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后汉书、三国志研究》作者周一良

《后汉书、三国志研究》作者周一良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国志》解题周一良《三国志》陈寿撰。弥补《三国志》这一缺陷的,是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他奉宋文帝命为《三国志》作注,元嘉六年奏上。关于裴注的评价,参看杨翼骧《裴松之与三国志注》,载《中国史学史论集》(一)。长期以来,《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四史,受到重视。《三国志》没有表和志,清代以来不少学者补撰。吴氏订正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三国分列,按诸帝次序,依州郡县列为表。

《后汉书、三国志研究》作者周一良

三国志》解题

周一良

三国志》陈寿(233—297)撰。包括《魏志》(志一作书,下同)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吴志》二十卷。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蜀汉时任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入晋后任治书侍御史。晋太康元年(280)平吴后,陈寿撰《三国志》,以魏为正统,但他的思想感情,仍倾向于蜀汉。关于《三国志》的宗旨、体例和后人对它评论的当否,参看缪钺《三国志选注·前言》。

陈寿的时代距三国不远,不少事是他所闻甚至及见的。魏吴两国都有官修史书,成为陈寿撰述的依据。蜀汉未立史官,但陈寿心怀故国,尽力搜求能得到的材料,如《诸葛亮传》中收录了诸葛亮集目录和他自己编集亮集的上表,《杨戏传》中收录了杨戏的《季汉辅臣赞》,都是《史》、《汉》所未有的变例。《三国志》中包括董卓袁绍等人的传,可与范晔汉书》比较对照研究。提供日本古代史重要资料的《倭人传》,迄今为中外学者所重视。陈寿书取材颇广,但漏略也不少,如名医张仲景、发明家马钧。少数民族只收录了东北方面,而蜀汉的南中诸族和孙吴的山越都付缺如。《三国志》以简练见长,而“裁制有余,文采不足”(清李慈铭语),是其缺点。

弥补《三国志》这一缺陷的,是宋裴松之(372—451)的《三国志注》。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先世东晋时渡江,松之官至国子博士太中大夫。他奉宋文帝命为《三国志》作注,元嘉六年(429)奏上。裴松之的宗旨是补缺略,备异闻,纠正错误,评论得失。他广搜博采,注中引书一百五十余种,绝大多数今已亡佚。如陈寿只在《武帝纪》和《任峻传》中各用了十三字和四十一字叙述曹魏重要措施屯田,裴松之在《武帝纪》注中引用王沈《魏书》的记载,补充了一百四十七字;在《任峻传》注中,引用《魏武故事》所载曹操令以补充枣祗事迹,关于屯田有一百八十二字。裴注中保存的史料,质和量都不在原书之下,同为今天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依据。裴注的字数约为本书的三倍,但亦有六十一篇传(包括一些重要人物的传)没有注。关于裴注的评价,参看杨翼骧《裴松之与三国志注》,载《中国史学史论集》(一)。

长期以来,《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四史,受到重视。清代学者赵一清、钱大昭,潘眉、梁章钜、钱仪吉等,都曾为《三国志》作注。民国时,杨守敬的弟子沔阳卢弼(字慎之,1876—1967)汇集各家之注,并附自己的校勘与见解,编成《三国志集解》,书前有1936年自序。卢氏创获无多,但鸠集旧注颇完备,地理方面尤详,是目前最方便的本子。

《三国志》没有表和志,清代以来不少学者补撰。虽然材料基本上不出原书和裴注,但经过分类排比,眉目清醒,有关地理、职官的表志,尤为有用。这类补表补志绝大多数收在《二十五史补编》和《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今胪列有关《三国志的补表补志》。

万斯同(1638—1702)《三国大事年表》

周嘉猷《三国纪年表》

谢钟英《三国大事表》

张守常《三国大事表补正》

万斯同《三国汉季方镇年表》

万斯同《三国诸王世表》

万斯同《魏国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魏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魏方镇年表》

万斯同《汉将相大臣年表》(www.daowen.com)

万斯同《吴将相大臣年表》

黄大华《三国志三公宰辅年表》

周明泰《三国志世系表》,据南宋本《世说新语》所附人名谱,补录不见于陈寿书中者多人。

陶元珍《三国志世系表补遗附订讹》

洪饴孙(1773—1816)《三国职官表》,曹魏官制大异于汉,而两晋南北朝的职官多渊源于此,所以表中凡初建置者皆特著出。此表合职官志与表为一,每官下列前后居此官者姓名,可以考见官职高下和迁转。

吴增仅、杨守敬(1839—1915)《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吴氏订正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三国分列,按诸帝次序,依州郡县列为表。杨氏补正。

谢钟英《三国疆域表》,列三国最后疆域所包括郡县名,并注清末今地。

洪亮吉(1746—1809)、谢钟英《补三国疆域志补注》。洪氏撰,谢氏补注,以三国最后疆域为断。县下注城镇山川等及有关当地故实。

谢钟英《三国疆域志疑》

金兆丰《校补三国疆域志》

侯康(1798—1837)《补三国艺文志》

姚振宗《三国艺文志》

陶元珍《三国食货志

清代杨晨编《三国会要》二十三卷,分十六门.引用正史为正文,裴注等书低格写。此书与以后朱铭盘所编南朝宋齐梁等会要一样,都不能提供新史料,但可作分类的索引利用。

关于《三国志》的工具书,有哈佛燕京学社所出引得编纂处的《三国志及裴注综合引得》,中华书局所出高秀芳、杨济安编的《三国志人名索引》。前者是全面的索引,用处较广。但编者在选定条目编入引得时,着眼不宽,只注意习见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对于某些词语,尤其是具有时代特征而较少见的词语,反未收录。如“三史”、“人伦”、“人流”、“黄素诒”、“羌胡榖”、“虏榖”、“楼棼”、“保官”等,因而不能利用引得排列此类词语进行研究。又如“中国”、“中州”、“部曲”等条目下所列出处,亦有脱漏。引得编纂处所出其他引得,与本段历史有关的如《世说新语引得》,亦存在类似问题。

(原载《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