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肃现代农业发展:培育主导优势产业

甘肃现代农业发展:培育主导优势产业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特色农业必须建成特色产业体系。同时,应争取国家扩大对甘肃农业补贴的种类和范围,提高补贴标准。

甘肃现代农业发展:培育主导优势产业

第二节 培育甘肃现代农业的主导优势产业

发挥区域优势,就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唯物辩证法原理告诉我们,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甘肃属于典型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带,农业生产环境相对恶劣,如何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机遇,稳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通过发挥全省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形成新的农业主导产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关键。由于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是构建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甘肃今后必须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农业要素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从市场功能上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通过集中农业资源,做大做强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主业,从农业总体构架中拓宽全省特色农业的发展环境。

一、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主导产业的内涵与特征是指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它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实现“产业突破”;具有持续的部门增长率,并高于整个经济增长率;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能广泛地采取多种手段带动或启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对其他产业的增长产生广泛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断演进、优化和提高。优势产业是指产业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它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产业基础比较雄厚。资源比较丰富,产业链条比较长,配套能力强,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科技人才较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产业成长较快,对相关产业、行业带动力强,成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新引擎。需求巨大,市场前景看好。主导产业与优势产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导产业主要是发挥主导作用,产业链长,关联程度高,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强于优势产业,产品附加价值高。相对于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的产业链条比较短,市场潜力明显弱于主导产业。

二、甘肃现代农业主导优势产业的培育方向

粮食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商品,直接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我国要解决粮食问题主要立足于国内,应始终坚持国内基本自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必须长期贯彻的方针,也是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必须把握的重点。构建甘肃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应以食品产业为主体,在确保全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满足社会消费日益多样化的需求。由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全省人多地少的基本省情,粮食安全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必须未雨绸缪,要结合甘肃优势产业带建设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实施优质粮食产业、种子、质保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同时,由于农业的首要贡献是产品贡献,这就决定了全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是以食品产业为基础和主导的,必须加大对粮食、果蔬、畜产品等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加工附加值。另外,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业产品的需求发生重大变化,要求吃得营养、安全、健康、新鲜,穿得舒适、美观、个性。此外,还在文化、环境等方面对农业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为农业发挥多功能性,以此为基础发育各类适合社会需要的产业体系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再加上甘肃地理过渡性强,生态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发展具有甘肃特色现代农业的比较优势明显,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推进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玉米制种、啤酒大麦等产业的产品面积或产量居全国第一,形成了马铃薯产业、中药材产业、制种业、苹果产业、酿酒原料产业、蔬菜产业等六大产业,铸就了甘肃现代农业的特色。甘肃特色农业必须建成特色产业体系。

1.优质粮食产业

粮食作物是甘肃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其播种面积由2005年的3 880.79万亩增加到2009年的4 110.05万亩,产量由2005年的836.89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906.20万吨,四年增加了99.31万吨。甘肃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长期偏低,为了增加全省粮食生产和供给,必须继续完善扶持粮食产业发展的各种政策措施,尤其是要强化有利于粮食生产稳步增产的激励机制,建立有利于粮食产业持续稳步发展的长效机制。对于粮食不能仅仅作为普通产品来看待,而必须作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点内容来对待。发展粮食产业首先要从抓好粮食生产做起。粮食生产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发展粮食生产应当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结合起来,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尊重农民利益和愿望,采用多种形式推进规模经营,逐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甘肃要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坚持把提高单产、优化品质作为主攻方向,以良种良法配套、耕作制度改革、全程机械化作业、农业新技术引入、龙头企业升级、知名品牌创建为着力点,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首先,要对良种实行补贴。要将小麦、玉米两大粮食作物良种补贴纳入国家良种补贴政策。甘肃应争取扩大农业补贴种类和范围,落实财政扶持政策,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要切实落实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政策,确保用于农业和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同时,应争取国家扩大对甘肃农业补贴的种类和范围,提高补贴标准。要对新增补贴适当整合、集中使用,重点向主产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倾斜。其次,要探索推广五大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甘肃“十年九旱”,为了应对干旱的威胁,总结推广出全膜双垄沟播、保护性耕作、集雨补灌等五大旱作农业技术模式,即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地膜覆盖技术,以深松耕、少免耕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的以肥调水技术,以抗旱优良品种为主的结构调整技术,以打窖拦蓄、集雨补灌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等,探索出一条“修梯田、集雨水、兴科技、调结构、强产业、促增收”的旱作农业新路子。2010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正式下发《关于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意见》。《意见》提出,甘肃要围绕实现旱作农业区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突出发展玉米和马铃薯;稳定油料种植面积,优化油料生产布局和品种;稳定发展小麦、大麦和小杂粮生产,加快形成与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粮食生产结构。要以实施1 0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1 000万亩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工程为重点,优化品种布局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实现粮食增产的目标。第三,积极实施1 000万亩高效节水农业。甘肃要实施1 000万亩高效节水农业工程,必须完善规划,在新增高效节水面积350万亩的基础上,抓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大型泵站更新改造,要争取立项建设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和国家级高效节水示范区,全面实施列入国家规划的渭河、泾河、洮河等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要继续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做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和淤地坝工程建设。

2.特色种植产业

甘肃今后要重点发展的特色农业主要是马铃薯、中药材、制种、苹果、酿酒原料、蔬菜等产业。

(1)马铃薯产业。马铃薯是甘肃第三大粮食作物,已成为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其发展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生产基地规模稳步扩大。全省马铃薯生产基地规模优势已经形成,基地规范化、集约化和订单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1 000万亩、1 100万吨。初步形成河西沿黄全粉薯条薯片专用型、中部淀粉加工型、天水陇南早熟菜用型三大商品生产基地。其次,科研开发成效显著。依托科研院所和企业先后选育成陇薯系列、天薯系列、庄薯系列等新品种(系)40多个,为甘肃乃至西北马铃薯生产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三,良种繁育体系正在形成。为了切实加强马铃薯产、学、研的有效对接,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层次,甘肃农业科研、推广部门积极与国内外科研院校靠接,在引进新品种(系)、开展专用型马铃薯茎尖脱毒、组织培养、梯级扩繁以及集成组装配套技术研发与应用,依靠现代农业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耕作栽培方式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初步形成了茎尖脱毒组织培育瓶苗——温室繁殖原原种——网室扩繁原种——大田扩繁一、二级良种的马铃薯种薯扩繁体系。到2008年全省建成了防虫网棚生产原种基地1.5万亩,高山隔离区生产原种基地6 000多亩,一级良种田9万多亩。第四,政策支持体系稳步建立。甘肃先后制定出台了《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2008年—2012年)》、《进一步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扶持政策,明确了马铃薯产业作为农业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农民增收的重点优势产业,启动实施了1 000万亩马铃薯良种化工程,每年整合筹措1.5亿元专项资金扶持马铃薯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实施马铃薯增产增收项目,对全省马铃薯脱毒种薯一、二级种薯扩繁实行补贴。第五,加工营销能力迅速提高。到2009年全省鲜薯年加工能力达400多万吨,精淀粉加工能力60万吨,全粉加工能力5万多吨,变性淀粉生产能力3万多吨,速冻薯条生产能力3 000吨,贮藏能力300万吨,年外销鲜薯350万吨。第六,市场流通体系日益完善。甘肃以定西市为中心,已建成临洮康家崖、陇西文峰、安定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安定搀口、渭源会川、岷县梅川等6个较大规模的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其中临洮康家崖市场、安定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陇西文峰市场、渭源会川市场被农业部定点为全国重点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六大专业市场为主体,中、小型市场和相关农贸市场为补充,以各类营销组织为依托,以农村收购网点为基础的马铃薯交易批发和购销服务网络,运用“品牌+专列+团队精神”的营销手段,实施“稳定占领低端市场、巩固提高高端市场、积极开拓超级市场,逐步挺进国际市场”的营销战略,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中药材产业。中药材是甘肃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原产地和主产地,具有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大等优势,全省现有2 450种中药材品种资源,常年人工栽培品种有350余种,大宗地道药材有30多种,尤其是甘肃地产当归党参黄芪、大黄、甘草等主要品种产量占全国的70%~95%,甘肃省中药材年交易量达到18万吨以上,出口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三。有着“千年药乡”之称的甘肃定西市是西北最大、全国重要的中药材加工销售基地,特别是该地独有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药材的储藏,逐渐形成了全国最大的中药材期货市场雏形,被誉为“西部药乡”、“天然药仓”。近年来,甘肃中药材产业具有以下发展特点。

首先,优惠扶持政策逐年加大。2009年,甘肃省政府出台《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扶持办法》,每年安排5 000万元中药材产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地道药材优势产区和优势品种做大做强,扶持种子种苗、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工扩能、区域中心市场等关键环节。随后,省委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陇药产业发展的意见》,每年再安排5 000万元陇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贷款贴息形式为主支持陇药产业发展。目前全省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尤其是道地药材品种规模化种植优势明显,在全国的地位更加突出。

其次,优势产区正在形成。2009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247.78万亩,产量50.36万吨,产值31.03亿元。全省14个市州的70多个县区有中药材生产,主要产区集中在定西、陇南两市。甘肃省对发展全省的中医药产业给予了强大的支持,全省种植药材的农民通过药材的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种植逐步实现了增收致富。

第三,主产区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明显。在优势集中产区,农民种植中药材收益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在50%以上,其中,岷县为54.3%,陇西县为35.4%,渭源县为28.7%,陇西县首阳镇达到70%以上。可见,药材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在甘肃省中药材优势集中产区逐年增高,增收潜力十分巨大。

第四,营销企业和专业市场初步形成。甘肃陇西县属干旱半干旱气候,湿度小,光照足,通风好,所存的药材不生虫、不发霉、不变质,适宜中药材贮存保管,有“天然药仓”的美誉。随着该县市场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和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内知名制药企业纷至沓来,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仓储基地,建成上千吨的大型仓储经营企业23家,中药材仓储容积130万立方米,静态仓储能力达15万吨,市值50亿元。随之,物流业迅速发展。目前,全省有中药材营销大型批发市场3家,中小型集散市场和季节性产地市场20多家。每年经过各类市场中转的药材32万吨左右,占全省中药材总产量的80%以上。2009年,文峰、首阳两大中药材市场集散全国各地各类药材600多个品种18万吨,成交额达20亿元,陇西药材在全国市场上的份额已达到20%以上,所经营的党参、黄芪交易量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

第五,规范化生产开始起步。甘肃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方向是以16个生产中草药大县为重点,扶持良种繁育、优良品种选育、无公害栽培技术、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加工企业GMP认证等。截至2009年,全省约有27家中药材初加工企业获得国家GMP认证。在主产区还涌现出了一批中药材初加工专业村、专业协会和合作社,通过加工增值增收,成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近年来,陇西县每年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建立优质种子、种苗繁育和规范化生产示范三大基地,丰富了中药材品种资源,提高了产业的科技含量。

第六,加工企业初具规模。2009年,甘肃省中药材全省年加工量约为10万吨,占全省药材总产量的20%,加工产值超过10亿元。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定西市的陇西、岷县、渭源3县和陇南市的武都、文县。仅定西、陇南市就有中药材加工企业630多家,年加工6.5万吨左右,加工产值达10亿元,形成了一批具有品牌特色的专利产品。如甘肃奇正实业集团、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岷海制药、岷当生物工程等企业,已成为初具规模的中药材加工企业。

第七,名优品牌产品效益显著。甘肃有一大批传统名牌特色药材产品,如岷县所产的“岷归”,文县所产的“纹党”,陇西的“白条党”,武都的“米仓红芪”,礼县的“铨水大黄”,民勤的“红皮甘草”,甘南的冬虫夏草、秦艽、羌活等。甘肃名牌中成药产品有:“宝炉牌”香砂养胃丸、杞菊地黄丸等,“天水牌”苁蓉通便口服液,“扶正牌”贞芪扶正冲剂,“河西牌”普乐安片,“酒泉牌”葡萄糖注射液,“丝路牌”氢溴酸高乌甲素系列产品,“唐陇牌”六味地黄丸(浓缩丸),“独一味牌”独一味胶囊等十几种产品。今后,甘肃应加强中药材基地建设,建立中药材种植规范,扩展产业规模。要通过兼并、破产、重组等方式扩大中药企业的经营规模,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要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开发速效、方便和绿色中药,利用中药的优势大力发展营养保健品,要在市场的质量、包装等方面下工夫

(3)制种产业。甘肃制种产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成效明显。经过多年发展,全省杂交玉米制种达142万亩,蔬菜花卉制种15万亩,去年产种量分别达48.4万吨和3 500吨,这两项为农民增加收入超过35亿元;全省马铃薯脱毒种薯127万亩,产种254万吨,推广马铃薯脱毒400万亩,居全国之首。种子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基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农业部把“做大做强种业”作为“十二五”期间确保粮食生产的五大措施之一来抓。甘肃省实施种业强省战略,按照“稳西兴东、发展沿黄”的总体思路,加快种子生产基地向优势区域集中。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在全国一枝独秀,中东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蓬勃兴起,形成了东西优势互补、联袂发展的种业强省格局。

首先,优势品种向优势区域集中,种子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目前,甘肃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瓜菜、花卉和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2009年,玉米制种面积与产量分别达到136万亩、52万吨,占全国用种量的60%左右,为全国粮食生产做出积极贡献;瓜菜与花卉制种面积与产量分别达到15万亩、300万公斤,远销美国、法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马铃薯原种和一级良种繁制种面积与产量分别达到10.1万亩、17万吨,建成了马铃薯种薯五级扩繁体系。另外,甘肃还建成了河西走廊10万亩啤酒大麦种子基地和临夏、山丹、民乐为主的5万亩杂交油菜种子基地。

其次,种业法律体系初步建立,种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甘肃先后颁布了《甘肃省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办法》、《甘肃省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管理办法(试行)》等8个规范性文件,制定了《主要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核发》等10个办事程序文件,并将现代制种业列为促进农民增收“六大行动”中特色优势产业之一进行重点扶持。

第三,种业标准体系逐步健全,种子质量显著提高。“九五”以来,甘肃制定了农作物种子生产、种薯病毒检测、品种区域试验及种子包装、贮藏等方面的地方标准185个,全省已形成国家、行业、地方三位一体的种业技术标准体系,为保证实现良种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四,种子加工企业日益增多,种子生产加工能力进一步增强。甘肃省为了增强种子生产加工能力,先后争取种子工程项目37个,投资1.89亿元,提高了原良种繁育、种子贮备、质量检测能力。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种子企业发展到390多家,企业建立大型种子加工中心104个、种子加工线69条、烘干线85条,年加工能力7亿公斤,全国种业50强中从事杂交玉米种子生产的企业均在甘肃建立了种子生产基地和现代化种子加工与物流中心。今后,甘肃要继续完善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和河西走廊标准化制种基地,构建以产业为主导、大企业为主体、大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要全面提升育种创新能力,建立公益性科技创新体系和企业创新机构相互衔接配套的种业科研育种体系,在高产、优质、专用、多抗新品种及性状改良转基因方面有新突破,带动种子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不断扩大省内自主产权品种的推广应用,提高在全国种子市场的份额。

(4)苹果产业。苹果是甘肃分布范围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果树树种,是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和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和发展水平,并积累了许多较为成熟经验。

首先,优势产区基本形成。我国苹果生产正呈现由东部向西部、向高海拔地区转移的发展趋势。甘肃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近年来,苹果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和产量增长较快,全省种植面积由2006年的311万亩发展到2009年的400万亩,产量也由125.41万吨增加到185万吨(见表5-1)。天水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元帅系苹果生产基地,平凉、庆阳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优质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2008年第二轮全国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甘肃有18个县进入全国苹果优势区域重点县,并在平凉、天水各建立了一个国家级苹果试验站。

表5-1 陕西、山东、甘肃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出口基地及苗圃建设情况

img13

注释:山东省统计数字包括青岛市。

表5-2 2008年山东、陕西、甘肃苹果主产县发展状况比较

img14

其次,产业体系正在形成。目前,全省已建成1 000吨级以上现代化果品气调库130座、500~1 000吨级的气调库578座、机械低温冷藏库220座、以土窑洞为主的各种简易贮藏果窖3.2万个,总贮藏能力达72万吨,占全省苹果产量的44%。建成浓缩果汁加工企业8家,年消化鲜果80多万吨。随着苹果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效益有了明显提高。从全省农民增收方面来看,苹果是甘肃农村的富民产业(见表5-2)。从苹果收购价格上看,甘肃省收购价格是全国最高的地区之一。2007年甘肃省苹果收购平均价格比陕西省每公斤高出0.4~0.6元,比山东省每公斤高出0.7~0.9元。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全国苹果出口减少的情况下,甘肃省苹果收购价格虽然下降了20%~25%,但品质好的苹果仍保持了比较高的价位。从2010年浙江嘉兴农产品市场红富士苹果批发价格(见表5-3)来看,甘肃省苹果已成为全国销售价格最高的省份。由于苹果由于品质优良,销售价格连续多年呈上升趋势,苹果在全省农作物产值和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呈较快增长态势,已成为主产区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2008年全省农村人口人均苹果收入为139.7元。其中,天水、平凉两市为445元和73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7%和30.2%。据业务部门统计,苹果收入超过5万元的农户天水市是2 928户,平凉市是2 150户,庆阳市为1 530户。主产县静宁县2008年苹果产值达4亿元,农业人口人均苹果收入达89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其中,苹果收入3万元以上的农户已达到8 000户,5万元以上的农户1 130户,10万元以上的农户18户。2009年产地收购价格全线上扬。据统计,天水市“花牛”苹果价格平均每公斤5元,果品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农户达200多户,收入1万元以上的果农3.5万户;礼县苹果优果率从2004年的31%提高到2009年的56%,全县苹果收入上5万元以上的农户达200多户,1万元以上的6 000多户。静宁县经营管理好的果农普遍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一般果农收入也达到三四万元。可见,苹果产业是我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产业。

表5-3 浙江嘉兴农产品市场红富士苹果批发价格

img15

资料来源:松际农网www.99sj.com。

第三,品牌创建成效明显。随着全省林果产业品牌效应逐步扩大,目前已培育出了一批具有甘肃地方特色的名优品牌产品。甘肃出产的“花牛苹果”和“平凉金果”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多次在国内外果品展览会上获奖,已发展成我国苹果中的著名品牌。在2004首届中国(深圳)国际水果及技术展览会上花牛苹果荣获“水果状元”等四项大奖。2006年9月,在“北京奥运推荐果品暨中华名果评选”活动中,花牛苹果“栽培2号、阿斯、超首红、天汪一号”四个品种被评为北京奥运推荐为果品一等奖,同时荣获“中华名果”称号。2007年10月,在山东栖霞举办的全国优质苹果评选活动中“花牛”牌苹果荣获中国苹果著名品牌奖,“俄矮2号、首红、新红星、瓦里短枝”等四个苹果品种荣获中国优质苹果金奖,“天汪一号”荣获中国苹果新优品种奖。在2008北京奥运推荐果品展评活动中,天水市花牛苹果获得了12项大奖(一等奖占到全国获奖总数的33.3%,二等奖占到40.0%,三等奖占到20.3%)。在“平凉金果”系列中,静宁县生产的“烟富2号”获2004上海林博会“名特优新奖”,“成纪富士”获“优秀展品金奖”、并在“2005中国(深圳)果蔬展览会”上获“中华名果”称号。在2007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上(见表5-4),静宁常津果品有限责任公司推荐的“成纪富士”和庄浪果菜保鲜经销责任有限公司推荐的“长富2号”都获金奖,占富士系列苹果金奖总数的三分之二,并且“成纪富士”苹果名列第一。在2007全国优质苹果评选活动中,静宁红富士苹果荣获“中国优质苹果金奖”,并荣膺2008北京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在同年的中国苹果年会上,静宁县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苹果20强县”称号。

表5-4 2007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苹果获奖产品及单位(www.daowen.com)

img16

资料来源:中国林业产业协会网。

第四,标准化生产起步良好。为了促进苹果产业的发展,甘肃省先后制订发布无公害、绿色苹果和地理保护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等甘肃省地方标准21项。2010年省政府出台《苹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筹措5 000万元资金扶持发展,连续扶持三年,着力打造一流的元帅系苹果和优质红富士苹果商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从2009年甘肃、陕西部分产区苹果品质分析报告来看,甘肃省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等主要品质指标是全国最好的,秦安、静宁、庆阳生产的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5.41%~15.74%,其中静宁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指标比洛川苹果高2.48%;静宁和秦安苹果的果实硬度分别是11.12kg/cm2和10.53kg/cm2,名列第一和第二,其中静宁果实硬度比白水苹果高3.12kg/cm2。品质分析情况(见表5-5,表5-6)说明我省苹果产业标准化生产发展迅速,苹果是甘肃省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其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甘肃苹果产业要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其发展方向是:用强化科技支撑,推动苹果生产基地建设;依靠标准化生产与管理,规范苹果生产基地建设;用组织化服务,为苹果生产基地建设搭建平台;用市场化运作,为苹果生产基地建设提供发展空间;用规模化经营,为苹果生产基地建设提供成长机遇。同时,要加快甘肃苹果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促进其向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为此,要大力开拓市场,建立国内外销售网络;要克服小农意识,加强经纪人和经纪协会组织建设;要继续实施标准化体系,着力提高果品质量;要加快批发市场建设,推广“农超对接”销售模式;要扶持中介服务组织,完善龙头企业与果农之间的利益机制。

表5-5 2009年甘肃、陕西部分产区苹果品质分析(1)

img17

表5-6 2009年甘肃、陕西部分产区苹果品质分析(2)

img18

资料来源:中国浓缩果汁网(FJC)2009甘肃、陕西部分产区苹果品质分析报告。

注释:庆阳和天水是指市区生产的苹果。

(5)酿酒原料产业。甘肃是全国啤酒大麦和啤酒花的主产区,啤酒大麦种植已成为河西地区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农民增收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甘肃省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近年来,甘肃围绕做大做强酿酒原料产业,通过政策促动、项目拉动、龙头带动、市场牵动、科技推动等有效措施,使全省啤酒原料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首先,优势产区已经形成。葡萄产业的产品主要是葡萄酒。葡萄产业能否做大、实现规模化发展,主要决定于葡萄酒品质。葡萄酒品质有“七分原料,三分工艺”的说法,而原料品质决定于光照、温度、降水和土壤等因素。甘肃河西走廊地处北纬36度到40度之间,具有生产葡萄尤其是酿造葡萄的最佳光、热、水、土资源组合状态,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有机葡萄酒的最佳产地之一。其优越自然条件是:光照条件充分,葡萄是长日照作物,对光的反应很敏感。河西走廊的日照时数在3 000小时以上,高出法国波尔多1 000多小时,长出的葡萄穗大粒饱,着色好,香气浓郁。温度适中,葡萄是喜温作物,对热量要求很高。河西走廊的有效积温高(1 50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15℃以上,高于波尔多6℃~9℃,高于河北、山东3℃~6℃),有利于糖分结晶和积累,糖酸比处于最佳状态(新疆由于成熟季节温度高,成熟过快,葡萄的含糖量过高,在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加酸;而宁夏等产区则相反往往需要降酸)。气候干燥,河西走廊气候非常干燥,可抑制葡萄病虫害发生,葡萄生长不需喷洒农药,安全性强。采收季节,几乎无雨,温度较低,对减少裂果及防止果实霉变极为有利,干燥的气候还为采摘后24小时内进行榨汁这一工艺要求提供了保障。土质优良,河西走廊有充足的土地资源,土壤分为灰钙土、荒漠土、灰棕土和棕漠土,矿质元素(包括微量元素)非常丰富,且土壤结构疏松,空隙度大,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长。同时,甘肃啤酒大麦生产在全国市场上优势凸显,面积和产量全国领先,已经成为国内啤酒大麦和麦芽最大的调出省份,麦芽企业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创下了全国同类行业之最。

其次,优良品种推广效果良好。2009年,啤酒大麦和啤酒花种植面积150万亩,产量60万吨,占国产总产量的40%左右,啤酒大麦、啤酒花的研发和种植面积及产量,在全国居领先地位。甘肃啤酒大麦,为全国啤酒大麦主产区中产量最大、品质最好的省份,全省主栽品种甘啤3号和甘啤4号,各项酿造品质指标均超过了国家标准。2010年2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玉门酒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玉门酒花”成为酒泉市第一个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酿酒葡萄面积12万亩,产量6万吨。目前,河西地区根据甘肃省实施1 000万亩优质林果业工程规划,大力发展酿酒原料产业,按照因地制宜、凸现特色、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大力建设河西走廊葡萄产业带;通过加快引进培育新品种,高起点的打造精品葡萄酒原料生产基地。

第三,品牌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甘肃酿酒葡萄种植地和葡萄酒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甘肃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嘉峪关三大产区。以甘肃农垦下河清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下河清”牌啤酒花为代表,在全国具有极高的声誉。该产品连续15年被中国绿色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2006年又被中国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在历年国内外大型啤酒集团的产品农残检验中各项指标全部达标,被重点客户列为专用或固定原料基地。2010年初,甘肃紫轩酒业公司率先通过了国际国内两项有机产品的认证,“莫高”、“国风”、“祁连”等品牌干酒、冰酒畅销省内外。2009年甘肃省规模以上的葡萄酒生产企业有7家,全省葡萄酒产量为19.48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0%,全年累计销售产值为8.2亿。实践证明,河西地区的自然条件,确能使赤霞珠、解白纳系列,比诺系列,雷司令等世界名种葡萄的品质得以充分发挥。“莫高”已经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当然”、“苏武山”、“皇台”等葡萄酒品牌在全国也已崭露头角。

第四,管理技术进一步强化。甘肃威龙有机葡萄酒有限公司是武威地区葡萄酒生产的龙头企业,目前已建成优质酿造葡萄基地4万亩。为了使企业能够得到平稳快速发展,威龙公司积极投入大批技术力量用于葡萄的种植、酿造和产品开发。酿造葡萄酒,葡萄的品质是关键,威龙公司从澳大利亚等国聘请“洋”专家进行定期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使葡萄的种植、酿造等技术有了大幅提升。公司还聘请当地的农户为“土”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种植管理,从而形成土洋结合的技术队伍,保证了企业发展技术支撑的运行机制。2007年,威龙公司与甘肃林业学院合作进行技术人员定向培养,专门成立“武威班”培养威龙的技术人员,确保了技术人员数量,也为企业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同时,在企业建设和发展理念中,威龙公司一开始就把生态建设作为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目前,已形成以水果+草+牧+肥+气的循环生产产业链条模式(就是利用滴灌种植葡萄和草,然后搞养殖业,牲畜产生的肥料可以生产沼气的有机葡萄的一个最终产业链)。

第五,对主产区的带动效益明显。目前啤酒大麦、啤酒花已成为甘肃省主产区农民及国有农场增收的主要种植作物。全省现有制麦加工企业42家,设计加工规模88万吨,实际加工量55万吨,产量约40万吨。直接受益农民有20多万户,年产值20多个亿,并带动了流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真正将河西走廊发展为我国生产、出口啤酒原料的重要基地,今后应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规划先行、市场导向”的原则和“政府主导、引强入甘、培育品牌、优势转换”等的产业政策,实施好甘肃省的《2008—2012年甘肃省酿酒原料产业发展规划》,通过鼓励省内外相关企业参与啤酒原料产业建设,鼓励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啤酒原料龙头企业发展,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探索建立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生产、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专业合作组织等方式,促进啤酒原料产业规模化跨越式发展;要大力支持啤酒原料优质品种培育、先进种植技术推广方面的科研项目,争取将啤酒原料种植逐步纳入农业保险的范畴之内;积政策性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啤酒原料产业的扶持;要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自主品牌建设、质量安全管理、经济运行监测和信息引导为抓手,积极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促进甘肃啤酒原料产业由大向强转变。

(6)蔬菜产业。蔬菜是甘肃种植业中效益比较明显、分布范围广、对农民增收贡献份额最大的特色优势产业。甘肃省利用高寒冷凉的气候地域优势,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实现了蔬菜周年生产、四季上市,设施蔬菜反季节生产生机勃勃,“兰州高原夏菜”成为一张名片享誉省内外。2009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为598万亩、1 082万吨、155亿元,甘肃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高原夏菜基地、西菜东调基地和西北地区冬春淡季供应中心。

首先,在全国蔬菜生产中处于优势地位。甘肃地处高原、日照充足、气候冷凉、病虫危害轻,隔离条件好,发展蔬菜产业条件得天独厚,是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理想产地。近年来,甘肃培育了河西走廊灌区、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和徽成盆地五大优势产区,使甘肃成为全国五大商品蔬菜基地之一。为了大力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甘肃省制定了《蔬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从2010年开始,每年筹措整合4 000万元,设立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发展,连续扶持三年。甘肃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自然优势,地域狭长,气候类型多样,垂直性气候分布明显,蔬菜可以实行周年上市,供应期大大延长。东南部温暖湿润,适合早春,秋季进行大、小拱棚果菜,叶菜和葱蒜类蔬菜生产,可以弥补本省及甘肃以西春秋淡季蔬菜供应短缺的局面;中西部干旱少雨(雪)、光照充足、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具有发展高原夏菜、加工型蔬菜和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的自然优势,是全省生产优质加工及出口创汇蔬菜的重要基地。品种优势,由于气候的多样性,无论国外品种还是国内品种,许多蔬菜品种在甘肃都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学适应性和强大的市场商品性。甘肃蔬菜种植品种已达380多个,一年四季可向省内外提供30多个种类200多个品种。价格优势,蔬菜生产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手工作业。人工工资是构成蔬菜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甘肃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具有农村人口多、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工资性支出较少的特点,这有利于降低蔬菜产品的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质量优势,全省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冷凉,病虫害轻;蔬菜基地远离城镇及工业区,江河上游及生产区域内工业污染少,具有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天然优势。根据国家农业部连续多年对全国37个大中城市蔬菜质量安全进行例行监测数据说明,省会城市兰州的综合排名始终位列前茅。市场优势,从国内市场看,每年5至10月,我国东、南部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台风和暴雨等自然灾害性天气频繁,蔬菜生产、运输均受到抑制,供给严重不足,价格上涨。而此时正是甘肃“高原夏菜”大量上市的季节,从空间和时间上弥补了南方市场的需求。11月至翌年4月,甘肃陇南、天水、陇东地区的冬播蔬菜、春提早、秋延后蔬菜和中部沿黄灌区、河西走廊的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除满足本省市场需求外,大部分产品销往广州、厦门、上海、杭州、北京、成都等89个城市及青海等周边地区80万吨,对东南沿海地区蔬菜市场淡季供应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其次,优势区域逐步形成。根据甘肃省资源状况、气候条件、生产水平和耕作制度,针对不同蔬菜品种生长发育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和种植特点,全省已形成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规模相对集中的河西走廊、沿黄灌区、渭河流域、泾河流域和徽成盆地五大露地蔬菜生产优势区域。同时,设施蔬菜产业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沿黄灌区和河西走廊两大区域,2009年种植面积达到27.33万亩,占全省日光温室总面积的88.16%。中部沿黄灌区包括定西、兰州、临夏、白银4市的安定、临洮、红古、永登、榆中、皋兰、靖远、白银区、景泰等15个县(区)。该区域是全省日光温室引进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技术最领先、经济效益最好的地区。该区域二代高效节能日光温室面积占全省日光温室总面积的45%左右。河西走廊包括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永昌县、金川区、甘州区、山丹县、高台县、肃州区、玉门市等18个县(区)。该区域是甘肃省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和疏勒河流域发展阳光产业、现代农业和高效农业的优势区域,是最具有后发优势的重点区域。另外,大(小)拱棚蔬菜生产优势区域遍布全省各地。天水、白银、定西、张掖、庆阳和陇南市以塑料大棚蔬菜生产为主,这6市的大棚蔬菜面积占全省大棚总面积的83%。兰州、平凉、陇南、武威、张掖、酒泉、白银和临夏州8市(州)以小拱棚为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5%。

第三,产地直销市场初步建立。近年来,甘肃高原夏菜在兰州、武威、张掖、白银、天水等地快速发展起来,成为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又一主要渠道。“高原夏菜”这一代名词不但在陇原大地家喻户晓,在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都受到了极大的欢迎。2006年国家制定的7个蔬菜优势区域发展带中,甘肃已被农业部列入“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带”,其中有12个县被确定为蔬菜生产基地县,有4个县被指定为核心示范县。“高原夏菜”已成为甘肃继“西菜东调”之后形成的又一张响亮的名片,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高原夏菜已融入全国大市场,成为夏季蔬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高原夏菜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部门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市场,使销售经营网点基本建立,经营形式大体上分为加工销售型、专业批发市场销售型和产地直销市场销售型。目前,全省已建成规模较大、功能齐备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30多个,年菜交易量380万吨,年交易额48.5亿元;年蔬菜调出量在200万吨以上,这些蔬菜主要销往沿海20个省的5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供应深圳、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份和港澳地区,另外还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以及中东一些国家,主要外销的“五大主力菜”有菜花、西兰花、甘蓝、荷兰豆和西芹,占到总销量的60%。另外,菜心、生菜、菠菜、茄子、番茄等十余个品种也受到当地市民的欢迎,极大地丰富了这些城市的菜篮子。

第四,蔬菜精深加工企业逐步实现规模化。甘肃省蔬菜产业化得到快速发展,除了大市场环境因素外,加工企业、冷藏、运输、市场等产业链条的延长是助农增收的主要原因。经过扶持培育,目前全省已建成有一定规模的蔬菜精深加工企业248家,年加工各类蔬菜150万吨,实现产值21.8亿元,现有蔬菜保鲜库85处,贮藏规模40万吨,年周转量150万吨,以“甘绿蔬菜集团”、“兰州高原夏菜集团”等为代表的蔬菜精深加工企业成长壮大,这些龙头企业起到蔬菜延期销售和市场价格“调蓄”的作用。同时,全省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成长起来,玉门市赤金韭菜专业合作社、张掖市上源蔬菜合作社、武山县北顺蔬菜合作社、西峰区新城蔬菜专业合作社等88个合作社,引领农民进入终端市场。另外,蔬菜产业还吸纳从事生产的劳动力约5 000万人,从事加工、贮运、保鲜和销售等服务的劳动力约300万人。为了进一步促进高原夏菜产业的发展,甘肃省要继续优化区域布局,扩大优势蔬菜生产大基地建设;通过强化蔬菜生产技术的集成创新和推广,提高单产、品质和标准化生产水平;通过培育蔬菜名牌产品,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提升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以及增强保鲜贮藏和流通能力,提高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通过开拓新市场,进一步提高甘肃高原夏菜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通过把握国内外蔬菜市场趋势与现状来找准切入点与突破口,并与国内外客商携手发展甘肃蔬菜产业。

3.特色畜牧产业

甘肃作为全国六大牧区之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省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畜禽数量成倍增长,肉禽蛋奶翻了四番,畜牧业基本实现了由家庭副业到支柱产业的历史性转变,由传统生产向产业化经营的实质性转变,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改善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是甘肃省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也是全国新一轮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确定我省发展的重点产业。为了建设牛羊产业大县,甘肃省委、省政府2009年初部署牛羊产业大县建设任务,作为促农增收的突破口。省上6个部门整合资金1.5亿元,重点扶持39个肉牛、肉羊产业大县。随着牛羊产业大县的快速发展,全省畜牧业呈现以下特点。

(1)畜牧业生产对农业的贡献不断增大。随着建设牛羊大县的稳步推进,畜牧业对农业的贡献和在农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2009年,甘肃省大牲畜饲养量由2005年的563.09万头增加到2009年的623.22万头;猪的出栏数和存栏数分别由2005年的540.10和592.54万头增加到2009年的638.93和600.59万头;羊存栏数由2005年的1 466.19万只增加到2009年的1 726.70万只;猪、牛、羊肉产量2009年达77.34万吨,比上年增长5.5%。牧业产值由2005年的114.3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71.89亿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由2005年的177.54元增加到2009年的184.37元。2009年16个肉牛产业大县肉牛出栏比上年增长11.1%,27个肉羊产业大县肉羊出栏增长12.5%,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力地带动了全省草食畜牧业发展。甘肃畜牧业已经从牧区资源约束型逐步走上了利用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发展草食畜牧业的路子,农区牛羊饲养量占全省的80%以上、牛羊肉产量占全省的85%以上,畜牧业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之一。

(2)牛羊产业大县建设成效显著。甘肃省实施牛羊产业大县建设近一年来,39个项目县成为全省牛羊生产发展最有潜力、速度最快的区域,牛羊生产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草食畜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8%,农业增加值较2008年提高了2.19个百分点。经省农牧部门考核统计,39个项目县区2009年牛存栏、出栏分别达365.5万头、143.59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1.5%、26.3%;羊存栏、出栏分别达1394.7万只、929.61万只,同比分别增长8.6%、22.8%。牛羊产业大县对全省草食畜牧业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3)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是甘肃省政府确定的促进农民增收的“六大行动”之一,也是甘肃省强化农作物秸秆和草地资源利用、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提高规模养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畜牧产业升级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甘肃省在2009年牛羊大县的基础上,2010年又新增高台、崇信2个肉牛产业大县,陇西、肃北、阿克塞、积石山4个肉羊产业大县,整合下达草食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1.57亿元。截至2010年6月底,项目县区共计整合资金9.56亿元,其中,省级下拨资金1.32亿元,项目县区配套资金1.6亿元,吸引民间资金投入6.64亿元。目前项目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新建成种羊场14个、牛羊改站471个,推广肉牛冻精98.6万支,引进优质种公羊1 000只、种羊2 945只,进一步完善了良种繁育体系;新建成46万立升的青贮窖497个;新建成496个标准化养殖小区,饲养规模达37.6万头(只);在甘南116个试点村退粮还草,种植优质牧草9.4万亩;对4.23万头“能繁母牛”补贴3 000万元,建成活畜交易市场10个。

(4)养殖效益稳步提高。甘肃省牛羊产业大县建设项目促进了草食畜牧业的较快发展,牛羊价格相对稳定,养殖效益处于较高水平。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上半年全省牛存栏489万头,出栏67.5万头,同比2009年分别增长8.2%和8.8%,羊存栏1867万只,出栏494万只,同比2009年增长7.1%和8.2%。牛羊肉产量达到了14.8万吨,同比2009年增长7.5%,牛羊养殖继续恢复,奶牛存栏22.5万头,同比2009年增长6.1%,牛奶产量19.6万吨,同比2009年增长6.7%。截至2010年6月份,牛肉价格29.68元/公斤,同比2009年增长3.2%,羊肉价格29.34元/公斤,同比2009年增长8.1%。据调查,目前出栏一头育肥三个月的商品肉牛可盈利800~1 000元,出栏一只育肥肉羊可获利80~100元,较好养殖效益调动了农牧民发展肉羊、肉牛生产的积极性。

(5)农牧业循环模式已经形成。牛羊大县建设是甘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做大做强草食畜牧业的切入点,是促进农牧良性互动、发展循环农业的基础和重要举措。为了有效解决甘肃省玉米秸秆浪费与肉牛饲草料结构性短缺之间的矛盾,全省各地利用丰富的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进行青贮氨化饲养家畜,秸秆成为牲畜的主要饲料,家畜粪肥发酵后又成为沼气,供农家做饭、照明,剩余沼渣则成为农家肥还田,探索出“秸秆—养牛—牛粪—有机肥”和“秸秆—养畜—沼气—果菜”循环利用的新模式,实现了农作物资源的循环利用。目前,已经形成了河西走廊绿洲区“粮、菜、果种植—圈养牲畜”模式,黄土高原区“林果—养畜—沼气—梯田—水窖”模式,陇东地区“粮食种植—圈养牲畜—食用菌—沼气”模式,陇中地区“林、果—薯—牲—菌—沼”模式,陇南山区“果—菌—牲—沼”模式等,这些模式在农户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建成青贮氨化池4万多个,建设秸秆养畜示范户1.5万户。为了促进草食畜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省要努力构建饲料、良种和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升牛羊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要通过加快推进牛羊良种化步伐,扩大良种覆盖率;要通过加大秸秆饲料、玉米饲料开发力度,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要通过重点扶持大场大户、专业乡村,实现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养殖;要通过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等环节的技术创新,提升牛羊产业加工水平;要通过健全牛羊等动物防疫体系,确保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要通过建立牛羊产业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4.农产品加工业

近年来,甘肃省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扶持管理办法》、《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等,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强了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引导和支持。全省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依托市场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推进商品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抓了马铃薯、中药材、玉米制种、酿造原料、高原夏菜、苜蓿草肉牛、肉羊、奶产业、瘦肉型猪等10个重点产业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群,培育了一批具有带动力和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创新发展模式,走“特色化、集群式”农业产业化之路。

(1)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为了促进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建设,2009年以来,甘肃省出台相关扶持办法,着力发展草食畜、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了全省特色农业在更高的层次上加快发展。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加工体系初步形成,千吨以上生产能力的马铃薯龙头企业达77家,马铃薯精淀粉及其制品生产能力达到65万吨,马铃薯已经成为在全国叫得响的产业;全国种业50强企业中有27家在甘肃省建立了种子生产基地和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种子销往河南、山东等国内20多个省区和美国、法国、日本、荷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甘肃省通过资本运营扩大规模,组建了兰州高原夏菜产业集团、天水长城果汁集团、平凉金果集团、平凉红牛集团、甘肃薯界淀粉集团等,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质检、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运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建立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和扶持力度;通过建立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体系,提升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通过健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体系,扩大了市场份额大和和创汇能力;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增加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竞争能力,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带动全省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2)培育了一批带动力和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甘肃为了拓展农民增收的外部空间,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来甘肃投资兴业,扶持有潜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甘肃农产品龙头企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全省优势产业加工集群初具规模。武威形成了红太阳、金三角为代表的面粉加工企业集群,现有加工企业100多家,年加工能力200万吨;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产品加工涉及皮革、毛纺、医药等15个门类,产品涉及服装皮革、地毯、中药材等200多个品种,初步形成了区域特色的支柱产业;定西的马铃薯、金昌的啤酒原料、庆阳的果蔬加工等,成为推动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全省龙头企业由2007年的1 618家增加到2009年的1 715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从2007年到2009年一直是20家,省重点龙头企业由2007年的206家增加到2009年的283家;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由2007年的185.7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94.4亿元,销售收入由2007年的244.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55.7亿元,净利润由2007年的20.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1.6亿元,上缴税金由2007年的6.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55亿元,出口创汇由2007年的2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1亿美元;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由2007年的32个增加到2009年的35个,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由2007年的579个增加到2009年的638个。这些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3)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迅猛发展。为了完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产品保鲜、储藏、营销、运输等专业合作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由2007年的3 100个增加到2009年3 308个;同时,中介组织与专业市场发展也比较快,中介组织由2007年的848个增加到2009年的931个,专业市场由2007年的280个增加到2009年295个,其他组织中介组织由2007年的354个增加到2009年的367个。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由2007年的185万户增加到2009年的192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比例由2007年的39.9%增加到2009年的40.0%,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户均增收由2007年的1 941元增加到2009年的1 960元。由于农业合作组织的联结带动,2009年全省农产品年加工800万吨,农产品加工率由2007年的34%增加到2009年的36%。农业产业化企业成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4)全省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逐年扩大。为了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甘肃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逐年扩大,特色产业基地向优势区域集中,种植面积由2000年前的1 000多万亩,发展到2009年的2 582万亩,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一半,形成了稳定的规模基地。在全省形成了特色优势产业带,马铃薯、中药材、苜蓿草、玉米制种、啤酒大麦5个产业位居全国第一,食用百合、肉羔羊、酿酒葡萄等10个产业位居全国前五位。同时,陇东南苹果、西南部草畜等产业基地不断壮大,依托基地培育起“农”字号龙头企业,打造出“腾胜淀粉”、“平凉金果”、“华羚干酪素”等品牌产品,俏销国内外市场。为了继续做大做强农产品特色优势产业,全省实施了促农增收“六大行动”计划,将按照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技能化培训的特点,支持定西、张掖等地建设全国重要的商品薯基地及精深加工基地,武威、张掖建设玉米淀粉深加工基地;扶持甘南等牧区畜牧业发展,加快河西、陇东、中部等农区畜禽规模化养殖和品种改良,加快发展酱制加工、冷冻加工等精深肉制品加工业,推动品牌肉制品规模化生产,发展壮大乳制品加工产业;以定西、陇南等地为重点,支持发展规范化优质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支持河西地区加快发展酿造葡萄和啤酒原料种植业,做大做强葡萄酒酿造业。同时,推进1 000万亩优质林果工程建设,创建全国一流的元帅系苹果和优质红富士苹果商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和物流中心、国家级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

为了进一步推动甘肃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必须鼓励培养农产品加工科技人才,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投入力度,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坚实后盾;要加快卫生标准、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实现与国际接轨,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环境;要按照大规模、高起点、外向性、强带动的原则,重点建设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和龙头企业群体,根据市场的需要,彻底打破地域、行业所有制界限,把产供销、贸工农结合起来,实现优化组合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要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研制与推广。要根据甘肃省特定的自然条件,研究特种植物种植和畜禽养殖方面的实用无公害技术;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要根据区位特点和市场走向,确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不同对策,稳定本地市场,拓宽国内市场并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减少投资风险,以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要扩大绿色产品、特色产品、高精细产品的出口,开发利用“绿色”、“生态”品牌效应,树立甘肃省绿色农产品的形象和信誉;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引导外资、私人投资于特色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借助外力推进开发建设。同时,应加快政府推动,强化政策措施,努力吸引国内外强企业投资特色农业及相应的加工业项目,以推动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和加工基地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