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关于本书
本课题作为一项参与性研究项目,旨在对已经实施几年的退耕还林还草进行一次评估,是一次区别于由政府及相关部门自上而下的评估,而是采取自下而上的思路和方式,将实施这一工程的主体———农民作为重要的相关群体,把他们在具体实施这一工程时的感受、体验、需求及愿望纳入评估指标体系中来,通过参与式评估研究发现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调整和完善不适宜的政策与措施。
本书是将参与式评估方法运用于学术研究的一次尝试,因此,从参与式评估方法的视角出发,突出了研究对象的主体性,亦即研究过程中被调查或被访谈的人,并且更加强调研究对象由过去的“要我说”转变为现在的“我要说”。这一转变既凸显出研究对象的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获得以往研究难以得到的“隐蔽起来的资料”。但同时也按照传统的学术要求来分析和厘清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已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及其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困境,这也成为研究者提出建议与对策的依据和根基。也正因为是尝试,所以对于研究者来讲就具有相当的挑战性,或许从研究成果的内容、结构以及方法的应用上都显得有些稚嫩和粗浅,但无论怎样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在书斋里做学问的人来说,这样的研究实施和探索还是极为重要和极具价值的。因为这样的研究取向其实不仅涉及具体的研究方式、方法和技巧,更多的会涉及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反思。
本书从结构上共分为六部分。
导论,“理念与方法”,重点阐述了本项研究展开的背景、理念与方法以及对既往研究文献的梳理,并尝试着将退耕还林放置在参与性的框架之下。
第一篇,“政策背景与机理”,人类发展的历史与实践证明:生存始终是第一位的。只有对生存的威胁被彻底解除之后,生态才会作为高质量生存的必备要素被提出、重视和推广。而从1999年推行的“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政策之所以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一方面是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在国家对退耕还林(草)农户给予相应补偿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不仅确保了当地老百姓的实际利益,也看到退耕还林还草后生态环境改善所带来的长远利益。这种利益的重新分配与协调也成为退耕还林政策的内在机理。
第二篇,“话语与心声”,所呈现的是基层退耕还林直接相关群体的座谈与访问结果,他们包括基层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退耕还林政策的理解和感受,执行中总结出的经验、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认知与理解、感受与评价,具体实施中的困惑与需求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叙述者对退耕还林政策的理解与认知,以及用他们的视角对退耕还林相关三方互动中权力与利益关系的诠释。尽管这些材料或过于零散而缺少系统性,有些甚至可能是个人情感的流露而缺少理性,但却是他们最切身、最朴实的感受,因而至少可以引导我们站在自下而上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退耕还林政策及其引发的各种变化。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有那么多基层的实际工作者、村民都共同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中来,用他们的“声音”丰富和深化了课题的研究,尽管这些内容在语言上、逻辑性上可能不太符合“学术规范”,但所表达的却是他们最真实的处境和所思所想,这些在通常情况下常常被忽略、或者视而不见的“声音”,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认知和理解退耕还林政策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成为调整和完善退耕还林及其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三篇,“经验与成效”,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标志着传统的以过量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终结,是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我国大农业空间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退耕还林政策推进的过程中,各地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并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积累了丰富的极有价值的经验,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于这些经验与成效的回顾和总结,不仅有助于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也可以进一步增强我们推进退耕还林、建设生态环境的信念和决心。
第四篇,“问题与困境”,由于退耕还林还草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建设周期长,再加之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所有这些都会导致退耕还林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来自国家政策方面的,也有来自地方政府的,还有来自农户的,不管这些问题是认识上的偏差,或是操作上的失误和不当,或是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或是工程管理和运行机制上的不健全,都会使这场浩大的生态建设工程遭受到多方面的挑战,从而影响到工程建设成效的巩固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可持续性。深入分析和把握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是有效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加快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巩固已经取得的建设成果,确保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第五篇,“对策与建议”,退耕还林还草经过几年的实施,一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原有政策规定的补助期限将至,而相关的后续政策又不明确,退耕还林政策未来的走向成为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核心问题。另一方面,对西部地区来讲,退耕还林还草依然是治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性措施,同时,透过生态环境的治理,也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了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在不断调整和完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统筹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合理的重点区域布局的基础上,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强化对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区域在基本农田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的开发与培植、扶贫开发、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搬迁及小城镇建设等综合治理的政策研究与制定,以此推动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建设的进程,巩固工程建设的成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繁荣。
【注释】
[1]国家林业局.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十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征求意见稿),2001
[2]李炳坤.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经济问题,2000(3)
[3]佘方忠.退耕还林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林业经济,2000(5)
[4]支玲,刘俊昌.退耕还林的含义与实施基础研究.世界林业研究,2002(6)
[5]刘璨.退耕还林行为动因的经济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6]王继军.“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经济学基础.农业经济问题,2003(8)
[7]杨旭东等.试论退耕还林的经济理论基础.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8]占绍文等.退耕还林的经济学依据和可持续性分析.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
[9]樊耀东.退耕还林边际内部成本中“信息不完全”的经济学福利分析.林业经济问题,2004(5)
[10]李文刚等.退耕还林政策效率与农户激励的博弈均衡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11]于转利等.退耕还林的博弈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12]李孟波.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几点思考.科技创业月刊,2005(2)
[13]张军连等.退耕还林工程中补贴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及相关建议.林业经济,2002(7)
[14]王闰平等.对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运行机制的全面探讨.生产力研究,2002(6)
[15]汪小勤等.从“退耕还林”和“禁伐”政策的实施看对农民利益的补偿.改革,2001(3)
[16]李世东等.退耕还林试点若干问题的探讨.防护林科技,2002(2)
[17]张殿发等.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建议.中国水土保持,2001(9)
[18]孙涛.退耕还林工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林业资源管理,2005(1)
[19]许志农.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陕西林业科技,2005(2)
[20]李世东等.退耕还林试点若干问题的探讨.防护林科技,2002(2)
[21]余蜀峰.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塔里木农林经济信息网,2002(11)
[22]李世东等.退耕还林试点若干问题的探讨.防护林科技,2002(2)(www.daowen.com)
[23]张力小等.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的政策有效性评忻.林业科学,2002(1)
[24]朱波.长江上游退耕还林工程合理规模与模式.山地学报,2004(6)
[25]张力小等.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的政策有效性评析.林业科学,2002(1)
[26]田明华.对当前西部退耕还林政策中有关做法的思考.林业经济,2001(1)
[27]周华等.关于现有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探讨.中国林业,2001(11)
[28]许志农.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陕西林业科技,2005(2)
[29]李世东等.退耕还林试点若干问题的探讨.防护林科技,2002(2)
[30]奉国强.退耕还林政策分析与建议.林业经济,2000(5)
[31]刘燕等.退耕还林的制度缺陷.中国环境报,2004(12)
[32]赵曦.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试点工程问题与对策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0(12)
[33]刘燕等.退耕还林的制度缺陷.中国环境报,2004(12)
[34]刘燕等.退耕还林的制度缺陷.中国环境报,2004(12)
[35]余蜀峰等.关于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几个政策性问题.林业经济,2001(6)
[36]熊善松等.关于当前退耕还林工作的几点思考.林业经济,2000(5)
[37]张国民等.退耕还林与“三农”问题.绿色中国,2005(12)
[38]奉国强.退耕还林政策分析与建议.林业经济,2000(5)
[39]郭晓鸣.退耕还林工程:问题、原因与政策建议.中国农村观察,2005(3)
[40]沈茂英.有效实施退耕还林试点工程的若干政策建议.农村经济,2001(1)
[41]余传英.退耕还林中农民收入增长对策探讨.生态经济,2001(9)
[42]胡霞.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农村经济,2005(5)
[43]张国民等.关于四川省退耕还林试点示范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四川财政,2000(10)
[44]何开丽.在西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02(6)
[45]侯军歧等.退耕还林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2(4)
[46]庞淼.退耕还林工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农村经济,2005(10)
[47]邵立民等.退耕还林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1(12)
[48]贾卫国.对我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49]占绍文等.退耕还林的经济学依据和可持续性分析.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
[50]蒋海.中国退耕还林的微观投资激励与政策的持续性.中国农村经济,2003(8)
[51]佘方忠.退耕还林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林业经济,2000(5)
[52]刘明远.西部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安排.经济研究参考,2005(5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