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退耕还林生态建设科技含量提升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退耕还林生态建设科技含量提升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加大科技投入,有效提高退耕还林、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退耕还林作为国家生态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认真作好科学规划,组织可行性论证,明确科技依托单位,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办法,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是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举措,其最终目标是造福人民,使之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退耕还林生态建设科技含量提升

六、加大科技投入,有效提高退耕还林、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

退耕还林作为国家生态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认真作好科学规划,组织可行性论证,明确科技依托单位,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办法,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中央各部门对西部大开发研究经费已经给予了一定倾斜,现有必要在退耕还林的拨款之外,增加一些科研经费,支持各地、市、县针对本地情况研究问题,进行宏观规划,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目前科技支撑仍停留在文字上,实际操作很难体现。应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至少在植被建设布局、建设的实施计划、效益动态监测等方面创造条件,使科技支撑落在实处。发挥高新技术优势,例如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支撑,利用现有的遥感数据源,调查植被的生态现状,提取植被类型、长势、覆盖度及不同时期植被特征等变化信息,分析“退耕还林(草)”地区植被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研究植被建设动态变化规律,对生态建设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避免盲目性,为“山川秀美”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科技支撑。

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土壤条件差异很大,地形特征更是多种多样,不同地区适合不同的植被、树种,因此,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确定适宜的树种、草种,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草。注意研究和挖掘乡土树种,乡土树种不仅适宜当地的生态条件,迅速恢复植被,而且不少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加强对这些树种的栽培和人工采种、育苗、造林等技术的研究,建立采种母树林。在树种选择方面,尊重施工单位和群众的意愿和利益,尤其要重视还草的作用,充分发挥草所具有的根系浅、地上部分一年一更新、并能有效改善土壤有机质和保持水土的优长之处。

2.大力推广林业实用新技术,提高造林质量

积极推广和应用ABT生根粉浸种、浸根造林,大力推广集水保墒、地膜覆盖、病虫害防治、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等抗旱保活技术、抚育管理技术和优质高产技术等措施;同时,积极推广乔灌草结合、林果结合、林药结合等退耕还林(草)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生物工程科技成果,如生根粉、组织培养、胚胎繁殖等技术,快速培育容器苗、组培苗、脱毒苗等,推动现代育苗技术的革新,提高育苗科技含量。建立健全一整套种苗调运、贮藏、播种、检验、检疫规章制度,强化对种苗的检验检疫,确实把好种苗质量关。与此同时,根据当地气候、降雨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整地季节和造林时间,提高造林成活率。

充分认识到封山育林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封山育林,才能使人工栽种的苗木与当地生态体系逐步融合,才能使退耕还林接近自然生长的原生林,才能基本具备原生林对自然灾害的自我适应和恢复能力,并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孕育机制,从而达到恢复自然生态体系的目的。

病虫害防治技术必须与造林同步进行。由于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异常,使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为了保证退耕还林的质量,必须从育苗环节开始,严抓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坚决禁止有病的苗木上山,上山后及时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及早做好防治工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把造林损失降到最低。

3.建立和完善退耕还林生态工程效益监测技术

生态工程效益监测为准确、及时地反映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科学、全面地评价工程建设成效,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对进行退耕还林的地区进行工程效益监测工作意义重大。工程效益监测要设立定位监测站,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生态指标体系,进行长期、稳定和细致的观测,并对退耕还林前后进行比较,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全面的比较和分析。运用现代信息和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推广3S技术、网络技术,加强工程实施监控和资源动态监测,推动管理现代化。

为了促进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根据研究成果制定有关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以便在工程设计、实施、检查验收中推广应用。尤其要注重结合工程实施开展科技示范工作,科技示范是科研与生产结合的桥梁。科技示范要点面结合,科技示范要与技术培训结合。通过科技支撑项目和技术推广项目,建立科技示范区,促进研究成果迅速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同时,通过示范点或示范区的建设,积极开展技术培训,重点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并通过他们把技术普及到林农,发挥科技示范的辐射带动作用。

总之,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技术性强,不仅需要林业部门深入细致的工作,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搞好这项工程建设,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目标,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此项政策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尤其是广大农户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抱有很大的希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是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举措,其最终目标是造福人民,使之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但是,在生态环境建设的大目标下,很容易忽略涉及当地每一个个体利益的终端目标。当前退耕还林还草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推动下,实现农民收入的有效增加。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退耕后人地矛盾会更加突出,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中央政策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诸如基本农田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等,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为退耕还林、生态建设提供了新契机。生态环境建设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生态环境建设必须要做到以下“三个结合”:一是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实现生态扶贫;二是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相结合,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与西部农村地区的景观改造相结合,培育生态旅游和特色旅游。只有做到这三个结合,才可以实现农民生活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农村景观的生态化,为我国在西部地区的农业、农民和农村三大问题的解决做有益探索。(www.daowen.com)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中,突出和强调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世纪之初,在我国解决了温饱问题,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建设新进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依然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退耕还林还草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它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当前,退耕还林还草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按照陕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总体规划,1999~2010年全省规划退耕还林还草2876万亩,荒山荒地造林2670万亩,除去现已完成的造林面积外,还有3000多万亩坡耕地、宜林荒山地需要退耕还林还草和造林绿化。退耕还林还草作为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史上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规模最大、投入最多、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经过几年的有效实施,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更为可喜的是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广大群众热情高涨,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日益提高。因此保持政策的连续与平稳,不仅关系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预期目标能否实现,也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取信于民的重大问题。

【注释】

[1]孟春,牛昉等.退耕还林后续政策建议.农村财政与财务,2005:3

[2]孟春,牛昉等.退耕还林后续政策建议.农村财政与财务,2005:3

[3]柯淑娥等.陕北能矿资源开发中的环境资源保护问题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4]柯淑娥等.陕北能矿资源开发中的环境资源保护问题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5]王书华等.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症结与出路.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6)

[6]谭磊.论退耕还林中农民面临的社会风险.人口与经济,2003(6)

[7]都阳.贫困地区农户参与非农工作的决定因素研究.中国扶贫论文精粹(上).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8]秦均平.特贫山区退耕还林与人力资源开发.宁夏社会科学,2002(6)

[9]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10]仲大军.中国社会形态的演变.http://www.dajun.com.cn,2002-1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