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批判与超越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更为激进的马尔库塞思想在进行传播和研究初始,学界褒贬不一。总体而言,对马尔库塞的理论较多持消极否定态度。这些观点站在全面维护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坚决否定马尔库塞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独创性,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有所补充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批判与超越

界定法兰克福学派,我们一般以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领导的社会研究所作为某种机构性的象征,而批判理论则从更宽泛的层面,被认为是指“某种思维方式,即坚决废除支配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传统与其他学说广泛联系的思维方式”[1]。如何批判地传承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为在内的西方文论,是中国文论界一直积极探索的课题。这种批判,既包含着以批判的思维方式去借鉴、扬弃和吸收,更包含着对所借鉴的理论的超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当今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学界在不断借鉴、改造和吸收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文学理论过程中,必须厘清历史传统与现实语境的界限,开拓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道路,生长出一棵接中国文学艺术现实地气的理论之树。

以批判理论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从被引入中国之初便受到了诸多关注。它被认为是“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2]理论共同体。作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的著作被引进后一度受到热捧,如《爱欲与文明》第一版就印了近20万册[3]。学界对马尔库塞著作的译介、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持续至今,对马尔库塞理论的历史意义和地位的评价也经历较大的转变。本文所取的批判和超越维度,是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方面是马尔库塞理论在中国传播和研究的维度;一方面是马尔库塞理论本身所具有的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批判维度。学界数十年来对马尔库塞理论思想的研究进程,对于西方文论中国化颇有借鉴意义。学界在对马尔库塞理论的深入研究中,也不可避免遇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和继承问题。这对于我们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1.国内马尔库塞理论评价的历史变化历程

新时期以来,我国理论界不断加强与西方理论的交流和对接,一时间掀起了翻译、引进西方理论的热潮。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热点。马尔库塞1979年逝世,西方学界的报道传译到国内,让人们第一次认识到马尔库塞的生平脉络和理论著作。当时,很快就有学者作了介绍,“《法兰克福汇报》指出,马尔库塞是反映本世纪精神面貌的法兰克福学派著名人物之一”[4]。《哲学译丛》、《社会科学研究》、《国内哲学动态》等杂志先后发表了对马尔库塞论著的翻译和讨论。

马尔库塞译著在80、90年代受到关注,先后被不同译者和出版社翻译出版。其中《单向度的人》拥有最多中文译本:张峰的译本《单向度的人》(重庆出版社,1988);左晓斯的译本《单面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刘继的译本《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绿原的译本《美学方面》(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以及被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编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第二卷的版本《美学面向》。马尔库塞富有盛名的代表性著作和文集现都已有中译本,比如:程志民等译《理性和革命: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重庆出版社,1993);李小兵编译的《审美之维》(三联书店,2001);黄勇、薛明译《爱欲与文明》(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文集则有李小兵翻译的《现代文明与人的困惑——马尔库塞文集》(三联书店,1989)。还有马尔库塞的部分文章收录在一些文集中,比如:任立编译《工业社会和新左派》(商务印书馆,1982);绿原译《现代美学析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王治河译《艺术的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研究室,1998)等。这些译本和选集极大地推动了国内马尔库塞理论研究,也为人们研究马尔库塞提供了更丰富和翔实的理论资源。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现在的30余年间,国内学界对马尔库塞理论的评价,经历了非常显著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初,社会经济政治、历史环境还处于巨大的震荡和调整之中。人们的思想中还存在某些“左”的影响,因而理论研究的延展也不免存在某些局限。因此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更为激进的马尔库塞思想在进行传播和研究初始,学界褒贬不一。总体而言,对马尔库塞的理论较多持消极否定态度。人们普遍批判马尔库塞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范畴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的经济范畴,试图用性欲的解放来代替人的社会解放,用本能结构的革命来替换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更有人申明这种理论是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空想主义,毒害着人们。有的学者批判马尔库塞对马克思理论的歪曲,把抽象的人、人的本质、异化,作为探索历史发展的基本元素;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看作只是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之间的矛盾,而并非阶级矛盾;还制造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的对立,拙劣地反对马克思主义[5]。这些观点站在全面维护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坚决否定马尔库塞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独创性,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有所补充和发展。其中尤以对马尔库塞的激进思想、乌托邦思想的定性,以及理论发展阶段等观点的批判更为集中。人们纷纷批评马尔库塞思想中的激进性,指责他将青年人引向歧路。多数学者简单地批评马尔库塞试图建构的理想社会是一种乌托邦的空想主义。

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新世纪以后,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们对马尔库塞的认识和评价有了较大的改变。比如,曾经遭到强烈批判的马尔库塞的激进思想和对艺术自律性的强调,如今被认为是其最具独特思想魅力之处。又如,马尔库塞理论中的否定和批判,是否具有建构力量也得到再评价,有学者认为马尔库塞走向了更加切合实际的理论探索和研究中,批判最终是为了建构[6]。再如,有学者指出马尔库塞思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批判不乏真知灼见和深刻性,虽然其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大相径庭,但是试图用精神分析学改造马克思主义,并借此分析发达工业社会的新的统治形式,以及在此影响下改变了的人的心理结构,为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形态的批判提供了某种补充;指出法兰克福学派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按他们的理解和修正,应用于对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批判分析,寻求解决资本主义矛盾和危机的良药”[7]。此外,由于马尔库塞经历了60年代学生运动的失败,他对此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之后的理论著说与之前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有学者据此认为他“又回到理论之中,回到早期的思想中,马尔库塞的思想走出了一个循环”[8]。而且目前不少学者在对马尔库塞后期理论著作作了深入分析和较多肯定之后,认为马尔库塞在60年代之后“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9]。马尔库塞理论的深刻内涵、思想发展阶段等问题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讨论和较为深入的研究,其理论成就和历史地位进一步得到较为客观的认识和较为公正的评价。

笔者对国内学界马尔库塞研究的上述变化感到欣慰,认为对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尔库塞的思想、理论都应当作客观分析,既肯定其中创新、合理的因素,也要指出其错误、片面的地方,应当对其历史地位作出客观审慎、实事求是的评价。当然,对于其理论中存在的消极和局限也应当批判地审视、客观地廓清。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2.批判和超越:走向马克思主义美学

我们今天谈论马尔库塞,绕不开几个问题:爱欲说、单向度思想和异化问题。这些核心主题与马克思主义密切相关。在马尔库塞的理论发展历程中,海德格尔、弗洛伊德、马克思都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资产阶级社会日益暴露其内部缺陷和社会危机,当经院哲学回避人类实存问题,对盛行的危机、没落等问题避而不谈时,海德格尔发表的关注“具体哲学”的《存在与时间》吸引了年轻的马尔库塞。1928年马尔库塞加入海德格尔圈子时便已形成了自己的哲学计划,就是“具体哲学”。马尔库塞与海德格尔的决裂,并不只是因为表面上政治立场的不同。对具体的现实的关注,是马尔库塞追随海德格尔的出发点。而后也是出于此,又转向了马克思主义。马尔库塞在1932年出版的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发现了批判理论的有力支撑。《手稿》对马尔库塞的影响超越了此前马尔库塞对狄尔泰与黑格尔具体化理论的关注。马尔库塞毫不犹豫地投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怀抱,秉持对具体的人的生存境况的关注,对艺术、美学的执着热情使他的理论直至今天仍不会被忽视。他的社会批判理论从马克思那里获益良多。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思想使马尔库塞认识到现时代的异化性质和资本主义的生存形式,只有通过总体革命才能符合人的本质。马尔库塞,如有的西方学者所说,是“真正具体的,并且超越了那些政治党派持有的那种僵化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和理论马克思主义”[10]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马尔库塞十分注意厘清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区别,他认为这两者不能同等对待。他所批判的主要是上述那种僵化的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当时苏联和东欧流行的那种教条主义的和斯大林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早期的《爱欲与文明》、《单向度的人》、《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中,已经可见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及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等抱有敬意,有选择地学习、继承和运用,并尝试将弗洛伊德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当然,这使他在某些根本方面实际上离开了马克思主义)。而在批判正统马克思主义美学立场上阐发自身系统的美学观点,则更多体现在后期的《审美之维》一书中。《审美之维》作为马尔库塞的总结之作,它的副标题便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批判性考察”。要注意的是,马尔库塞批判正统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体出发,直接去解释一件艺术作品的性质和真实性,尤其是指那种把艺术作品直接看作是以某种确定的方式,表现着特定社会阶级的利益和世界观的看法,是对马克思美学理论的僵化和教条化,具有非常大的弊端和局限性。马尔库塞不认同只从生产关系出发去评判一件艺术作品的性质,更不认同每个具体艺术作品都与社会阶级有必然的特定关系。他认为,艺术并非天然要表现无产阶级,也并不是只有现实主义才是正确的艺术形式。马尔库塞认为这种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将美学纳入了僵化的框架之中,并且实质上也不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构想。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是以马克思本人的理论为理论根据,对“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批判。在某种意义上,马尔库塞对马克思主义美学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恢复,将被“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篡改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恢复到正确、客观的道路上。

有学者精辟地指出,“艺术、审美以及文化与政治间的关系,是马尔库塞著作中最核心的部分”[11]。马尔库塞意图超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尝试,集中在形式理论维度上,他说:“我认为艺术的政治潜能在于艺术本身,即在审美形式本身。”[12]在马尔库塞实现他的社会变革理想的理论路径上,形式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形式是西方美学史上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因为其意义的丰富和复杂,人们对其内涵和性质界定导致了许多的争议。从最早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理形式、柏拉图的理式、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二分,到康德的先验形式、俄国形式主义的形式等等,形式的含义和功能不断被人们改写和补充。作为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的马尔库塞的形式理论超越了内容与形式的二分,将形式的内涵建构出独特的革命意义。

马尔库塞通过审美形式进行艺术革命的理论观点以艺术观和形式观为基础。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使人们丧失了对社会的批判性,艺术应当建构出与资本主义现实社会全然不同和对立的现实,来否定当时的发达资本主义现实,即被马尔库塞表述为“单向度的社会”。他指出,人们在社会现实中被压抑为“单向度的人”。单向度的社会在艺术领域的体现便是艺术作品成为交换价值,成为商品,用于满足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的欲望和需求。作为商品形式的艺术形式满足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未满足的需求,然而这种功用作用于人的心灵或灵魂,却无法达到改变人的行为和社会的目的,因而麻痹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反抗意识。马尔库塞试图改变形式,通过他所认为的具有革命性的审美形式,建立起人们对现实的批判。这种审美变形的实现,是通过语言、感知和理解的重组,以致它们能使现实的本质在其现象中被揭示出来:人和自然被压抑了的潜能。有了这种审美形式,艺术作品就能够摆脱现实的无尽的过程,获得它本己的意味和真理,实现人的解放。马尔库塞的形式理论继承了对法兰克福学派从经济批判转向文化批判的意旨,并走得更远。相对于20世纪形式潮流中试图通过艺术形式改造和引导现实的观念,马尔库塞又将其推至了社会批判和实现人的解放的高度。

马尔库塞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批判和超越关系究竟如何,在学界的讨论中还未有定论。但是,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即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拓展了新的视野,对他的理论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从个体的人出发来分析人的现实处境等等,是与马克思一脉相承的。所以,有学者说“马尔库塞的工作更准确地说,不是修正,而是补充和完善”[13],是有道理的。上述马尔库塞的审美哲学第一次通过艺术的审美形式突出了艺术和审美之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和人的解放的革命功能,富有独创性,也是应当肯定的。但是,他将这种革命功能的本源归之于人的本能欲望,却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把马克思主义降低到弗洛伊德的心理主义的水平,陷入了唯心史观。对于马尔库塞这种理论局限,我们不应当视而不见,而应当给予清醒的恰如其分的批判。

3.继承和超越:马尔库塞理论研究的新视域新维度

国外翻译的马尔库塞研究成果,如麦金太尔和阿·麦克伦泰、波林·约翰逊等人的著作对学界影响较大。马尔库塞理论的早期研究主要围绕批判理论、异化问题、文化的阶级属性、辩证法理论等主题。1998年,马尔库塞诞辰100周年时,多个国家纷纷召开研讨马尔库塞思想的学术会议,掀起了马尔库塞理论研究的新热潮。进入21世纪,在全球化和信息等高科技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达到新的发展水平。人们对当前社会历史进程中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日益加强。马尔库塞在上世纪提出的单向度思想、异化理论、人的压抑和解放理论,理所当然地得到人们的重新重视。人们逐渐将对马尔库塞的关注转移到艺术自律性、大众文化、技术哲学、意识形态理论、艺术形式的革命功能等方面。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近十年来的马尔库塞研究实现了全面的超越。通过研究和反思马尔库塞的理论和著作,人们进一步认识马尔库塞所分析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遭遇的问题和危机,了解马尔库塞给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危机提出的解决办法和方案。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以人为本,注重精神层面上艺术、文明的价值引领,对于当今时代和中国社会具有建设性作用,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现代化进程,反思和避免走入资本主义社会曾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探索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www.daowen.com)

还有不少成果是针对马尔库塞的比较研究,如从科技观角度把哈贝马斯与马尔库塞进行比较,在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立场角度将马尔库塞与阿多诺、本雅明等人进行对比,还有研究马尔库塞作为海德格尔的弟子与海德格尔之间的关系等等。人们思考马尔库塞批判的发达工业社会与现代文明,提出:“批判理性的缺失、感性的异在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危机,与中国文化建设有多少内在勾连?在后现代的思潮面前,现代性的矛盾和危机在美学或文化批判中能否得到何种意义上的解决?”[14]人们经由马尔库塞的理论,自发地思考此时此刻、现时现在的中国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另一方面,在新的理论视角和文本支撑下,马尔库塞研究已逐步加深。比如,人们梳理出马尔库塞理论体系中的发展和变化,发现马尔库塞早期对无产阶级革命性已经弱化的判断,在60年代积极参与学生工人运动后发生了转变和修正,等等。在充分的论据面前,人们不再片面地认为马尔库塞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进行了全面消解,也不能孤立地看待马尔库塞与马克思主义美学关系的二重性。

注释

[1] 罗尔夫·魏格豪斯:《法兰克福学派:历史、理论及政治影响》,孟登迎、赵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865页。

[2] 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98页。

[3] 参见郑春生的博士论文:《马尔库塞与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2008年,第8页。

[4] 燕宏远:《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哲学译丛》,1979年第6期,第72页。

[5] 参见王守昌:《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人物评介(四)——法兰克福学派及其重要代表马尔库塞》,《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7期,第6、33-39页;《学术论坛》资料室:《马尔库塞、麦伊尔等人的拙劣表演——三十年代初国外异化热的起因》,《学术论坛》,1984年1期,第16-17页。

[6] 丁国旗:《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0页。

[7] 朱立元主编:《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5页。

[8] 李小兵译序,见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第15页。

[9] 丁国旗:《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0页。

[10] 罗尔夫·魏格豪斯:《法兰克福学派:历史、理论及政治影响》,孟登迎、赵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34页。

[11] 参见Douglas Kellner所撰导论部分,见于Herbert Marcuse:Art and Liberation,Edited by Douglas Kellner,New York:Routledge,2007,p.3。

[12] 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第203页。

[13] 丁国旗:《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90页。

[14] 范晓丽:《马尔库塞批判的理性与新感性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1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