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理念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综合性工程,责任主体是政府,实施主体是农民。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作为责任主体的政府,无论是政策法规的制定、资金的投入、粮食的补贴兑现,还是宣传、教育和鼓励等等,效果都非常显著。但作为这项工程实施主体的农民,仅仅是一种被动参与,即完成上面下达和布置的退耕还林任务,你叫干啥就干啥,你叫怎干就怎干,而他们的感受、观点、知识及要求并未能够充分体现,在这场浩大的群众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中,并未建立起一套农民既是执行者、又是决策者、还是评估监测者的主动参与的框架体系。退耕还林还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生态建设工程,同时还是一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富民工程,这其中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深度参与,实际上是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简单化、机械化,最终的发展也将是不可持续性的。
事实上,对于退耕还林(草)的评价或评估不可能用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来回答。那么,当面对那些已有研究论述中的不足和局限时,本研究是要改写以上的论述呢,还是拘泥于几乎成为模式的论述?可以肯定的是这二者都不是我们想要做的。作为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退耕还林(草)不仅涉及生态环境的治理与建设,还牵涉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同时,还涉及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没有去探讨,更没有任何答案。比如广大农户对已实施几年的退耕还林(草)政策到底有着怎样的评价?他们对退耕还林(草)政策有着什么样的感受,政策补助期已接近尾声,未来他们将面临怎样的实际困扰、风险,他们的需求、期望到底是什么?怎样建立起确保“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的长效保障机制?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和回答,是站在我们的立场和角度,按照已有的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逻辑线路替他们做出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的回答,还是走进田野,深入社区,关注和倾听退耕还林农户的声音。同样,当我们通过对上述大量的实地调查以及文献资料的收集,获得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仔细的梳理、分析,开始着手构思、撰写退耕还林还草参与式评估这一研究成果时,我们发现其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一是大量的研究成果往往被局限于已成定式的标准统计指标调查之中,结果往往是就数字论数字,试图仅仅用数字来说明这一涉及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变革;二是许多研究成果是研究人员依据间接的或者被不断引用的资料呈现出来的。正是这些充满各种局限的相关研究结果,使我们不得不发出一些必要的追问:我们虽然能够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资料呈现出退耕还林还草进展的基本情况,甚至是存在的种种问题与困难,但所有这些能真诚理解和反映出退耕还林农户的心声、需求和愿望吗?这些复杂的、多元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以及潜藏在结构、关系背后的利害冲突体仅仅能用数字图表和被重复引用的文献资料表达出来吗?同时,在方法论的层面上,我们也一直在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去表述和呈现已被诸多研究成果逐渐远离的社会学研究本该追求的本土知识?用什么样的路径去展开并延伸我们的研究而不至于构成对本土知识的疏远呢?这时候问题的实质已远远超出研究方法的范畴,而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面———研究理念,亦即我们的研究是建立在“以民为本”的基础之上,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反身认识自己,在深入社区之前,大多数关于退耕还林(草)的概念、评价、分析、论述,哪怕是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都是来源于相关部门提供的统计资料,往往是“他者”用他们的话语呈现的结果。
如果我们不想将这项研究仅仅作为一种勾勒退耕还林(草)一般性的状态来完成,而是当成具有明显的涉及动态、认知和情感的深度研究来理解,那么,上述问题就是必须要回答的关键性问题。首先,我们将这些问题的回答建立在大量的宏观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与多个退耕还林地区基层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座谈、讨论以及交流和沟通,使我们从整体和宏观层面上对退耕还林政策执行现状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和理解。其次,我们将研究的重心放在透过个案访谈资料和小组焦点访问的生动叙述,来倾听和见证退耕还林还草当事人的经历、感受与期望,于是下田野、进社区,透过参与式方法的应用,悉心倾听实施主体的心声、愿望和需求,用他们的话语来呈现退耕还林的全景图,就成为开展本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
本课题作为参与性研究项目,旨在对已经实施几年的退耕还林还草进行一次评估,是一次区别于由政府及相关部门所进行的自上而下的评估,而是采取自下而上的思路和方式,将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主体———农民作为重要的相关群体,把他们在具体参与、实施这一工程时的感受、体验、需求及愿望纳入评估指标体系中来,通过参与式评估研究发现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因而在研究取向上,是基于“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和对公共政策自下而上的反思与追问,坚持社区主位的研究方法论;在研究方法上,我们更加注重采用质性研究中的口述和小组焦点访问的方法,更强调退耕还林相关人群包括县、乡、村具体执行操作者,尤其是广大农户的代表性,以期获得对退耕还林还草研究的深入性。所以,我们呈现出的不同相关群体个案的话语,小组访问的结果,甚至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都来源于社区民众的本土知识。即通过互动的方式收集生活在社区中的主体居民的亲身体验,从而共同完成解释退耕还林还草进程中的种种现象,建构起改进或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因此,在从事退耕还林还草参与式评估这一主题的研究时,我们将更多的关注焦点放在退耕还林还草实施主体———农户身上,他们是如何经历、体验和评价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对于政策补助标准、补助期限等后来的政策调整等,他们又做出何种反映。整个调研,我们都试图通过多个不同个体、群体不同的话语,来建构和理解退耕还林的现状及政策调整变化过程,探究和发现形成这一状态的多种因子,从而揭示退耕还林还草需要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将研究的关注点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关注参与性的理念。就参与性而言,近年来,在国际社会和国内NGO组织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已在农村工作的多领域开展活动与研究,如自然与环境保护、扶贫、卫生健康与教育等,并由农村逐步向城市推广,尤其是西南一些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省份,其林业管理的思路已发生转变,由政府林业向社会林业、社区林业发展,社区管理、社区咨询的意识和操作方法已被接受和应用。关注参与性的方法,绝非是简单地组织农民在一起讨论社区的规划与发展问题,更重要的是贯彻自下而上的工作理念,将男/女作为社区发展的主体,尊重他/她们的本土知识,实际上是向村民赋权的过程,以此激励他/她们参与到社区发展中来,使他/她们不仅仅是执行者,还应该是决策者。退耕还林是政策性最强、投入最多、群众参与度最高的浩大的生态建设工程,但对每个退耕地区来说,又是在实施一个项目,因此对于一个具体的项目其实施方法就并不是简单的上面给粮给钱,下面只管埋头苦干,而是将参与性理念贯穿于项目的实施过程,并透过退耕还林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使村民们成为退耕还林的执行者、参与者、决策者以及当地社区发展的主体。因为在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过程中,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比农民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困难,更希望脱贫,更希望有好的生存环境,一旦有机会,他们会比任何人都更用心、更充分的利用。“参与式方法的应用,既强调产出,更强调过程。也就是说参与式方法给了非决策主流群众一个发言的机会,创造出了一种民主和平等的气氛。”[53]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政策框架下的具体管理的主动权移交给农民自己,更能激发他们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信农民的管理能力并不等于农民不需要培训和帮助,在相信和依靠他们的同时,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必要的培训,包括参与式的培训,它不仅是提供项目实施的新方法,更为重要的它应该是退耕还林还草以及改善农村生产发展环境、生存生活条件项目实施的新理念。
关注政策性的分析。将个案的口述资料、参与式互动的资料纳入到社会结构的分析中去,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来看待这些话语对本研究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调研中,我们努力将文本或官方话语变为疑问的话题,透过参与者的讨论给予重新的阐释,以期建构属于主体———农户关于退耕还林(草)的话语,再通过叙述者的主体经验来展现他们的期望和问题。因此,对政策的分析,也就更希望能透过他们的话语来再现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工程进展、存在问题、暗含的各种风险等,而不是用官方的话语去替代他们的声音。只有这样的政策分析,也才更符合我们自下而上评估退耕还林(草)政策和需求的理念与程序。
关注基于经验的声音。如何倾听声音?如何对待声音?是对我们工作的一项挑战。实际上,我们将这次课题更多地当成是一次道德与政治实践的过程,在访问不同的相关群体成员过程中,也体现赋权、平等和尊重。我们深知,在访问过程中和资料的整理、分析处理中会遇到“研究者”与“被研究者”、“聆听者”与“叙述者”的权力关系。尽管在访问前期,我们也多少准备了开放性的问题,但在访问过程中尽量围绕叙述者的记忆及叙说取向进行访问,希望使这些资料能丰富和充实以往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希望以此能或多或少改变既有研究结论中“他者”声音一边倒的常规,使退耕还林还草实施主体的经验体会能进入到研究成果的“殿堂”,让更多的人知道,从而丰富既有的退耕还林还草研究成果的内容与风格。
透过上述三个关注点,来探讨并试图回答的基本问题主要是:
(1)透过人与自然博弈的历史轮回,来关注生态环境演变历程中,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如何推动、影响这种演变进程?面对这种变化人类应做出怎样的反思和自省?
(2)退耕还林政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施的?广大农户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框架下是如何行动的?他们如何理解并应对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哪些因素决定和影响着他们的行为?结果又是怎样的呢?(www.daowen.com)
(3)退耕还林还草实施主体之间是如何互动的?不同相关群体的利益及其差异性在哪里?在现有的政策、制度框架下他们得到了什么或失去了什么?
(4)退耕还林还草主体对现在的状况有何感受和评价?在政策的实施、执行以及调整过程中,他们有什么困难和担忧、需求和希望?
(5)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是如何推动退耕还林还草的?相关的政策、制度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推行的?政策的理念又是如何体现的?
(6)在对大量质性资料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利于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方案。
(7)从自我反省的视角,在研究过程中,重新审视作为研究者的我们在质性生产中的权力,反思研究取向、研究方法上的局限,从而总结个人的实践理论。
对于关注公平和赋权的研究者来说,对“声音”敏感是出乎寻常的。我们关注“声音”,其实,不仅是因为研究中的价值取向告诫我们必须给“失落的声音”、“沉默的声音”提供更多的发声机会,建构一个良好的发声位置,更重要的是我们深知“声音”背后的权力和身份关系,也更期望在现实的研究中能打破这种不平等的关系。这样,在我们看来,在认知和评价退耕还林政策及其过程、成效与问题时,就很有必要根据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中,不同主体自己的判断能力来记录和描述。这一视角,实际上也就是通过个人的感受与体验、希望与需求来对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加以说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关于退耕还林的个人描述与记忆的资料实在是太少了,在这个领域所能找到大量的相关资料都是被重复引用和复制的数据与图表。
在本项研究中,我们选择个人口述的方式,是想透过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不同参与主体中重要知情人的特殊身份、认知程度、能动性以及他们/她们的感受、评价和期望来探讨退耕还林政策这一主题。他们是从不同地区、不同的身份中选取的,我们相信,这些不同的话语所呈现的是不同个人的经验及评价,不仅能够深入理解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感受及评价,而且可以透过不同的主体经验,反映出公众对退耕还林政策的不同需求和期望。
我们认为尽管退耕还林政策在施行过程中,这些叙述者一方面会受到政策本身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也一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自己的应对策略和思考,而这些主体经验、感受和行动,正可以呈现出退耕还林农户对现行政策的理解或抵抗。其实,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经济状况、不同身份的个人,在执行退耕还林政策的过程中,在与不同主体人群的互动中,会有不同的经验,产生不同的感受和需求。因此,通过口述资料的收集与叙述者的分析,可以把个人的经验与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调整变化的脉络联系在一起,促使我们对退耕还林工程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剖析。这些恰恰可以对既有相关研究的盲点和误区加以补充和延伸。
更为重要的是,采用口述资料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不同于其他方法,它因尊重并记录了每个人的经历,避免了只见“社区”不见“人”的局限,也敏感地防止了可能对研究对象“他者化”的倾向,而从特定社区人的生活形态、行为模式等涉及退耕还林不同过程去获取资料,更多的是在本地化的情景中完成有关退耕还林现状的描述和解释。
因而,在研究设计和成果的表述上,我们既借助于规范的文献、报告、报表来呈现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与现状,更是将以往被忽视的退耕还林实施主体———农户的经历、感受、情感等作为一个部分纳入到科研成果中来,从而以多种不同视角在呈现生态环境与退耕还林“历史”和“现实”的同时,更多的是想揭示、呈现广大退耕还林农户眼中对于这一政策的感受与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