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后汉书、三国志研究-主要著作索引

后汉书、三国志研究-主要著作索引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论著索引《后汉书》后汉书东夷列传地理考证一卷、南蛮西南夷列传地理考证一卷、西羌传地理考证一卷、西域传地理考证一卷、南匈奴传地理考证一卷、乌桓鲜卑传地理考证一卷/丁谦/浙江图书馆丛书(蓬莱轩地理学丛书本)/1915年后汉书集解/王先谦/长沙王氏/1915年后汉郡国令长考补/丁锡田/二十五史补编本/1936年、1937年后汉县邑省并表/周明泰/二十五史补编本/1936年、1937年后汉书评议四卷/

后汉书、三国志研究-主要著作索引

主要论著索引

汉书

后汉书东夷列传地理考证一卷、南蛮西南夷列传地理考证一卷、西羌传地理考证一卷、西域传地理考证一卷、南匈奴传地理考证一卷、乌桓鲜卑传地理考证一卷/丁谦/浙江图书馆丛书(蓬莱轩地理学丛书本)/1915年

后汉书集解/王先谦/长沙王氏/1915年

后汉郡国令长考补/丁锡田/二十五史补编本/1936年、1937年

后汉县邑省并表/周明泰/二十五史补编本/1936年、1937年

后汉书评议四卷/李景星/四史评议本/1932年

读后汉书蠡述三卷/李澄宇/未晚楼全集本/1933年

后汉书补表校录/陈汉章/缀学堂丛稿初集本/1936年

后汉匈奴表二卷/沈维贤/二十五史补编本/1936年、1937年

补后汉书艺文志一卷、考十卷/曾朴/二十五史补编本/1936年、1937年

范晔与其后汉书/戴蕃豫/长沙商务印书馆/1941年

后汉食货志长编/苏诚鉴/商务印书馆/1947年

后汉书及注释综合引得/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哈佛燕京学社/1949年

后汉书人名索引/李裕民/中华书局/1979年

后汉书地名索引/王天良/中华书局/1988年

后汉书辞典/张舜徽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

各家后汉书综述/郑鹤声/史学与地学/第1期,1926年

跋后汉书集解/杨树达/清华学报/第4卷第1期,1927年

跋后汉书注引书考/王重民/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第2卷第6期,1927年

后汉书校笺/刘盼遂/国学论丛/第2卷第1期,1929年

馆藏朱秋崖手抄后汉书补注稿考证/王献唐/山东图书馆季刊/第1卷第1期,1931年

后汉书纠谬/李画村/醒钟/1931年第1卷第2、3期

影印宋绍熙本后汉书跋/张元济/东方杂志/1931年第28卷第23期

《后汉书》知意/刘咸炘/推十书/成都古籍书店/1996年

范书董卓传之伍孚与陈志董卓传之伍琼是一是二考/谭国谟/现代史学/1933年第1卷第1期

陈范异同/陈述/师大月刊/1934年第1卷第10期

补后汉书张仲景传/刘盼遂/文学年报/1936年第2期

后汉书疏记/戴蕃豫/史地半月刊/1937年第1卷第13、14期

后汉儒林传辑遗叙/顾熏/国学丛选/第15、16卷

宋刊后汉书/藏园老人/中国公论/1940年第2卷第6期

范蔚宗年谱/张述祖/史学年报/1940年第3卷第2期

后汉书志注引书目录/贺昌群/图书季刊/1943年第4卷第3、4期

后汉书“耿弇传”屠城三百非实说/吴廷燮/学海/1944年第1卷第4期

辨谢承后汉书传本之有无/余嘉锡/经世日报读书周刊/1946年9月11日

后汉书“南蛮传”究不事人即甘孛智人说/苏继卿/学艺/1947年第12卷第5期

范蔚宗“后汉书序论”述评/李稚甫/文史春秋/1948年第2期

“后汉书”残本跋/傅斯年/史语所集刊/1948年9月

范蔚宗的史学/蓝文徵/民主评议(香港)/1953年6月第12期

范晔与《后汉书》/束世澂/历史教学/1961年第11、12期

裴松之与范晔/杨翼骧/光明日报/1962年7月14日

关于范晔《后汉书》的三个问题/陈光崇/光明日报/1963年11月20日

《后汉书·西域传·论》书后/白寿彝/光明日报/1965年5月5日

范晔是三教合流的倡导者,还是无神论者——与白寿彝等同志商榷/陈千均/学术研究/1965年第6期

范蔚宗的史学/沈丽熏/史学会刊/1972年第2期

论范晔之死/陈光崇/史学史资料/1980年第1期

后汉书史论研究/黄盛雄/台中师专学报/1980年第9期

范晔的折中思想及其生平/陈千均/东北师大学报/1982年第2期

论范晔《后汉书》的巨大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陈千钧/华南师院学报/1982年第3期

范晔《后汉书》之思想析探/林丽娥/中华学苑/1982年第26期

《后汉书》与《三国志》/李启谦/历史教学问题/1983年1月

范晔和《后汉书》/单锦珩/历史知识/1983年第4期

范晔不敢作志辨——驳郑樵说/谭绪缵/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1983年第4集

试论范晔的史学思想/刘隆有/求是学刊/1984年第2期

范晔卒年及《后汉书》始撰年辨/徐志啸/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第3期

范晔和《后汉书》/阿果/人物/1984年第6期

后汉书有序例无叙传说/王利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后汉书》标点商榷一例/庆平/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关于哀牢与昆明及濮的关系和族属问题——读《后汉书·西南夷传》札记之一/王洪道/云南民族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后汉书》校点补正/金小春/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范晔《后汉书》始撰年岁辨析/龚剑峰/南都学坛/1987年第1期

范晔籍贯考/龚剑峰/史学史研究/1987年1月

《后汉书·五行志》中的童谣与东汉政治/宋抵/北华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后汉书·鲜卑传》倭人考/三江/北方文物/1987年第3期

评范晔矛盾的天人关系思想/张松辉/南都学坛/1987年第3期

谈范晔《后汉书》的序、论、赞/赵国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后汉书》通假举隅/王海根/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后汉书》札记三则/刘浦江/史学月刊/1988年第5期

谈谈范晔的史论/施丁/学术月刊/1988年第8期

略论《后汉书》人物传记的文学价值与特色/裘汉康/中山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七家《后汉书》佚文可补范书之缺/吉书时/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3期

后汉书东沃沮传考证/董万崙/世界历史/1989年第3期

范晔《后汉书》史论探讨/舒仁辉/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后汉书》札记(明帝纪)/刘浦江/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年第4期

论《后汉书》的史学价值/陈长琦/黄淮学刊/1990年第3期

徐继畲《后汉书》批语抄本考/刘贯文/晋阳学刊/1990年第2期

《后汉书·延笃传》笺正/朱桂昌/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范晔的文学主张/徐志啸/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后汉书》勘误一则/彭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年第3期

《后汉书》标点订误一则/马斗全/史学月刊/1991年第5期

李贤注《后汉书》起讫时间考/周晓瑜/文史哲/1991年第5期

《后汉书》所载“究不事”考辨/程爱勤/聊城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巨人”当为“臣人”——《后汉书》校勘一误/运华/西北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后汉书》标点商兑/顾义生/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年第2期

《后汉书·光武帝纪》辨误二则/曾维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年第3期

《后汉书》标点一误/邬国义/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年第3期

范晔/程安/1992年第2期

论范晔之理想人格观/郑先兴/南都学坛/1992年第3期

李贤《后汉书注》评议/周晓瑜/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第4期

为善乎,为恶乎?——读《后汉书·范滂传》/胡泳/瞭望/1992年第30期

范晔《后汉书》的进步思想倾向/赵淡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范晔《后汉书》研究二题/臧云浦/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后汉书》评议/华世铣/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高歌一曲送忠良——读《后汉书·党锢列传》/杨宁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子弟”“祖父”与“子孙”“父祖”——《后汉书》辨正一例/骆晓平/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3年第3期

李贤《后汉书音注》的音系研究(上)/孙玉文/湖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

李贤《后汉书音注》的音系研究(下)/孙玉文/湖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6期

《后汉书》《三国志》游侠考述——廿四史游侠记述之三/韩云波/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李贤《后汉书》注声类考/游尚功/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后汉书》管见/陶家康/江淮论坛/1994年第3期

《后汉书》李贤注辨析/顾义生/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年第2期

《后汉书》札记/顾义生/古汉语研究/1994年第3期

《后汉书》的“正一代得失”/易孟醇/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后汉书》词语札记/何亚南/南京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

范晔卒年辨正/韩杰/史学月刊/1995年第1期

《后汉书·郭泰传》献疑/朱明天/南通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后汉书·南蛮列传》所载“南越徼外蛮夷献白雉、白莬”质疑/程爱勤/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2期

南北朝史家范晔的再评价/刘重来/天中学刊/1995年第2期

不以瑜掩瑕,也不以瑕掩瑜:对南朝史家范晔的再认识/刘重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后汉书·吴传》辨误一则/姚之若/文献/1995年第3期

永恒的矛盾:追求与现实之间——读《后汉书·党锢列传》/葛剑雄/探索与争鸣/1995年第10期

范晔在历史编纂学方面的成就/崔曙庭/天中学刊/1996年第1期

《后汉书》与羌族史研究/汪波/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后汉书》记顺帝梁皇后享年勘误/任士英/史学月刊/1996年第3期

《后汉书·西域传》与《魏略·西戎传》的关系/余太山/西域研究/1996年第3期

《后汉书·文苑传》的创立及其意义/刘石/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4期

填补后汉书研究的空白之作——评《后汉书辞典》/安作璋/中国图书评论/1996年第11期

《后汉书》标点献疑/吴金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年第1期

《后汉书》与《三国志》之写梦/傅正谷/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第1期

精与学而廉与政——读《后汉书·儒林传》札记/瞿林东/齐鲁学刊/1997年第2期

《后汉书》订误一则/王继训/江海学刊/1997年第4期

漫谈《后汉书》的史学特色/夏祖恩/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后汉书》标点商正/何亚南/文教资料/1997年第1期

浅谈东汉末年“党锢之祸”——范晔《后汉书·党锢列传》简评/杨凯毅/惠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说范晔《后汉书》之“志”/刘汉忠/文献/1997年第4期

《后汉书》拾零/方向东/文教资料/1997年第5期

《后汉书》发微/王利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5期

范晔《后汉书》序论赞评析/王春淑/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后汉书·班固传》中的“朱垠”所指何地?/李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3期

《后汉书·郡国志》县邑数质疑/陈昌文/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

《后汉书·律历志》今译两种评议/范退/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后汉书》词语校释/何亚南/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3期

关于《后汉书》及后汉历史的评述/冯家鸿/金陵职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史记》、《汉书》、《后汉书》注札记/力之/内蒙古师大学报/1999年第1期

范晔《后汉书·邓禹传》/盛巽昌/史林/2000年第4期

《后汉书》、《三国志》中《高句丽传》的比较研究/曹德全/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4期

中华书局本《后汉书》校注勘误一则/王清纯/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1期

由《后汉书·南蛮传》上的几个数据看巴部落的氏族及群婚相适应的群体家庭/邹家侀/贵州文史丛刊/2000年第3期

刘宋前期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从范晔之死说起/陈春雷/贵州文史丛刊/2000年第3期

为《后汉书·梁鸿传》辨一字/谢苍霖/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说范晔《后汉书》帝纪后论/瞿林东/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6期

《三国志》及《三国志注》

三国郡县表补正(八卷)/(清)吴增仅撰、杨守敬补正/宜都杨氏/1907年

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 附鱼豢魏略西戎传地理考证一卷/丁谦/浙江图书馆丛书(蓬莱轩地理学丛书)/1915年

三国志证闻校勘记/罗振玉/上虞罗氏雪堂丛刻本/1915年

三国志评议(二卷)/李宝洤/汉堂类稿本/1922年

三国志偶辨/邹树荣/铅印本/1922年

三国志兵事钩元(四卷)/王嵩儒/济南印本/1928年

三国志世系表/周明泰/大公报社/1930年

三国志评议(四卷)/李景星/四史评议本/1932年

读三国志蠡述/李澄宇/未晚楼全集本/1933年

校补三国志疆域志/金兆丰/商务印书馆/1935年

三国食货志/陶元珍/商务印书馆/1935年

三国志注补/赵一清/国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35年

三国志札记/杨晨/崇雅堂丛书本/1936年

三国志三公宰辅年表(三卷)/黄大华/二十五史补编本/1936、1937年

三国志世系表补遗附订伪/陶元珍/二十五史补编本/1936、1937年

三国志及裴注综合引得/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哈佛燕京学社/1938年

三国志平话/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

三国志人名录/王祖彝/商务印书馆/1956年

三国志补注/易培基/台北艺文印书馆/1956年

三国志集解/卢弼/古籍出版社/1957年

读三国志杂志(石印线装本)/(清)林国赞/中华书局/1959年

三国志裴注述/(清)林国赞/中华书局/1959年

三国志索引/黄福銮/香港现代教育研究社/1973年

两种古卷——吴书写本与宋绍熙本三国校勘记/姚季农/台湾古籍史料出版社/1973年

三国志人名索引/高秀芳、杨济安/中华书局/1980年

三国志地名索引/王天良/中华书局/1980年

三国志故事选译/孔镜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陈寿与三国志·常璩与华阳国志/杨耀坤、刘重来/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三国志补注/杭世骏/中华书局/1985年

三国志补续/侯康/中华书局/1985年

三国志旁证/梁章钜/中华书局/1985年

三国志考证/潘眉/中华书局/1985年

三国志选/缪钺/中华书局/1985年

续汉书辨疑三国志辨疑/钱大昭/中华书局/1985年

三国志注证遗/周寿昌/中华书局/1985年

三国志导读/缪钺/巴蜀书社/1988年

三国志校诂/吴金华/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三国志今注今译/苏渊雷/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三国志辞典/张舜徽/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三国志注译/方北辰/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陈寿、裴松之评传/杨耀坤、伍野春//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大江东去:三国志随笔/陈华胜/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

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三国志校勘记/张元济/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三国志丛考/吴金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三国志考证校语/周星诒/国粹学报/1910年第6卷第1期

三国志校义跋/易培基/图书馆学季刊/1926年第1卷第1期

题易培基三国志校义序/章炳麟/图书馆学季刊/1926年第1卷第1期

三国志辨正/孙人和/国学丛编/1931年第1卷第1—3期(www.daowen.com)

影印宋绍熙本三国志跋——百衲本二十四史之一/张元济/东方杂志/1931年第28卷第22期

《三国志》知意/刘咸炘/推十书/成都市古籍书店/1996年

读三国志札记/李子瀛/文学杂志(中山大学)/1933年第1期

三国志考异/谢富礼/现代史学/1933年第1卷第2期

三国志跋/刘承幹/青鹤/1933年第1卷第8期

陈范异同/陈述/师大月刊/1934年第1卷第10期

三国志人名年表叙例/韩连琪/励学/1935年第3期,

杭世骏三国志补编与赵一清三国志注补/郑天挺/国学季刊/1936年第5卷第4期

三国志旧注之条例及今后治三国志之途径(影印三国志注补序)/郑天挺/天津益世报读书周刊/1936年第65期

书郑毅生先生影印三国志注补序后/孟森/天津益世报读书周刊/1936年第66期

《三国志》义例辨录/陈登原/金陵学报/1936年第6卷第2期

宋椠三国志著录订误/王献唐/山东省立图书馆季刊/1936年第1卷第2期

陶元珍“三国志食货志”/谷霁光/政治经济学报/1937年第5卷第2期

补魏志何晏传/王伊同/史学年报/1939年第3卷第1期

《三国志》篇目考/陶元珍/史学季刊/1940年第1卷第1期

三国志“吴志”补山越传/范午/责善半月刊/1940年第1卷第4期

“三国志”裴注音例/季廉方/学林/1941年第9期

典略魏略考(三国志注所引亡书考之一)/徐益藩/学林/1941年第5期

三国志“诸葛亮传”集证/赵西陆/国文月刊/1942年第12—15期

辽东公孙氏事迹杂考/陶元珍/东北集刊/1943年,第5期

《三国志》裴注义例/柳诒徵/文史哲季刊/1944年,第2卷第1期

读“三国志”笔记/瞿兑之/古今/1944年,第52、54期

“三国志集解”序/胡玉缙遗著/学海/1944年,第1卷第6期

《三国志》裴注考证/王锺翰/中国文化研究汇刊/1944年第5卷下

魏志“陈思王传”校记/蒋天枢/中国史学/1946年第1期

复胡绥之论“三国志集解”书/卢慎之/远东杂志/1947年第2期

三国时代的史学/杨翼骧/经世日报读书周刊/1948年第77、78期

“三国”鼎立管窥——读《三国志》札记/季楚书/文史哲/1955年第9期

三国志医学史料汇辑/陈邦贤/新中医药/1956年第3期

陈寿与《三国志》/缪钺/历史教学/1962年第1期

裴松之与《三国志注》/杨翼骧/历史教学/1963年第2期

陈寿、袁宏和范晔/白寿彝/北京师大学报/1964年第1期

陈寿与诸葛亮/成都晚报/1964年3月22日

读《三国志》札记/白寿彝/文汇报/1964年6月18日

谈陈寿的《三国志》/缪钺/人民日报/1965年9月17日

新疆出土的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郭沫若/文物/1972年第8期

裴松之与三国志注研究/逯耀东/“国立编译馆馆刊”/1974年第3卷第1期

三国志注与裴松之/黄大受/东方杂志/1976年第10卷第1期

《三国志》标点本商榷/钱剑夫/中国语文/1978年第2期

今所见三国人所撰史籍考/廖吉郎/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1期

关于《三国志·孙权传》上的“亶洲”/袁臻/华南师院学报(哲社)/1980年第2期

陈寿的“史才”/白寿彝/史学史资料/1980年第2期

大注释家裴松之/李泉生/山西青年/1980年12月

《三国志·倭人传》“景初二年”析/张声振/学术研究丛刊/1981年第1期

《三国志》解诂/吴金华/南京师大学报/1981年第3期

陈寿曲笔说辩诬/陶懋炳/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3期

评陈寿三国志/李则芬/东方杂志/1981年第14卷第7期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写作过程/赵知人/艺文杂志/1981年第189期

《三国志》为何“失在于略”/朱孝远/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裴松之《三国志注》/张孟伦/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1982年第3集

《三国志》校记二条/黄茂省/学术研究/1982年第5期

《三国志》考释/吴金华/南京师大学报/1983年第10期

从《三国志·魏志·倭人》看邪马台国的社会性质/广淇/河北学刊/1983年第1期

西晋史学家陈寿/曾庆云/四川日报/1983年10月29日

《后汉书》与《三国志》/李启谦/历史教学问题/1983年第1期

应正确认识“三国志”裴注的价值/王廷洽/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三国志》校勘一则/张崇根/史学月刊/1983年第4期

《三国志》标点商榷一则/林集友/学术研究/1983年第6期

《三国志》的书名/缪钺/读书/1983年第9期

读《三国志》/柳诒徵(柳增符整理)/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1983年第4辑

陈寿的成就和晋书对他的评价/邱敏/史学月刊/1984年第5期

《三国志》与《晋书》/葛兆光/中学文科教学参考资料/1984年第11期

漫谈陈寿的史学/刘隆有/求是学刊/1984年第5期

略伸《三国志》裴注之优长/吴伟鹏/史学史研究/1984年1月

陈寿的成就和《晋书》对他的评价/邱敏/史学月刊/1984年第5期

向裴松之学点什么/张保林/新闻战线/1984年第3期

三国志辨误/斯索/甘肃社会科学/1985年第1期

《三国志》拾诂/吴金华/南京师大学报/1985年第3期

略谈《三国志》与裴注的数量问题/王廷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5年第3期

试论三国志的曲笔与直笔/陈前进/重庆师范学报/1986年3月

《三国志·华佗传》研究/陈连庆/安徽史学/1986年第6期

《三国志》拾诂(续)/吴金华/南京师大学报/1987年第1期

《三国志》标点商榷/方北辰/四川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三国志·吴书》七事质疑/方北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第3期

陈寿的人品和史学/李纯蛟/南充师院学报/1987年4月

简论《三国志》的人物叙写/裘汉康/中山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三国志》校读札记/周国林/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

《三国志》中魏、蜀、吴三书排列位次考/刘隆有/齐鲁学刊/1988年第1期

《三国志》词语释义/刘百顺/西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吐鲁番出土《三国志·魏书》和佛经时代的初步研究/李遇春/敦煌学辑刊/1989年第1期

陈寿行年钩沉/李春蛟/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3期

《三国志》解题/周一良/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4期

《三国志》标点商榷/海呈瑞/甘肃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

《三国志》校点拾遗二则/潘民中/史学月刊/1989年第5期

“汉末”——《三国志》中一个独具含义的词/唐天佑/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续《〈三国志〉札记》博论/李纯蛟/西华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三国志》本文确实多于裴注/崔曙庭/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三国志》札记之一/尹韵公/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3期

《三国志》札记之二/尹韵公/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4期

《三国志》札记之三/尹韵公/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4期

裴松之史学初论/李晓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吉川英治的《三国志》/李长声/读书/1990年第9期

论陈寿《三国志》/马植杰/兰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三国志》标点琐记记/郭在贻/语文研究/1991年第3期

《三国志》(中华标点本)疑误偶拾/刘范弟/长沙理工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三国志》裴注说略/易孟醇/长沙理工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略论《三国志》取材的原则和重点/李纯蛟/西华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从《三国志注》看裴松之的史学批评/叶建华/晋阳学刊/1992年第1期

《三国志》裴注说略/易孟醇/长沙理工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裴松之的历史考证法/伍野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年第2期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区别——兼评三国志今注今译/周仿/文史杂志/1992年第3期

点校本《三国志》一误/周双林/文史杂志/1992年第4期

裴松之与档案/李烈辉/山西档案/1992年第6期

陈寿修史“多所回护”说辨析/徐大英/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3期

裴注《三国志》引书考订:兼评《廿二史札记》校证/高振铎/陕西理工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三国志》拾误/刘黎明/文史杂志/1993年第3期

《三国志》书名称谓考/李纯蛟/浙江学刊/1993年第3期

论《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沈伯俊/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史料精熟 史识精当 史笔精妙——陈寿《诸葛亮传》“隆中对”“激孙权”评析/胡俊林/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三国志》“遮要”浅释/冯岁平/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4期

宋儒的魏蜀正维论争与改修《三国志》之风/蔡东洲/西华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

从史料来源看《三国志·魏志》多回护的原因/陈博/西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三国志》新衡/李耀仙/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第1期

河东裴氏论略/程裕祯/山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2期

试论裴松之的主要史学成就及其贡献/陈虎/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文质辨洽:《三国志》的史文特色/周国林/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2期

《三国志》点校本专名号问题/周国林/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年第2期

《三国志》谈片/戴惠英/文史杂志/1994年第2期

陈寿修史“多所回护”说辨析/徐大英/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3期

《三国志》四夷传偏缺原因试探/刘范弟/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诸葛亮应变战略”析/黄晓阳/成都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论裴松之《三国志注》与《三国演义》的关系/傅惠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裴注的史学意义/崔凡芝/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4期

《三国志》标点商兑/李辰/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4期

《三国志》“渭南”标点商榷/东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4期

《三国志》时误补校/张林祥/甘肃理论学刊/1994年第4期

《三国志》裴注引书新考/虞万里/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三国志》、《三国演义》与诸葛亮文化现象/于平/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6期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段启明/古典文学知识/1994年第6期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校释二十一条/陈永良/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对陈寿及《三国志》所遭非议的辨正/栾继生/北方论丛/1995年第6期

《三国志》的历史地位/李纯蛟/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三国文化的传乘与思考——读《三国志》/刘耀辉/成都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三国志》词语札记/徐澄/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三国志》匡误一则/李勃/史学月刊/1996年第1期

《三国志》的诞生和流传/沈伯俊/中华文史论坛/1996年第1期

论裴松之的史学思想/李颖科/人文杂志/1996年第1期

读《三国志》二札/杨合林/吉首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三国志校诂》订补/吴金华/文校资料/1996年第2期

从《三国志》中学习智谋与计策/狩野直祯/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第2期

《三国志》纠谬一则/李勃/史学月刊/1996年第2期

《三国志》整理研究资料简编/张敏文、吴金华/文校资料/1996年第3期

略论《三国志》的得与失/桑秋杰/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三国志》勘误三则/周双林/文史杂志/1996年第4期

《三国志》裴注研究/胡宝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1集/2001年版

谈范晔《后汉书》的序、论、赞/赵国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从《让县自明本治令》看裴松之《三国志注》的史料价值/布仁图/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三国志校诂〉外编》补正/吴金华/文校资料/1996年第6期

陈寿《三国志》曲笔的苦衷(上)/于植元/中国图书评论/1996年第2期

陈寿《三国志》曲笔的苦衷(中)/于植元/中国图书评论/1996年第3期

《三国志》的启示:虚名与实力/狩野直祯/成都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陈寿《三国志》曲笔的苦衷(下)/于植元/中国图书评论/1996年第5期

《三国志》语词札记/黄灵庚/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年第1期

《三国志·失馀传》中的错简问题探讨——与明学、中澍同志商榷/刘子敏/东疆学刊/1997年第1期

《三国志》和陈寿的史识/孙绍华/史学史研究/1997年第2期

陈寿的主导历史观评析——读《三国志》札记之一/郑之洪/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论《三国志》的传记文学价值/许菁频/浙江师大学报/1997年第2期

《三国志》标点献疑/周国林/文献/1997年/第2期

武英殿本三国志刊误自序/赵幼文/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年第3期

略论陈寿《三国志》回护司马氏——读赵《廿二史札记》有感/王炳厝/东南学术/1997年第4期

文质辨洽:陈寿的执著追求/周国林/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三国志》戏文考/黄仕忠/中山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三国志》双音词研究/唐子恒/文史哲/1998年第1期

陈寿对《三国志》分行与并行的处理/范家伟/史学史研究/1998年第1期

《三国志》待质录一/吴金华/文教资料/1998年第2期

《三国志》标点拾误(上)/王柯/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3期

《三国志》标点拾误(下)/王柯/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4期

笔法微隐 瑕不掩瑜——读《三国志》札记/廖纯/上海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三国志》待质录二/吴金华/文教资料/1998年第3期

缪钺先生与《三国志》的整理研究/方北辰/文献/1998年第3期

《三国志》待质录三/吴金华/文教资料/1998年第4期

《三国志》待质录四/吴金华/文教资料/1999年第1期

陈寿史德刍议——读《三国志·诸葛亮传》/杨立平/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三国志》待质录五/吴金华/文教资料/1999年第2期

《三国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田文红/成都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三国志》研究编年史略(上)/吕美泉/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6期,2000年第1期

本世纪《三国志》研究编年/吕美泉/暨南学报/1999年第5期

王沈《魏书》评析——《三国志》裴注引书杂记/王炳庆/泉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5期

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公允的/萨如拉/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三国志》研究编年史略(中)/吕美泉/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三国志》裴注研究三题/张子侠/史学史研究/2000年第2期

记述三国史的著名史籍——《三国志》述评/张惠康/衡水师范专学报/2000年第2期

《三国志·魏志》否定副词的特点/张诒三/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吐鲁番、敦煌发现的《三国志》写本残卷/片山章雄/文教资料/2000年第3期

“史学三裴”略论/裴海安/山西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

简索魏晋玄学对《三国志》的影响/郭秀琦/阴山学刊/2000年第3期

《三国志》研究编年史略(下)/吕美泉/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略论《三国志》裴松之注的史料价值/高凯/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沈氏《三国志》裴注引书的史传文学价值/李伯勋/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