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图书馆文化品牌塑造:创新服务融合研究成果

图书馆文化品牌塑造:创新服务融合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书馆文化一旦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则会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拥有较高的知名度、生命力以及影响力。因此,形成的图书馆文化品牌形象也必须具备社会性。要以图书馆核心价值观和核心服务理念为主线,贯穿和渗透到馆员的制度管理和日常的行为中,体现到图书馆文化建设中,使图书馆文化成为一个由里到外、由深至浅、层层渗透、结构严谨的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四位一体”的文化体系。

图书馆文化品牌塑造:创新服务融合研究成果

周建彩 王丛聪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图书馆 山东青岛 266041)

图书馆文化品牌是图书馆的标志和名片,它的建立,在提高图书馆馆员归属感和凝聚力的同时,有利于图书馆文化活动的整体推广,提高读者的认同感,增强图书馆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特别是泛媒体时代,各项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手段产生了飞跃式变化,但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始终在于文化知识的积淀、储藏、传承和创新,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因此,积极探索新信息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文化品牌服务理念与实践,打造图书馆文化品牌,为读者营造健康向上、雅静怡人的文化氛围,对于提升图书馆文化品位,推动图书馆工作的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图书馆文化和图书馆文化品牌的内涵

1.1 图书馆文化

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图书馆文化,多位研究者在其研究过程中拟定了诸多定义,比如熊中柳认为:“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在长期为读者服务的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价值观、行为方式、管理作风、图书馆精神的总和。” [1]该观点承认图书馆文化是在图书馆活动中自觉形成的,但忽略了图书馆文化的物质层面的内容。杨学泉认为,图书馆文化分为三层,即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2]笔者认为,图书馆文化包括四层,即精神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物质层。其中精神层是图书馆文化的深层,包括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核心精神,是图书馆馆员共同遵守的精神层面的基本信念;制度层是图书馆文化的内层,主要是图书馆管理中的各项规章条例、规范、规定等,主要用于对读者和馆员的规范与约束;行为层是图书馆文化的外层,是指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核心精神及各种制度内化于心,体现在读者和馆员身上的一种行为表现;物质层是图书馆文化的表层,包括图书馆的馆舍、设备设施、文献资料等硬件建设。这四个层面由内到外、由浅至深、层层渗透,形成了一个逻辑严谨、四位一体的文化体系。

1.2 图书馆文化品牌的内涵

品牌不仅仅是代表产品、商品及其他符号那么简单,同时也象征着信誉、质量以及影响力,品牌的本质就是其内部所包含的价值、个性特征等。图书馆文化品牌是指图书馆通过对其某种独特性进行表达,或者是借某一信息产品、特殊服务等与其他竞争者的区别,彰显自己的优势,吸引更多客户,促使客户满意度的提高。图书馆文化一旦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则会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拥有较高的知名度、生命力以及影响力。构建图书馆文化品牌形象,其实质就是把图书馆文化的表层、里层以及深层次的资源进行整合,也就是对物质、行为、制度以及精神等的资源、准则、观念进行品牌化,从而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升图书馆的社会竞争力。

2 图书馆文化品牌的建设原则

图书馆文化品牌在构建和塑造的过程中不能随意而为,必须立足本单位的历史传统和实际情况,遵循一定的建设原则,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社会性原则

图书馆学是一门具有多种属性的学科,现阶段,它带有较强的社会科学的特性。图书馆也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图书馆文化建设属于图书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图书馆的资源,包括文献资源、设备等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图书馆的读者、工作人员等属于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也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因此,形成的图书馆文化品牌形象也必须具备社会性。

2.2 特色性原则

每个图书馆都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实际情况,有的以社会科学资源为主,有的以工程技术信息保障出名,有的侧重医学资源的保障,有的侧重于艺术学建构,品牌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这些实际情况和传统历史,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品牌特色。只有这样,文化才不会成为一句空洞乏味的口号,而成为图书馆精神行为建设的集中反映,并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实在在地起到规范和激励作用。比如笔者工作的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所设立的“擎鹰”文化品牌,就是基于本院的使命任务而提炼和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本院特色的文化品牌。

2.3 系统性原则

图书馆的文化品牌形象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要注重系统性,做好顶层设计,克服分散和零碎的状态,要把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物质层面作为图书馆品牌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要以图书馆核心价值观和核心服务理念为主线,贯穿和渗透到馆员的制度管理和日常的行为中,体现到图书馆文化建设中,使图书馆文化成为一个由里到外、由深至浅、层层渗透、结构严谨的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四位一体”的文化体系。同时,还要适时整合图书馆内部文化资源(如图书馆文献资源、设施 / 设备、服务效果等)和外部文化资源(学校、社会文化资源等),以有效地构建文化品牌形象体、实施整体方案,进而优化文化品牌形象。另外,图书馆文化品牌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甚至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需要图书馆人通力合作、持之以恒地为之努力。

2.4 以人为本原则(www.daowen.com)

图书馆文化品牌的确立,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把馆员和读者放在中心位置,考虑到馆员管理的合理性、可行性和高效率,以及读者阅览的舒适性、方便性和快捷性,从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激励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创造美与和谐。 让馆员和读者感受图书馆制度的和谐,主动遵守,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公平、和谐、充满活力的图书馆制度文化环境。

3 图书馆文化品牌的管理与保障机制

文化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相关的保障机制,包括文化品牌的调研分析机制、品牌设计创新机制、完善的宣传推广机制、人才组织及制度保障机制等。

3.1 积极争取上级机关和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图书馆文化的建设和设计过程需要从下而上、把馆员和读者的心声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某种精神总结提炼出来,以达到文化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的目的。但是文化品牌一旦确定之后,在管理和推广阶段,就需要积极争取学校上级机关和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参与,力争把图书馆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中来,从学校的宏观层面进行图书馆文化品牌的管理和推广。以笔者所在的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图书馆文化品牌推广的成功实践来看,上级的重视与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3.2 重视文化活动各阶段全方位的宣传

一个成功文化品牌的推广,与其成功的宣传策略是分不开的。在文化活动开展的各个阶段,都要制定不同的宣传策略,力争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全覆盖。比如“擎鹰”文化品牌的推广,在活动策划阶段,和活动方案一起制定的是宣传方案。活动开始前,就通过馆外媒体、馆内海报、网络、电视等各种渠道对活动进行预热宣传。活动开始,通过照相、摄像等方式保存,然后通过网站专题数据库、新闻回放等方式对活动内容进行宣传。活动结束后宣传人员能及时总结读者反馈意见,让每次活动的宣传效果趋于最佳。而且在品牌建设的每个关键点上都有新闻的跟踪报道。总之,全方位的宣传策略,使品牌文化活动逐渐渗透,不断固化文化品牌形象,逐渐扩大品牌影响力。

3.3 重视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的设置

品牌的视觉识别系统是品牌的外在表现,在形式上表现为一个名称、术语、符号、标识或者这些内容的组合。好的视觉识别系统可以很容易让受众记住,这也是品牌深植人心的一种方法。目前,社会各行各业为了更好地推广自己的行业理念和品牌文化,都非常重视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的设置,有的还专门请资深设计师设计品牌标识,并印制带有这种品牌标识的专用信封、手提袋和制服等。这对于文化品牌的维护与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亦然,不能因为其文化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校园师生,就忽略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因为这是品牌建设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3.4 重视人才组织及制度建设

图书馆文化品牌的建设,需要相关专业的人才和团队,人才队伍建设和团队组织建设是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保障。就目前图书馆的实际人员编制情况来看,不可能引进相关专业或者有相关特长的工作人员,因此最容易操作的办法是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或者与校内院系相关专业师生及其他机构的专业人员建立较为长期的合作关系。当然,任何个体馆员无论知识如何渊博,都无法独立承担文化品牌建设的任务,需要将相关专业合适的人聚集在一起,构建相关部门或团队,群策群力,才能满足文化品牌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求。[3]

图书馆文化品牌的建设不能完成于一朝一夕,而一旦被广泛认可,以其独特的办馆理念和办馆风格,树立起较高的利用度、知名度、美誉度,对于图书馆长期的良好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打造图书馆文化品牌,提升图书馆文化品位,是高校图书馆孜孜以求的目标,需要图书馆人共同努力来实现。

参考文献

[1]熊中柳.浅谈图书馆文化的理论建设[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1):20.

[2]杨学泉.论图书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图书馆论坛,2003(6):71.

[3]陈丽群.图书馆品牌服务及其构建[J].图书馆学刊,2005(6):15-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