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敢于不死的英雄
学习目标 研读《伍子胥列传》《越王勾践世家》《淮阴侯列传》《孙子吴起列传》《范雎蔡泽列传》等重要篇章,把握伍子胥、勾践、韩信、孙膑、范雎等敢于不死英雄的人生历程及其精神内涵。
知识串讲
一、伍子胥隐忍以就功名的烈丈夫性格
为了报杀父、杀兄之仇,伍子胥坚毅地选择了出逃。在一种不可摧毁的坚强意志支持下,伍子胥处落魄之境,以其“刚戾忍垢”的精神忍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最后引吴兵破郢报仇,痛雪了杀父兄之耻,实现了“我必覆楚”的誓言。故此,司马迁称颂他为“烈丈夫”。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而就刑,生不如死。但为了《史记》一书的完成,司马迁坚强地活了下来。因有与伍子胥相仿的个人经历,司马迁在叙述伍子胥这一故事时,寄托了他本人意欲隐忍苟活以就功名的个人情感。
二、《越王勾践世家》“以忍为主”的人生意义
“忍”实为人生的一大主题。古往今来,大凡有所作为的人们,总是能忍他人之所不能忍,奋发有为,自强不息,最终实现了自我人生价值。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可以这样说,苦难是对人的考验仪式。如果不能通过这一考验,就必将被苦难所吞噬;如果能勇敢地面对苦难,苦难自能磨炼意志,激发生机,获得一个灿烂的人生。
三、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意义
面对胯下之辱这种无以复加的耻辱,韩信内心自有一种深深的痛苦。作为一名伟丈夫,韩信何尝不想拔剑而起?但他想到自己功业未就,就坚毅而坦然地接受了奇耻大辱。“孰视之”这三个字,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一个志士的坚忍沉雄。正因为韩信早年能忍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终于以自己的绝世之才成为历史中的风云人物。由此看来,韩信当年的忍辱苟活,不是软弱,而是勇敢。
四、孙膑“退兵减灶”战法的人生内涵
孙膑退兵减灶,以示我怯的做法,不唯表现了孙膑过人的智略,而且也蕴藏着孙膑的人生体验。在庞涓的迫害下,他“屈体受辱”,只能以“怯”掩盖他伺机逃脱的企图。到了齐国后,他依然沉雄不露。当齐威王要任命他为大将时,孙膑却坚辞道:“刑余之人不可。”就在这种“怯懦”与谦让中,孙膑胸中自有甲兵千万。在与仇敌庞涓交战时,他依然保持着往昔之“怯”,让对方做出错误的判断。而庞涓果不其然,自言“我固知齐军怯”,结果误入孙膑的天罗地网,终至兵败身亡。由此看来,孙膑退兵减灶,以示我怯的做法,蕴藏着孙膑“屈体受辱”的人生经历。
五、范雎因困厄而成功的人生启示
在司马迁看来,范雎今日的成功实根源于他当年的苦难。正是那种深深的耻辱,强烈刺激着他,使他立志要为自我尊严而战。而达到这一目的,他就必须取得比他仇人——魏相魏齐更大的优势,必须创造出一个比他现时生命更强大的生命。这自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但也正是在这条道路上,范雎赋予了自身存在的更大意义。由此,范雎极大地开发着自我潜力,表现出惊人的胆识。他纵观全局,深知只有在秦国可供他发挥才能;也只有取得秦国的相位,他方可对魏齐实施报复。结果,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如果没有遭受那样一种奇耻大辱,范雎肯定不能创造出如此显赫的人生。不因受困而丧志,反因忍辱而激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范雎的成功正说明了这样的人生道理。
例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司马迁称颂“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的人物是 ( )
①荆轲 ②伍子胥 ③越王勾践 ④范雎
2.历史上第一个彻底洞穿项羽弱点的人是 ( )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史记》中,敢于不死的英雄有 ( )
①韩信 ②陈胜
③越王勾践 ④公孙杵臼
2.以下所列,以“怯”胜“勇”的军事家有 ( )
①韩信 ②项羽 ③孙膑 ④白起(www.daowen.com)
三、填空题
1.司马迁称颂“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的人物是____________。
2.司马迁称誉“苦身焦思,终灭强吴”的人物是____________。
3.司马迁称誉“盖有禹之遗烈焉”的人物是____________。
4.韩信指挥的井陉之战又称____________。
四、简析题、简答题
1.司马迁为何说伍子胥是“烈丈夫”?司马迁在叙述伍子胥故事时,寄托了他本人怎样的个人情感?
2.为什么说伍子胥是一个“敢于不死的英雄”?
3.对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意义作出分析。
4.孙膑退兵减灶,以示我怯的做法,蕴藏着孙膑怎样的人生经历?
5.在司马迁看来,范雎走向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范雎的成功说明了怎样的人生道理?
五、标点题
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2.范雎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令雎受其牛酒还其金既归心怒雎以告魏相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戮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雎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雎得出
六、论述题
我们可以将《史记》中英雄分为哪两类英雄?请你举出《史记》中的两个实例,对这两种类别的英雄作出具体的论述。
参考答案
一、1.② 2.③
二、1.①③ 2.①③
三、1.伍子胥 2.越王勾践 3.越王勾践 4.背水一战
四、1.3.4.5均见本节知识串讲
2.与项羽敢于赴死相比,伍子胥则敢于不死。为了报杀父、杀兄之仇,伍子胥坚毅地选择了出逃。在一种不可摧毁的坚强意志支持下,伍子胥处落魄之境,忍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但伍子胥以其“刚戾忍垢”的意志终于战胜了这一切。最后,他引吴兵破郢报仇,痛雪了杀父兄之耻,实现了“我必覆楚”的誓言。伍子胥弃小义而雪大耻的举动,说明了他是一个“敢于不死的英雄”。
五、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2.范雎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令雎受其牛酒,还其金。既归,心怒雎,以告魏相。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戮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雎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雎得出。
六、在《史记》一书中,英雄可以分为“敢于赴死的英雄”与“敢于不死的英雄”这两种类别。“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项羽可以看成是“敢于赴死的英雄”。在决定反秦成败的巨鹿决战中,项羽明知死亡就在前面等待着他,而且他的生命也许在极短的时间内即化为乌有。但危在旦夕的反秦大业需要他拯救,整个不利的战局需要他扭转。于是,他以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决一死战,一举摧毁了秦军主力。而在垓下之围中,项羽突围奔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显示出一种直面死亡的壮士本色。项羽在可以生还的情况下,却主动选择了自杀,并且在临死之际以名马送长者,以头颅送故人,可以说是慷慨自杀而非受辱被杀。此正所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这个意义上来看,项羽实是一个“敢于赴死的英雄”。与项羽敢于赴死相比,伍子胥则敢于不死。为了报杀父、杀兄之仇,伍子胥坚毅地选择了出逃。在一种不可摧毁的坚强意志支持下,伍子胥处落魄之境,忍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但伍子胥以其“刚戾忍垢”的意志终于战胜了这一切。最后,他引吴兵破郢报仇,痛雪了杀父兄之耻,实现了“我必覆楚”的誓言。伍子胥弃小义而雪大耻的举动,说明了他是一个“敢于不死的英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