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贸易集散中心
明清时期的江南,府城、县城是当地的政治文化中心,在经济上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商品贸易的中心却逐渐移到水乡丝绸市镇。双林就是这一时期形成的以丝、绢为特色的贸易集散中心。
双林距湖州府城54里,与其他市镇大至相距二三十里。如双林镇东至乌镇36里,东北至南浔36里,南至新市镇45里,东南至练市镇20里,西至菱湖镇36里,西北至晟舍镇18里。环绕双林镇周围的则是密集的农村集市,其辐射面东南西北10里左右。同时,双林还位于苏杭之间,《双林支乘》称之“东瞰姑胥南古杭”。连接双林与苏杭以及星罗棋布的乡镇市场的是纵横交错的河湖水网。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以及蚕桑丝织业的发达为双林成为贸易集散中心提供了有利条件。
早在元代,双林就“有绢庄十座,在普光桥东,每入市,肩相摩也”(111)。及至明成化年间,“(双)溪左右延袤数十里,俗皆织绢,于是四方之商贾咸集以贸易焉”(112)。至明隆庆、万历以来,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精致的绫绢吸引着外地客商,形成“各直省客商云集贸贩,里人贾鬻他方,四时往来不绝”(113)的繁忙景象。明人姚文泰对此有过描述:“侵晓衣冠上绢庄,满街灯火似黄昏。吴舲越舶纷来到,姚本风行遍四方。”为了使丝织贸易有序地进行,镇人还约定俗成地定下规矩。一般本镇及近村乡人所织之绢,由绢庄收购。绢庄“凡收绢,黎明入市,曰上庄;辰刻散市,曰收庄”;“主其事者有司岁、司月,皆衣冠揖让,权轻重、美恶,以定价,无参差,也无喧哗”。(114)绢庄将收购的绫绢销往国内各地。包头绢行销天下,供“闽俗男子裹首,北地秋冬风高沙起,行者罩面护目”,包头纱则“量轻者曰海文,销福建及温台等处,沿海舟人用以裹首,盛时销至十万余匹,最重者曰狭贡、顶贡,妇女以之包头,江浙等处习用之,盛时所销岁值十万元”(115)。裱绫、裱绢,“业此者设分庄于上海、苏州,销路乃更发达,岁值银约十万余元”。(116)双林绫绢市场的贸易额动则十万余元,可见市场规模之大。(www.daowen.com)
双林镇的生丝贸易仅次于绫绢业。由于双林蚕丝质优量多,各方丝商皆来双林贸易,所谓“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五月装银而至,委积如瓦砾。吴(兴)南诸乡岁有百十万之益”(117)。每当小满新丝上市,闽广等地的大贾带着巨额资金纷纷来收购湖丝,头蚕丝市、二蚕丝市最为繁忙,号称“大市”,“日出万金”。中秋节过后是所谓“冷丝市”,虽然客商较少,但依然“陆续发卖,可与次年新丝相接,故曰:‘买不尽湖丝’”(118)。每逢客商多而丝货少时,“行家雇船下乡收买,谓之‘出乡’”;又有代行家收买的“抄庄”,买进后再转卖给各行的“掇庄”(或曰贩子),还有代掇庄收购乡货上行出卖的“撑旱船”,以及平时专门零售给机户的“折丝庄”,买进新丝囤积等待涨价后抛售的“拣先土客”。因此,生丝贩卖成为镇上一大行业,“贸易之人食于此者,十居其五”,镇上有一半人以此为生。(119)
双林蚕丝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而且出口国外,成为蚕丝出口基地。清道光初,“上海犹未通商,洋商居香港,已有镇人运丝往售,蔡兴源、陈义昌等,皆以此起家,积资巨万,及五口通商则有姚天顺、俞源元、施福隆等,选头、二号白丝运至上海,直接售于洋商……常年出口者三千余担”。(120)
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双林镇成为重要的蚕丝、绫绢贸易集散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