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范晔《后汉书》与《三国志》探讨-瞿林东

范晔《后汉书》与《三国志》探讨-瞿林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这一段文字同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后论相对照,可见后者本出于前者,且增写了“初,道士西门君惠、李守等亦云刘秀当为天子”等语。即以《后汉书》帝纪后论来看,范晔关于东汉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几个重大转折的把握和评论,反映出了他看待历史形势的卓识。

范晔《后汉书》与《三国志》探讨-瞿林东

范晔汉书》帝纪后论

瞿林东

范晔著《后汉书》,对自己撰写的史论有很高的评价,认为:“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可少见者。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无例,不可甲乙辨,后赞于理近无所得,唯志可推耳。博赡不可及之,整理未必愧也。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故约其词句。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篇。尝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1〕凡研究过《后汉书》者,都十分熟悉范晔这段自我评论的话。这里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第一,范晔以自己所著的《后汉书》同班固的《汉书》做了全面的比较,主要着重在“博赡”、“整理”和“评论”三个方面,认为班固的“博赡”是其不可企及的,而“整理”尚不相上下,至于“评论”则已超过班固。第二,他高度评价自己撰写的史论而尤其强调了列传的论(包括杂传论和类传论)。许多年来,研究者们对此有种种不同的评论,但就从总体上看,大致赞同范晔这一自我评价者,是占了多数的。依我的浅见,范晔史论确有出色之处,但他对《汉书》史论的评价,似还可以重新认识。当然,这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本文所要讨论的是范晔自己没有明确提到的《后汉书》帝纪后论,人们对此似也关注较少,故有提出来进行研究的必要,以求对范晔《后汉书》史论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一 未能脱俗的开篇

范晔《后汉书》史论的开篇,是《光武帝纪》的后论,他这样写道:

皇考南顿君初为济阳令,以建平元年甲子夜生光武于县舍,有赤光照室中。钦异焉,使卜者王长占之。长辟左右曰:“此吉兆不可言。”是岁县界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因名光武曰秀。明年,方士有夏贺良者,上言哀帝,云汉家历运中衰,当再受命。于是改号为太初元年,称“陈圣刘太平皇帝”,以厌胜之。及王莽篡位,忌恶刘氏,以钱文有金刀,故改为货泉。或以货泉字文“白水真人”。后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舂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及始起兵还舂陵,遥望南舍,火光赫然属天,有顷不见。初,道士西门君惠、李守等亦云刘秀当为天子。其王者受命,信有符乎?不然,何以能乘时龙而御天哉!〔2〕

读了这一篇《光武帝纪》后论,再对照前面所引证的范晔关于对自己所撰史论的评价,人们不禁会哑然失笑,认为这是极其荒唐的事情。在这篇后论里,范晔为了说明“王者受命,信有符乎?不然,何以能乘时龙而御天哉”!他一连列举了“赤光照室”、卜者王长所语、方士夏贺良上言、望气者苏伯阿之叹、道士西门君惠和李守的预言等等。可以说,一切可以用来说明“王者受命”“有符”的手段都派上了用场。对于一个确信“死者神灭”、“天下决无佛鬼”〔3〕的史家来说,这篇史论无疑是一堆胡言乱语。

诚然,这或许就是一个史家在思想上与政治上的局限的一种反映。南北朝时期,史家著史,凡论及改朝换代之君,都要表明他有异于常人之处。如《南齐书·高帝纪》说萧道成“姿表英异,龙颡钟声,鳞文遍体”〔4〕;《梁书·武帝本纪》称,梁武帝萧衍“生而有奇异,两骈骨,顶上隆起,有文在右手曰‘武’。……所居室常若云气,人或过者,体辄肃然”〔5〕;《陈书·高祖本纪》也说,陈高祖陈霸先既长,“身长七尺五寸,日角龙颜,垂手过膝。尝游义兴,馆于许氏,夜梦天开数丈,有四人朱衣捧日而至,令高祖开口纳焉。及觉,腹中犹热,高祖心独负之”〔6〕。这些记载,都不同程度地包含荒诞、迷信成分,也都是为开国之君编织神秘的外衣。其中,《梁书》、《陈书》作者姚思廉虽是唐初人,这两部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但姚思廉是继承了其父姚察的事业,思想上和撰述上都深受后者的影响,自然保留着南朝史家的遗风。至于北朝史家,我们从北齐人魏收所著《魏书》里的《序纪》、《太祖纪》中,可以读到有关类似说法的荒唐故事〔7〕。可见,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是南北朝时期一些史家之庸俗性的通病,而范晔亦未能脱俗,故有此不伦不类的史论开篇。

当然,范晔《后汉书》帝纪后论的这一开篇,还有历史上的渊源。大家知道,《东观汉记》出于东汉史家之手,是东汉史的最早撰述,对其后的诸家东汉史撰述有很大的影响。查《东观汉记》卷一《世祖光武皇帝》记光武出生时的情景,是这样记述的:

皇考初为济阳令,济阳有武帝行过宫,常封闭。上将生,皇考以令舍下湿,开宫后殿居之。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上生时,有赤光,室中尽明。皇考异之,使卜者王长卜之。长曰:“此善事不可言。”是岁嘉禾生,一茎九穗,大于凡禾,县界大丰熟,因名上曰秀。是岁凤凰来集济阳,故宫皆画凤凰。圣瑞萌兆,始形于此。上为人隆准,日角,大口,美须眉,长七尺三寸。在舂陵时,望气者苏伯阿曰:“美哉!王气郁郁葱葱。”〔8〕

这些传说和杜撰,带有浓厚的谶纬色彩,自不能视为信史,它们只是反映了东汉史家对东汉开国之君的美化和神化罢了。以这一段文字同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后论相对照,可见后者本出于前者,且增写了“初,道士西门君惠、李守等亦云刘秀当为天子”等语。范晔去东汉灭亡已二百余年,他本应完全摆脱这种美化和神化的羁绊,但是他却未能摆脱它,这令人不解,似又在情理之中。

范晔是一个有批判意识和深刻历史见解的史家,尽管如此,他仍然不能完全摆脱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给予史家们的思想局限和政治局限,即对于开国皇帝的种种美化和神化。这样一个消极的史学传统,也不只是在南北朝时期的史家当中存在,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只不过是时强时弱、时隐时现而已。从这一客观事实来看,我们指出范晔在这方面的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局限性是必要的,但也不好过分苛求于他。

二 关于东汉历史几个转折的卓识

范晔毕竟是一个优秀的史家,从根本上和全局上估量他的《后汉书》史论,自是中国古代史论中的杰作。上述《光武帝纪》后论的荒诞无稽,不会掩盖其根本上和全局上的成就。即以《后汉书》帝纪后论来看,范晔关于东汉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几个重大转折的把握和评论,反映出了他看待历史形势的卓识。

范晔认为,东汉社会,以光武帝、明帝、章帝三朝为兴盛时期。他对于光武帝时即建武年间的政治有很高的评价。举其要者,例如,他感慨于“中兴之业,诚艰难也”,称赞光武帝居安思危,常自危惧,能谨慎而妥当地处理西域、匈奴等地的民族关系〔9〕。他高度评价光武帝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妥当地对“中兴二十八将”进行安置,他写道:“光武鉴前事之违,存矫枉之志,虽寇、邓之高勋,耿、贾之鸿烈,分土不过大县数四,所加特进、朝请而已。……建武之世,侯者百余,若夫数公者,则参与国议,分均休咎,其余均优以宽科,完其封禄,莫不终于功名延庆于后。”他最后归结到政治上说:“夫崇恩偏授,易启私溺之失,至公均被,必广招贤之路,意者不其然乎!”〔10〕在如何安置开国功臣的问题上,西汉有深刻的历史教训,而光武帝则正确对待这一历史教训,进而创造了成功的经验。东汉“中兴”之业的确立和巩固,这是关键决策之一。范晔还充分肯定光武帝关注民生、整顿风俗的措施,指出:“光武长于民间,颇达情伪,见稼穑艰难,百姓病害,至天下已定,务用安静,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数引公卿郎将,列于禁坐。广求民瘼,观纳风谣,故能内外匪懈,百姓宽息。自临宰邦邑者,竞能其官。”〔11〕这是称赞光武帝对于肃清吏治、纯净风俗和安定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范晔对于光武帝尊儒学、重教化更是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中兴”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他写道,“昔王莽、更始之际,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落。及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先是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遁逃林薮。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他又进一步指出这样的措施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自光武中年以后,于戈稍戢,专事经学,自是其风世笃焉。其服儒衣,称先王,游庠序,聚横塾者,盖布之于邦域矣。……所谈者仁义,所传者圣法也。故人识君臣父子之纲,家知违邪归正之路。”〔12〕当然,这些评论,都出于《后汉书》的有关列传,但它们着实反映出了范晔对光武帝统治时期所采取的各种重大措施的高度赞扬和评价,并时时称为“建武之治”。范晔认为,明帝、章帝时期的政治,是“建武之治”的继续或延续,成为“中兴”之业的象征。他在《后汉书·明帝纪》后论中写道:

明帝善刑理,法令分明。日晏坐朝,幽枉必达。内外无幸曲之私,在上无矜大之色。断狱得情,号居前代十二。故后之言事者,莫不先建武、永平之政。〔13〕

这里是特别强调了明帝的“善刑理,法令分明”,以至达到了“内外无幸曲之私,在上无矜大之色”的局面。从政治上看,应当说这是很难得的,虽非创业之功,却有守成之效,使后人对“建武、永平之政”称道不已。

汉明帝19岁立为皇太子,30岁即皇帝位,他对于光武帝的“中兴”之业是亲身经历并有比较深刻感受的。因此,其即位之时,便有一种“夙夜震畏,不敢荒宁”的忧患意识。他在即位诏书中说:“光帝受命中兴,德侔帝王,协和万邦,假于上下,怀柔百神,惠于鳏寡。朕承大运,继体守文,不知稼穑之艰难,惧有废失。圣恩遗戒,顾重天下,以元元为首。公卿百僚,将何以辅朕不逮?……方今上无天子,下无方伯,若涉渊水而无舟楫。夫万乘之重而壮者虑轻,实赖有德左右小子。”〔14〕不难看出,这一番话,一是指出了继承“中兴”之业的重要,二是强调了“顾重天下,以元元为首”的原则,三是表明了自己阅历、思虑不深,要依靠左右大臣们的辅助。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正是这样一篇从根本上对政治形势做出估量和对策的诏书,奠定了被范晔称为“永平之政”的基础。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后汉书·明帝纪》里读到明帝的许多诏书,在这些诏书中,很少有歌颂太平盛世的词句和满足现状的思想;反之,人们倒是可以读到许多这样的忧虑和自责的言论,如“比者水早不节,边人食寡,政失于上,人受其咎。有司其勉顺时气,劝督农桑,去其螟蜮,以及蝥贼;详刑慎罚,明察单辞,夙夜匪懈,以称朕意”〔15〕。这里讲的是重农桑、慎刑罚。又如“朕奉承祖业,无有善政。……有司勉思厥职,以匡无德。古者卿士献诗,百工箴谏。其言事者,靡有所讳”〔16〕。这是勉励人们上书直谏,以杜绝弊政。再如,针对有官员献“宝鼎”一事,明帝下诏指出:“先帝诏书,禁人上事言圣,而间者章奏颇多浮词,自今若有过称虚誉,尚书皆宜抑而不省,示不为谄子蚩也。”〔17〕明帝甚至可以做到,要求“群司勉修职事,极言无讳”;“于是在位者皆上封事,各言其失。帝览章,深自引咎,乃以所上班示百官”。他就此下诏说:“群僚所言,皆朕之过。人冤不能理,吏黠不能禁;而轻用人力,缮修宫宇,出入无节,喜怒过差。……永览前戒,竦然兢惧。徒恐薄德,久而致怠耳。”〔18〕从这些诏书来看,所谓“永平之政”,贯穿着居安思危、兢兢业业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作风,这正是他得以继续“建武之政”的关键所在。

汉章帝19岁即位,33岁辞世,是一个年轻的皇帝。他不仅阅历上和认识上无法与明帝对“中兴”之业的感受与理解相比,就是在主政的独立见解和重要措施上比之于明帝也相去甚远。范晔在《后汉书·章帝纪》后论起首引用他人的评价来评论章帝,表明他在对章帝的总体评价上已难得有更恰当或更高标准的评价了。范晔这样写道:“魏文帝称‘明帝察察,章帝长者’。章帝素知人厌明帝苛切,事从宽厚。”所举事例如“除惨狱之科”、“著胎养之令”,以及“尽心孝道”、“平徭简赋”等等。看来,这只是建武、永平之政的余绪了。然而,范晔还是把“中兴”之业所带来的辉煌下延到和帝永元年间(89—105)。他在《后汉书·和帝纪》后论里说:“自中兴以后,逮于永元,虽颇有弛张,而俱存不拢,是以齐民岁增,辟土世广。偏师出塞,则漠北地空;都护西指,则通译四方。岂道远三代,术长前世?将服叛去来,自有数也?”〔19〕和帝是一个更年轻的皇帝,他10岁即位,由窦太后临朝主政。史称:“自窦宪诛后,帝躬亲万机。”〔20〕其实,大将军窦宪被诛事在永元四年(92),时和帝才14岁,他如何“躬亲万机”?和帝在27岁就死了,足见他真正“躬亲万机”的时间并不多。东汉政治到了这个时候,是每况愈下了。建武、永平时期奠定的基础,至永元时期,前后已历80年左右,也算是很难得的了。范晔在这里提出了究竟是“道远三代,术长前世”呢,还是“服叛去来,自有数也”的问题,并把这个问题留给后人去思考,是意味深长的。

如果说,光武帝与明帝时期的建武、永平之政,是汉朝“中兴”之业的创立、发展和继续的话,那么,章帝与和帝时期的政治,只是“中兴”之业的余晖,而这余晖中的暗淡却悄悄蔓延开来。这是一个缓慢的转折,它似乎还没有被人们明显地觉察出来,但转折却是真正开始出现了。

东汉政治由“中兴”走向衰落,其更加明显的转折始于安帝。请看范晔《后汉书·安帝纪》后论是如何评论的。范晔写道:“孝安虽称尊享御,而权归邓氏,至乃损彻膳服,克念政道。然令自房帷,威不逮远,始失根统,归成陵敝。遂复计金授官,移民逃寇,推咎台衡,以答天眚。既云哲妇,亦‘惟家之索’矣。”〔21〕汉安帝是邓太后与其兄车骑将军邓骘策划所立,13岁即位,也是一个少年天子,故即位后,“太后犹临朝”〔22〕。安帝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加之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安帝虽屡屡下诏自责,但他在采取有效措施方面无能为力,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十分动荡,竟然出现了“计金授官”之举和“京师大饥,民相食”〔23〕的局面。“中兴”之业已是遥远的过去,变得无影无踪了。范晔用“始失根统,归成陵敝”来概括此时的形势,是很恰当的。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所谓“始失根统”,并不仅仅是“令自房帷”、“惟家之索”,而是在于这样的政令是否正确,是否具备应有的权威,是否能够通过正常的渠道得到贯彻,同建武、永平之政比起来,这才是问题的实质。当然,在这里,现象同本质也是和原因同结果相联系的。

东汉的衰落在顺帝时期变得更加严重了。顺帝也是在统治集团纷争中年幼即位的,并无直接管理国家的能力,自然大权旁落。他11岁即位,30岁死于帝位之上,20年中无所作为。范晔在《后汉书·顺帝纪》后论中写道:“古之人君,离幽放而反国祚者有矣,莫不矫鉴前违,审识情伪,无忘在外之忧,故能中兴其业。观夫顺朝之政,殆不然乎?何其仿僻之多欤!”〔24〕这是尖锐地指出,顺帝不仅不能发挥一批有识之士的才能,纠正前朝的失误,而且沿着前朝的弊政继续滑下去,即在“始失根统,归成陵敝”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进一步加重了衰落的形势。到了这个时期,东汉的颓势已成,政局变得愈来愈严峻了。

汉桓帝、汉灵帝和汉献帝时期,是东汉走向灭亡的过程,而桓帝时期是这一转折的标志。范晔在《后汉书·桓帝纪》后论中指出:“前史称桓帝好音乐,善琴笙。饰芳林而考濯龙之宫,设华盖以祠浮图、老子,斯将所谓‘听于神’乎!及诛梁冀,奋威怒,天下犹企其休息。而五邪嗣虐,流衍四方。自非忠贤力争,屡折奸雄,虽愿依斟流彘,亦不可得已。”〔25〕从这里可以看出,范晔批评汉桓帝是一个不以政事为重的皇帝,而其所作所为似乎应了古人说的“国将兴,听于人;将亡,听于神”〔26〕那句有很深哲理的话。桓帝诛去权臣梁冀,曾经使人们产生一线希望,使政治得以安定,社会得以平静,但是“五邪”(按李贤注:五邪指单超、徐璜、左倌、唐衡、具瑗——引者)肆虐,桓帝听之任之,要不是一些忠贤之臣不断与之斗争,桓帝的命运恐怕不会比遭到流放更好。东汉走向灭亡的趋势,在主观和客观上都充分暴露出来了。到了汉灵帝时,皇帝已成了宦官控制的傀儡,不能发挥任何独立的政治作用。范晔借用历史的比喻,在《后汉书·灵帝纪》后论中写道:“《秦本纪》说赵高谲二世,指鹿为马,而赵忠、张让亦给灵帝不得登高亲临,故知亡敝者同其致矣。”〔27〕灵帝时宦官建造私宅,比拟宫室,高大华丽,不想让灵帝看见,便编造谎言,说是皇帝登高则百姓离散,吓得灵帝果然不敢登高。可见,古往今来,“亡敝者”的心计和行迹都是有共同之处的。至于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经历了许多历史变动,但在历史学家范晔看来,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太多的话可说,他在《后汉书·献帝纪》后论中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天厌汉德久矣,山阳其何诛焉!”〔28〕献帝“逊位”于魏后,被封为“山阳公”。范晔认为,东汉的衰落和灭亡,由来已久,山阳公(汉献帝)又有什么可以太多指责的呢!当然,范晔并不是要替汉献帝开脱,但从根本上来说,东汉的衰亡趋势,确是汉献帝所不能挽回的。

以上我们讨论了范晔《后汉书》帝纪后论的主要论点,从中可以看出范晔对于东汉历史发展轨迹的基本认识:光武帝、明帝时期是“中兴”之业的开创、发展和继续;章帝、和帝时期是前者的余晖,阴影已开始出现;安帝、顺帝时期则衰象丛生,不仅“始失根统,归成陵敝”,而且完全没有“矫鉴前违,审识情伪”的意识和能力,衰落之势已成定局;桓、灵、献三帝时期,则是东汉皇朝走向灭亡的过程。其间,还有所谓殇帝、冲帝、质帝、少帝,只是几支政治上的小插曲,无足道者。纵观范晔《后汉书》帝纪后论,文字不多,却言简意赅,其最难得处,是于诸帝评论之中,揭示了东汉从兴盛走向衰败、灭亡的历史轨迹。这恰是范晔史论高明之处的又一明证。

三 比较和思考

范晔《后汉书》晚出,在此之前,已有多家东汉史著作问世。今存者袁宏《后汉纪》、《东观汉记》辑本和另外八家后汉书佚文〔29〕。范晔《后汉书》继承了前人的成果,也影响到后人对东汉史的认识和撰述。这里,我们对有关著作略做比较,以便进一步认识范晔《后汉书》帝纪后论的有关问题。

(一)同诸家东汉史著作佚文帝纪评论的比较。在诸家东汉史著作佚文中,薛莹的《后汉记》里保存了明、章、安、桓、灵五帝的“赞”。明帝纪的赞语说:“是以海内晏安,四夷宾服,断狱希少,有治平之风。”帝章纪的赞语说:“章帝以继世承平,天下无事,敬奉神明,友于兄弟,息省徭役,绥静兆民,除苛法,蠲禁锢,抑有仁贤之风矣。”〔30〕这同范晔所论,大致相近。薛莹之论安、桓、灵三帝,似比范晔所论更为切实。其安帝纪赞语说:“安帝之初,委政太后,十有余年。及亲万机,佞邪始进,阉宦用事,宠加私爱,阿母三圣,势倾朝廷,遂树奸党,摇动储副,山陵未干,萧墙作难,兵交禁省,社稷殆危。”其桓帝纪赞语说:“汉德之衰,有自来矣。而桓帝继之以淫暴,封殖宦坚,群妖满侧,奸党弥兴,贤良被辜,政荒民散,亡征渐积。逮至灵帝,遂倾四海,岂不痛哉!”其灵帝纪赞语措辞更为严峻,这同范晔引前史语,说桓帝“好音乐”、灵帝“不得登高临观”云云,更能揭示出东汉大势已去的政治局面。此外,如司马彪《续汉书》之论汉和帝,袁山松《后汉书》之论汉献帝,其意似颇为范晔所采纳。这里,有一点是值得提到的,即袁山松《后汉书·章帝纪》中有一段评论颇发人深思,其文曰:“孝章皇帝弘裕有余,明断不足,闺房谗惑,外戚擅宠。惜乎!若明、章二主,损有余而补不足,则古之贤君矣。”〔31〕这段话采用比较的方法,批评了汉章帝,也间接批评了汉明帝,为诸家东汉史所少见,耐人玩味。

关于东汉中衰之始,各史所论大致相同,但也有微妙差异,可略做比较。薛莹《后汉记·灵帝纪》赞说是“汉世中兴,至于延平而世业损矣。”〔32〕延平,是和帝之后的殇帝的年号。范晔《后汉书·和帝纪》后论说是“自中兴以来,逮于永元……齐民岁增,辟土世广。”〔33〕永元,是和帝年号。以上二说,实为相近。值得注意的是,范晔《后汉书·皇后纪》序中又有这样几句话:“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幄,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任重道悠,利深祸速。”〔34〕李贤注曰:“四帝”,指安、质、桓、灵;“六后”,即章帝窦太后、和熹邓太后、安思阎太后、顺烈梁太后、桓思窦太后、灵思何太后。综合这些说法,则章、和时期,亦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兴”阶段了。

(二)同袁宏《后汉纪》史论的比较。袁宏《后汉纪》早出,且史论丰富,深思佳句,颇多可采。然其所论,多针对具体事物而发,对于诸帝时期之总的政治形势、利弊得失,所论不多。在这一点上,范晔《后汉书》同袁宏《后汉纪》的差别十分明显。更有甚者,是它们在关于东汉史的整体认识上亦有歧异。袁宏《后汉纪》卷末有这样一段议论:

汉自桓、灵,君道陵迟,朝纲虽替,虐不及民。虽宦竖乘间,窍弄权柄,然人君威尊,未有大去王室,世之忠贤,皆有宁本之心。若诛而正之,使各率职,则二祖、明、章之业,复陈乎目前,虽曰微弱,亦可辅之。〔35〕

在袁宏看来,即使是桓、灵时期,东汉政治形势还有好转的可能。他的这个认识不仅同范晔的认识相去甚远,也同上文列举的其他东汉史著作的看法相左。由此可以看出,在关于东汉历史进程和东汉皇朝兴衰治乱的评价上,范晔远在袁宏之上。

(三)同司马光《稽古录》史论的比较。袁宏早于范晔不足百年,而范晔先于司马光500余年。司马光论东汉历史,袁、范二家均在他的参考、借鉴范围之内。他所著《稽古录》卷十三中有一评东汉史的长篇史论,其涉及桓、灵时期的形势是这样评论的:“至于桓、灵,而纲纪大坏,废锢英俊,贼虐忠正;嬖幸之党,中外盘结;鬻狱卖官,浊乱四海。”〔36〕显而易见,司马光并不赞同袁宏的看法,而采纳了范晔等人的见解。司马光在这篇史论中,还说到“孝和以降,政令寝弛,外戚专权,近习放恣”等等,这也同范晔所论非常接近。

范晔颇以其所撰史论为高,虽语出惊人,然大抵不谬。宋人朱熹提倡“读史当观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37〕。此可谓读史之一大要领。今读范晔《后汉书》帝纪后论,其揭示东汉时期的“大治乱得失”,实是优秀史家大手笔的一个突出反映。诚如清人赵翼所论:范晔“立论持平,褒贬允当”,“有学有识,未可徒以才士目之也”〔38〕。我想,范晔评论历史,朱熹评论读史,赵翼评论史家,都给今天的史学工作者和有兴趣读史的人士留下了很有意义的、值得思考的问题。

(原载《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6期)(www.daowen.com)

注 释

〔1〕 《宋书·范晔传》。

〔2〕 《后汉书·光武帝纪》。

〔3〕 《宋书·范晔传》。

〔4〕 《南齐书·高帝纪》。

〔5〕 《梁书·武帝本纪》。

〔6〕 《陈书·高祖本纪》。

〔7〕 《魏书·序纪》、《魏书·太祖纪》。

〔8〕 《东观汉记·世祖光武皇帝》。

〔9〕 《后汉书·吴盖陈臧列传》。

〔10〕 《后汉书·中兴二十八将传》。

〔11〕 《后汉书·循吏列传》。

〔12〕 《后汉书·儒林列传》。

〔13〕〔14〕 《后汉书·明帝纪》。

〔15〕〔16〕〔17〕〔18〕 《后汉书·明帝记》。

〔19〕〔20〕 《后汉书·和帝纪》。

〔21〕〔22〕 《后汉书·安帝纪》。

〔23〕 《后汉书·安帝纪》。

〔24〕 《后汉书·顺帝纪》。

〔25〕 《后汉书·桓帝纪》。

〔26〕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252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27〕 《后汉书·灵帝纪》。

〔28〕 《后汉书·献帝纪》。

〔29〕 清人汪文台有《七家后汉书》辑本,周天游校,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今人周天游在前人辑佚的基础上,作《八家后汉书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0〕 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第286、28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1〕 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第287、288、300、627、623页。

〔32〕 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第289页。

〔33〕 《后汉书·和帝纪》。

〔34〕 《后汉书·皇后纪》。

〔35〕 《后汉纪》卷末。

〔36〕 司马光:《稽古录》卷十三。

〔37〕 朱熹:《朱子语类》。

〔38〕 赵翼:《廿二史札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