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社会生活的进步与社会结构的变革
一、人口流向的改变与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无疑是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沙特阿拉伯的城市化进程根源于石油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社会秩序的瓦解和人口流向的改变。人口的增长、工业化的长足发展与沙特阿拉伯城市化进程表现为同步的状态。劳动力分布领域的改变是沙特阿拉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基础。现代工业的兴起、政府职能的完善和贝都因人的定居化,导致沙特阿拉伯人从业结构的相应变化,传统经济部门农业和畜牧业人口呈下降趋势,城市人口逐渐增长。1956年,沙特阿拉伯总人口约为450万,其中农牧业人口占78%,而城市人口仅占22%。自60年代开始,沙特阿拉伯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1960—1985年,农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从71%下降为48%,非农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从29%上升为52%。[73]
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口的增长。石油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大批城市的建立,传统农牧经济的崩溃使大批劳动力从乡村移入城市。沙特阿拉伯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三大区域,一是包括吉达、麦加、麦地那和塔伊夫在内的西部城市群;二是包括达曼、胡巴尔和盖提夫在内的东部城市群;三是中部的首都利雅得。[74]沙特阿拉伯王国的首都利雅得,20世纪40年代约有人口3万,1974年增至67万,1986年达到131万,增幅为95%。沙特阿拉伯西部最大的港口城市吉达,20世纪40年代约有人口3万,1974年增至57万,1986年达到103万,增幅为82%。希贾兹的宗教圣城麦加,20世纪40年代约有人口8万,1974年增至37万,1986年达到67万,增幅为82%。希贾兹的另一宗教圣城麦地那,20世纪40年代约有人口2万,1974年增至20万,1986年达到36万,增幅为82%。希贾兹的著名旅游城市塔伊夫,20世纪40年代约有人口5千,1974年增至28万,1986年达到51万,增幅为82%。东方省的首府胡富夫,20世纪40年代约有人口3万,1974年增至24万,1986年达到35万。新兴的石油工业城市达曼和卡提夫从40年代的小村庄分别发展到74年的13万人和9万人,86年人口分别达到26万和18万,增幅为103%。[75]80年代初,北部城市布赖代和哈伊勒的人口分别达到18万和9万,阿西尔地区的主要城市纳季兰人口达到6万。[76]包括达曼、宰赫兰和盖提夫在内的波斯湾沿岸新兴石油工业城市区,1965年约有人口9万,1986年人口增至65万。[77]
城市化进程的另一重要标志,是城乡人口比例的变化。城市人口在沙特阿拉伯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1950年为10%,1963年增至15%,1974年达到45%;1985年,沙特阿拉伯的总人口为1100万,其中城市人口占75%。9个最大城市的人口占沙特阿拉伯总人口的31%,拥有全国工业企业的96%。[78]1995年,沙特阿拉伯总人口1490万,79%生活在城市,21%生活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2000年,沙特阿拉伯总人口2200万,86%生活在城市,25%生活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79]
在传统的城市,封建性质的庇护关系和根深蒂固的血缘关系广泛存在,居住的区域和住所的格局具有浓厚的家族色彩。家族首领与同一家族的成员通常聚居一处。房屋的上层是妇女和儿童的住所,下层是男人的活动空间。社会活动是男人的特权,妇女的活动空间受到严格的限制。相比之下,在70年代以后的城市,居住区域的家族色彩明显淡化。新城区不断扩大,新式的别墅取代传统的家族式住所。然而,城市居民在就业层面依旧沿袭家族的传统,浓厚的家族色彩构成沙特阿拉伯经济生活的突出特征。
伴随着沙特阿拉伯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人口流向的改变,非农牧业的从业人口呈上升趋势,包括政府机构和军队在内的国家公职成为吸引沙特阿拉伯人从业的主要领域,而现代产业诸如石油业和制造业领域的从业者人数有限。女性从业的主要领域是医院、幼儿园和女子学校,但寥寥无几。70年代中期开始,沙特政府采取多项措施,鼓励沙特阿拉伯人加入现代经济建设的行列,然而效果甚微。传统社会结构的延续和政府的福利化政策,无疑影响沙特阿拉伯人的劳动力流向。本土劳动力资源的严重匮乏与劳动力结构的外籍化,构成石油时代沙特阿拉伯经济社会领域的突出现象。
人口流向的改变和外来移民的进入,构成沙特阿拉伯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首要因素。70年代初,东部重要石油城市达曼和胡拜尔的新增人口中,90%以上系外来移民;首都利雅得以及西部重要城市塔伊夫和吉达的新增人口中,80%以上系外来移民;希贾兹的宗教圣城麦加和麦地那的新增人口中,50%以上亦属外来移民[80]。贝都因人的定居化和外籍劳动力的广泛使用,构成沙特阿拉伯城市外来移民的主要来源。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导致城市人口由单一构成转变为多元构成,进而对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教育的进步
沙特阿拉伯经济现代化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沙特阿拉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世俗教育领域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在20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宗教教育占主导地位,宗教学校构成基本的教育形式。学校教育主要讲授《古兰经》、“圣训”、伊斯兰教法,以及相关宗教知识,卡迪的培养则是宗教学校的主要目的。1926年,阿卜杜勒·阿齐兹委派埃及人哈菲兹·瓦赫巴主持希贾兹地区的教育董事会,聘请埃及教师授课,开设现代世俗教育的课程,于是,世俗教育正式纳入沙特阿拉伯的发展计划。[81]希贾兹教育理事会开设了第一所中级学校,并将现代教育科目引入学校的公共课程之中,世俗教育初露端倪。1946年之后,沙特阿拉伯石油的商业性开采促进了教育的发展,阿布杜勒·阿齐兹雇佣了许多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教师,并派遣一些沙特人到埃及学习。阿美石油公司实施的旨在提高其雇员技能的教育计划客观上促进了沙特阿拉伯教育的发展。一些阿美石油公司的沙特雇员被公司送往贝鲁特的美国大学学习,后来又被送往美国。阿美石油公司还为其雇员的孩子和东方省的其他孩子提供现代教育。[82]1950年,沙特阿拉伯共有50所乡村学校、90所初等学校和10所中等学校,各类学生总计15600人。1952年,沙特学生总数达到55000人。初等学校每周授课28节,其中宗教课程占80%,世俗课程包括地理、绘图和外语。[83]
1953年,沙特政府成立教育部,取代希贾兹的教育董事会。1954年,沙特政府引进现代教育模式,实行六年制初等教育和六年制中等教育。国王沙特统治时期,所有教育级别的学校和学生数量都增长到以前的3至4倍。此外,国王沙特还于1957年建立第一所世俗大学。
自60年代起,国王费萨尔采取财政预算向教育领域倾斜的措施,沙特阿拉伯王国用于教育的公共经费大量增加。教育经费在一五计划财政分配中共计7,378,000,000里亚尔,仅次于军事、行政和邮电运输,居第4位,是工业经费的7倍左右。[84]国内的世俗教育迅速扩大,聘用外籍教师和讲授现代课程的世俗学校明显增多。60年代初,沙特政府聘用的外籍教师约2000人。至70年代初,外籍教师的人数增长了10倍。教师、学生以及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女子教育也迅猛发展。1969年,王国各类学校共计3100所;1983年,各类学校超过1.4万所。[85]1970年,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约55万人。1989年,沙特王国共有各类学校16797所[86],学生总数达265万人[87]。1992年,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增至290万人[88],2000年达480万人,其中,中等学校学生人数从8万增至180万,高等学校学生人数从7000人增至39万人。各级、各种学校广泛建立,王国的高等教育得到很大的发展。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石油和矿业大学、费萨尔国王大学相继建立。国家还投放大量资金派遣学生到美国和英国大学学习。到70年代中期,沙特20%的人口正在教育体系下的各级学校接受教育,约25000学生正就读于各个高等院校,另有超过5000人正在国外学习。[89]
1949年和1952年,教育董事会在麦加创办伊斯兰学院和师范学院,首开沙特阿拉伯高等教育的先河,同时开设宗教课程与世俗课程。瓦哈卜派的大穆夫提随后在利雅得创办伊斯兰法学院和阿拉伯语言学院,不仅讲授宗教课程,而且增设世俗课程,旨在抗衡教育董事会,维持在教育领域的垄断地位。[90]1961年,沙特政府与瓦哈卜派欧莱玛以及埃及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共同创办麦地那伊斯兰大学,这是一所国际性的穆斯林研究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的机构。麦地那伊斯兰大学90%的教师和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其他穆斯林国家。70年代开始,麦地那伊斯兰大学成为伊斯兰复兴运动的重要阵地。1979年,麦地那伊斯兰大学共有学生380人。1974年,瓦哈卜派欧莱玛在利雅得创办伊玛目穆罕默德·伊本·沙特伊斯兰大学,这所大学成为纳季德地区瓦哈卜派保守势力的主要阵地。伊玛目穆罕默德·伊本·沙特伊斯兰大学的伊斯兰法律高等学院旨在为沙里亚法庭训练卡迪,伊斯兰宣传高等学院则主要负责训练伊斯兰教的宣传人员。1980年,伊玛目穆罕默德·伊本·沙特伊斯兰大学在阿西尔的阿布哈增设分校。1985年,伊玛目穆罕默德·伊本·沙特伊斯兰大学的学生总数约9000人,其中20%来自国外,该校设立的初级学校和中等学校另有学生15000人。[91]1980年,沙特阿拉伯王国在麦加建立乌姆·库拉大学,主要培养法官、伊玛目和教师。该大学主要面向希贾兹地区的土著人口,与麦地那伊斯兰大学的国际性形成很大区别。1983年,乌姆·库拉大学有学生6000人,其中四分之一来自国外。另外,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大学也包含位于麦加的沙里亚和伊斯兰研究学院。
50年代以来,沙特阿拉伯的世俗高等教育发展迅速。1957年,国王沙特创办利雅得大学,引进埃及的教学模式,聘用埃及教师,讲授世俗课程。1958年,利雅得大学仅有21名学生,1975年增至5600人。1980年,利雅得大学改称沙特国王大学。1967年,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大学建立,校区位于吉达和麦加。1974年,国王费萨尔大学建立,校区位于胡富夫和达曼,主要面向东部地区的农民和游牧人口以及朱拜勒工业区的人口,设立农学、医学和兽医等专业,学生人数由1980年的1430人增至1985年的超过5000人。[92]1975年,石油矿产大学建立,其前身是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于1963年在宰赫兰创办的石油矿产学院。石油矿产大学采用美国的教育模式,主要聘用美国教师,使用英语授课,其学生人数由1974年的1000人增至1985年6000人。[93]石油矿产大学是沙特阿拉伯最典型的高等世俗学校,约占半数的学生来自哈萨的什叶派穆斯林。除了石油矿产大学之外,沙特阿拉伯的世俗大学仍然提供沙里亚和宗教研究的学位,但是其强调办学目的主要是发展适应石油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沙特政府还资助13000名学生到美国的大学学习,他们学习的主要专业是计算机科学、工程学、营养学和公安技术等。[94]1972—1980年,沙特阿拉伯的大学在校学生总数从9500人增至4.8万人。[95]1990年,沙特阿拉伯的大学在校学生总数超过10万人。阿布杜勒·阿齐兹的大多数孙子和侄子都接受了世俗教育,费萨尔的8个儿子中有7个都曾到国外留学,其他的名门望族也都尽力提高后代的教育水平。1980年,有16个内阁大臣以及2000多个政府技术官僚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96]教育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价值观念,为沙特阿拉伯提供了一批熟练和半熟练的劳动力,客观上推动了沙特阿拉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教育的发展还促进了统治阶级的知识化,增强了其对现代化的适应性。
沙特阿拉伯的学校教育最初仅限于男性的范围。国王沙特当政期间,女性的受教育权逐渐得到社会的承认。60年代以前,沙特阿拉伯的女子教育属于私人性质,只在吉达、麦地那、麦加和利雅得等大城市存在。富有的家庭雇佣私人家庭教师为女孩提供基础教育。一些女性教师开办了私人性质的女子教育机构,主要教授《古兰经》和简单的数学计算。1956年,第一所女子学校创办于布赖代[97]。希贾兹地区也存在一些私人性质的更世俗的女子基础学校。1959年,沙特政府承认女子具有接受正式教育的权力,沙特王族发表演讲说政府要开办女子学校,由大穆夫提领导的委员会所控制。1960年,费萨尔以首相的身份首先倡导在整个沙特阿拉伯发展公共的女子教育,这一重要的改革导致王国的一些地区发生暴动,费萨尔果断地以铁腕将其镇压。费萨尔创办女性教育董事会,由利雅得的大穆夫提负责监管。国王费萨尔建立女子教育局,将它们的发展和管理委托给欧莱玛长老。女子教育局实际上具有相当于部级机构的地位,由一名拥有部长级权力和地位的欧莱玛长老所领导。费萨尔时期沙特阿拉伯发展起一定规模的国立女子教育,1960年女学生不超过2500人,1968年已达到10万人,8年之中增加了40倍。[98]70年代以后,女子学校遍布各地,女性学生人数明显增多。进入80年代,女性学生在人数方面与男性学生逐渐持平。1969年,各类学校3100所,其中男性学校占85%,女性学校占15%[99]。1989年,沙特阿拉伯共有各类学校1.7万所,其中男性学校占54%,女子学校占46%[100]。沙特阿拉伯的高等女子教育在80年代最终建立。1983年,国王沙特大学建立女子分校。由于女性大学教师的缺乏,高等女子教育的方式主要是男性教师通过录像进行授课。沙特阿拉伯的女子学校不同于男性学校,处于宗教机构和欧莱玛的监管之下,主要开设宗教课程。2002年女子中学失火后,王储阿卜杜拉才取消了瓦哈卜派欧莱玛掌管女子教育的权力,将女子教育交由国家直接管理。[101]沙特阿拉伯女子学校的学生在就业方面亦受到严格的限制,主要任职于女子学校和女子医院,就业程度远远低于男性[102]。
沙特阿拉伯教育领域的发展卓有成效。前石油时代,男性适龄儿童入学率为61%,女性适龄儿童入学率为39%;1990年,男性适龄儿童入学率上升为80%,女性适龄儿童入学率上升为48%。1970—1999年,男性中学毕业生由2400人增至6.9万人,女性中学毕业生由370人增至9.8万人,男性大学毕业生由800人增至2.1万人,女性大学毕业生由13人增至2.2万人。1980年,成年男性的文盲率为33%,成年女性的文盲率为67%;2000年,成年男性的文盲率下降为17%,成年女性的文盲率下降为33%。[103]
三、新兴的社会阶层
石油工业崛起之前,沙特阿拉伯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游牧国家。广袤沙漠中的游牧业与零星绿洲中的种植业是沙特阿拉伯主要的经济成分。沙特阿拉伯建立初期,血缘联系的广泛存在与血族传统的根深蒂固明显制约着社会成员的分化和裂变,贝都因人、农民与城市居民的相互依存构成社会结构的基本模式,经济活动与生活方式的差异则是构成区分不同社会阶层的首要标志。沙特阿拉伯传统的社会结构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带有原始遗风的部落社会基础之上,沙特阿拉伯最大的社会群体是游牧民和一部分从事农业耕作的定居农民。沙特阿拉伯的统治阶层包括沙特家族及其盟友谢赫家族,以及沙特阿拉伯境内主要的部落酋长。沙特阿拉伯的另一社会群体是分散在波斯湾和红海沿岸地区的旧式小商人和小手工作坊的经营者,他们从事的经济活动是游牧经济基础的有限补充,他们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影响微乎其微。两个人数较少的社会阶层居于沙特社会的上下两头,与人数众多的农牧民阶层组成了一个菱形的社会结构。这一社会结构体现了沙特单一农牧社会的特征。
自30年代末开始,油田的勘探和石油的开采导致沙特阿拉伯经济活动与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石油工业的发展,吸引来自不同血缘群体的阿拉伯人告别传统的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走出沙漠牧场和定居绿洲,聚居于油田的所在地,进而融入崭新的地域社会。石油工业崛起之后,传统农牧业的主导地位迅速被石油经济所取代。石油工业的兴起以及中小工业企业发展使沙特阿拉伯的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革。[104]沙特社会原有的各阶层发生分化和重组,沙特阿拉伯的社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沙特阿拉伯现代化进程的突出现象,在于石油资源的国有化和石油作为首要财富的国家所有制,石油生产长期采用国有的经营模式。沙特家族沿袭阿拉伯人的传统习俗,援引伊斯兰教关于财产支配权的相关规定,将急剧增长的石油财富据为己有。沙特家族对于国家权力的垄断无疑是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国家所有制的前提条件,而通过国家所有制的形式支配丰厚的石油收入则是沙特家族垄断国家权力和控制民众的物质基础。石油工业及其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建立,造就了一批在国家经济和政治领域都居于主导地位的大资产阶级。这一阶层的主体是沙特家族成员及其旁系亲属,以及一些与王室沾亲带故的名门望族。这一阶层人数虽少,但却掌握着王国大部分的财富,并且具有浓厚的官商一体的传统色彩。石油工业长足发展的经济现代化初期阶段,沙特阿拉伯的私人经济相对软弱,进而形成民众对于国家和政府的严重依赖。私人资本由于在国内无利可图,大量流入海外市场。
石油的发现和生产促使沙特阿拉伯从传统农牧国家向现代工业国家。费萨尔时期石油工业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建立,为王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石油工业的巨额收入作为财政预算的来源,有计划地投放到国家现代化建设中,雄厚的资金克服了历史地理条件的不足,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工农业的现代化和国内市场体系的形成。国家巨大的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果显著,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巨额石油资金换来的外国先进科技和设备投入到生产中,促进了现代工农业的形成和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区和重工业在国内逐步建立,它们为整个沙特阿拉伯的工农业发展提供了模范和技术支持,国民经济多样化的目标由此启动。自70年代以来,沙特政府积极推行进口替代的经济战略,同时实行优惠政策,鼓励私人投资工业和基础建设。支持和保护私人经济的发展,成为沙特政府的基本经济政策。1972年和1978年政府颁布法令规定,沙特阿拉伯境内的外国企业必须与沙特人合资经营。沙特阿拉伯的经济结构出现从国有资本主义经济向自由资本主义经济转变的趋势,民间资本的力量逐渐扩大。尽管如此,民间资本仍然以中介性的商业、金融业和地产开发作为重点,投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沙特资本家为数尚少。1985年,国王法赫德在900人参加的沙特阿拉伯商人大会上宣布新的经济政策,进一步鼓励发展非石油领域的经济部门,同时采取多项保护性措施支持私人资本和民间经济的发展。自70年代以来,沙特政府发展民间资本的经济政策旨在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多元化的国民经济体系,减少国家对石油收入的依赖。此后,沙特阿拉伯的私人资本逐渐回流。在政府资金的支持下,国民资本逐渐发展和壮大。1975年,沙特阿拉伯共有私人企业1181家,其中包括958家沙特阿拉伯人的独资企业,资产总额为22亿里亚尔。1986年,沙特阿拉伯的私人企业增至7000家,其中包括5406家沙特阿拉伯人的独资企业,资产总额达到681亿里亚尔。[105]1989年,从海外市场流入国内的私人资本增至82亿美元。1991年,从海外市场流入国内的私人资本达到141亿美元。与此同时,沙特阿拉伯的私人经济呈现增长趋势。1992年,私人企业的产值在沙特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达35%,1995年增至48%。[106]另据统计,2000年,沙特阿拉伯非石油领域的生产总值共计3704亿里亚尔,其中私人企业产值为2637亿里亚尔,国有企业产值为1067亿里亚尔[107]。尽管沙特政府依旧垄断石油生产和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私人经济无疑已成为沙特阿拉伯经济的重要力量。
民间资本的发展和私人经济的壮大导致沙特社会结构的变革。民众自身经济力量的发展导致民众政治力量的崛起。沙特社会结构演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趋势,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产阶级迅速崛起。20世纪后期,中产阶级开始登上沙特阿拉伯的历史舞台,成为区别于传统教俗贵族的新兴社会力量。New York:社会经济和现代教育的发展造就了一批具有较高文化水平,有一定商业和管理技能的中产阶级。这个阶层主要是富有的希贾兹、纳季德商人和贵族的后代,他们到西方留学归国或从国内大学毕业之后,成为军政部门的中高级官员、工商企业的经理人、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医生和律师等等。70年代以来,沙特政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鼓励私人投资,扶植民营经济,现代工商业者人数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政府雇员由1970年的12万人增至1980年的30万人,成为中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108]伴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每年约有数以万计的青年学生毕业于名目繁多的高等学校,中产阶级的规模不断扩大。60-70年代,中产阶级主要来自开放程度较高的希贾兹和东部省。进入8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纳季德人亦加入中产阶级的行列。80年代初,沙特阿拉伯的中产阶级大约有几十万。[109]80年代中叶,政府雇员20万人,工商业者联合会(前身是希贾兹商会)成员10万人,构成所谓中产阶级的重要来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人数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一社会阶层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其大部分成员都曾接受西方大学或者沙特国内大学的教育,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中产阶级大都与现代经济相联系,是沙特阿拉伯最具现代性的社会阶层。中产阶级凭借自身掌握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而非依赖家族背景和血缘关系获得社会地位。社会和经济发展为他们提供了机遇。沙特阿拉伯的中产阶级主要包括在沙特军政部门任职的中高级官员,活跃在工商企业和经济部门的商人、企业家、经理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分布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司法和其他专业技术部门的各类知识分子。中产阶级在沙特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经济的正常运作在很大程度上由他们来维持。然而,沙特阿拉伯的中产阶级在经济和社会地位逐步提高的同时却缺乏相应的政治地位。沙特家族对国家政治权力的垄断剥夺了中产阶级参政议政的空间。中产阶级成员在政府各部门并不具有决策的权力,而只是作为沙特家族官僚政治的工具。
所谓沙特阿拉伯的中产阶级,实际上是一个成分复杂的社会群体。因其复杂的阶级成分和不同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中产阶级成员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中产阶级上层大都与沙特政府及王室成员联系密切,甚至通过联姻的方式与沙特家族融为一体,地位显赫,在沙特政府中担任高级职位,在进出口贸易、建设项目承包以及房地产、金融业和服务业中独占鳌头。他们与沙特家族在诸多方面具有共同利益,构成沙特家族政权的重要社会基础,政治立场相对保守。然而,绝大多数中产阶级缺乏王室支持的政治背景,在沙特阿拉伯现代化过程中受益有限,无缘分享国家权力,长期处于政治舞台的边缘地带。中产阶级政治参与的要求受到沙特家族的忽视和压制,因此对沙特家族政治的不满情绪日益强烈。中产阶级下层则在王国政府中担任较低的职位,在经济领域中的活动受到沙特家族经济的压迫和排挤。他们对沙特家族政治和沙特家族成员个人行为的批评越来越强烈,他们构成了沙特阿拉伯宗教政治反对派的中坚力量。社会成分的复杂与社会地位的明显差异,加剧了中产阶级的政治脆弱性。
伴随着石油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长足进步,现代产业工人悄然崛起,成为区别于传统社会成分的崭新社会阶层。新近城市化的贝都因人和传统的绿洲居民组成了这一社会阶层的主体。他们依靠出卖劳动力换取生计,有时也靠政府的补贴艰难度日。这一社会阶层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在沙特阿拉伯总人口中占据最大比例。40年代,石油公司雇用约1万名沙特阿拉伯人,主要是非熟练工人。50年代,石油公司的沙特阿拉伯人中约三分之二成为熟练工人或半熟练工人,其中44人在公司担任重要职位,3000人进入管理层。1964年,在石油公司的1.3万名长期雇员中,沙特阿拉伯人占80%。1970年,在石油公司的1万名长期雇员中,沙特阿拉伯人占83%。许多沙特阿拉伯人成为工程技术人员。1952年,在石油公司的沙特阿拉伯人中,非熟练工人的比例占96.9%,熟练工人的比例占3%,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仅占0.1%。1974年,在石油公司的沙特阿拉伯人中,非熟练工人的比例下降为26.1%,熟练工人的比例上升至59.4%,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达到14.5%[110]。70年代以来,沙特政府致力于推动非石油领域的工业化进程,冶金、电力和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规模明显扩大,从业人数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外籍劳工处于沙特阿拉伯社会构成的边缘地带,因此构成沙特社会结构的最底层群体。50—60年代,沙特阿拉伯的外籍劳动力主要是来自也门、阿曼、巴勒斯坦和埃及的阿拉伯移民,其中来自也门的移民人数有百万之众。自70年代开始,外籍劳动力的来源出现变化,来自阿拉伯世界的移民比例逐渐下降,来自南亚和东南亚以及欧洲的移民人数呈上升趋势。70年代初,外籍移民在麦加、麦地那和塔伊夫占15%~20%,在利雅得占23%,在吉达占35%。70年代中叶,在获得合法身份的外籍移民中,阿拉伯移民占75%,包括南亚和东南亚在内的其他亚非国家移民占23%,欧洲移民占2%。[111]1975年,沙特阿拉伯人在全部农业劳动力中占91%,在储运业劳动力中占70%,在石油工业劳动力中占57%,而在制造业劳动力中仅占19%,在建筑业劳动力中仅占15%。[112]1975—1985年,沙特阿拉伯的劳动力总数由175万人增至270万人,其中本土劳动力由102万人增至140万人,而外籍劳动力由73万人增至130万人,外籍劳动力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本土劳动力的增长幅度。[113]1997年,沙特阿拉伯境内的外籍劳动力约为900万人,占私人企业劳动力人数的十分之九。[114]外籍劳动力在沙特阿拉伯经济中的特殊地位,构成沙特阿拉伯现代化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明显特征。外籍劳动力人数的增长,一方面反映了沙特阿拉伯现代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反映了沙特阿拉伯国内人口与经济构成的二元状态。80-90年代,沙特阿拉伯国内人口的失业率急剧上升。沙特阿拉伯国内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的居高不下固然是导致失业率急剧上升的内在因素,而外籍劳动力的大量流入亦是影响沙特阿拉伯国内人口就业形势的重要外在因素。
石油经济的繁荣给统治阶层带来巨额财富的同时,以石油工人为主体的工人阶级与农牧民、城市贫民等社会下层人民却过着相对贫困的生活。1947年,沙特政府颁布劳动法,用于规范雇工人数超过10人的企业。根据该劳动法,工人每天工作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得超过6天,另外每年享受10天公假和5天带薪病假,禁止雇用10岁以下的童工,工人的日工资不得低于5里亚尔,雇主可以随意解雇工人而无需任何理由。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多和雇佣关系的扩大,劳资双方不断发生劳动纠纷。1950年,沙特政府在财政部设劳动署。1961年,沙特政府设劳动与社会事务部。负责解决劳动纠纷的仲裁委员会由两名成员组成,分别由雇主和政府指定,却无工人的代表,如果仲裁委员会的两名成员意见不一,则由沙特政府指定最高仲裁者仲裁。然而,1947年颁布的劳动法并未赋予工人组织工会的权利,1956年颁布的相关法令则明确禁止工人的罢工活动。1969年,沙特政府颁布新劳动法。新劳动法禁止男女工人一同工作,雇工年龄不得低于13岁,实行免费医疗和工伤赔偿,建立国家保险制度。新劳动法还规定,雇工人数超过100人的企业中,沙特阿拉伯人必须达到75%的比例,其工资总额不得少于全部工资的51%。[115]新劳动法的局限性十分明显;绝大多数沙特阿拉伯人受雇于不足10人的企业,因此不受新劳动法约束。在很大程度上,新劳动法只是一纸空文,并无实际意义。此外,新劳动法依旧禁止工人组织工会和举行罢工。总体上看,70年代中期以后沙特阿拉伯社会结构呈现出不利于社会政治稳定的金字塔型结构,而且这一结构的发展趋势仍在不断增强。
【注释】
[1]Al‐Yassini,Ayman.(1985).Religion and State in 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p.53.Boulder:Westview Press.
[2][苏]尼·伊·普罗申著,北京大学历史系翻译小组译:《沙特阿拉伯》,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41页。
[3]Beling,Willard A.(1980).King Faisal and the Modernisation of Saudi Arabia.p.76.Lon‐don:Croom Helm.
[4]Al‐Farsy,Fouad.(1999).Modernity and Tradition:The Saudi Equation.pp.105‐106.St Peter Port:Knight Communication.
[5]Knauerhase,Ramon.(1975).The Saudi Arabian Economy.p.161.New York:Praeger.
[6]Al‐Rasheed,Madawi.(2002).A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93.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Knauerhase,Ramon.(1975).The Saudi Arabian Economy.pp.163‐164.New York:Praeger.
[8]Wynbrandt,James.(2004).A Brie f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198.New York:Check‐mark Books.
[9]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401.Ramon.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0]Wilson,P.W.&Graham,D.F.(1994).Saudi Arabia:The Coming Storm.p.207.New York:M.E.Sharpe.
[11]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332.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2]Al‐Rasheed,Madawi.(2002).A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112.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Al‐Yassini,Ayman.(1985).Religion and State in 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p.62.Boulder:Westview Press.
[14]Champion,Daryl.(2003).The Paradoxical Kingdom:Saudi Arabia and the Momentum of Reform.p.83.London:Hurst&Co.
[15]Mackey,S.(1987).The Saudis:Inside the Desert Kingdom.pp.6‐7.Boston:Houghton Mifflin.
[16]Champion,Daryl.(2003).The Paradoxical Kingdom:Saudi Arabia and the Momentum of Re form.p.80.London:Hurst&Co.
[17]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393.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8]Wilson,P.W.&Graham,D.F.(1994).Saudi Arabia:The Com ing Storm.p.177.New York:M.E.Sharpe.
[19]Cordesman,A.H.(2003).Saudi Arabia Enter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p.12.Connecticut.
[20]Long,D.E.(1997).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p.72.Gainesville: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21]Al‐Rasheed,Madawi.(2002).A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149.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409.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3]Donald,M.Moliver.(1980).The Economy of Saudi Arabia.p.60.New York:Praeger.
[24]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405.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5][苏]尼·伊·普罗申著,北京大学历史系翻译小组译:《沙特阿拉伯》,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370页。
[26]Masood,R.(1984).Industrialization in Oil‐Based Economies.p.112.New Delhi:ABC Pub.House.
[27]张俊彦主编:《中东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8页。
[28]Wilson,P.W.&Graham,D.F.(1994).Saudi Arabia:The Coming Storm.p.216.New York:M.E.Sharpe.
[29]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406.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30][日]田村秀治编,陈生保等译:《伊斯兰盟主———沙特阿拉伯》,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315页。
[31]Looney,R.E.(1982).Saudi Arabia's Development Potential:Application of an Grow th Model.p.169.Lexington,Mass:Lexington Books.
[32]Niblock,Tim.(1982).State,Society and Economy in Saudi Arabia.p.240.London:Croom Helm.
[33]Al‐Farsy,Fouad.(1999).Modernity and Tradition:The Saudi Equation.p.172.St Peter Port:Knight Communication.
[34]张俊彦主编:《中东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0页。
[35]Long,D.E.(1997).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p.89.Gainesville: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36]Al‐Farsy,Fouad.(1999).Modernity and Tradition:The Saudi Equation.p.137.St Peter Port:Knight Communication.
[37]Wilson,P.W.&Graham,D.F.(1994).Saudi Arabia:The Coming Storm.p.221.New York:M.E.Sharpe.
[38]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414.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39]Al‐Farsy,Fouad.(1982).Saudi Arabia:A Case Study in Development.p.142.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40]Looney,R.E.(1990).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audi Arabia.p.86.Connecticut.
[41]Knauerhase,R.(1975).The Saudi Arabian Economy.p.111.New York:M.E.Sharpe.
[42]Johany,A.D.(1986).The Saudi Arabian Economy.pp.111‐112.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London:Cromm Helm.
[43]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p.415‐416,p.420.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44]Cordesman,A.H.(2003).Saudi Arabia Enter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p.303.Connecticut.
[45]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编:《亚非研究》,第2辑,时事出版社2008年版,第167—168页,第170页,第172页。(www.daowen.com)
[46]Al‐Farsy,Fouad.(1999).Modernity and Tradition:The Saudi Equation.p.189.St Peter Port:Knight Communication.
[47]Wilson,P.W.&Graham,D.F.(1994).Saudi Arabia:The Coming Storm.p.223.New York:M.E.Sharpe.
[48]Al‐Farsy,Fouad.(1999).Modernity and Tradition:The Saudi Equation.p.192.St Peter Port:Knight Communication.
[49]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p.455‐456.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50]Wilson,P.W.&Graham,D.F.(1994).Saudi Arabia:The Coming Storm.p.223.New York:M.E.Sharpe.
[51]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456.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52]Cordesman,A.H.(2003).Saudi Arabia Enter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pp.303‐304.Connecticut.
[53]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403.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54]Looney,R.E.(1982).Saudi Arabia's Development Potential:Application of an Grow th Model.pp.163‐164.Lexington Books.
[55][日]田村秀治编,陈生保等译:《伊斯兰盟主———沙特阿拉伯》,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304页。
[56]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404.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57]Wilson,P.W.&Graham,D.F.(1994).Saudi Arabia:The Coming Storm.p.175.New York:M.E.Sharpe.
[58]Champion,Daryl.(2003).The Paradoxical Kingdom:Saudi Arabia and the Momentum of Re form.p.81.London:Hurst&Co.
[59]Long,D.E.(1997).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p.72.Gainesville: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60]Abir,Mordechai.(1993).Saudi Arabia:Government,Society,and the Gulf Crisis.p.22.London;New York:Routledge.
[61][苏]尼·伊·普罗申著,北京大学历史系翻译小组译:《沙特阿拉伯》,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6-7页。
[62]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228.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63]Niblock,Tim.(1982).State,Society and Economy in Saudi Arabia.p.192.London:Croom Helm.
[64]Akkad,A.A.(1983).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Manpower in Saudi Arabia.p.111.Colorado.
[65]Johany,A.D.(1986).The Saudi Arabian Economy.p.109.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London:Cromm Helm.
[66]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421.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67]Wilson,P.W.&Graham,D.F.(1994).Saudi Arabia:The Coming Storm.p.30.New York:M.E.Sharpe.
[68]Niblock,Tim.(1982).State,Society and Economy in Saudi Arabia.p.194.London:Croom Helm.
[69]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421.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70]Natasha,Alexander.(1999).Saudi Arabia:Country Study Guide.p.77.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Business Publications.
[71]Abir,Mordechai.(1988).Saudi Arabia in the Oil Era:Regime and Elites;Con flictand Collaboration.p.xviii.London:Croom Helm.
[72]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424.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73]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421,458.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74]Roberts,M.H.P.(1979).An Urban Profile of the Middle East.p.102.London.
[75]Al‐Ankary,K.M.(1989).Urban and Rural Profile in Saudi Arabia.p.4.Berlin.
[76]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459.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77]Al‐Ankary,K.M.(1989).Urban and Rural Prof ile in Saudi Arabia.p.8.Berlin.
[78]Al‐Ankary,K.M.(1989).Urban and Rural Profile in Saudi Arabia.p.8,10.Berlin.
[79]Cordesman,A.H.(2003).Saudi Arabia Enter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p.232.Connecticut.
[80]Blake,G.H.&Law less,R.I.(1980).The Changing Middle East City.p.59.London.
[81]Al‐Ankary,K.M.(1989).Urban and Rural Profile in Saudi Arabia.pp.4‐10.Berlin.
[82]Abir,Mordechai.(1993).Saudi Arabia:Government,Society,and the Gulf Crisis.p.15.London;New York:Routledge.
[83]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310.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84][日]田村秀治编,陈生保等译:《伊斯兰盟主———沙特阿拉伯》,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305页。
[85]Askari,H.(1990).Saud i Arabia's Economy:Oil and the Search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p.159.London.
[86]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462.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87]Abir,Mordechai.(1993).Saudi Arabia:Government,Society,and the Gulf Crisis.p.17.London;New York:Routledge.
[88]Cham pion,Daryl.(2003).The Paradoxical Kingdom:Saudi Arabia and the Momentum of Reform.p.113.London:Hurst&Co.
[89]Abir,Mordechai.(1988).Saudi Arabia in the Oil Era:Regime and Elites;Conflict and Collaboration.p.122.London:Croom Helm.
[90]Abir,Mordechai.(1988).Saudi Arabia in the Oil Era:Regime and Elites;Conflict and Collaboration.p.36.London:Croom Helm.
[91]Abir,Mordechai.(1988).Saudi Arabia in the Oil Era:Regime and Elites;Conflict and Collaboration.p.43.London:Croom Helm.
[92]哈全安著:《中东国家的现代化历程》,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10页。
[93]Abir,Mordechai.(1988).Saudi Arabia in the Oil Era:Regime and Elites;Conflict and Collaboration.pp.42‐47.London:Croom Helm.
[94]Al‐Yassini,Ayman.(1985).Religion and State in 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p.112.Boulder:Westview Press.
[95]Rezas,A.(1984).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audi Arabia.p.48.Washington.
[96]Abir,Mordechai.(1993).Saudi Arabia:Government,Society,and the Gulf Crisis.p.90.London;New York:Routledge.
[97]Masood,R.(1984).Industrialization in Oil‐Based Economies.p.62.New Delhi.
[98][叙]莫尼尔·阿吉列尼著,何义译:《费萨尔传》,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61页。
[99]Askari,H.(1990).Saud i Arabia's Economy:Oil and the Search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p.166.London.
[100]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462.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01]Schwartz,Stephen.(2004).The Two Faces of Islam:The House of Sa'ud From Tradition to Terror.p.265.New York.
[102]Abir,Mordechai.(1988).Saudi Arabia in the Oil Era:Regime and Elites;Con flict and Collaboration.p.37.London:Croom Helm.
[103]Cordesman,A.H.(2003).Saudi Arabia Enter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p.232.Connecticut.
[104]Mallakh,Ragaei EL.(1982).Saudi Arabia:Energy,Developmental Planning,and industrialization.p.98.Lexington Books.
[105]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455.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06]Long,D.E.(1997).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p.89.Gainesville: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107]Ramady,M.A.(2005).The Saudi Arabian Economy:Policies,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p.28.New York.
[108]Wilson,P.W.&Graham,D.F.(1994).Saudi Arabia:The Coming Storm.p.24.New York:M.E.Sharpe.
[109]Abir,Mordechai.(1993).Saudi Arabia:Government,Society,and the Gulf Crisis.p.93.London;New York:Routledge.
[110]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425.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11]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458.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12]Al‐Yassini,Ayman.(1985).Religion and State in 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p.116.Boulder:Westview Press.
[113]Niblock,Tim.(1982).State,Society and Economy in Saudi Arabia.p.211.London:Croom Helm.
[114]Champion,Daryl.(2003).The Paradoxical Kingdom:Saudi Arabia and the Momentum of Reform.p.196.London:Hurst&Co.
[115]Vassiliev,Alexei.(2000).The History of Saudi Arabia.pp.430‐432.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