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义例辨录
陈登原
《晋书·陈寿传》云:“仕蜀为观阁令史。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有盛意曲附之者,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遭谴黜。……及蜀平……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张华深善之,谓寿曰:当以《晋书》相付耳,其为时所重如此。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髠。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1〕。“或云”者,明当时或有“或云”而已,非必寿之过也。
以今考之,知《晋书》所载或云,非实录也。
丁氏兄弟,一见于《王粲传》中〔2〕。又见于《陈思王传》中〔3〕。以未有盛名之文人,而两见其名,不可谓薄。藉令得米,又何佳传之可报乎?此非吾有言,朱彝尊已言之矣“寿于魏文士,惟为王粲、卫等五人立传,粲取其兴造制度,取其多识掌故,若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仅于粲传附书。彼丁仪、丁廙,何独当立传乎?造此谤者,亦未明寿作史之大凡也”〔4〕。非特朱氏论之也,王氏《十七史商榷》亦论之〔5〕。
至于轻视孔明,要亦莫须有。叶适《习学记言》〔6〕论此事云:“余观陈寿论诸葛亮,已实录不诬其美矣。而当时乃谓寿毁亮,报其私怨。盖亮名重于实,不待史而有传,虽千载之后,犹然。人心所归,不可以幸致,此固学者之常语。然亦不尽然者,如亮虽不至名浮于实,而世之有实而名不副者,多矣;可胜叹哉。”
《魏书》〔7〕《毛修之传》:“崔浩……与共论说,言次道及陈寿《三国志》,有古良史之风。其所著述,文义典正,皆扬于王廷之言,微而显,婉而成章。自《班史》以来,无及寿者。修之曰:昔在蜀时,闻长老言,寿曾为诸葛亮门下书佐,被挞百下。故其论武侯云: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浩乃与论曰:承祚之论亮,乃有故义过美之誉。案其迹也,不为负之,非挟恨之矣。”其在于明,姜南《学圃余力》〔8〕亦云,“陈承祚作出《三国志》,义例不明,固不待言。然其评虽褒美魏武,不过一权谋之士。虽贬绌昭烈,犹谓其有帝王之风。而其评诸葛武侯之美,二国之臣,皆所无也。其隐与昭烈君臣之意,往往见于志中,读者自能见之”。
且寿之苦心,吾人亦当谅之。
姚南菁《援鹑堂笔记》〔9〕云:“《魏志》三《少帝纪》嘉平六年甲戌太后令曰‘……’。云云,按承祚言魏末事,皆仍旧载。盖以亡国之俘,羁仕新朝。不敢自遂,故有愧于直笔。”卢长公《史》《隙》〔10〕云:“《陈承祚传》,言承祚衔于武侯,故叙蜀事独略,且谓武侯将略非其所长。元谓承祚蜀人,才免废辱;使捉管夸其故国,势所不可。况与武侯旗帜相当者,宣帝也。示长于彼,则镜短于此。故《蜀志》已成,亮传独后。和峤奏请,而后表上曰:‘亮才于治戎为长,奇兵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对敌,或值人杰。’审此数语,意存忌讳。人苦非之,冤哉?”〔11〕此则以处世之苦,而谅其对于诸葛之无他也。
盖诸葛之将略,事本末固难言云。
刘献庭《广阳杂记》〔12〕云“与紫庭谈诸葛孔明之出祁山,屯兵五丈原之失,叹陈寿之论孔明,分寸不失。观场矮人未可与论古今”。罗大经《鹤林玉露》〔13〕曰:“唐薛能诗云:‘山屐经过红径踪,隔溪遥见夕阳红。当年诸葛成何事,只合南阳作卧龙。’王荆公晚年喜诵之。”苏洵,蜀人也;亦谓:“孔明弃荆州而入蜀,我知其无能为。”〔14〕然则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固当时实录也。
《十七史商榷》〔15〕云:“街亭之败,寿直书马谡违亮节度,为张郃所败。初未尝以私隙怨亮。至谓亮将略非长,则张俨、袁准之论皆然。非寿一人之私言也。朱、杭所论,最为平允。寿入晋后,撰次《亮集》表上之,推许甚至。本传特附其目录,并上书表,创史家未有之例,尊亮极矣。评中反复盛称其刑赏之当,则必不以父坐罪为歉。廖立、李平,为亮废窜,尚能感泣无怨。明达如寿,顾立平之不若耶?亮六出祁山,终无一胜,则可名为节制之师乎?进取利钝,自是实录”。钱大昕序大昭《三国志辨疑》云:“吾所以重承祚者,尤在叙事之可信。盖史臣载笔,事久则议论易公,世近则见闻必确。……蔚宗号称良史,然去东京,岁月遥远。较之承祚,则传闻之与目睹,固不可同年而语矣。”〔16〕观乎王、钱二公之论,则世之以奸言訾陈寿,而痛憾其奚落诸葛亮,其亦可以已乎?
且寿论葛公,语甚得体。《廿二史札记》〔17〕云:“《陈寿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被髠。故寿为亮传,谓将略非长。此真无识之论也。亮之不可及处,原不必以用兵见长。观寿校定《诸葛集表》,谓亮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至今梁、益之民;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过也。”又《亮传后评》曰:“亮之为治也,开诚心,布公道。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其颂孔明,可谓独见其大矣!”
至于以魏与吴蜀并列,固亦得史事之真者,寿固未尝袒魏也。
寿开宗明义,纪魏武帝云:“莫能审其生出本末。”纪孙讨逆,云“盖孙武之后”。王鸣盛谓为“此正陈寿立文之妙”;“盖者疑词,正与《魏武纪》同”〔18〕。而独于刘先主,则曰“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并列之中,阴为轻重:谓为非公,得乎?岂特阴为轻重而已。谢陛固尝著《季汉书》以斥寿者。然已历举《三国志》中未尝抹杀“汉”字之处,而后立论曰:“陈氏之罪,在于贬汉为蜀。然后《志》中汉字,层见叠出。或者陈氏若曰:余不得已阿晋世之旨,阳虽易其国号,而阴则点缀含藏于行目之间,以俟后世观者,摘而出之。寻复为汉,不亦可乎。余《序》中所谓谅其遭际者也。”〔19〕是寿之尊汉,即持异论者,亦不能无动于中。至于以正统予魏,夫以“正统在魏,则晋之承魏为正统,自不待言。此陈寿仕于晋,不得不然者也。然《吴志》孙权称帝后,犹书其名。《蜀志》则不书名,而称先主、后主。寿曾仕蜀故不忍书故主之名,以别于吴主之书权、亮、休、皓也。此又陈寿不忘旧国之微意也”〔20〕。盖亦不得不然耳。
夫魏武,固名世奇才也,《通鉴》载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上至邺,自为文祭魏太祖曰:‘临机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材不足。’而刘备之局趣,则船山早谓:“以先主绍汉而系之正统者,为汉惜也。”〔21〕此三国者,地丑位齐,分而志之,固人间之公论。黄式三《儆居集》〔22〕《对帝魏帝蜀问》曰:“或读《三国志》,而问帝魏帝蜀之说曰,帝蜀可也,帝魏可也,即帝吴,亦无不可也。帝一而寇其二,帝一而臣其二,皆儒生一偏之见也。为帝魏之说莫详于苏子瞻轼。苏之说曰:天下无如魏强者。君子予以正统,不忍绝天下以无君。为帝蜀之说者,始于习广威凿齿。习之说曰,魏自君子道不正,则三祖臣魏之义未尽。其意盖欲推晋继汉,以掩晋祖弑篡之罪。而其后宋元宪庠《纪年通谱》、邵康节雍《皇极经世》、张敬夫栻《经世纪年》,皆本习氏,以蜀昭烈帝接献帝之统,则自谓重君臣之义也。式三谓,魏、蜀、吴之不能相臣也,夫人而知之矣。势既不能相臣,则三国之民,各君其君,必帝魏以夺蜀、吴之君,而魏未尝君蜀也。必帝蜀以夺魏、吴之君,而蜀实未尝君魏、吴。偏重君臣之论者,意欲重君臣之名,不亦乱君臣之实乎?”……然则后人云云,固未有以愈于陈寿之所云。
朱彝尊云:“于时作史者,王沈则有《魏书》,鱼豢则有《魏略》,孔衍则有《魏尚书》,孙盛则有《魏春秋》,郭颁则有《魏晋世语》。之数子者,第知有魏而已。寿独齐魏于吴、蜀,正其名曰三国,以明魏不得为正统,其识迥拔乎流俗之表。且夫魏之受禅也,刘、辛毗、华歆、刘若辈,颂功德,李伏、许芝上符瑞,先后动百余人。其文见裴松之《注》,至今遗碑在许,大书深刻。而寿尽削之,不以登载。至先主王汉中,即帝位武担,蜀之群臣,请封之辞,劝进之表,告祀皇天后土之文,大书特书,明著昭烈之绍汉统,予蜀以天子之制,足以见良史用心之苦矣。”〔23〕恽敬亦谓:“秀水朱锡鬯氏,称陈延祚削《魏受禅》碑,而群书汉中王武担山即皇帝位文,并群臣劝进表,为以统与蜀,此承祚意也。后人读史,不寻始末,较其书法所在,据一端之论,即深文斥之。如谓史记尊黄老,《三国志》奖篡窃,古人岂任此耶?敬反复观之,复得数端,可以发锡鬯之说。《史》、《汉书》之法,曰传,曰志,曰表,曰赞,曰论。承祚作史,有传无志表,何也?彼三国者,不足当一代之制出。蜀得国最后,失国最先,吴据江表。魏以篡终始,故皆夺之。然蜀用汉仪法,无志表亦传。若吴、魏之制,皆不传矣。此夺之至也。其以评为论而无赞何也。吴、魏君臣,皆乱世之雄耳。赞之,是长乱也,蜀以讨贼号天下,故于《杨戏传》后,载《蜀君臣赞》以别之,是正于吴、魏也。其目书曰:武帝操明帝叡,何也?与吴主权,先主备同书也,明魏之非帝而已,而蜀之宜为帝,人无知者。故于蜀书先主备,而于吴曰吴主权。不称先主权者,吴非蜀侪也。吴非蜀侪,魏何得以蜀为寇耶?此与之至也。《春秋》之义,微而显,志而晦,《史记》盖得其意,几十之六七;《汉书》得四五,《三国志》得一二。自《晋书》以下,戛戛乎几无有焉。”〔24〕恽氏所云义例,固文人波澜之技,非必衡史之至论。然谓《蜀志》〔25〕《杨戏传》后,全载戏所为昭烈、黄忠等传赞,与寿行文整洁之常例相反。因谓寿之衡量三国,于文字微示史法,亦可谓言必有中者乎(寿书以简洁名,叶适《习学记言》〔26〕云:“陈寿笔高处,逼司马迁。方之班固,但少文义缘饰耳,要终胜固也。近世有谓《三国志》当更修定者,盖见注所载,尚有诸书。不知寿既尽取而为书耳,注之所载,皆寿书之弃余也。”士诵读不详,轻立议论,误后生见闻,最害事)?寿删去裴松之所引,而必录杨戏所为赞,岂非良史用心之苦乎?章炳麟曰:“陈承祚作《三国志》,始与汉史分离,而托微文于杨戏,可谓志而晦者。”〔27〕得其情矣。然则后人之纷改《三国志》者,亦多事矣。
《晋书·习凿齿传》:“是时桓温觊觎非望,凿齿在郡,著《汉晋春秋》,以裁正之。起汉光武,终于晋愍帝,于三国之时,蜀以宗室为正。魏武虽受汉禅晋,尚为篡逆。至文帝平蜀,乃为汉亡,而晋始兴焉。引世祖讳炎兴而为禅受,明天心不可以势力强也,凡五十四卷。”〔28〕然夷考习氏著书之志,盖犹以晋而推爱及汉,以汉而推爱及蜀。与陈寿之帝晋,而因以帝魏者,初志不甚相远焉。
自宋人出而抨击陈寿者,踵乃相接。
第北宋人,固未尝不是陈说。朱子《语类》〔29〕云:“温公谓魏为正统,使当三国时,便去仕魏矣。”邵博《闻见后录》亦谓:“司马文正初作《历代论》,则曰是夺之于盗手,非取之于汉室也。富文忠疑之,问于康节,以为非是。余家尚藏康节《答文忠书》副本,当时或以告文正。今《通鉴·魏语》下,无此论。”温公《历代论》之意,文见于《通鉴》〔30〕荀彧之死,又《山堂考索》〔31〕有司马光《与刘道原书》云:“周秦汉晋隋唐,皆尝混一天下,传祚后世。子孙微弱播迁,犹承祖宗之业。今全用天子法,临统诸国。其余蜀魏吴宋齐梁陈魏齐周五代诸国,地丑德齐,不能相一。名号匹敌,本非君臣者,皆用列国法。至如刘备,虽云承汉,然族属疏远,不能记其世数名字。亦犹宋高帝自称楚元王后,李昇自称吴王恪后,是非难明。今兹同之六国,不得以汉光武晋元帝例为比。”然则温公之论,盖犹与陈寿同也。
同时,宋儒之学勃兴,衡人之律稍峻。周密《齐东野语》云:“刘道原以史学自命,义仲世其家学,摘《五代史》之讹说,为纠谬一史,以示坡公。坡公曰:‘往年欧阳公著此书初成,荆公谓余曰:欧公修《五代史》而不修《三国志》,非也?子盍为之乎?余固辞,不敢当。夫为史者网罗数千百岁之事,以成一书,其间岂无小得失耶?余所以不敢当荆公之托者,正畏如公之徒,掇拾于其后耳!”〔32〕此可见修改《三国志》之动机,盖始于北宋也。
然北宋之时,为陈寿所帝之魏武,固非如今日所月旦。叶昌炽《缘督庐日记》〔33〕谓,曾见“抄本《穆伯长集》三卷,即《四库》本。其中《毫州魏武》、《帝帐庙》记,高宗纯皇帝以其称诵当途功德,悖理伤教,斥而勿录。其实,汉末群雄,非有魏武,早移炎祚。未可与前莽后懿并论”。由此观之,伯长未以陈寿之帝魏为乖史法也。俞文豹《吹剑录》云:“备虽称为中山靖王之后,然其服属疏远,世数难考。温公谓犹宋高祖自称楚元王后,故《通鉴》不敢以绍汉统。又备非人望之所归,周瑜以枭雄目之,刘巴以奸人视之,司马懿以诈力鄙之,孙权以滑虏呼之。”〔34〕然则温公斥蜀之说,齐之《三国志》而无愧者,宋人犹有人许可之乎?
自南宋以来,则《三国志》之地位微矣。
《困学纪闻》云:“三国鼎峙,司马公《通鉴》,以魏为正统(原注,本陈寿)。朱子《纲目》(原注,本习凿齿),以蜀汉为正统。”〔35〕翁元圻《注》引萧山王榖塍曰:“宋艺祖以受禅开基,《通鉴》自不得以魏为篡;高宗以宗枝再造,纲目自不得以蜀为伪。读二书者,当论其世。”〔36〕此则世态之移转也。东坡《志林》云:“王彭尝云:途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37〕此则人情之推移也。《黄氏日钞》〔38〕云:“自古及今,未有改人之姓氏而笔之者,则亦未有改人之国号而笔之者也。……史氏实录,将以示信万世,从而蜀之何欤?史氏不得其人无论也。儒生学士,至今亦习闻其称而蜀之,又何欤?故欲观《三国》之志载者,他未暇责也,必先正蜀汉之称而后可!”此实南宋学者以义理而恶陈《志》之一征也。
故除朱子《纲目》之外,南宋人之改编《三国志》者,实繁有徒!
其一则萧常《续汉书》也。
《宋史》〔39〕《艺文志》《别史》类云:“萧常《续后汉》书四十二卷。”《四库总目》〔40〕云:“《续后汉书》四十七卷,宋萧常撰。常广陵人,乡贡进士。初,常父寿朋,病陈寿《三国志》,帝魏黜蜀,欲为更定,未及成书而卒。常因述父志,为此书,以昭烈帝为正统,作帝纪二卷,年表二卷。列传十八卷,以吴、魏为载记,凡二十卷。又别为音义四卷,义例一卷。于《蜀志》增传三十二,废传四,移《魏志》传入汉十;《吴志》废传二十,《魏志》废传八十九,多援裴《志》以入传,其增传亦皆取材于注。间有注所未及者,建安以前事,则据范书。建安以后,则不能复有所益,盖其大旨在书法,不在事实也!”
常生卒今无考。书前有庆元六年庚申周必大《序》云:“陈寿身为蜀人,徒以仕屡见黜,父又为诸葛所髠,于刘氏君臣,不能无憾。著《三国志》,以魏为帝,而指汉为蜀,与孙氏俱谓之主,设心已偏。故凡当日祫祭高帝以下昭穆制度,皆略而不书。方见乞米于人,乃作佳传,私意如此,史笔可知矣。其死未几,习凿齿作《汉晋春秋》,起光武终愍帝,以蜀为正,魏为篡。谓汉亡仅一二年,则已为晋。炎兴之名,天实命之,是盖公论也。然五十四卷,徒见《唐艺文志》,本朝《太平御览》之目。逮仁宗时,修《崇文总目》,其书已逸。或谓世亦有之,而未之见也。幸《晋史》载所著论千三百余言,大旨昭然。刘知幾《史通》云:‘备王道,则曹逆而刘顺。’近世欧阳修议正统不黜魏,其宾客章望之著《明统论》辨之,见于国史。张栻《经世纪年》,直以先主上继献帝而附魏、吴于下方,皆是物也。今庐陵贡士萧常,潜心史学。谓古以班固史为《汉书》,范晔史为《后汉书》,乃起昭烈章武元年辛丑,尽少帝炎兴元年癸未,为《续汉书》。既正其名,复择注文之善者,并书之。积勤二十年,成《帝记》、《年表》各二卷,《列传》十八卷,《吴载记》十一卷,《魏载记》九卷。别为《音义》四卷。惜乎,寿疏略于前,使常不得追记英贤宪章于后,以释裴松之之遗憾焉。”常又有《进续汉书表》,盖进于孝宗时。表曰:“彼妄肆一时之意,盖莫如《三国》之书。既纪曹而传刘,复贬汉而为蜀。以鬼蜮之雄,而接东京正统。以高文之胄,而与孙权并称。徒知崇伪而黜真,宁识尊王而贱伯?不可为训,莫甚于此。是用质之古人,揆之公议。一切反之以正,多言守之以中。爱痛辟乎淫辞,庶少扶于名教。恭惟皇帝陛下,广渊齐圣,缉熙光明,推太宗开卷有益之诚,佩高庙放心莫收之戒。每于经筵之暇,及夫史学之传。独全深识远鉴之明,力主大公至正之道。如臣末学,为时鄙儒。自幼承师法于先臣,有志明天下之大义。凡疑似是非之际,必反复辨析其间。名不假人,斥垣衍帝秦之论,物不失明,大少康祀夏之功。非因徇管见臆决之私,直欲述天理人心之正。”——即此而观,常之为书也,根时世而为言,盖亦浅矣。
四库馆臣赞之曰:“盖其大旨在书法,不在事实也。然其义例精审,实精得史法。”今考常所为书,如《章武以来吴魏表》〔41〕以蜀汉记年为经,叙三国俶攘之事;其事其时,一目了然;此固足以补苴承祚之缺。然如章武表前,则言何以以蜀为经;累累数百言;表后申言之,又累累数百言。《后妃传》〔42〕有赞二百余言,《诸葛亮传》〔43〕杂引张栻言,称其有正大之体,几抵亮传正文之三一,凡此种种,皆乖史例。至于其文之散漫支离,盖尤不可与陈《志》同年而语乎。
然常之所以力反陈《志》者,则亦有故也。
《宋史》〔44〕《艺文志·别史类》,有萧常《续后汉书》四十二卷,李杞《改修三国志》六十七卷。则常之后,有修改陈寿《国志》者。周密《癸辛杂识后集》〔45〕云:“张敬夫著《经世纪年》,直以刘后主上继汉献帝。其后广陵萧常著《续汉书》,起于昭烈章武元年,讫后主炎兴元年。又为吴魏《载记》。近世如邓雄飞,亦著为《后汉书》,不过踵常之故智。最后翁再亦作《蜀汉书》,不过拾萧、邓所弃之竹马耳。”邓氏书今未得见,翁书亦陻灭不彰。然就公谨所言,知宋元桑海之际,效萧常之改陈《志》,固时人之同好欤?
第萧常之书,固全非时世所感动者:故约与翁、邓同时,郝经又撰《后汉书》九十卷也。
《四库提要》〔46〕云:“时萧常《续后汉书》,尚未行于北方,故经未见其本,特著此书,正陈寿帝魏之谬。即《三国志》旧文,重为改编,而以裴《注》之异同、《通鉴》之去取,参校刊定。原本九十卷,中间各分子卷,实一百三十卷。升昭烈为本纪,黜吴魏为列传,其诸臣则以汉、魏、吴别之,又别为《儒学》、《文艺》、《行人》、《义士》、《死国》、《死虏》、《技术》、《狂士》、《叛臣》、《篡臣》、《取汉》、《取吴》、《列女》、《四夷》诸传。复以寿书无志,作八录以补其缺。各冠以序,而终以议赞。别有义例,以申明大旨,持论颇为不苟。”陶宗仪《辍耕录》记之云:“霍治书云:紫阳杨奂然先生,读《通鉴》至论汉魏正闰,大不平之。遂修《汉书》,驳正其事。因作诗云:‘风烟惨淡驻三巴,汉烬将然蜀妇髽。欲起温公问书法,武侯入寇寇谁家?’后攻宋军回,始见《通鉴纲目》,其书乃寝。顺德刘道济先生,尤不平之,修书名《三为》,亦见《纲目》,秘而不行。中统改元,陵川郝伯常先生使宋,被留仪真,执不得还。就买书作《续汉史》,既脱稿,会同僚荀正甫诸公,饮至数行,忽长叹曰:某辛苦十余年,莫不被高头巾辈已做了也?皆对云,不闻之。至元丁亥,余分台江西购得萧常《续汉书》全部,因喟然曰:惜乎,郝君不及见此。”〔47〕嗟夫,在义例之说,横行无忌,敢于纠弹古人之日,而萧《书》未能通行,陈《志》自有其颠扑不破之价值,要亦明矣(经《书》亦收入《宜稼堂丛书》中,其书记载冗沓,失于限断,《四库提要》已议之)。
案经以中国人而仕于蒙古。揆诸宗邦之义,固犹陈寿之仕魏,庾信之逐北。而甘于为南宋人所比拟之蜀汉,扬其眉而伸其气,亦可征尔时人对于陈《志》,以义例而致其不满,盖已成为一代之风趋云:非若萧常之为书也,根时世而立言焉。
故杨维祯《正统辨》言:“先正论统于汉之后者,不以刘蜀之祚促,与其地之偏,而夺其统之正者,《春秋》之义也。彼志三国,降昭烈以侪吴、魏,使汉祚之正,下与汉贼并称,此《春秋》之罪人矣。”〔48〕维桢者,元之贞臣也,其持论如斯。
于是而浅陋之徒,思为贬斥陈《志》者,元季则有赵居信。居信者,著《蜀汉本末》三卷者也。“居信字季朋,许州人。至治中,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是书宗《资治通鉴纲目》之说,以蜀为正统,起桓帝延熹四年昭烈之生,终晋泰始七年后主之亡。末有《总论》一篇,称至元九年戊子所作,其成书则至元十二年辛卯也。前《序》一篇,不知谁作。称‘朱子出而笔削《纲目》,有以合乎天道,而当乎人心。信都赵氏复因之广其未备之文,参其至当之论’。然是书所取议论,不出胡寅、尹起莘诸人之内,所取事迹,则载于《三国志》者,尚十不及五。特于《通鉴纲目》中,断取数卷,略为点窜字句耳,不足当著书之目也。”〔49〕考辛卯为顺帝至元十年,所谓前《序》一篇,不知谁作者,此《序》实方孝孺所为,馆臣偶未及详。《逊志斋集》〔50〕《蜀汉本末序》云:“朱子出而笔削《纲目》之说,然后有以合乎天道,而当乎人心、正统尊而僭乱绌有功于人极甚大。近世信都赵氏,复因之,而取自昭烈之生,至于帝禅之亡,若干年之事,广其未备之文,参其至当之论,别为一书,曰《蜀汉本末》。……而朱子《纲目》之旨,至此愈白于后世。蜀王殿下,抚国之暇,览而说之,命重刻之以示学者,而俾臣序其志焉。”然则《四库》假以存目之天一阁藏本《蜀汉本末》,其为蜀藩重刻本可知。正学自靖难变后,名姓微有翳如;故此序之作,馆臣乃不及知。然凭心议论,此书之湮灭,理则宜然。故朱彝尊斥之曰:“明乎陈寿不忘蜀汉之本心,而后可以更作蜀汉之史。若信都赵氏《蜀汉本末》一书,其持论谓寿进曹魏于正统,抑昭烈为僭国,视之与孙权同科;是于《三国志》未尝挈其长短,测其用意之深。徒因《纲目》书法,而作者也。试取寿之书法,一一表出之,则不与魏为正统,昭烈非僭国,蜀与孙权殊科,灼然见矣。”〔51〕盖置书法于不论,三卷之书,浅陋之改,固不得与陈《志》原书同日而语也。即以拟萧书、郝书,亦非偶也。安得曰“广其未备之文”乎?
然而,综宋元之旧事,而知修改《三国志》者之多,则赵书未尝不可分得一席也。
故明嘉靖间,更有谢陛之《季汉书》焉,“陛字少连,歙县人。其书遵朱子《纲目》义例,尊汉昭烈为正统。自献帝迄少帝,为《本纪》三卷,附以诸臣为《内传》。吴魏之君,别为《世家》,而以其臣为外传。复以董卓、袁绍、袁术、公孙瓒、公孙度,及吕布、张邈、陶谦诸人为《载记》。凡更事数姓,与依附董、袁诸人者,则为《杂传》。又别作《兵戎始末人物生殁》二表,以括一书之经纬。卷首冠《正论》五条,《答问》二十二条,《凡例》四十四条,以揭一书之宗旨。中间义例既繁,创立名目,往往失当。如晋之刘、石、符、姚,擅号称尊,各有雄长,则当列之载记。董、袁之属,既非其伦。五季更五姓十主,为之臣者,不能定以时代,自当编为《杂传》。董袁之宾客僚属,亦殊是例。陛乃沿袭旧名,实不免于貌同心异。又西京之祚,讫于建安,续汉之基,开于章武。虽祚延一线,实事判两朝。陛乃于帝纪中兼及山阳,其范《书》、《晋书》,已有专传者,陛亦概取而附入之,尤为骈拇枝指,伤于繁复。薛冈《天爵堂笔余》,称其改蜀为季汉,为今人作事偶胜古人。然陈寿《季汉辅臣赞》,已在其前,未为并例”〔52〕。夫以季汉为书,因而上绍献帝,此或不无可说。若夫等董、袁于符、姚,拟人失其伦矣。侪吴、魏于唐蜀,衡势失其真矣!名实凌乱,进退失据,其谢书之谓乎?
考谢氏《季汉书》十二册,苏州图书馆藏。都十二册,页二十行,行二十七字。卷首有叶向高《叙》,王图《叙》,陈邦瞻《叙》,邹观光《叙》,于若瀛《叙》,李惟桢《叙》,曹学佺《叙》。有《本纪》三,献帝昭烈后主是也。《内传》十七,传诸葛、关、张诸公。《世家》六,魏三吴三。《外传》传吴魏诸臣,魏十七,吴十三。《载记》三卷,传袁绍、吕布等。而《杂传》一卷,最可笑。本以拟欧阳《五代》之史也,而所传如陈宫、沮授等;此可以入《杂传》,则孰不可杂传之乎?
季连《自叙》〔53〕云:“然而《三国志》者、竟与诸列传之史,立于学官。刘知幾持论,徒托于《史通》;范祖禹、陈亮,欲改而未果。萧常作《续后汉书》,杨奂然驳正《汉史》,谢翱作《季汉表》,而俱未成。逮至昭代,作者如林……近世如武进唐顺之,南昌魏靖国,钱唐邵经邦,亦皆仿郑樵而合列传之史,以成一书。其于三国之书,稍稍裁易,然皆未尝改《国志》为《汉书》也。……窃不自量,乃即其书而宰割之。综其实事,削其诬史,易其名称,弥其脱落,断自孝献皇帝,直继以昭烈皇帝,后皇帝。尊汉三朝为《帝纪》,以汉室诸臣为《内传》;等魏吴二国为《世家》,以魏吴诸臣为《外传》;别袁、吕诸雄为《载记》,以田陈诸人为《杂传》。仍参定裴松之注,参传其中,盖十余年于此,易草者数矣。万历(三十年)壬寅长至日。”谢谓萧书未成,已嫌见闻之未广。而所谓综其实事者,则仅搜集裴《注》。《凡例》所谓:“凡注中文体恢宏,言词正大,可与正文合者,则升而接之。其有委琐细碎,又不可弃者,则仍存作小注。”即所谓弥其脱落者不过仅收《世说新语》一书。《凡例》所谓:“凡裴氏诸注,可谓博采矣。然裴氏实与宋刘义庆同时。而《世说新语》,则裴氏所未引者……裴氏不引,不可晓也。”所删改者一书,而罗补者亦只一书。亦可以见谢氏之浅陋矣。
沈德符《野获编》〔54〕云:“近年新安人谢少连名陛者,祖朱子《纲目》,尊刘备为正统,作《季汉书》,附魏、吴于季汉之后,尽斥承祚《三国志》,自为千古卓识。一时巨公,如李本宁,亦为之《序》,其推许甚至。间有议者,谓吴中先辈吴尚俭者,已曾为此书。吴为明经不仕,今大参安国之父也。然不知古人已先编葺成帙,元世祖初年,翰林学士郝经被命使宋,请践鄂州和议。贾似道留之真州,凡十六年,遂买书作《续汉史》。既成而叹曰:辛苦十余年,莫不被高头巾已做了也?经被放还,甫至燕而殁。然南宋初年,卢陵有萧常者,固已修成《续后汉书》,而周必大为之《叙》,惜乎,郝又未之见也。”何伟然《广快书》〔55〕引《天爵堂笔余》云:“谢少连改《三国志》作《季汉书》,以尊汉室。陈寿《国志》,称魏称吴,而于汉则称蜀。易国号以为地名,余小时深以书法为寿病。及今思之。寿一代史家,立意著史,必有所见。魏、吴本列国之号,汉则刘氏正统之名。夫以正统之名,与列国对称魏、吴之失,开卷便见。故以蜀代之,不知其大无当也。朱子《纲目》,虽以蜀汉接东西京之统,而《三国》本志,列在《廿一史》者,一字之误,万世不能改;今人作事,有偶胜古人者,《季汉书》是也。”原夫谢书内涵,论体例,则前人已优为之,而非谢之始创者也。故德符既存录其说,而于《敝帚轩余》谈,更谓:“尊刘一说,儒家奉为律令。而摈魏者,至与新莽、武瞾同科。此不必论。当时刘姓,各制一方,如虞如焉如表,不幸而败亡耳。后来刘渊之绍汉,李雄之兴汉,不幸而他姓耳。……至南唐之李昇,则固吴王恪之后也。据有江淮,垂四十年,何故不以正统与之?岂其辅相庸碌,无孔明其人者,能声大义致然耶?”〔56〕其不满于谢书,盖亦可推知也。
综言之,自寿成书以后,有习凿齿之《汉晋春秋》,见于《晋史本传》;有朱子之《通鉴纲目》,则镕《三国志》于全编《纲目》之中。同时有萧常《续后汉书》,列入郁氏《宜稼堂丛书》者也。有李杞修定《三国志》六十七卷,见于《宋史》《艺文志》者也。张栻有《经世纪年》,邓雄飞有《后汉书》、翁再有《蜀汉志》,见于《癸辛杂识》。其在元时,则郝经有《续汉书》,宜稼堂亦收此。至刘道济修《三为》,〔57〕杨奂然修而未成,见于陶九成《辍耕录》。赵居信有《蜀汉本末》三卷,丁氏八千卷楼旧藏抄本,今归南京国学图书馆,此皆宋元人也。在明则有吴尚俭者,亦蓄志为此,见于《万历野获编》。而谢陛之《季汉书》,民国二十四年登原客苏州日,见之于沧浪亭侧之省立苏州图书馆。李慈铭《越缦堂日记补》〔58〕曰:“以钱六千,买得《鲒埼亭集》一部。又于他肆,见《季汉书》,乾嘉间诸暨章陶字裁良所撰。后有《辨异》二卷,共同邑张廉字通源者所撰。陶号柴桑,廉号莲溪,其书多驳萧郝二家之误。”章之书,今无由见,考《清史稿》〔59〕《别史类》,著录章陶《季汉书》九十卷,汤成烈《季汉书》九十卷,然则如谢书者,尚不得谓为修订《三国志》者之殿军乎?
章固非清之史学者也,然清代史人,则并无此等庸妄之事。盖正统之辨,烈于宋明,史学之芜,亦在尔时。若清人则并鲜离史学而妄论义例者也。
其在刘献庭,则引:“蔡瞻岷论史,于司马子长后,最佩服陈寿以为有良史之材。”〔60〕其在朱彝尊则谓:“《纲目》纪年,以章武接建安,而后得统之正。然百世之下,可尔。其在当时,蜀入于魏、魏禅于晋,寿既仕晋,安能显尊蜀以干大戮乎?”〔61〕其在赵翼,则谓寿下笔“简净”,“叙事善于位置”。而“纪事之慎”,“考订之核”,“不惑于异说”,“亦见其有识”。并谓“《三国志》虽多回护,而其剪截斟酌处,亦自有下笔不苟者。参订他书,而后知其矜慎”〔62〕。其在王鸣盛,一则曰:“《寿本传》论曰:丘明既殁,班马迭兴。奋鸿笔于西京,骋直词于东观,自斯以降,可以继明先典者,江汉英灵,信有之矣。其推许至此。索米等说,特史家好采异稗,随手摭拾,聊助谈资耳。寿史材之高,作《晋书》者,固已知之。非有意欲抑之也。”再则曰:“《晋书·王沈》传,正元中,迁散骑常侍侍中,典著作。与荀觊阮籍共撰《魏书》,多为时讳,未若陈寿之实录也。”〔63〕其在钱大昕,则《三国志辨疑序》〔64〕云:“陈承祚《三国志》并前人未有之例,县诸日月而不刊者也。魏氏据中原日久,而晋承其禅,当时中原人士,知有魏不知有蜀吴也。自承祚书出,始正三国之名。且先蜀而后吴。又于《杨戏传》末,载《季汉辅臣赞》,数百言,所以尊蜀殊于魏、吴也。存季汉之名者,明乎蜀之实汉也。习凿齿作《汉晋春秋》,不过因其意而推阐之,而后之论史者,辄右习而左陈,毋乃好为议论而未审夫时势之难易欤。夫晋之祖宗,所北面而事者,魏也。蜀之灭,晋实为之。吴、蜀既亡,群然一辞,指为伪朝;乃承祚不惟不伪之,且引魏以匹二国。其秉笔之公,视南、董何多让焉?而晋武不以为忤,张茂先且欲以《晋书》付之,其君臣度量之宏,高出唐宋万万。岂非去古未远,三代之直道犹存,故承祚得以行其志乎?……蔚宗号称良史,然去东京,岁月遥远,校之承祚,则传闻之与亲睹,固不可同年而语矣。……余性喜史学,马班以外即推此书,以为过于范、欧阳也。”诸儒之论,为《三国志》张目已极,视宋、明人之改窜头面,大相径庭已。
然宋人固亦有为陈寿张目者,陈霆《两山墨谈》〔65〕曰:“三国之统,陈寿帝魏而寇蜀,司马公因之,朱晦庵矫其失,乃帝蜀而贼魏。……至郑如幾《魏春秋》之作,则与朱子之见大异矣。……如幾字惟心,太永人。从叶石林诸名公游。以陈寿《三国志》,记载无法,乃作《魏春秋》,仍以魏绍汉统。。张无垢九成与相善,移书难之。复书曰:‘仆不能趋时媚世,守所学至于穷且老,因刊正三国之书,以度予日。辱赐教,疑其予操而黜备,衰病居山,无由面究。欲置不报,恐足下终疑不解,敢申其说。……绵绵系而不绝者谓之统,若以魏篡取黜不使录汉,则统其绝矣。春秋列国之君,虽篡杀而取者,皆得承其统。圣人不没其实,所以著其实也。……仆作《魏本纪》,非予之也,法应然也。董卓之乱,王室覆荡,献帝曹阳之败,六宫委弃于途泥,百官饿死于墙壁,自古播迁危辱,无甚于此。而山东诸侯,以义名师,拥据睥睨,莫或有恻然动心者。操独奉迎许都,披荆棘,立庙社,使如线之祚,绝而复延。虽其心不可得而量,抑亦功于汉者。《春秋·僖公二十八年》,天王出居于郑。书曰,公朝于王所。公朝而诸侯不与,所以深讥诸侯之不臣也。司马温公谓操取天下于群盗之手,非取于汉,深谅其亡汉者,非操之罪,仆犹不敢以为然。盖操,实攘而有之,罪安得而掩哉?至如杀孔文举,弑伏皇后,与夫受禅之文,陈寿所略陈者,仆皆特书而详志之,不没其实,以暴其罪。为万世乱臣贼子之戒。黜之之旨,不为不严。独表其奉迎一节,以厉后世臣子临艰履危,不可以弃其主耳。……噫,汉之亡也,宗室布在天下。惟虞表璋备耳。虞表既败,璋又失国,几其奋起,而兴刘氏者,舍备其谁哉?望之深也,故责之切。方曹阳之败,臣子有不可为心者。备时为将军,领豫州刺史,拥重兵,居方面,其势足以自通,其言足以动众。曾不闻其驰一介之使,修常贡之职,唁颠沛,吊存亡,亦未尝出一辞,以激汉之义士。果有意于汉乎?谓其长者,长者固如是乎?厥后献帝密诏,使之图操,备与操方昵,出同舆,坐同席,非不得其便也。畏不敢发,事觉兵败,乃连与袁绍,绍何如人哉。绍破往依刘表,至是始得其谋蜀之计于诸葛亮。夫荆益同姓之邦,使备与之协和,庶几可以复兴。《春秋》伐同姓者,贬其爵;而人之灭同姓者,绝其类而夷狄之。且璋厚礼迎致,使平汉中。汉中,蜀之咽喉也。……扼其咽喉,孰不壶浆以迎师,璋将逊避之不暇矣!备不知出此,乃背恩弃义反袭而夺之,长者固如此乎?……备于汉无纤毫之功,灭同姓而乖义举,纳宗妇而乱人伦,及欲称尊告祭天地,讬流言而为献帝举哀定谥,而帝尚无恙也。区区口舌,以诬群听,皆出于变诈,无足取者。操有无君之心,犹畏名义,终不敢自专。备有所畏乎?足下唾操而不知备可唾者如此。’……其去取大旨如此。……余尝反复其所言,而考究当时始末,亦足以表暴操之功罪,而愧赧乎先主之心。昔欧公作《五代史》,荆公惜其不修《三国志》,因嘱东坡为之。坡恐世间议论不一,避而不承。然则昔贤于此,正自难言耳。”此则以刘备之当贬而誉陈《志》者也。水心《习学记言》〔66〕言:“陈寿言,‘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道得出,司马迁不能过也。”李卓吾《藏书》〔67〕《武臣总论》云:“六出祁山,运粮不继,徒自苦耳。司马氏无损兵乏粮之失,而诸葛已困矣。末后渭滨屯戌,诸葛固自谓算无遣策;不知仲达,遂知其必不能久也。本欲致人而身致于人,岂得为谋之善?然则陈寿所谓将略非亮所长者未为过也。”此则以记亮之得实而誉陈《志》者也。——如幾宋人,水心亦宋人也。陈霆明人,卓吾亦明人也。主帝魏黜蜀之说,明汉魏兵争之势,较陈寿《国志》更进一层。此非特可存录以备旧闻;且又知陈《志》立言之颠扑不破,非特清儒知之,宋明人固亦知之矣。殿本《三国志》卷末,有陈浩等所跋,以为“体制简朴,叙事质实,变例隐辞,苦心千载如揭”。余因搜罗前人关于《三国志》义例之旧闻,拉杂书存,敢云助寿张目哉?
(原载《金陵学报》第6卷第2期,1936年)
注 释
〔1〕 《晋书》卷十二。
〔2〕 《魏志》卷二十一。
〔3〕 《魏志》卷十九。
〔4〕 《曝书亭集》卷五十九《陈寿论》。
〔5〕 卷三十九《陈寿史皆实录》。
〔6〕 卷三十。
〔7〕 卷四十三。
〔8〕 第16页,艺海珠尘本。
〔9〕 卷三十。
〔10〕 第22页。(www.daowen.com)
〔11〕 青照堂丛书本。
〔12〕 卷二。
〔13〕 卷二。
〔14〕 据《鲒琦亭集》三十七《诸葛孔明入蜀》论引。
〔15〕 卷三十九。
〔16〕 《潜研堂集》卷二十四。
〔17〕 卷六。
〔18〕 《十七史商榷》卷四十。
〔19〕 《季汉书》卷前《正论》。
〔20〕 《廿二史札记》卷六《三国志书法》。
〔21〕 《读通鉴论》卷十。
〔22〕 《杂著》卷二。
〔23〕 《曝书亭集》卷五十九《陈寿论》。
〔24〕 《大云山房文集》卷二《书三国志后》。
〔25〕 卷十五。
〔26〕 卷二十八。
〔27〕 《太炎文录》卷二《南疆逸史叙》。
〔28〕 《晋书》卷八十二。
〔29〕 卷三一四。
〔30〕 卷六十六。
〔31〕 《前集》卷十六。
〔32〕 《齐东野语》卷十九。
〔33〕 卷十六丙辰七月六日。
〔34〕 据《辍耕录》卷二十五《论秦蜀》引。
〔35〕〔36〕 卷十三。
〔37〕 《志林》卷一。
〔38〕 卷四十八。
〔39〕 卷二百零三。
〔40〕 卷五十“别史类”。
〔41〕 《宜稼堂本》卷二下,明刊本卷第四。
〔42〕 原书卷五。
〔43〕 原书卷七。
〔44〕 卷三十三。
〔45〕 第41页正闰。
〔46〕 卷五十。
〔47〕 《辍耕录》卷三十四“汉魏正闰”条。
〔48〕 《辍耕录》卷三。
〔49〕 《提要》卷五十“别史类”存目。
〔50〕 卷十二。
〔51〕 《曝书亭集》卷四十五元赵居信《蜀汉本末跋》。
〔52〕 《四库提要》卷五十。
〔53〕 第4页。
〔54〕 《补遗》卷四。
〔55〕 卷四十七。
〔56〕 第43页,砚云书屋本。
〔57〕 为字疑误别无可证。
〔58〕 《壬集》第30页。
〔59〕 《艺文二》。
〔60〕 《广阳杂记》卷一。
〔61〕 《曝书亭集》卷五十九《陈寿论》。
〔62〕 《札记》卷六《三国书事得实处》。
〔63〕 此条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九十七引之。
〔64〕 《潜研堂集》卷二十四。
〔65〕 卷十八惜阴轩丛书本。
〔66〕 卷二十八。
〔67〕 卷四十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