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史记研究:探析不自知的悲剧

史记研究:探析不自知的悲剧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不自知”的悲剧学习目标阅读《淮阴侯列传》《项羽本纪》《越王勾践世家》等相关篇章,把握“不自知”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体会司马迁对人的悲剧的深刻理解。知识串讲一、项羽“不自知”悲剧形成的个人原因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的最终失败已埋伏于他少时的一些行为表现中。以上三类,均因自我蔽暗而导致悲剧的发生。2.在《史记》中,“不自知”的悲剧可以分为哪几类?

史记研究:探析不自知的悲剧

第一节 “不自知”的悲剧

学习目标 阅读《淮阴侯列传》《项羽本纪》《越王勾践世家》等相关篇章,把握“不自知”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体会司马迁对人的悲剧的深刻理解。

知识串讲

一、项羽“不自知”悲剧形成的个人原因

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的最终失败已埋伏于他少时的一些行为表现中。在项羽的人生之初,他“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后学兵法,“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其豪气诚然令人叫绝,但又显得粗略疏阔。在司马迁看来,项羽最终的失败,其中的一大根源在于“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这样一种“奋其私智而不师古”的精神弊端,正与项羽少时不学无术的表现两相呼应。而司马迁之所以从项羽少时写起,也正是说明项羽最终失败的种因早就埋伏在项羽少时的表现中。

二、范蠡长男“过失”杀弟的原因

按照范蠡的解释,其长男“过失”杀弟的原因是:“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

三、《史记》中三类“不自知”的悲剧

在《史记》中,“不自知”的悲剧可以分为三类:一则为项羽、韩信的悲剧。当他们取得巨大成功之时,理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牢牢把握住“天机”与自我的契合点,否则就会“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二则为白起、吴起、商君、文种等人的悲剧。他们成功之时,也正是他们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之时。这时,他们已经面临绝对不可超越的限界。既如此,他们应该觉悟到:“成功之下,不可久处”,否则就会“亢龙有悔”。三则为韩非孙膑、虞卿等人的悲剧。他们“能言”而“不能行”,结果陷入困境、绝境。以上三类,均因自我蔽暗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例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临死前哀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的汉初功臣是  ( )

①韩信  ②彭越  ③英布  ④陈平

2.临终前慨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的历史人物是  ( )

①白起  ②蒙恬  ③项羽  ④李广(www.daowen.com)

二、填空题

1.“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的《史记》人物是____________。

2.范蠡长男“过失”杀弟的故事见于____________。

三、简析题、简答题

1.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的最终失败已埋伏于他少时的一些行为表现中。请问,项羽少时有哪些与他最终失败相关联的行为表现?

2.在《史记》中,“不自知”的悲剧可以分为哪几类?

四、标点题

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当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

参考答案

一、1.① 2.③

二、1.项羽 2.《越王勾践世家》

三、均见本节知识串讲

四、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当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