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欧亚发达国家小班化教育改革现状

欧亚发达国家小班化教育改革现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述调查数据似乎说明英国的小班化教育力度不彰。但此后长时间里,英国小班化教育陷入模糊和停滞状态。

欧亚发达国家小班化教育改革现状

第二节 欧亚发达国家小班化教育改革状况

除美国之外,西方发达国家例如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在政策层面不同程度地推动缩小班额规模。相较而言,东亚国家和地区传统上实施大班教学,班额规模普遍较大,但在一些国际学生学业成绩评估项目中往往占优,这种状况常常被欧美诸多质疑小班化教育优势的人士拿来做反面例证。但实际上,东亚国家(日本、韩国)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集体走向的是推进小班化教育改革的路向。

一、西方发达国家小班化教育改革的基本过程

在此,我们从国别角度,介绍美国之外的欧洲几个发达国家以及澳大利亚的小班化教育改革状况。

(一)英国小班化教育的研究和政策演变

1.实施小班化教育是英国教育界社会舆论的主流共识

欧盟调研机构“Eurost3t”曾在2011年做过一份调查,调查发现英国小学平均每位教师要照顾20名学生,欧盟国家小学的生师比平均是14.5∶1,立陶宛和丹麦的小学班级人数不到10人,波兰和意大利的小学班级人数也只有10人左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PCD)的另一项调查显示,英国小学平均班级人数为24人,而其他发达国家的小学班级人数只有21人。

上述调查数据似乎说明英国的小班化教育力度不彰。确实,近几年来,相比一些欧洲发达国家,英国学校班级人数面临着增长的压力,这主要是与入学人口数量和结构有关,移民的增长和上私校的小学生减少是造成英国小学人数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自2008年以来,英国小学申请人数增加了23%。不过,英国学校班额规模相对较大的现实并不能说明英国推进小班化教育的政策趋向发生了变化,推进小班化教育依然是英国教育界和社会舆论的主流共识。英国教师协会(NUT)就是小班化教育的积极维护者。2006年4月18日,英国教师发起一场“吉米奥利弗式”的国家运动,旨在缩减班额规模。英国教师协会(NUT)投票表决一项大型的广告与请愿活动,旨在获得100万人的签名,就班额规模问题提出抗议。参加英国教师协会年会的代表们认为一个班级最多的学生人数不能超过26人。教师协会警告说,班级人数过多会迫使教师不得不依赖传统的课堂计划和教学方式,在这种环境下,教师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更多创新的教学活动。来自卡姆登地区的一位教师协会成员萨沙・爱立特认为:“缩减班级规模对于教育中存在的所有弊病并不是万能灵药,然而,可以确信的是,通过这项运动,可以为英国现行学校中教学和学习的顺利开展产生积极影响。”[15]英国教师工会副秘书长凯文・考特尼认为,控制班级人数非常重要,班级人数越少,每个孩子得到教师的照顾就更多,这个道理显而易见。

2.英国推进小班化教育的政策演变

英国教育政策中确立起小班化思维可以追溯到近百年前。1919年,英国制定了《暂定初等学校规则》,规定:在由1名教员担任教学的一个班级或者复式班里,在学儿童不得超过60人。1922年的《初等学校规则》中进一步明确了一个班不得超过60人的规定。但此后长时间里,英国小班化教育陷入模糊和停滞状态。一直到1959年的《学校规则》第六项再度对班额规模作了规定:幼儿学校40人;初等学校高年级班30人;初等学校其他班级40人;中等学校的班级一律不得超过30人。

但是,1969年教育科学部部长约特删除1959年的班级人数规定却是小班化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一步倒退。约特部长的解释是:由于政府教职员配备计划的实施,初等学校40人以上的班级和中等学校30人以上的班级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把固定人数的班级看作教育的基本单位,越来越落后于时代,并且,教职员配备同过大班级之间,并无直接联系,采用班额规模作为教职员配备的准则,其不恰当性是明显的,因而采用每个教员担负的学生数为指标以代替班额规模更好。实际上,用生师比概念来解释小班化教育是没有多少意义的,生师比改革并不代表小班化改革,生师比下降后班额规模可能上升,对于小班化教育来说,班额规模的大小才具有基本意义。约特部长的解释是偷换了概念,这就难怪招致全国教育工会的强烈不满。他们抗议说:“我们不是按照每个教员所担负的学生数所表示的学生集体进行教育的,而是按照班级单位进行教育的。”紧接着这种抗议的是大规模的罢教运动。

这种抗议运动对政府的教育政策导向具有重大影响,此后,班额规模问题日益受到英国政府的重视。1997年大选中,英国工党在其五项承诺中,将班额规模问题列为其中之一,规定将5~7岁儿童的班级人数减到30人。这一举措对其在大选中获胜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执政时期,工党政府推进立法强制小学5~7岁的班级人数不得超过30人。1999年,教育部部长布朗奇声称,政府试图缩减幼儿班人数的努力已经收效,英格兰小学已有10万名5~7岁的幼儿班班级人数下降至30人以下,同时,政府拨款6200万英镑给全国各小学以达成小班化目标,另外还有5.6亿英镑经费分配给各学校,以用于增聘教师和兴建600间教室来因应小班化而增加的班级数。在完成每班30人的目标后,工党在2001年大选中更承诺把5~7岁儿童的班级人数减至25人。

不过从现实来看,相对于其他一些欧洲国家来说,英国学校的班额规模过大一直是一个问题。1975年,初等学校30人以下班级占50%,31~40人班级占49%,41人以上班级仅占1%,到2009年,35人的班级仍然有1.5%。

3.相关研究影响着小班化教育的政策导向

有关小班化教育的研究也强烈影响着英国教育的政策导向。1931年的《哈德报告》和1967年《布罗登报告》都对班额规模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其中《哈德报告》直言不讳地批评班额规模过大(多达50人),从而造成“划一化的教学,集体纪律差,对各个儿童无法充分关照”,因此建议一个班的学生最好不超过40人。而被认为对英国初等学校改革方向起了很大作用的《布罗登报告》,亦就班额规模问题进行了详细调查,认为应该减少初等学校班额规模,特别是低年级要尽量小。[16]

英国伦敦教育学院心理与教育学Peter Bl3tchford教授曾领导进行过一项有影响力的小班化教育研究。[17]研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对象包括13个地区、300所小学及超过10000名学生。研究结果发现,学生的学业成绩与班级大小密切相关,例如班级越小,语文学习成绩越好。对于家庭背景较差的学生而言,当班级人数下降至25人或以下时,区别最为显著。更重要的是,该研究除了量化研究外,还对教室内的教学过程进行了观察研究。研究者对小学低年级中的20人以下的小班和超过30人的大班进行了比较,发现班额规模影响着课程教学的进行:孩子与教师在小班里有更多的接触;小班里的教学时间较多;教师在小班里给学生较多的个别照顾;孩子在小班里有更多机会提问和回答问题;教师在小班里给学生的回应更为迅速有效,也更能体贴学生的个别情况;孩子在大班里较易分心,行为问题也比较显著。同时,该研究还发现,大班里的分组活动十分困难:分组太多,教师难于照顾;减少分组数量,增加每组人数,结果学生活动参与度参差不齐,活动低效。可以看到,Peter Bl3tchford教授主持进行的研究之独特的地方在于更加关注到了班额规模大小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

(二)法国小班化教育改革的基本状况

法国最早出台规定班额规模的政策是在1868年,当时塞纳县担任大学区督学官的格勒阿尔根据县条例,将初等教育按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编制,各阶段按儿童数进行分班,决定班级定员。1887年第三共和国执政时,当时针对幼儿教育颁布政令规定:幼儿园和幼儿班的幼儿注册人数,每班不得超过50人,但也不得少于25人。1969年,鉴于当时班额规模过大的状况,为了控制班额规模增长,政府对班额规模作了如下限制性规定:一般小学教育的班级定员,预备级(一年级)为25人,其他各年级(二至五年级)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超过35人。1970年又进一步明确为:预备级每班标准为25人,其他各年级每班标准为30人。针对中等教育,1977年3月14日,在关于第六级改革的教育部令中对班额规模标准做了如下规定:关于第六级,分配给各科的年授课时数,以标准定员24人计算。但考虑到这个规定在某些情况下不适用,可以将这个标准定员灵活掌握至最低16人,最高30人。超过标准定员时,如学生人数超过24人,则应该为每人补充相当于1小时的授课时数,但具体实施由各校自行决定。[18]

从实际班额规模来看,法国自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开始,每班的学生人数逐渐减少。仅以1967年到1976年的班额规模变化情况来看,1967年初等教育阶段幼儿园、幼儿班及小学的平均班额规模分别为43.4人、35.8人、27.4人,到了1976年,则分别减少为36.0人、32.2人、23.7人。[19]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在小范围内实行优先教育区政策(为了缩小不同社区的差别,政府对一些地理位置较偏远,环境和经济状况较差的社区,在教育方面实行特殊的扶持政策),在1998至1999学年,优先教育区内的一年级每班学生平均为21.9人,少于优先教育区外的23.3人。

法国经济学家托马・皮凯蒂研究了优先教育区内外的学生在1999年升入二年级时的考试成绩。他将学生们取得的成绩与他们在没有减少人数的班级里可能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优先教育区政策减少了教育不平等现象。在目前的情况下,优先教育区有58.2%的学生能够正确回答向他们提出的数学问题,而区域外的学生的这一比例为67.64%,平均成绩差距为9.02分;在优先教育区内和区域外的班级人数相同的情况下,二年级一开始时的成绩差距更大,为9.94分;而在资金不变,教师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把优先教育区内一年级每班的人数确定为18人,区外的一年级每班人数增加到24.16人,这样,学生升入二年级时的成绩差距就会减少到6.08分。托马・皮凯蒂认为,如果优先教育区的学生与区外的学生取得相同的成绩,则优先教育区内一年级平均每班人数应为10.65人,区外的应为27.68人。由此,托马・皮凯蒂得出结论认为,班额规模大小对学生成绩具有决定性作用,对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它是减少学校不平等现象的一种有效工具。[20]

(三)澳大利亚小班化教育改革简况(www.daowen.com)

推进小班化教育是当前澳大利亚公众的主流共识。2011年,澳大利亚全国教育工会(Austr3li3n Educ3tion Union)的一项调查显示,缩小公立学校班额规模相比于提高教师奖金和招聘优秀师资更为紧迫,应得到优先发展。[21]这次调查主要是对政府发展教育的各项措施的重要性和优先程度进行评价,也就是调查公众对发展教育最佳途径的态度。在该调查中,缩小班额规模的优先性超过了学校自治、教师专业发展、特殊教育投入和全国性课程改革。

上述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了公众对小班化教育的强烈支持态度,当然,可以想象,公众的这种意见大多是建立在常识和直觉的基础上的。与此相比,学术界的观点和态度则要复杂一些。澳洲缩小班额的做法的根据是新南威尔士州教授托尼・文森的一项学术调查的结果,这项调查引用了几项国际研究结果,证明5~8岁儿童的班额应该缩小,并认为从学前班到小学二年级要分两个步骤来缩小班额。但是,有一个独立的研究机构CTS开展了另一项相关研究,研究声称,新南威尔士州将小学班额从25人缩小到20人的做法将在每个学生身上至少花费州政府1150澳元,还不一定能提高教育的质量。这家研究机构的政策分析专家詹妮弗・巴金汉说,这种班额的缩小仅仅使老师每天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多花两分钟,对教育质量的提高作用甚微。她认为,无论从教育的角度还是财政的角度看,提高教师质量都比单纯增加教师数量更有价值。CTS的研究认为,文森报告关于班额的建议最终将花费数十亿的经费,但其作用只是逐渐地淡化澳洲师资质量逐年滑坡问题的重要性。不过,文森教授说巴金汉女士的观点反映了“过时的教学类型的观点”,他的研究参照的是美国田纳西州的小班化研究等几项最好的国际小班化教育研究成果,因此研究质量被广泛认为很高。同时他认为,很少见到澳洲有像缩减班额这样具有坚实基础的社会政策。澳大利亚教育工会主席丹尼斯・菲兹格拉德也支持文森的研究成果,他认为人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即成人更容易与人数较少的儿童群体打交道,但是缩小班额需要与为教师提供适当的专业发展机会结合起来。

与前述英国一样,不管研究结果怎样,因为公众对小班化教育的强烈关注和支持,所以在澳大利亚,小班化教育问题也成了能够影响政治的教育议题。2003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选举期间,新州总理博卡就一再打出了缩小班额规模的牌,赢得了选民的广泛支持。博卡允诺,一旦他再次当选新州总理,新州将进一步增加教育拨款,首先把小学班额从25人降低到20人,以提高小学的识读和运算的教学质量。[22]

澳大利亚各州并没有制定班级编制的规则,但是对此却也有一些明确的指示。例如,在西澳大利亚州教育局的《关于1980年度初等学校教职员配备方针》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如下条文:“一年级每班30人以下,其他各年级每班35人以下。”从实际班额规模来看,澳大利亚平均班级人数亦呈逐年下降趋势。早在1979年8月新南威尔士州的一项班额规模统计数据显示,初等学校平均班额规模为28.1人,其中26~35人的班级约占73.6%,16~25人的班级约占22.3%。中等学校平均班额规模为24.1人,其中26~35人班级约占50.5%,16~25人班级约占38.4%。超过35人的班级,无论初等学校还是中等学校都很少,分别只占2.3%和0.2%。[23]目前,澳洲大多数州小学的班额都在25人左右。

二、东亚国家小班化教育改革的状况

欧美对进一步削减班额规模一直存有争议,其中对小班化教育持异议的学者许多怀有对东亚教育的迷思,认为东亚国家和地区传统上班额规模较大,但是在一些国际性学术成绩比较中常常高于欧美。有的学者利用国际数学成绩比较,结果发现,采用大班的东方国家的数学成绩一点也不比采用小班的国家差。确实,东亚地区以大班教学见称,而且学业成绩卓越,在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计划(TIMSS)和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中,日本、韩国、我国港台地区以及新加坡都名列前茅。在2011年进行的国际PISA测试中,我国上海地区学生参加了这项测试,结果成绩位居所有参加地区和国家首位。据此有些美国学者认为,美国的问题并非在于班级人数多,而是美国的教师往往需要整天连续上许多节课,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教学效能。或许,我们确实也无需把大班教学完全否定,班级人数也并非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唯一因素,但是这种比较确实没有看到如下问题:东亚国家学生在国际竞赛中成绩占优,但是东亚国家过于关注学业,在创造力培养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却占劣势;东亚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都在反思自己的教育问题,致力于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改革的需要以及其他因素的合力促使东亚国家和地区普遍走向小班化教育的改革探索。在此,我们介绍日韩两国小班化教育改革的总体状况。

(一)日本小班化教育改革状况

早在1958年,日本就制定了“义务标准法”,由于教室过于拥挤和学生人数过多问题备受人们关注,所以标准法中规定公立学校的班级应为40人,这一规定沿用到现在。根据规定,小学及中学学生在单一教室内的数量由县教育委员会决定,并依据法令列明的40人数目厘定,而被分派到各公立小学和中学的教师总人数(法定教师数目),亦由各县内的班级数目来确定。

“义务标准法”制定以来,日本义务学校的班额规模总体上逐步在缩小,1959年是50人一班,到1964年是45人一班,直到1980年减到40人一班。[24]此后一段时间,班额规模问题在教育政策中有所淡化。到1998年,教育中央委员会在题为“地区教育行政的未来角色”的报告中提出了有关班额规模的建议,认为“义务标准法”对班额规模的标准规定是用作教师数目的基数以及作为计算国家支助教师薪酬支出的基数,县行政机关应被授权可以灵活决定班级大小少于标准法规定的40人数目,以此改善学校状况。

回应上述建议,日本政府在2001年3月31日推出了修改义务标准法的建议并于4月1日获得修订。修订确定县教育委员会有权根据特别需要灵活规定公立小学及初中学校的班级大小,数目可小于县政府赋予公立学校的标准数目。随着中央权力的持续下放,这种灵活性越来越强,不过,国家只会额外酌情资助标准班级大小内规定教师数目内的教师薪酬,县政府需调节教职员数目以解决拨款短缺的问题。目前,日本超过一半的县政府倾向灵活调整班级大小。

2010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旨在促进教育改革的《新成长战略》规划,同年8月27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分别公布了《新公立义务教育诸学校教职员定数改善计划方案》和《新公立高中等教职员定数改善计划方案》。这两份计划方案的重点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要在中小学分阶段全面推进30~35人的小班化改革;二是要分步骤不断扩大教职员的编制。[25]改革的目的是确保日本整体教育水平及确保全日本教育条件的均衡化,具体针对的问题是:首先,日本中小学中暴力行为、欺侮事件和逃学问题日趋严重,同时班额规模过大,这都导致班级管理日益困难,教师负担很重,小班化可以确保教师有足够时间和学生接触与交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有利于保障班级正常的教学秩序,有利于学生管理和组织多样化的活动,以增加学生参与、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其次,日本中小学班额规模和在校生师比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日本小学五成以上、中学八成以上班额规模在31人以上。文部科学省2009年学校基本调查结果表明,全日本小学班额规模在30人以下的占45.8%;31~35人的占35.7%;36人以上的占18.6%。初中班额规模在30人以下的占18.2%;31~35人的占42.1%;36人以上的占39.8%,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初等教育班额规模平均为21.4人,中等教育班额规模平均为23.4人。再次是为满足学生家长对班额规模的要求。日本文部科学省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日本学生家长期望实施小班化教育,约50%的学生家长希望小学、初中班额规模控制在26~30人之间。日本政府出台的中小学班级缩编规划,拟用7年时间完成实施并达到预定目标,即从2011年到2016年,小学班级人数控制在35人;从2014年到2016年,初中班级人数控制在35人;从2017年到2018年,小学一、二年级班级人数控制在30人。为了实现中小学班额规模缩小和教职员扩编,未来7年间,日本政府预计将投入1200亿日元,国家承担约400亿日元,地方承担约800亿日元。

此次教改新政是在之前日本开展小班化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的基础上推出的。以秋田县为例,从2001年开始试行小班化制,到2010年,小学一、二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实现了每班控制在30人的目标,以后,该县在全日本中小学生学力、学习状况调查中连续4年名列首位。山形县从2002年开始试行小班化,到2010年,小学全部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班额规模均控制在21~33人。该县在全日本中小学生学力、学习状况调查中位于全日本公立学校前列,学生逃课等不良现象比率远远低于其他都道府县。[26]

(二)韩国小班化教育改革状况

传统上韩国是以大班额见称,1965年,韩国小学每班的平均人数是65.4人,初中是60.7人,高中是53.8人。到2000年,韩国小学的每班平均人数为35.7人,中学为38人,高中为42.7人。其小班化教育改革从2001年开始。2001年7月20日,韩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部发表一项名为“知识与资讯时代——7.20教育环境改善计划”(此后成为“7.20行动”)的改革方案。该行动包括如下几项内容:改善教与学的方法;降低班级学生人数;聘请更多教师;为第七国家课程建设更多设施等。从教育财政预算上来看,该行动主要着眼于降低班级人数,直接降低班级人数以及加上相关的新建学校、新建教室和聘用新教师等方面的财政预算占了绝大部分。

该计划设想是让韩国学校的班级人数降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每班平均人数的水平。降低班级人数计划从2002年的春季学期开始,计划将高中每班最高人数减至35人;到2004年春季学期开始,将初中和小学的每班最高人数亦减至35人,这要通过兴建1208所新校和在现有学校加建14494间教室来达成。兴建新校和新教室的预算差不多占了总预算的一半。

实施该行动计划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配合课程改革(“第七课程”)的实施。第七课程是从2000年首先于小学开始实行的课程改革计划。它旨在发展学生创造潜能以配合资讯时代的需要,具体的意图是让学生有更多权力选择科目并鼓励学生发展自我导向的学习能力以符合个别的教育需要。不过,大班额限制了课程方案的实施,降低班级人数是配合课程改革的推行。第七课程鼓励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与学的方法,例如有课堂讨论、以学生的能力分组以及让学生有权选择他们希望选修的科目,而小班教学更能方便这些教与学的方法的实施。

降低班级人数计划从高中首先推行,然后延至低层次的级别。之所以选择从高中开始,是因为高中需要开设更多元化的科目和选修课程,称为“选择为本课程管理”,所以需要更多的教室和更少的班级人数。

2001年4月,统计数据显示,韩国小学每班的平均学生人数是35.6人,初中是37.3人,普通高中是41.6人。“7.20行动”实施后,数据显示小学的班级平均人数是33.9人(减少了1.7人),初中为34.8人(减少了2.5人),普通高中是33.1(减少了7.5人)。在大班的学生人数和比率显著下降:在2003年,只有27%的小学学生在班额大于40人的班级,而在2001年时,这一比例是40%;在初中,比例则是从2001年的42%降至2003年的17%;在普通高中是由2001年的72%降至2003年的1.6%。这些比例的下降,除了因为学生人数的自然下降,主要的原因就是“7.20行动”的功效。[27]

不过,“7.20行动”的实施也存在着一些复杂的问题,例如学校的人数越来越多,小学和初中有越来越多的班级,部分地区仍然存在过度挤拥的班级,尤以偏远的地区较严重。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极端的人口流动性以及横跨地区和在同一地区不同学校班级人数的巨大差别。另外,实施该行动计划也存在着诸多师资问题。缩减班级人数的目的是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但是如果没有足够合格的教师,单纯缩减班额规模并不能改善教育环境。该计划的推行造成了教师师资短缺以及在短期内聘用诸多新教师后有经验的教师分布不均等问题。

有研究者曾经就“7.20行动”及降低班级人数的问题请教师和学生作出评价。总体说来,教师和学生在小班的课堂中有正面的转变,小班为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满足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