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投资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涉及多方面情况。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天然属于农村妇女劳动者个体,对个体的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投资激励是首要的制度安排,崇尚知识、崇尚科学、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是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必需的制度环境。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主体的确立可依据“谁受益,谁投资”和“比较优势”原则来进行。依据此原则,外部性越强的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投资项目,越应该由政府公共部门来开发投资,如公共卫生、基础教育;专用性越强的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项目,则越适宜由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使用者进行开发投资。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投资还应注意公平与效率。公平是指所有农村女性劳动者都有机会发展自己,不会因财富多寡、家庭出身失去学习的机会,这一“阳光普照”目标应由政府来完成,通常是依靠政府筹集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效率则是指根据经济发展实际需要选择有针对性的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项目进行投资,实现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优质、有效开发。调研还显示,由于农村妇女人力资源迁移和流动而出现的人力资源开发投资风险的存在,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失去了农村妇女人力资源投资的动力和积极性。要防范这类风险,除了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劳动力市场完善和就业政策的配套外,在投资体制上可以适当加大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行区域间和城乡间的补偿。这既符合公平原则,也符合效率原则。这一效率的基础是政府、企业、家庭三方在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的不同项目上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因此,沿海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需求和家庭需求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参与开发投资、相互合作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的多元主体投资体系。
一、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
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力资源的投资,通过对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在教育培训、经验技能、医疗保健和就业迁移等的开发投资,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形成一定形式的人力资本。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妇女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家庭都进行了符合各自需求和期待的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投资。
(一)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教育资本
教育资本是农村妇女人力资源通过接受或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包括幼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各种形式的社会办学,如成人继续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其主要作用是使农村妇女人力资源掌握基础科学文化知识,具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教育投资可使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终身受益,并进行人力资本的代际传递。
(二)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技术资本
技术资本是针对农村妇女人力资源中从业人员进行经济生产活动或提供服务所需技能的开发投资,投资形式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学习、非农在职培训、非农职业与技能培训和干中学等;其主要作用是使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学会相关农业生产技术、非农职业与技能,提高从业女性劳动力的熟练程度、增进工作经验、提升做事技巧、拥有创新能力或沟通协调能力等。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技能投资是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生活和工作的前提。
(三)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健康资本
健康资本主要是指投资于农村妇女人力资源身体素质形成的资本,包括对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体质、孕产生育、健康保健以及休闲健身等的投资;投资形式包括医疗服务(如在医院和诊所进行患病治疗、解除病痛和健康保健等活动)、公共卫生服务(如饮食营养、防疫、环境保护、消毒禁毒、性病防治等)和休闲健身服务(如村庄体育健身设施的设置、文化娱乐场所的提供,以及休闲活动的开展等)。农村妇女人力资源身体素质的投资可使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维护身体机能、拥有健康体魄。
(四)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迁移资本
迁移资本是指农村妇女人力资源进行空间迁移所花费的投资;投资形式包括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地域性迁移费用、职业转换的流动费用和相关信息成本等。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迁移投资可使农村女性劳动力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和最大增值。
二、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多元主体投资体系
在农村妇女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对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开发投资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具有显著的长期性特征。从系统论视角来看,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的多元投资体系由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主体、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实施与配置、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积累三个子系统构成,见图5-1。
图5-1 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多元主体投资体系
(一)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主体子系统
(1)家庭或个人投资。家庭或个人对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投资,在幼儿学前教育、高等教育、孕产生育和休闲健身中表现较为明显。对前二者而言,投资受益者多为潜在农村人力资源,尚未就业,缺乏经济收入,因此对家庭的依赖度较高,其投资额度决定于农户家庭收入水平的高低。一般而言,后两项支出投资者大多已就业,经济上有固定收入和独立性,因而其投资额度与投资者的收入情况和所从事行业密切相关。
(2)中央及地方政府投资。中央及地方政府投资主要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村庄基础文化体育设施提供、大规模就业转移培训等,政府的投资规模、投资力度与国家经济体制、社会公共政策和经济发达程度紧密联系。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教育、医疗卫生投入。(www.daowen.com)
(3)企业或社会组织投资。企业对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投资表现为在职培训,主要对从业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岗位培训、技术培训、选送进修、听讲座等费用,职业信息收集和处理支出等也包含在内。企业的投资具有投资过程、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同一性,区域特征、个性特色显著。社会组织的投资则主要以赞助和捐助的形式出现,投资者包括社团、协会、基金会等民间组织和高等院校、技术学院等。
(二)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实施与配置子系统
(1)教育培训投资。教育培训投资是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的核心,在整个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中所占比重最高、持续时间最长,其中对教育的开发投资最为明显。教育投资中,幼儿教育和高等教育主要由家庭来实施和配置,九年制义务性基础教育则多由政府来进行投入和配置,在职技能培训则多由农村妇女人力资源所就职企业提供。
(2)医疗保健投资。对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医疗保健的投资包括用于孕产生育、医疗服务、卫生保健和休闲健身上的支出和费用,其目的在于维持和提高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寿命、耐久力和生命力;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医疗保健的投资时间很长,几近一生,且投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
(3)就业转移投资。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就业转移投资多表现为女性劳动力的迁移流动费用,具体可分为国内流动费用、国际流动费用和转移信息成本;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就业转移投资的大小与劳动力的流动距离成正比,且与流入地的门槛高低相关。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积累子系统
对农村妇女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投资后,就逐步进入到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存量积累阶段,具体以教育资本、技术资本、健康资本和迁移资本的形式存在,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自身收入增长现实不断提高相应素质,实现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向农村妇女人力资本的转换。
综上,农村妇女人力资本并非自然产生的,是对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后才形成。数量庞大的农村妇女人力资源转化为有深具竞争力的农村妇女人力资本,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妇女人力资本,由此必须对农村妇女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投资。运用人力资本投资、公共产品供给等理论,从政府、企业、家庭三层面,对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主体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发现政府、企业和家庭三方在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中各有其客观需求与目标。因此,不仅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开发投资力度,还需要企业和家庭对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开发投资。依据“谁受益,谁投资”“公平”“效率”和“比较优势”等相关原则,沿海发达地区在农村妇女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家庭都进行了符合各自需求和期待的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投资,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需求和家庭需求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参与开发投资、相互合作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的多元主体投资体系。这是一种必然趋势。
【注释】
[1]西奥多·舒尔茨:《对人进行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吴珠华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2]西奥多·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吴珠华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3页。
[3]Samuelson,P.A.Diagrammatic Exposition of a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5,37(4):350-356.
[4]Buchanan,J.M.An Economic Theory of Clubs,Economica,1965,32(125):1-14.
[5]吴雨才:《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为研究》,2008年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29页。
[6]吴雨才:《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为研究》,2008年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32页。
[7]王英梅:《我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学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44—48页。
[8]宋玲妹、崔潮:《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变化趋势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
[9]方志耕、刘思峰:《基于纯策略的灰矩阵二人有限零和博弈模型研究》,《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441—44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