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我国港澳台地区还是大陆地区,都是适应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大势,纷纷把小班化教育改革提到政策议程上来。我国台湾地区在其政策语汇中还明确提出了“小班化精神”的概念和小班小校的理念。就大陆地区而言,在国家政策层面小班化教育理念还停留在初步的提倡水平,尚没有具体的政策设计,相关的小班化改革实验主要是由区域自发推进的。
一、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小班化教育开展状况
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小班化教育探索较早,下面就其历史演变依次做简单介绍。
(一)台湾地区的小班化教育改革
1979年,台湾“教育法”第12条就规定义务教育段之国民小学及国民中学以采用小班制为原则,班级编制及教职员员额编制标准,由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规定。1981年,台湾制定了“国民小学及国民中学班级编制及教职员员额编制标准”,规定小学及中学每班人数以40人为原则,中学每班不得超过48人,小学每班不得超过52人。1987年台湾第六次教育会议决议,逐年降低班级人数至40人以下。1991年的“救救下一代行动联盟”继续要求“降低中小学班级人数”。1994年“410教改联盟”以“小班小校”为四大教育诉求之一,主旨在于改善教育环境。1995年,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再次制定了“国民小学及国民中学班级编制及教职员员额编制标准”,规定小学及中学每班学生人数以40人为原则,最多不得超过45人。同年2月,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出版了一份教育报告书,提出分三阶段降低班级人数计划,以降低到35人为目标。1996年6月,台湾地区“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成立于1994年)提出了一份《第三期咨议报告书》,报告书指出,降低班级人数,落实小班教学精神以及提升教育品质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相比,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小学班级人数确实偏高,因此应视各县市状况,分阶段降低班级人数,各级政府应分年编制特别预算来应付所需之费用,地方所不足之费用由中央政府拨支。同年,郑英敏和吴清山等人完成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委托的“降低国民小学班级学生人数”专案研究报告,成为推动降低中学小班级学生人数政策的参考依据。1997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教育改革总体计划纲要”,并发展为一个教改行动方案,在该方案中,关于降低班级学生人数所占的经费最多,涵盖面最广,计划在十年之内,逐步达到在2007年班级人数降低到35人的目标。1998年,台湾地区颁布“发展小班教学精神计划”,规划18亿元的预算,要求中小学配合办理,3年后实施评鉴,希望能达到“校校有小班,班班有小班教学精神”的基本目标。
以上是台湾地区小班化教育改革的历史演进。在台湾地区的小班化教育政策设计中,“小班化精神”的概念尤需加以关注。此概念的言外之意是,小班只是手段和促进条件,最终目的是改变教学和学习,提升教育品质。小班化精神的具体内涵是指“适应化——因材施教的适性教学;多元化——丰富多元的课程与评价;个别化——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28]。在“发展小班教学精神计划”中,具体的计划原则是:规划小班教学示范计划;加强小班教学师资研习;营造小班教学学习环境;改进小班教学课程、教材;改进小班教学教法、评价;成立小班教学辅导咨商单位;评价小班教学成效;推广小班教学做法。
(二)香港地区的小班化教育改革简况
缩减班额规模和推行小班教学,由于涉及公共资源投放问题等,在香港往往争议较大。在香港基础教育发展史上,班额规模问题一直被视为影响教育的重要因素,相关讨论从未停止。[29]
在20世纪80年代初之前,香港基础教育处于扩张时期,主要任务是教育普及。这一阶段采取的是低成本、高效率的办学形式,班额规模普遍较大。不过,1954年,当时的立法局通过了一项临时措施,规定班级人数最高额是45人,此后这种规定维持不变,直到1986年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不过现实的班级人数,一般比法定的45人要低。
20世纪80年代初之后,政府的注意力由普及义务教育转向提高教育质量上来。1981年,政府发表《小学教育及学前教育白皮书》,表示要削减班级人数,小学普通班由45人减至40人,采用活动教学法的班级可减至35人。1982年,政府邀请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的专家到访研究香港教育情况,并发表了报告书。报告书指出香港的小学根据OECD的标准来看班级人数太多,因而除了讲课或全组指导两种方法以外,很难采用其他形式的教学法,而中学也是挤满了学生。报告引起了舆论的巨大反响,另外加上人口下降和经济成长等因素,从80年代开始,香港班级人数逐渐下降。1995至1996学年,全港公立小学的班级人数平均是33.5人,中学是39.4人。
香港回归后,香港进入教育改革时期,教育改革列入政府首要关注事项,教育财政大幅增加。课程改革是主项,改革充溢着强烈的人本色彩和以学生为本的精神,教学法和学习法的转变很大。要贯彻课程改革,需要有小班的教学形态与之配合,再加上当时学生行为问题日趋严重,班级管理困难加大,因此教育界和社会舆论的主流是倾向于小班教学改革,同时学生入学人口不断减少,也为小班化改革提供了契机。不过,小班教学改革并没有顺理成章地继续推进,相反政府却有较多顾虑,尤甚者,为了推行小学半日制改为全日制,政府要求小学每班增加两名学生(即每班34.5人),到2000—2001学年,全港公办小学的班级人数每班是33.6人,中学是37.3人,和5年前相若。
此后,伴随着有关小班化教育的激烈争论,小班化教育政策依然徘徊不定。这种徘徊,主要是出于教育财政方面的考虑。不过,在强大的社会诉求下,2004年,教育统筹局终于向立法会提交文件,计划在下学年开始在40所小学局部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中英数三科试验小班教学,为期四年。立法会经过了多次辩论,最终于2004年12月3日通过了实施小班教学的议案。立法会决定整个计划预计投资31亿港币(约合4亿美元),到2010—2011年实现香港每班学生不超过20~25人的目标。[30]
当前香港各界认同小班化教育的热情持续上涨,尤其是随着香港出生率大幅下降,出现了所谓的“缩班(减少班级数)、杀校(关停学校)和教师超编”等问题,各界舆论更倾向于以实施小班化教育策略来取代缩班和杀校方式。目前,香港已有340所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舆论呼吁要在中学也大力推进实施小班化教育。新一届特首梁振英表明容许部分中学弹性推行小班教学。实际上,虽然政府层面没有怎么出台推进中学小班教学的政策措施,但是学校层面出于对小班化教育能提高教学效能的信念而在自发广泛试验实施。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只有3%的中学从未实施小班教学,换言之,全港97%的中学已经有不同程度的推行小班化教育的做法和经验。由此可见,香港中学小班教学也已经深入人心,是大势所趋。[31]
(三)澳门地区的小班化教育改革简况
澳门特别行政区在2001年财政年度的施政方针中首次提倡“小班教学”。之前,在20世纪80年代,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扩大教育规模,扩充学位乃是首要举措,这种背景不可能提供推行小班化教育的条件,相反,在80年代中期,有些学校的班级人数上升到六七十人。90年代后,新生人口逐年下降,入学人口减少,催生了实施小班化的时代条件。但事实上,澳门学校每班平均人数一直偏高,到2000—2001学年,小学的班级人数仍然达到43.26人。
鉴于出生人口下降以及思虑到教育改革的未来方向,澳门政府在2001年的施政方针中首次提倡“小班教学”,计划在小学教育中逐步实现小班化。2001—2002学年,首先在小学预备班正式开始施行小班制。
澳门政府力图通过推行小班教学实现优质教育的指标。澳门的小班教学政策在策略上最显力道的是其学费津贴发放方式,即小班教学政策是与“十年免费教育”直接挂钩的。按照免费教育法例的规定,在义务教育段政府以每班45人的学生数作为基准来发放学费津贴金额。学校如果因为收生不足而班级人数减少,政府会使收生人数为35人之小学教育预备班之班级可获45名学生的学费津贴,具体可参照表2-1。[32]
表2-1 澳门小班化教育班级人数及经费
政府用这种津贴发放办法也可以鼓励一些收生较多的学校,把人数多的班级分拆成两班,以35人一班作为中期目标,此举受到教师的欢迎以及家长的支持。另外,澳门教育暨青年局还积极推进一系列配套措施:为校长及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每年皆派人探访学校,收集学校对推行小班制的意见,以为改善之参考;改变教学模式与方法,以善用小班优越的教学条件来营造一个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学习环境;编制“大班转小班”小班教学教师参考资料小册子,以故事形式向教师们介绍“小班教学”;除了常规拨款外,还向部分有特别需求的学校,发放额外的资助,提供支援。
2003—2004学年,包括中学在内,澳门实施小班制的学校已经约占全澳学校的53%,小班人数是35人。澳门的小班化教育改革并没有就此止步,2004年,现任澳门特首,当时的社会文化司司长崔世安在施政方针答问会议上表示,出生率下降和过去十年学额增加,正是澳门推行小班制的良好时机。这为小班教学的继续推进打了一剂强心针。另外,为配合小班教学的开展,教育暨青年局于2004—2005学年还拟订了“优质小班制教学计划”,此计划是选择部分有意改善学校素质及推行小班教学的学校为工作对象,通过发放特别津贴,鼓励推展小班制的学校向专家和学者寻求技术支援,以实际行动及科学态度来落实小班教学。
从2006年开始,澳门政府视学童人口下降为优化教育契机,小班化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2006年开始,政府透过增加班级津贴,鼓励从幼儿园开始推行25人小班教学,并拟用15年逐步推展至中小幼所有班级。新澳门特首崔世安上任后,宣布加快步伐,计划2011年起小学全面实施小班,中学计划2012年衔接小班。[33]2011年,澳门特区政府制定《澳门非高等教育发展十年规划(2011—2020年)》,内中多处提到要继续推进小班化实践,尤其是下一步要推进高中小班教育。[34]另外,政府还实施“优化班师比与生师比资助计划”,以奖励津贴的方式鼓励学校增聘教师,减轻教师负担,全面落实小班化教育模式。[35]
二、我国内地小班化教育改革的区域考察
我国内地大部分地区班级人数普遍较多,四五十人以上的班级司空见惯。同时,很多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基本走完了教育扩张的时期,进入了追求教育内涵发展、优质发展和均衡发展的时代,因此,从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内在需要来看,我国也有开展小班化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从国家宏观教育政策层面来看,小班化教育已经初步进入了教育决策者的视野。2006年11月,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校舍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对班额作了如下规定:城市小学和中学每班班额分别不超过45人和50人。但是与同期东亚国家和地区来看,这样的班额标准规定只是起着限制班额规模扩展的作用,不代表国家开启了小班化教育改革的步伐。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也各仅有一处提到要“推行小班化教学”,不过,虽然仅此一提,但是它确立了基础教育的小班化教育方向,实有激励和督促作用。然而,由于地域差别、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教育财政等复杂因素,短期内恐怕在国家层面难以出台推进小班化教育改革的具体政策规划。不过难能可贵的是,在区域层面已经有一些地区自发局部实验试行,区域探索在1996年从上海开始,并逐渐扩展至全国许多地区,除上海外,北京、天津、南京、杭州等一些典型地区都在全市或局部实验小班化教育。在此我们对一些典型区域进行简略考察。
(一)上海小班化教育探索的演变
上海是我国大陆率先实施小班化教育改革的地区。1996年,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受市教委委托,成立了“步出高峰后,优化教育资源及进行小班化教育的可行性研究”课题组,组织对小班化教育进行专题研究。1996年秋季,课题组以黄浦区北京东路小学为先行试点学校,在四年级2个班、二年级2个班及一年级5个班(每班学生均在28人以内),对“小班化教育”的实践操作及效果进行可行性研究。从1997年秋季开始,扩大了试点学校。参加试点的有黄浦、静安、卢湾、南市、徐汇、虹口、闸北和金山等区县,涉及10所学校33个班级,其中3所为中心小学,3所为一般小学,4所为相对薄弱小学。试点班每班人数控制在25人左右,少的只有19人,最多为28人,男女生比为1∶1.09,学生随机编班,不作挑选。[36]实验结果证明了小班教学的优越性,小班里的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高于大班。小班化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同,研究结果也坚定了上海市进行小班化教育改革的决心,激发了学校和教师进行小班化改革的积极性。
上海市开展小班化教育改革是出于三点现实考虑:把实施小班化教育作为发展优质教育的载体之一;实施小班化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走出“入学高峰”困境和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之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路径;[37]实施小班化教育是配合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的促进性条件。上海实验实施小班化教育一开始就是与上海市课程与教学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融合在一起的。
有学者把上海的小班化教育改革可以分成三个阶段:[38]1997—1999年是试验期。当时,上海经济高速发展、小学开始走出“入学高峰”以及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历史条件。在这一阶段,小班化教育的试点规模从最初的10所小学逐步扩大,1998年扩展至150所小学,1999年为280所,占全市小学总数的20%。就班额来说,市级小班化试点学校的试点班平均班额24人左右,最多每班28人;最少18人,一般每班学额数在20至26人之间。[39]该阶段的研究主体是上海市教委及其市级试点学校,研究主题有“小班化教育”的概念界定、教师包班制、教室环境建设和教学评价研究等。
2000—2005年是“小班化教育”的推广发展期。实行小班化的学校,班级人数基本控制在30人。该阶段由于学校布局调整等原因,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学校数量波动不居,不过实施学校占全市小学总数的百分比则逐年递增:2002年占32.7%,2003年占39.6%,2004年占40.6%,2005年递增到44%。同时,2003年有34所初中开始实施小班化教育,2004年增加到52所,2005年达到66所,占初中总数的19%。2004年有16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加入实施,2005年增加到31所,占该类学校总量的24%。一些区域如黄浦、长宁和杨浦等逐步规定在小学起始年级全区实施小班化教育。此时,上海小班化教育改革进入高峰期。从研究上来说,该阶段的研究主体是各区县教育局及其基层实施学校,研究涉及“小班化教育”内涵、教学策略、区域性推广政策、学校管理常规和基于“小班化教育”的“二期课改”等。尤其是杨浦、卢湾、青浦等11个区出台了小班人员编制标准,在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上给予实施学校以政策倾斜,由此根本上推动了小班化教育的快速推展。
上海在试点推行小班化教育改革时,曾预测2010年以后上海将出现“入学小高峰”,基于此改革保留了一些弹性。[40]但是到2006年,来沪务工人员子女数量的急剧增加已经早早对小班化教育的推展造成了冲击,自上而下的推进态势顿失。2010在沪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人口子女人数已占学生总数的35.91%,2010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新入学人数就占全市新生总数的54%。基于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需要以及一体化教育的理念,上海市的公立中学要接纳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这就使每班30人的小班班额难以为继。另一方面,2009年年底,上海市计生委预报:上海市已进入了新一轮生育小高峰,并预计高峰将持续一段时间。这两方面的人口变动及相应的政策导向必然会极大影响小班化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上海市的静安区原有的4所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学校到2011年9月班额数都在35人以上。到2011年6月,上海市唯一坚持推进中小学“小班化教育”的区域是杨浦区。从2000年开始,按每班40人计算全额拨款(2010年起每班按30人计算拨款),鼓励辖区内中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到2010年9月,全区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全部实施“小班化教育”。
(二)北京的小班化教育改革状况
北京市小班化教育实验探索是从1997年开始。其时促动小班化教育探索的直接背景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小学入学人数的减少。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市人口出生率明显降低,1997年较1996年小学入学学生减少3.5万,1998年又较1997年减少2.5万。[41]入学人口下降是导致学校班级人数减少的自然因素,北京市西城区在1997年有34所小学一年级班级人数在30人以下,到2000年猛增到58所。入学人口的持续减少为北京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历史契机,从后来小班化教育的发展过程来看,影响小班化教育实施过程的最主要的变量也是入学人口的变化。
北京市从1997年开始进行小班化实验研究,到2001年,有16个区县的145所学校、819个教学班的202300名学生参加了实验研究,平均班额不足25人。在2003年,北京市确定了14所市级小班化教育试点小学,其中城区有11所学校,郊区有3所学校。小学之外,在2004年,北京市在有条件的初中学校从初中一年级开始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班额在30人左右。
一些区和学校是研究试验小班化教育的主体。其中北京市西城区是推进小班化实验的典型地区。1998年,西城区教育局成立了由教育局、教科所和教研室组成的“西城区小班化教育”课题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制定了“西城区小班化教育研究方案”,同年,区“小班化教育”领导小组选择了6所有一定科研基础、校长注重教育改革和办学有特色的学校进行试点。
小班化教育的效果是明显的,尤其是参与小班实验的学生通常其主体意识、探索精神、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相较大班都有明显增强。京城家长也更愿意送孩子到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学校。许多濒临撤并的小学,通过小班化教育被盘活,有些学校甚至成了家长择校的热点。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海淀区的小班化教育实验开始于2003年,首批参与实验的小学有27所,许多小学教学质量低或者生源规模小等原因,在全市整合优质资源实行学校布局调整的大背景下,面临着学校被撤并等严峻形势。但是实施小班化教育之后,许多学校转危为安。九一小学原来是生源锐减的薄弱校,后来却成为连续3年在全区五年级学业监测中处于A段的优质校。由于看到小班化教育的效果,当前小班化教育在一些示范高中也悄然流行起来。以北京二中为例,它在2011年招生计划中把每班人数压缩了大约7人,高中三年级全部实施小班化教育,每班30人左右。
1999年,有实验报告得出一份乐观的预测,认为到2005年北京市小学将基本实现小班化教育。确实,在2010年左右之前,北京市的小班化教育改革总体上是持续推进的。但是到2010年左右,形势急转直下,小学小班化教育有面临终结的危机。据报道,2010年新学期开始,由于当年入学新生是“非典”之后第二年出生的“猴年宝宝”,加上外来人口子女就读小学的人数明显增加,导致小学班级人数迅速增加,不少小学名校都接近40人的班额“警戒线”。朝阳区作为国家小班化教育的实验区,以前有80所左右的小学试点小班化教育,控制班级人数在25人左右,小班教学效果显著,但为应对入学高峰的到来,2012年已经暂停小班教学实验,重新恢复为市教委要求的每班不超过40人的标准,以扩增一定的班额数。有专家认为,北京市小班化教育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危机,除了入学高峰到来的缘故,还因为当初入学人口持续减少时许多小学被大量裁撤合并带来的后果。
小班化教育的实施和人口变动的关联过于紧密,持续经年的小班化教育改革实验被人口变动轻易打断说明了它的脆弱性。如果重新把小班变大成了应对新生人数增加的唯一或主要策略,则过去的小班化教育实践方式就足可加以商榷。小班化教育不应只是对付学生人数增减的手段,而应是教育行政部门在规划整体布局时应坚持的发展战略,未来应考虑的是如何把小班化教育变为一种稳定的基础教育发展思路。
(三)天津市小班化教育改革状况
天津市也在1997年开始小班化教育的研究探索。当时的背景同样是天津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和小学入学人数不断减少导致的学校和班级人数的自然缩减,开展小班化教育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利用和优化现有的教育资源,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从1997年天津市开始探索小班化教育,到2001年,天津市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的学校达到300所,占全市小学总数的12.91%,实验范围遍及全市20个区、县及油田、开发区。就班额来说,据2001年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其时全市小班班额规模的要求是35人,小班学生人数在30人以下的占被调查学校的85.71%(其中在25人以下的占47.22%),而小班学生人数在31~35人之间的占被调查学校的14.29%。
2001年,天津市从试点逐步到推广小班化教育,并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科研部门共同成立了“小班化教育实验的追踪研究”课题组。2006年2月27日天津市教委出台了“关于在小学全面推进小班化教育的意见”文件,大大推进了小班化教育改革的进程。文件规定,为实现教育的公平、优质和均衡发展,从2006至2007学年开始,全市所有小学新一年级要严格按照班额规模25~30人的标准,实行小班化教育。同时,在其他在校年级中,继续扩大小班化教育的比例,各年度的目标分别为:2006年小学小班化教育班级比例达到30%,2007年达到50%,2008年须达到70%,而到“十一五”末全部实现小班化。为了保证小班化教育推行的质量,文件同时提出了许多措施,具体的几项是:一是严格师资配备标准。小班教育的教师配备不能低于现有班额40人或50人的标准;二是认真抓好教师培训,开展小班化教育的培训、教研活动,及时发现和研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与实施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三是保证经费投入,对实施小班化教育的班级,要按照现有标准核拨各项经费。在小班化教育的教师培训、课题研究和教学设备配备等方面要给予保证和倾斜。
2010年,《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高水平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推进小班化教育”,这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思路和目标,即继续推进小班化教育。
(四)南京市小班化教育改革过程
南京市小班化教育改革时间较晚,在2001年开始进行试点。但南京市推行小班化教育的广度、深度和决心都是后来居上,目前大有领先之势。
2001年2月,南京市教育局颁发《关于在我市小学开展小班化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工作正式启动。2001年4月,下发《关于举办首届“小班化教育”师资培训班的通知》,开办首期“小班化教育”师资岗前培训班。2001年5月,组织首期“小班化教育”师资岗前培训班学员,考察上海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学、环境布置以及特色课程建设等。2001年6月,正式认定9个区共14所小学试点小班化教育,首批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共有42个班级,平均班额24人。2002年9月,新增小班化教育试点小学17所。2003年9月,新增小班化教育试点小学5所。2005年9月,新增18所小班化教育小学,初中开始进行小班化学校试点工作,首批8所初中被确认为市小班化实验初中。2008年1月,认定同仁小学、白云园小学、太阳城小学、秣陵路小学和凤游寺小学等5所学校为首批“小班化教育示范小学”。2008年,南京市的小班化教育开始从注重量的扩张走向控制总量和注重内涵提升的阶段,当时决定全市要创建100所“小班化”教育精品小学,20%的城市初中实施“小班化”教育。2012年实施小班教育的小学有92所(每班人数28人以内),占全市小学的27%;初中32所(班额36人以内),占全市初中的20%。根据新的小班教育行动计划,到2015年,南京市将新增小班化教育学校110所,50%的小学、40%的初中实现小班教育;2020年全面推广普及小班教育,大大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度。
小班化教育改革过程离不开政府层面的强力支持。南京市改革之所以推进如此之果决,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获得了行政政策的强力支持和推动。南京市小班化教育的发展在制度层面也曾遭遇了诸如教师编制标准和经费划拨标准等瓶颈问题。针对经费问题,2009年,南京市教育局和财政局联合发布了《南京市“小班化”教育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市教育局、财政局在经费预算中设立“小班化”教育专项经费,按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标准(小学每生每年350元,初中每生每年550元),以年初教育事业统计数据作为测算依据,对实行“小班化”教育的小学和初中,按普通班标准人数与小班化标准人数的差额折算,每班每年补助7700元。“小班化”教育专项经费随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调整而增加,专项资金一年拨付一次,原则上在每年9—10月份由市财政将资金拨付至区县财政,区县财政按本区县教育经费拨款方式拨付到学校,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学校的公用经费支出。另外,2009年4月还出台了《南京市小学小班化教育办学水平综合评估方案(试行)》,规范小班化教育学校的办学行为、管理行为以及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借由科研提供智力支持和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以此带动提升小班化教育的推进质量是南京市小班化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2008年,南京市教育局教研室和南京师范大学协商合作成立“南京市小班化教育研究所”[42],这是南京小班化教育从规模扩充向内涵发展的重要标志。研究所人员包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相关教师,南京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市教科所、市小教培训中心及市电教馆的有关人员,以及部分小班化教育学校的校长与骨干教师。该所也是南京市与境外就小班化教育进行学术交流的基本平台,尤其是该所与香港教育学院小班教学发展与研究中心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定期安排小班化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及香港开展小班化教育探索的中小学校长、教师来南京考察与交流,共商小班化教育的有关问题,香港小班研究中心为南京市教育局承办培训课程。双方在所属互联网上建立链接,就共同感兴趣的课题在两地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学校合作进行研究,定期交换有关小班化教育出版的刊物和教材。在搭建信息平台方面,南京市在2008年3月正式开通了“南京市小班化教育网(小学版)”,后又建立了“南京市小班化教育网(中学版)”。这种建立专门网站的做法恐怕也是全国独此一份。
南京市推进小班化教育的决心和办法提升了人们对小班化教育的信心。2012年3月,南京市教育局出台了《南京市小班教育行动计划(2012—2015)》。文件提出到2015年要实现“四个提升”的目标:小班教育学校规模总量明显提升,小班教育办学理念明显提升,小班教育优质水平明显提升,小班教育全国影响力明显提升。在具体目标设计上包括四个方面:就数量规模而言,规定小学平均每年增加20所,4年增加不少于80所,到2015年,小班教育小学总量达170所以上,占全市小学学校总数比例达到50%。初中平均每年增加8所,4年增加32所,到2015年,小班教育初中总量达64所,占全市初中学校总数比例达到40%;就班额而言,实行上限刚性、适度弹性的班额。原则上,小班教育小学班额控制在28人以内,小班教育初中班额控制在36人以内,凡因人口波动等原因确需提高班额的学校,须由区县教育局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正式申报,同意后方可执行,但小学班额上限不得超过32人,初中班额上限不得超过40人;在内涵提升方面,到2015年,建成3所初中和3所小学小班教育研究远程教育基地学校,到2015年,创建初中示范小班学校15所,小学示范小班学校50所;提升小班教育理论研究水平,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标志性的南京经验等。同时,该文件还就经费投入与管理以及教师配置标准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举措。南京市的小班化教育改革政策吸引了全国的目光,该行动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南京市进入了全面推广小班化教育的阶段。
(五)杭州市小班化教育实施状况
杭州市的小班化教育探索与改革在浙江全省领先,从1998年开始,杭州就已开始小班化教育的研究实践,如果继续往前追溯,则1989年杭州大学教育系与杭州卖鱼桥小学合作研究课题“小学低年级全科包班的教育实验”也可被视为杭州乃至浙江最早的小班化教育实验。1998年9月,杭州市在上城区胜利小学和下城区刀茅巷小学两所较薄弱学校开始小班化教育的试点,后这些学校的优势不断凸显。2002年,全国第一所专门为小班化教育设计的学校——杭州崇文实验学校——建成,其班额一直严格控制在30人以内,该学校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杭州最具吸引力的学校之一,其小班化的课堂景观和教学方式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到2003年,杭州市实施小班教育的学校已有164所,约占总数的15.7%;其中5个老城区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小学有85所,占总数的63%。2004年,为保证小学小班化教育的效果和促进中小学衔接,初中实施小班化教育的问题开始进入教育决策视野中来,初中教育的瓶颈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同年积极推行初中小班化教育被写入杭州市政府文件,文件规定争取到2006年大部分初中学校的班额控制在40人以内,并向30人以内的国际小班化趋势努力,与此相配套的是杭州将逐年加大财政预算内的初中生均公用经费。
上城区和下城区在杭州市小班化教育探索中表现尤为突出。上城区从1998年开始小班化教育探索,到2003年开始小班化教育。2004年,已打造了10所小班化特色学校,90%的中小学接受了小班化教育。2004年,下城区也已有92%的小学(22所)和57%的初中(8所)实施了小班化教育,就班额来说,小班人数是29人左右,不过初中为40人左右,虽称小班,但班额相对来说还是过大。(www.daowen.com)
2011年,据杭州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杭州小学有400多所,实行小班化办学的有53.55%;市区小学130多所,小班化办学占到80.15%。全市中学200多所,小班化办学的有44%,市区中学70多所,小班化办学的有70.42%。就班级人数来说,小学班额一般在28人左右,初中一般在35~40人之间。
杭州市的小班化教育全省领先,但是总体推进速度并不快,最主要的阻碍因素是人口波动。2011年这一年压力突增,此年常住人口子女增长数量较之往年增长陡然增加了一倍多,再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量的增长,许多原来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学校甚至杭州市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等不得不通过增加班额来应付新生报名人数的增长,有的班额已达45人以上,小班化已名不符实。2011年,杭州市教育局对原有的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基地学校和试点学校进行梳理、审核,整合命名为现有的杭州市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评审时,严格把握小学班额不超过36人、初中班额不超过40人,实施小班化教育的班级数占总班级数的不低于60%等条件,最终重新认定市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78所。
虽然困难较多,但杭州市推进小班化教育的方向没有改变。2011年出台的《杭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到2015年,全市义务教育段学校平均班级学额要控制在小学35人以内、初中40人以内;到2020年,义务教育段学校平均班级学额控制在小学30人以内、初中35人以内,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小班化”,到2020年,高中段学习平均班级学额控制在40人以内。不过,浙江省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中明确规定,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学校,小学每班不超过30人,初中及九年制学校每班不超过35人,如果对照这一标准,《规划纲要》里的目标设计不算雄心勃勃。
(六)宁波市小班化教育的开展状况
较之上海、南京和杭州这些探索小班化教育改革的区域,宁波的小班化教育探索虽然也较早,但是步伐和力度都较为落后,决心也较为迟疑。
目前,宁波市在市级层面并没有出台与小班化教育改革相关的有影响力的教育政策和措施,研究和探索小班化的主体是区县(市)和学校。慈溪、余姚、江北、北仑和镇海等区县(市)都有不同力度的小班化教育探索和试验,积累了一定的小班化教育实施经验。
慈溪市在2004年秋季率先在6所农村小学试点小班化教育,该市教育部门根据生源逐年递减的新形势,减少每个班级学生的人数(一般不超过25人),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从而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2011年,慈溪市教育局重新确认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龙山镇利群希望小学等13所农村学校名列其中,并开始向城区学校延伸。余姚市从2008年开始小班化教育的探索,到2011年,参与这项实验的学校从8所增加到20所,今后余姚将会在前期积累的小班化教育经验基础上,逐步扩大实验面。2005年秋,北仑区教育局决定在地处北仑区东部的7所农村中小学以及霞浦街道的九峰小学和大碶街道的大碶小学率先启动小班化教育实验,在实验实施工程中,区教育局和各街道镇(乡)在硬件设施改善上、教育经费投入上、师资培训上以及教师配备上等多方面都予以倾斜。江北区在前几年积累的小班化试点学校经验的基础上,2011年秋在全区6所小学和1所中学的一年级开始试点实施小班化教育,并逐步向各中小学校、各年级段推广,试点学校小学每班30人以下,初中每班35人以下。镇海区并没有在全区试点和推行小班化教育,但其在2011年决定在新组建的立人中学实行小班化试点,新初一年级每班人数控制在36人左右,立人中学的小班化担当着全区小班化改革试点的责任,该校积累的小班化教育的经验,将为全区未来实施小班化教育打下基础。2010年,鄞州区作出了新的尝试:章水镇和龙观乡的7所义务段学校全部实行“小班化”教学,小班化后,学校教师编制每班增加1名,针对学校公用经费支出有所增加的情况,区财政设立了小班化专项补助100余万元,据区教育局一位相关人士计算,区财政每年投入两乡镇小班化教育的资金约800万元。
根据宁波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宁波市小学、初中每班学额将分别控制在35人、40人以下,目标虽不宏伟,但也表明了宁波市推进小班化教育的决心。未来,宁波市应更有作为,继续加力试点和推进小班化教育,试点可从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开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区集居,相当部分农村小学、初中的入学高峰回落,学校生源骤减,形成自然小班,大量自然小班的出现也为进一步推行小班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以上概括分析了国内外小班化教育的实践和研究状况,这些实践探索和研究结果较为复杂,但是总体上证明了小班化教育的优势,总体上倾向于支持实施小班化教育。尤其是,现在国际国内更注意从优质教育、教学转型的角度考虑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必要性。实际上,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师生以及生生互动,互动方式和互动质量都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小班化教育在促进和改进教学和学习互动方面有极大助益。另外,现代教学和学习更关注探究、合作、讨论表达和表现等元素,小班化教育可为激发这些学习元素提供最佳平台。
【注释】
[1]这与许多国家例如我国恰恰相反,我国小班化教育改革探索和研究的背景通常是入学人口的减少。
[2]Gene V.Gl3ss 3nd M3ry Lee Smith.Met3-3n3lysis of Rese3rch on Cl3ss Size 3nd Achievement.Educ3tion3l Ev3lu3tion 3nd Policy An3lysis,1979,1(1):2-16.
[3]陈月茹:《美国小班化教学研究述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4]郭荣球:《小班化教育改革在美国》,《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5]U.S.DeP3rtment of Educ3tion,Office of the DePuty Secret3ry,Policy 3nd Progr3m Studies Service.A DescriPtive Ev3lu3tion of the Feder3l Cl3ss-size Reduction Progr3m:Fin3l RePort.W3shington,D.C.,2004.
[6]余洁:《透视美国小班化教育改革浪潮》,《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
[7]李丽桦:《美国大力推动小班化教育改革》,《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年第2期。
[8]陶青:《美国联邦小班化教育改革述评》,《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9]Milesi,C.,G3mor3n,A.Effects of Cl3ss Size 3nd Instruction on Kinderg3rten Achievement.Educ3tion Ev3lu3tion 3nd Policy An3lysis,2006,28(4):287-313。
[10]HttP://www.brookings.edu/-/medi3/rese3rch/files/P3Pers/2011/5/11%20cl3ss%20size%20whitehurst%20chingos/0511_cl3ss_size_whitehurst_chingos.Pdf。
[11]Al3n B.Krueger,ExPeriment3l Estim3tes of Educ3tion Production Functions,Qu3rterly Journ3l of Economics,1991,115(2):497-532.
[12]HttP://www2.ed.govPubsReducingCl3ss/Cl3ss_size.html。
[13]R3j Chetty,John N.Friedm3n,N3th3niel Hilger,Emm3nuel S3ez,Di3ne Whitmore Sch3nzenb3ch 3nd D3nny Y3g3n,How Does Your Kinderg3rten Cl3ssroom Affect Your E3rnings?Evidence from Project STAR,NBER Working P3Per No.16381,SePtember 2010.
[14]HttP://www.edweek.org/ew/issues/cl3ss-size/。
[15]王勇:《英国教师要求控制班级规模》,《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
[16]陶青:《西方发达国家小班化教育政策的演变与比较》,《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第9期。
[17]Bl3tchford,Peter.The Cl3ss Size Deb3te:Is Sm3ll Better?OPen University Press,2003.
[18]陶青:《西方发达国家小班化教育政策的演变与比较》,《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第9期。
[19]陶青:《西方发达国家小班化教育政策的演变与比较》,《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第9期。
[20]HttP://www.fj.xinhu3net.com/w3P/2004-09/24/content_2932868.htm。
[21]张安梅:《澳大利亚:公众认为缩小班级规模,更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
[22]姜言东:《一个班多少学生好?澳大利亚在争议中推行缩小小学班额的政策》,《中国教育报》2003年4月12日,第4版。
[23]日本教育行政学会:《各国中小学班级编制的比较研究》,林松庆译,《外国教育参考资料》1989年第3期。
[24]八尾坂修:《在日本小班教学的政策与实施》,httP://www.doc88.com/P-509541201297.html。
[25]罗朝猛:《日本拟用7年实现小班化》,《上海教育》2010年第21期。
[26]罗朝猛:《日本拟用7年实现小班化》,《上海教育》2010年第21期。
[27]张寿命:《南韩的小班政策》,httP://www.docin.com/P-5184098.html。
[28]潘国青:《台湾小学教育改革与“小班化精神”》,《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第4期。
[29]叶建源、黎国灿:《小班教学的政策与效能——香港的实践经验》,httP://www.ied.edu.hk/P3i/Sm3llCl3ssTe3ching/doc/semin3r20040218/hk/HongKong_P3Per(Chinese).doc。
[30]张喜军、张民选:《国际视野中的小班化政策比价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第2期。
[31]章月凤、郑耀南:《香港中学小班化乃大势所趋》,httP://www.t3kungP3o.com.hknews12/04/20/JX-1473099.htm。
[32]陈宝云:《小班教学在澳门》,httP://www.ied.edu.hk/P3i/forums_semin3rs/Sym-Posium_P3Per/M3c3u_P3Per.doc。
[33]明报专讯:《澳门小班步伐超港》,httP://edu.sin3.com.hknews1/4/1/77174/。
[34]HttP://www.itneb.com/b3idu/24500.html。
[35]郭华邦:《澳门小班教学实践探讨》,《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
[36]张雪珍:《上海市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的研究》,httP://wenku.b3idu.comviewd54b956f25c52cc58bd6be39.html。
[37]毛放:《上海:小班化教育的面与点》,httP://www.ied.edu.hks33PSm3llCl3ssTe3ching/doc/semin3r20040218/Sh3ngh3i/P3Per_Sh3ngh3i.doc。
[38]董蓓菲:《上海市“小班化教育”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第6期。
[39]毛放:《“小班化教育”是小学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革命性变化——上海市“小班化教育”试点与推广工作概述》,《上海教育》2000年第5期。
[40]毛放:《上海:小班化教育的面与点》,httP://www.ied.edu.hks33PSm3llCl3ssTe3ching/doc/semin3r20040218/Sh3ngh3i/P3Per_Sh3ngh3i.doc。
[41]王唯:《小学素质教育的新视角——北京市小学小班化实验调研报告》,《教育科学研究》1999年第6期。
[42]《“南京小班化教育研究所”简介》,《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第8C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