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明
摘要:本文首先从大数据的基础概念展开分析,指出大数据正在越来越多地引起各行各业的重视,发展潜力巨大。在大数据跟图书馆交叉融合的可行性基础上,提出了大数据图书馆所面临的挑战,图书馆想要继续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必须改变传统服务理念,紧抓大数据特征,发展新的技术支持,促进图书馆事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字:大数据;图书馆;创新策略;服务理念
1 大数据的理论含义
1.1 大数据的起源
“大数据”(big data)是信息时代在web 2.0、云计算和物联网出现后的又一新兴产物,是当今信息技术行业的伟大变革。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先在2011年的报告中提出这一概念,指出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逐渐成为影响生产的重要参考因素,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1]后来这个概念在《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等知名报刊专栏封面相继出现。2012年奥巴马政府宣布将“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计划”作为全球发展战略,该计划耗资数亿美元,包括hp、微软、甲骨文和IBM等多家IT巨头共同参与,力争推动大数据的采集、组织、分析、决策方法及技术,并针对不同企业推出相关的服务。[2]同年联合国项目Global Pulse发布报告,强调了大数据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应予以重视。
1.2 大数据的定义
大数据已经成为各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对大数据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麦肯锡对大数据的定义是:无法在某一固定时间段内用工具和数据软件对其内容进行抓取、处理和管理的数据集。IBM提出了大数据的3V定义,即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和高速性(velocity)。规模性是指数据量,一般达到TB,甚至PB级;多样性是指数据类型,比如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等等;高速性指的是创建和分析数据的速度迅速。后来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在此基础上对大数据的定义进行了补充,形成了新的4V定义,增加了价值性(value)这一特征,大数据的价值往往表现得比较稀疏。IBM则认为大数据更应当具有精确性(veracity),即解决问题应当精确有效。维基百科对大数据的解释为:利用常用软件工具来获取、管理和处理数据所耗时间超过可容忍时间的数据集。[3]
2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研究的现状
尽管大数据是一个新兴名词,起步较晚,但在图书馆领域却展开了广泛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已领先于其他领域。在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背景下,数字资源、网络宽带、移动图书馆等技术都可以为图书馆提供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图书馆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将对其自身发展走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大数据为图书馆在多个方面提供了创新思维,比如交互式共享平台的建立、信息检索的简化、数据的存储和利用、个性化推送服务等。杨亮认为,通过对图书馆读者访问记录和数字资源的整合分析,可以发掘当前各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形成可靠的科研分析报告,便于科研人员及时了解更加丰富的科研动态和研究现状。[4]图书馆还可以掌握不同读者的信息需求偏好,在进行图书馆资源配置时可以有计划地以有限的资金成本实现服务质量的最大化。
图书馆大数据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信息营销、信息情报的预测性分析。图书馆大数据分析平台可以根据读者以往的咨询记录及个人信息、浏览记录,预判读者需求,发掘读者行为、意向、知识需求等,还可以利用数据对读者某些行为进行预测分析,以此来应对图书馆的突发事件。
韩翠峰认为,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知识的存储者和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在大数据的冲击下将面临方方面面的挑战。大数据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数据观念,改变了数据存储和技术构架,在图书馆信息知识存储与信息服务方面将带来新的思路。[5]张文彦等通过研究大数据的内涵得出,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数据的应用将在图书馆人才、技术、安全领域带来新的问题。[6]
3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3.1 数据增长带来的数据存储问题
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构建了各种数据库,实现了信息资源、馆藏资源的数字化,但随之而来的是庞大的数据增长,并且数据的产生方式、范围和途径也更加复杂化、多样化,这就给图书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图书馆的数据存储能力必须有所提升,以适应这种需求。然而图书馆往往不能直接利用大数据相关技术对数据进行存储。大数据对数据存储的要求非常高,图书馆海量数据存储及运算处理能力却又不能达到大数据的要求,这是目前图书馆技术人员亟须解决的问题。如果能找到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的存储方法,将使图书馆服务质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2 大数据带来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大数据的目的并不是对数据进行表面的存储,而是对这些数据进行专业的技术处理,使其变得有价值。大数据除了拥有庞大的数据量外,还拥有相当比例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这显然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数据库管理能力。数字图书馆建设以来,图书馆本身不缺海量数据和资源,缺的是大数据处理技术。如何寻找有效可行的技术方法加工数据,得到有价值的结果,对图书馆也是很大的挑战。
全面细致地对大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是图书馆充分利用数字资源的基础。大数据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和行为习惯提供不同的策略,这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7]
3.3 大数据给图书馆带来的资金问题
在数字时代到来之前,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一直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的纸质资源正在被数字资源所取代。图书馆目前针对海量数据主要是建立各种数据库,包括大型数据库、支撑图书馆系统运行的软硬件系统和设备,等等。图书馆的存储和计算能力取决于信息基础设施,在数据量和非结构化数据飞速增长的情况下,对图书馆的软硬件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所有成本迅速上升的情况下,图书馆在资金方面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大数据的涌入无疑对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4 对图书馆传统服务带来的新要求
在当今大数据的背景下,读者的需求是随时随地的,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有可能运用图书馆设备获取想要的资源。但是目前图书馆还不能实现读者便利的最大化,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需求,这给图书馆追求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带来了更大难度的挑战。图书馆今后不仅要做好文献服务、信息咨询等传统服务,更要重视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等知识服务。因此,图书馆馆员也要不断创新、补充知识,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www.daowen.com)
4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创新策略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作为各高校的信息服务中心,必须主动追求在服务模式上的创新,提升图书馆价值,满足读者需求。大数据给图书馆指明了一个创新方向——由数字图书馆转向大数据图书馆的建设,将数据、文献合二为一的新型图书馆,把图书馆资源有效整合,读者服务可以在整个图书馆的网络环境中完成。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创新策略。
4.1 制定大数据战略,加强特色资源建设
随着大数据研究领域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图书馆很多曾先进的设备会逐渐落后,所以基础设施的扩展性、兼容性应该引起重视,并且要对某些主要设备设施制定大数据计划,构建大数据特色的服务体系,不断探索知识、业务、技术模型等。
大数据的发展也带来了图书馆资源种类的日益增多,造成很多资源同质化。特色馆藏是图书馆的核心要素,为图书馆在读者中地位的建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科研教学提供了机会。大数据时代,需要运用数据挖掘方法,从本馆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进行数据采集,建立特色数据库,及时更新图书馆资源。
4.2 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主要职责之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推动着读者对图书馆服务要求的高质量、高标准,读者需求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对图书馆服务的期待值也更高,因此新时代图书馆馆员应具备处理分析各种数据的能力。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发生了很大改变,不管是服务模式还是服务体系。
图书馆首先要对信息资源进行简化整合,为读者提供快速优质的信息检索平台。其次,图书馆要综合利用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了解读者在馆里的行为活动,以便智能化地深入了解读者服务特征,预测和分析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危机。同时,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应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主动将服务添加到读者身上,有读者的地方就有图书馆服务。最后,图书馆应当保证服务质量的真实可靠性,为读者提供有用的、真实的信息服务。
4.3 保护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
大数据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信息时代普遍存在一个弊端,即随着获取信息的便捷和分析能力的提高,个人的各种隐私很容易被泄露。尤其对图书馆而言,每天接待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读者,个人偏好和隐私泄露的概率大大增加,信息安全变为不可控安全管理,隐私和信息安全将成为挑战性问题。图书馆有必要加大对网络安全的投入,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预防潜在的各种风险,保护读者隐私。图书馆要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合理、合法地利用大数据,加强馆员的职业素质和修养,这样才能在充分发挥大数据的技术优势下,不侵犯读者的隐私。
4.4 加大专业人才培养
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撑,更要依靠专业的技术人才来保障。不管在任何领域,都需要重视人才的发展和引进,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动力。[8]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提出,数据管理是下一代图书馆馆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传统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图书馆大数据分析和处理业务的要求,就必须加强对馆员的培训和再教育,提高人才素质,形成文化层次越来越高的人才队伍。人才是图书馆的基础,没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大数据图书馆就是空谈,未来图书馆馆员应是集学科知识、个人气质、图书馆精神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而培养一支懂技术、懂指挥、懂管理的大数据建设专业队伍势在必行。
5 结束语
毫无疑问,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大数据开始在图书馆领域得到应。大数据本身蕴含了丰富的资源,需要我们去加工和提取。从硬件设施到软件系统、从馆长到馆员,大数据对图书馆的各个方面和人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信息的存储和提供者,图书馆应当把握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勇于迎接挑战,改变传统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把图书馆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1]杨海燕.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浅析[J].图书与情报,2012(4):120-122.
[2]TheWhiteHouse.Bigdata Across the Federal Government[DB/OL].[2012-08-10].http://www.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microsites/ostp/ big_data_fact_sheet.pdf.
[3]张英红.论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J].价值工程,2015(2):251-252.
[4]杨亮,雷智雁.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J].现代情报,2014(4):74-77.
[5]韩翠峰.大数据带给图书馆的影响与挑战[J].图书与情报,2012(5):37-40.
[6]张文彦,武瑞原,于洁.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初探[J].图书与情报,2012(6):15-21.
[7]陈臣.大数据时代基于个性化服务的数字图书馆数据搜索引擎设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4):91-94.
[8]郑荣,王戴尊,喻昕等.高校图书馆知识共享体系的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11,29(3):416-4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