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美学的现代难题:自我与瞬间-法兰克福学派美学研究

美学的现代难题:自我与瞬间-法兰克福学派美学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布洛赫由现代艺术和时代精神状况出发,睿智地洞察到了问题的焦点,并独具特色地看到:人们追求的自我、瞬间等其实是不可知的。就美学来说,布洛赫的剖析也为现代美学难题的破解提供了一个不失为积极的方案:对自我与瞬间问题之积极意义的披露。感官的自我与瞬间按照布洛赫的理解只是在经历,还没有被抓住或把握。

美学的现代难题:自我与瞬间-法兰克福学派美学研究

当现代艺术和现代美学将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进而又将瞬间体验与当下感受置于中心时,其实蕴含着何以体验瞬间,何以感知当下,何以感知自我的问题。布洛赫看清时代问题的核心在当下体验与自我感受后,独具慧眼地将问题又向纵深拓展。在他看来,人类生活中有一个基本事实:人是无法经验自己的直接存在的。“我是我自己。可是,我并没有把握我自己。”[1]从把握自己、把握当下角度看,“一切都在滑失,万物即瞬间。一切都在滑入不可企及之在,都在滑向回忆和希冀”[2]。“概念本身就包含着流失,这是问题所在。”[3]概念和范畴“越高也就越泛,同时也就越远,越少涵盖现在”[4]

布洛赫由现代艺术和时代精神状况出发,睿智地洞察到了问题的焦点,并独具特色地看到:人们追求的自我、瞬间等其实是不可知的。他说,流行的“抓住当下”的口号,只是“逗留当下”,如单纯躺在椅子上,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通常的‘抓住当下’也不过是从一个‘瞬间’跳到另一个瞬间,过一天算一天。”[5]那就是说,人只是从一个瞬间过到另一个瞬间,而并没有对这些瞬间的把握。所以,人“理解不了‘现在-时间’,‘这里-空间’这一课题”[6]。依据是:当我们要去经验或把握刚经历的瞬间时会发现,该瞬间已离我们而去。人把握或理喻的瞬间都已是过去了的,不再是真正的当下。在此意义上布洛赫甚至说:“我们不拥有感知自我和我们的器官,我们处于所经历瞬间的混沌中。瞬间的混沌最终表明了我们自己的混沌。”[7]我们自己无法把握真正的此时,只能经历它。而经历并不意味着抓住了当下,“那不具有存在的强大力量。‘抓住当下’这一真正的契机接触仅仅存在于强烈的生命体验以及此在(无论是固有的此在,还是时间此在)的鲜明的转折点上”[8]。转折就是转向过去或是未来。这就是说,对当下的把握总是与过去或未来相关。“唯当某一现在恰恰是刚刚过去的东西时,现在才不仅是经历过的东西,也是体验过的东西。”[9]

瞬间只有成为过去时才可理喻,才可把握。换句话说,理喻或把握了的瞬间都已是过去了的,真正的当下是无法把握的,由此披露出瞬间的两个维度:感性的和意识的。就感性层面而言,人无时无刻不处于和经历着瞬间。这同时也意味着瞬间无时无刻不在流逝;就意识层面而言,人意识到或把握了的瞬间都已是过去了的。真正的当下,实际的瞬间是无法把握的,要把握也只能是过去或由过去来把握。因此,布洛赫在《论当代之思想氛围》一文中指出了现代思想对当下和自我的关注后立刻指明:离开了过去是无法把握当下的。比如,“离开希腊传统,离开与基督教的关联去寻找曾经是德意志的东西,是很难有结果的”[10],“后来的德国已经与希腊不再有关联,如果再闭上眼睛,就不会看到意大利对德国的意义”[11],“如今,只从意大利来看德国,也显得有些狭隘”[12]。自我与此在都是与之前的过去相连的。把握都是对此前或由此前而来的。瞬间问题上的两个维度同时也是自我问题的两个方面:属于当下的自我只能是感官上的,而自我感受,即被意识到或把握到的自我只能是已经过去了的。因此,当人要去抓住当下时,思想便被无尽地开启,因为这意味着去把握已过去了的瞬间,那不是直接的感性活动,而是一种知性活动。所谓关注自我,抓住当下,就是从意识层面去把握那些已过去的瞬间。那是对思想活动的开启,不仅向过去,同时也向未来开启,因为“刚刚经历过的东西的当时内容是觉察不到的”[13]。但是,当人要去觉察它时,要从过去或未来去觉察或把握它时,就会滋生出欲求,因为把握中不可避免地会注入取舍。于是,“尚未存在的东西也会渐渐生成,而且,可实现的东西以自身之中的质料为前提。在人之中蕴藏着这种开放性,梦想,其中还寓居着各种计划”[14]。也就说,当我们要去把握现时、瞬间时,孕育着对未来的指向,因为所把握住的东西实际已是过去了的。指称上虽然是现时,实际指向的却是未来,这个未来不仅是相对于已经过去了的瞬间而言的,也是就还未出现过或有待出现的东西而言的。由于对瞬间的把握其实是对已经过去事件的把握,其间必然有取舍和价值维度,所以,这种瞬间又包含着未来。在此意义上,布洛赫将之又与企求和希望相连。他说:“有企求的人想要的只有一件事:消除和解读流失以及混沌与痛苦。”[15]虽然瞬间、自我不可把握,但“希望使得我们不会崩溃,因为人类心灵指向着一切,包括还未出现的那个世界[16]。在布洛赫眼里,希望的源起在现在,它从出于对现在的把握。把握的东西虽然已成了过去,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在,但是,从此把握中却恰恰滋生出了对未来的希望。所以他说:“‘生命的现在’推动一切,并从中一切受到推动”[17];“我们前行,我们希望,只是途中混沌”[18]。由此,布洛赫通过对生命瞬间混沌的揭示,披露了当下关注中蕴含的未来指向:使尚未出现的东西成为现实。他说:“希望的本质内容不是希望,相反,恰恰通过使希望开花结果,这种内容才成为无距离的此在,现在时”[19];“希望既不是消极的,也不是关闭在某种虚无之中”[20]。而是对新事物的呼唤。“一个贫乏的时代,即什么也不发生的时代,几乎丧失对新东西的感觉。这种时代生活在习俗惯例之中,对它而言,即将到来的东西并非任何新的东西,而仅仅是昨天的东西的精确重复而已。”[21]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这样的变革时代为我们特别体验可能性的相关概念,为打碎业已形成的东西,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只有在开放的事物当中,这个冲动着的‘现在’才有活动场所,唯其如此,它才能实现自身,才能日益显现自身的内容”[22]

从瞬间的混沌,当下的不可知,到希望,到未来,布洛赫从现代艺术和思想的追求中剖析出了其间蕴含的真谛:对现实的修正以及美好未来的追求。就美学来说,布洛赫的剖析也为现代美学难题的破解提供了一个不失为积极的方案:对自我与瞬间问题之积极意义的披露。无疑,现代艺术将自我感受与瞬间体验问题推向了前沿。但是,自我与瞬间本来包含的两个维度却往往被遮蔽:感官的和意识的。感官的自我与瞬间按照布洛赫的理解只是在经历,还没有被抓住或把握。艺术与审美自然离不开其感性媒介,但是仅留于单纯的感性经历无疑不再是艺术了,其间必须有精神性因素或意识性内容注入,也就是说,自我感受和瞬间体验必然要向意识层面提升。唯有如此提升了的自我和瞬间才不是单纯经历的,而是进入意识和被把握住的。这样的进入就使现代艺术追求的自我与瞬间具有了积极意义:对现时的筛选和对更美好未来的憧憬。意识层面或被把握住的自我感受和瞬间体验在布洛赫的洞察中其实已经是过去了的,这就有着意识的筛选,因而也就包含着对现时某种取舍。“舍”蕴含着对现时的某种不满,“取”蕴含着对未来的某种憧憬或希冀。由自我追求中引发出对现时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希望,这是布洛赫美学,乃至其整个哲学中最独具特色的地方。正是基于这个发现,他进而就艺术的自我表达阐发了艺术的预先推想功能。

注释

[1] Ernst Bloch,“Tübinger Einleitung in die Philosophie”,Suhrkamp,1967,S.11.

[2] Ernst Bloch,“Uber die Gedankenstmosphaere dieser Zeit”,In,Geist der Utopie,Suhrkamp,1985,S.363.

[3] Ibid.S.366.

[4] Ibid.S.366.

[5] 恩斯特·布洛赫:《希望的原理》(第一卷),梦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357页。

[6] Ibid.S.360.

[7] Ernst Bloch,“Uber die Gedankenstmosphaere dieser Zeit”,In,Geist der Utopie,Suhrkamp,1985,S.371-372.

[8] 恩斯特·布洛赫:《希望的原理》(第一卷),梦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357页。

[9] Ibid.S.349.(www.daowen.com)

[10] Ernst Bloch,“Uber die Gedankenstmosphaere dieser Zeit”,In,Geist der Utopie,Suhrkamp,1985,S.304.

[11] Ibid.S.304.

[12] Ibid.S.304.

[13] 恩斯特·布洛赫:《希望的原理》(第一卷),梦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349页。

[14] 恩斯特·布洛赫:《希望的原理》(第一卷),梦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350页。

[15] Ernst Bloch,“Uber die Gedankenstmosphaere dieser Zeit”,In,Geist der Utopie,Suhrkamp,1985,S.366.

[16] Ibid.S.443.

[17] Ibid.S.356.

[18] Ibid.S.430.

[19] 恩斯特·布洛赫:《希望的原理》(第一卷),梦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383页。

[20] 恩斯特·布洛赫:《希望的原理》(第一卷),梦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1页。

[21] 恩斯特·布洛赫:《希望的原理》(第一卷),梦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350页。

[22] 恩斯特·布洛赫:《希望的原理》(第一卷),梦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350-35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