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调查样本
1.定边县
定边县位于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处,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属鄂尔多斯荒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全县下辖25个乡镇、334个行政村,总人口31万人,农业人口27万人。总土地面积370万亩,人均耕地13.7亩,陡坡地和沙化地占30%,退耕后人均耕地面积为12.5亩,口粮田平均单产224公斤(含蔬菜、洋芋)。
全县海拔1303~1970米,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多风、夏干旱、秋阴雨、冬严寒;平均降雨量为316.9毫米,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年平均蒸发量为2490.2毫米,是降水量的7.9倍;年平均气温7.9℃,无霜期为141~168天;境内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极差,干旱、风沙、霜冻、冰雹、虫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区域内河流少且流量小,水资源严重匮乏,特别是白于山区山大沟深,人口居住分散,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吃水难、照明难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从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到2005年,国家共下达退耕还林任务101.84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8.34万亩,荒山造林37.5万亩。
(1)定边县纪畔乡
纪畔乡的总土地面积20.96万亩,总人口是6014人,11个村民委员会,34个村民小组。退耕还林以前,人均耕地有12亩,经过几年的退耕还林,人均退耕大约在2.5亩左右。从2000年开始退耕还林,到2005年底已经有6年,共完成退耕还林16000亩,荒山造林30000亩。2000年以前有林地1万亩,草地(天然草场)2万亩,林草覆盖率16%左右,完成人工种草2万亩,现在达到6.6万亩,林草覆盖率33%,翻了一番,人均退耕达到2亩半,人均人工种草4亩,人均荒山造林5亩。人均养羊5只,全乡总数达到3.2万只,主要是山羊。1998年以前人均纯收入890元,现在是1860元。
纪畔乡强庄村:全村退耕还林1211亩,还草1305亩,荒山荒坡造林1200亩,还有600多亩虽然退了,但没有纳入退耕还林项目中来,所以也就一直没有兑现,主要是没有退耕还林的指标。
村民对政策还是理解的,退耕还林以后环境确实比以前好多了,以前一到春秋风沙几乎天天刮,大风刮来时,大白天就像黑夜一样,家里、锅里、包括人的嘴里到处都是沙子,大风一来啥都干不成了,现在就好多了,林草把地表都覆盖住了,沙子起不来或起来的少了,沙尘自然少了许多,特别是进到林子里感觉空气凉爽、新鲜。所以退耕还林绿化造林好还是好。
农民也有自己的担心,退耕还林补助8年,马上就要到期了,但还林后的8年时间,林子根本长不成材,也就没有经济上的收益,只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退耕地8年期满后就见不到任何效益,农民的收入明显减少。我们村退耕前人均耕地有10亩,到现在人均退耕4亩,现在保留的耕地人均在6亩左右,这都是以原有的土地和人口计算的。因此从1993年到2005年期间新增的人口包括新出生的人口和婚嫁增加的人口大约有100多人,这些人都没有寸片的土地。实际上人均耕地也没有那么多。退耕后,风沙小了,但土地少了,虽然现在种地的成本很高,一年下来收入也不多,话说回来,地少了,像去年洋芋、荞麦价很高,就是收成不好,收入也比退耕补助要多了很多。农民是最实际的,看到现在种地的收入还可以,所以好多人就后悔了,后悔退那么多地。
(2)定边县砖井镇
从1999年开始退耕还林工作,大致退了1.1~1.2万亩左右,全是耕地,退耕之前是15.16万亩,地方大,耕地多,不存在没田种的情况。全镇80万亩土地,36万亩林地,20万亩柠条地,柠条作为羊饲料,无人、无资金开发利用,缺乏人、资金和技术,老百姓不认识柠条的作用,人工草地种5万亩紫花、苜蓿。
刚开始推行该政策时,群众态度还算积极,镇上不存在退耕还林的亩数问题,上面给的亩数很少,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退耕还林表面上是一个生态问题、生态现象,实质上是牺牲西部人的利益,不让泥沙进入黄河,影响河南、山东。打坝是一种非常好的地,全是生态林,从长远来看,老百姓种地的经济效益要好于种树。
砖井镇王圈村:全村312户,1513人,12个小组,4个自然村。退耕前人均耕地11亩,退耕后人均7亩,全是旱地。经济来源主要靠洋芋、荞麦和一些谷类作物,另外就是出去打工,全村大约有100多人出去。2005年人均收入970元。
村上退了5300亩现耕地,荒山荒坡造林10000亩,全种的是柠条,退耕地种的有松树、榆树、沙棘、沙柳等,草基本上种的都是苜蓿,主要为发展养殖业。全村户均养羊5~6只,养殖数量不多主要是因为草供不上,虽然草的面积占了退耕还林面积的四分之一,但还是不敢大量养殖。
西任沟村:全村共有308户,1480口人,11个小组。退耕前有耕地1.19万亩,退耕2200多亩,现有耕地9640亩。人均纯收入860元,主要来源种植业就是洋芋和荞麦,这大概有6000亩,还有些油籽作物,主要是自用,另外就是石油征地和进口扶贫费,人均大概有100元,这个收入不稳定,是个过渡时期,实际上人均收入也就760元左右。出外打工的有200多人,大部分是利用农闲时间出去的,长年外出打工的也就50~60人。(www.daowen.com)
2.子长县
子长县位于延安市北部,地处黄土高原峁梁沟壑区第一附区,是黄河中游138个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全县总土地面积2405平方公里,下辖8镇5乡2个管委会,354个行政村9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3.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72万人。2005年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为41986万元和25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48元。
子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1℃,降水量514.7mm。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地表切割破碎,是生态系统脆弱、经济文化落后、各种矛盾较为集中的地区,也是国家贫困县之一。1998年底,全县仅存的治理面积为240.83平方公里,治理程度为10.05%,林草覆盖率为6.16%。
截止2005年底,国家累计下达的子长县退耕还林任务为91.54万亩,完成91.54万亩,占任务量的100%。其中退耕地造林71.65万亩(生态林52.65万亩,经济林5.02万亩,人工草13.98万亩),荒山造林19.89万亩。目前,全县尚有25度以上坡耕地25万亩待退。
(1)南沟岔镇
子长县南沟岔镇现有23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987户,总人口1.3万人。1999年以来,累计退耕还林53470亩,还草9597亩,荒山造林13470亩。2005年底人均收入1750元,全镇人均兑现560元,退耕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3左右。
南沟岔镇陈家山村:全村540口人,113户,6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总土地面积5400亩,现退耕还林2100亩,还草2282亩,另外有荒山不到2000亩,退耕后人均耕地0.5亩。全村人均收入1600元。
眼下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是退耕还林补助,退耕的钱粮补助有1000元左右;二是养殖业,全村养羊2300只,人均4只,养100只以上的有5户,50只以上的有13户,最少的也有20多只,所以全村户户都养羊。村上羊虽然养的多,但也没有人敢放养,主要是害怕放羊罚款。村上外出打工人很少。
(2)高台乡
高台乡总人口为6848人(在家务农的不到一半人,主要是外出务工),有13个行政村。从1999年到现在的6年时间,除2001年没有退耕还林任务外,总共退耕近4万亩,荒山荒地造林8666亩,人均退耕5.77亩,在子长县也是退耕还林比较多的乡镇。
全乡人均收入1800元,主要的收入来源除了退耕还林补助以外,积极发展草畜业,提出了“向山要钱、向沟要粮”。“向山要钱”主要是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养殖业;“向沟要粮”就是打坝淤地,增加基本农田,稳定粮食生产。高台乡是全县最偏僻、最穷的一个乡,自然条件差,依照我们高台乡的实际,着重发展草畜业。目前全乡草面积(主要是指兑现面积)9819.6亩,实际面积为16366亩,其中不含林地套种的草,全部草地加起来共有2.6万亩左右,用于发展养殖业,全乡现有羊子存栏14000多只。从去年开始,在全县培养养殖大户,最多的有养300多只的,成为全县的典型,主要是靠干草饲养,苜蓿割回来阴干后加工成草粉,再配合其他饲料,农户可以固定2~3名劳动力,来解决舍饲圈养羊子的草料问题。目前在全县推广这种经验,也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张家湾村:张家湾村共有96户,486人。全村总共有耕地2700亩,草地100亩左右,林地200来亩。从1999年开始退耕还林还草,几年先后退耕1134亩,其中还草的有560亩。退耕还林以后村上将远处的土地都退掉了,近处的、种植条件好一点的土地就留作口粮田,人均现有耕地也就在2.5亩左右,全村人均年收入大概在1400~1500元之间。
收入来源主要是养羊和牛,种植业主要就是种洋芋,再就是外出打工。养殖的收入能占到人均收入的500元,打工主要是到煤矿掏煤,打工在人均收入中能有400元左右,种植业的收入也就在300元,退耕还林还草补助在人均收入能有200~300元。
黄米山村:全村共有54户,250多口人,土地总面积大概有3980亩,人均有近16亩。退耕前有耕地1980亩,当时人均退耕有7亩多不到8亩,荒山荒地2000亩。全村共退耕了1830亩,其中还林1757亩(这中间有1000多亩是林套草),还草73亩。剩余耕地150亩左右,人均也就是6分地。去年全村人均收入在1200~1300元之间,主要就是退耕收入、养羊收入、打工收入这么几项。村里的荒山荒地全都种树造林了。
农户的收入来源,主要的也就是退耕收入和畜牧养羊,目前全村养殖羊子大概有400多只,凡是在家的(也就没有长年外出打工的)家家养,户均一般都在10只以上,3家大户大概养的有50~60只吧,喂羊主要是苜蓿,基本上就是靠退耕地种的草来养殖的。除了这两项收入之外,就是出去打工,有长年出外打工的,但数量不多,可家家都有出去的,留在家里的大都是和我这样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年龄大的、残疾的,都还留存村里,打工也不是人人都能去的,但是年轻的不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