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肃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甘肃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问题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传统农业经由混合农业转向现代农业。当前,甘肃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仍然明显,是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措施导致了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并长期存在。

甘肃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第一节 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问题

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传统农业经由混合农业转向现代农业。发达国家已经走过了一条这样的道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也必将走这样一条道路。在走向现代农业的历程中,充满了农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这是一个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的过程。古典学派以及重农学派以来的西方经济学家,很多人把农业问题作为其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关注农业的发展与创新,每个时代的经济学家都为农业的发展与创新研究做出了自己的重大贡献。当代经济学家对于农业发展与创新理论的研究也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从现代农业发展理论创新问题,到现代农业发展支柱理论问题,是一个对农业发展与创新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些新理论构成了农业发展与创新的基本内容,为目前研究现代农业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理论

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国民经济的一元化发展,是甘肃实现现代化的核心。当前,甘肃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仍然明显,是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措施导致了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并长期存在。二元经济学说研究表明,劳动力使用型技术的开发与扩展和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及大量教育资源投入,是促进农业发展,实现经济一元化的关键。如何改造传统农业,一直是经济学家所探讨的中心问题。改造传统农业,在甘肃显得尤为重要。舒尔茨关于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不仅在农业经济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突破,而且还有很强的实践意义。速水佑郎的农业发展诱致创新理论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评价。该理论对于理解农业与经济发展问题是一个巨大飞跃,它是一种比较全面的综合性的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农业增长理论,为不同资源禀赋和制度结构状况制定出能够促进增长的政策与计划提供了一个指导思想。

1.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发展中国家一种经济现象的描述,这一现象在发展中国家也是普遍存在的。该理论最初是由伯克于1933年提出的,他在对印度尼西亚社会经济研究中把该国经济和社会划分为传统部门和现代化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所经营的资本主义部门,他当时的研究仅仅限于对二元结构的一种单纯的描述。后来,本杰明·霍华德·希金斯从“技术二元主义的角度”,用生产函数的异质性来表示原有部门和先进部门的区别,从而进一步描绘了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二元经济结构学说的创立者是美国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他在1954年《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指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由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商业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在一定的条件下,传统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成负数,劳动者在最低工资水平上提供劳动,因而存在无限劳动供给。城市工业部门工资比农业部门的工资稍高点,并假定这一工资水平不变。由于两部门工资差异,诱使农业剩余人口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资本家利润即剩余的使用,当资本家进行投资,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量就增加了,从农业部门吸收的剩余劳动就更多了。当剩余劳动力消失,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也提高了,两部门的收入增加,二元结构逐步走向趋同,过渡到了刘易斯所说的现代经济增长。以上的这些研究都把二元结构的转换置于完全的市场机制基础之上。在发达国家,二元结构的转换是通过漫长曲折的自我演进,在市场作用下实现的。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早已不存在早期现代化的一些有利条件,它们大都面临着经济起飞和加速工业化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没有完全摆脱劳动过剩的特征之前,出现了严重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消除二元结构并且逐步向一元结构转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问题是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径去转换。按照结构学派发展经济学的主张: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扩张,依照配第—克拉克定理,农业剩余劳动力被工商业部门大量吸收,在现代化基础上实现工业与农业的均衡发展,二元结构逐渐趋于一元化,这也就是“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现象。二元结构转换的结果应是工商业部门和农业部门都普遍使用了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方式,各部门、各地区平衡协调发展,经济逐步走向发达的道路。

总之,二元经济理论抓住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农业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差异这样一个事实,论证了二元结构转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设计了通过工业化、城市化拉动农业过剩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样一条二元结构的转换路径,并引入了政府的干预对完成结构转换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忽视了工农业生产率存在差异的原因,由此削弱了其对现实的解释能力和指导意义。从表面上看,二元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高于农村等等。但实质上,二元结构是在工业化进程中新的分工体系下现代部门对传统部门的功能替代,以及传统部门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和人力资本缺失等所导致的农村相对落后、农业发展缓慢和农民致富困难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经济快速发展,但农民收入并没有随之快速增长。这是由农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农业收入所占份额会越来越小,集约经营或引进新技术也难以使农业总收入显著增加。减免税收和增加补贴,可以在短期内改善农民的收入状况,减缓收入差距的扩大,但不可能使数以万计的农民富裕起来,也不可能消除二元结构。因此,在现代部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缩小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唯一的途径是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减少农村人口,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只有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二元结构,彻底解决“三农”问题。

2.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西方国家的学者们在60年代开始关注农业在发展中的作用,最先关注农业的一篇论文是1961年由B.F.约翰森和J.W.米勒联合发表的一篇文章,该文章认为经济发展急需大量的农产品,如果农业没有发展并没法提供更多的食品,将会严重阻碍一国经济的发展。库兹涅茨于1965年发表的一篇文章,着重分析了农业的历史作用,认为农业有生产、市场与要素等方面的贡献。但对农业问题的分析深刻独到并引起轰动的,是舒尔茨于1964年发表的专著《改造传统农业》。舒尔茨的主要观点是,传统农业的确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其根源是传统农业对原有生产要素增加投资的收益率低,对投资和储蓄缺乏足够的经济刺激。为了说明这一点,他提出了收入流价格理论。他认为,在传统农业中,由于生产要素和技术状况不变,所以持久收入流来源的供给是不变的;另一方面,农民持有和获得收入流的偏好是不变的,所以对持久收入流来源的需求也不变,这样持久收入流的均衡价格就长期在高水平上固定不变。这表明来自农业收入流的价格是比较高的,也就是说传统农业中资本收益率低下。所以传统农业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收益率低下,因而不可能增加储蓄和投资,也无法打破长期停滞的均衡状态,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寻找新的生产要素作为廉价的增长源泉。舒尔茨提出的具体措施为:建立适合改造传统农业的制度;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为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创造条件;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可见,舒尔茨指出的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的边际收益,而如何提高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难题。提高农业的边际收益,涉及各个方面,有改造农业的整体环境的努力,有提高农民素质的努力,还有改善农业的经营方式的努力等。甘肃今后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引进新的生产要素,也就是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投资收益率。新生产要素的供给者掌握着经济发展的“钥匙”。而农民是否愿意接受新的生产要素,关键是看是否有利可图,同时,农民要接受这些要素,就要学会如何使用,以便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这必然要求农民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3.农业发展的诱致创新理论(www.daowen.com)

农业发展的诱致创新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与拉坦于1971年首创的,通过把技术变迁视为内生变量(主要由相对资源禀赋和需求增长的变化引起),成功地解释了在自然资源给定的条件下技术生成与变化的方向问题,并通过把制度作为资源禀赋变化和技术变迁的一种经济反应,获得了有关制度创新和扩散的新观点。后来,他们又于1985年进一步提出了包括自然资源禀赋、文化状况、技术和制度等四个因素共同作用而促进农业发展的完整模型。该模型反映这四种因素的一般均衡关系,其中技术创新是核心因素。按照速水佑次郎和拉坦的看法,在长期的社会和经济变革中,这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循环的,即当供求条件变化时,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其他因素的变化。比如,经济活动中不同的资源禀赋会影响该经济中所使用的技术和采取的制度安排。需要指出的是模型中技术的变化会引起资源禀赋、制度和文化禀赋的变化。与此相类似的是,制度创新也能够引起技术的变化、资源禀赋的改变或者文化禀赋的改变。因此,这种理论是一种概括能力很强、适用性广泛的社会经济变迁模型。在该模型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技术和制度,而诱致性技术变迁则是该模型中的中心概念。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把技术上的变化过程解释为经济体系内的一种内生变量,是对资源禀赋变化和需求变化的动态反应。同时,技术变迁本身也能够改变要素禀赋的性质。速水佑次郎和拉坦还进一步阐明了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之间的辩证关系。他们把制度结构的变化分为由资源禀赋的变化引起的和由技术进步引起的两种类型。他们认为,在许多国家中,制度变迁是由于要素价格变化反映出的资源禀赋状况决定的。比如,人口密度的增加,使农业土地的所有制关系和使用土地的制度发生了变化。同时,与技术进步有关的新的生产方法、新产品、新的机会等,往往引起制度变迁。另外,速水佑次郎和拉坦也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被用来提高一般公众达到知识水平和促进制度变迁的私人和社会成本更好理解的教育扩散,可以减少政治企业家采用社会合意的制度成本”。对土地、劳动、资本等的充分利用将会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于甘肃农业发展中的创新问题,要系统应用西方经济学家对农业发展与创新研究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方法,对甘肃农业发展与创新问题从理论上和实践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要通过农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来推动甘肃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理论

艰巨性和复杂性是甘肃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的一个“软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只是表面上的问题,要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对现存的制约农民增收的农业制度进行创新。新经济增长理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农业创新分析支柱理论的一个创新部分,在农业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新经济增长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和卢卡斯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摒弃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核心假设,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思想,被称为新经济增长理论。罗默的经济增长理论(罗默模型)认为生产要素应包括四个方面:资本、非技术劳动、人力资本(按接受教育的年限来衡量)和新思想(按点子和专利权的数量来衡量)。四个要素中以特殊的知识即新思想最为重要,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罗默认为,一般知识可产生外在经济效应,使全社会都能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专业化知识产生内在效应,使个别厂商获得垄断利润,而垄断利润又能使个别厂商有能力研究开发新产品。产出中的内在和外在效应表明,作为经济增长中的一个独立的知识积累过程,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来看,不仅它本身收益是递增的,而且可以带动劳动和资本投入的收益递增,给厂商和全社会带来递增收益,从而知识积累使总产出的规模收益产生递增,为长期稳定增长提供保证。罗默由此得出知识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新源泉。卢卡斯的经济增长理论(卢卡斯模型)将人力资本积累作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并使之内生化、具体化为个人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认为只有这种特殊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才是增长的真正源泉。他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脱离生产的正规和非正规学校教育,使经济活动中每个人的智力和技能得以提高,从而提高职工的劳动生产率;生产中的边干边学(即不脱离生产岗位,不通过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实际训练和经验积累也能够增加人力资本。新经济增长理论对甘肃农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专业化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持续和永久的源泉与动力的观点,对于具有丰富人力资源的甘肃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甘肃要加速人力资本和新知识积累。同时,甘肃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要加强科技研发创造,推广和应用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只有借鉴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有益思想,加快人力资本和新知识储备,才能推动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2.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1981年,美国农业科学家莱斯特·R.布朗在其《建设一个持续的社会》中,系统地阐述“可持续发展观”,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一份以2000年《转向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提出了“持续农业”问题。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制定了《持续农业生产:对国际农业研究的要求》的文件,并把持续农业定义为“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并调整技术和机构的改革方向,以确保获得和满足当代和后代人的需要。这种持续发展能保护土地、水、植物动物遗传资源,不造成环境退化,同时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而且社会能够接受”。在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荷兰召开“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会议”,在《丹波宣言》中进一步加以明确,“可持续农业是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的基础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久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渔业)要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并提出了持续农业的三个战略目标。1996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罗马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农业的技术和要点,并以“绿色革命的教训,迈向新的绿色革命”为题,凸现了“新的技术革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多方面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农业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界持续性方面功能的效用不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和农业生态效益的持续提高。由此,可以把农业可持续发展概括为: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持续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为目标的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农业发展模式。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甘肃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是甘肃农业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要通过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开展多种产业经营,向农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实现农业结构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在生产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转变农业增长的粗放经营方式,农业生产由产量速度型转变为质量型,缓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和破坏,节约并有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土地、水、时间和能源的生物产出率,借助于科学技术生产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要采取可持续的能源利用方式,通过减少水污染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维护耕地资源总量和土地自然力,保持土壤肥力的持续稳定;要有效的保护生物资源,依照生态经济规律进行合理利用,使生物资源不断地更新,以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通过扶贫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通过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和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来实现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要通过政府政策的科学化、持续性、协调性以及组织管理的高效性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甘肃现代农业只有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并通过这些资本的积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物质基础,才能把逐步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