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丝织专业市镇的形成-人文荟萃:双林镇史研究

丝织专业市镇的形成-人文荟萃:双林镇史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实无论何种说法,可以肯定的是双林作为经济意义上的市镇形成于南宋,发展始于明代。这种市镇管辖乡村的体制对今天的乡镇管理仍有很深的影响。它的形成恐怕不是纯行政手段造成的,更多的可能是因为市镇发达的商品经济对附近乡村辐射,自然形成的。二是市镇管理实行保甲制。

丝织专业市镇的形成-人文荟萃:双林镇史研究

一、丝织专业市镇的形成

(一)双林的兴盛与沿革

双林以东林为名建镇于北宋。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成为当时湖州府境内16个市镇之一。嘉泰《吴兴志》引北宋景德《吴兴统记》载有“东林镇”。当然如果追溯村落历史的话,早在汉唐时就有东林村,所产“乌眼绫”在唐代被列为贡品。以双林名镇,则始于明永乐三年(1405),明初至成化、弘治年间是它的勃兴阶段,嘉靖、万历年间是它的发展阶段。(1)

关于“双林”名称的说法据史料载,目前主要有两种。

其一,因宋室南迁,政治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南一带,人口大量集聚,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军事城镇及定期市逐渐转变成商业贸易性的“聚落”——市镇。双林人蔡宣民在修订《双林镇志新补》(稿本)时,引明朝庞太元《菱湖志》:“双林镇,旧名东商林,宋南渡后,为聚商之所,故以商名。”“一作商溪,宋南渡聚商之所。”(2)民国《双林镇志》亦有记载:“双林旧名东商林,宋南渡后为聚商之所,故名。”(3)

其二,因双林旧有东、西林,故名双林。元顾仲瑛《玉山草堂集》载:“余避地吴兴之商溪,在今镇东二里,俗名东林村。旧有东西二村,明永乐时,东林衰,西林盛,始并东、西二村,改名双林镇。康熙以来,吾镇人烟繁庶,街市充盈,巡司常驻双林。”(4)

191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沈善同《双林镇志》则说:“旧名东林村,明永乐三年改名双林镇。”这里比较明确地指出了“双林镇”之名,始于永乐三年(1405)。又云:“东林村,去镇二里,俗名东双林,为镇故地,明嘉靖时废。”《渔唱》诗曰:“岛夷奔啸海波浑,墟市萧条杀气昏,一自东林迁土后,暮鸦空噪旧殇魂。”对于“东西双林”,沈善同的说法是“镇东二里有村名东林,相传旧有东西二林,而西林无实指”,与蔡宣民的说法略有分歧。沈善同还列举了另外一种关于双林的异说,“故老相传,镇有双树挺秀,因名双林”。(5)其实无论何种说法,可以肯定的是双林作为经济意义上的市镇形成于南宋,发展始于明代。正如刘石吉先生所说的:“就中国都市发展的过程来看,宋代是一个市镇机能转变的过渡时代。”

另据同治《湖州府志》引明、清《双林志》,宋室南渡后,聚商于此,形成绫绢集市,故又名商林,村西二里有村名西林。由此可见,南宋时,双林的商业已经相当繁荣。

至于明永乐间东林衰落,西林兴起,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从交通经济史角度看,随着苕溪东部水乡平原的开发,西林与周围乡村的联系更为密切。

双林的勃兴与发展,应该在明中后期。据《双林镇志》记载:“双林始亦一村落,户不过数百,口不过千余。明洪武十四年(1381),颁黄册于郡县,令民以户口自实……则户犹未广也。成化时,倍于前矣。嘉靖之季(1522—1566)被倭寇及马道人之变,窜徙失业,稍稍零落。至崇祯朝(1628—1644)岁征烟户册实得户三千有奇,口一万六千有奇。”(6)据此可知,双林镇在明朝前期的百余年间,户口增加了一倍,明朝中后期的一个半世纪中,双林镇的户口又有大幅增长。

顺治十六年(1659)释道元《双林镇舆地图说》描写双林镇:“其镇周围只十数里,东西约四里,南北约三里,中间亭台相望,殿宇嵯峨,津梁几百十带,居人三四千户,高门鳞次,甲第连云。”(7)由此可知,此时的双林不仅规模宏大,而且极其繁华。

以上是关于双林的两种说法以及双林的勃兴。至于它的归属与沿革则与湖州的设置与沿革紧密相关。

隋开皇九年(589),陈亡,废吴兴郡,并武康入余杭,并故鄣、安吉、原乡入绥安,并东迁、长城入乌程。划余杭、临安、於潜归杭州,绥安归宣州,乌程归苏州。仁寿二年(602),置湖州,治乌程。复置武康、长城两县,属湖州。大业末,复改湖州为吴兴郡。

唐武德元年(618),隋吴兴太守沈法兴以讨伐宇文化及为名,起兵攻陷余杭、毗陵、丹扬等县,称江南道大总管,置百官。武德四年,杜伏威击败李子通。复置湖州,领乌程一县。天宝元年(742),改湖州为吴兴郡。乾元元年(758),复改吴兴郡为湖州。

五代时,周显德六年(959)二月,升湖州为节镇,称宣德军,以州刺史钱偡为节度使。宋太平兴国七年(982),析乌程县东南15乡置归安县。宋宝庆二年(1226),改湖州为安吉州。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安吉州为湖州路安抚司。次年,改湖州路总管府。元至治十六年(1356)四月,张士诚部攻占湖州,改称吴兴郡,以其婿潘元明为左丞,镇守吴兴,改筑湖州罗城,城缩为周13里138步。元至治二十六年(1366)八月,朱元璋徐达常遇春取浙西,与张士诚部激战于湖州城郊,旋克湖州,改吴兴郡为湖州府。

明时湖州府设归安县,双林属归安县。明弘治《湖州府志》卷4《市镇》载:“琏市、菱湖、施渚镇、双林市,以上四所俱在归安县。”万历《湖州府志》卷3《乡镇》载:“归安镇五,为菱湖、埭溪、琏市、双林、乌镇。”明茅坤《茅鹿门先生文集》卷2:“至于市镇,如我湖归安之双林、菱湖、琏市,乌程之乌镇、南浔,所环人烟小者数千家,大者万家,即其所聚,当亦不下中州郡县之饶者。”清乾隆、同治《湖州府志》在归安县下均提及双林镇。

清朝建立政权后,进一步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初袭明制,增加了厅一级,作为府的分支机构。布政使下为府、厅、州、县,省与府之间,又有道。在浙江增设杭嘉湖等四道,双林地域属杭嘉湖道湖州府归安县。

明清时期,双林镇的管理体制有两个特点:一是附近乡村归市镇管辖。这种市镇管辖乡村的体制对今天的乡镇管理仍有很深的影响。它的形成恐怕不是纯行政手段造成的,更多的可能是因为市镇发达的商品经济对附近乡村辐射,自然形成的。二是市镇管理实行保甲制。在民国《双林镇志》卷18《保甲》中有这样的记载:“明季严保甲,岁民数数,通计一镇烟户序为三十堡。堡立一正长一副长,凡统十甲。甲各十户。后又举总理一人司一镇之事。栅正五人,以老成诸生为之,各举东西南北中五处。”(8)双林镇被分为四栅一市,栅下设堡,堡下为甲,甲各辖10户。到清中叶以后,四栅仅设地保各一,负责征税。(9)这种保甲制度,维持了社会治安等一系列事宜,而且并不需要政府直接派官员来管理,只是洪武初曾设琏市巡检兼管双林,清初设双林汛,康熙后从琏市移巡检司驻双林。这是专管社会治安及军事事宜的军事机构及长官。虽然双林镇人口繁多,但是社会秩序与经济、社会发展井然有序。

除了保甲制度,双林镇联合自治的乡族组织、士绅大族对维护镇上秩序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如乡约所、总管堂、崇善堂以及沈氏家族、蔡氏家族等。此类内容将在后面章节进一步论及。

(二)公共空间形态

明清时代,双林镇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公共空间形态,以下我们按照三个方面来考察其特征。

1.人口

随着双林经济的发展,人口也有聚集的趋势。不过,随着历史变迁,人口的增长也有曲折,具体情况见下表:

明清双林镇户口数变化(10)

据镇志所载,双林在明初“始亦不过一村落,户不过数百,口不过千余。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引者),颁黄册于郡县,令民以户口自实。军、民、灶、匠等户,各以本户占籍,惟民户丁多者许其分析别籍。十年乃大计生齿、老幼存亡而更籍之时,里中家有户帖者寥寥,如吴总管、孙福七、陆都堂父赋,皆领帖成户。今其子孙犹有藏而验之者,他概不见,则户犹未广也”(11),而在成化时便“倍于前”(12)。“嘉靖之季,迭被倭寇、马道人之变,窜涉失业,稍稍零落。至于崇祯朝岁征烟户册实得户三千有奇,口一万六千有奇”。(13)

清朝初年,“国初兵燹,流离户稍减十分之一,不数年而里居日集,侨民日增,实得户三千四百有奇,口二万一千有奇。其中主户十之九,客户十之一。而四杪之附于双林,与双林之迁徙挂漏者,不与焉”。(14)其后,“国朝自嘉庆咸丰尤称富庶,科甲振兴,名宦名儒辈出,连市巡检移扎其地”(15),至清中叶而人口更加膨胀,道光年间,户数达到七、八千家。(16)

到了清末,“咸丰三年粤寇作乱,金陵陷,所在戒严。郡城设团防局遍查,双林户五千有奇,口万数千余。庚辛间,粤寇迭次窜扰,镇人之死伤者十之二,迁流者无定数”(17),前文中庚辛间为1860至1861年。《双林镇志》另一处又说,“庚申辛酉间两遇粤匪遭毁过半,民力甚现虽衰,现存户不及四千家”(18),也就是说,太平天国时因战乱人口减半,存户不到4000户。

其后,双林虽然恢复较为迅速,但发展速度相对减慢。“同治三年,乱平逃亡者已渐归故里,居民仍盛。而保甲查户,例不核实,惟据抚恤局孤寡老幼各册计之,已三千余口,其余无待抚恤者约增十余倍焉”。(19)光绪二年,实户2094,口9174。光绪六年实户2660,口9064”。(20)而民国《双林镇志》作者对光绪年间的人口数字还评论道:“巡司查册得是数。此次遍查,第据四栅民居,市口大小铺户不与。然镇上列肆,连家者少,合以客户,亦相去不远。”(21)由此可见,该镇光绪年间在册人口仍近万人,加上许多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其规模还是相当可观的。

这样来说,双林镇在明初时有户数百,人口一千余;成化年间(1465—1487)户数与人口数都增加了一倍,估计户有400左右,人口数2000左右;崇祯年间(1628—1644)户有3000余,人口数16000余;清初户有3400,人口数21000;光绪二年(1876)户有2760,人口数9064;光绪六年(1880)户有2660,人口数9064。在整个明清时代,明末清初是双林人口的一个高峰期,一度达到16000—21000人。经过社会变动,清末人口仅及其一半左右。综合其他方面的资料,可以知道,自明代万历年间到清嘉庆和道光年间,是双林镇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它在此时期达到了鼎盛。明万历十九年(1591)写成的双林《重建土地庙文》指出:“吾镇烟爨不下数千家”(22),可见此时与稍后的崇祯年间的3000余户不相上下。顺治十六年(1659)释道元所作的《双林镇舆地图说》描写清初的双林镇,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备极繁华,“其镇周围只十数里,东西约四里,南北约三里。中间亭台相望,殿宇嵯峨,津梁几百十带,居人三四千户,高门鳞次,甲第连云。”(23)此处所谓“居人三四千户”,可与上述清初3400户的记载相互印证。

嘉庆、道光年间,双林镇尤称富庶,科甲振兴,名宦名儒辈出,全镇居民增至近万户。咸丰十年、十一年,双林镇两次遭遇太平军,“遭毁过半……集存户不及四千”(24)光绪年间人口似乎在持续下降,只有两千多户,这标志着双林镇的鼎盛时代已经过去,但它依然维持繁荣到民国时代。

2.市镇布局和街道

按照民国《双林镇志》记载,双林镇“四至八到”是:“双林距省城杭州182里,距本府湖州54里,东至乌镇36里,东北至南浔镇36里,南至新市镇45里,东南至练市镇20里,西至菱湖镇36里,西北至晟舍镇18里,北至大钱镇36里。”(25)可见,这里地处苏、松、嘉、湖、杭五府的腹心,周边环绕着南浔、乌青、练市(即明清时之琏市)、晟舍、菱湖等名镇。

地理上来说,双林镇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有“开窗见河,出门过桥”之谚。

《双林镇志》记载:“双溪,在双林塘,即西风光、东石街两溪也。石漾水自虹桥来,凤漾水自长生桥合流,出东双林,故名。”(26)“谚云:思溪、重兆、木瓜墩,一条直路到双林。又云:望不到双林,盖思溪为苕霅支流,由木瓜墩入古城。注:凤漾十数里外早望见东西林云。《支乘》:双林本名双溪,由南北两溪得名,今故道新湮,然碧水千浔,远山一桁,不减云林墨妙。”(27)由此可知,双溪穿越镇中,一条由西南向北,一条由西南向东,在镇中形成丁字形相交。双林镇也因此成为嘉兴与湖州间往来水上捷径的必经之地。双林向外的交通则以水路为主,双林与湖州间的夜航船便是其中一种廉价的方式。

这样,明清的双林作为一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在其东西长4里、南北宽3里的丁字形镇区中,街道密布,颇具城市气象,而其主要的街道有:

上横街——为街市中心,东接便民桥,西至薛家汇,横亘一镇之中,为商贾汇集之地。这条街道人流物流密度高,又一分为三:便民桥至永宁桥为东横街,塘桥弄口至明月桥为中横街,天平巷至薛家汇为西横街。西横街又名棋盘街,前后左右都是街巷,犹如棋盘,故名。它也叫做衣裳街,因为这里有经营丝绸及服装的衣庄几十家。大略而言,清初此处衣庄有70余家,乾隆时期有40余家。每逢元宵节和其他节日,此街上彩灯最盛。

下横街——在上横街对岸,东连长板桥,西接浮霞墩。街上多酒馆,游客熙熙攘攘。每日夕阳西下,街上人声鼎沸,号称“小苏州”。街上著名的“三层楼”尤为胜境。姚谦《船棹歌》说:“碧槛朱栏跨水桥,佳名赢得小苏州,灯红酒绿罗珍错,争似吴王台畔游。”

长街——在长板桥东,起于来龙桥,止于金锁桥。又有东济桥至长板桥一段称为短长街。长板桥向东一段,用大磨石砌成,称为九磨街,以后全部改成条石平铺的石板街。(www.daowen.com)

陆府前街——在沈家巷东北,明代知府陆珩府邸在此,故名。

聚兴街——在西横街北,南通清风桥,北至太平潭,乾隆二十七年(1762)开辟为街道。

新湾街——在中横街北,俗名钥匙湾,南通东一步两条桥(在永宁桥西,两条连接在一起的小桥,与西一步两条桥相区别,故称),西通北短巷,为包头衣庄(包头纱绢商行)所在地,又名苏家巷。

新街——在禹王庙东南,东至塘桥弄陆珩旧府邸,万历初年开辟为街道,一名古新街。街心为石板路,原先为小河,两旁商店廊棚下有狭窄的人行通道。乾隆时街河淤塞,改为石板路。

新开巷——在东兜,原先为明都御史陆炬府邸,后开辟为巷。崇祯年间构筑市廛,收购绸绢,因而绢行聚集,又名新绢巷。雍正末年在此建筑会馆,设立关帝庙,可见当时生意颇为兴旺。

旧绢巷——在闽家巷东,东通来龙桥。本作巷门口,墙里吴氏居此,为估客收购绸绢。清初,绸绢市场东移新绢巷,此地改称旧绢巷。

老绢巷——在永丰桥西,北通温家白地,曾经是乡民卖绢的场所。

小猪弄——在便民桥西北,一作小猪巷,曾经为小猪市场。

油车弄——有油车古迹。

塘桥弄——市廛稠密。

织旋漾——在镇东,一名为织漩,一直是市集所在,从事纺织的人家聚集于此,故名。

丝行埭——在东济桥东北,为以前乡人卖丝者聚集之所。

米行埭——在金锁桥西,米市甚盛。

蒲行埭——在小虹桥东,以前多为做蒲鞋者聚集之所。

木匠埭——在镇永丰桥东,东接孙家,木行甚多。

总体而言,全镇共有街7条,巷15条,弄28条,由此构成了一个商业性的街道网络。前面所述只是其中一些比较有名的街巷,此外,镇上还有一些地方地名虽不叫街、巷、弄,但具备着街道的功能,如“北塘口”,在双林塘北岸,东临织旋漾,西为舟航聚泊所。又如“赛双林”,在化成桥西北,明副都御史茅坤在此建筑市廛,曾一度“旗亭百队,瑰货喧阗”,故名赛双林。后萧条,大半种植桑麻,茅家巷仅存花厅数间而已;经过太平军之役,花厅也已成为一片瓦砾。(28)

3.桥梁

明清双林镇的交通还是以陆路为主的,前述这些大大小小的街巷,就是通过一座座桥梁连接起来的。姚荃汀在《双林棹歌序》中曾说:“双林有凤凰飞奔之形,南杨道桥为凤首,桥堍双井为凤目,东虹桥、西高桥相对为凤翼,北化成、万元、万魁三大桥为凤尾。”(29)这一比喻画龙点睛,揭示出了桥梁在双林镇的重要地位。

作为所谓凤凰最美丽凤尾的化成桥、万元桥和万魁桥,是双林全镇自古的精华所在,也被称为“双林三桥”。

化成桥——跨越镇中心的双林塘,居于三桥之中,又名塘桥,乃双林的标志性建筑。它不仅是双林的商业中心,也是重大节庆活动的集结场所。桥上设灯杆,夜晚“灿然如昼”,“四方商贾望杆云集”。双林镇由此上接余杭,下注太湖,成为苏杭之要津。

万元桥——跨双林塘,居于“双林三桥”之东。该桥始建年代无考,明嘉靖年间屡遭倭寇骚扰而坍塌,清康熙年间重修木桥,命名为福成桥,雍正八年(1730年)改建为石桥,更名为万元桥。

万魁桥——在禹王庙北,也跨双林塘,居于“双林三桥”之西,西临凤漾,河面宽阔。最初为木桥,屡修屡坏。清康熙元年(1662)改建为石桥,康熙八年(1669)完工。乾隆五十五年(1790)桥塌改建,乾隆五十八年(1793)与化成桥一起竣工。

虹桥——位于双林镇东兜东(今东栅),元至大元年(1308)建砖桥,明洪武十六年(1383)改建为石桥。每当晚霞西映,水光环照如虹,故名虹桥。被誉为凤翼。

望月桥——亦名小虹桥。始建年代失考,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重建,乾隆年间修缮,光绪二十六年(1900)又重修。

普度桥——也名杨道桥,在杨道村吴家漾东南,号称“一镇来龙之首”。该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重修,嘉庆十五年(1810)重建。

金锁桥——位于双林市河水口处,距万元桥最近。

妙严桥——地处双林镇苕南荣家斗与练市荃仁杨树河村交界处。该桥东西方向横跨妙西塘,故又称妙言塘桥。妙严桥地理位置重要,扼双林至乌程陆路之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观音桥——在双林镇莫蓉三林村桑叶斗。

八字桥——在双林镇莫蓉乡西汤斗村边,它由大小两座石梁桥组合而成,形制似“八”字,故名。

永丰桥——俗称长桥,在双林镇西栅港北埭,为五孔石梁桥,建于清道光年间。

镇安桥——俗称小鸡桥,在双林镇西荡埭,为三孔石梁桥,建于清道光年间。

五龙环桥——在双林镇张家兜村,为单孔石拱桥,建于清光绪年间。

宁悦桥——在双林镇西雉头村,为三孔石梁桥,建于清光绪年间。

双花桥——在双林镇千亩山村,为五孔石梁桥,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

永安桥——在双林镇千亩山村,为七孔石梁桥,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30)

以上所列举的只是双林众多桥梁中的一小部分,凤毛麟角而已。双林是十足的水乡,水路靠舟楫,陆路则靠桥梁。双林桥梁众多,乃所谓的“桥乡”。据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茅应奎所撰的《东西林汇考》统计,当时,双林镇及其周边地区共有桥梁81座,其中横跨双林塘的4座,东栅7座,南栅9座,西栅6座,北栅7座,中市11座;镇东7座,镇东北8座,镇南3座,镇东南5座,镇西南2座,镇西5座,镇西北3座,镇北4座。(31)而1917年出版的《双林镇志》,则记载了有名有实的大小桥梁125座。(32)

总的来看,在明清期间,大量人口逐渐聚居于双林镇,双溪穿越镇中,一条由西南向北,一条由西南向东,在镇中形成丁字形相交,使双林形成了沿河而成的“凤凰飞奔型”的街市布局。而这种街市通过大小桥梁相连、并通过水道与外界相通的市镇布局结构,一方面有利于双林利用自己处于水乡的便利条件,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另一方面这些市镇建筑的兴建,也从侧面反映了明清双林镇经济之繁荣和财力之雄厚。双林在前代发展的基础上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借助四通八达的水网逐渐兴旺起来,成为丝织业生产和江南丝织品集散中心之一,所谓“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五月载银而至,委积如瓦砾”(33)。以经济规模而言,明清时期的双林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拥有3000多户人口的专业化丝织市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