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华 曹 倩
摘要:微博平台为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在介绍微博平台应用于图书馆学科服务优势的基础上,阐述了微信平台运用于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几点构想,旨在为信息时代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发展创新寻求新思路。
关键词:学科服务;微博;图书馆
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诞生让人类的知识获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时代全面来临。不分时间和地点的沟通交流已经从人类的梦想变为现实。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依赖于知识的获取利用。微博是继电子函件、BBS和博客之后更加便捷的网络交流方式,它是当今时代信息高速传播的排头兵,是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有效工具与途径。
1 微博平台用于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优势
微博自身具有强烈的Web 2.0特征,拥有RSS信息聚合、SNS社交网络、标签Tag等特征技术。而学科服务是一项开拓性的主动参与式的创新服务,二者的相辅相成可以起到强强联合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信息传播发散化,形式多样
在微博的世界里,每位博主既是各种信息的发布者,同时也是各种信息的接收者,只要对感兴趣的人“加关注”,朋友圈和群会会不断扩大。博主既可以通过手机信息彩信WAP浏览器发布,也可利用个人电脑上的Web浏览器发布;既可以通过即时通信工具(如QQ,MSN等)发布,还可以利用开放的API接口发布。发布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由于撰写与发布的便捷性,移动设备,主要是手机,已经成为微博发布的主流应用平台。由于条件的限制,许多用户可能不会经常登录图书馆的网站,但是随时打开微博就能看到图书馆的服务信息,非常便捷。通过海量用户的关注和即时转发,一条条信息可以即时传遍各个角落,这对图书馆的服务宣传可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1.2 内容发布即时性强
微博用户可以将身边的各种各样的新鲜事和思想火花在第一时间发布到互联网上,其他博主可以查看、评论并转发微博内容,这意味着一则突发新闻事件会在几分钟内以几何级的扩张速度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微博所体现出的即时性、真实性、快捷性超过了其他任何传统媒体。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大地震以及随之而来的海啸、核泄漏等,首发地都是微博。
1.3 信息语义交互性强
与博客面对面的交互方式不同,微博采用背对脸的跟随方式。传统博客的形式是观看博客的人对该博文进行评论,是“一对一”的方式;而微博则好比群体小组讨论的功能,可以选择跟随博主也可以被跟随,跟随的人越多越密集,则获取的信息量越大,这种跟随是一种单向的跟随,只要感兴趣就可以,可以点对点,也可以一点对多点。
1.4 内容繁杂
微博篇幅短小但内容繁杂,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字段,任何想法都可以发表,有没有理论逻辑无关紧要,内容的浓缩、随意性导致了微博首次传播必将是不成体系的“碎片化文本”,这种繁杂的信息可以被永久地储存下来,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完全凭这种“闲言碎语”而结成沟通平台。这种鲜活的内容和形式,极大提升了Web表达的真实性。
1.5 信息发布方便快捷
使用传统的博客系统完成一篇Blog,需要写标题、排版。标题有字数要求,排版需要保持条理清晰、段落有序,还需要选择类别以方便推荐给用户,而微博只需要在一个框里发布有字数限制的一段话或上传一张图片、一段视频即可。相对于博客的长篇大论、冗长而难以组织,微博内容简短且形式轻松,观看分享直观方便。
2 图书馆利用微博平台应注意的问题
在利用微博平台的过程中,图书馆应该首先确定哪些学科服务的模式可以使用微博来推广。由于微博本身有字符数的限制,信息内容在阐述主旨的同时应该力求短小精悍,这对学科服务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有限的文字将内容表述得完整明确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其次,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微博的特点和优势。微博传播速度快、普及范围广,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可以将用户最需要的学科服务信息推广宣传出去。这就要求学科馆员不仅对学科背景知识涉猎广,而且对各类学科相关信息有极高的敏感性,在获取的第一时间内发布给读者,提高读者获取信息的速度和质量。最后,在使用微博平台时,可以充分利用其交互性,既使其成为馆员与用户沟通的桥梁,也使其成为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学科馆员可以与用户进行即时的沟通与交流,提供参考咨询等服务。同时用户与用户之间也可以互相答疑解惑,取长补短,提高获取学科信息的质量。
3 微博平台在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应用
3.1 学科信息推送
当前图书馆常见的微博应用,主要是将其作为信息发布的工具与平台,如通知、新闻、新书通报等。目前图书馆大多通过网站主页发布各种信息,读者必须通过上网获取这些信息,由于条件的限制往往会造成很多读者错过这些信息。而图书馆可以通过微博平台建立公共的微博账户,将图书馆的动态信息发布到读者圈。读者只需要关注此账户就能即时了解图书馆发布的动态信息,也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学科馆员即时沟通,是一种完全开放的交流方式。
3.2 学科信息发布(www.daowen.com)
图书馆拥有很多学科资源的发布与推送平台,发布如学科类新书通报、学科类的数字资源、学科新闻、学术会议的信息。通过微博平台,图书馆可以向读者主动推送各类学科服务信息,在微博上关注了图书馆的读者只要登录就可以看到。相对于图书馆众多的学科服务类平台,读者登录微博的频次和偏好显然有独特的优势。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科信息资源的推广效率,同时这些信息通过分享转发可以迅速传播到有相同需求的朋友圈与群,读者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转发。
3.3 学科馆员主题微博
学科馆员可以开设个人微博,发布自己所负责学科的信息资源,相较统一的推送模式更为专业,馆员信息推送服务对于某个专业领域来说更为深入精辟。通过微博,学科馆员可以利用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学科前沿信息、导读报告、导读课件等上传发表,在第一时间向自己的关注者进行学科信息推送服务,对读者进行常见疑难问题解答、传授图书馆利用方法、网上导航等服务,提高用户利用图书馆查找学科资源的能力。
3.4 学科参考咨询服务
微博平台通过和手机的无缝结合,使得读者的咨询时间和地点几乎不受任何限制,在遇到问题时可即时向馆员发问。微博平台的易用性也使得馆员不受烦琐的操作程序的制约,回答问题方便快捷。同时馆员可以预先将一些常见的学科类问题整理出来,用简明的语言进行解释,用户提出的问题如果属于此类,即可即时回复。有些学科类参考咨询问题比较复杂,例如,需要寻找某类学科的特定信息资源,读者通过微博发送问题后,以馆员一人之力寻找解决途径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这时可以充分利用微博的特点,一个读者提问后,所有关注的人都可以看到这个问题,通过大量转发群策群力共同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微博与其他学科服务平台不同的地方。
3.5 学科资源荐购
图书馆每年会采购大量的图书与数字资源,采访人员在选购时面对种类繁多、内容复杂的资源往往会凭主观臆测和个人兴趣来选择,这种盲目性往往会造成真正需要的学术资源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资源荐购的策略,将新书列表、电子资源表直接发送到微博上,使得读者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学术资源采购情况。学科馆员可以进行学科资源购买的意向征集,通过微博转发,大量读者可以即时获取信息并对资源采购提出建议。对于采购人员来讲,可明确采购方向,有的放矢地采购符合读者需求的资源。由于对学科服务相当大的需求群是院校读者和科研人员,一些学科带头人和知名专家教授的阅读喜好对普通用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3.6 学术交流
学科馆员可以通过微博与读者进行无障碍的沟通交流,通过添加关注成为好友,学术信息可以被广泛传播与共享,与此同时,学科馆员可以通过对用户关注度高的学术信息的搜集捕捉用户的信息需求与专注方向、关注热点,可以为更好地开展学科服务提供帮助。
近年来,不少学术交流会也采用了微博的方式进行现场直播,如2010年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等,在学术会议进行的同时,利用微博平台进行即时信息发布与学术交流,针对大会议题及不同报告者的报告主题,在场以及不在场的学科馆员们通过互联网进行了探讨,对于促进学术交流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7 学科知识库
在微博上,兴趣相投的人通过朋友圈和主题群聚集一堂,讨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分享彼此的心得和收获。通过这些学术信息的分享,完全可以帮助图书馆建立一个学科知识库,既方便学科馆员对重复问题的解答,又能弥补学科馆员的不足,在交流中发动读者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同时,不同用户拥有不同的知识库,充分加以利用,可以在整个微博空间内形成蜘蛛网状的知识群体,随着读者群的不断扩大,知识群体也在不断扩张。此外,图书馆可以将研究的课题以及业务中的疑惑发布到微博中,让广大读者及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共同探讨,从而达到互惠互利。
知识提取、知识共享和知识运用,可将馆员的隐形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经过知识收集和知识提取后,学科馆员获得了知识上的提升,及时捕捉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瞬间即逝的灵感,通过短小精悍的馆员微博发布,完成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微博关注者可以对信息内容进行评论和引用,在共同的知识领域各抒己见,读者也可以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微博上分享,从而形成广泛的知识库共享。
3.8 信息素养教育
微博可以作为学科服务中的信息素养教育的补充平台。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主要以馆员现场授课为主,由于人数场地的限制或者时间上的冲突,无法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因此可以将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做成视频或者PPT,通过超链接形式发布到微博上,供广大用户下载学习,这是信息素养教育很好的补充手段。通过微博,可以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用户的日常学习和实践,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并得到快速的指导和反馈,从而有效促进信息素养教育的良性发展。
4 结束语
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服务平台,微博以其特有的方便快捷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群的关注和接受。微博平台能顺应网络时代前进的步伐,克服传统学科服务方式的缺陷,提高学科服务效率,增加学科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必将推动图书馆学科服务更好、更快地发展。
[1]杨亮.浅议微博客与图书馆的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0(10):202-203.
[2]林菲,朴咏男.“微博”理念下图书馆读者的信息素养教育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3):172-174.
[3]姜晨曦.高校图书馆微平台服务现状与运营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15,35(12):148-151.
[4]殷黎,彭金璋.高校图书馆微博服务探析浅议[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22):148-14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