽茧来鬻者”,也有的到乌青镇“另买经纬自织”。(123)这种手工业者,有的已是专业生产者,也有的仍是农闲季节工。三是代工生产者。他们缺乏资金,为丝绸商人加工生产,然后以产品换取代工费,“庄家有赊丝与机户,即收其绢,以牟重利者”(124)

将生丝原料织成绢后还必须经过染色加工,当地人称之为“染皂”。大体工序是:先煮后漂,然后敷以蕨粉,捣以帖石,抹以絮布。为此镇上有很多皂坊、黑坊、胶坊之类的专门手工业作坊。皂坊专门染皂色绢,作坊内有灶锅、砧场、染架,分别有工匠操作。黑坊专门染练绫绸和包头纱。胶坊专门染练五色裱绫。在这种作坊里,工匠先把绫绢染以五色,拌以粉胶,然后用刀刮整,或用巨石砑平,成品称为胶绫粉绢。在此三类染坊中,以皂坊的规模最大,鼎盛时期雇佣工匠常达到数百人以上。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双林手工业已具相当规模,并且练染技术堪称精良。(www.daowen.com)

明隆庆、万历以后,双林的丝织技术有了重大突破,“机杼之家相沿比业,巧变百出,有绫有罗,有花纱、绉纱、陡绸之缎,有花有素;有重至十五六两,有轻至二三两;有连为数丈,有开为十方,每方有三尺、四尺、五尺,长至七八尺;其花样有四季花、西湖景致、百子图、八宝龙凤,大小疏密不等”。(125)其中以“东庄倪氏所织者为佳,为倪绫,盖奏本面用,绫上有二龙……龙眼突起有光”。(126)另包头纱、包头绫的织造技术亦首屈一指,“包头绫,花素皆备,吾镇(双林)所造,他处不及”(127),“包头纱,惟双林一方人织之”(128)

清代,双林绫绢织户对织室的温度已经注意“天阴则筘下置火盆,燥则喷水必顺天时”,进行人工调温。在长期的丝织生产实践中,双林的织工还总结出“挑、试、洁、燥、温、艺、操、保、革、检”十字操作经验。清代用于织造丝、绢等丝织品的是小花栖提花丝织机。1988年7月,双林镇西乡竹漾湾村发现一台小花栖提花丝织机。经专家考证,该机年代为清道光至咸丰年间(1821—1851),或更早些。据当时健在的织机主人王菊英老人以及行家证实,这种织机是历代几经改进的小花栖提花丝织机的又一种机型,其功能已经完善,品种适应性较强,可织造多种丝织物,比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的小花栖提花丝织机先进。织机的两根花栖柱按织机的经向排列,使拽花工位置侧向织造工位置;织机装造是吊耙丈纤的衢盘分花式,其花木直接贯穿于提花丈纤上,操作较简便省力。拽花工不仅可用臂力,还可借身体后仰的重力来拉拽纤线。织造工和拽花工两人配合操作,拽花工高坐花楼之上,用手提拉花束综,一根横线一梭;织工坐在下面机板上,双脚踏着踏杆,带动综框升降并进行投梭引纬。一名熟练的织工使用这种织机从早上6时至午夜12时,一般可织绫绢3匹多(旧时绫绢匹长13市尺,约4.3米),比使用其他织机的产量高出许多。当时,双林镇及其周边乡村已经普遍使用这种小花栖提花丝织机。

以上足以说明明清时期的双林手工业已有相当规模,其绫绢织、染技术无疑领先其他地区,说它是丝织品加工和技术中心一点不为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