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肃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区位优势

甘肃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区位优势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甘肃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及区位优势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农村包产到户为标志的改革率先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甘肃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区位优势

第一节 甘肃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及区位优势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农村包产到户为标志的改革率先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甘肃省在传统农业发展中硕果累累,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平衡的历史性跨越,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斐然、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48%。然而,甘肃自然环境类型多样,东、中、西部各具特点,差别较大,区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产业条件和体制环境以及所肩负的任务和服务对象等具有显著的省情特色,不同于一些发达省份。只有立足产业特点和省情特色,充分发挥各区域资源优势,建设区域农产品产业基地,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才能走出甘肃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一、甘肃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目前,甘肃农业已走到一个至关重要的关节点上,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产增效、重大技术推广等现代农业发展的要素已初步具备。全省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之路,坚持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基础,以推广和运用先进适用技术为先导,不断加大农业投入,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格局初步形成,农业和农村发展手段和环境发生了彻底改变,甘肃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

甘肃省在自然资源约束日益加深的条件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了在干旱半干旱区着力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在“十一五”期间新修梯田475万亩,建设水利设施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7万亩。全省把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累计增产粮食30亿斤以上,使粮食产量连年获得丰收。在改革开放的1978年,甘肃粮食总产量仅为510.55万吨,到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06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77.65%,并且连续6年保持在800万吨以上,具备了灾年进行粮食余缺调剂的能力。油料、棉花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也有较大幅度增长,油料达到58.54万吨,蔬菜是1 145.35万吨,水果是277.56万吨。畜牧业生产连续28年获得丰收,肉类总产、禽蛋产量、鲜奶产量分别达到82.9万吨、13.9万吨、37.7万吨。全省人均粮食、肉、蛋、奶的占有量分别达到344公斤、29.1公斤、5.3公斤、14.3公斤。同时,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明显。甘肃省2008年年鉴数据显示,甘肃省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上升,以1978年为基期,2007年第一产业产值指数已经达到了503.29%。这说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如图2-1(图中年份1至30分别代表1978年至2007年),甘肃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明显,特别是从1993年以后,增速明显加快,只在1999年有小幅回落,整体增长趋势非常猛进。2009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497.1亿元,在“十一五”前四年年均增长5.35%,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全省坚持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上推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使农业内部结构突破了以粮为主的格局,逐步向粮、经、饲“三元经济结构和农业、牧业、渔业全面发展方向转变。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在紧抓农业生产不放松的同时,积极促进农业、牧业和渔业的协调发展;在紧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在进行传统粮食品种生产的同时,组织与扩大优良新品种的生产。经过不断调整,全省农业生产很快摆脱了单一粮食结构,使农业结构不断趋于科学合理。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产品市场出现严重的“卖难”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甘肃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同时我省利用加入世贸组织的有效时机,全面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林牧渔业结构由1978年的80.38:2.74:16.87:0.01调整为2009年的67.02:2.77:19.62:0.13,农业比重减少了13.36个百分点,林牧渔业分别增加了0.03、2.75和0.12个百分点。其中牧业比重上升幅度最为明显。粮经饲结构,由1978年的86.33:8.08:5.59调整为2009年的69.57:25.93:4.50,其中粮食作物比重下降16.76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比重上升了17.85个百分点。优质、专用粮食面积不断扩大,粮食品种结构不断趋向合理。

img1

图2-1 2006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在优化中发展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影响,甘肃农业结构长久以来处于不合理状况,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的开展与深入,甘肃以高产高效生态农业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前,甘肃农业以粗放、单一为主要特征,从20世纪90年开始,尤其是进入本世纪后甘肃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理念,通过持续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使高产优质、高效、特色、安全的农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其具体措施是通过“两高一优”农业工程、“温饱工程”、“小康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和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经济组织带动千家万户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促进“两高一优”农业快速发展。据统计,2009年甘肃马铃薯玉米制种、啤酒大麦等优势产业基地面积发展到2 560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超过45%。“两高一优”农作物生产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全省特色农业种植面积由2000年之前的1 000多万亩,发展到2009年的2 582万亩,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一半,形成了稳定的规模化基地。瓜菜花卉制种、食用百合油橄榄、鲑鳟鱼等10多个地方性特色产品居全国前五位。河西灌溉农业区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制种基地、酿酒原料基地,兰州成为高原夏菜的主要生产基地;陇中、陇东旱作农业区成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中药材、羊羔肉及肉牛生产基地;陇南山区成为花椒、油橄榄等特色农产品基地;甘南及河西牧区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肉牛、肉羊和细毛羊基地。特别是2008年以来,甘肃省整合省级专项资金3.07亿元,重点扶持的39个牛羊产业大县,已经成为全省畜牧业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以上发展成果主要是在全省着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等政策指引下取得的,走的是一条具有甘肃资源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3.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业功能得到明显拓展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甘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旱作农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主要表现是:旱作农业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改善。首先,以兴修梯田为主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到2009年,全省累计兴修水平梯田达到2 81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5.2%,占旱地面积的84.3%,大部分旱坡地变成了梯田地。其次,科技抗旱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围绕蓄住天上水、保住土壤水、用好地表水,创立了用水、保水、蓄水、拦水、截水五大技术体系,探索出了“梯田+水窖+地膜+调整”的旱作农业发展路子。在突出综合集成技术,农艺农机技术结合的同时,形成了雨水拦蓄入渗、覆盖抑蒸、雨水富集叠加利用等一套比较完整的旱作农业技术路线。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集成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最大限度地保蓄土壤水分,将地面无效蒸发降到最低。旱地玉米平均亩产546公斤,产量高的达到700多公斤,增产率36.5%,降水生产率提高37.6%,成为解决旱作农业区粮食问题,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关键技术。第三,集雨节灌技术有了较快发展。集雨节灌是甘肃省在中东部干旱区探索出来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抗旱措施,这一创举得到了世界粮农组织的充分肯定。通过全面实施“雨水集流工程”,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全省部分地方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困难。到2009年累计兴修集雨水窖360万眼,年蓄水能力达2.16亿立方米,集雨节灌面积达528万亩,高效节水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第四,全省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节水灌溉面积已达2 100万亩。滴灌、管灌、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在日光温室等设施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中东部旱作农业区由于推广了“日光温室棚面集雨+水窖+滴灌+施肥”的集雨微灌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干旱山区发展设施农业的缺水问题,实现了雨水高效利用。第五,全省农业功能得到明显拓展。甘肃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过程中使农业的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等传统基本功能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农业的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日益凸显。

4.农业发展内涵发生实质变化,农业科技成果取得重大进步

近年来,甘肃农业生产由单纯的种养业向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各地兴办龙头,建设基地,带动农户,积极推进农企上市、订单生产、网上销售,农业产业化经营从无到有,农业经营体制发生重大变革。为培育龙头企业和支持优势产业发展,甘肃省相继出台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办法以及草食畜、马铃薯、中药材、苹果、蔬菜等产业扶持办法,并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加大扶持力度,使特色产业基地向优势区域集中。到2009年,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3 308个,比2002年的1 015个增长2.3倍,其中龙头企业1 715个,比2002年的403个增长3.3倍。全年农产品加工量达800万吨,加工率达36%,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255.7亿元,净利润21.62亿元。全省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192万户,占全省农户的40%,年户均增收1 960元。同时,全省积极推广良种良法、测土配方施肥、苹果套袋、节水灌溉和保护性耕作技术,集成推广了旱作全膜双垄沟播、畜禽规模化养殖等综合配套技术,试验推广了组培快繁、太空育种、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和自动化控制、农业专家系统等现代技术,兴建了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进农机跨区作业和科技进村入户,使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大大提高。同时,还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免费强制免疫,有效降低了畜禽病死率。

5.生态经济林业成为重要产业,畜牧业成为农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甘肃贫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全省大部分地区长年干旱少雨,山地和沙区占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同时,全省三分之一的土地存在水土流失问题。黄河三分之一的泥沙,长江十分之一的泥沙,都来源于甘肃。甘肃的气候干燥,植被稀疏,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状况,严重制约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自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后,甘肃林业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借此机遇大力推进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战,生态林建设成效突出。据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2006年甘肃省林地面积981.21万公顷,占甘肃省土地总面积的21.82%,其中有林地面积232.50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3.69%。森林覆盖率达13.42%,比1979年第一次森林清查增加了6.62个百分点。2008年全省林业总产值突破95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2倍多。生态建设加快推进的同时,全省林业建设已形成经济林果、花卉种苗、森林生态旅游林木林副产品加工、综合养殖、林下经济等六大门类,以及速生丰产用材林、优良乡土和珍稀名贵树种、家具木质装饰材料加工、野生动物环保畜禽饲养等十大基地和项目建设,生态、经济、效益俱优已成为甘肃林业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作为甘肃省重要优势特色农产品的苹果,2009年总产量185万吨,跃居全国第二,产地收购价格全线上扬。据统计,2009年,天水市“花牛”苹果价格平均每公斤5元,果品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农户达200多户,收入1万元以上的果农3.5万户;礼县苹果优果率从2004年的31%提高到2009年的56%,全县苹果收入上5万元以上的农户达200多户,1万元以上的6 000多户。静宁经营管理好的果农普遍收入达到10多万元,一般果农收入也在三四万元。静宁苹果是甘肃省发展林果经济,为退耕农民谋划绿色发展道路的一个真实写照。这里的农民素有种植苹果的传统,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政府借此引进优质“红富士”苗木,改进果品品质,大力发展苹果产业,迅速打开了市场,使苹果已成为静宁县农民收入最大的经济支柱。2009年,静宁县果园面积近70万亩,挂果园3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30万吨,产值达6亿多元。

甘肃在保护野生动植物、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和推动生态建设等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1998年以来,甘肃省林业系统新增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使全省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到49个,总面积1.44亿亩,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2.6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不仅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而且保护了全省90%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和80%的湿地,如今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全省生态保护的主体。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甘肃畜牧业已成为农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甘肃省拥有较丰富的天然草场资源,草地生态环境开始出现区域性良性演替的态势,2009年人工种草保留面积已达到1 759万亩,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顺利实施,建设草原围栏7 525万亩,改良草原面积达到5 317万亩。改革开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发展牧区畜牧养殖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积极发展草食畜牧业,不断优化种群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和转变养殖方式,畜牧业不断走向产业化、规模化,使该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9年全省大牲畜存栏623.22万头,比1978年增加267.14万头,增长72.97%;牛存栏464.49万头,比1978年增加258.11万头,增长1.25倍;羊存栏1 726.70万只,比1978年增加683.48万只,增长65.52%;猪存栏600.59万头,比1978年增加125.60万头,增长26.44%。2009年甘肃省肉产量达到83.32万吨,比1978年增加69.86万吨,增长5.19倍;牛奶产量37.69万吨,比1978年增加35.67万吨,增长17.66倍。畜产品产量的大幅增加,极大地满足了市场需求,改善了人民生活。

6.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

“十一五”以来,甘肃省粮食连年增产,肉、蛋、奶、水产品、蔬菜产量大幅增长,市场供应充足,满足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显著改善。优粮工程、动植物保护、种养业良种等一批重大农业建设工程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财政专项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针对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大宗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干旱、暴洪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甘肃省各级农牧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着力落实强农惠农政策,2009年落实各类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6.33亿元,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动力。全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时农机化生产扎实推进,农机化科技推广成效明显。2010年启动了农机购置补贴网络申报审批管理系统,加大政策宣传,各地加快补贴实施进度、严格规范操作。2011年中央和省上共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7亿元,实施范围覆盖全省86个农牧业县区和10个农垦农场。同时,全省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垄作沟灌机械化技术等17项农机化新技术,推广面积达1 200万亩。其中,在22个部列和9个省列项目县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完成示范面积100万亩;在凉州、山丹、永昌建立了3个垄作沟灌机械化示范点,完成示范面积2万亩;在51个县实施机械覆膜双垄沟播玉米推广,完成机械化覆膜258.45万亩。开展了农机教育培训大行动工作,培训农机实用人才10.37万人次;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22期,鉴定发证790人次。同时,全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育打造优质农产品在全省基本形成了能覆盖主要特色农产品的标准体系。主要从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入手,努力培育打造优势产业基地,加快推进了标准化生产进程。2006年,甘肃省审定发布了5项饲草饲料地方标准,6项畜牧养殖小区地方标准,36项市州无公害农产品地方标准,先后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83个,天水市、平凉市、武威市凉州区和景泰县条山农工商公司等4个农业示范区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命名了37个全省第二批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到2009年底,全省农业地方标准总数达1 250项,创建了29个国家级、5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县,形成了覆盖大宗、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地方标准体系。通过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全省大宗农产品的平均合格率达到96%以上,增强了助农增收的市场竞争优势。在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方面,甘肃省已由单一的某一项技术,延伸到集成综合技术体系。如种植蔬菜、水果、中药材、马铃薯、制种玉米,综合了良法良种、间作套种、节水灌溉、农业机械、农机农艺、无土栽培、配方施肥、免耕法等集成技术,提高了产量、质量和效益。

7.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土地规模化经营已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www.daowen.com)

甘肃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新的突破口在哪里?面临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如何保证高品质、高标准、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如何把千家万户“层次不一”的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对接?在甘肃农业发展的关键转换点上,省委、省政府根据农业阶段性发展的要求,顺应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科学规律,推进以农村土地流转为主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作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把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这为全省新形势下发展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目前,甘肃农村耕地一方面呈现出“你家一亩、我家两亩”的分散经营格局,难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进城务工和经商的越来越多,耕地出现了代耕代种和撂荒弃种的现象。农业、农民问题的核心实质上就是土地制度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过去30多年为甘肃农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矛盾日益凸现。亟须将分块条割的土地通过流转向种养能手和大户集中,为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创造条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改变现阶段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现象,必须加快土地流转,实施适度规模的土地经营,在农产品数量上、质量上支持和保证现代农业发展。早在2003年,甘肃省在临泽、靖远、灵台县开展土地流转试点。2006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农牧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意见》。2009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现场观摩座谈会议,会后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通知》。在政策支持和引导下,全省土地流转从悄然兴起,土地开始由农户之间零散转让,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化流转。据统计,到2009年底,全省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141.18万亩,比2008年增加55.63万亩,增长了65.6%。至2010年6月底全省耕地流转面积171.4万亩。在实施土地流转过程中,甘肃省通过探索和创新土地流转方式,使转让、转包、反租倒包、出租、互换等土地流转类型显示出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8.农产品中介经营服务组织崛起,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农业的发展,甘肃农业正逐步打破传统模式,向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是广大农民根据自身发展和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而形成的,以自愿组合为前提,以互利互惠、联合协作为内容,以自我服务为主要特征的农村基层民间组织。近年来,甘肃各地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农产品中介服务经营组织遍布全省所有农村乡镇,大多数是围绕专业化程度和商品率较高的马铃薯、蔬菜、畜禽、中药材、果品原料等优势特色产业而组建的,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起到了与优势特色产业相互促进的作用。甘肃省从2006年开始到2009年的近4年时间里争取农业部和省财政资金1 675万元,对187个合作组织、3个试点县抓点示范,每年筛选100个合作组织重点扶持。到2009年7月,全省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 758个,带动农民会员和非成员农户184.7万户,实现总收入20多亿元。目前,全省依托专业化生产程度较高的马铃薯、制种、蔬菜、畜禽、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由当地产销大户、种养能手、农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牵头,周边农户自愿参加,组建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作方式较好的有渭原县五竹良种马铃薯繁育协会、定西市安定区淀粉协会、武山县滩歌镇黑池殿村无公害蔬菜协会、靖远县北湾镇蔬菜协会、酒泉市怀柔六分啤酒花专业协会、泾川县党原乡丁寨和古浪县黄灌区养猪协会、金塔县东坝镇西盛村养羊协会、岷县肉牛育肥协会、正宁县宫河大葱合作社等。专业协会在促进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竞争力,繁荣农村经济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专业合作社共有1 548个。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功能是产前统一组织购买质优价廉的生产资料;产中联合生产,统一请专家技术培训;产后统一组织销售,实现了农产品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该组织的创建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全省“一村一品”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苹果、养猪、葡萄、蔬菜等专业村。同时,甘肃省开展了塑造新型农民的培训工程。过去由于全省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既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又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顺利进行。为了给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条件,结合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通过专题培训、集中培训、现场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着力推进全省农民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从2006年开始,甘肃省认定培训基地280个,完成引导性培训50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到2009年全省每年示范性培训人数达到74 850人。培训主要围绕优势产业发展来开展,比如,根据甘肃省苹果优势区域布局和优质中药材发展规划,在甘肃省18个苹果生产重点县和8个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开展苹果生产工和中药材栽培工两个岗位的农民生产技能培训,以提升苹果生产重点县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产业的能力和水平为主开展师资培训。在全国梯田大县的庄浪县,实施了“十百千万”技术培训工程,在全县10个果园重点乡(镇)培训懂技术、会管理的技术干部100名,培养持证农民技师1 000名,培训果农1万人,力争使果园重点乡(镇)每户果农有一个管理明白人,每村有10~20名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生产能手。在陇西县开展了“优质高产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规范化生产技术培训”等农民技术培训54场,有17 8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其中,培训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户种植能手8 900名;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5.4万人,辐射带动12万人。在兰州市七里河区围绕百合无公害生产和百合鳞片繁育技术的推广,采取菜单式培训、现场培训、远程教育培训等方式,从产前优质鳞片的选择,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的选用,产中的栽培、管理,产后的产品分等分级及贮藏、保鲜、包装等方面,邀请百合种植专家进行讲授,使农民种植百合的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甘肃现代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甘肃省地域辽阔,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等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山地和高原占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从总体上看,甘肃自然条件比较严酷,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比较多,但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的潜力较大。

1.甘肃现代农业发展的资源优势

干旱问题是长期制约甘肃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针对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如果我们能够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规律,找准适宜品种,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劣势也有可能变为优势。由于甘肃地理过渡性强,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和生物资源丰富,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资源优势。

(1)物种资源优势。由于甘肃开发较晚及开发程度低,人口密度和工业污染也相对较低,尤其是独特的气候、地理和生态等条件造就了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目前,全省共有各类畜禽品种65个,天祝白牦牛、靖远滩羊、河西白绒山羊、山丹马等品种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甘肃高山细毛羊、华特瘦肉型猪、早胜肉牛、藏羊、牦牛等地方品种是甘肃畜牧业生产的主导品种,但目前还存在着利用程度较低等问题。同时,甘肃生物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多样,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马铃薯、豆类、谷子、糜子、荞麦、高粱等30多种;经济作物主要有油料、棉花、甜菜、中药材、水果、蔬菜、瓜类、烟叶等。丰富的物质物种资源为发展甘肃特色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自然资源优势。甘肃省自然资源丰富,以土地为主的资源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地形复杂,农业立地条件也复杂多样,对于以特殊的资源、气候、立地条件为基础的特色农业,是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首先,发展畜牧业的条件相对优越。甘肃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现有天然草场2.69亿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9.4%,其中高寒草甸类草场6 413万亩,占全省草场面积的24%;草原类草场8 593万亩,占32%;荒漠草场9 410万亩,占35%。全省可利用草场总面积2.41亿亩。同时,由于玉米种植面积越来越大,青畜饲料成为发展农区畜牧业的有利条件。其次,气候类型差异较大。甘肃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总体上是气候干燥,气温日差较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全省年均日照时数2 487.5小时,自东南向西北增多。陇中、陇东和甘南年日照时数为2 100~2 700小时,河西走廊年日照时数高达2 800~3 300小时,可见,全省发展特色农业的光能资源十分丰富。

(3)生产环境优势。甘肃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传统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现代化的无机能源投入较少,由于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污染也相对较少。这给甘肃发展绿色或无公害农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目前,全省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种植面积达到2 700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接近45%,农业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已成为全省重要商品粮和制种基地;兰州周边地区成为高原夏菜的核心基地;陇中、陇东旱作农业区是全省重要的洋芋、中药材、小杂粮、羊羔肉及肉牛生产基地;陇南地区是全省重要的油橄榄和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基地;甘南及河西牧区是全省重要的牛羊肉生产基地和细毛羊基地。甘肃要利用特殊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这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此,甘肃省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条件,结合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着力发展具有西部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4)产业基础优势。甘肃特色农业种植面积由2000年之前的1 000多万亩,发展到2009年的2 582万亩,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一半,形成了稳定的规模化基地。主导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明显加快。马铃薯、中药材、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3 308个,比2002年的1 015个增长了2.3倍。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全省新建、组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 715个,比2002年的403个增长了3.3倍。全省农产品年加工量达800万吨,加工率达36%,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255.7亿元、净利润21.62亿元。全省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192万户,占全省农户的40%,年户均增收1 960元。这为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5)农业科技优势。“十一五”以来,甘肃省农业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已由过去单纯的吃饭农业转变为既保吃饭也为挣钱的农业,这标志着全省农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全省科研人员通过强化杂种优势利用、航天诱变育种、现代生物等高新技术以及常规育种的结合,选育出了一批产量高、效益好的新品种,为农民增收起到了关键作用。甘肃省农科院陇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2009年累计推广面积3 200多万亩,获纯收益80亿元以上。胡麻新品种陇亚10号占全国同类地区种植面积的30%,成为我国新的胡麻主栽品种。陇椒系列辣椒新杂交品种成为全省日光温室以及塑料大棚辣椒生产的主栽品种。彩色棉新品种陇绿棉1号是国内第一个品质较好的绿色棉新品种。与此同时,玉米、春小麦、豌豆、油菜、油葵、瓜菜、食用菌、果树等方面均新培育出了优良品种。在甘肃省中东部旱作农业区,省农科院、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研发并推广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河西绿洲灌区,省农科院的科研人员研发并示范推广了垄作沟灌节水农业新技术,革新了河西农田耕作方式,提高产量5%,每亩节水50立方米至100立方米,给灌区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甘肃省研究提出了绿色农业循环利用技术,节水30%,节肥20%,秸秆利用率达到60%;研究提出了高原夏菜安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产品无公害率达到95%以上,为高海拔冷凉区蔬菜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此同时,旱地果树水肥高效利用技术、西北型标准化节能日光温室建造技术与标准、秸秆型发酵床养猪技术、种植绿肥提高农田有机质技术、盐碱土改良技术、土壤肥力提升技术及种苗脱毒快繁技术等多项技术也在生产中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全省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各级各类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得到长足发展,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升格为国家级。中国西部航天(太空)育种基地成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已育成航天蔬菜新品种18个,在陕西、宁夏、新疆、内蒙古、北京、四川、贵州等全国25个省区建立试验示范基地145处,累计推广航天品种种植面达90多万亩,实现产值达36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6.8亿元。

(6)产品品牌优势。由于多样性生态气候,造就了甘肃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目前已形成马铃薯、洋葱、棉花、瓜类、蔬菜、果品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和产品。全省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已培育出天水花牛苹果和蜜桃、河西和天水葡萄、陇南和天水花椒、兰州百合与玫瑰、定西马铃薯及中药材与花卉、平凉和庆阳富士苹果、河西玉米制种、兰州和天水高原夏菜等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知名度的品牌。到2009年底甘肃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有:临泽小枣、民勤甘草、秦安蜜桃、靖远羊羔肉、东乡手抓羊肉、苦水玫瑰、兰州百合、武都橄榄油、康县黑木耳、岷县当归、和政啤特果、刘家峡西红柿和红枣、临洮马铃薯、渭源和陇西白条党参、陇西黄芪、定西马铃薯、华亭大黄和独活、陇南核桃、平凉红牛与金果和天水花牛苹果等。通过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效地把甘肃省地缘劣势转变为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有利于培育地方主导产业和增加农业综合效益。

2.甘肃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优势

中央从2004年开始,连续七年出台了针对“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业政策精神,甘肃省出台了《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省委发[2008]32号),加快培育发展一批产业链条长、市场份额大、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带动作用。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制定了《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办法》(甘政办发[2009]49号)等文件,出台了马铃薯、草食畜、中药材、苹果、蔬菜5个产业发展规划和龙头企业扶持办法,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2010年,甘肃省级财政投入6亿多元,重点支持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马铃薯、草食畜、中药材、苹果、蔬菜等农业产业,以“反弹琵琶”方式大力推进特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1)改变了农业生产扶持战略。根据各地气候特点,甘肃省财政突破了单一的扶持种粮方式。在春季干旱、夏秋雨多,最适宜种马铃薯的定西,财政扶持发展马铃薯产业,使其成为“中国薯都”;气候干燥、风多雨少的河西走廊是种子的天然晒场,玉米制种占全国玉米种子用量的一半,将扶持本地区成为全国玉米制种生产基地;在远离城市、堪称天然草场的甘南,是绿色草食畜牧业的理想之地,扶持其成为西部农牧产品生产与加工的“摇篮”。由于甘肃省改变了扶持农业投入的战略,使气候劣势变为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特色农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

(2)完善了农业生产扶持办法。甘肃省财政部门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扶持办法,加大对特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项目的扶持,取得了巨大成效。为培育龙头企业和支持优势产业发展,省上相继出台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办法以及草食畜、马铃薯、中药材、苹果、蔬菜等产业扶持办法,并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加大扶持力度,使特色产业基地向优势区域集中。千里陇原形成了五彩缤纷的特色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带,已形成的马铃薯、中药材、苜蓿草、玉米制种、啤酒大麦、食用百合、肉羔羊、酿酒葡萄、陇东苹果、南部草畜等产业基地,依托基地培育起“农”字号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引领特色产业加工增值,创出“腾胜淀粉”、“平凉金果”、“华羚干酪素”等品牌产品,俏销国内外市场。

(3)改进了农业生产扶持方式。2010年,甘肃省新增促进农民增收“六大行动”行动专项资金1 000万元,总额达到1.1亿元,整合各类支农资金5亿多元,采取以物代资、以奖代补的农业扶持方式,扶持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在全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面积1 000万亩;继续扶持实施马铃薯增产增收项目,对全省马铃薯脱毒种薯一、二级种薯扩繁实行补贴;扶持草食畜产业发展,对草食畜产业重点从品种改良推广、规范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防疫体系建设、优质饲草基地建设、畜产品精深加工进行全面补贴,推进草食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以16个生产中草药大县为重点,扶持良种繁育、优良品种选育、无公害栽培技术、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加工企业GMP认证等;扶持苹果产业发展,以18个苹果生产大县为重点,扶持苹果优质品种和储藏业的发展;扶持蔬菜产业发展,重点推进河西走廊、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徽成盆地等设施蔬菜和高原夏菜的发展。

(4)出台农业节水技术扶持政策。为解决河西及沿黄灌区水资源短缺及供需日益突出的矛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进一步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2010年甘肃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甘肃省河西及沿黄主要灌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扶持办法》及《河西及沿黄主要灌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三年规划》,决定加快灌区农田节水,突出田间农艺节水技术的创新与普及,努力把全省灌区建成全国节水型农业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从2010年开始,全省将连续扶持3年,累计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1 000万亩,节水10亿立方米。同时,根据《规划》,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和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建设资金,集中扶持推广膜下滴灌、垄膜沟灌、垄作沟灌三大节水技术。重点扶持三大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所需的滴灌材料、地膜、起垄覆膜机具购置作业费补贴,对技术培训、指导和机具研发等环节实施重点扶持,支持建立核心示范区,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只有建立健全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才能使全省农业从劣势区域中挖掘特色产品与品牌,并由特色产业引领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农业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